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22462A - 旋转式变容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旋转式变容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22462A
CN105422462A CN201510929684.8A CN201510929684A CN105422462A CN 105422462 A CN105422462 A CN 105422462A CN 201510929684 A CN201510929684 A CN 201510929684A CN 105422462 A CN105422462 A CN 1054224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channel
cylinder
air cavity
positive displacement
rotary pos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296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22462B (zh
Inventor
巫华龙
杨国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2968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224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224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224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224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224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12Arrangements for admission or discharge of the working fluid, e.g.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inlet or outl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式变容压缩机,包括:机壳;曲轴;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间隔开布置在曲轴上,第一气缸内限定有第一气腔,第二气缸内限定有第二气腔;隔板组件,隔板组件设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之间,隔板组件上设有分别与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连通的第一喷射通道和第二喷射通道,第一喷射通道和第二喷射通道中的一个内设有喷射阀以控制第一喷射通道或第二喷射通道的通断,第一喷射通道的最小截面积为S1,第一气腔的工作容积为V1,S1/V1=0.08‰-0.8‰。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变容压缩机,可以有效地提高旋转式变容压缩机的能力和能效比,结构简单、紧凑,工作可靠性高、能效高、振动噪音低、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旋转式变容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旋转式变容压缩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压缩机在普通温度工况时,能力需求小,可以采用单级喷气压缩,从而提高压缩机的效率以弥补因变容带来的影响,而在低温及超低温工况时,可以采用双缸压缩,有效降低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实现低温条件下大能力高出风的要求。然而,喷射流道、喷气口位置的设计对旋转式喷气变容压缩机的能力、能效、振动噪音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若喷射流道面积过小,会导致压缩机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客户要求;若喷射流道面积过大,则会导致在某些环境中容易喷气带液,既影响压缩机能效,又会降低压缩机的可靠性,另外,还可能导致压缩机在低频上的振动及噪音会有较大的恶化,甚至会产生异常的滑片撞击的噪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旋转式变容压缩机,该旋转式变容压缩机的可靠性高、能效高、使用寿命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变容压缩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限定有容纳腔;曲轴,所述曲轴设在所述机壳内且沿所述机壳的轴向延伸;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间隔开布置在所述曲轴上,所述第一气缸内限定有第一气腔,所述第二气缸内限定有第二气腔;隔板组件,所述隔板组件设在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之间,所述隔板组件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连通的第一喷射通道和第二喷射通道,所述第一喷射通道和第二喷射通道中的一个内设有喷射阀以控制所述第一喷射通道或第二喷射通道的通断,所述隔板组件具有与外界导通的充注通道,所述充注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喷射通道和第二喷射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喷射通道的最小截面积为S1,所述第一气腔的工作容积为V1,S1/V1=0.08‰-0.8‰。