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50560A - 一种信道反馈传输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道反馈传输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50560A
CN105450560A CN201410401147.1A CN201410401147A CN105450560A CN 105450560 A CN105450560 A CN 105450560A CN 201410401147 A CN201410401147 A CN 201410401147A CN 105450560 A CN105450560 A CN 1054505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feedback
information
base station
f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0114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50560B (zh
Inventor
吴涛
吕林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0114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5056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74922 priority patent/WO2016023369A1/zh
Priority to EP15831853.5A priority patent/EP3145139B1/en
Publication of CN1054505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50560A/zh
Priority to US15/395,571 priority patent/US10506565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505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50560B/zh
Priority to US16/676,712 priority patent/US11160063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58Feedback red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04L1/0029Reduction of the amount of signalling, e.g. retention of useful signalling or differential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lo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道反馈传输的方法。终端对下行导频所在的子载波进行信道估计,获取第一信道信息;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对数据子载波的信道进行信道插值计算,并根据信道插值计算的结果获取第二信道信息;所述终端确定反馈因子;所述终端根据反馈因子,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中获取第三信道信息,所述第三信道信息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的数量;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三信道信息反馈给基站。通过反馈因子选择部分信道信息进行反馈,使得在通信系统性能和信道反馈传输开销上达到平衡,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信道反馈传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道反馈传输的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网络已经经过4代演进,其演进的技术路线是:从宏站宏蜂窝组网到微站微蜂窝组网再到大功率密集组网。无论是哪一种组网方式,不同小区之间的信号干扰始终是一个需要处理的问题。
基于上述技术路线,在大功率密集组网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没有以基站为中心的小区和扇区,因为不同的基站之间会有信号覆盖区域的重叠。因此,用户会被多个基站共同覆盖,在这些基站的协同下,信号功率能有明显的提升,但是也存在很多干扰。为了进行干扰消除和抑制,需要对信道状态进行精确的估计和反馈。
但是,在这种密集组网且大功率覆盖的场景下,现有技术中采用OFDM(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物理层承载,由于信道的反馈量很大,导致无线传输开销很大,使得系统性能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反馈传输的方法及装置,可以降低无线传输反馈的开销。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信道反馈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对下行导频所在的子载波进行信道估计,获取第一信道信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对数据子载波的信道进行信道插值计算,并根据信道插值计算的结果获取第二信道信息;
所述终端确定反馈因子;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反馈因子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中获取第三信道信息,所述第三信道信息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的数量;
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三信道信息反馈给基站。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确定反馈因子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计算信道方差;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信道方差和所述信道插值计算的结果确定所述反馈因子。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确定反馈因子包括: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信道信息的时域半波带宽确定所述反馈因子。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信道反馈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获取无线传输链路的负载率,所述负载率为信息交互量与链路容量的比值;其中,所述信息交互量为所述基站与数据中心在预设时间内信息交换的数量,所述链路容量为所述基站到所述数据中心的链路在预设时间内可容纳的信息数量;
当所述负载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所述基站按照第一反馈因子从终端反馈的信道信息中抽取第一信道反馈信息,并向数据中心发送所述第一信道反馈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按照第一反馈因子从终端反馈的信道信息中抽取第一信道反馈信息,并向数据中心发送所述第一信道反馈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基站按照预设比例和所述第一反馈因子获取第二反馈因子;
所述基站按照所述第二反馈因子从终端反馈的信道信息中抽取第二信道反馈信息,并向数据中心发送所述第二信道反馈信息,所述第二反馈因子大于所述第一反馈因子。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负载率小于第一预设值时,所述基站按照第三反馈因子从终端反馈的信道信息中抽取第三信道反馈信息,并向数据中心发送所述第三信道反馈信息,所述第三反馈因子小于所述第一反馈因子。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公开了一种信道反馈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根据终端反馈的信道的信息确定所述信道的变化速率;
当所述信道的变化速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所述基站按照第一预设频度向数据中心反馈所述信道的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信道的变化速率小于第一预设值时,所述基站按照第二预设频度向数据中心反馈所述信道的信息,所述第二预设频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频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公开了一种信道反馈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对上行导频所在的子载波进行信道估计,获取第一信道信息;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对数据子载波的信道进行信道插值计算,并根据信道插值计算的结果获取第二信道信息;
所述基站确定反馈因子;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反馈因子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中获取第三信道信息,所述第三信道信息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的数量;
