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53693B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53693B
CN105453693B CN201480036839.9A CN201480036839A CN105453693B CN 105453693 B CN105453693 B CN 105453693B CN 201480036839 A CN201480036839 A CN 201480036839A CN 105453693 B CN105453693 B CN 1054536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word
layer
mapping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3683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53693A (zh
Inventor
王建国
周永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0338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512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536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536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536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536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17Feedback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 H04B7/0473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taking constraints in layer or codeword to antenna mapping into accou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Parameter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in groups H04B7/0623 - H04B7/0634, e.g. channel matrix rank or transmit mode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2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e.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Quality of the received signal, e.g. BER, SNR, water f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该方法可包括: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集;基于第一参考信号集和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得到包括秩指示RI和信道质量指示CQI的CSI,并向基站发送CSI;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集;基于第二参考信号集和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其中,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中至少一个码字映射的层数比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中码字映射的层数要少。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高传输数据时采用的MCS的精度,以及提高通信系统的吞吐量。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背景技术
现在通信系统广泛使用多天线,以提高系统的容量或者改善用户的体验。例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的长期演进技术(LongTerm Evolution,LTE)R8系统可以支持4个天线端口,LTE R10系统则可以支持8个天线端口。而现有的LTE R10系统最多支持发送2个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每个TB经过信道编码之后称之为一个码字(Codeword,CW)。因此现在的系统需要将最多的2个CW映射到最多的4个层或者最多的8个层。另外,现有的系统针对每个CW反馈一个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其中,CQI可以用于表示该CW对应的TB利用数据信道传输时其误块率不小于指定的门限(如10%)时所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ModulationCoding Scheme,MCS),而CQI表示的MCS会存在一个等效信干噪比(Signal to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区间,即可以理解为每个CQI对应一个SINR区间。
由于现有的系统最多支持两个CW,且针对每个CW只反馈一个CQI,而信道传输时最多可以采用4或8层,这样就导致每个CQI需要反映多个层的信道质量,而数据传输是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反馈的CQI进行调度的。这样当CQI反映的层数越多时,调度的准确性就越低,从而导致传输数据时采用的MCS的精度较低,以及在实现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lti User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U-MIMO)传输时用户设备配对越少,从而导致通信系统的吞吐量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可以提高传输数据时采用的MCS的精度,以及提高通信系统的吞吐量。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集;
所述用户设备基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和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得到包括秩指示RI和信道质量指示CQI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并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CSI,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含至少一个码字与至少一个传输层的第一映射,所述传输层为所述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层;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集;
所述用户设备基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集和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中至少一个码字映射的层数比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中码字映射的层数要少,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含至少一个码字与至少一个所述传输层的第二映射。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三个码字与三个层的映射,其中,一个码字只允许映射到一个层;以及
四个码字与四个层的映射,其中,一个码字只允许映射到一个层。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至少包括如下映射:
其中,Nlayer表示层数,NCW表示码字数,x(0)(i)、x(1)(i)、x(2)(i)、x(3)(i)分别为各层上传输的符号,d(0)(i)、d(1)(i)、d(2)(i)、d(3)(i)分别为各码字包含的符号,分别为各层传输的符号数。
结合第一方面的上述任一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或者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由所述基站通过信令配置的。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参考信号集;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包括秩指示RI和信道质量指示CQI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其中,所述CSI是所述用户设备基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和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得到的,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含至少一个码字与至少一个传输层的第一映射,所述传输层为所述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层;
所述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参考信号集;
所述基站基于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以便于所述用户设备基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集和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数据,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中至少一个码字映射的层数比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中码字映射的层数要少,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含至少一个码字与至少一个所述传输层的第二映射。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三个码字与三个层的映射,其中,一个码字只允许映射到一个层;以及
四个码字与四个层的映射,其中,一个码字只允许映射到一个层。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至少包括如下映射:
其中,Nlayer表示层数,NCW表示码字数,x(0)(i)、x(1)(i)、x(2)(i)、x(3)(i)分别为各层上传输的符号,d(0)(i)、d(1)(i)、d(2)(i)、d(3)(i)分别为各码字包含的符号,分别为各层传输的符号数。
结合第二方面上述任一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信令给所述用户设备配置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或者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集;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和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得到包括秩指示RI和信道质量指示CQI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并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CSI,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含至少一个码字与至少一个传输层的第一映射,所述传输层为所述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层;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集;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集和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中至少一个码字映射的层数比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中码字映射的层数要少,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含至少一个码字与至少一个所述传输层的第二映射。
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三个码字与三个层的映射,其中,一个码字只允许映射到一个层;以及
