CN105454102B - 一种河蟹成蟹养殖池塘同池异位混养甲鱼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河蟹成蟹养殖池塘同池异位混养甲鱼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54102B
CN105454102B CN201510446277.1A CN201510446277A CN105454102B CN 105454102 B CN105454102 B CN 105454102B CN 201510446277 A CN201510446277 A CN 201510446277A CN 105454102 B CN105454102 B CN 1054541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crab
culture
soft
tur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462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54102A (zh
Inventor
何杰
吴旭干
赵恒亮
李才平
柳梅梅
成永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aohong Aqua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YI JIACHENG ECOLOGY CULTURE Co Ltd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YI JIACHENG ECOLOGY CULTURE Co Ltd,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NYI JIACHENG ECOLOGY CUL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4627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541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54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541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541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541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蟹成蟹养殖池塘同池异位混养甲鱼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养殖河蟹的河蟹养殖区和养殖甲鱼的甲鱼养殖区,河蟹养殖区和甲鱼养殖区的水能互通,河蟹养殖区和甲鱼养殖区之间通过拦网隔开,拦网上安装有若干个将河蟹养殖区内的野杂鱼引诱进甲鱼养殖区的野杂鱼引诱装置。本发明将河蟹养殖区和甲鱼养殖区之间通过拦网隔开,拦网上安装有若干个将河蟹养殖区内的野杂鱼引诱进甲鱼养殖区的野杂鱼引诱装置,利用甲鱼有效控制与蟹争夺饲料的野杂鱼,而又不伤及河蟹,降低饲料成本,提高河蟹的成活率,并且所饲养甲鱼活力及品质与野生甲鱼相近,价格高,本发明的饲养模式显著提高了蟹塘整体养殖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河蟹成蟹养殖池塘同池异位混养甲鱼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种鱼混养的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甲鱼有效控制与蟹争夺饲料的野杂鱼,而又不伤及河蟹的河蟹成蟹养殖池塘同池异位混养甲鱼的系统。
背景技术
池塘养殖是我国河蟹养殖的主要方式,传统模式以投喂冰鲜杂鱼、螺蛳、豆粕、菜粕、麸皮和小麦等饵料为主,这些饵料存在来源不确定、质量不稳定、营养不均衡、携带致病菌和容易破坏水质等缺点,所以传统的投喂模式已成为制约我国河蟹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配合饲料具有来源稳定、质量可控、操作方便等优点,而且能够保证河蟹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调控河蟹营养品质。近年来,全程投喂配合饲料的健康河蟹养殖模式已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投喂配合饲料养殖河蟹成蟹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河蟹养殖池塘内通常存在一些野杂鱼,其摄食饲料的速度远快于河蟹,这大大影响着河蟹正常摄食,降低了河蟹饲料的有效利用率,因此,控制池塘内野杂鱼数量是全程投喂配合饲料饲养河蟹成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甲鱼的捕食野杂鱼的能力极强,在成蟹养殖池塘内套养甲鱼,可有效控制野杂鱼的数量,但是,新的问题是甲鱼在捕食野杂鱼的同时,也会捕食正在蜕壳或刚蜕壳的软壳河蟹,导致河蟹回捕率不高,产量下降。