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30747A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30747A
CN105430747A CN201410487035.2A CN201410487035A CN105430747A CN 105430747 A CN105430747 A CN 105430747A CN 201410487035 A CN201410487035 A CN 201410487035A CN 105430747 A CN105430747 A CN 1054307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ling
client
short message
called subscriber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8703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30747B (zh
Inventor
代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8703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30747B/zh
Priority to TW104103038A priority patent/TWI654890B/zh
Priority to US14/861,413 priority patent/US20160088151A1/en
Priority to PCT/US2015/051419 priority patent/WO2016049008A1/en
Publication of CN1054307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30747A/zh
Priority to HK16109768.3A priority patent/HK1221849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307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307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365Presence services providing information on the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or 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in terms of media capability or network connectivity
    • H04M3/42374Presence services providing information on the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or 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in terms of media capability or network connectivity where the information is provided to a monitoring entity such as a potential calling party or a call processing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025Calling or Called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85Called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102Making use of the called party identif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04W4/14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e.g. short message services [SMS] or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2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using automatic reactions or user delegation, e.g. automatic replies or chatbot-generated mess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运营商服务端。由于运营商服务端响应于通过基站无法搜索到被叫用户的信号,查询出与被叫用户的被叫号码绑定的用户ID,从而可以通过互联网向被叫用户使用的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发送用于表示有来电呼叫或短信的消息,因此,被叫用户可以在关闭通信模块或处于没有移动通信信号的情况下,通过与互联网连接的客户端及时接收到用于表示有来电呼叫或短信的消息,在客户端按预置方式执行用于使被叫用户接收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操作后,可以使被叫用户及时进行接收呼叫或短信内容的行为。另外,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通信装置、系统以及电子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使用手机进行通信。然而,待机状态的手机与基站之间的频繁交互带来的电磁辐射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困扰。目前,人们为避免手机与基站交互带来的辐射,会关闭通信模块、或将自己置于没有移动通信信号的环境中,当需要拨打电话时再开启通信模块或移动到有移动通信信号的环境中。
但是,在关闭通信模块或处于没有移动通信信号的情况下,当有电话呼入或来短信时,由于基站无法搜索到被叫用户,运营商服务端会直接提示主叫用户:“您拨的电话已关机……”,从而导致被叫用户无法及时接收到呼叫或短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以实现被叫用户在关闭通信模块或处于没有移动通信信号的情况下,能够及时接收到呼叫或短信的目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运营商服务端的通信方法。例如,该方法可以包括:响应于通过基站无法搜索到被叫用户的信号,查询出与所述被叫用户的被叫号码绑定的用户ID;通过互联网向所述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发送消息,其中,所述消息用于使所述客户端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消息,按预置方式执行用于使被叫用户接收呼叫方发起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操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置于运营商服务端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搜索单元,可以用于响应于通过基站无法搜索到被叫用户的信号,查询出与所述被叫用户的被叫号码绑定的用户ID;发送单元,可以用于通过互联网向所述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发送消息,其中,所述消息用于使所述客户端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消息,按预置方式执行用于使被叫用户接收呼叫方发起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操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客户端的通信方法。