所述基站将所述第三信道信息反馈给数据中心。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确定反馈因子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计算信道方差;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信道方差和所述信道插值计算的结果确定所述反馈因子。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确定反馈因子包括: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信道信息的时域半波带宽确定所述反馈因子。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公开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对下行导频所在的子载波进行信道估计,获取第一信道信息;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第一信道信息,对数据子载波的信道进行信道插值计算,并根据插值计算的结果获取第二信道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反馈因子;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反馈因子所述第二信道信息中获取第三信道信息,所述第三信道信息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的数量;
反馈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的第三信道信息反馈给基站。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包括计算子单元,确定子单元,
所述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计算单元获取的第二信道信息计算信道方差;
所述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道方差和所述信道差值计算的结果确定所述反馈因子。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道信息的时域半波带宽确定所述反馈因子。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方面公开了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无线传输链路的负载率,所述负载率为信息交互量与链路容量的比值;其中,所述信息交互量为所述基站与数据中心在预设时间内信息交换的数量,所述链路容量为所述基站到所述数据中心的链路在预设时间内可容纳的信息数量;
第一抽取单元,用于当所述负载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按照第一反馈因子从终端反馈的信道信息中抽取第一信道反馈信息,并向数据中心发送所述第一信道反馈信息。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抽取单元包括计算子单元和抽取子单元,
所述计算子单元,用于当所述负载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按照预设比例和所述第一反馈因子获取第二反馈因子;
所述抽取子单元,用于按照所述第二反馈因子从终端反馈的信道信息中抽取第二信道反馈信息,并向数据中心发送所述第二信道反馈信息,所述第二反馈因子大于所述第一反馈因子。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还包括第二抽取单元,
所述第二抽取单元,用于当所述负载率小于第一预设值时,所述基站按照第三反馈因子从终端反馈的信道信息中抽取第三信道反馈信息,并向数据中心发送所述第三信道反馈信息,所述第三反馈因子小于所述第一反馈因子。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七方面公开了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终端反馈的信道的信息确定所述信道的变化速率;
第一反馈单元,用于当所述信道的变化速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所述基站按照第一预设频度向数据中心反馈所述信道的信息。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还包括第二反馈单元,
所述第二反馈单元,当所述信道的变化速率小于第一预设值时,所述基站按照第二预设频度向数据中心反馈所述信道的信息,所述第二预设频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频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八方面公开了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对上行导频所在的子载波进行信道估计,获取第一信道信息;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第一信道信息,对数据子载波的信道进行信道插值计算,并根据插值计算的结果获取第二信道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反馈因子;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反馈因子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中获取第三信道信息,所述第三信道信息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的数量;
反馈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的第三信道信息反馈给数据中心。
结合第八方面,在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包括计算子单元,确定子单元,
所述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计算单元获取的第二信道信息计算信道方差;
所述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道方差和所述信道差值计算的结果确定所述反馈因子。
结合第八方面,在第八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道信息的时域半波带宽确定所述反馈因子。
结合第一方面和第五方面可知,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反馈信息的传输的方法和终端,所述终端根据反馈因子,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中获取第三信道信息;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三信道信息反馈给基站,通过反馈因子选择部分信道信息进行反馈,使得在通信系统性能和信道反馈传输开销上达到平衡,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效率。
结合第二方面和第六方面可知,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反馈信息的传输的方法和基站,基站获取无线传输链路的负载率,当所述负载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所述基站按照第一反馈因子从终端反馈的信道信息中抽取第一信道反馈信息,通过按照第一反馈因子选择部分信道信息进行反馈,使得无线传输链路的负载和信道反馈传输开销上达到平衡,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效率。
结合第三方面和第七方面可知,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反馈信息的传输的方法和基站,当所述信道的变化速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所述基站按照第一预设频度向数据中心反馈所述信道的信息,基站根据信道变化速率确定向数据中心反馈信道信息的频度,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效率。
结合第四方面和第八方面可知,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反馈信息的传输的方法和基站,基站对上行导频所在的子载波进行信道估计,获取第一信道信息;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对数据子载波的信道进行信道插值计算,并根据信道插值计算的结果获取第二信道信息;所述基站根据反馈因子,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中获取第三信道信息;所述基站将所述第三信道信息反馈给数据中心。通过反馈因子选择部分信道信息进行反馈,使得在通信系统性能和信道反馈传输开销上达到平衡,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反馈传输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道反馈传输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道反馈传输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道反馈传输的方法流程图;
图4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时域半波带宽计算流程图;
