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51192A - 一种直线式无线系统的路由建立方法和路由建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线式无线系统的路由建立方法和路由建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51192A
CN105451192A CN201510862294.3A CN201510862294A CN105451192A CN 105451192 A CN105451192 A CN 105451192A CN 201510862294 A CN201510862294 A CN 201510862294A CN 105451192 A CN105451192 A CN 1054511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frame
wireless device
route
forwarding unit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6229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栋
马鹏宇
余佳鑫
仲兆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Ropent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Ropent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Ropent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Ropent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6229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51192A/zh
Publication of CN1054511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511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023Limited or focused flooding to selected areas of a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线式无线系统的路由建立方法和路由建立装置。该路由建立方法,包括:数据源节点向外广播通信帧,所述通信帧中记录有发送设备、目标设备和转发设备的设备码;转发设备对应的无线设备收到所述通信帧后,确认所述目标设备所在的目标方向,选择目标方向广播范围内的一个无线设备替换接收到的通信帧中的转发设备后向外广播通信帧;无线设备收到所述通信帧后,若与所述目标设备对应,处理所述通信帧。基于直线式无线设备的线型传输的特点,在直线式无线设备中通过广播向目标设备广播通信帧,以广播接力的方式向目标设备传输数据,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高,故障和环境适应能力强。

Description

一种直线式无线系统的路由建立方法和路由建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线式无线系统的路由建立方法和路由建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井下的无线通信系统无线路由建立方法为:采用路由器或者是分层节点方式,即通过路由器或上层节点对一定范围内的设备进行路由建立,该范围内设备进行通信时,首先需要通过路由器或节点的跳转才能连接至其余设备,即使是两台设备相互之间均位于彼此的接收发送范围内,而且如果当几台设备同时向路由器或节点传送数据时,会导致路由器或节点繁忙堵塞,需要不停的进行排队等待,以上也就导致了传输效率低的问题。而且井下环境恶劣,时常处于震动、潮湿、煤石砸落等条件下,往往会导致设备损坏,那么在此环境中应用的无线通信系统,如果当某一通信节点或路由器产生故障,所导致的结果往往是与此节点连接的设备无法与其余设备进行正常通信,数据无法传输,可靠性差。
无线收发设备在出现繁忙或故障时,表现均为无法收发数据帧,但是繁忙为设备的一种正常工作状态,所以不能仅仅依据无法正常收发数据帧来判断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基于以上,现有的无线通信网络所采用的故障判断方法为:当系统空闲时,由服务器(即整个网络的汇总点)向下级节点逐层发送数据,通过设备回复情况,判断设备是否损坏。此方法弊端为,如果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突然产生故障,那么由于未到空闲时间,系统无法对此故障迅速判断;另外,如果系统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同样的无法进行及时对故障进行判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线式无线系统的路由建立方法和路由建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直线式无线设备数据传输可靠性差,适应能力弱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设计,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采用一种直线式无线系统的路由建立方法,包括:
数据源节点向外广播通信帧,所述通信帧中记录有发送设备、目标设备和转发设备的设备码;
转发设备对应的无线设备收到所述通信帧后,确认所述目标设备所在的目标方向,选择目标方向广播范围内的一个无线设备替换接收到的通信帧中的转发设备后向外广播通信帧;
无线设备收到所述通信帧后,若与所述目标设备对应,处理所述通信帧。
其中,所述通信帧中还记录有通信节点数;所述数据源节点向外广播的通信帧中记录的通信节点数为0;
所述转发设备对应的无线设备收到所述通信帧后,还包括:
将通信帧中的通信节点数加1。
其中,所述通信帧中还记录有路由节点信息;所述转发设备对应的无线设备收到所述通信帧后,还包括:
将所述转发设备的转发信息添加到所述路由节点信息。
其中,所述路由节点信息包括帧序号、转发设备的设备码、接收时间和广播时间。
其中,所述转发设备对应的无线设备收到所述通信帧后,确认所述目标设备所在的目标方向,选择目标方向广播范围内的一个无线设备替换接收到的通信帧中的转发设备后向外广播通信帧之后,还包括:
若未接收到下一转发设备广播的通信帧,或下一转发设备广播的通信帧中记录的路由节点信息与自身广播的通信帧中记录的路由节点信息不匹配,则选择目标方向广播范围内的另一个无线设备替换接收到的通信帧中的转发设备后向外广播通信帧。
其中,所述无线设备收到所述通信帧后,若与所述目标设备对应,处理所述通信帧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通信帧中的路由节点信息发送到系统服务器;
将所述路由节点信息中记录的路径设定为固定路径,并以固定路径表的形式对所述路径进行存储并转发到各无线设备。
其中,所述路由建立方法,还包括:
当系统服务器收到的路由节点信息与已有的发送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的固定路径不一致时,获取开始出现不一致的疑问无线设备的设备码及其接收时间和广播时间;
收集疑问无线设备在所述接收时间和广播时间关联时间段内的实时路径;
若未收集到实时路径或收集到的实时路径中接收时间与广播时间的时间差与固定路径中的时间差超出预设范围,对所述疑问无线设备进行故障报警;
将包含疑问无线设备的固定路径均用实时路径替换并更新所述固定路径表。
另一方面采用一种直线式无线系统的路由建立装置,包括:
数据广播单元,用于控制数据源节点向外广播通信帧,所述通信帧中记录有发送设备、目标设备和转发设备的设备码;
数据转发单元,用于转发设备对应的无线设备收到所述通信帧后,确认所述目标设备所在的目标方向,选择目标方向广播范围内的一个无线设备替换接收到的通信帧中的转发设备后向外广播通信帧;
路由完成单元,用于无线设备收到所述通信帧后,若与所述目标设备对应,处理所述通信帧。
其中,所述通信帧中还记录有通信节点数;所述数据源节点向外广播的通信帧中记录的通信节点数为0;
所述数据转发单元,还用于转发设备对应的无线设备收到所述通信帧后,将通信帧中的通信节点数加1。
其中,所述通信帧中还记录有路由节点信息,所述数据转发单元,还用于转发设备对应的无线设备收到所述通信帧后,将所述转发设备的转发信息添加到所述路由节点信息。
其中,所述路由节点信息包括帧序号、转发设备的设备码、接收时间和广播时间。
其中,所述路由建立装置,还包括:
数据重发单元,用于若未接收到下一转发设备广播的通信帧,或下一转发设备广播的通信帧中记录的路由节点信息与自身广播的通信帧中记录的路由节点信息不匹配,则选择目标方向广播范围内的另一个无线设备替换接收到的通信帧中的转发设备后向外广播通信帧。
其中,所述路由建立装置,还包括:
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通信帧中的路由节点信息发送到系统服务器;
路径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路由节点信息中记录的路径设定为固定路径,并以固定路径表的形式对所述路径进行存储并转发到各无线设备。
其中,所述路由建立装置,还包括:
路径匹配单元,用于当系统服务器收到的路由节点信息与已有的发送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的固定路径不一致时,获取开始出现不一致的疑问无线设备的设备码及其接收时间和广播时间;
路径收集单元,用于收集疑问无线设备在所述接收时间和广播时间关联时间段内的实时路径;
故障报警单元,用于若未收集到实时路径或收集到的实时路径中接收时间与广播时间的时间差与固定路径中的时间差超出预设范围,对所述疑问无线设备进行故障报警;
路径更新单元,用于将包含疑问无线设备的固定路径均用实时路径替换并更新所述固定路径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基于直线式无线设备的线型传输的特点,在直线式无线设备中通过广播向目标设备广播通信帧,以广播接力的方式向目标设备传输数据,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高,故障和环境适应能力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直线式无线系统的路由建立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1B是现有技术中直线式网络的拓扑架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直线式无线系统的路由建立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2B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直线式无线设备自编码前的拓扑架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直线式无线系统的路由建立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方框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直线式无线系统的路由建立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A,其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直线式无线系统的路由建立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如图所示,该路由建立方法,包括:
步骤S101:数据源节点向外广播通信帧,所述通信帧中记录有发送设备、目标设备和转发设备的设备码。
在直线式无线系统中,其系统架构如图1B所示,一个系统服务器01和多台无线设备02中的数据只能向一端传输,系统服务器01位于其中一个端点,另一个端点为无线设备02,直线式无线系统的设备编码过程由系统服务器01发起,广播到另一个端点的无线设备02,根据广播半径划分节点区域。本方案中的广播半径不是指10米或20米等地理概念上的实地距离,而是指被多少台无线设备02接收这一网络概念上的信号传输范围。