例如,该方法可以包括:通过互联网接收运营商服务端发送的消息,其中,所述消息是由所述运营商服务端响应于通过基站无法搜索到被叫用户而向所述被叫用户的被叫号码绑定的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发出的;按预置方式执行用于使所述被叫用户接收呼叫方发起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操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置于客户端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接收单元,可以用于通过互联网接收运营商服务端发送的消息,其中,所述消息是由所述运营商服务端响应于通过基站无法搜索到被叫用户而向所述被叫用户的被叫号码绑定的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发出的;执行单元,可以用于按预置方式执行用于使所述被叫用户接收呼叫方发起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操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例如,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运营商服务端,可以用于响应于通过基站无法搜索到被叫用户的信号,查询出与所述被叫用户的被叫号码绑定的用户ID,通过互联网向所述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发送消息,其中,所述消息用于使所述客户端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消息,按预置方式执行用于使被叫用户接收呼叫方发起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操作;客户端,可以用于通过互联网接收运营商服务端发送的所述消息,按预置方式执行用于使所述被叫用户接收呼叫方发起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操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六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例如,该电子装置可以包括:第一通信单元,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被配置成使具有第一识别ID的用户通过基站与其他电子装置进行第一通信,所述第一通信具有第一电磁辐射强度;第二通信单元,所述第二通信单元被配置成使具有第二识别ID的所述用户通过互联网与所述其他电子装置进行第二通信,其中,所述第二通信具有第二电磁辐射强度,且所述第二电磁辐射强度小于所述第一电磁辐射强度;以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和所述第二通信单元连接,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一通信单元无法使用,且所述第一识别ID和第二识别ID相关联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的所述第二通信,代替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的所述第一通信,接收与针对所述第一识别ID的通信相关的信号。
可见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运营商服务端响应于通过基站无法搜索到被叫用户,查询出与被叫用户的被叫号码绑定的用户ID,从而可以通过互联网向被叫用户使用的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发送用于表示有来电呼叫或短信的消息,因此,被叫用户可以在关闭通信模块或处于没有移动通信信号的情况下,通过与互联网连接的客户端及时接收到用于表示有来电呼叫或短信的消息,在客户端按预置方式执行用于使被叫用户接收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操作后,可以使被叫用户及时进行接收来电呼叫或短信内容的行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应用于运营商服务端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配置于运营商服务端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应用于客户端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配置于客户端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针对现有技术基站无法搜索到使用被叫号码的被叫用户的信号,会使被叫用户无法及时接收到呼叫或短信的问题。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可以在被叫用户使用的例如,手机、电脑、PAD等终端设备上安装客户端软件,通过该客户端软件的绑定设置,将该被叫用户的手机号码与在该客户端使用的用户ID(用户唯一标识)绑定,从而只要客户端运行其上的终端设备通过wifi或蓝牙与互联网保持连接,运营商服务端就可以在基站无法搜索到被叫用户的信号时,通过互联网向被叫用户的被叫号码绑定的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发送用于表示有呼叫或来短信的消息,从而客户端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运营商服务端发送的消息,按预置方式执行用于使被叫用户接收呼叫方发起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操作。
基于上述分析,本申请公开了如下的通信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电子装置。
在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运营商服务端的通信方法。例如,参见图1,为该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方法可以包括:
S110、响应于通过基站无法搜索到被叫用户的信号,查询出与所述被叫用户的被叫号码绑定的用户ID。
例如,运营商服务端可以对基站向被叫号码对应的被叫用户发送呼叫或发送短信是否失败进行监测。运营商服务端响应于监测到基站无法搜索到被叫用户的信号,相应查询出与所述被叫号码绑定的用户ID。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运营商服务端可以接收所述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发送的与所述被叫号码绑定的请求,在后台数据库中记录所述用户ID与所述被叫号码绑定的绑定关系。例如,被叫用户使用用户ID登录终端设备中运行的“阿里旺旺”即时通信客户端之后,可以通过“阿里旺旺”即时通信客户端向运营商服务端发送与被叫号码绑定的请求,运营商服务端响应于从“阿里旺旺”即时通信客户端接收到请求,将登录到该“阿里旺旺”即时通信客户端的用户ID与被叫号码的绑定关系记录在后台数据库中。进而后续可以在后台数据库中查询与所述被叫号码绑定的用户ID。另外,运营商服务端还可以接收所述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发送的与所述被叫号码取消绑定的请求,在后台数据库中删除或无效所述用户ID与被叫号码的绑定关系。
S120、通过互联网向所述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发送消息,其中,所述消息用于使所述客户端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消息,按预置方式执行用于使被叫用户接收呼叫方发起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操作。