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变容压缩机,通过将第一喷射通道的最小截面积S1与第一气腔的工作容积V1的比值设置在0.08‰到0.8‰之间,可以有效地提高旋转式变容压缩机的能力和能效比,该旋转式变容压缩机的结构简单、紧凑,工作可靠性高、能效高、振动噪音低、使用寿命长。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变容压缩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喷射通道的最小截面积为S1,所述第一气腔的工作容积为V1,S1/V1=0.14‰-0.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喷射通道的最小截面积为S2,所述第二气腔的工作容积为V2,S2/V2=0.6‰-3‰。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喷射通道的最小截面积为S2,所述第二气腔的工作容积为V2,S2/V2=1‰-2‰。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喷射通道的最小截面积为S2,所述第二气腔的工作容积为V2,S1/V1≤S2/V2。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隔板组件包括;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具有与所述第一气腔导通的所述第一喷射通道;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相邻设在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之间,所述第一隔板邻近所述第一气缸设置,所述第二隔板具有与所述第二气腔导通的所述第二喷射通道,所述喷射阀设在所述第二喷射通道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喷射通道与所述第一气腔导通状态下,所述曲轴的可转动角度为α,10°≤α≤18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喷射通道与所述第一气腔导通状态下,所述曲轴的可转动角度为α,30°≤α≤16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喷射通道与所述第二气腔导通状态下,所述曲轴的可转动角度为β,20°≤β≤20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喷射通道与所述第二气腔导通状态下,所述曲轴的可转动角度为β,30°≤β≤18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喷射通道关闭时,所述曲轴的转动角度为θ1,所述第二喷射通道关闭时,所述曲轴的转动角度为θ2,θ1≤θ2。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两个轴承,两个所述轴承分别设在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两侧,所述轴承和所述第二隔板的邻近第二气缸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磁性件。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变容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变容压缩机应用在空调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变容压缩机的能效与第一气缸的工作容积以及第一喷射通道的最小截面积的关系曲线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变容压缩机的能效与第二气缸的工作容积以及第二喷射通道的最小截面积的关系曲线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变容压缩机的制冷量以及功率在第一喷射通道与所述第一气腔导通状态下,与所述曲轴的可转动角度α的关系曲线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变容压缩机的制冷量以及功率在第二喷射通道与所述第二气腔导通状态下,与所述曲轴的可转动角度β的关系曲线图。
附图标记:
旋转式变容压缩机100;
机壳10;
曲轴20;第一偏心轴21;第二偏心轴22;
第一气缸31;第一气腔311;第一活塞312;第二气缸32;第二气腔321;第二活塞322;
隔板组件40;第一喷射通道401;第二喷射通道402;充注通道403;第一隔板41;第二隔板42;
喷射阀50;第一轴承61;第二轴承62;消音器70;
控制阀210;蒸发器220;闪蒸器230;第一节流阀241;第二节流阀242;冷凝器250;四通阀2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6具体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变容压缩机1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变容压缩机100包括机壳10、曲轴20、第一气缸31、第二气缸32和隔板组件40。具体而言,机壳10内限定有容纳腔,曲轴20设在机壳10内且沿机壳10的轴向延伸,第一气缸31和第二气缸32间隔开布置在曲轴20上,第一气缸31内限定有第一气腔311,第二气缸32内限定有第二气腔321。