在本方案中,可以每个无线设备设置有各不相同的设备码,设备码可以逐个设定,也可以自动生成。还可以根据广播半径将无线系统分为多个节点区域。系统服务器上电时发送数据帧,那么所有能够收到该数据帧的几台无线收发设备为一个区域,定义这一区域为a区;
a区每台均发送一帧数据,那么除a区设备外可收到该数据设备被定义为b区;
同样的,b区每台无线设备均发送一帧数据,那么除了a区和b区外,所有能够收到该帧数据的设备被定义为c区,以此类推,直至整个工作面被划分完成;
在进行区域划分时,将系统中所有设备的设备码和对应区域罗列成表格(区域表格)的形式存放至所有的设备中,并且每台设备对自己的接收发送范围内的设备码及对应区域进行标记,该接收发送范围包含本区域和非本区域的所有设备,以方便通信路径的建立。
数据源节点可以是直线式无线系统中的无线设备或系统服务器,也可以是配接的可移动设备。不过可移动设备不能直接发送通信帧,而是要先发送试探帧,收到试探帧的无线设备会返回回复帧,回复帧中包含设备码及区域表格,可移动设备对所有回复帧进行解析,如果其中包含了目标设备,那么直接发送数据帧至目标设备;如果不存在则选择回复设备中,距离目标设备最近一个区域中随机某一设备为转发节点,发送通信帧。
步骤S102:转发设备对应的无线设备收到所述通信帧后,确认所述目标设备所在的目标方向,选择目标方向广播范围内的一个无线设备替换接收到的通信帧中的转发设备后向外广播通信帧。
首先需要强调的,转发设备不仅仅指数据源节点广播的通信帧中指定的转发设备,而是指所有参与到数据转发过程中的无线设备,其收到的通信帧也可以是其它无线设备的二次转发数据。例如数据源节点指定的转发设备为a4,a4收到通信帧后指定的转发设备为b3,那么a4和b3都是转发设备。转发设备只要收到通信帧,都要进行相同的处理,所以步骤S102某些情况下可以视为多次执行,某些情况下可以视为一次执行,某些情况下(数据源节点直接广播到目标设备)可以视为没有执行。其中最后一种情况特殊,直指目标设备,没有路由的过程。
数据在传输时,通过目标设备确定发送数据的方向,以此来确认下一转发节点,例如由a区某一台设备发送的数据,目标接收设备在d区,则发送顺序为a区→b区→c区→d区。
由于每台无线设备均能够识别自己覆盖范围内的无线设备,所以在数据转发时,如果此无线设备覆盖区域内没有目标设备,则判断的数据传输方向,优先选择下一区域内的任一设备作为传输节点,例如a区设备在选择转发节点时,优先选择自己所接收发送范围内b区内任一台设备。
步骤S103:无线设备收到所述通信帧后,若与所述目标设备对应,处理所述通信帧。
每台无线设备收到通信帧后,如果这台无线设备就是目标设备,那么该无线设备直接对通信帧进行处理即可。
综上所述,基于直线式无线设备的线型传输的特点,在直线式无线设备中通过广播向目标设备广播通信帧,以广播接力的方式向目标设备传输数据,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高,故障和环境适应能力强。
请参考图2A,其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直线式无线系统的路由建立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如图所示,该自编码方法,包括:
步骤S201:数据源节点向外广播通信帧,所述通信帧中记录有发送设备、目标设备和转发设备的设备码。
通信帧中还记录有通信节点数;所述数据源节点向外广播的通信帧中记录的通信节点数为0;通信帧中还记录有路由节点信息,路由节点信息包括帧序号、转发设备的设备码、接收时间和广播时间。
通信节点数和路由节点信息的记录是为了在传输过程中记录节点传输路径,避免每次传输过程都要生成一次路径,而接收时间和广播时间是为了确定路径的连接状态,具体工作原理在后续步骤中说明。
为进一步提高传输过程中的判断精度,进一步在通信帧中设置帧序号,帧序号可设置为自动循环编码方式。
步骤S202:转发设备对应的无线设备收到所述通信帧后,确认所述目标设备所在的目标方向,将通信帧中的通信节点数加1,将所述转发设备的转发信息添加到所述路由节点信息。
这一过程相当于每个转发设备依次录入自身的转发数据,以做下次数据传输以及数据反向传输的参考。
步骤S203:选择目标方向广播范围内的一个无线设备替换接收到的通信帧中的转发设备后向外广播通信帧。
如果采用分区设置的无线设备,那么选择的转发设备可以在自身所在区域,也可以在相邻区域,最好是相邻区域中最远的一个无线设备,尽可能每次传输较远的距离,减少转发的次数,提高传输的数据。
步骤S204:若未接收到下一转发设备广播的通信帧,或下一转发设备广播的通信帧中记录的路由节点信息与自身广播的通信帧中记录的路由节点信息不匹配,则选择目标方向广播范围内的另一个无线设备替换接收到的通信帧中的转发设备后向外广播通信帧。
每个无线设备向外广播的通信帧,除了其指定的转发设备,还能其广播半径内的所有无线设备接收到,自然也包括改无线设备的上一转发设备。上一转发设备若未接收到下一转发设备的广播的通信帧,或者收到的通信帧与自身发出的通信帧之间没有关联性,那么则需要重新广播,以保证通信帧在向目标设备广播。关联性的具体判断可以通过依次记录的通信节点数、路由节点信息、帧序号等进行判断。
重新发送的过程与前一实施例中的发送过程相同,在此不做进一步说明。
步骤S205:无线设备收到所述通信帧后,若与所述目标设备对应,处理所述通信帧。
实质上,每个无线设备收到通信帧后都要进行解析,如果确认自己是目标设备,则直接对通信帧进行数据处理;如果确认自己是转发设备,则对通信帧进行转发处理。也就是这里的步骤S202~步骤S204作为转发过程,步骤S205作为处理过程,两者是不限定先后顺序的。
步骤S206:将所述通信帧中的路由节点信息发送到系统服务器。
一次数据传输完成后会生成一个完整的传输路径记录于路由节点信息中,在此将路由节点信息作为数据后续传输的参考,也就是下一步骤中所描述的固定路径。
步骤S207:将所述路由节点信息中记录的路径设定为固定路径,并以固定路径表的形式对所述路径进行存储并转发到各无线设备。
固定路径告知所有的无线设备,在下次碰到已有固定路径的两个无线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时,直接通过固定路径连接即可。
步骤S208:当系统服务器收到的路由节点信息与已有的发送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的固定路径不一致时,获取开始出现不一致的疑问无线设备的设备码及其接收时间和广播时间。
