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53405A - 多电平变换器 - Google Patents

多电平变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53405A
CN105453405A CN201380078871.9A CN201380078871A CN105453405A CN 105453405 A CN105453405 A CN 105453405A CN 201380078871 A CN201380078871 A CN 201380078871A CN 105453405 A CN105453405 A CN 1054534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submodule
capacitor
condenser voltage
multi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88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53405B (zh
Inventor
H-G.埃克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Energy Global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AG
Publication of CN105453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534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534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534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483Converters with outputs that each can have more than two voltages leve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483Converters with outputs that each can have more than two voltages levels
    • H02M7/4835Converters with outputs that each can have more than two voltages level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ells, each including a switchable capacitor, the capacitors having a nominal charge voltage which corresponds to a given fraction of the input voltage, and the capacitors being selectively connected in series to determine the instantaneous output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8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电平变换器(10),具有多个串联连接的子模块(31,32)以及用于对所述多电平变换器(10)的工作方式进行控制的中央装置(20),所述子模块分别具有第一开关(S11,S21)、第二开关(S12,S22)和电容器(Cl,C2),并且在放电阶段中借助所述电容器向外输出电流,并且在充电阶段中接收电流,以对所述电容器进行充电。根据本发明设置为,所述子模块(31,32)中的至少两个串联连接,以形成多模块(30),其中,在所述多模块(30)的充电阶段和放电阶段中,使每个子模块(31,32)的开关中的相应的一个关断,并且使每个子模块(31,32)的相应的其它开关导通,以及所述多模块(30)具有与所述中央装置(20)连接的控制装置(33),所述控制装置(33)根据所述中央装置(20)的控制信号(Tl,T2)对所述多模块(30)的子模块(31,32)进行控制,其中,所述控制装置(33)被构造为,监视所述子模块(31,32)的电容器电压,并且在所述电容器电压不对称的情况下,通过在与所述多模块(30)的其余子模块(32)的电容器电压相比、电容器电压过小的子模块(31)中相应地设置至少一个锁定阶段(Tv),来进行对称化,在所述锁定阶段中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S11,S12)同时关断。

Description

多电平变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特征的多电平变换器。
背景技术
这样的多电平变换器在会议文集“ModularesStromrichterkonzeptfürNetzkupplungsanwendungenbeihohenSpannungen用于高电压下网络耦合应用的模块化变流器方案”(RainerMarquardt,AntonLesnicar和JürgenHildinger,慕尼黑大学电气驱动技术、功率电子和控制学院,ETG专业会议功率电子器件和其应用,2002,BadNauheim)中进行了描述。以前已知的多电平变换器配备有多个串联连接的子模块,其分别具有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电容器,并且在放电阶段借助电容器向外输送电流,并且在充电阶段接收电流,以对电容器进行充电。中央装置用于控制多电平变换器的工作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电平变换器,其具有特别简单的结构,但是仍然能够进行准确的控制。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问题通过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多电平变换器来解决。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电平变换器的有利构造。