四个码字与四个层的映射,其中,一个码字只允许映射到一个层。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至少包括如下映射:
其中,Nlayer表示层数,NCW表示码字数,x(0)(i)、x(1)(i)、x(2)(i)、x(3)(i)分别为各层上传输的符号,d(0)(i)、d(1)(i)、d(2)(i)、d(3)(i)分别为各码字包含的符号,分别为各层传输的符号数。
结合第三方面的上述任一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或者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由所述基站通过信令配置的。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包括: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其中: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参考信号集;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包括秩指示RI和信道质量指示CQI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其中,所述CSI是所述用户设备基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和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得到的,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含至少一个码字与至少一个传输层的第一映射,所述传输层为所述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层;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参考信号集;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基于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以便于所述用户设备基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集和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数据,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中至少一个码字映射的层数比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中码字映射的层数要少,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含至少一个码字与至少一个所述传输层的第二映射。
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三个码字与三个层的映射,其中,一个码字只允许映射到一个层;以及
四个码字与四个层的映射,其中,一个码字只允许映射到一个层。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至少包括如下映射:
其中,Nlayer表示层数,NCW表示码字数,x(0)(i)、x(1)(i)、x(2)(i)、x(3)(i)分别为各层上传输的符号,d(0)(i)、d(1)(i)、d(2)(i)、d(3)(i)分别为各码字包含的符号,分别为各层传输的符号数。
结合第四方面上述任一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还包括:
配置单元,用于通过信令给所述用户设备配置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或者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接收器、处理器和发射器,其中:
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集;
所述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和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得到包括秩指示RI和信道质量指示CQI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含至少一个码字与至少一个传输层的第一映射,所述传输层为所述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层;
所述发射器,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CSI;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集;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集和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中至少一个码字映射的层数比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中码字映射的层数要少,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含至少一个码字与至少一个所述传输层的第二映射。
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三个码字与三个层的映射,其中,一个码字只允许映射到一个层;以及
四个码字与四个层的映射,其中,一个码字只允许映射到一个层。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至少包括如下映射:
其中,Nlayer表示层数,NCW表示码字数,x(0)(i)、x(1)(i)、x(2)(i)、x(3)(i)分别为各层上传输的符号,d(0)(i)、d(1)(i)、d(2)(i)、d(3)(i)分别为各码字包含的符号,分别为各层传输的符号数。
结合第五方面的上述任一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或者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由所述基站通过信令配置的。
第六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其中:
所述发射器,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参考信号集;
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包括秩指示RI和信道质量指示CQI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其中,所述CSI是所述用户设备基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和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得到的,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含至少一个码字与至少一个传输层的第一映射,所述传输层为所述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层;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参考信号集;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基于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并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数据,以便于所述用户设备基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集和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数据,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中至少一个码字映射的层数比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中码字映射的层数要少,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含至少一个码字与至少一个所述传输层的第二映射。
在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三个码字与三个层的映射,其中,一个码字只允许映射到一个层;以及
四个码字与四个层的映射,其中,一个码字只允许映射到一个层。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至少包括如下映射:
其中,Nlayer表示层数,NCW表示码字数,x(0)(i)、x(1)(i)、x(2)(i)、x(3)(i)分别为各层上传输的符号,d(0)(i)、d(1)(i)、d(2)(i)、d(3)(i)分别为各码字包含的符号,分别为各层传输的符号数。
结合第六方面上述任一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射器还用于通过信令给所述用户设备配置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或者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
上述技术方案中,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集,用户设备基于第一参考信号集和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得到包括RI和CQI的CSI,再向基站发送该CSI,而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时,是基于第二参考信号集和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接收的。由于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中至少包括一个码字映射的层数比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中码字映射的层数要少,而现有技术中得到CQI和数据都是采用同一个码字到层的映射,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中的CQI反映的层数会更少,而当CQI反映的层数越少时,各个层对应的信道质量可以更好的被描述,使得基站可以获取关于用户设备的更精细的信道质量信息,从而提高调度的准确性,特别是提高传输数据时确定MCS的精度,以及在实现MU-MIMO传输时可以改进CQI调整的准确性和提高配对用户设备的数目,从而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介绍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都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码分多址(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 Wireless,WCDMA),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等。
另外,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也可称之为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移动用户设备等,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例如,RAN,Radio Access Network)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用户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用户设备还可以是中继(Relay);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
另外,基站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节点B(eNB或e-NodeB,evolved NodeB)或者中继(Relay),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101、用户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集。
可选的,上述第一参考信号集中的参考信号可以是小区特定的参考信号(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CRS);或者上述第一参考信号集中的参考信号可以是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 RS)。例如LTE R8系统中的CRS或者LTE R8系统中的CSI RS。另外,上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参考信号。