图4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脉冲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道反馈传输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道反馈传输的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道反馈传输的方法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道反馈传输的方法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的装置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图;
图1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图;
图1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图;
图1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图;
图1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实体结构图;
图1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实体结构图;
图1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实体结构图;
图1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实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该图1为一种基于密集无线覆盖的通信系统,在该通信系统中,没有以基站为中心的小区和扇区,因为基站的覆盖范围之间有很大的重叠。在该通信系统中,小区之间的信号会相互干扰,为了更精确的进行干扰消除和抑制,需要对信道状态进行精确的估计和反馈。如果采用OFDM(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物理层承载,在这种密集组网且大功率覆盖的场景下,信道的反馈量很大,使得无线传输的开销很大,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图2所示,该图2描述了基于密集无线覆盖的通信系统的组成。该通信系统包括三部分:最下面的部分是基站站点,其特点是发送功率大,基站站点信号覆盖范围相互重叠部分多,基站站点之间不再是规则的蜂窝结构,可以进行任意的网络拓扑组网;中间是无线传送部分,该无线传输部分通过光纤、微波等方式和集中控制器(或者数据中心)相连。最上面的部分是集中控制器(或者数据中心),总体是一个集中处理的阵列,其功能是计算各站点发送信号波形,调度用户业务。为了准确的计算发送波形,用户的信道测量需要经过无线传送网络反馈到数据中心。
如图3所示,该图3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信道反馈传输的方法,该方法用来反馈信道信息,该方法具体包括步骤101至步骤105。
101、终端对下行导频所在的子载波进行信道估计,获取第一信道信息;
其中,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具有通讯功能的电子设备;
其中,终端可以通过MMSE(MinimumMeanSquareError,最小均方误差)算法或LS(LeastSquare,最小二乘法)算法等算法对下行导频所在的子载波进行信道估计;
其中,第一信道信息是指下行导频所在子载波的信道传输函数。
102、该终端根据该第一信道信息,对数据子载波的信道进行信道插值计算,并根据信道插值计算的结果获取第二信道信息;
其中,在估计完导频子载波处的信道传输函数后,数据子载波的信道响应可以通过在相邻的导频子载波间插值得到。常用的插值算法包括线性插值法、二阶插值法、时域变化插值法等算法。
其中,第二信道信息是指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传输函数和数据子载波的信道传输函数。
103、该终端确定反馈因子;
其中,反馈因子可以理解为反馈的比例。例如,反馈因子为2,那么就是每隔两个反馈一个。
104、该终端根据反馈因子,从该该第二信道信息中获取第三信道信息,该第三信道信息的数量小于该第二信道信息的数量;
终端通过信道估计和插值计算,获得了全部的信道信息,如果全部反馈给基站将占用大量的无线反馈信道资源。
因此,终端可以通过反馈因子从该第二信道信息中选择部分信息作为第三信道信息。
其中,反馈因子可以是预先设置的,也可以是根据第一信道信息和第二信道信息的数量动态变化的。例如:如果将3设置为反馈因子,则每隔3个RE(ResourceElement,资源粒子)信道确定一个第三信道信息。
105、该终端将该第三信道信息反馈给基站。
其中,根据反馈因子确定需要反馈的第三信道后,将该第三信道的信道信息通过上行链路反馈给基站。
从上可知,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反馈信息的传输的方法,该终端根据反馈因子,从该第二信道信息中获取第三信道信息;该终端将该第三信道信息反馈给基站,通过反馈因子选择部分信道信息进行反馈,使得在通信系统性能和信道反馈传输开销上达到平衡,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效率。
可选的,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103具体包括步骤201和步骤202;
201、该终端根据该第二信道信息计算信道方差;
其中,终端根据信道插值算法计算出子带中每个子载波的信道,然后计算整个子带的信道方差。
202、该终端根据该信道方差和该信道插值计算的结果确定该反馈因子。
其中,终端根据整个子带的信道方法和信道插值计算结果之间的关系,从中确定选取反馈因子;
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反馈因子会发生变化;
其中,在频段上根据性能要求确定反馈因子;因此,通过确定反馈因子,可以做到在通信系统性能和信道反馈无线传输上的折中。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3具体包括:
该终端根据该第二信道信息的时域半波带宽确定该反馈因子。
如图4a所示的时域半波带宽计算流程图,具体过程如下:
假定OFDM系统的CP(cyclicprefix,循环前缀)长K,FFT(fastFouriertransformation,快速傅立叶变换,)块大小是N。最先输入的OFDM信号已经完成同步,则输入的信号:x1,x2,...,xK+N,去CP之后数据是:xK+1,xK+2,...,xK+N
以N个数据xK+1,xK+2,...,xK+N为输入进行N-FFT变换,输出为:XK+1,XK+2,...,XK+N。这N个点中,某些位置为导频,假定其中L个点为导频,对这L个点分别进行LS或者MMSE估算,即完成各导频位置的频域信道估计:X=d×H+N,这里X是导频位置的数据(即:XK+1,XK+2,...,XK+N中其中一个数据),H表示这个导频位置的频域信道,N表示导频位置的频域噪音,是满足方差为σ2的高斯随机变量。d是导频位置发送的导频数据,是已知的数据,例如1或者-1或者其他复数。信道估计:LS算法:H'=X(dHd+σ2)-1d。
估算出导频位置的频域信道之后,通过插值算法计算所有N个位置的频域信道,插值算法包括维纳滤波等算法等。然后将频域信道经过N-IFFT变换后得到时域的信道脉冲:h1,h2,...,hN。具体如图4b所示。
时域半波带宽可以和频域带宽类似计算。例如设W是满足|hW|≥|hi|(i=1,2,3...,N)。假定W1是最小满足,
W2是最大满足则W1-W2则计算为时域半波带宽。该带宽越大,说明频域的波动性越大,反馈因子越小(即需要反馈的信道越多);该带宽越小,说明频域的波动性越小,反馈因子越大(即需要反馈的信道越小)。
如图5所示,该图5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信道反馈传输的方法,该方法用来反馈信道信息,该方法具体包括步骤301至步骤302。
301、基站获取无线传输链路的负载率,该负载率为信息交互量与链路容量的比值;其中,该信息交互量为该基站与数据中心在预设时间内信息交换的数量,该链路容量为该基站到该数据中心的链路在预设时间内可容纳的信息数量;
其中,基站可以通过无线传输链路负载率判断无线传输链路是否存在足够盈余容量;当盈余量不足时,降低反馈因子,从而保证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当反馈因子不足以支持协作通信性能时,则需要告警,通知数据中心,信道反馈告警。
302、当该负载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该基站按照第一反馈因子从终端反馈的信道信息中抽取第一信道反馈信息,并向数据中心发送该第一信道反馈信息。
其中,第一反馈因子可以是预先设置的,也可以是根据负载的变化而动态变化的。例如:假设第一预设值为50%,当负载率为50%至70%的时候,第二反馈因子可以是3,每隔三个反馈一个信道信息,也就是说可以抽取四分之一的终端反馈的信道作为第一信道反馈信息进行反馈;当负载率为70%至80%的时候,第二反馈因子可以是4,也就是说可以抽取五分之一的终端反馈的信道作为第一信道反馈信息进行反馈。当负载率过高时,根据反馈因子反馈的信道不足以支持协作通信性能时,则需要告警,通知数据中心,信道反馈告警。
从上可知,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反馈信息的传输的方法,基站获取无线传输链路的负载率,当该负载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该基站按照第一反馈因子从终端反馈的信道信息中抽取第一信道反馈信息,通过按照反馈因子选择部分信道信息进行反馈,使得无线传输链路的负载和信道反馈传输上达到平衡,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效率。
可选的,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步骤302具体包括步骤401和步骤402;
401、当该负载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该基站按照预设比例和该第一反馈因子获取第二反馈因子;
402、该基站按照该第二反馈因子从终端反馈的信道信息中抽取第二信道反馈信息,并向数据中心发送该第二信道反馈信息,该第二反馈因子大于该第一反馈因子。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步骤301之后还包括步骤403:
当该负载率小于第一预设值时,该基站按照第三反馈因子从终端反馈的信道信息中抽取第三信道反馈信息,并向数据中心发送该第三信道反馈信息,该第三反馈因子小于该第一反馈因子。