例如,与所述被叫号码绑定的用户ID可以是被叫用户在某客户端中登录所使用的用户ID。运营商服务端可以在所有通过互联网保持连接的客户端中,查找出以所述被叫号码绑定的用户ID登录的客户端运行其上的终端设备的IP,进而根据所查找出的IP,通过互联网向该客户端发送消息。当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可以不仅限于以所述用户ID登录的客户端,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确定所述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此本发明并不进行限制。例如,所述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也可以是与所述用户ID有对应关系的另一用户ID登录的客户端,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运营商服务端通过互联网向所述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发送的消息的内容不限。例如,可以在消息中添加特定标识,使客户端根据所接收到的消息中存在该特定标识,确定有针对被叫号码的来电呼叫或短信,进而按预置方式执行用于使被叫用户接收呼叫方发起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操作。其中,预置方式可以设置在客户端,可以有一种或多种预置方式。具体使用哪一种预置方式执行用于使被叫用户接收呼叫方发起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操作,可以由用户在客户端选择,在客户端保存用户的选择,或者,也可以由用户在客户端选择,在运营商服务端保存用户的选择,再由运营商服务端在发送消息时,将用户对预置方式的选择发送给客户端。其中,具体在客户端还是在运营商服务端保存用户对预置方式的选择,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实施。例如,在客户端保存用户的选择,无需运营商服务端发送对预置方式的选择,可以减少数据传输量,在运营商服务端保存用户的选择,可以使用户在不同终端设备上的客户端登录时,无需再对预置方式进行选择,方便用户的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对采取何种预置方式执行用于使被叫用户接收呼叫方发起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操作不限。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置方式可以为网络通话。运营商服务端还可以进一步将针对被叫号码的呼叫信号或短信内容接入互联网,通过互联网向所述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发送所述呼叫信号或短信内容,从而使呼叫方(即主叫用户)与被叫用户通过互联网建立网络通话或在客户端显示所述短信内容。
可见,应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应用于运营商服务端的方法,只要被叫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通过wifi或蓝牙与互联网保持连接,运营商服务端就可以在基站无法搜索到被叫用户而无法接通被叫号码时,通过互联网向被叫号码绑定的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发送用于表示有呼叫或来电的消息,从而客户端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运营商服务端发送的消息,按预置方式执行用于使被叫用户接收呼叫方发起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操作,使被叫用户及时接收呼叫方发起的呼叫或短信。
与上述应用于运营商服务端的通信方法相对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配置于运营商服务端的通信装置。例如,参见图2,为该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搜索单元210,可以用于用于响应于通过基站无法搜索到被叫用户的信号,查询出与所述被叫用户的被叫号码绑定的用户ID。发送单元220,可以用于通过互联网向所述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发送消息,其中,所述消息用于使所述客户端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消息,按预置方式执行用于使被叫用户接收呼叫方发起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配置于运营商服务端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绑定记录单元230,可以用于接收所述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发送的与所述被叫号码绑定的请求,在后台数据库中记录所述用户ID与所述被叫号码绑定的绑定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对采取何种预置方式执行用于使被叫用户接收呼叫方发起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操作不限。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呼叫入网单元240,可以用于如果所述预置方式为网络通话,将针对所述被叫号码的呼叫信号或短信内容接入互联网,通过互联网向所述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发送所述呼叫信号或短信内容。
在运营商服务端配置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通信装置,运营商服务端就可以在基站无法搜索到被叫用户时,通过互联网向被叫用户的被叫号码绑定的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发送用于表示有呼叫或来电的消息,从而使客户端根据接收到的运营商服务端发送的消息,按预置方式执行用于使被叫用户接收呼叫方发起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操作,使被叫用户及时接收呼叫或短信。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绑定记录单元230以及呼叫入网单元240在图2中用虚线绘制,以表示这些单元不是本申请公开的配置于运营商服务端的通信装置的必要单元。
在另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客户端的通信方法。例如,参见图3,为该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通信方法可以包括:
S310、通过互联网接收运营商服务端发送的消息,其中,所述消息是由所述运营商服务端响应于通过基站无法搜索到被叫用户而向所述被叫用户的被叫号码绑定的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发出的。
例如,安装在例如手机、电脑、PAD等终端设备上的客户端软件,可以在运行其上的终端设备通过wifi或蓝牙与互联网保持连接时,接收到运营商服务端发送的所述消息。
S320、按预置方式执行用于使被叫用户接收呼叫方发起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操作。
例如,可以根据消息中包含某特定标识,确定所述消息是由所述运营商服务端响应于通过基站无法搜索到被叫用户而向所述被叫用户的被叫号码绑定的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发出的。