102、用户基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和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得到包括RI和CQI的CSI,并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CSI,其中,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含至少一个码字与至少一个传输层的第一映射,所述传输层为所述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层。
可选的,步骤102可以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得到信道估计;
根据所述信道估计,得到包括RI和CQI的CSI,并向基站发送该CSI,其中,CQI是基于上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得到的。
进一步地,所述CSI还可以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Index,PMI)。
可选的,得到RI和CSI的步骤可以参考如下步骤:
A)基于第一参考信号集,得到信道估计;
B)根据系统的方程和信道估计选择得到用户设备最优的秩r*;该最优的秩r*可以为上述RI;
C)根据上述秩r*可以得到传输数据所采用的传输层的层数,以及得到各个资源单元在各层上传输的符号的SINR,即得到各个资源单元的各个符号的SINR;
D)根据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关系就可以得到各码字的各符号的SINR,其中;
E)将码字中所有符号的SINR映射为一个等效SNR。这样一个码字可以得到一个等效SNR即ESNR,与每个码字对应的ESNR可以称之为码字的SNR。而一个SNR可以量化为一个CQI,这样就可以得到该码字的CQI,从而可以生成上述CSI。
其中,上述步骤具体说明与举例请可以参考下述说明,另外,各层上传输的符号可以是理解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信号过程中各层上传输的符号,例如:基站发送的信号为x(i)=[x(0)(i) x(1)(i) … x(r-1)(i)]T,其中,r表示采用的层数,x(0)(i)、x(1)(i)...x(r-1)(i)分别表示第一层、第二层和第(r-1)层上传输的符号。另外,一个码字可以是包含多个符号,且一个码字包含的多个符号可以是在不同的层上传输,具体请见本实施例提供的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和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
上述信道估计可以是上述第一参考信号集所用的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RE)上的信道估计。例如:可以基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可以利用最小二乘(LeastSquared,LS)方法或者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d Error,MMSE)准则得到信道估计值。通常利用LS方法可以直接得到参考信号所用的上的信道估计值,利用MMSE方法做内插或者外推,可以得到一个或者多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内各个RE上的信道估计值。
下面以REi(即序号为i的RE)进行举例说明,其中,REi上的信道估计值可以表示为H(i),则基于该信道估计,使用波束赋形或者预编码的MIMO系统,该系统的方程可以表示为
y(i)=H(i)W(i)x(i)+n(i),i=0,1,...,NRE-1
其中,H(i)为一个NR×NT的矩阵,NR为用户设备的接收天线数,NT为基站的发射天线数;y(i)是用户设备在REi上NR维的接收信号矢量,W(i)是REi上所用的NT×r的预编码矩阵,其中r为所述预编码矩阵的秩;x(i)是基站发送的r维的符号矢量,n(i)为NR维的测量噪声,该测量噪声可以包括接收机的热噪声以及来自小区内或者小区外的干扰;NRE为所用的资源单元数。
可选的,上述预编码矩阵W(i)可以从一个码本C中选择,所述码本C可以配置在用户设备和基站中,为双方所共知,基站可以通过高层信令如RRC信令可以限制用户设备可以选择或者使用的为码本的子集。
可选的,上述预编码矩阵W(i)可以是预定义的,为用户设备和基站所共知。具体地,用户设备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W(i)可以根据所使用的资源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或者秩r确定。例如,预编码矩阵W(i)预编码矩阵根据如以下公式进行选择
其中,C(r)表示一个秩r的码本或码本子集,由秩r的预编码矩阵组成,k为所用的码本或者码本子集中预编码矩阵的指示或者索引,是码本或者码本子集C(r)中与索引或者指示k对应的预编码矩阵,是码本或者码本子集C(r)的大小,即C(r)中预编码矩阵的总数。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对于给定的秩r,其预编码矩阵的选择可以预定义的,例如可以按照上述两个公式进行选择,从而使得所述用户设备不必反馈或者上报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k,但是秩r选择仍然可以由用户设备基于其得到的信道估计得到。
可选的,基于所得到信道估计值,用户设备可以根据上述系统方程,以及根据各个不同秩r的取值条件下预编码矩阵的预定义的选择方法,以及根据预定义的准则,选择得到用户设备最优的秩r*。其中,最优的秩r*还可以通过述容量最大化准则、吞吐量最大化准则或者互信息最大化等准则选择,对此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另外,上述最优的秩r*可以作为上述CSI中的RI。
当秩r和预编码矩阵指示k已知后,就可以根据上述系统方程得到REi在各个层对 应的信干噪比其中预编码矩阵为码本或者码本 子集C(r)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根据所使用的接收机,根据上述系统方程就可以得到REi在 各个层对应的信干噪比
上述CQI基于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得到可以NCW个码字和Nlayer个层为例进行举例 说明,其中,每个码字含有的符号数分别为每个码字对应的符号序 列分别为 层数Nlayer与所 使用的秩指示相等。REi发送的符号矢量x(i)可以表示为
x(i)=[x(0)(i) x(1)(i) … x(r-1)(i)]T
其中,在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中,每个码字可以映射到一个层或者多个层,具体地,例如,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可以如表1所示。需要指出的是,其中每层传输的符号数与使用的RE总数NRE相等。
表1:
在表1表示的第一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关系中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三个码字与三个层的映射,其中,一个码字只允许映射到一个层;以及四个码字与四个层的映射,其中,一个码字只允许映射到一个层。
每个码字可以按照顺序依次映射到对应的层,码字所映射到的层的索引值与码字的索引值相等。例如:在三个码字中,第一个码字可以映射到第一层,第二个码字可以映射到第二层,第三个码字可以映射到第三层;
每个码字可以按照顺序依次映射到对应的层,各个码字所映射到的层的索引值构成的序列是各个码字的索引值构成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例如,第一个码字可以映射到第二层,第二个码字可以映射到第三层,第三个码字可以映射到第一层;其中序列2,3,1是序列1,2,3的循环移位;再例如,第一个码字可以映射到第三层,第二个码字可以映射到第一层,第三个码字可以映射到第二层等。其中序列3,1,2是序列1,2,3的循环移位;
另外,上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至少可以包括如下映射:
表2:
其中,Nlayer表示层数,NCW表示码字数,x(0)(i)、x(1)(i)、x(2)(i)、x(3)(i)分别为各层上传输的符号,d(0)(i)、d(1)(i)、d(2)(i)、d(3)(i)分别为各码字包含的符号,分别为各层传输的符号数。
这样可以实现每个码字对应的CQI反映的层数可以为一层,从而可以使CQI反映更少层数的传输,因此,在相同层数或者秩的条件下,信道质量信息可以通过更多的CQI指示。由于数据传输通过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反馈的CQI进行调度,更多的CQI信息,各个层对应的信道质量可以更好的被描述,使得基站可以获取关于用户设备的更精细的信道质量信息,从而可以提高调度的准确性,特别是可以更为精确的确定调制编码方式,另一方面,在实现MU-MIMO传输时可以改进CQI调整的准确性和提高配对UE的数量,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吞吐量。
可选的,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或者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由所述基站通过信令配置的。即可以实现上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或者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由基站设定。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或者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具体可以是通过高层信令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或者动态信令如DCI配置的。另外,该步骤具体可以是在步骤102之前执行。
具体地,以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为例,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可以包含多个形式类似表2的不同表格,所述不同的表格可以通过不同的索引指示。例如,可以包含2或者4或者8个表格,与之对应,这些表格可以用1或2或3比特指示。所述索引或者指示信息可以通过上述RRC信令或者DCI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
针对表1,以两个码字和三个层即NCW=2和Nlayer=3为例,第一个码字中的符号d(0) (i)映射到第一层,即x(0)(i)=d(0)(i);第二个码字中的符号d(1)(i)映射到第二层和第三 层,即x(1)(i)=d(1)(2i),x(2)(i)=d(1)(2i+1)。此时,第一个码字包括各个资源单元上第一 层上承载的符号,即x(0)(i),第二个码字包括各个资源单元上第二层和第 三层上承载的符号,即x(1)(i)和x(2)(i),
以三个码字和三个层即NCW=3和Nlayer=3为例,第一个码字中的符号d(0)(i)映射 到第一层,即x(0)(i)=d(0)(i);第二个码字中的符号d(1)(i)和第三个码字中的符号d(3)(i) 分别映射到第二层和第三层,即x(1)(i)=d(1)(i),x(2)(i)=d(2)(i)。此时,第l个码字包括各 个资源单元上第l层上承载的符号,即x(l-1)(i),
与前面秩选择过程类似的方法,不管预编码矩阵是预定义的还是用户设备选择 的,在得到最优选择的秩r*条件下,用户设备可以得到各个资源单元REi上各个层的SINR即等价地,与之对应地,资源单元REi上发送的符号矢量x(i)中的 各个符号x(l)(i)对应的SINR为 其中
因此,利用上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可以得到各个码字中各个符号对应的SINR。
以表1所述的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为例,易知,当两个码字和三个层即NCW=2和 Nlayer=3时,第一个码字包括的各个符号的SINR为第二个码字 包括的各个符号的SINR为,即易知,当三个码字和三个层即NCW =3和Nlayer=3时,第一个码字包括的各个符号的SINR为第 二个码字中的符号d(1)(i)和第三个码字中的符号d(3)(i)分别映射到第二层和第三层,即x(1)(i)=d(1)(i),x(2)(i)=d(2)(i)。此时,第l个码字包括的各个符号的SINR为
另外,利用等效SNR映射方法,可以将每个码字中包含的多个符号的SINR映射为一个等效SNR,即将每个码字中包含的多个符号的SINR映射为一个ESNR。这样每个码字可以得到一个等效SNR即ESNR,与每个码字对应的ESNR可以称之为码字的SNR。而每个码字的SNR可以量化为一个CQI。例如,以4比特的CQI即16个CQI索引值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即码字的SNR量化为CQI可以参考表3所示的关系。
表3:
根据表3将不同的ESNR量化为CQI索引值。例如,根据表3,如果某码字的SNR位于区间[-5.108,-3.216)时,那么该码字对应的CQI为2。即如果某码字的SNR满足-5.108≤ESNR<-3.216,则该码字对应得到CQI为2。
可选的,上述CQI可以反映一个子带上的传输,这样可以称之为子带CQI,另外,上述CQI也可以反映系统带宽上的传输,这样可以称之为宽带CQI。