其中,基站获取无线传输链路的负载率之后,将该负载率与第一预设值作比较,当负载率小于第一预设值时,说明无线传输链路负载量尚有盈余,可以按照预先设置的第三反馈因子,从终端反馈的信道信息中抽取部分反馈信息作为第三信道反馈信息,并向数据中心发送该第三信道反馈信息。
其中,第三反馈因子可以是预先设置的,也可是根据负载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对终端反馈的信道信息进行抽取的时候,是按照反馈因子的倒数进行抽取的。例如:假设第一预设值为50%,当负载率为0%至30%的时候,第三反馈因子可以是1,也就是说按照第三反馈因子可以抽取50%的终端反馈的信道作为第一信道反馈信息进行反馈;当负载率为30%至50%的时候,第三反馈因子可以是2,也就是说按照第三反馈因子可以抽取33.3%的终端反馈的信道作为第三信道反馈信息进行反馈。
如图7所示,该图7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信道反馈传输的方法,该方法用来反馈信道信息,该方法具体包括步骤501至步骤502。
501、基站根据终端反馈的信道的信息确定该信道的变化速率;
其中,信道的信息可以是信道传输函数;
其中,基站接收到终端反馈的信道的信息后,可以基于多普勒测量的计算,判别信道变化的快慢。例如:可以通过简单的相关法,根据前后信号符号的相关性来计算;
其中,基于多普勒测量信道的频移具体包括:首先测量信道时间差的自相关函数,然后对自相关函数进行傅立叶变化得到信道的功率谱,最后计算信道的最大多普勒频移。
502、当该信道的变化速率大于或等于该第一预设值时,该基站按照第一预设频度向数据中心反馈该信道的信息。
例如,信道的变化速率大于或等于该第一预设值,那么可以认定信道变化快,那么基站可以按照50ms一组或20ms一组向数据中心反馈信道的信息。
从上可知,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反馈信息的传输的方法,当该信道的变化速率大于或等于该第一预设值时,该基站按照第一预设频度向数据中心反馈该信道的信息,基站根据信道变化速率确定向数据中心反馈信道信息的频度,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效率。
可选的,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在步骤502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该信道的变化速率小于第一预设值时,该基站按照第二预设频度向数据中心反馈该信道的信息,该第二预设频度小于该第一预设频度。
其中,当信道的变化速率小于第一预设值时,可以认为信道的变化慢,基站可以按照第二预设频度进行信道信息反馈。例如,假设信道变化慢,那么可以100ms反馈一组信道,则可以将反馈的开销降低到1/100,结合频域可进一步降低到1/200或者1/400。
如图8,该图8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信道反馈传输的方法,该方法用来反馈信道信息,该方法具体包括步骤601至步骤605。
601、基站对上行导频所在的子载波进行信道估计,获取第一信道信息;
其中,基站可以通过MMSE(MinimumMeanSquareError,最小均方误差)算法或LS(LeastSquare,最小二乘法)算法等算法对下行导频所在的子载波进行信道估计;
其中,第一信道信息是指上行导频所在子载波的信道传输函数。
602、该基站根据该第一信道信息,对数据子载波的信道进行信道插值计算,并根据信道插值计算的结果获取第二信道信息;
其中,在估计完导频子载波处的信道传输函数后,数据子载波的信道响应可以通过在相邻的导频子载波间插值得到。常用的插值算法包括线性插值法、二阶插值法、时域变化插值法等算法。
其中,第二信道信息是指导频子载波的信道传输函数和数据子载波的信道传输函数。
603、该基站确定反馈因子;
其中,反馈因子可以理解为反馈的比例。例如,反馈因子为2,那么就是每隔两个反馈一个。
604、该基站根据该反馈因子从该该第二信道信息中获取第三信道信息,该第三信道信息的数量小于该第二信道信息的数量;
基站通过信道估计和插值计算,获得了全部的信道信息,如果全部反馈给数据中心将占用大量的无线反馈信道资源。
因此,基站可以通过反馈因子从该第二信道信息中选择部分信息作为第三信道信息。
其中,反馈因子可以是预先设置的,也可以是根据第二信道信息的数量动态变化的。例如:如果将3设置为反馈因子,则每隔3个RE信道确定一个第三信道信息。
605、该基站将该第三信道信息反馈给数据中心。
其中,根据反馈因子确定需要反馈的第三信道后,将该第三信道的信道信息反馈给数据中心。
从上可知,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反馈信息的传输的方法,该基站根据反馈因子,从该该第二信道信息中获取第三信道信息;该基站将该第三信道信息反馈给数据中心,通过反馈因子选择部分信道信息进行反馈,使得在通信系统性能和信道反馈传输开销上达到平衡,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效率。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步骤603包括步骤603a和步骤603b;
603a、该基站根据该第二信道信息计算信道方差;
其中,基站根据信道插值算法计算出子带中每个子载波的信道,然后计算整个子带的信道方差。
603b、该基站根据该信道方差和该信道插值计算的结果确定该反馈因子。
其中,基站根据整个子带的信道方法和信道插值计算结果之间的关系,从中确定选取反馈因子;
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反馈因子会发生变化;
其中,在频段上根据性能要求确定反馈因子;因此,通过确定反馈因子,可以做到在通信系统性能和信道反馈无线传输上的折中。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步骤603具体包括:
该基站根据该第二信道信息的时域半波带宽确定该反馈因子。
其中,假定OFDM系统的CP长K,FFT块大小是N。最先输入的OFDM信号已经完成同步,则输入的信号:x1,x2,...,xK+N,去CP之后数据是:xK+1,xK+2,...,xK+N。以N个数据xK+1,xK+2,...,xK+N为输入进行N-FFT变换,输出为:XK+1,XK+2,...,XK+N。这N个点中,某些位置为导频,假定其中L个点为导频,对这L个点分别进行LS或者MMSE估算,即完成各导频位置的频域信道估计:X=d×H+N,这里X是导频位置的数据(即:XK+1,XK+2,...,XK+N中其中一个数据),H表示这个导频位置的频域信道,N表示导频位置的频域噪音,是满足方差为σ2的高斯随机变量。d是导频位置发送的导频数据,是已知的数据,例如1或者-1或者其他复数。信道估计:LS算法:H'=X(dHd+σ2)-1d。
估算出导频位置的频域信道之后,通过插值算法计算所有N个位置的频域信道,插值算法包括维纳滤波等算法等。然后将频域信道经过N-IFFT变换后得到时域的信道脉冲:h1,h2,...,hN。时域半波带宽可以和频域带宽类似计算。例如设W是满足|hW|≥|hi|(i=1,2,3...,N)。假定W1是最小满足,
W2是最大满足则W1-W2则计算为时域半波带宽。该带宽越大,说明频域的波动性越大,反馈因子越小(即需要反馈的信道越多);该带宽越小,说明频域的波动性越小,反馈因子越大(即需要反馈的信道越小)。
如图9所示,该据图9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90,该终端90用于执行前述图3、图4所显示的信道反馈传输的方法。终端90包括:第一获取单元901,计算单元902,确定单元903,第二获取单元904、反馈单元905。
第一获取单元901,用于对下行导频所在的子载波进行信道估计,获取第一信道信息;
计算单元902,用于根据该获取单元获取的第一信道信息,对数据子载波的信道进行信道插值计算,并根据插值计算的结果获取第二信道信息;
确定单元903,用于确定反馈因子;
第二获取单元904,用于根据反馈因子从该第二信道信息中获取第三信道信息,该第三信道信息的数量小于该第二信道信息的数量;
反馈单元905,用于将该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的第三信道信息反馈给基站。
从上可知,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该终端根据反馈因子,从该第二信道信息中获取第三信道信息;该终端将该第三信道信息反馈给基站,通过反馈因子选择部分信道信息进行反馈,使得在通信系统性能和信道反馈传输开销上达到平衡,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效率。
可选的,如图10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该确定单元903包括计算子单元1001,确定子单元1002,
计算子单元1001,用于根据第一计算单元902获取的第二信道信息计算信道方差;
确定子单元1002,用于根据该信道方差和该信道差值计算的结果确定该反馈因子。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该终端还包括第二确定单元,
该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计算单元902获取的第二信道信息的时域半波带宽确定该反馈因子。
如图11所示,该据图11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110,该基站110用于执行前述图5、图6所显示的信道反馈传输的方法。基站110包括:获取单元1101,第一抽取单元1102。
获取单元1101,用于获取无线传输链路的负载率,该负载率为信息交互量与链路容量的比值;其中,该信息交互量为该基站与数据中心在预设时间内信息交换的数量,该链路容量为该基站到该数据中心的链路在预设时间内可容纳的信息数量;
第一抽取单元1102,用于当该负载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按照第一反馈因子从终端反馈的信道信息中抽取第一信道反馈信息,并向数据中心发送该第一信道反馈信息。可选的,如图12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抽取单元包括计算子单元1201和抽取子单元1202,
计算子单元1201,用于当该负载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按照预设比例和该第一反馈因子获取第二反馈因子;