本申请实施例对采取何种预置方式执行用于使被叫用户接收呼叫方发起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操作不限。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被叫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可以为包含通信模块的终端设备,例如手机。当终端设备中的通信模块关闭时,终端设备处于飞行模式开启的状态。在该实施方式中,如果预置方式为直接接入,则可以执行关闭飞行模式的操作,使所述客户端运行其上的终端设备的通信模块开启,通过通信模块接收基站发送的、由呼叫方发起的针对所述被叫号码的呼叫或短信。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置方式可以为网络通话,则可以通过互联网接收所述运营商服务端发送的、由呼叫方发起的针对所述被叫号码的呼叫信号以建立网络通话,或者,通过互联网接收所述运营商服务端发送的、由呼叫方发起的针对所述被叫号码的短信内容,在客户端显示所述短信内容。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置方式可以为消息提醒,则可以在客户端中向被叫用户发出针对所述被叫号码的呼叫或短信的提醒。
另外,在预置方式为直接接入的实施方式中,在通过通信模块完成通话或成功接收短信后,还可以执行开启飞行模式的操作,从而自动恢复飞行模式以避免用户受到过多的辐射。其中,客户端可以调用系统功能程序或驱动程序开启或关闭飞行模式。在预置方式为网络通话或消息提醒的实施方式中,如果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在运营商服务端发送用于表示有来电呼叫或短信的消息时未与互联网连接,运营商服务端可以在该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接下来与互联网连接时再向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发送用于表示有来电呼叫或短信的消息,从而,该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短信内容并显示短信内容,或者,向被叫用户发出针对所述呼叫或短信的提醒。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客户端可以按从多种可选择的预置方式中被选择出的预置方式执行用于使被叫用户接收呼叫方发起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操作。例如,在客户端可以提供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直接接入、网络通话、消息提醒三种预置方式的选项以供用户选择。
例如,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即时通信客户端。以“阿里旺旺”即时通信客户端为例,在被叫用户安装了“阿里旺旺”即时通信客户端后,可以通过“阿里旺旺”即时通信客户端将被叫用户的手机号码与用于登录“阿里旺旺”即时通信客户端的用户ID绑定。“阿里旺旺”即时通信客户端可以在运行其上的终端设备与互联网连接的情况下,通过互联网接收运营商服务端通过基站无法与被叫号码接通而发出的消息。“阿里旺旺”即时通信客户端在接收该消息后,可以通过关闭终端设备的飞行模式开启通信模块,通过通信模块接收针对被叫号码的来电呼叫或短信,在被叫用户结束通话或完成接收短信后,通过开启终端设备的飞行模式关闭通信模块;或者,“阿里旺旺”即时通信客户端可以通过互联网接收运营商服务端接入的针对被叫号码的来电呼叫以建立网络通话,或直接通过互联网以即时消息的形式接收短信内容,显示所接收的短信内容;再或者,阿里旺旺”即时通信客户端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消息,向被叫用户发出针对所述呼叫或短信的提醒,例如该提醒中可以包括主叫号码、呼叫时间等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阿里旺旺”即时通信客户端仅为本申请实施例应用于即时通信客户端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客户端还可以响应于用户在所述客户端运行其上的终端设备上执行用于使移动通信模块发出呼叫信号的呼叫操作,且所述客户端运行其上的终端设备的移动通信模块不可用(例如,终端设备处于飞行模式,移动通信模块接收不到移动信号等),则将所述呼叫切换到所述客户端通过网络电话方式向其他用户发出呼叫。
可见,应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应用于客户端的方法,只要被叫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通过wifi或蓝牙与互联网保持连接,客户端就可以在运营商服务端响应于通过基站无法与被叫用户接通时,通过互联网接收运营商服务端向被叫号码绑定的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发出的用于表示有呼叫或来电的消息,从而客户端可以按预置方式执行用于使被叫用户接收呼叫方发起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操作,使被叫用户及时接收呼叫或短信。
与上述应用于客户端的通信方法相对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配置于客户端的通信装置。例如,参见图4,为该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接收单元410,可以用于通过互联网接收运营商服务端发送的消息,其中,所述消息是由所述运营商服务端响应于通过基站无法搜索到被叫用户而向所述被叫用户的被叫号码绑定的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发出的。执行单元420,可以用于按预置方式执行用于使所述被叫用户接收呼叫方发起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对采取何种预置方式执行用于使被叫用户接收呼叫方发起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操作不限。
例如,如果所述预置方式为直接接入,则所述执行单元420,可以用于执行关闭飞行模式的操作,使所述客户端运行其上的终端设备的通信模块开启,通过通信模块接收基站发送的针对所述被叫号码的呼叫或短信。在预置方式为直接接入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恢复单元430,可以用于如果所述预置方式为直接接入,在所述执行单元420通过通信模块接收基站发送的呼叫或短信结束后,执行开启飞行模式的操作。
再例如,如果所述预置方式为网络通话,则所述执行单元420,可以用于通过互联网接收所述运营商服务端发送的针对所述被叫号码的呼叫信号以建立网络通话,或者,通过互联网接收所述运营商服务端发送的针对所述被叫号码的短信内容,显示所述短信内容。
又例如,如果所述预置方式为消息提醒,则所述执行单元420,可以用于向被叫用户发出针对所述被叫号码的呼叫或短信的提醒。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执行单元420可以按从多种可选择的预置方式中被选择出的预置方式执行用于使被叫用户接收呼叫方发起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操作。
可见,在客户端配置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通信装置,只要被叫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通过wifi或蓝牙与互联网保持连接,客户端就可以在运营商服务端响应于通过基站无法接通被叫号码时,通过互联网接收运营商服务端向被叫号码绑定的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发出的用于表示有呼叫或来电的消息,从而客户端可以按预置方式执行用于使被叫用户接收呼叫方发起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操作,使被叫用户及时接收呼叫或短信。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恢复单元430在图4中用虚线绘制,以表示该单元不是本申请公开的配置于客户端的通信装置的必要单元。
结合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应用于运营商服务端的通信方法以及应用于客户端的通信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通信系统。例如,参见图5,为该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
