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46108A - 处理盒 - Google Patents

处理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46108A
CN105446108A CN201511030400.8A CN201511030400A CN105446108A CN 105446108 A CN105446108 A CN 105446108A CN 201511030400 A CN201511030400 A CN 201511030400A CN 105446108 A CN105446108 A CN 1054461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volving force
push rod
slide block
guide rod
axis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3040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46108B (zh
Inventor
何永刚
刘朝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103040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461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461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461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461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461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42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盒,属于激光打印技术领域,包括盒体、切换装置、第一弹性件及可旋转地支承于盒体两端壁之间的感光鼓。切换装置设于盒体远离感光鼓的旋转力接收部的一端,包括推杆、复位件及滑块。由于在盒体远离旋转力接收部的一端设置有切换装置,改善了该处理盒在落机及从主机上取下过程联结及脱离联结的顺畅。

Description

处理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为打印机供给碳粉的处理盒。
背景技术
激光打印机是一种利用电子照相原理把图像形成于打印介质如纸张上的设备,通常由主机及可拆卸地安装于主机上的处理盒构成;其中,处理盒具有盒体,形成静电潜像的感光鼓及提供显影剂至感光鼓上以显影该静电潜像的显影辊,感光鼓与显影辊可旋转地支承于盒体的两端壁之间。感光鼓具有鼓筒及安装于鼓筒的一个轴向端上的旋转力传递组件,鼓筒通常由铝管及包覆于铝管外的感光材料层构成。当处理盒安装至主机上时,旋转力传递组件应便于与设于主机上的驱动轴牢固联结,将驱动轴的旋转力传递给鼓筒及其他旋转件,从而保证感光鼓及其他旋转件的正常工作;当处理盒中的碳粉耗尽之后,需要将处理盒从主机上拆下,以便更换新处理盒,在拆下处理盒的过程中,旋转力传递组件在外力的作用下应便于与驱动轴脱离联结。
公开号为CN103970002A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处理盒,如图1及图2所示,该处理盒包括盒体01,可旋转地支承于盒体两端壁之间的感光鼓02,及安装在盒体驱动端上的切换装置03。
感光鼓02包括鼓筒021及安装在鼓筒021的一个轴向端上的旋转力传递组件022,旋转力传递组件022包括鼓齿轮0220、弹簧023及旋转力传递件0221,旋转力传递件0221包括导杆02211及位于导杆02211一轴向端的旋转力接收部02212,旋转力传递件0221可沿鼓筒021轴向往复移动地置于鼓齿轮0220的容纳腔内,导杆02211上设有滑块02213。
切换装置03包括推杆031、弹簧0321、弹簧0322及安装座033。安装座033与盒体01的驱动端固定连接,其上形成有用于安装推杆031的滑槽,推杆031可沿滑槽在垂直导杆02212轴向的方向上往复移动。弹簧0321与弹簧0322的一端抵压在推杆031上,另一端抵压在安装座033上,它们的弹性恢复力迫使推杆031的顶压端部0311沿远离安装座033的方向移动。推杆031上设有滑道,滑道包括第一滞留段0312、连接段0313及第二滞留段0314,弹簧023的恢复力迫使滑块02213抵压在滑道上。
当整个处理盒不受外力约束时,推杆031位于脱离位置,此时,旋转力传递件0221在弹簧023的作用下沿轴向朝靠近鼓筒021的方向移动,使滑块02213位于第一滞留段0312上;当处理盒装入主机后,顶压端部0311受到安装位末端上的挡板的挤压力作用,推杆031由脱离位置移动至联结位置,滑块02211从第一滞留段0312沿连接段0313滑动至第二滞留段0314,位于第二滞留段0314上时,推杆031位于联结位置,推动旋转力传递件0221沿轴向朝远离鼓筒021的方向移动,使旋转力接收部02212与主机驱动轴联结。