因此,探索一种既能使甲鱼有效控制蟹塘内的野杂鱼,而又不损伤河蟹的养殖模式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甲鱼有效控制与蟹争夺饲料的野杂鱼,而又不伤及河蟹的河蟹成蟹养殖池塘同池异位混养甲鱼的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河蟹成蟹养殖池塘同池异位混养甲鱼的系统,包括养殖河蟹的河蟹养殖区和养殖甲鱼的甲鱼养殖区,在所述河蟹养殖区和所述甲鱼养殖区之间设置一水能互通的拦网,在所述拦网上安装有若干个将河蟹养殖区内的野杂鱼引诱进甲鱼养殖区的引诱装置,所述引诱装置内部形成连通所述河蟹养殖区和所述甲鱼养殖区的通道结构,在所述河蟹养殖区的部分的上方设有一便于野杂鱼进入所述引诱装置内的入口,其侧面由河蟹不能爬行的光滑面构成;所述引诱装置位于所述甲鱼养殖区的部分设置成以便进入甲鱼养殖区的野杂鱼很难返回至所述河蟹养殖区的倒须结构。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引诱装置的入口部分的底面是一斜面。
所述入口设置在所述引诱装置的入口部分的左前面。
所述入口设置在所述斜面的上方。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在所述河蟹养殖区的部分的入口下方设有一防止从下面爬上的河蟹进入所述入口的沿板。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在所述河蟹养殖区的部分的上口上方设有一防止从下面爬到所述河蟹养殖区的部分的顶面而进入所述入口的突出部分。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甲鱼养殖区和河蟹养殖区的面积的比例范围为1:10-30。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倒须结构是喇叭形。
所述倒须结构的小口的部分上安装有防止野杂鱼再次进入河蟹养殖区的尖刺倒须。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光滑板为塑料光滑板。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拦网为材质坚硬、牢固的塑料网,塑料网上网孔的直径为0.1-0.3cm。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河蟹成蟹养殖池塘同池异位混养甲鱼的系统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通过将河蟹养殖区和甲鱼养殖区之间通过拦网隔开,拦网上安装有若干个将河蟹养殖区内的野杂鱼引诱进甲鱼养殖区的野杂鱼引诱装置,利用甲鱼有效控制与蟹争夺饲料的野杂鱼,而又不伤及河蟹。所饲养甲鱼活力及品质与野生甲鱼相近,价格高,本发明的饲养模式显著提高了蟹塘整体养殖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河蟹、甲鱼隔离拦网上布置的野杂鱼引诱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图2的野杂鱼引诱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个野杂鱼引诱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再一个野杂鱼引诱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养殖河蟹的河蟹养殖区1和养殖甲鱼的甲鱼养殖区2,河蟹养殖区1和甲鱼养殖区2为一个水能互通的大鱼塘,河蟹养殖区1和甲鱼养殖区2之间通过拦网5隔开,这样,河蟹养殖区1和甲鱼养殖区2的水能互通。拦网5上安装有若干个将河蟹养殖区1内的野杂鱼引诱进甲鱼养殖区2的引诱装置3(下面将要详细说明)。在本发明中,整个大鱼塘的进水管4位于甲鱼养殖区2。
本实施例是选择一口长宽分别为200米和50米的蟹塘作为池塘,在蟹塘四周设置好高40cm的光滑防逃板。参见图1和图2,在离进水口10米处开挖一40cm深的深沟,设置一拦网5,该拦网5将池塘分为两部分,这样,其中靠近进水口侧用于养殖甲鱼,为甲鱼养殖区2;远离进水口侧用于养殖河蟹,为河蟹养殖区1;制作拦网5的材料为材质为坚硬、牢固的塑料网或铁网,网孔直径为小于0.3mm,例如可以选为0.2cm,防止野杂鱼穿过,拦网5横穿池塘两侧,其底边埋入池底40cm,顶边两侧缝有光滑的塑料板,可完全防止河蟹与甲鱼互串。
在本发明中,为了达到河蟹养殖区的野杂鱼能满足甲鱼的饲料的需求,甲鱼养殖的数量一般远远小于河蟹的数量,甲鱼养殖区2和河蟹养殖区1的面积的比例范围为1:10-30,具体的数值可以根据现场的河蟹养殖区1内的野杂鱼的数量和饲养的甲鱼的数量和大小选择选取。