另外,还可以是在相同的子帧将所述CQI与所述RI反馈或者报告给基站,也可以在不同的子帧将所述CQI与所述RI反馈或者报告给基站。具体地,可以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或者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Control Channel,PUCCH)报告给基站。当通过PUCCH报告给基站时,所述RI可以与所述CQI进行联合编码。或者,当通过PUCCH报告给基站时,所述CQI可以与PMI进行联合编码,所述RI可以与所述PMI和CQI在不同的子帧上报。
103、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集。
可选的,上述第二参考信号集可以是与上述第一参考信号集相同或者不同的参考信号集合。
104、用户设备基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集和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中至少一个码字映射的层数比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中码字映射的层数要少,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含至少一个码字与至少一个所述传输层的第二映射。
上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中至少一个码字映射的层数比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中码字映射的层数要少可以理解为,所述第二码字到的层映射中至少一个码字映射的层数比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中码字映射的层数更多。例如,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和第二码字到的层映射容许的层数或者秩相同,但是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容许的最大码字数更少,或者,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容许的最大码字数更多。例如,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如表1所示,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如表4所示,前者容许的最大码字数为4,后者容许的最大码字数为2。
表4:
可选的,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数据使用的层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RI指示的层数,且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数据使用的传输方式(例如:调制编码方式)是所述基站基于所述CQI选择的。例如,基站接收到上述CSI后,就可以根据上述RI确定发送上述数据所使用的层数,该层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RI指示的层数,以及基站根据上述CQI选择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以生成上述数据。
可选的,上述数据可以承载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PDSCH)或者用户专用的信道中。
可选的,步骤104可以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集,得到信道估计;
根据所述信道估计,接收数据。
其中,信道估计的计算方法可以参考前面描述,此处不作重复说明。
可选的,所述接收数据过程,可以包括
根据接收机算法进行信道均衡,再根据均衡之后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译码等。
下面对接收数据过程进行详细举例:
基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集,用户设备在资源单元REi上的信道估计值可以表示为H(i),则基于所述信道估计,接收到的信号可以表示为
y(i)=H(i)W(i)x(i)+n(i),i=0,1,...,NRE-1
其中H(i)为一个NR×NT的矩阵,NR为用户设备的接收天线数,NT为基站的发射天线数;y(i)是用户设备在资源单元REi上NR维的接收信号矢量,W(i)是资源单元REi上所用的NT×r的预编码矩阵,其中r为所述预编码矩阵的秩或者传输的层数或者传输的秩;x(i)是基站发送的r维的符号矢量,n(i)为NR维的测量噪声,其中可以包括接收机的热噪声以及来自小区内或者小区外的干扰;NRE为接收数据所用的资源单元数。其中所述预编码矩阵W(i)可以是基站通过通知传输的预编码矩阵指示通知给用户设备的,或者所述预编码矩阵W(i)是预定义的。这样接收到的信号可以等价于
y(i)=He(i)x(i)+n(i),i=0,1,...,NRE-1
其中,He(i)=H(i)W(i)为一个NR×r的矩阵。
或者,基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合,在资源单元REi上的信道估计值可以表示为He(i),则基于所述信道估计,接收到的信号可以表示为
y(i)=He(i)x(i)+n(i),i=0,1,...,NRE-1
其中,He(i)为一个NR×r的矩阵,NR为用户设备的接收天线数,r为所述传输的层数或者传输的秩;y(i)是用户设备在资源单元REi上NR维的接收信号矢量;x(i)是基站发送的r维的符号矢量,n(i)为NR维的测量噪声,其中可以包括接收机的热噪声以及来自小区内或者小区外的干扰;N′RE为接收数据所用的资源单元数。
其中,上述公式中的传输的层数或者传输的秩或者预编码矩阵的秩r可以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通知给用户设备,也可以是预定义的,或者通过高层信令限制为1或者2或者3等。
可选的,在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中以N′CW个码字和N′layer个传输层为例,其中每个 码字含有的符号数分别为每个码字对应的符号序列分别为每个资源单元REi发送的符 号矢量x(i)可以表示为
x(i)=[x(0)(i) x(1)(i) … x(r-1)(i)]T
其中,r=N′layer,每个码字可以映射到一个层或者多个层,具体地,如表3所示。需要指出的是,其中每层传输的符号数与使用的RE总数N′RE相等。
如表4所示,以两个码字和三个层即NCW=2和Nlayer=3为例,第一个码字中的符号d(0)(i)映射到第一层,即x(0)(i)=d(0)(i);第二个码字中的符号d(1)(i)映射到第二层和第三层,即x(1)(i)=d(1)(2i),x(2)(i)=d(1)(2i+1)。此时,第一个码字包括各个资源单元上第一层上承载的符号,即x(0)(i),第二个码字包括各个资源单元上第二层和第三层上承载的符号,即x(1)(i)和x(2)(i),这样就可以根据上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对第一层上承载的符号进行解调和译码得到第一个码字对应的信息,以及对第二层和第三层上承载的符号进行解调和译码得到第二个码字对应的信息,这样就得到包括第一个码字对应的信息和第二个码字对应的信息的上述数据。
上述技术方案中,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集,基于第一参考信号集和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得到包括RI和CQI的CSI,并报告CSI,而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时,则第二参考信号集和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接收。由于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中至少包括一个码字映射的层数比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中码字映射的层数要少,而现有技术中得到CQI和数据都是采用同一个码字到层的映射,因此,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中的CQI反映的层数会更少,而当CQI反映的层数越少时,各个层对应的信道质量可以更好的被描述,使得基站可以获取关于用户设备的更精细的信道质量信息,从而提高调度的准确性,特别是提高传输数据时确定MCS的精度,以及在实现MU-MIMO传输时可以改进CQI调整的准确性和提高配对用户设备的数目,从而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201、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参考信号集。
202、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包括RI和CQI的CSI,其中,所述CSI是所述用户设备基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和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得到的,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含至少一个码字与至少一个传输层的第一映射,所述传输层为所述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参考信号集、CSI以及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可以参考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作重复说明。
203、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参考信号集。
204、基站基于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以便于所述用户设备基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集和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数据,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中至少一个码字映射的层数比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中码字映射的层数要少,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含至少一个码字与至少一个所述传输层的第二映射。
可选的,由于步骤202获取到上述RI和CQI,上述发送所述数据使用的层数可以小于或者等于所述RI指示的层数,且发送所述数据使用的传输方式(例如:调制编码方式)可以是基于所述CQI选择的,这样步骤204就基于小于或者等于所述RI指示的层数发送上述数据,以及根据上述CQI可以得发送上述数据的层的等效SNR,即每个层的等效SNR等于对应的码字的等效SNR,这样就可以基于各层的等效SNR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完成上述数据的调制编码。
可选的,在得到码字的等效SNR之后,可以根据预定的准则,将所述等效SNR映射到码字的MCS索引。
可选的,每个MCS索引可以对应一个调制方式和信道编码的码率。与之相对应,根据MCSI索引对应的调制方式和信道编码的码率,通过链路仿真,可以得到不同SNR对应的取值下的误块率(Block Error Rate,,BLER)。因此,对应于一种调制方式和编码码率,可以得到对应的BLER曲线,该曲线可以通过离散取值的表格存储。
利用上述BLER曲线的集合,可以根据预定的准则,将每个码字的SNR映射为一个MCS索引值。所述预定的准则可以是满足目标BLER小于预设定的门限条件下效率最大化准则,例如所述门限可以是10%。
根据预定的准则,可以通过搜索BLER曲线的集合得到对应的MCS索引。也可以根据搜索的结果事先存储在表中,从而便于直接根据码字的等效SNR范围得到对应的MCS索引值。例如,以29个MCS索引为例,可以根据每个码字对应的ESNR取值范围,根据表5将不同的ESNR量化为MCS索引值。例如,根据表4,如果ESNR位于区间[-1.324,-0.3461)时,对应的MCS索引为4,即如果ESNR满足-1.324≤ESNR<-0.3461,对应的MCS索引为4。
表5:
上述码字对应的MCS索引可以通过下行控制信息通知给用户设备。此外,所述传输的层数也可以通过下行控制信息通知给用户设备。所述传输的层数可以与所述码字对应的MCS索引联合编码。具体的,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可以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者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用户设备。
可选的,在步骤204中可以根据所传输的实际层数N′layer与用户设备上报的秩指示RI,调整各个层的等效SNR估计值。例如,用户设备上报的秩指示为RI,传输的实际层数为N′layer,则调整后每个层的等效SNR为
其中,调整前的等效SNR ESNR(l)和调整后的等效SNR ESNR′(l)整后的均用dB值表示。易知,如果传输层数等于秩指示,则ESNR′(l)=ESNR(l)
此外,对于MU-MIMO传输,由于功率分配导致每个用户对应的层上功率发生变化,此时用户设备所对应的上述各个层的等效SNR ESNR′(l)还可以进一步调整为
ESNR″(l)=ESNR′(l)+10log10(g(l)),l=0,…,N′layer-1.