运营商服务端510,可以响应于通过基站无法搜索到被叫用户的信号,查询出与所述被叫用户的被叫号码绑定的用户ID,通过互联网向所述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520发送消息,其中,所述消息用于使所述客户端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消息,按预置方式执行用于使被叫用户接收呼叫方发起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操作。
客户端520,可以通过互联网接收运营商服务端发送的所述消息,按预置方式执行用于使所述被叫用户接收呼叫方发起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操作。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更加易于理解,下面结合图6对基站与运营商服务端610之间、运营商服务端610与客户端620之间可能的交互方式进行说明。例如,如图6所示,主叫用户601发出的呼叫信号可以传到附近的基站,再通过层层基站传递,最终将呼叫请求或短信请求传递到运营商服务端610,运营商服务端610再向附近基站下发对被叫号码的呼叫或短信,在层层基站传递对被叫号码的呼叫或短信的过程中,运营商服务端610与基站通过信息交互确定是否搜索到使用被叫号码的被叫用户,如果基站搜索到使用被叫号码的用户,由距离使用被叫号码的用户较近的基站向被叫用户602发送呼叫或短信,如果基站搜索不到使用被叫号码的用户,运营商服务端610进而查询出与所述被叫号码绑定的用户ID,通过互联网向所述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620发送消息。客户端620通过互联网接收运营商服务端610发送的消息,按预置方式执行用于使被叫用户接收呼叫方发起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操作,从而使被叫用户可以及时接收来电呼叫或短信。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
例如,参见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电子装置700可以包括:第一通信单元710,所述第一通信单元710被配置成使具有第一识别ID的用户通过基站与其他电子装置进行第一通信,所述第一通信具有第一电磁辐射强度。第二通信单元720,所述第二通信单元720被配置成使具有第二识别ID的所述用户通过互联网与所述其他电子装置进行第二通信,其中,所述第二通信具有第二电磁辐射强度,且所述第二电磁辐射强度小于所述第一电磁辐射强度;以及,处理器730,所述处理器730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710和所述第二通信单元720连接,所述处理器730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一通信单元无法使用,且所述第一识别ID和第二识别ID相关联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单元720的所述第二通信,代替所述第一通信单元710的所述第一通信,接收与所述第一识别ID的通信相关的信号。
例如,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单元710可以为GSM移动通信单元等,所述第二通信单元720可以为wifi无线通信单元等。所述通过所述第二通信单元720的所述第二通信,代替所述第一通信单元710的所述第一通信,接收与针对所述第一识别ID的通信相关的信号的具体实施方式例如可以为:通过所述第二通信单元720的互联网通信,代替第一通信单元710的移动通信,接收针对被叫移动号码的呼叫或短信内容,或者,接收有关呼叫方发起了针对被叫移动号码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消息,或者,在接收有关呼叫方发起了针对被叫移动号码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消息之后,处理器进一步向所述用户发出提醒。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发明可用于众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系统环境或配置中。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置顶盒、可编程的消费电子设备、网络PC、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以上任何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
本发明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发明,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运营商服务端,包括:
响应于通过基站无法搜索到被叫用户的信号,查询出与所述被叫用户的被叫号码绑定的用户ID;
通过互联网向所述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发送消息,其中,所述消息用于使所述客户端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消息,按预置方式执行用于使被叫用户接收呼叫方发起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响应于通过基站无法搜索到被叫用户的信号,查询出与所述被叫用户的被叫号码绑定的用户ID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发送的与所述被叫号码绑定的请求,在后台数据库中记录所述用户ID与所述被叫号码绑定的绑定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所述预置方式为网络通话,将针对所述被叫号码的呼叫信号或短信内容接入互联网,通过互联网向所述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发送所述呼叫信号或短信内容。
4.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于运营商服务端,包括:
搜索单元,用于响应于通过基站无法搜索到被叫用户的信号,查询出与所述被叫用户的被叫号码绑定的用户ID;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互联网向所述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发送消息,其中,所述消息用于使所述客户端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消息,按预置方式执行用于使被叫用户接收呼叫方发起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绑定记录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发送的与所述被叫号码绑定的请求,在后台数据库中记录所述用户ID与所述被叫号码绑定的绑定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呼叫入网单元,用于如果所述预置方式为网络通话,将针对所述被叫号码的呼叫信号或短信内容接入互联网,通过互联网向所述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发送所述呼叫信号或短信内容。
7.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客户端,包括:
通过互联网接收运营商服务端发送的消息,其中,所述消息是由所述运营商服务端响应于通过基站无法搜索到被叫用户的信号而向所述被叫用户的被叫号码绑定的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发出的;按预置方式执行用于使所述被叫用户接收呼叫方发起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预置方式执行用于使被叫用户接收呼叫方发起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操作,具体按从多种可选择的预置方式中被选择出的预置方式执行用于使被叫用户接收呼叫方发起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预置方式为直接接入,则所述按预置方式执行用于使被叫用户接收呼叫方发起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操作包括:执行关闭飞行模式的操作,使所述客户端运行其上的终端设备的通信模块开启,通过通信模块接收基站发送的、由呼叫方发起的针对所述被叫号码的呼叫或短信内容;
如果所述预置方式为网络通话,则所述执行用于使被叫用户接收呼叫方发起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操作包括:通过互联网接收所述运营商服务端发送的、呼叫方发起的针对所述被叫号码的呼叫信号以建立网络通话,或者,通过互联网接收所述运营商服务端发送的、由呼叫方发起的针对所述被叫号码的短信内容,显示所述短信内容;
如果所述预置方式为消息提醒,则所述执行用于使被叫用户接收呼叫方发起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操作包括:发出有关呼叫方发起了针对所述被叫号码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提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预置方式为直接接入,还包括:在通过通信模块完成通话或成功接收短信内容后,执行开启飞行模式的操作。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在所述客户端运行其上的终端设备上执行用于使移动通信模块发出呼叫信号的呼叫操作,且所述客户端运行其上的终端设备的移动通信模块不可用,则将所述呼叫切换到所述客户端通过网络电话方式向其他用户发出呼叫。
1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于客户端,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通过互联网接收运营商服务端发送的消息,其中,所述消息是由所述运营商服务端响应于通过基站无法搜索到被叫用户而向所述被叫用户的被叫号码绑定的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发出的;
执行单元,用于按预置方式执行用于使所述被叫用户接收呼叫方发起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操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单元,具体用于按从多种可选择的预置方式中被选择出的预置方式执行用于使被叫用户接收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操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预置方式为直接接入,则所述执行单元,用于执行关闭飞行模式的操作,使所述客户端运行其上的终端设备的通信模块开启,通过通信模块接收基站发送的、由呼叫方发起的针对所述被叫号码的呼叫或短信内容;
如果所述预置方式为网络通话,则所述执行单元,用于通过互联网接收所述运营商服务端发送的针对所述被叫号码的呼叫信号以建立网络通话,或者,通过互联网接收所述运营商服务端发送的、由呼叫方发起的针对所述被叫号码的短信内容,显示所述短信内容;
如果所述预置方式为消息提醒,则所述执行单元,用于发出有关呼叫方发起了针对所述被叫号码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提醒。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恢复单元,用于如果所述预置方式为直接接入,在通过通信模块完成通话或成功接收短信内容后,执行开启飞行模式的操作。
16.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运营商服务端,用于响应于通过基站无法搜索到被叫用户的信号,查询出与所述被叫用户的被叫号码绑定的用户ID,通过互联网向所述用户ID对应的客户端发送消息,其中,所述消息用于使所述客户端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消息,按预置方式执行用于使被叫用户接收呼叫方发起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操作;
客户端,用于通过互联网接收运营商服务端发送的所述消息,按预置方式执行用于使所述被叫用户接收呼叫方发起的呼叫或短信内容的操作。
17.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
第一通信单元,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被配置成使具有第一识别ID的用户通过基站与其他电子装置进行第一通信,所述第一通信具有第一电磁辐射强度;
第二通信单元,所述第二通信单元被配置成使具有第二识别ID的所述用户通过互联网与所述其他电子装置进行第二通信,其中,所述第二通信具有第二电磁辐射强度,且所述第二电磁辐射强度小于所述第一电磁辐射强度;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和所述第二通信单元连接,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一通信单元无法使用,且所述第一识别ID和第二识别ID相关联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的所述第二通信,代替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的所述第一通信,接收与所述第一识别ID的通信相关的信号。
CN201410487035.2A 2014-09-22 2014-09-22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54307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87035.2A CN105430747B (zh) 2014-09-22 2014-09-22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TW104103038A TWI654890B (zh) 2014-09-22 2015-01-29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14/861,413 US20160088151A1 (en) 2014-09-22 2015-09-22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PCT/US2015/051419 WO2016049008A1 (en) 2014-09-22 2015-09-22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HK16109768.3A HK1221849A1 (zh) 2014-09-22 2016-08-16 種通信方法、裝置及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87035.2A CN105430747B (zh) 2014-09-22 2014-09-22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30747A true CN105430747A (zh) 2016-03-23
CN105430747B CN105430747B (zh) 2019-04-09

Family

ID=55508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87035.2A Active CN105430747B (zh) 2014-09-22 2014-09-22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088151A1 (zh)
CN (1) CN105430747B (zh)
HK (1) HK1221849A1 (zh)
TW (1) TWI654890B (zh)