参见图1,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上述50米长的拦网5上每隔5米设置一个野杂鱼的引诱装置3,这样,共10个。参见图2,引诱装置3的底部贴近池底,它设置在拦网5的相应的缺口306处。这样,缺口306就成为野杂鱼从河蟹养殖区1穿过甲鱼养殖区2的通道。图2中仅显示了一个野杂鱼引诱装置3的一侧的结构,没有显示的那一侧与所显示的一侧结构可完全相同。引诱装置3内形成连通河蟹养殖区1和甲鱼养殖区2的通道结构。
参见图3,引诱装置3整体上似为一通道,包括入口部分r和出口部分c,在本实施例中,入口部分r的上面是长方体,下面是三角形椎体,有一入口33呈长方形,位于入口部分r的左前面,尺寸例如为1m*0.5m,设置在河蟹养殖区1一侧。出口部分c呈喇叭状,像一个“倒须”,设置在甲鱼养殖区2的一侧(长度约共0.5m),其大口部分就是缺口306的尺寸,是一长方形,小口就是引诱装置3的出口316。整个引诱装置3穿过拦网5的缺口306,全长1.5m,全宽1m,全高0.6m。
引诱装置3主体由筒状网袋和固定在筒状网袋内的钢架支撑结构构成,网袋的材料为位常用的网孔0.2cm的尼龙渔网,钢架结构的材料可由直径0.4cm的钢筋或龙骨构成。其中,出口部分c可由四根钢筋35组成,组成一个长方椎体结构,外面由尼龙渔网包着(尼龙渔网没有示意出),但出口316和缺口306没有包裹着。进口部分也由几根钢筋构成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框架,有两个侧面g、一个底面d和一个顶面q,顶面q由尼龙渔网包上或盖上,但两个侧面g和底面d采用光滑塑料板,入口33设置在入口部分的左前方以便野杂鱼能够游进来。两个立柱38是杆状的钢筋或龙骨,可插入鱼塘底面,这样,引诱装置3可以固定在它的上面。
在本实施例中,顶面q也有一伸出入口33的突出部分a,像一屋沿,这样,万一有从侧面g爬到顶面q上的河蟹,由于该突出部分a,这些河蟹也不容易进入入口33。
引诱装置3的入口33如一洞穴,可引诱野杂鱼从中穿过,进入甲鱼养殖区2,而入口33的两侧为光滑塑料板e,底部(底面d)为斜向上约45度的光滑塑料板,这样,由于10g以上的河蟹不能持续游泳,而且在有坡度的光滑板的底面d和侧面的光滑塑料板e它们不能攀爬,而入口33位于倾斜的光滑塑料板(底面d)的上方,这样河蟹不可能进入引诱装置3。由引诱装置3的出口部分c为一喇叭结构的“倒须”,河蟹养殖区1的野杂鱼从入口33进入引诱装置3,依次穿过其出口部分c的大口,实际上就是上述缺口306,再通过小的出口316而进入甲鱼养殖区2,然而,一旦野杂鱼经“倒须”进入甲鱼养殖区2后,就难以通过“倒须”的小口再返回至河蟹养殖区1,这些野杂鱼便成为甲鱼的鲜活饵料。
通过上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知道,本发明的实质是将设有河水可以互通的河蟹养殖区1和养殖甲鱼的甲鱼养殖区2,在它们的交界处设有若干个引诱装置3,该引诱装置3由入口部分r和出口部分c组成,入口部分的底部的由河蟹不能从鱼塘底部爬入的光滑材料构成,在入口部分r的上方设有野杂鱼可以进入的入口33,出口部分是一椎体结构,有一大的缺口306和一小的出口316,其中大的缺口306朝向入口部分r,出口316朝向甲鱼养殖区2,形成以“倒须”结构,使得野杂鱼经入口33进入引诱装置3,从缺口306进入出口部分c(即“倒须”),并从出口316进入甲鱼养殖区2后,就难以再通过该“倒须”的小的出口316返回至河蟹养殖区1。
本发明人通过认证研究和分析河蟹与野杂鱼的不同特性,设置了一将河蟹养殖区1的野杂鱼引诱进甲鱼养殖区2的野杂鱼的引诱装置3,该引诱装置3能够阻止进入甲鱼养殖区2内的野杂鱼再返回进入河蟹养殖区1内,这样,甲鱼就有了营养丰富的野杂鱼,如果甲鱼养殖区2的面积相对小,甲鱼更容易捕食野杂鱼。避免了由于甲鱼的捕食野杂鱼的能力极强,在成蟹养殖池塘内套养甲鱼,造成甲鱼在捕食野杂鱼的同时也会捕食正在蜕壳或刚蜕壳的软壳河蟹,导致河蟹回捕率不高,产量下降的情况,实现了既能使甲鱼有效控制蟹塘内的野杂鱼,而又不损伤河蟹的养殖模式额显著技术效果。实际养殖效果评估也证明了这一点:在采用本发明的系统的整个养殖过程中,河蟹养殖区的野杂鱼陆续穿过引诱装置进入甲鱼养殖区,供甲鱼捕食,待11月下旬干塘捕捉河蟹和甲鱼,经统计,河蟹产量高达200斤/亩,比普通养殖模式提高15%,饵料系数为1.8,比普通养殖模式降低20%,而且收获的甲鱼由于完全捕食活杂鱼,属于低密度仿生态养殖,甲鱼品质好,售价比普通池塘甲鱼高出50%,经计算,整体养殖效益提高了40%。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个野杂鱼引诱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与图2的引诱装置3的区别是,底面d不全是倾斜面,它一部分倾斜。
图5为本发明的再一个野杂鱼引诱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与图2的引诱装置3的区别是,底面是平底,则原来的底面d变成垂直的前侧面。为了进一步防止河蟹从该前侧面爬入入口33,在入口33的下方设置一向前伸出的沿板300,挡住河蟹爬入入口33。
根据上面描述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作下列变化,同样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入口部分r可以不是长方体,而是其它形状,只要有入口33,侧面采用光滑板或档沿防止河蟹爬入入口33。