据此根据本发明设置为,所述子模块中的至少两个串联连接,以形成多模块,其中,在所述多模块的充电阶段和放电阶段中,使每个子模块的开关中的相应的一个关断,并且使每个子模块的相应的其它开关导通,以及所述多模块具有与所述中央装置连接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中央装置的控制信号对所述多模块的子模块进行控制,其中,所述控制装置被构造为,监视所述子模块的电容器电压,并且在所述电容器电压不对称的情况下,通过在与所述多模块的其余子模块的电容器电压相比电容器电压过小的子模块中相应地设置至少一个锁定阶段,来进行对称化,在所述锁定阶段中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同时关断。
可以看到,根据本发明的多电平变换器的一个主要优点在于,对子模块的控制不需要由中央装置自己针对所有子模块单独进行,而是可以替代地经由各个多模块中的中间连接的控制装置来进行。由于将子模块分配到多模块中,因此减轻了中央装置的控制任务的负担。此外,能够减少控制线路的数量,因为每个子模块不再需要与中央装置直接连接。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多电平变换器的结构比以前已知的多电平变换器的结构更简单;相应地制造成本降低。
可以看到,根据本发明的多电平变换器的另一个主要优点在于,能够在其中以非常简单的方式进行组合成多模块的子模块的电容器电压的对称化,因为根据本发明的锁定阶段中的对称化与流过多模块或其子模块的模块电流的电流方向无关地自动进行;然后在处于锁定阶段的子模块中,仅能够对电容器进行充电,而不能进行放电。为了进行对称化,既不需要知道、也不需要测量模块电流的电流方向;更确切而言,在电容器电压过小的子模块中设置根据本发明的锁定阶段就足够了。换句话说,通过在具有足够的中间回路电压的子模块中允许电容器放电,而在中间回路电压过小的子模块中在锁定阶段中阻止电容器放电,来进行对称化。
可以视为有利的是,所述控制装置针对每个子模块确定电容器电压与所述多模块的子模块的电容器电压的平均值的偏差,并且在所述偏差超过预先给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对于相应的子模块相应地设置至少一个锁定阶段。
优选所述控制装置依据电容器电压的不对称度来确定子模块各自的锁定阶段的时间长度。
特别有利的是,所述控制装置针对每个子模块确定电容器电压与多模块的子模块的电容器电压的平均值的偏差,并且依据电容器电压与平均值的相应的偏差来确定子模块各自的锁定阶段的时间长度,其中,电容器电压与平均值的相应的偏差越大,相应的锁定阶段的时间长度越大。
特别有利的是,所述控制装置被构造为,当从所述中央装置接收到用于切换子模块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控制信号,相应地触发锁定阶段。
有利的是,每个子模块的第一开关与所述电容器串联连接,并且第二开关优选与电容器和第一开关的串联电路并联地电连接。
关于锁定阶段的时间安排,视为有利的是,所述控制装置被构造为,当第二开关关断或者要根据所述中央装置的控制信号关断时,相应地引入锁定阶段,并且锁定阶段的引入以第一开关的导通时间为代价来执行。
特别有利的是,第一开关的导通时间的缩短以与第二开关的关断时间对称的方式进行,由此保持电压脉冲的中轴线。当在第一开关导通之前的锁定阶段的长度与在第一开关再一次关断和第二开关对应地导通之后的锁定阶段的时间长度一样大时,能够以有利的方式实现这种对称化。
有利的是,第一二极管与第一开关并联连接,第二二极管与第二开关并联连接。优选地,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串联电路与所述电容器并联连接。
关于二极管,可以视为有利的是,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接线端与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接线端连接,并且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接线端与所述电容器的一个电容器接线端连接,并且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接线端与所述电容器的另一电容器接线端连接。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多电平变换器的操作方法,所述多电平变换器具有多个串联连接的子模块,所述子模块分别具有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电容器,并且在放电阶段中借助所述电容器向外输出电流,并且在充电阶段中接收电流,以对所述电容器进行充电。
根据本发明,关于这种方法设置为,将所述子模块中的至少两个串联连接,以形成多模块,其中,在所述多模块的充电阶段和放电阶段中,使每个子模块的开关中的相应的一个关断,并且使每个子模块的相应的其它开关导通,并且监视所述子模块的电容器电压,并且在所述电容器电压不对称的情况下,通过在与所述多模块的其余子模块的电容器电压相比电容器电压过小的子模块中相应地设置至少一个锁定阶段,来进行对称化,在所述锁定阶段中将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同时关断。
关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优点,请参考上面结合根据本发明的多电平变换器的描述,因为上面的描述对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对应地适用。
有利的是,第一开关的导通时间的缩短以与第二开关的关断时间的时间位置对称的方式进行。
关于相应的子模块的第一开关的导通时间相对于第二开关的关断时间的对称或居中的时间位置,可以视为有利的是,在与所述多模块的其余子模块的电容器电压相比电容器电压过小的子模块中,相应地设置两个锁定阶段,在锁定阶段中,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同时关断,其中,两个锁定阶段的长度相等,并且锁定阶段中的一个位于在第二开关关断之后并且在第一开关导通之前的时间间隔中,并且另一个锁定阶段处于在第一开关在时间上随后的(再一次)关断之后并且在第二开关在时间上随后的(再一次)导通之前的时间间隔中。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示例性地: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电平变换器的一个实施例,