上述处理盒在主机中安装到位后,完成了旋转力接收部02212与驱动轴的联结,但是,存在以下缺陷:(1)需要在驱动端上安装切换装置03,容易对驱动齿轮等传动件的布置造成干涉;(2)在其容纳腔内的碳粉耗尽后,为了能够顺畅地拆下处理盒,要求盒体01的驱动端往外移动一定间距,以使滑块02213从第二滞留段0314沿连接段0313滑动至第一滞留段0312,但受限于旋转力接收部02212与驱动轴上旋转力施加臂的联结,及第二滞留段0314对滑块02213为硬支撑,导致难以将旋转力传递件0211的轴线与驱动轴的轴线偏离一定距离,即难以将盒体01的驱动端拉出主机一定的距离,导致不易将处理盒从主机上顺畅地拆卸下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改善落机及从主机上拆下过程中联结及脱离联结顺畅的处理盒。
为此,本发明提供的处理盒包括盒体、切换装置、第一弹性件及可旋转地支承于盒体两端壁之间的感光鼓。感光鼓包括鼓筒及安装于该鼓筒的一个轴向端的旋转力传递组件,旋转力传递组件包括旋转力传递件,旋转力传递件包括导杆及位于该导杆的一个轴向端的旋转力接收部。切换装置包括推杆、复位件及滑块;沿平行于盒体端面的方向,推杆可在脱离位置与联结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沿处理盒装入主机的方向,脱离位置位于联结位置的下游。切换装置设在盒体远离旋转力接收部的一端。
由以上方案可见,将切换装置设在盒体远离旋转力接收部的一端,即盒体的导电端上,由于导电端上的传动件少,减少切换装置对导电端上零部件布置的干涉,而且在处理盒内碳粉耗尽后,拆下处理盒的过程中,先将盒体的导电端拉出主机一定间距,使旋转力接收部与驱动轴的脱离联结,与现有技术中设于驱动端相比,更容易获得脱离联结所需的间距,以改善将处理盒从主机上拆下的顺畅性。
具体的方案为推杆上设有滑道,沿推杆往复移动的方向,滑道包括第一滞留段与第二滞留段,第二滞留段与旋转力接收部间在导杆轴向上的间距大于第一滞留段与旋转力接收部间在导杆轴向上的间距。第一弹性件的恢复力迫使滑块抵压在所滑道上。复位件的复位力迫使推杆复位至脱离位置。推杆在往复移动方向上的端部受由脱离位置指向联结位置方向的力时,滑块从第二滞留段滑至第一滞留段;随滑块在第一滞留段与第二滞留段间的滑动,第一弹性件与滑块对导杆的合力,驱动导杆沿自身轴向往复移动。
一个更具体的方案为第一弹性件的恢复力通过导杆迫使旋转力接收部靠近鼓筒;沿导杆的轴向,滑块位于推杆朝向旋转力接收部的一侧。由于从第一滞留段滑至第二滞留段的动力由挤压力提供,而从第二滞留段滑至第一滞留段的动力由复位件提供,减少对复位件复位力的要求,便于切换装置的设计。
一个再具体的方案为导杆远离旋转力接收部的一端的端面设有第一轴孔,滑块上设有第二轴孔,一固定在盒体远离旋转力接收部一端的轴孔中的销钉,其销轴在轴向上穿过第二轴孔并伸入第一轴孔,销轴与第一轴孔及第二轴孔均为间隙配合。便于制造及组装。
另一个再具体的方案为导杆远离旋转力接收部的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滑块上设有与导杆的轴线共轴布置的第二轴孔,一固定在盒体远离旋转力接收部一端的轴孔中的销钉,其销轴在轴向上伸入第二轴孔,销轴与第二轴孔间隙配合。便于组装。
另一个更具体的方案为第一弹性件的恢复力通过导杆迫使旋转力接收部远离鼓筒,滑块与导杆固定连接;沿导杆的轴向,滑块位于推杆背对旋转力接收部的一侧。便于利用现有旋转力传递组件的结构进行设计及制造,且便于组装。
一个再具体的方案为滑块上设有与导杆的轴线共轴布置的第二轴孔,一固定在盒体远离旋转力接收部一端的轴孔中的销钉,其销轴在轴向上伸入第二轴孔,销轴与第二轴孔间隙配合。
另一个再具体的方案为推杆位于联结位置时,第一滞留段与滑块间存有间隙。与现有技术中推杆在旋转力传递组件工作过程始终与滑块为摩擦的状态相比,可消除推杆对滑块产生的摩擦力,以提高处理盒工作的稳定性。
一个优选的方案为复位件为同极相对布置的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第一磁体固定在推杆上,第二磁体固定在盒体上。采用磁体为复位件,减少其对盒体上空间布置设计的干涉。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为盒体上设有与推杆相配合的滑槽。推杆的本体为板状的U型叉结构,滑道设于U型叉结构的叉臂上,叉臂的自由端凸起形成有限位卡勾。沿脱离位置指向联结位置的方向,限位卡勾与滑槽位于下游的端面抵靠时,推杆被止挡在脱离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处理盒中感光单元与切换单元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图1中感光鼓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感光鼓与切换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旋转力传递组件与第一弹性件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旋转力传递件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滑块的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推杆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感光鼓、切换装置及销钉的结构分解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切换装置与盒体的相对位置关系图;