出口部分可以是其它形状,只要是椎体的“倒须”结构能防止野杂鱼进入甲鱼养殖区2后,就难以再返回至河蟹养殖区1就可以。
野杂鱼的引诱装置3的个数可以根据现场的需求选取。
出口316处还可以设置一个常用的倒须,进一步防止野杂鱼回流。
拦网5可为常用的水可互通但野杂鱼、甲鱼、河蟹不能在河蟹养殖区1和甲鱼养殖区2之间进出的竹排。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河蟹成蟹养殖池塘同池异位混养甲鱼的系统,包括养殖河蟹的河蟹养殖区和养殖甲鱼的甲鱼养殖区,在所述河蟹养殖区和所述甲鱼养殖区之间设置一水能互通的拦网,在所述拦网上安装有若干个将河蟹养殖区内的野杂鱼引诱进甲鱼养殖区的引诱装置,所述引诱装置内部形成连通所述河蟹养殖区和所述甲鱼养殖区的通道结构,在所述河蟹养殖区的部分的上方设有一便于野杂鱼进入所述引诱装置内的入口,其侧面由河蟹不能爬行的光滑面构成;所述引诱装置位于所述甲鱼养殖区的部分设置成以便进入甲鱼养殖区的野杂鱼很难返回至所述河蟹养殖区的倒须结构;
所述引诱装置的入口部分的底面是一斜面;
所述入口设置在所述引诱装置的入口部分的左前面;
所述入口设置在所述斜面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蟹成蟹养殖池塘同池异位混养甲鱼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河蟹养殖区的部分的入口下方设有一防止从下面爬上的河蟹进入所述入口的沿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蟹成蟹养殖池塘同池异位混养甲鱼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河蟹养殖区的部分的入口上方设有一防止从下面爬到所述河蟹养殖区的部分的顶面而进入所述入口的突出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蟹成蟹养殖池塘同池异位混养甲鱼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鱼养殖区和河蟹养殖区的面积的比例范围为1:10-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蟹成蟹养殖池塘同池异位混养甲鱼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须结构是喇叭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蟹成蟹养殖池塘同池异位混养甲鱼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须结构的小口的部分上安装有防止野杂鱼再次进入河蟹养殖区的尖刺倒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蟹成蟹养殖池塘同池异位混养甲鱼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拦网为材质坚硬、牢固的塑料网,塑料网上网孔的直径为0.1-0.3cm。
CN201510446277.1A 2015-07-27 2015-07-27 一种河蟹成蟹养殖池塘同池异位混养甲鱼的系统 Active CN1054541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46277.1A CN105454102B (zh) 2015-07-27 2015-07-27 一种河蟹成蟹养殖池塘同池异位混养甲鱼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46277.1A CN105454102B (zh) 2015-07-27 2015-07-27 一种河蟹成蟹养殖池塘同池异位混养甲鱼的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54102A CN105454102A (zh) 2016-04-06
CN105454102B true CN105454102B (zh) 2017-12-05

Family

ID=55592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46277.1A Active CN105454102B (zh) 2015-07-27 2015-07-27 一种河蟹成蟹养殖池塘同池异位混养甲鱼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541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14175B (zh) * 2016-11-07 2019-07-16 上海海洋大学 河蟹成蟹养殖池塘同池异位混养小龙虾的方法
CN112493185A (zh) * 2020-11-30 2021-03-16 广东大麟洋海洋生物有限公司 一种金鲳鱼生态养殖方法