图2进一步详细示出了根据图1的多电平变换器的包括两个子模块的多模块的一个实施例,
图3示例性地针对子模块的电容器的电容器电压相同或者至少近似相同的情况,示出了根据图2的多模块的工作方式,
图4示例性地针对通过设置锁定阶段使电容器电压对称以及电容器电压均衡的情况,示出了根据图2的多模块的工作方式,
图5示例性地针对对子模块的中间回路进行充电的正模块电流的情况,示出了在闭锁时间期间通过根据图2的多模块的“闭锁的”子模块的电流流动,
图6针对负模块电流的情况,示出了在闭锁时间期间通过“闭锁的”子模块的电流流动,
图7作为对比针对正模块电流的情况,示出了在开关模块的第一开关的正常导通时间期间通过“闭锁的”子模块的电流流动,以及
图8作为对比针对负模块电流的情况,示出了在第一开关的正常导通时间期间通过“闭锁的”子模块的电流流动。
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对于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总是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了三相多电平变换器10的一个实施例。其包括交流电压接线端W10,用于馈入或者送出或取出交流电流。此外,多电平变换器10配备有两个电压接线端G10a和G10b,在这两个电压接线端处能够馈入或取出直流电流或者随着时间可变的电流、特别是还有交流电流;下面将电压接线端G10a和G10b例如称为“直流电压接线端”,虽然如所提及的,在这两个电压接线端处不一定仅馈入或送出直流电流。
多电平变换器10具有3个并联连接的串联电路R1、R2和R3,其外部接线端R11、R21和R31连接到直流电压接线端G10a。外部接线端R12、R22和R32连接到直流电压侧G10的直流电压接线端G10b。换句话说,即3个串联电路R1、R2和R3的外部接线端形成多电平变换器10的直流电压侧。
3个串联电路R1、R2和R3中的每一个分别配备有多个串联连接的子模块T以及两个电感D。中间接线端Z分别位于两个电感D之间,中间接线端Z在电势方面处于在图1中的上面的子模块和在图1中的下面的子模块之间,并且分别形成多电平变换器10的3个交流电压接线端W10中的一个。
此外,在图1中例如还能够看到子模块T的结构。在根据图1的实施例中,子模块T中的每一个分别具有(例如晶体管形式的)第一开关S1、(例如晶体管形式的)第二开关S2和电容器C。
在根据图1的多电平变换器10中,对子模块T的控制通过中央装置20来进行。为了避免需要将中央装置20与子模块T中的每一个单独连接,以便能够进行控制,在根据图1的实施例中,将单个的或全部子模块T组合成多模块。
在图1中,这种多模块的一个实施例用附图标记30表示。多模块30包括两个子模块31和32,其由多模块各自的控制装置33控制。
中央装置20对多模块30的控制借助多模块各自的控制信号T1和T2来进行,其中,控制信号T1用于控制两个子模块31和32的相应的第一开关,并且控制信号T2用于控制两个子模块31和32的相应的第二开关。
中央装置20对多模块30的控制优选根据多模块中间回路电压、即由多模块30的各个子模块31和32的中间回路电压形成的电压总和来进行。换句话说,对于控制,中央装置20有利地不需要各个子模块31和32的各个或各自的电容器电压或各自的中间回路电压,而是仅需要每个多模块的唯一的电压值,由此减轻中央装置20的负担。
控制装置33的一个功能在于,对中央装置20的控制信号T1和T2进行处理,并且利用控制信号T1和T2形成用于控制两个子模块31和32的开关的子模块各自的控制信号T11、T12、T21和T22。
控制装置33的另一个功能在于,形成子模块31和32的电容器的电容器电压的总和、即各个中间回路电压的总和,并且向中央装置20转发该总和,而不是各个子模块各自的电容器电压或各自的中间回路电压。如已经提及的,中央装置20对多模块30的控制根据多模块中间回路电压进行。
图2示例性地进一步详细示出了根据图1的多模块30的结构。
多模块30的子模块31包括第一开关S11,其与电容器C1串联连接。第一开关S11和电容器C1的串联电路连接到子模块31的模块接线端31a和31b。第一开关S11和电容器C1的串联电路与第二开关S12并联连接,第二开关S12直接与两个模块接线端31a和31b连接。
子模块32的结构对应于子模块31的结构。第一开关S21与电容器C2串联连接,其中,该串联电路与第二开关S22并联连接。第二开关S22的接线端或由第一开关S21和电容器C2形成的串联电路的接线端形成子模块32的模块接线端32a和32b。
为了控制两个子模块31和32的开关,经由控制线路34a、34b、34c和34d向4个开关S1l、S12、S21和S22传输控制信号T11、T12、T21和T22。
下面,根据图3和4示例性地详细说明控制装置33的与中央装置20的模块各自的控制信号T1和T2有关的工作方式。
图3针对两个子模块31和32的两个电容器C1和C2的电容器电压Udl和Ud2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情况,示出了控制装置33的工作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在经过预先给定的延迟时间ΔΤ1之后对应地执行多模块各自的控制信号T1和T2。可以看到,根据在时间点t0到来的中央装置20的切换命令,两个子模块31和32的两个第一开关S11和S21(参考图2)在经过延迟时间ΔΤ1之后导通。相应地,在经过延迟时间ΔΤ1之后执行以控制信号T2的形式在时间点t0到来的、针对两个子模块31和32的两个第二开关S12和S22(参考图2)的关断命令。
如果中央装置20在时间点t1通过多模块各自的控制信号T1和T2的边沿变化向多模块30传输用于切换这4个开关的切换命令,则以类似的方式进行该4个开关的切换。
图4针对两个电容器C1和C2的电容器电压Udl和Ud2不一样大或者不对称的情况,示出了多模块30的控制装置33的工作方式。在根据图4的实施例中,示例性地假设电容器电压Ud1小于电容器电压Ud2,并且应当对两个电容器电压Udl和Ud2进行平衡。