图11是反映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推杆、复位件与盒体之间装配过程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装入主机的状态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推杆的正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旋转力传递件、轴向限位件及第一弹性件的立体图;
图1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感光鼓、切换装置及销钉的结构分解图;
图1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推杆的立体图;
图17是反映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推杆、复位件与盒体之间装配过程示意图;
图18是反映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推杆、复位件与盒体之间装配过程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中推杆的立体图。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主要是对控制旋转力接收部与主机驱动轴的联结及脱离联结的机构进行改进,以改善处理盒在落机及从主机上取下来过程中联结与脱离联结顺畅,处理盒的其他部分结构根据现有产品进行设计。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3,处理盒的感光鼓2可旋转地支承在盒体1两端壁之间,切换装置3安装在盒体1的导电端11上。
参见图4,感光鼓2的旋转力传递组件22安装在其鼓筒21的一个轴向端上,导电支架安装在鼓筒21的另一轴向端上,鼓筒21由铝管及包覆于铝管外的感光材料层构成。切换装置3位于盒体远离旋转力传递组件22的一端上,由推杆31、复位件及滑块构成。复位件由弹簧321与弹簧322构成,弹簧321与弹簧322构成本实施例的第二弹性件。
参见图5,旋转力传递组件22由旋转力传递件221、轴向限位件222及鼓齿轮224构成。鼓齿轮224设有在其一个轴向端敞口的容纳腔2240,另一轴向端形成有与容纳腔2240连通的导向孔2242。
参见图6,旋转力传递件221由圆柱状的导杆2211及位于导杆2211的一个轴向端的旋转力接收部2212构成。导杆2211的径向外壁上设有沿其径向朝外延伸的输出臂22111。旋转力接收部2212上背对导杆2211的外端壁22123上形成有凹槽22121,凹槽22121沿导杆2211的径向贯穿旋转力接收部2212,凹槽22121两侧的外端壁22123沿导杆2211的轴向外凸各形成有一个旋转力接收臂22122,两个旋转力接收臂22122及凹槽22121均关于导杆2211的轴线中心对称布置。
参见图5及图6,鼓齿轮224的外观形状大致为圆柱形,位于鼓齿轮224轴向大约中部的径向外壁上设有斜齿轮2241,用于将鼓齿轮224接收到的旋转力传递给其他旋转件。容纳腔2240平行于鼓齿轮224轴向的内壁上设有朝鼓齿轮224径向中心延伸的输入臂2244。
导杆2211另一个轴向端依次穿过形成于轴向限位件222上的通孔2220,扭转弹簧223、容纳腔2240、导向孔2242到达导电支架上的轴孔,从而使旋转力传递件221能够沿导杆2211的轴向相对鼓齿轮224往复移动;在鼓齿轮224的周向上,输出臂22111于输入臂2244的位置处与输入臂2244抵靠接触,从而将旋转力接收部2212接收到的旋转力传递给鼓齿轮224。
扭转弹簧223的一个扭臂固定在其中一个输出臂22111上,另一个扭臂固定在形成于容纳腔2240内的固定柱2243上,沿鼓齿轮224的周向,使输出臂22111位于两个输入臂2244之间,即扭转弹簧223沿周向的弹性恢复力迫使输出臂22111远离输入臂2244。轴向限位件222盖于容纳腔2240的敞口端上,并以焊接的方式将轴向限位件222与鼓齿轮224固定连接;并且,扭转弹簧223沿轴向的弹性恢复力迫使输出臂22111抵靠轴向限位件222,即扭转弹簧223的轴向恢复力迫使旋转力接收部2212远离容纳腔2240,而轴向限位件222构成旋转力接收部2212远离容纳腔2240的限位。扭转弹簧223构成本实施例的第一弹性件。
参见图7,滑块33的基体330为一圆柱体,其一轴向端为一圆台状结构331,圆台状结构331轴向一端形成有一与如图6所示的导杆2211末端相匹配的安装孔332,另一端形成有与安装孔332连通的第二轴孔333,安装孔332内形成有内肩台3320,第二轴孔333内形成有内肩台3330。
参见图8,推杆31的本体310为一板状的U型叉结构,远离叉臂的端部沿宽度方向凸起形成顶压端部311,叉臂的自由端沿宽度方向朝外凸起形成限位卡勾315。顶压端部311靠近限位卡勾315的端面上设有安装柱3111及3112。
叉臂沿导杆2211轴向远离旋转力传递组件22的表面内凹形成有相互连接的第一滞留段312、连接段313及第二滞留段31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滞留段312与第二滞留段314均为与导杆2211轴向相互正交的平面,连接段313为连接第一滞留段312与第二滞留段314的斜面。第二滞留段314与旋转力接收部2212在导杆2211轴向上的间距大于第一滞留段312与旋转力接收部2212在导杆2211轴向上的间距。第一滞留段312、连接段313及第二滞留段314一起构成供滑块33滑动的滑道。