WO (1) WO2016049008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21714A (zh) * 2016-04-20 2016-06-2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未接来电提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230693A (zh) * 2016-07-29 2016-12-14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发送的方法和终端
CN106452902A (zh) * 2016-11-04 2017-02-22 南京侃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式选择功能的实现方法
CN106792606A (zh) * 2017-03-07 2017-05-31 包荷雅 基于飞行模式下的移动终端通信方法、系统和通信终端
CN109474898A (zh) * 2017-09-07 2019-03-1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短信发送方法、短信发送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0148B (zh) * 2016-01-12 2021-05-1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标识的分配方法和装置
US9769650B1 (en) * 2016-03-10 2017-09-19 Boaz SHERMA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phone radiation
CN108293181B (zh) * 2016-11-30 2021-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标识绑定的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13473256A (zh) * 2021-06-30 2021-10-01 深圳市赛菲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社区呼叫方法、系统、智能终端以及储存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85359A1 (en) * 2002-04-02 2003-10-02 Worldcom, Inc. Enhanced services call completion
CN101360272A (zh) * 2007-08-01 2009-02-0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呼叫信息转移方法及通信系统
CN101588547A (zh) * 2008-05-22 2009-11-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电信网络的业务转移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626557A (zh) * 2008-07-11 2010-01-1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输出主叫号码的方法及系统
CN101778054A (zh) * 2009-12-25 2010-07-14 深圳市先创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将voip电话和即时通讯相结合的企业通讯系统及其方法
CN102761839A (zh) * 2011-04-29 2012-10-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漏话提示装置及方法
CN103200591A (zh) * 2012-10-30 2013-07-10 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移动网呼叫请求的方法
US20140169539A1 (en) * 2012-12-14 2014-06-19 Kirusa, Inc. Sender Driven Call Comple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44619A (ja) * 2001-05-18 2002-11-29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携帯無線通信機
US7269627B2 (en) * 2001-07-27 2007-09-11 Intel Corporation Routing messages using presence information
KR100414928B1 (ko) * 2001-09-05 2004-01-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인터넷 폰에서의 단문 전송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CN1237757C (zh) * 2003-06-13 2006-01-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即时通信系统的多标识登录方法
US7664233B1 (en) * 2003-06-25 2010-02-16 Everbridge, Inc. Emergency and non-emergency telecommunications notification system
US8358760B2 (en) * 2004-12-29 2013-01-2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phone number dialing using email addresses
CN1859501A (zh) * 2005-04-30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呼叫方法
US8474050B2 (en) * 2007-04-13 2013-06-2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between communication elements
US20090209274A1 (en) * 2008-02-15 2009-08-20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Updating and Serving Data Objects Based on Sender and Recipient States
US8208891B2 (en) * 2009-05-01 2012-06-2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laying out of range emergency information
CN102014366B (zh) * 2009-09-04 2015-05-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更新ip地址归属地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8626148B2 (en) * 2011-03-15 2014-01-07 Apple Inc. Text message transmissions indicating failure of recipient mobile device to connect with a call
KR101785618B1 (ko) * 2012-02-02 2017-11-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심 모바일 단말의 위치 파악 방법 및 장치
US20140149887A1 (en) * 2012-11-29 2014-05-29 Facebook,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customized resolution in response to users' objection to posted content