如果在时间点t0,多模块各自的控制信号T1和T2发生边沿变化,使得要使两个多模块31和32的两个第一开关S11和S21导通,并且要使两个子模块31和32的两个第二开关S21和S22关断,则在电容器电压Ud1过小或小于电容器电压Ud2的子模块31中对于第一开关S11以时间延迟的方式执行该切换命令。因此,在图4中能够看到,在子模块31中切换仅对于第二开关S12在延迟时间ΔΤ1内执行。相反,用于使第一开关S11导通的导通命令以相对于其延迟的方式进行,即在经过锁定阶段Tv之后才进行。优选电容器电压Udl和Ud2彼此的偏差越大,锁定阶段Tv的长度越大。优选适用:
Tv=k*(Udl-Ud2),
其中,k表示比例因子。
由此,在子模块31中,两个开关S1l和S12在锁定阶段Tv中关断。
对于子模块32,控制装置33不改变两个开关S21和S22的切换;这意味着,在经过延迟时间ΔΤ1之后,像通过多模块各自的控制信号T1和T2在时间点t0预先给定的那样,对两个开关进行希望的切换。
如果在时间点t1在控制装置33中输入控制信号T1和T2的边沿变化形式的另一切换命令,则优选子模块31的第一开关S11在第二开关S12之前进行切换,即比其提前了与先前的导通时的锁定阶段Tv的时间长度对应的时间段。为了实现控制信号T11的信号波形相对于控制信号T12的这种对称,优选在时间点t1输入控制信号T1和T2的边沿变化之后的时间段Ta之后进行第一开关S11的切换,其中,适用:
Ta=ΔΤ1-Tv。
与模块各自的控制信号T1和T2的预先给定对应,在经过延迟时间ΔΤ1之后,对其余3个开关、即根据图2的子模块31的第二开关S12以及子模块32的两个开关S21和S22进行切换,如这在电容器电压对称分布的情况下也是这种情况,并且结合图3进行了说明。
下面根据子模块31进一步说明锁定阶段Tv的功能:
图5示出了电容器电压Ud1过小的情况下或者由于该原因而设置了锁定阶段Tv(参考图4)时的模块31的工作方式。在此,图5特别地借助粗线针对正电流iL(iL>0)将锁定阶段Tv期间的电流流动iL可视化。可以看到,对电容器C1进行充电,并且其电容器电压Ud1上升。
图6针对负电流iL(iL<0)的情况,示出了锁定阶段Tv(参考图4)期间的子模块31的工作方式。在负电流iL的情况下,电容器C1的电容器电压Ud1保持不变,因为电流iL在电容器C1旁边流过。
图7作为对比针对子模块31的第一开关S11“正常”导通时间期间的正电流iL(iL>0)的情况,示出了子模块31的工作方式。能够看到,在该时间段期间对子模块31的电容器C1进行充电。
图8作为对比针对第一开关S11“正常”导通时间期间的负电流il(iL<0)的情况,示出了子模块31的工作方式。能够看到,子模块31的电容器C1进行放电。
总而言之,也就是说在子模块31的第一开关S11的“正常”导通时间期间,电容器C1根据模块电流iL的电流方向进行充电或放电。相反,在锁定阶段Tv中,仅能对电容器C1进行充电,即在正电流iL期间;相对地阻止电容器C1放电。通过这种阻止,子模块31的中间回路电压或电容器C1的电容器电压Ud1将在锁定阶段Tv(参考图4)期间相对于子模块32的中间回路电压或电容器C2的电容器电压Ud2提高,使得电容器电压Udl和Ud2平衡。
总而言之,也就是说根据图1的多电平变换器10或根据图2的多模块30优选如下工作:
-优选通过各个子模块30和31的开关之间的可变的锁定阶段Tv进行相应的子模块的子中间回路电压的对称化。在锁定阶段Tv期间,相应地锁定的子模块的相应的两个开关关断。
-在锁定阶段期间,分别根据流过子模块的电流的电流方向,对子模块的电容器进行充电(在正电流iL>0的情况下),或者中间回路电压保持不变。
-优选分别在要锁定的子模块的第一开关的相应的导通时间之前和之后设置锁定阶段,也就是说,锁定阶段是对称的,使得子模块的第一开关的导通时间与第二开关的关断时间在时间上对称。在这种对称化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保持输出电压脉冲的中轴线。
结合图2至8,示例性地针对多模块具有两个子模块的情况,说明了多模块的工作方式。当多模块具有多于两个的子模块时,可以以对应的方式对子模块进行控制。在这种情况下,被视为有利的是,对于具有比该多模块的子模块的中间回路电压的平均值小的中间电压的每个子模块,设置锁定阶段,在这些锁定阶段中,将在中央装置方面要求的相应的子模块的第一开关的导通时间缩短,并且使子模块的两个开关关断。由此,对于负模块电流iL<0,在锁定阶段期间,在第一开关的“正常”导通时间期间将出现的状态“中间回路放电”被状态“中间回路电压不变”代替。因此,通过锁定阶段能够实现锁定的子模块的中间回路电压相对于其它、未锁定的子模块的中间回路电压在基频的时间段期间上升。
虽然通过优选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中得出其它变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附图标记列表
10多电平变换器
20中央装置
30多模块
31子模块
31a模块接线端
31b模块接线端
32子模块
32a模块接线端
32b模块接线端
33控制装置
34a控制线路
34b控制线路
34c控制线路
34d控制线路
C电容器
Cl电容器
C2电容器
D电感
G10直流电压侧
Gl0a电压接线端
Gl0b电压接线端
iL电流流动
Rl串联电路
R11串联电路R1的外部接线端
R12串联电路R1的外部接线端
R2串联电路
R21串联电路R2的外部接线端
R22串联电路R2的外部接线端
R3串联电路
R31串联电路R3的外部接线端
R32串联电路R3的外部接线端
S1开关
S11开关
S12开关
S2开关
S21开关
S22开关
t0时间点
tl时间点
T子模块
Tl控制信号
T11控制信号
T12控制信号
T2控制信号
T21控制信号
T22控制信号
Ta时间段
Tv锁定阶段
Ud1电容器电压
Ud2电容器电压
W10交流电压接线端
Z中间接线端
ΔΤ1延迟时间

Claims (13)

1.一种多电平变换器(10),具有多个串联连接的子模块(31,32)以及用于对所述多电平变换器(10)的工作方式进行控制的中央装置(20),所述子模块分别具有第一开关(S11,S21)、第二开关(S12,S22)和电容器(Cl,C2),并且在放电阶段中借助所述电容器向外输出电流,并且在充电阶段中接收电流,以对所述电容器进行充电,
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模块(31,32)中的至少两个串联连接,以形成多模块(30),其中,在所述多模块(30)的充电阶段和放电阶段中,使每个子模块(31,32)的开关中的相应的一个关断,并且使每个子模块(31,32)的相应的其它开关导通,以及