每次传输完成后都会将这一次的路由节点信息进行比对,以保证固定路径是畅通的,如果不畅通则需要判断不畅通的原因,而不畅通的地方首要判断路径发生变化的无线设备,在此将这一无线设备定义为疑问无线设备。
步骤S209:收集疑问无线设备在所述接收时间和广播时间关联时间段内的实时路径。
接收时间和广播时间之间有一时间段,通过与这一时间段关联的实时路径判断这一时间段内该无线设备的运行状态。
步骤S210:若未收集到实时路径或收集到的实时路径中接收时间与广播时间的时间差与固定路径中的时间差超出预设范围,对所述疑问无线设备进行故障报警。
如果疑问无线设备没有这一时间段的实时路径,说明疑问无线设备的工作异常,例如停止工作;如果疑问无线设备中的时间相关参数波动太大,则说明疑问无线设备工作状态不稳定,对于此二种情况均视为疑问无线设备的故障,进行故障报警。
步骤S211:将包含疑问无线设备的固定路径均用实时路径替换并更新所述固定路径表。
原有的固定路径异常,则用现有的能实现数据传输的可用实时路径替换并向系统中的无线设备更新。
如图2B所示,其实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直线式无线系统的路由建立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中路由建立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总共有六个无线设备02和一个系统服务器01,设备码从1到6,设备码为6的无线设备02与设备码为1的无线设备02(以下以编号简称)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每个无线设备02的广播半径为2台无线设备02,6首先设置其广播半径内离1最近的4作为转发设备,并广播通信帧,4和5都能收到通信帧,但是5既不是目标设备,也不是转发设备,不会对通信帧进行处理;4收到通信帧后会继续向1所在的方向进行广播,在4的广播半径内离1最近的是2,4将通信帧内的转发设备的设备码更换为2后进行广播,2收到之后转发到1,1确认通信帧的发送目标是自己,对数据进行处理,由此产生了路径6→4→2→1,即图2B中的实线所示的路径,以此可以作为固定路径并将固定路径保存和广播。如果在某次传输过程中6收不到4广播的通信帧,那么6将会向5广播通信帧,以5作为转发设备,然后通过3转发到1,最后产生路径6→5→3→1,即图2B中的虚线所示的路径,这一路径反应到系统服务器01中,实时路径与固定路径不同,由此判断4为疑问无线设备,如果确认4故障,那么将6→5→3→1作为固定路径。
综上所述,基于直线式无线设备的线型传输的特点,在直线式无线设备中通过广播向目标设备广播通信帧,以广播接力的方式向目标设备传输数据,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高,故障和环境适应能力强。同时对通信帧的结构设定实现了通信过程中路由的记录,便于数据快速传输并进行故障判断,而对故障的判断进一步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
以下为本方案一种直线式无线系统的路由建立装置的实施例,路由建立装置的实施例基于路由建立方法的实施例实现,在路由建立装置的实施例中未尽的描述,请参考路由建立方法的实施例。
请参考图3,其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直线式无线系统的路由建立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方框图,如图所示,该路由建立装置,包括:
数据广播单元10,用于控制数据源节点向外广播通信帧,所述通信帧中记录有发送设备、目标设备和转发设备的设备码;
数据转发单元20,用于转发设备对应的无线设备收到所述通信帧后,确认所述目标设备所在的目标方向,选择目标方向广播范围内的一个无线设备替换接收到的通信帧中的转发设备后向外广播通信帧;
路由完成单元30,用于无线设备收到所述通信帧后,若与所述目标设备对应,处理所述通信帧。
综上所述,上述各单元的协同运转,基于直线式无线设备的线型传输的特点,在直线式无线设备中通过广播向目标设备广播通信帧,以广播接力的方式向目标设备传输数据,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高,故障和环境适应能力强。
请参考图4,其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直线式无线系统的路由建立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方框图。如图所示,该路由建立装置,包括:
数据广播单元10,用于控制数据源节点向外广播通信帧,所述通信帧中记录有发送设备、目标设备和转发设备的设备码;
数据转发单元20,用于转发设备对应的无线设备收到所述通信帧后,确认所述目标设备所在的目标方向,选择目标方向广播范围内的一个无线设备替换接收到的通信帧中的转发设备后向外广播通信帧;
路由完成单元30,用于无线设备收到所述通信帧后,若与所述目标设备对应,处理所述通信帧。
其中,所述通信帧中还记录有通信节点数;所述数据源节点向外广播的通信帧中记录的通信节点数为0;
所述数据转发单元,还用于转发设备对应的无线设备收到所述通信帧后,将通信帧中的通信节点数加1。
其中,所述通信帧中还记录有路由节点信息,所述数据转发单元20,还用于转发设备对应的无线设备收到所述通信帧后,将所述转发设备的转发信息添加到所述路由节点信息。
其中,所述路由节点信息包括帧序号、转发设备的设备码、接收时间和广播时间。
其中,所述路由建立装置,还包括:
数据重发单元40,用于若未接收到下一转发设备广播的通信帧,或下一转发设备广播的通信帧中记录的路由节点信息与自身广播的通信帧中记录的路由节点信息不匹配,则选择目标方向广播范围内的另一个无线设备替换接收到的通信帧中的转发设备后向外广播通信帧。
其中,所述路由建立装置,还包括:
信息发送单元50,用于将所述通信帧中的路由节点信息发送到系统服务器;
路径存储单元60,用于将所述路由节点信息中记录的路径设定为固定路径,并以固定路径表的形式对所述路径进行存储并转发到各无线设备。
其中,所述路由建立装置,还包括:
路径匹配单元70,用于当系统服务器收到的路由节点信息与已有的发送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的固定路径不一致时,获取开始出现不一致的疑问无线设备的设备码及其接收时间和广播时间;
路径收集单元80,用于收集疑问无线设备在所述接收时间和广播时间关联时间段内的实时路径;
故障报警单元90,用于若未收集到实时路径或收集到的实时路径中接收时间与广播时间的时间差与固定路径中的时间差超出预设范围,对所述疑问无线设备进行故障报警;
路径更新单元00,用于将包含疑问无线设备的固定路径均用实时路径替换并更新所述固定路径表。
综上所述,上述各单元的协同运转,基于直线式无线设备的线型传输的特点,在直线式无线设备中通过广播向目标设备广播通信帧,以广播接力的方式向目标设备传输数据,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高,故障和环境适应能力强。同时对通信帧的结构设定实现了通信过程中路由的记录,便于数据快速传输并进行故障判断,而对故障的判断进一步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直线式无线系统的路由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源节点向外广播通信帧,所述通信帧中记录有发送设备、目标设备和转发设备的设备码;
转发设备对应的无线设备收到所述通信帧后,确认所述目标设备所在的目标方向,选择目标方向广播范围内的一个无线设备替换接收到的通信帧中的转发设备后向外广播通信帧;
无线设备收到所述通信帧后,若与所述目标设备对应,处理所述通信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由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帧中还记录有通信节点数;所述数据源节点向外广播的通信帧中记录的通信节点数为0;
所述转发设备对应的无线设备收到所述通信帧后,还包括:
将通信帧中的通信节点数加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由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帧中还记录有路由节点信息;所述转发设备对应的无线设备收到所述通信帧后,还包括:
将所述转发设备的转发信息添加到所述路由节点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路由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节点信息包括帧序号、转发设备的设备码、接收时间和广播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路由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设备对应的无线设备收到所述通信帧后,确认所述目标设备所在的目标方向,选择目标方向广播范围内的一个无线设备替换接收到的通信帧中的转发设备后向外广播通信帧之后,还包括:
若未接收到下一转发设备广播的通信帧,或下一转发设备广播的通信帧中记录的路由节点信息与自身广播的通信帧中记录的路由节点信息不匹配,则选择目标方向广播范围内的另一个无线设备替换接收到的通信帧中的转发设备后向外广播通信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路由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设备收到所述通信帧后,若与所述目标设备对应,处理所述通信帧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通信帧中的路由节点信息发送到系统服务器;
将所述路由节点信息中记录的路径设定为固定路径,并以固定路径表的形式对所述路径进行存储并转发到各无线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路由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建立方法,还包括:
当系统服务器收到的路由节点信息与已有的发送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的固定路径不一致时,获取开始出现不一致的疑问无线设备的设备码及其接收时间和广播时间;
收集疑问无线设备在所述接收时间和广播时间关联时间段内的实时路径;
若未收集到实时路径或收集到的实时路径中接收时间与广播时间的时间差与固定路径中的时间差超出预设范围,对所述疑问无线设备进行故障报警;
将包含疑问无线设备的固定路径均用实时路径替换并更新所述固定路径表。
8.一种直线式无线系统的路由建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广播单元,用于控制数据源节点向外广播通信帧,所述通信帧中记录有发送设备、目标设备和转发设备的设备码;
数据转发单元,用于转发设备对应的无线设备收到所述通信帧后,确认所述目标设备所在的目标方向,选择目标方向广播范围内的一个无线设备替换接收到的通信帧中的转发设备后向外广播通信帧;
路由完成单元,用于无线设备收到所述通信帧后,若与所述目标设备对应,处理所述通信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路由建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帧中还记录有通信节点数;所述数据源节点向外广播的通信帧中记录的通信节点数为0;
所述数据转发单元,还用于转发设备对应的无线设备收到所述通信帧后,将通信帧中的通信节点数加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路由建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帧中还记录有路由节点信息,所述数据转发单元,还用于转发设备对应的无线设备收到所述通信帧后,将所述转发设备的转发信息添加到所述路由节点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路由建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节点信息包括帧序号、转发设备的设备码、接收时间和广播时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路由建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建立装置,还包括:
数据重发单元,用于若未接收到下一转发设备广播的通信帧,或下一转发设备广播的通信帧中记录的路由节点信息与自身广播的通信帧中记录的路由节点信息不匹配,则选择目标方向广播范围内的另一个无线设备替换接收到的通信帧中的转发设备后向外广播通信帧。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路由建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建立装置,还包括:
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通信帧中的路由节点信息发送到系统服务器;
路径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路由节点信息中记录的路径设定为固定路径,并以固定路径表的形式对所述路径进行存储并转发到各无线设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路由建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建立装置,还包括:
路径匹配单元,用于当系统服务器收到的路由节点信息与已有的发送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的固定路径不一致时,获取开始出现不一致的疑问无线设备的设备码及其接收时间和广播时间;
路径收集单元,用于收集疑问无线设备在所述接收时间和广播时间关联时间段内的实时路径;
故障报警单元,用于若未收集到实时路径或收集到的实时路径中接收时间与广播时间的时间差与固定路径中的时间差超出预设范围,对所述疑问无线设备进行故障报警;
路径更新单元,用于将包含疑问无线设备的固定路径均用实时路径替换并更新所述固定路径表。
CN201510862294.3A 2015-11-30 2015-11-30 一种直线式无线系统的路由建立方法和路由建立装置 Pending CN1054511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62294.3A CN105451192A (zh) 2015-11-30 2015-11-30 一种直线式无线系统的路由建立方法和路由建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62294.3A CN105451192A (zh) 2015-11-30 2015-11-30 一种直线式无线系统的路由建立方法和路由建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51192A true CN105451192A (zh) 2016-03-30

Family

ID=55560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62294.3A Pending CN105451192A (zh) 2015-11-30 2015-11-30 一种直线式无线系统的路由建立方法和路由建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5119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6584A (zh) * 2017-12-25 2018-06-12 深圳市闪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设备及其mesh网络的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9167730A (zh) * 2018-08-02 2019-01-08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播的用户设备探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80228A1 (en) * 2008-09-30 2010-04-01 Richard Kwapniewski Demand-based distribu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routing information across a network
CN101801114A (zh) * 2009-11-03 2010-08-11 上海大学 链式多跳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快速分簇数据传输方法
CN103906166A (zh) * 2014-04-04 2014-07-02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人工势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方法
CN104244359A (zh) * 2013-06-09 2014-12-24 浙江瑞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线网络路由路径优化的方法
CN104639552A (zh) * 2015-02-13 2015-05-20 李明 链型网络无线高速通讯协议
CN104823467A (zh) * 2012-11-09 2015-08-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判定方法以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80228A1 (en) * 2008-09-30 2010-04-01 Richard Kwapniewski Demand-based distribu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routing information across a network