参见图7至图11,在组装的过程中,将鼓筒21的另一轴向端套接于导电支架24上,导杆2211依次穿过鼓筒21内腔及导电支架24的轴孔240并与轴孔240间隙配合,轴孔240与如图5所示的导向孔2242形成对导杆2211旋转及沿轴向往复移动的支承;将导杆2211的另一轴向端插入滑块33的安装孔332内并抵靠在内肩台3320上并通过螺钉将滑块33与导杆2211的端部固定连接,该螺钉与形成于导杆2211上的螺孔22110相匹配,且其螺帽抵靠在内肩台3330上。
销钉23的本体230固定在形成于盒体导电端端盖11上轴孔111中,其销轴231在轴向上伸入第二轴孔333并与第二轴孔333间隙配合,第二轴孔333与导杆2211的轴线共轴布置,从而使导杆2211及滑块33可绕销轴231旋转的同时,可沿销轴231的轴向移动。
导电端端盖11上形成有与推杆31相匹配的滑槽110及位于滑槽110两侧的安装槽112与安装槽113,安装槽112的底部凸起形成有安装柱114,安装槽113的底部凸起形成有安装柱115,将弹簧321的下端套接在固定柱114上,弹簧322的下端套接在固定柱115上。
将推杆31设有限位卡勾315的一端插入滑槽110内,限位卡勾315塞进滑槽110后被压缩,当穿出滑槽110内后被释放而扣合在滑槽110的出口端端面1101上,从而对本体310沿滑槽112的可移动范围进行限位,即当限位卡勾315与滑槽110的端面抵靠时,推杆31被止挡在脱离位置处;顶压端部311位于滑槽110进口端外。弹簧321的另一套接在固定柱3111上,弹簧322的另一端套接在固定柱3112上,并使弹簧321与弹簧322均处于压缩状态,二者的弹性恢复力迫使推杆31移动至脱离位置处,二者恢复力的合力构成复位件的复位力,即复位件的复位力使推杆复位至脱离位置。
沿导杆2211的轴向,滑块33位于推杆31背对如图6所示的旋转力接收部2212的一侧,即圆台状结构331的小径端面抵靠在滑道上。
参见图7至图12,在将处理盒装入打印机主机前,顶压端部311在弹簧321与弹簧322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使推杆31始终保持在脱离位置处,此时,滑块33抵压在第二滞留段314上,通过导杆2211使旋转力接收部始终保持与驱动轴02为脱离联结状态,即,使旋转力接收部2212与驱动轴02之间具有一定间距,便于将处理盒装入打印机主机中,有效地确保处理盒能够顺畅落机。即,沿脱离位置指向联结位置的方向,第二滞留段314位于第一滞留段312的下游。
当将处理盒装入主机后,位于主机引导件末端上的挡板05将对顶压端部311施加沿靠近导杆2211方向的按压力,从而压缩弹簧321与弹簧322,滑块33靠近旋转力接收部2212的端面沿连接段313滑至第一滞留段312上,此时,推杆31位于联结位置,在扭转弹簧223沿导杆2211轴向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旋转力接收部2212将沿导杆2211轴向朝远离鼓齿轮224的方向移动直至旋转力输出臂22111抵靠轴向限位件222上,旋转力接收部2212与驱动轴02完成联结。
当推杆31位于联结位置时,第一滞留段312被设计成与滑块33间存有间隙,以减少推杆31对滑块33的摩擦力,有效地确保处理盒保持稳定工作状态。
当处理盒内的碳粉耗尽后,需要更换处理盒,打开主机盖体,对盒体1的导电端施加一定拉力,使其导电端被拉出一定间距,顶压端部311不受挡板05的约束力,弹簧321及322的弹性恢复力使推杆31移动至脱离位置处,驱动滑块33沿连接段313从第一滞留段312移动至第二滞留段314,并通过导杆2211将旋转力接收部2212沿导杆2211轴向朝靠近鼓齿轮224方向拉动一定间距,从而实现旋转力接收部2212与驱动轴02的脱离联结,便于将处理盒从打印机主机中取出。
在打印过程中,由于旋转力接收部2212与驱动轴01之间的联结保持力由扭转弹簧223沿导杆2211轴向的弹性恢复力提供,有效地确保处理盒工作的稳定性。
第二实施例
作为对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参见图13,推杆41上的连接段413为一由圆弧面4131及与圆弧面4131光滑连接的倒角面4132构成的曲面,倒角面4132位于圆弧面4131远离限位卡勾415的一端,以改善滑块沿连接段413从第一滞留段412滑至第二滞留段413的顺畅性。
第三实施例
作为对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参见图14,用压缩弹簧523替代扭转弹簧,压缩弹簧523的一端抵压在旋转力输出臂52111上,另一端抵压在轴向限位件522上。旋转力输出臂52111为销钉,在组装过程中,先将导杆5211依次穿过轴向限位件522的通孔5220及压缩弹簧523,再将旋转力输出臂52111固定在导杆5211上。
参见图15,导杆5211的另一轴向端的端面形成有第一轴孔52110,导杆5211的另一轴向端穿过导电支架54的轴孔。销钉53的销轴531依次穿过形成于盒体导电端端盖上的轴孔,滑块63的第二轴孔633及第一轴孔52110,并与第一轴孔52110及第二轴孔633间隙配合,因此,滑块63可以在销轴531上沿轴向滑动,导杆5211可绕销轴531旋转。