-所述多模块(30)具有与所述中央装置(20)连接的控制装置(33),所述控制装置(33)根据所述中央装置(20)的控制信号(Tl,T2)对所述多模块(30)的子模块(31,32)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33)被构造为,监视所述子模块(31,32)的电容器电压,并且在所述电容器电压不对称的情况下,通过在与所述多模块(30)的其余子模块(32)的电容器电压相比电容器电压过小的子模块(31)中相应地设置至少一个锁定阶段(Tv),来进行对称化,在所述锁定阶段中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S11,S12)同时关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电平变换器(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33)依据电容器电压的不对称度来确定子模块各自的锁定阶段(Tv)的时间长度。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电平变换器(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33)针对每个子模块(31,32)确定电容器电压与所述多模块(30)的子模块(31,32)的电容器电压的平均值的偏差,并且在所述偏差超过预先给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对于相应的子模块(30)相应地设置至少一个锁定阶段(Tv)。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电平变换器(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33)针对每个子模块(31,32)确定电容器电压与子模块(31,32)的电容器电压的平均值的偏差,并且依据电容器电压与平均值的相应的偏差来确定子模块各自的锁定阶段(Tv)的时间长度,其中,电容器电压与平均值的相应的偏差越大,相应的锁定阶段(Tv)的时间长度越大。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电平变换器(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33)被构造为,当从所述中央装置(20)接收到用于切换子模块(31,32)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控制信号,相应地触发锁定阶段(Tv)。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电平变换器(10),
其特征在于,
每个子模块(31,32)的第一开关(S11,S21)与所述电容器(Cl,C2)串联连接,并且第二开关(S12,S22)与电容器(Cl,C2)和第一开关(S11,S21)的串联电路并联地电连接。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电平变换器(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33)被构造为,当第二开关(S12,S22)关断或者要根据所述中央装置(20)的控制信号关断时,相应地引入锁定阶段(Tv),并且锁定阶段(Tv)的引入以第一开关(S11,S21)的导通时间为代价来执行。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电平变换器(10),
其特征在于,
第一二极管与第一开关(S11,S21)并联连接,第二二极管与第二开关(S12,S22)并联连接。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电平变换器(10),
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串联电路与所述电容器并联连接。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电平变换器(10),
其特征在于,
-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接线端与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接线端连接,以及
-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接线端与所述电容器的一个电容器接线端连接,并且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接线端与所述电容器的另一电容器接线端连接。
11.一种多电平变换器(10)的操作方法,所述多电平变换器(10)具有多个串联连接的子模块(31,32),所述子模块分别具有第一开关(S11,S21)、第二开关(S12,S22)和电容器(Cl,C2),并且在放电阶段中借助所述电容器向外输出电流,并且在充电阶段中接收电流,以对所述电容器进行充电,
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子模块(31,32)中的至少两个串联连接,以形成多模块(30),其中,在所述多模块(30)的充电阶段和放电阶段中,使每个子模块(30)的开关中的相应的一个关断,并且使每个子模块(30)的相应的其它开关导通,以及
-监视所述子模块(30)的电容器电压,并且在所述电容器电压不对称的情况下,通过在与所述多模块(30)的其余子模块(32)的电容器电压相比电容器电压过小的子模块(31)中相应地设置至少一个锁定阶段(Tv),来进行对称化,在所述锁定阶段中将第一开关(S11)和第二开关(S12)同时关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操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第一开关(S11)的导通时间的缩短以与第二开关(S12)的关断时间的时间位置对称的方式进行。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操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多模块(30)的其余子模块(32)的电容器电压相比电容器电压过小的子模块(31)中,相应地设置两个锁定阶段(Tv),在锁定阶段(Tv)中,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同时关断,