其中,g(l)为多用户配对之后用户设备对应的层上功率增益,此处功率增益为线性值。易知,如果没有多用户配对或者功率发分配之后功率没有发生变化,则有ESNR″(l)=ESNR′(l)
如表1所示,以两个码字和三个层即NCW=2和Nlayer=3为例,第一个码字映射到第一层;第二个码字中的符号d(1)(i)映射到第二层和第三层。因此,第一层的等效SNR估计值为第一个码字的等效SNR估计值。第二层的等效SNR估计值和第二层的等效SNR估计值均等于第二个码字的等效SNR估计值。如表1所示,以三个码字和三个层即NCW=3和Nlayer=3为例,由于每个码字都映射为一个层,因此,每个层的等效SNR估计值等于每个码字的等效SNR估计值。
可选的,上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中至少包括一个码字映射的层数比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中码字映射的层数要少可以理解为,所述第二码字到的层映射中至少包含一个码字映射的层数比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中码字映射的层数更多。例如,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和第二码字到的层映射容许的层数或者秩相同,但是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容许的最大码字数更少,或者,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容许的最大码字数更多。例如,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如表1所示,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如表3所示,前者容许的最大码字数为4,后者容许的最大码字数为2。
可选的,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三个码字与三个层的映射,其中,一个码字只允许映射到一个层;以及
四个码字与四个层的映射,其中,一个码字只允许映射到一个层。
例如:上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至少可以包括如下映射:
其中,Nlayer表示层数,NCW表示码字数,x(0)(i)、x(1)(i)、x(2)(i)、x(3)(i)分别为各层上传输的符号,d(0)(i)、d(1)(i)、d(2)(i)、d(3)(i)分别为各码字包含的符号,分别为各层传输的符号数。
这样可以实现每个码字对应的CQI反映的层数可以为一层,从而可以使CQI反映更少层数的传输,因此,在相同层数或者秩的条件下,信道质量信息可以通过更多的CQI指示。由于数据传输通过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反馈的CQI进行调度,更多的CQI信息可以提高调度的准确性,这样可以实现调制编码方式可以更为精确的确定,另一方面,可以实现MU-MIMO传输时更多的UE配对,从而提供整个系统的吞吐量。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基站通过信令给所述用户设备配置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或者第二映射。即可以实现上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或者第二映射由基站设定。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或者第二映射具体可以是通过高层信令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简称RRC)信令或者动态信令例如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简称DCI)向用户设备配置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或者第二映射。另外,该步骤具体可以是在步骤202之前执行。
可选的,上述基于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具体地,以N′CW 个码字和N′layer个传输层为例,其中每个码字含有的符号数分别为每 个码字对应的符号序列分别为 每个资源单元REi发送的符号矢量x(i)可以如式为
x(i)=[x(0)(i) x(1)(i) … x(r-1)(i)]T
其中r=N′layer,每个码字可以映射到一个层或者多个层,具体地,如表3所示。需要指出的是,其中每层传输的符号数与使用的RE总数N′RE相等。这样就实现将上述数据通过多个资源单元在多个层上发送。
如表4所示,以两个码字和三个层即NCW=2和Nlayer=3为例,第一个码字中的符号d(0)(i)映射到第一层,即x(0)(i)=d(0)(i);第二个码字中的符号d(1)(i)映射到第二层和第三 层,即x(1)(i)=d(1)(2i),x(2)(i)=d(1)(2i+1)。此时,第一个码字包括各个资源单元上第一 层上承载的符号,即x(0)(i),第二个码字包括各个资源单元上第二层和第 三层上承载的符号,即x(1)(i)和x(2)(i),
上述技术方案中,向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集,这样用户设备就可以基于第一参考信号集和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得到并报告包含RI和CQI的CSI,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参考信号集,以及基于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发送数据。由于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中至少包括一个码字映射的层数比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中码字映射的层数要少,而现有技术中得到CQI和数据都是采用同一个码字到层的映射,因此,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中的CQI反映的层数会更少,而当CQI反映的层数越少时,各个层对应的信道质量可以更好的被描述,使得基站可以获取关于用户设备的更精细的信道质量信息,从而可以提高调度的准确性,特别是可以更为精确的确定传输数据时采用的MCS的精度,以及在实现MU-MIMO传输时可以改进CQI调整的准确性和提高配对用户设备的数目,从而提高通信系统的吞吐量。
下面为本发明装置实施例,本发明装置实施例用于执行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一至二实现的方法,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发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接收单元31和发送单元32,其中:
接收单元31,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集。
可选的,上述第一参考信号集中的参考信号可以是小区特定的CRS;或者上述第一参考信号集中的参考信号可以是CSI RS。例如LTE R8系统中的CRS或者LTE R8系统中的CSIRS。另外,上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参考信号。
发送单元32,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和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得到包括秩指示RI和信道质量指示CQI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并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CSI,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含至少一个码字与至少一个传输层的第一映射,所述传输层为所述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层。
可选的,发送单元32可以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得到信道估计,以及根据所述信道估计,得到包括RI和CQI的CSI,并向基站发送该CSI。另外,发送单元32的多种实施方式都可以参考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102,此处不作重复说明。另外,上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也可以参考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介绍的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
接收单元31还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集。
接收单元31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集和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中至少一个码字映射的层数比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中码字映射的层数要少,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含至少一个码字与至少一个所述传输层的第二映射。
可选的,接收单元31还的多种实施方式都可以参考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104,此处不作重复说明。
可选的,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数据使用的层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RI指示的层数,且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数据使用的传输方式(例如:调制编码方式)是所述基站基于所述CQI选择的。
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三个码字与三个层的映射,其中,一个码字只允许映射到一个层;以及
四个码字与四个层的映射,其中,一个码字只允许映射到一个层。
另外,上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至少可以包括如下映射:
其中,Nlayer表示层数,NCW表示码字数,x(0)(i)、x(1)(i)、x(2)(i)、x(3)(i)分别为各层上传输的符号,d(0)(i)、d(1)(i)、d(2)(i)、d(3)(i)分别为各码字包含的符号,分别为各层传输的符号数。
这样可以实现每个码字对应的CQI反映的层数可以为一层,从而可以使CQI反映更少层数的传输,因此,在相同层数或者秩的条件下,信道质量信息可以通过更多的CQI指示。由于数据传输通过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反馈的CQI进行调度,更多的CQI信息可以提高调度的准确性,这样可以实现调制编码方式可以更为精确的确定,另一方面,可以实现MU-MIMO传输时更多的UE配对,从而提供整个系统的吞吐量。
可选的,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或者第二映射可以由所述基站通过信令配置的。即可以实现上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或者第二映射由基站设定。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或者第二映射具体可以是通过高层信令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简称RRC)信令或者动态信令例如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简称DCI)配置的。
上述技术方案中,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集,并基于第一参考信号集和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得到包括RI和CQI的CSI,并报告CSI,其中,该CSI中包含的CQI基于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得到的,而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时,基于第二参考信号集和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得到。由于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中至少包括一个码字映射的层数比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中码字映射的层数要少,而现有技术中得到CQI和数据都是采用同一个码字到层的映射,因此,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中的CQI反映的层数会更少,而当CQI反映的层数越少时,各个层对应的信道质量可以更好的被描述,使得基站可以获取关于用户设备的更精细的信道质量信息,从而可以提高调度的准确性,特别是可以更为精确的确定传输数据所用的MCS的精度,以及在实现MU-MIMO传输时可以改进CQI调整的准确性和提高配对用户设备的数目,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吞吐量。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包括:发送单元41和接收单元42,其中:
发送单元41,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参考信号集。
接收单元42,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包括秩指示RI和信道质量指示CQI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其中,所述CSI是所述用户设备基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和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得到的,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含至少一个码字与至少一个传输层的第一映射,所述传输层为所述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参考信号集、CSI以及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可以参考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作重复说明。
发送单元41还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参考信号集。
发送单元41还用于基于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以便于所述用户设备基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集和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数据,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中至少一个码字映射的层数比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中码字映射的层数要少,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含至少一个码字与至少一个所述传输层的第二映射。
可选的,发送单元41的多种实施方式都可以参考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204,此处不作重复说明。
可选的,上述发送所述数据使用的层数可以小于或者等于所述RI指示的层数,且发送所述数据使用的传输方式(例如:调制编码方式)可以是基于所述CQI选择的。
可选的,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三个码字与三个层的映射,其中,一个码字只允许映射到一个层;以及
四个码字与四个层的映射,其中,一个码字只允许映射到一个层。
例如:上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至少可以包括如下映射:
其中,Nlayer表示层数,NCW表示码字数,x(0)(i)、x(1)(i)、x(2)(i)、x(3)(i)分别为各层上传输的符号,d(0)(i)、d(1)(i)、d(2)(i)、d(3)(i)分别为各码字包含的符号,分别为各层传输的符号数。
这样可以实现每个码字对应的CQI反映的层数可以为一层,从而可以使CQI反映更少层数的传输,因此,在相同层数或者秩的条件下,信道质量信息可以通过更多的CQI指示。由于数据传输通过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反馈的CQI进行调度,更多的CQI信息可以提高调度的准确性,这样可以实现调制编码方式可以更为精确的确定,另一方面,可以实现MU-MIMO传输时更多的UE配对,从而提供整个系统的吞吐量。