参见图16,在推杆61上,沿限位卡勾615指向顶压端部611的方向,第二滞留段614、连接段613及第一滞留段612依次布置。
参见图14至图17,沿导杆5211轴向,推杆61上的第二滞留段614、连接段613及第一滞留段612均朝向旋转力接收部5212的方向布置,而滑块63的圆台状结构的小径端面朝背离旋转力接收部5212的方向布置,即滑块63位于推杆61靠近旋转力接收部5212的一侧。
第四实施例
作为对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第三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略去设于顶压端部及安装槽底面上用于固定弹簧的安装柱。
参见图18,复位件由第一磁块721、第二磁块722、第一磁块723及第二磁块724构成,四块磁块均为圆柱状结构。
第一磁块721以粘接的方式固定在推杆71的顶压端部711靠近限位卡勾的端面上,第二磁块722以粘接的方式固定在安装槽8103的底面上,且第一磁块721与第二磁块722为同极相对布置。
第一磁块723以粘接的方式固定在推杆71的顶压端部711靠近限位卡勾的端面上,第二磁块724以粘接的方式固定在安装槽8102的底面上,且第一磁块723与第二磁块724为同极相对布置。
第五实施例
作为对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第三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参见图14,压缩弹簧523的内径大于旋转力接收部5212的最大横向尺寸,轴向限位件522由左半块与右半块构成,在组装过程中,先将压缩弹簧523从旋转力接收部5212一端套于导杆5211外,并将左半块与右半块轴向限位件522分别或同时以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鼓齿轮上。
第六实施例
作为对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第三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参见图15,略去第一轴孔52110,滑块63与导杆5211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制成,导杆5211的外径等于滑块63的外径,且U型叉结构的两叉臂之间间距小于滑块63的圆台状结构的小径端面的直径,但大于销轴531的直径。
第七实施例
作为对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第三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参见图19,略去第二滞留段,推杆71上的第一滞留段712与连接段713构成一楔形结构,用于安装推杆71的滑槽的尺寸进行相应的变化,即滑槽的长度变短。
在工作过程中,当滑块抵靠在销钉本体靠近销轴的端面上时,推杆位于脱离位置。
本发明的主要构思是通过对控制旋转力接收部与打印机主机驱动轴联结及脱离联结的机构进行改进,以改善处理盒在落机及从主机上取下来过程的联结与脱离联结顺畅。根据本构思,推杆的结构,滑块的结构,导杆与滑块连接方式,和第一弹性件的位置及其与导杆的连接方式还有多种显而易见的变化。

Claims (10)

1.处理盒,包括盒体、切换装置、第一弹性件及可旋转地支承于所述盒体的两端壁之间的感光鼓,所述感光鼓包括鼓筒及安装于所述鼓筒的一个轴向端的旋转力传递组件;
所述旋转力传递组件包括旋转力传递件,所述旋转力传递件包括导杆及位于所述导杆的一个轴向端的旋转力接收部;
所述切换装置包括推杆、复位件及滑块;
沿平行于所述盒体的端面的方向,所述推杆可在脱离位置与联结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沿所述处理盒装入主机的方向,所述脱离位置位于所述联结位置的下游;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装置设在所述盒体远离所述旋转力接收部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杆上设有滑道,沿所述推杆往复移动的方向,所述滑道包括第一滞留段与第二滞留段,所述第二滞留段与所述旋转力接收部间在所述导杆的轴向上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滞留段与所述旋转力接收部间在所述导杆的轴向上的间距;
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恢复力迫使所述滑块抵压在所滑道上;
所述复位件的复位力迫使所述推杆复位至所述脱离位置;
所述推杆在往复移动方向上的端部受由所述脱离位置指向所述联结位置方向的力时,所述滑块从所述第二滞留段滑至所述第一滞留段;
随所述滑块在所述第一滞留段与所述第二滞留段间的滑动,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滑块对所述导杆的合力,驱动所述导杆沿自身轴向往复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恢复力迫使所述旋转力接收部靠近所述鼓筒;