-其中,两个锁定阶段(Tv)的长度相等,并且锁定阶段(Tv)中的一个位于在第二开关(S12)关断之后并且在第一开关(S11)导通之前的时间间隔中,并且另一个锁定阶段(Tv)处于在第一开关(S11)再一次关断之后并且在第二开关(S12)再一次导通之前的时间间隔中。
CN201380078871.9A 2013-08-15 2013-08-15 多电平变换器 Active CN1054534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3/067078 WO2015022030A1 (de) 2013-08-15 2013-08-15 Multilevelumricht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53405A true CN105453405A (zh) 2016-03-30
CN105453405B CN105453405B (zh) 2018-10-16

Family

ID=49226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8871.9A Active CN105453405B (zh) 2013-08-15 2013-08-15 多电平变换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033211B2 (zh)
EP (1) EP3011673B1 (zh)
KR (1) KR101820611B1 (zh)
CN (1) CN105453405B (zh)
RU (1) RU2661638C2 (zh)
WO (1) WO2015022030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08140A1 (zh) * 2016-12-16 2018-06-21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模块化电源系统
CN108206643A (zh) * 2016-12-16 2018-06-26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功率单元及使用该功率单元的电力电子变换装置
CN108233747A (zh) * 2016-12-16 2018-06-29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模块化电源系统
US10148164B2 (en) 2017-02-27 2018-12-04 Delt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Topology of composite cascaded high-voltage and low-voltage modules
US10374504B2 (en) 2016-12-16 2019-08-06 Delt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ower unit and power electronic converting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41428B (en) * 2015-08-19 2017-11-08 General Electric Technology Gmbh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GB2550892B (en) * 2016-05-27 2019-02-27 General Electric Technology Gmbh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switching valve
SE543547C2 (en) * 2017-07-03 2021-03-23 Abb Schweiz Ag Submodule for a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CN110971132B (zh) * 2018-09-30 2023-10-20 西门子股份公司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控制系统、方法、装置和子模块
KR102622546B1 (ko) * 2018-11-12 2024-01-10 한국전력공사 전력 회수 장치 및 방법
US11682968B2 (en) * 2020-04-09 2023-06-20 Virginia Tech Intellectual Properties, Inc. Control of power converters having integrated capacitor blocked transistor cell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87895A1 (en) * 2010-12-22 2012-06-28 Converteam Technology Ltd. Capacitor balancing circuit and control method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such as a multilevel power inverter
CN103051167A (zh) * 2012-12-12 2013-04-17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mmc的upqc充电启动方法
CN103078539A (zh) * 2013-01-15 2013-05-01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充电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709758C (en) * 2008-01-08 2016-05-10 Abb Technology Ag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and a voltage converting apparatus