抽取子单元1202,用于按照该第二反馈因子从终端反馈的信道信息中抽取第二信道反馈信息,并向数据中心发送该第二信道反馈信息,该第二反馈因子大于该第一反馈因子。
可选的,如图12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示该基站110还包括第二抽取单元1103,
第二抽取单元1103,用于当该负载率小于第一预设值时,该基站按照第三反馈因子从终端反馈的信道信息中抽取第三信道反馈信息,并向数据中心发送该第三信道反馈信息,该第三反馈因子小于该第一反馈因子。
从上可知,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基站获取无线传输链路的负载率,用于当该负载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按照第一反馈因子从终端反馈的信道信息中抽取第一信道反馈信息,通过按照反馈因子选择部分信道信息进行反馈,使得无线传输链路的负载和信道反馈传输开销上达到平衡,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效率。
如图13所示,该据图13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130,该基站130用于执行前述图7所显示的信道反馈传输的方法。基站130包括:确定单元1301,第一反馈单元1302。
确定单元1301,用于根据终端反馈的信道的信息确定该信道的变化速率;
第一反馈单元1302,用于当该信道的变化速率大于或等于该第一预设值时,该基站按照第一预设频度向数据中心反馈该信道的信息。
从上可知,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当该信道的变化速率大于或等于该第一预设值时,该基站按照第一预设频度向数据中心反馈该信道的信息,基站根据信道变化速率确定向数据中心反馈信道信息的频度,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效率。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基站130还包括第二反馈单元,
第二反馈单元,当该信道的变化速率小于第一预设值时,该基站按照第二预设频度向数据中心反馈该信道的信息,该第二预设频度小于该第一预设频度。
如图14所示,该据图14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140,该基站140用于执行前述图8所显示的信道反馈传输的方法。基站140包括:第一获取单元1401,计算单元1402,确定单元1403,第二获取单元1404、反馈单元1405。
第一获取单元1401,用于对上行导频所在的子载波进行信道估计,获取第一信道信息;
计算单元1402,用于根据该获取单元获取的第一信道信息,对数据子载波的信道进行信道插值计算,并根据插值计算的结果获取第二信道信息;
确定单元1403,用于确定反馈因子;
第二获取单元1404,用于根据反馈因子从该第二信道信息中获取第三信道信息,该第三信道信息的数量小于该第二信道信息的数量;
反馈单元1405,将该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的第三信道信息反馈给数据中心。
从上可知,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该基站根据反馈因子,从该第二信道信息中获取第三信道信息;该终端将该第三信道信息反馈给数据中心,通过反馈因子选择部分信道信息进行反馈,使得在通信系统性能和信道反馈传输开销上达到平衡,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效率。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确定单元1403包括计算子单元,确定子单元,
该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该计算单元获取的第二信道信息计算信道方差;
该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该信道方差和该信道差值计算的结果确定该反馈因子。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
确定单元1403,用于根据计算单元1402获取的第二信道信息的时域半波带宽确定该反馈因子。
图15描述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501(例如CPU,CentralProcessingUnit),存储器15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503,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504以及至少一个接收器1505,用于实现这些装置之间的连接通信。处理器1501用于执行存储器1502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计算机程序。存储器1502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至少eMMC(EmbeddedMultiMediaCard,嵌入式多媒体卡)存储器。通过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503(可以是有线或者无线)实现该网络设备与至少一个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使用互联网,广域网、本地网、城域网等。该终端用于执行图3所示的信道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502存储了程序15021,程序15021可以被处理器1501执行,这个程序包括:
对下行导频所在的子载波进行信道估计,获取第一信道信息;
根据该第一信道信息,对数据子载波的信道进行信道插值计算,并根据信道插值计算的结果获取第二信道信息;
确定反馈因子;
根据该反馈因子,从该第二信道信息中获取第三信道信息,该第三信道信息的数量小于该第二信道信息的数量;
将该第三信道信息反馈给基站。
具体的实施步骤与图3所示的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确定反馈因子包括:
根据该第二信道信息计算信道方差;
根据该信道方差和该信道插值计算的结果确定该反馈因子。
可选的,确定反馈因子包括:根据该第二信道信息的时域半波带宽确定该反馈因子。
从上可知,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该终端根据反馈因子,从该第二信道信息中获取第三信道信息;该终端将该第三信道信息反馈给基站,通过反馈因子选择部分信道信息进行反馈,使得在通信系统性能和信道反馈传输上达到平衡,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效率。
图16描述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601(例如CPU),存储器16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603,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604以及至少一个接收器1605,用于实现这些装置之间的连接通信。处理器1601用于执行存储器1602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计算机程序。存储器1602可能包含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eMMC存储器。通过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603(可以是有线或者无线)实现该网络设备与至少一个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使用互联网,广域网、本地网、城域网等。该基站用于执行图5所示的信道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602存储了程序16021,程序16021可以被处理器1601执行,这个程序包括:
获取无线传输链路的负载率,该负载率为信息交互量与链路容量的比值;其中,该信息交互量为该基站与数据中心在预设时间内信息交换的数量,该链路容量为该基站到该数据中心的链路在预设时间内可容纳的信息数量;
当该负载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按照第一反馈因子从终端反馈的信道信息中抽取第一信道反馈信息,并向数据中心发送该第一信道反馈信息。
具体的实施步骤与图5所示的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按照第一反馈因子从终端反馈的信道信息中抽取第一信道反馈信息,并向数据中心发送该第一信道反馈信息,具体包括:按照预设比例和该第一反馈因子获取第二反馈因子;
按照该第二反馈因子从终端反馈的信道信息中抽取第二信道反馈信息,并向数据中心发送该第二信道反馈信息,该第二反馈因子大于该第一反馈因子。
可选的,当该负载率小于第一预设值时,按照第三反馈因子从终端反馈的信道信息中抽取第三信道反馈信息,并向数据中心发送该第三信道反馈信息,该第三反馈因子小于该第一反馈因子。
从上可知,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基站获取无线传输链路的负载率,当该负载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按照第一反馈因子从终端反馈的信道信息中抽取第一信道反馈信息,通过按照反馈因子选择部分信道信息进行反馈,使得无线传输链路的负载和信道反馈传输开销上达到平衡,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效率。