沿所述导杆的轴向,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推杆朝向所述旋转力接收部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杆远离所述旋转力接收部的一端的端面设有第一轴孔,所述滑块上设有第二轴孔;
一固定在所述盒体远离所述旋转力接收部的一端的轴孔中的销钉,所述销钉的销轴在轴向上穿过所述第二轴孔并伸入所述第一轴孔,所述销轴与所述第一轴孔及所述第二轴孔均为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杆远离所述旋转力接收部的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上设有与所述导杆的轴线共轴布置的第二轴孔;
一固定在所述盒体远离所述旋转力接收部的一端的轴孔中的销钉,所述销钉的销轴在轴向上伸入所述第二轴孔,所述销轴与所述第二轴孔间隙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恢复力迫使所述旋转力接收部远离所述鼓筒;
所述滑块与所述导杆固定连接;
沿所述导杆的轴向,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推杆背对所述旋转力接收部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块上设有与所述导杆的轴线共轴布置的第二轴孔;
一固定在所述盒体远离所述旋转力接收部的一端的轴孔中的销钉,所述销钉的销轴在轴向上伸入所述第二轴孔,所述销轴与所述第二轴孔间隙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杆位于所述联结位置时,所述第一滞留段与所述滑块间存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位件为同极相对布置的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固定在所述推杆上,所述第二磁体固定在所述盒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8任一项所述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体上设有与所述推杆相配合的滑槽;
所述推杆的本体为板状的U型叉结构,所述滑道设于所述U型叉结构的叉臂上,所述叉臂的自由端凸起形成有限位卡勾;
沿所述脱离位置指向所述联结位置的方向,所述限位卡勾与所述滑槽位于下游的端面抵靠时,所述推杆被止挡在所述脱离位置。
CN201511030400.8A 2015-12-30 2015-12-30 处理盒 Active CN1054461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30400.8A CN105446108B (zh) 2015-12-30 2015-12-30 处理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30400.8A CN105446108B (zh) 2015-12-30 2015-12-30 处理盒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46108A true CN105446108A (zh) 2016-03-30
CN105446108B CN105446108B (zh) 2022-03-01

Family

ID=55556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30400.8A Active CN105446108B (zh) 2015-12-30 2015-12-30 处理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4610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1246A (zh) * 2016-01-21 2016-04-20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处理盒
CN105785740A (zh) * 2016-04-13 2016-07-20 珠海市润鑫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及处理盒的安装或拆卸方法
CN108255042A (zh) * 2018-03-12 2018-07-06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处理盒和成像装置
CN115469518A (zh) * 2017-12-13 2022-12-13 佳能株式会社 盒与图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67A (zh) * 1994-12-02 1996-09-04 三田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生成机器
CN202018559U (zh) * 2011-03-31 2011-10-26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感光元件盒
CN103970002A (zh) * 2014-05-23 2014-08-06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处理盒及其再生方法