EP2608383A1 (de) * 2011-12-19 2013-06-26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tromrichterschaltung
US9461474B2 (en) * 2012-01-17 2016-10-04 Infineon Technologies Austria Ag Power converter circuit with AC output
US9401663B2 (en) * 2012-12-21 2016-07-26 Infineon Technologies Austria Ag Power converter circuit with AC output
DE102013219466A1 (de) * 2013-09-26 2015-03-26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ultilevelumricht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87895A1 (en) * 2010-12-22 2012-06-28 Converteam Technology Ltd. Capacitor balancing circuit and control method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such as a multilevel power inverter
CN103051167A (zh) * 2012-12-12 2013-04-17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mmc的upqc充电启动方法
CN103078539A (zh) * 2013-01-15 2013-05-01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充电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ARCOS BALDUINO DE ALVARENGA ET AL.: "Modulation Stragegy for Minimizing Commutations and Capacitor Voltage Balancing in Symmetrical Cascaded Multilevel Converters", 《INDUSTRIAL ELECTRONICS(ISIE),2011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IEEE》 *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5542B (zh) * 2016-12-16 2019-10-21 大陸商台達電子企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模組化電源系統
CN108233747A (zh) * 2016-12-16 2018-06-29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模块化电源系统
CN108566101B (zh) * 2016-12-16 2020-09-22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模块化电源系统
CN108233747B (zh) * 2016-12-16 2020-12-04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模块化电源系统
CN108566101A (zh) * 2016-12-16 2018-09-21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模块化电源系统
CN108566072A (zh) * 2016-12-16 2018-09-21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模块化电源系统
WO2018108140A1 (zh) * 2016-12-16 2018-06-21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模块化电源系统
US10374504B2 (en) 2016-12-16 2019-08-06 Delt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ower unit and power electronic converting device
US11463016B2 (en) 2016-12-16 2022-10-04 Delt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Modular power supply system
CN108206643A (zh) * 2016-12-16 2018-06-26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功率单元及使用该功率单元的电力电子变换装置
CN108566071A (zh) * 2016-12-16 2018-09-21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模块化电源系统
US10924030B2 (en) 2016-12-16 2021-02-16 Delt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Modular power supply system
CN108566071B (zh) * 2016-12-16 2021-04-20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模块化电源系统
AU2017376697B2 (en) * 2016-12-16 2021-04-29 Delt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Modular power supply system
AU2017376699B2 (en) * 2016-12-16 2021-05-06 Delt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Modular power system