CN115211390A (zh) * 2022-08-19 2022-10-2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一种蟹-鲈-螺混合养殖系统及利用混合养殖系统进行蟹-鲈-螺混养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52879B1 (ko) * 2009-10-23 2010-04-13 주식회사 해동오션 갯벌 체험수조
CN103181343A (zh) * 2011-12-31 2013-07-03 天津市凯润淡水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鱼塘种、养殖一体化的生态养殖方法
CN102893957A (zh) * 2012-09-11 2013-01-3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从混养池塘中捕捉拟穴青蟹的方法
CN104663526A (zh) * 2013-12-02 2015-06-03 邱汪洋 螃蟹、甲鱼、青虾、鳜鱼生态混养方法
CN104737947A (zh) * 2014-12-01 2015-07-01 任青松 螃蟹、甲鱼、青虾、鳜鱼生态混养方法
CN104396852A (zh) * 2014-12-08 2015-03-11 泰州市蒲公英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螃蟹养殖塘及螃蟹养殖方法
CN204994434U (zh) * 2015-07-27 2016-01-27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河蟹成蟹养殖池塘同池异位混养甲鱼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54102A (zh) 2016-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92908B (zh) 斑鳜食性驯化用网箱及其食性驯化使用方法
CN105104259A (zh) 一种中国龙虾浅海筏式健康高效养殖方法
CN103621432A (zh) 一种红鲤的养殖方法
CN100388881C (zh) 对虾与滤食性鱼类分隔式混合养殖的方法
CN106386611A (zh) 一种冬季大棚高产养殖青虾的方法
CN106577561A (zh) 一种诱捕纳苗并养殖黄斑篮子鱼的方法
CN105454102B (zh) 一种河蟹成蟹养殖池塘同池异位混养甲鱼的系统
CN104770317A (zh) 一种鳑鲏和小龙虾生态混合养殖方法
CN106665427A (zh) 一种暗纹东方鲀亲本和金钱鱼池塘大棚越冬混养方法
CN104782554B (zh) 一种应用于混养池的分区投喂方法
CN102771430A (zh) 一种湘云鲫2号发塘方法
CN106031361A (zh) 一种黄颡鱼的池塘高产养殖方法
CN107211934A (zh) 罗非鱼网箱养殖
CN103858801A (zh) 一种黄鳝的养殖方法
CN204994434U (zh) 一种河蟹成蟹养殖池塘同池异位混养甲鱼的装置
CN103380758A (zh) 一种工厂化大鲵健康养殖方法
CN103960170A (zh) 湘鲶的人工繁育和养殖方法
CN104041431A (zh) 一种自培育杂交鲫鱼的养殖方法
CN103798119B (zh) 池塘多功能浮萍培育网箱
CN104472413A (zh) 一种网箱养鱼的方法
CN105660492B (zh) 一种日本沼虾水族箱家系建立及苗种标准化培育的方法
Madrones-Ladja et al. Netcage rearing of the Asian seabass Lates calcarifer (Bloch) in brackishwater pond: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of using high protein diets in fingerling production
CN107683809A (zh) 一种红鳌鳌虾的浅层淡水高密度立体网箱人工繁育方法
CN210248006U (zh) 一种不同等级规格鱼类混养驯化设施
CN204206931U (zh) 一种中华鳖生态养殖池水质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5

Address after: No. 1196, Lixin Village, Chenjia Town, Chongming District, Shanghai, 202183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Daohong Aquacultur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306, No. 999, Huan Cheng Ring Road, Lingang New Town,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Patentee before: XINYI JIACHENG ECOLOGY CULTUR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