CN204044515U (zh) * 2014-08-05 2014-12-24 江西镭博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
CN205301820U (zh) * 2015-12-30 2016-06-08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处理盒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67A (zh) * 1994-12-02 1996-09-04 三田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生成机器
CN202018559U (zh) * 2011-03-31 2011-10-26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感光元件盒
CN103970002A (zh) * 2014-05-23 2014-08-06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处理盒及其再生方法
CN204044515U (zh) * 2014-08-05 2014-12-24 江西镭博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
CN205301820U (zh) * 2015-12-30 2016-06-08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处理盒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1246A (zh) * 2016-01-21 2016-04-20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处理盒
CN105785740A (zh) * 2016-04-13 2016-07-20 珠海市润鑫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及处理盒的安装或拆卸方法
US10983477B2 (en) 2016-04-13 2021-04-20 Ninestar Corporation Process cartridge
CN115469518A (zh) * 2017-12-13 2022-12-13 佳能株式会社 盒与图像形成装置
CN108255042A (zh) * 2018-03-12 2018-07-06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处理盒和成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46108B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46108A (zh) 处理盒
JP5106656B2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5511246A (zh) 处理盒
WO2008072431A3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4597733B (zh) 旋转力传递组件、感光鼓及处理盒
CN106444321B (zh) 驱动组件与显影盒
WO2012173216A3 (en) Process cartridge,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assembly method of process cartridge
CN103698993B (zh) 处理盒
CN105573092A (zh) 处理盒
CN205450565U (zh) 处理盒
CN104614959A (zh) 旋转力传递组件、感光鼓及处理盒
CN202033588U (zh) 一种感光鼓驱动组件
CN205301820U (zh) 处理盒
CN105676607A (zh) 显影盒
CN208000453U (zh) 一种处理盒
US11402797B2 (en) Process cartridge
CN103913977A (zh) 碳粉盒的再生方法及再生碳粉盒
CN205507365U (zh) 显影盒
CN204406035U (zh) 旋转力传递组件、感光鼓及处理盒
US20130177333A1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engaged with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firmly positioning process cartridge in image forming device
CN201892823U (zh) 一种感光鼓驱动组件
CN104074896A (zh) 摩擦制动间隙补偿装置
CN205862103U (zh) 显影盒及驱动组件
CN205608394U (zh) 鼓单元以及具有该鼓单元的处理盒
CN204116817U (zh) 处理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