US11101740B2 (en) 2016-12-16 2021-08-24 Delt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Modular power supply system
US11183947B2 (en) 2016-12-16 2021-11-23 Delt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Modular power supply system
US10148164B2 (en) 2017-02-27 2018-12-04 Delt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Topology of composite cascaded high-voltage and low-voltage modul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661638C2 (ru) 2018-07-18
KR101820611B1 (ko) 2018-01-19
RU2016108972A (ru) 2017-09-20
EP3011673A1 (de) 2016-04-27
KR20160030300A (ko) 2016-03-16
US10033211B2 (en) 2018-07-24
CN105453405B (zh) 2018-10-16
WO2015022030A1 (de) 2015-02-19
US20160190846A1 (en) 2016-06-30
EP3011673B1 (de) 2018-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53405A (zh) 多电平变换器
US10680513B2 (en) Pump capacitor configuration for voltage multiplier
US11165345B2 (en) Multi-level boost apparatus
US11088612B2 (en) Flexible bootstrapp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circuits
US9142956B2 (en) Multilevel power converter
US10044286B2 (en)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including plurality of power converters connected in parallel to load
US10998739B2 (en) Battery device having at least one module string, in which module string module units are interconnected one after the other in a row, and motor vehicle and operating method for the battery device
US11264894B2 (en) Converter and current control system thereof
JP6198828B2 (ja) 半導体スイッチ回路
EP3633843B1 (en) Current converter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for
JP2014217079A5 (zh)
CN104638961B (zh) 用于平衡多级功率转换器的系统和方法
US9780681B2 (en)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including plurality of power converters connected in parallel to load
EP2975749A1 (en) Multi-level power converter
JP6685477B1 (ja) 電力変換装置、および電力変換システム
US7518432B2 (en) Low noise multiphase charge pump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EP4175154A1 (en) Cascade circuit and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thereof
JP5814759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EP3082238B1 (en) Switch module and converter with at least one switch module
US10630195B2 (en) Converter and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using same
EP2985902A2 (en) Modular multi-level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with dc fault current limiting capability
US20220302852A1 (en) Method for precharging modules of a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EP4087113A1 (en) Double-boost dc/dc converter
JP2023088235A (ja) 電力変換装置
KR101495245B1 (ko) 전기이중층 커패시터의 밸런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0

Address after: Munich, Germany

Patentee after: Siemens energy Global Ltd.

Address before: Munich,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SIEMENS 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