可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基站还可以包括:
配置单元43,用于通过信令给所述用户设备配置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或者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即可以实现上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或者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由基站设定。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或者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具体可以是通过高层信令如RRC信令或者动态信令如DCI向用户设备发送。
上述技术方案中,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参考信号集,使得用户设备可以基于第一参考信号集和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得到并报告包含RI和CQI的CSI,其中,该CSI中的CQI基于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得到,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参考信号集,以及基于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发送数据。由于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中至少包括一个码字映射的层数比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中码字映射的层数要少,而现有技术中得到CQI和数据都是采用同一个码字到层的映射,因此,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中的CQI反映的层数会更少,而当CQI反映的层数越少时,各个层对应的信道质量可以更好的被描述,使得基站可以获取关于用户设备的更精细的信道质量信息,从而可以提高调度的准确性,特别是传输数据时采用的MCS的精度,以及在实现MU-MIMO传输时可以改进CQI调整的准确性和提高配对用户设备配对的数目,从而提高通信系统的吞吐量。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包括:接收器61、处理器62和发射器63,其中:
接收器61,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集;
处理器62,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和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得到包括秩指示RI和信道质量指示CQI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含至少一个码字与至少一个传输层的第一映射,所述传输层为所述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层;
所述发射器63,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CSI;
所述接收器61还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集;
所述接收器61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集和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中至少一个码字映射的层数比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中码字映射的层数要少,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含至少一个码字与至少一个所述传输层的第二映射。
可选的,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数据使用的层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RI指示的层数,且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数据使用的传输方式(例如:调制编码方式)是所述基站基于所述CQI选择的。
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三个码字与三个层的映射,其中,一个码字只允许映射到一个层;以及
四个码字与四个层的映射,其中,一个码字只允许映射到一个层。
另外,上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至少可以包括如下映射:
其中,Nlayer表示层数,NCW表示码字数,x(0)(i)、x(1)(i)、x(2)(i)、x(3)(i)分别为各层上传输的符号,d(0)(i)、d(1)(i)、d(2)(i)、d(3)(i)分别为各码字包含的符号,分别为各层传输的符号数。
这样可以实现每个码字对应的CQI反映的层数可以为一层,从而可以使CQI反映更少层数的传输,因此,在相同层数或者秩的条件下,信道质量信息可以通过更多的CQI指示。由于数据传输通过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反馈的CQI进行调度,更多的CQI信息可以提高调度的准确性,这样可以实现调制编码方式可以更为精确的确定,另一方面,可以实现MU-MIMO传输时更多的UE配对,从而提供整个系统的吞吐量。
可选的,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或所述码字到层的者第二映射可以由所述基站通过信令配置的。即可以实现上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或者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由基站设定。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或者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具体可以是通过高层信令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或者动态信令如DCI通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获取CQI,以及接收上述数据的实施方式都可以参考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的实施方式,此处不作重复说明。
上述技术方案中,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集,基于第一参考信号集和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得到并报告包含RI和CQI的CSI,而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时,基于第二参考信号集和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得到。由于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中至少包括一个码字映射的层数比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中码字映射的层数要少,而现有技术中得到CQI和数据都是采用同一个码字到层的映射,因此,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中的CQI反映的层数会更少,而当CQI反映的层数越少时,各个层对应的信道质量可以更好的被描述,使得基站可以获取关于用户设备的更精细的信道质量信息,从而可以提高调度的准确性,特别是可以更为精确的确定传输数据时采用的MCS,以及在实现MU-MIMO传输时可以改进CQI调整的准确性和提高配对用户设备配对的数目,从而可以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请参阅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包括:发射器71和接收器72,其中:
发射器71,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参考信号集;
接收器72,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包括秩指示RI和信道质量指示CQI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其中,所述CSI是所述用户设备基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和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得到的,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含至少一个码字与至少一个传输层的第一映射,所述传输层为所述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层;
发射器71还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参考信号集;
发射器71还用于基于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并通过发射器81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并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数据,以便于所述用户设备基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集和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数据,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中至少一个码字映射的层数比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中码字映射的层数要少,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含至少一个码字与至少一个所述传输层的第二映射。
可选的,上述发送所述数据使用的层数可以小于或者等于所述RI指示的层数,且发送所述数据使用的传输方式(例如:调制编码方式)可以是基于所述CQI选择的。
可选的,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三个码字与三个层的映射,其中,一个码字只允许映射到一个层;以及
四个码字与四个层的映射,其中,一个码字只允许映射到一个层。
例如:上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至少可以包括如下映射:
其中,Nlayer表示层数,NCW表示码字数,x(0)(i)、x(1)(i)、x(2)(i)、x(3)(i)分别为各层上传输的符号,d(0)(i)、d(1)(i)、d(2)(i)、d(3)(i)分别为各码字包含的符号,分别为各层传输的符号数。
这样可以实现每个码字对应的CQI反映的层数可以为一层,从而可以使CQI反映更少层数的传输,因此,在相同层数或者秩的条件下,信道质量信息可以通过更多的CQI指示。由于数据传输通过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反馈的CQI进行调度,更多的CQI信息,各个层对应的信道质量可以更好的被描述,使得基站可以获取关于用户设备的更精细的信道质量信息,从而可以提高调度的准确性,特别是可以更为精确的确定调制编码方式,另一方面,在实现MU-MIMO传输时可以改进CQI调整的准确性和提高配对UE配对的数量,从而提供整个系统的吞吐量。
可选的,发射器71还可以用于通过信令给所述用户设备配置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即可以实现上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或者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由基站设定。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或者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具体可以是通过高层信令如RRC信令或者动态信令如DCI向用户设备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CQI以及发送上述数据的实施方式,都可以参考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实施方式。
上述技术方案中,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集,使得所述用户设备可以基于第一参考信号集和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关系得到并报告包含RI和CQI的CSI;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参考信号集,并基于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发送数据。由于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中至少包括一个码字映射的层数比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中码字映射的层数要少,而现有技术中得到CQI和数据都是采用同一个码字到层的映射,因此,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中的CQI反映的层数会更少,而当CQI反映的层数越少时,各个层对应的信道质量可以更好的被描述,使得基站可以获取关于用户设备的更精细的信道质量信息,从而提高调度的准确性,特别是提高传输数据时所用的MCS的精度,以及在实现MU-MIMO传输时可以改进CQI调整的准确性和提高配对用户设备数量,从而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简称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26)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集;
所述用户设备基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和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得到包括秩指示RI和信道质量指示CQI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并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CSI,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含至少一个码字与至少一个传输层的第一映射,所述传输层为所述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层;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集;
所述用户设备基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集和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中至少一个码字映射的层数比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中码字映射的层数要少,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包含至少一个码字与至少一个所述传输层的第二映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三个码字与三个层的映射,其中,一个码字只允许映射到一个层;以及
四个码字与四个层的映射,其中,一个码字只允许映射到一个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至少包括如下映射:
其中,Nlayer表示层数,NCW表示码字数,x(0)(i)、x(1)(i)、x(2)(i)、x(3)(i)分别为各层上传输的符号,d(0)(i)、d(1)(i)、d(2)(i)、d(3)(i)分别为各码字包含的符号,分别为各层传输的符号数。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或者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由所述基站通过信令配置的。