图17描述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701(例如CPU),存储器17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703,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704以及至少一个接收器1705,用于实现这些装置之间的连接通信。处理器1701用于执行存储器1702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计算机程序。存储器1702可能包含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eMMC存储器。通过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703(可以是有线或者无线)实现该网络设备与至少一个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使用互联网,广域网、本地网、城域网等。该基站用于执行图7所示的信道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702存储了程序17021,程序17021可以被处理器1701执行,这个程序包括:
根据终端反馈的信道的信息确定该信道的变化速率;
当该信道的变化速率大于或等于该第一预设值时,按照第一预设频度向数据中心反馈该信道的信息。
具体的实施步骤与图7所示的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当该信道的变化速率小于第一预设值时,按照第二预设频度向数据中心反馈该信道的信息,该第二预设频度小于该第一预设频度。
从上可知,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当该信道的变化速率大于或等于该第一预设值时,该基站按照第一预设频度向数据中心反馈该信道的信息,基站根据信道变化速率确定向数据中心反馈信道信息的频度,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效率。
图18描述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801(例如CPU),存储器18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803,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804以及至少一个接收器1805,用于实现这些装置之间的连接通信。处理器1801用于执行存储器1802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计算机程序。存储器1802可能包含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eMMC存储器。通过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803(可以是有线或者无线)实现该网络设备与至少一个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使用互联网,广域网、本地网、城域网等。该终端用于执行图3所示的信道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802存储了程序18021,程序18021可以被处理器1801执行,这个程序包括:
对上行导频所在的子载波进行信道估计,获取第一信道信息;
根据该第一信道信息,对数据子载波的信道进行信道插值计算,并根据信道插值计算的结果获取第二信道信息;
确定反馈因子;
根据反馈因子,从该第二信道信息中获取第三信道信息,该第三信道信息的数量小于该第二信道信息的数量;
将该第三信道信息反馈给基站。
具体的实施步骤与图8所示的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确定反馈因子包括:
根据该第二信道信息计算信道方差;
根据该信道方差和该信道插值计算的结果确定该反馈因子。
可选的,确定反馈因子包括:根据该第二信道信息的时域半波带宽确定该反馈因子。
从上可知,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该基站根据反馈因子,从该第二信道信息中获取第三信道信息;该基站将该第三信道信息反馈给数据中心,通过反馈因子选择部分信道信息进行反馈,使得在通信系统性能和信道反馈传输开销上达到平衡,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上述装置和系统内的各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具体内容可参见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上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上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OM:Read-OnlyMemory)或RAM等。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该,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22)

1.一种信道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对下行导频所在的子载波进行信道估计,获取第一信道信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对数据子载波的信道进行信道插值计算,并根据信道插值计算的结果获取第二信道信息;
所述终端确定反馈因子;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反馈因子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中获取第三信道信息,所述第三信道信息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的数量;
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三信道信息反馈给基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确定反馈因子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计算信道方差;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信道方差和所述信道插值计算的结果确定所述反馈因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确定反馈因子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信道信息的时域半波带宽确定所述反馈因子。
4.一种信道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获取无线传输链路的负载率,所述负载率为信息交互量与链路容量的比值;其中,所述信息交互量为所述基站与数据中心在预设时间内信息交换的数量,所述链路容量为所述基站到所述数据中心的链路在预设时间内可容纳的信息数量;
当所述负载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所述基站按照第一反馈因子从终端反馈的信道信息中抽取第一信道反馈信息,并向数据中心发送所述第一信道反馈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按照第一反馈因子从终端反馈的信道信息中抽取第一信道反馈信息,并向数据中心发送所述第一信道反馈信息,具体包括:所述基站按照预设比例和所述第一反馈因子获取第二反馈因子;
所述基站按照所述第二反馈因子从终端反馈的信道信息中抽取第二信道反馈信息,并向数据中心发送所述第二信道反馈信息,所述第二反馈因子大于所述第一反馈因子。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负载率小于第一预设值时,所述基站按照第三反馈因子从终端反馈的信道信息中抽取第三信道反馈信息,并向数据中心发送所述第三信道反馈信息,所述第三反馈因子小于所述第一反馈因子。
7.一种信道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根据终端反馈的信道的信息确定所述信道的变化速率;
当所述信道的变化速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所述基站按照第一预设频度向数据中心反馈所述信道的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信道的变化速率小于第一预设值时,所述基站按照第二预设频度向数据中心反馈所述信道的信息,所述第二预设频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频度。
9.一种信道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对上行导频所在的子载波进行信道估计,获取第一信道信息;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信道信息,对数据子载波的信道进行信道插值计算,并根据信道插值计算的结果获取第二信道信息;
所述基站确定反馈因子;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反馈因子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中获取第三信道信息,所述第三信道信息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的数量;
所述基站将所述第三信道信息反馈给数据中心。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确定反馈因子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信道信息计算信道方差;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信道方差和所述信道插值计算的结果确定所述反馈因子。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确定反馈因子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信道信息的时域半波带宽确定所述反馈因子。