CN101801114A (zh) * 2009-11-03 2010-08-11 上海大学 链式多跳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快速分簇数据传输方法
CN104823467A (zh) * 2012-11-09 2015-08-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判定方法以及系统
CN104244359A (zh) * 2013-06-09 2014-12-24 浙江瑞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线网络路由路径优化的方法
CN103906166A (zh) * 2014-04-04 2014-07-02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人工势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方法
CN104639552A (zh) * 2015-02-13 2015-05-20 李明 链型网络无线高速通讯协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艳: "传感器网络BRA路由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信息科学与工程》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6584A (zh) * 2017-12-25 2018-06-12 深圳市闪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设备及其mesh网络的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9167730A (zh) * 2018-08-02 2019-01-08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播的用户设备探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77571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点对点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02572713B (zh) 一种mbms接收和能力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CN109547351B (zh) Ad Hoc网络中基于Q学习和信任模型的路由方法
US10687271B2 (en) Network accessing method
CN102665297B (zh) 无线云传感网通讯系统和装置与方法
CN109379770B (zh) 蓝牙mesh网络的路径辅助候选节点的优选方法、装置及节点
CN105813128A (zh) 一种电路域回落失败问题的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209278A1 (en) A control method of a single-frequency network and a control entity of a single-frequency network
CN101977358A (zh) 一种数据短信的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4885410A (zh) 用于网状型网络的委托信道切换
CN102781094A (zh) 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通信系统
CN103416085A (zh) 通信恢复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918303A (zh) 移动终端设备和控制方法
CN104735743A (zh) 嵌入式无线自组织网络的路由优化方法
CN105451192A (zh) 一种直线式无线系统的路由建立方法和路由建立装置
CN101621450A (zh) Mesh网络中的集中式拓扑控制及功率调整的方法、装置
CN102970233B (zh) 获取路由的方法、装置、设备、集中器及系统
CN101924777B (zh) 在p2p流媒体系统中查找活动节点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4869644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5636235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基站
CN107517486A (zh) 中继自动路由方法以及装置
CN101442773B (zh) 一种无线网状网快速切换方法
CN103249106A (zh) 一种提高无线网络通信质量的方法
CN102638838A (zh) 智能巡检方法、用户终端、服务器、巡检更新终端和系统
CN101867454A (zh) 信令数据承载载波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anxiang three road, Science City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No. 2 510660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building technologies (Guangzhou) Co. Ltd.

Address before: Nanxiang three road, Science City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No. 2 510660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Ropen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