5.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参考信号集;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包括秩指示RI和信道质量指示CQI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其中,所述CSI是所述用户设备基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和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得到的,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含至少一个码字与至少一个传输层的第一映射,所述传输层为所述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层;
所述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参考信号集;
所述基站基于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以便于所述用户设备基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集和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数据,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中至少一个码字映射的层数比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中码字映射的层数要少,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包含至少一个码字与至少一个所述传输层的第二映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三个码字与三个层的映射,其中,一个码字只允许映射到一个层;以及
四个码字与四个层的映射,其中,一个码字只允许映射到一个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至少包括如下映射:
其中,Nlayer表示层数,NCW表示码字数,x(0)(i)、x(1)(i)、x(2)(i)、x(3)(i)分别为各层上传输的符号,d(0)(i)、d(1)(i)、d(2)(i)、d(3)(i)分别为各码字包含的符号,分别为各层传输的符号数。
8.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通过信令给所述用户设备配置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或者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
9.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集;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和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得到包括秩指示RI和信道质量指示CQI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并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CSI,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含至少一个码字与至少一个传输层的第一映射,所述传输层为所述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层;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集;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集和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中至少一个码字映射的层数比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中码字映射的层数要少,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包含至少一个码字与至少一个所述传输层的第二映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三个码字与三个层的映射,其中,一个码字只允许映射到一个层;以及
四个码字与四个层的映射,其中,一个码字只允许映射到一个层。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至少包括如下映射:
其中,Nlayer表示层数,NCW表示码字数,x(0)(i)、x(1)(i)、x(2)(i)、x(3)(i)分别为各层上传输的符号,d(0)(i)、d(1)(i)、d(2)(i)、d(3)(i)分别为各码字包含的符号,分别为各层传输的符号数。
12.如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或者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由所述基站通过信令配置的。
13.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其中: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参考信号集;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包括秩指示RI和信道质量指示CQI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其中,所述CSI是所述用户设备基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和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得到的,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含至少一个码字与至少一个传输层的第一映射,所述传输层为所述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层;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参考信号集;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基于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以便于所述用户设备基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集和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数据,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中至少一个码字映射的层数比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中码字映射的层数要少,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包含至少一个码字与至少一个所述传输层的第二映射。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三个码字与三个层的映射,其中,一个码字只允许映射到一个层;以及
四个码字与四个层的映射,其中,一个码字只允许映射到一个层。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至少包括如下映射:
其中,Nlayer表示层数,NCW表示码字数,x(0)(i)、x(1)(i)、x(2)(i)、x(3)(i)分别为各层上传输的符号,d(0)(i)、d(1)(i)、d(2)(i)、d(3)(i)分别为各码字包含的符号,分别为各层传输的符号数。
16.如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配置单元,用于通过信令给所述用户设备配置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或者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
17.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器、处理器和发射器,其中:
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集;
所述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和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得到包括秩指示RI和信道质量指示CQI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含至少一个码字与至少一个传输层的第一映射,所述传输层为所述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层;
所述发射器,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CSI;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集;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集和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中至少一个码字映射的层数比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中码字映射的层数要少,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包含至少一个码字与至少一个所述传输层的第二映射。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三个码字与三个层的映射,其中,一个码字只允许映射到一个层;以及
四个码字与四个层的映射,其中,一个码字只允许映射到一个层。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至少包括如下映射:
其中,Nlayer表示层数,NCW表示码字数,x(0)(i)、x(1)(i)、x(2)(i)、x(3)(i)分别为各层上传输的符号,d(0)(i)、d(1)(i)、d(2)(i)、d(3)(i)分别为各码字包含的符号,分别为各层传输的符号数。
20.如权利要求17-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或者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由所述基站通过信令配置的。
2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其中:
所述发射器,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参考信号集;
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包括秩指示RI和信道质量指示CQI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其中,所述CSI是所述用户设备基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和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得到的,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含至少一个码字与至少一个传输层的第一映射,所述传输层为所述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层;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参考信号集;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基于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并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数据,以便于所述用户设备基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集和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数据,其中,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中至少一个码字映射的层数比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中码字映射的层数要少,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包含至少一个码字与至少一个所述传输层的第二映射。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三个码字与三个层的映射,其中,一个码字只允许映射到一个层;以及
四个码字与四个层的映射,其中,一个码字只允许映射到一个层。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至少包括如下映射:
其中,Nlayer表示层数,NCW表示码字数,x(0)(i)、x(1)(i)、x(2)(i)、x(3)(i)分别为各层上传输的符号,d(0)(i)、d(1)(i)、d(2)(i)、d(3)(i)分别为各码字包含的符号,分别为各层传输的符号数。
24.如权利要求21-2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还用于通过信令给所述用户设备配置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一映射或者所述码字到层的第二映射。
25.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权利要求书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26.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权利要求书5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480036839.9A 2014-07-11 2014-07-1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Active CN1054536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03384.XA CN109951217B (zh) 2014-07-11 2014-07-1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82010 WO2016004614A1 (zh) 2014-07-11 2014-07-1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03384.XA Division CN109951217B (zh) 2014-07-11 2014-07-1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53693A CN105453693A (zh) 2016-03-30
CN105453693B true CN105453693B (zh) 2019-03-26

Family

ID=5506351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36839.9A Active CN105453693B (zh) 2014-07-11 2014-07-1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201910203384.XA Active CN109951217B (zh) 2014-07-11 2014-07-1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03384.XA Active CN109951217B (zh) 2014-07-11 2014-07-1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432371B2 (zh)
EP (1) EP3160210B1 (zh)
KR (1) KR20170028983A (zh)
CN (2) CN105453693B (zh)
ES (1) ES2761289T3 (zh)
WO (1) WO201600461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1217A (zh) * 2014-07-11 2019-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56686A1 (ko) * 2014-10-07 2016-04-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셀 간 간섭을 위한 신호 전송 방법
CN108476110B (zh) * 2015-12-31 2021-10-08 Idac控股公司 用于动态管理参考信号的方法