12.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对下行导频所在的子载波进行信道估计,获取第一信道信息;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第一信道信息,对数据子载波的信道进行信道插值计算,并根据插值计算的结果获取第二信道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反馈因子;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反馈因子,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中获取第三信道信息,所述第三信道信息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的数量;
反馈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的第三信道信息反馈给基站。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包括计算子单元,确定子单元,
所述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计算单元获取的第二信道信息计算信道方差;
所述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道方差和所述信道差值计算的结果确定所述反馈因子。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道信息的时域半波带宽确定所述反馈因子。
15.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无线传输链路的负载率,所述负载率为信息交互量与链路容量的比值;其中,所述信息交互量为所述基站与数据中心在预设时间内信息交换的数量,所述链路容量为所述基站到所述数据中心的链路在预设时间内可容纳的信息数量;
第一抽取单元,用于当所述负载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按照第一反馈因子从终端反馈的信道信息中抽取第一信道反馈信息,并向数据中心发送所述第一信道反馈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抽取单元包括计算子单元和抽取子单元,
所述计算子单元,用于当所述负载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按照预设比例和所述第一反馈因子获取第二反馈因子;
所述抽取子单元,用于按照所述第二反馈因子从终端反馈的信道信息中抽取第二信道反馈信息,并向数据中心发送所述第二信道反馈信息,所述第二反馈因子大于所述第一反馈因子。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第二抽取单元,
所述第二抽取单元,用于当所述负载率小于第一预设值时,所述基站按照第三反馈因子从终端反馈的信道信息中抽取第三信道反馈信息,并向数据中心发送所述第三信道反馈信息,所述第三反馈因子小于所述第一反馈因子。
18.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终端反馈的信道的信息确定所述信道的变化速率;
第一反馈单元,用于当所述信道的变化速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所述基站按照第一预设频度向数据中心反馈所述信道的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第二反馈单元,
所述第二反馈单元,当所述信道的变化速率小于第一预设值时,所述基站按照第二预设频度向数据中心反馈所述信道的信息,所述第二预设频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频度。
20.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对上行导频所在的子载波进行信道估计,获取第一信道信息;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第一信道信息,对数据子载波的信道进行信道插值计算,并根据插值计算的结果获取第二信道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反馈因子;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反馈因子,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中获取第三信道信息,所述第三信道信息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信道信息的数量;
反馈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的第三信道信息反馈给数据中心。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包括计算子单元,确定子单元,
所述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计算单元获取的第二信道信息计算信道方差;
所述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道方差和所述信道差值计算的结果确定所述反馈因子。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道信息的时域半波带宽确定所述反馈因子。
CN201410401147.1A 2014-08-14 2014-08-14 一种信道反馈传输的方法 Active CN1054505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01147.1A CN105450560B (zh) 2014-08-14 2014-08-14 一种信道反馈传输的方法
PCT/CN2015/074922 WO2016023369A1 (zh) 2014-08-14 2015-03-24 一种信道反馈传输的方法
EP15831853.5A EP3145139B1 (en) 2014-08-14 2015-03-24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feedback
US15/395,571 US10506565B2 (en) 2014-08-14 2016-12-30 Channel feedback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6/676,712 US11160063B2 (en) 2014-08-14 2019-11-07 Channel feedback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01147.1A CN105450560B (zh) 2014-08-14 2014-08-14 一种信道反馈传输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50560A true CN105450560A (zh) 2016-03-30
CN105450560B CN105450560B (zh) 2019-02-12

Family

ID=55303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01147.1A Active CN105450560B (zh) 2014-08-14 2014-08-14 一种信道反馈传输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0506565B2 (zh)
EP (1) EP3145139B1 (zh)
CN (1) CN105450560B (zh)
WO (1) WO2016023369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4509A (zh) * 2009-09-29 2011-04-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调度终端反馈信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EP2434835A1 (en) * 2010-09-22 2012-03-28 Deutsche Telekom AG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COMP data and signalling on X2-interface using additional VLAN identifier
CN102549939A (zh) * 2009-10-08 2012-07-0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mimo传输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可扩展量化的方法和装置
US20130182596A1 (en) * 2009-12-30 2013-07-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network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3294558A (zh) * 2013-05-29 2013-09-11 北京大学 一种支持动态信任评估的MapReduce调度方法
CN103596288A (zh) * 2013-12-09 2014-02-19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lte系统接入认知频谱的方法及系统
CN104168050A (zh) * 2013-05-16 2014-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信息反馈的方法和设备
CN104521304A (zh) * 2012-06-14 2015-04-15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发送和接收反馈信息的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8864A (zh) * 2007-09-11 2009-03-18 上海睿智通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系统信道估计方法与装置