US9107166B2 (en) * 2013-03-22 2015-08-11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managing radio state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device mobility information
US9288646B2 (en) * 2013-10-01 2016-03-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 SIM multiple network diversity for enhancing call connectivity
US9094519B1 (en) * 2014-02-13 2015-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ing reachability in internet protocol communications
US10616409B2 (en) * 2014-06-17 2020-04-07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Sharing device availability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85359A1 (en) * 2002-04-02 2003-10-02 Worldcom, Inc. Enhanced services call completion
CN101360272A (zh) * 2007-08-01 2009-02-0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呼叫信息转移方法及通信系统
CN101588547A (zh) * 2008-05-22 2009-11-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电信网络的业务转移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626557A (zh) * 2008-07-11 2010-01-1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输出主叫号码的方法及系统
CN101778054A (zh) * 2009-12-25 2010-07-14 深圳市先创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将voip电话和即时通讯相结合的企业通讯系统及其方法
CN102761839A (zh) * 2011-04-29 2012-10-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漏话提示装置及方法
CN103200591A (zh) * 2012-10-30 2013-07-10 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移动网呼叫请求的方法
US20140169539A1 (en) * 2012-12-14 2014-06-19 Kirusa, Inc. Sender Driven Call Completion System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21714A (zh) * 2016-04-20 2016-06-2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未接来电提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230693A (zh) * 2016-07-29 2016-12-14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发送的方法和终端
CN106452902A (zh) * 2016-11-04 2017-02-22 南京侃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式选择功能的实现方法
CN106792606A (zh) * 2017-03-07 2017-05-31 包荷雅 基于飞行模式下的移动终端通信方法、系统和通信终端
CN109474898A (zh) * 2017-09-07 2019-03-1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短信发送方法、短信发送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49008A1 (en) 2016-03-31
TWI654890B (zh) 2019-03-21
TW201613380A (en) 2016-04-01
HK1221849A1 (zh) 2017-06-09
CN105430747B (zh) 2019-04-09
US20160088151A1 (en) 2016-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30747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253741B (zh)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01984692A (zh) 一种防止恶意软件发送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3475996A (zh) 网络连接方法、网络共享方法及装置
CN103731810A (zh) 接入点共享方法及装置
CN104468463A (zh) 验证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392328A (zh) 远程控制通讯终端工作的服务器和方法及通讯终端
CN104462033A (zh) 在设备间实现编辑操作的方法及设备
CN103401988B (zh) 手机、基于射频技术的手机通信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2118831A (zh) 无线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5657781A (zh) 接入WiFi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03889034A (zh) 移动终端接收移动通信网络信息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893560A (zh) 一种数据流传送方法及网络设备
Kouwen et al. Digital forensic investigation of two-way radio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nd services
CN109102153A (zh) 一种身份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3561155B (zh) 发送短信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2932048B (zh) 一种数据信息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CN105101203A (zh) 无线局域网络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168145B (zh) 一种对无线通信单元进行无线升级的系统和方法
CN103561317A (zh) 一种条件接收卡cam及数据处理方法
CN107396319B (zh) 一种无线网络认证的方法、设备、存储介质以及终端回收设备
CN101778117A (zh) 网络存储处理方法、装置和无线终端
CN105094902A (zh) 控制应用程序登录状态的系统和方法
CN103729152A (zh) 一种安卓共享磁盘的方法及设备
CN105163335B (zh) 一种网络接入管理方法、服务器、移动终端以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2184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