WO2017194019A1 (zh) * 2016-05-13 2017-1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令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RU2715741C1 (ru) * 2016-09-30 2020-03-03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Способ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а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и измерения опорного сигнала
CN108631847B (zh) 2017-03-24 2021-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KR102206068B1 (ko) * 2017-03-24 2021-01-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전송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SG11201900095WA (en) * 2017-03-25 2019-02-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trs reception for phase noise cancell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US10396871B2 (en) 2017-06-15 2019-08-2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Layer mapping subset restriction for 5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3662597B1 (en) * 2017-07-31 2022-03-16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Transmission of data by multiple users over shared resources based on structured superposition coding
CN110831130B (zh) * 2018-08-10 2021-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EP3864913A4 (en) * 2018-10-11 2022-06-08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DEBOOK BASED MULTIDISK AND/OR MULTICARRIER PSA TRANSMISSIONS
US11855785B2 (en) * 2019-02-14 2023-12-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layer HARQ transmission technique
CN111030738A (zh) * 2019-12-28 2020-04-1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mimo天线的优化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23081107A1 (en) * 2021-11-03 2023-05-11 Intel Corporation Enhanced uplink transmission using multiple codewords
CN114422007B (zh) * 2022-03-24 2022-07-0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数据调制方法及装置
CN114745079B (zh) * 2022-06-13 2022-08-30 深圳金信诺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接入网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4463A (zh) * 2010-01-08 2010-06-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信道质量信息的系统、终端及方法
CN101834642A (zh) * 2009-03-13 2010-09-15 夏普株式会社 多输入多输出传输方法、基站设备和通信系统
WO2011082589A1 (en) * 2010-01-11 2011-07-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s for multiplexing control and data channels in a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701511A (zh) * 2013-12-06 2014-04-02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lte系统下行mimo技术的查表实现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30058A9 (en) * 2006-05-17 2015-01-29 Texas Instruments Inc. Cqi feedback for mimo deployments
US8172233B2 (en) * 2006-06-05 2012-05-08 The University Of Akron Seal with integrated shroud for androgenous docking and berthing in contaminated environments
US8270518B2 (en) 2008-07-03 2012-09-1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Higher ord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extension
CN101938339A (zh) * 2009-07-01 2011-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码字层间切换映射的反馈方法及设备、指配方法及设备
EP2524447A2 (en) * 2010-01-12 2012-11-21 Pantech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hannel information feedback, base station receiving the channel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the base station
US8634367B2 (en) * 2010-06-21 2014-01-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transmission resources
US8848557B2 (en) * 2010-08-25 2014-09-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plexing of control and data in UL MIMO system based on SC-FDM
EP2664089A1 (en) * 2011-01-14 2013-11-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undled codeword to layer mapping for mimo with reduced signalling
WO2012128446A1 (ko) * 2011-03-21 2012-09-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노드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1574402B1 (ko) * 2011-05-02 2015-12-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 적용 방법 및 장치
CN102769485B (zh) * 2011-05-05 2016-09-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带处理方法及系统
US20130083681A1 (en) * 2011-09-30 2013-04-0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s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and Transmission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3959839A (zh) * 2011-08-12 2014-07-30 黑莓有限公司 在协调多点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和发送的方法
US9025574B2 (en) * 2011-08-12 2015-05-05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s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and transmission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3490805B (zh) * 2011-11-08 2016-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Mimo系统中发送数据流的方法和装置
CN103312650B (zh) * 2012-03-16 2016-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3457649B (zh) * 2012-05-28 2016-08-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波束赋形传输方法和装置
US20160006553A1 (en) * 2013-02-24 2016-01-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downlink channel state
US9680591B2 (en) * 2014-03-07 2017-06-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having reflected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capability therein, and apparatus therefor
WO2016004614A1 (zh) * 2014-07-11 2016-0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4642A (zh) * 2009-03-13 2010-09-15 夏普株式会社 多输入多输出传输方法、基站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1754463A (zh) * 2010-01-08 2010-06-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信道质量信息的系统、终端及方法
WO2011082589A1 (en) * 2010-01-11 2011-07-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s for multiplexing control and data channels in a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701511A (zh) * 2013-12-06 2014-04-02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lte系统下行mimo技术的查表实现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1217A (zh) * 2014-07-11 2019-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126376A1 (en) 2017-05-04
EP3160210B1 (en) 2019-10-09
CN109951217A (zh) 2019-06-28
CN105453693A (zh) 2016-03-30
ES2761289T3 (es) 2020-05-19
WO2016004614A1 (zh) 2016-01-14
US10432371B2 (en) 2019-10-01
CN109951217B (zh) 2022-05-31
KR20170028983A (ko) 2017-03-14
EP3160210A1 (en) 2017-04-26
EP3160210A4 (en) 2017-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53693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AU202220450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x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KR102365349B1 (ko) 첨단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첨단 csi 보고
CN108288991B (zh) 波束信息、配置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KR101852914B1 (ko) 채널 상태 정보의 피드백 방법 및 장치
CN104488210B (zh) 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接收端和发射端
US8750404B2 (en) Codebook subsampling for PUCCH feedback
KR20210069623A (ko) 채널과 간섭 측정 및 보고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4255053B (zh) 接收和发送参考信号的方法及装置、用户设备和基站
KR20180013811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 동작을 위한 채널 상태 정보 리포트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EP2737651B1 (en) Transmission mode adapt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10336597B (zh) 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存储介质
KR20170132221A (ko) 코드북 설계 및 시그널링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EP3873012A1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based on channel state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WO2014101242A1 (zh)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6797242A (zh) 用于带有极化有源天线阵列的mimo无线通信系统的csi反馈
EP2896139B1 (en) Find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with reduced codebook in a multi-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303442B (zh) 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接收端和发射端
KR20180112796A (ko) 채널 상태 정보(csi) 보고 방법 및 장치
KR101572895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상태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4782070B (zh) 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方法、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
CN104113364A (zh)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的自适应信令和反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