US20120008614A1 (en) * 2009-03-12 2012-01-12 Isao Hirakaw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ermina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1888646B (zh) * 2009-05-12 2013-03-1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信道质量反馈信息获得方法、系统以及基站
WO2011123976A1 (zh) * 2010-04-06 2011-10-13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平坦反馈模式和分级反馈模式之间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US8520781B2 (en) * 2010-07-29 2013-08-27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nnel estimation
WO2012126514A1 (en) * 2011-03-22 2012-09-2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Performing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comp)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2263613B (zh) * 2011-08-08 2018-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和装置
WO2013173801A1 (en) * 2012-05-17 2013-11-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downlink comp operation
US8923876B2 (en) * 2012-08-16 2014-12-3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daptive uplink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 for backhaul
US9014290B2 (en) * 2012-11-20 2015-04-21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Throughput enhancement through repercussive coding in MIMO systems
US9503924B2 (en) * 2013-01-18 2016-1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polation-bas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enhancements in long-term evolution (LTE)
KR20140120002A (ko) * 2013-04-01 2014-10-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채널 관련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5684504A (zh) * 2013-10-28 2016-06-1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无线基站、业务负载均衡方法和存储有程序的存储介质
WO2015139208A1 (zh) * 2014-03-18 2015-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定向方向选择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4509A (zh) * 2009-09-29 2011-04-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调度终端反馈信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2549939A (zh) * 2009-10-08 2012-07-0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mimo传输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可扩展量化的方法和装置
US20130182596A1 (en) * 2009-12-30 2013-07-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network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2434835A1 (en) * 2010-09-22 2012-03-28 Deutsche Telekom AG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COMP data and signalling on X2-interface using additional VLAN identifier
CN104521304A (zh) * 2012-06-14 2015-04-15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发送和接收反馈信息的设备
CN104168050A (zh) * 2013-05-16 2014-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信息反馈的方法和设备
CN103294558A (zh) * 2013-05-29 2013-09-11 北京大学 一种支持动态信任评估的MapReduce调度方法
CN103596288A (zh) * 2013-12-09 2014-02-19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lte系统接入认知频谱的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160063B2 (en) 2021-10-26
EP3145139A1 (en) 2017-03-22
US10506565B2 (en) 2019-12-10
EP3145139B1 (en) 2019-07-31
WO2016023369A1 (zh) 2016-02-18
US20170111902A1 (en) 2017-04-20
US20200077387A1 (en) 2020-03-05
EP3145139A4 (en) 2017-08-02
CN105450560B (zh) 2019-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30622B (zh) 訊號傳輸裝置、傳輸方法及其電腦程式產品
US20120182964A1 (en) Pilot and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 for sdma mimo transmission downlink
TW201806421A (zh) 功率分配方法以及使用所述方法的基地台
CN108632189A (zh) 上行数据的发送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06416160B (zh)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2594737B (zh) 一种邻区干扰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6656877A (zh) 一种干扰消除方法和装置
CN108777857B (zh) 一种URLLC和mMTC共存场景下的接入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978608A (zh) 一种探测参考信号srs增强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7615847A (zh)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690180B (zh) 功率分配方法以及使用所述方法的基站
CN105450343A (zh) 一种预编码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283197A (zh) 用于空间频率域均衡的协方差估计方法及与其相关联的设备和系统
CN101938294B (zh) 一种同频多小区信道估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616805A (zh) 低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的调制方案
KR20210033690A (ko) 비직교 파일럿 신호 기반 채널 추정 장치 및 방법
CN102547997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干扰进行自适应调度的方法与设备
CN105450560A (zh) 一种信道反馈传输的方法
Patra et al. Receiver design for CDMA‐FBMC/OQAM systems
WO2019072242A1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756427A (zh) 一种预编码本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9150427A (zh)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1464410B1 (ko) Ofdm 기반 양방향 릴레이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2480440B (zh) 一种宽带同频干扰环境下的信道估计方法及系统
CN102025678B (zh) 信道估计方法、装置及相干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