隔板组件40设在第一气缸31和第二气缸32之间,隔板组件40上设有分别与第一气腔311和第二气腔321连通的第一喷射通道401和第二喷射通道402,第一喷射通道401和第二喷射通道402中的一个内设有喷射阀50以控制第一喷射通道401或第二喷射通道402的通断,隔板组件40具有与外界导通的充注通道403,充注通道403分别与第一喷射通道401和第二喷射通道402连通,第一喷射通道401的最小截面积为S1,第一气腔311的工作容积为V1,S1/V1=0.08‰-0.8‰。
换言之,该旋转式变容压缩机100主要由机壳10、曲轴20、第一气缸31、第二气缸32和隔板组件40组成。其中,机壳10沿竖直方向(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机壳10内限定有容纳腔(未示出),曲轴20、第一气缸31、第二气缸32和隔板组件40分别设在容纳腔内,曲轴20沿机壳10的轴向(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第二气缸32和第一气缸31沿曲轴20的轴向间隔开布置,其中,曲轴20的第一偏心轴21位于第一气缸31的第一气腔311内,而曲轴20的第二偏心轴22位于第二气缸32的第二气腔321内。
隔板组件40设在第一气缸31和第二气缸32之间,并且隔板组件40具有与外界导通的充注通道403,隔板组件40上还设有分别与第一气腔311和第二气腔321连通的第一喷射通道401和第二喷射通道402,其中,第一喷射通道401和第二喷射通道402中的一个内设有喷射阀50,而充注通道403内设有喷射管(未示出)。例如,若喷射阀50设在第二喷射通道402内,当第二气腔321的气压大于充注通道403内的气压时,喷射阀50关闭以使封堵第二喷射通道402,当第二气腔321的气压小于充注通道403内的气压时,喷射阀50打开以使第二喷射通道402导通。
进一步地,曲轴20的第一偏心轴21和第二偏心轴22上分别有第一活塞312和第二活塞322,当该旋转式变容压缩机100工作时,曲轴20的第一活塞312随着第一偏心轴21在第一气腔311内转动,曲轴20的第二活塞322随着第二偏心轴22在第二气腔321内转动,在此过程中,第一活塞312和第二活塞322分别打开或关闭对应位置的第一喷射通道401和第二喷射通道402,使得第一气腔311与第一喷射通道401、第二气腔321与第二喷射通道402分别导通或隔断。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气缸31位于第二气缸32的下方,而隔板组件40的第一喷射通道401位于第二喷射通道402的下方,喷射阀50设在第二喷射通道402内,其中,第一喷射通道401的最小截面积为S1,第一气腔311的工作容积为V1,S1/V1控制在0.08‰-0.8‰,例如,S1/V1可以为0.08‰、0.3‰或0.8‰。如图3所示,通过试验可知:第一喷射通道401的喷气口的大小犹为关键,若第一喷射通道401的截面积过小,系统喷射量不足,回收功的能力不佳,则系统能效不高,若第一喷射通道401截面积过大,容易导致喷射带液,进入到蒸发器220的冷媒量减少,导致能效下降,而且,喷射带液容易导致气缸的磨损,降低该旋转式变容压缩机100的可靠性。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变容压缩机100,通过将第一喷射通道401的最小截面积S1与第一气腔311的工作容积V1的比值设置在0.08‰到0.8‰之间,可以有效地提高旋转式变容压缩机100的能力和能效比,该旋转式变容压缩机100的结构简单、紧凑,工作可靠性高、能效高、振动噪音低、使用寿命长。
优选地,第一喷射通道401的最小截面积为S1,第一气腔311的工作容积为V1,S1/V1=0.14‰-0.5‰。例如,该旋转式变容压缩机100的第一喷射通道401的最小截面积与第一气腔311的工作容积的S1/V1值可以控制在0.14‰、0.2‰或0.5‰,满足上述关系式的压缩机的能效较高,可靠性高。
具体地,该旋转式变容压缩机100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为单缸喷气工作模式,另一种为双缸喷气模式。其中,在单缸喷气工作模式下,该旋转式变容压缩机100的能效要求高,由于喷射通道的最小截面对变容压缩机影响大,因此,喷射通道的喷气口的大小犹为关键,关系到喷射压力的调节、冷媒的喷射量大小以及压缩机回收功的能力是否最佳。若喷射通道的截面积过小,系统喷射量不足,回收功的能力不佳,则压缩机的能效不高,若喷射通道的截面积过大,容易导致喷射带液,进入到蒸发器的冷媒量减少,导致能效下降,而且,喷射带液容易导致泵体的磨损,降低压缩机的可靠性。因此,如图3所示,通过试验获得的关系曲线图可知,随着S1/V1由小变大,该旋转式变容压缩机100的能效首先随着S1/V1值的增大而升高,然后达到平稳状态,最后随着S1/V1值的增大而降低。
而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喷射通道402的最小截面积为S2,第二气腔321的工作容积为V2,S2/V2=0.6‰-3‰。例如第二喷射通道402的最小截面积S2和第二气腔321的工作容积V2的比值可以为0.6‰、1‰或3‰,这样,可以优化该旋转式变容压缩机100的能力和能效。优选地,S2/V2=1‰-2‰。即经过试验验证,S2/V2控制在1‰-2‰之间时,该旋转式变容压缩机100的能效更优。
进一步地,第二喷射通道402的最小截面积为S2,第二气腔321的工作容积为V2,S1/V1≤S2/V2。将该旋转式变容压缩机100的第一气腔311、第二气腔321、第一喷射通道401和第二喷射通道402满足上述关系式,可以很好地兼顾该旋转式变容压缩机100在各种工况条件下的能力及能效,其中,若将S1/V1设为较小值,在常温条件下,变容气缸(第二气缸32)一般不工作,压缩机的能效高;在超低温或超高温的条件下,第一气缸31和第二气缸32同时工作,S2/V2较大,则在这种恶劣工况条件下的喷气量较大,既可以输出较大的能力,在极限工况条件下的能效也较高,又可以有效地降低排气温度,保证该旋转式变容压缩机100的可靠性。
可选地,隔板组件40包括第一隔板41和第二隔板42。具体而言,第一隔板41具有与第一气腔311导通的第一喷射通道401,第一隔板41和第二隔板42相邻设在第一气缸31与第二气缸32之间,第一隔板41邻近第一气缸31设置,第二隔板42具有与第二气腔321导通的第二喷射通道402,喷射阀50设在第二喷射通道402内。
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隔板组件40主要由第一隔板41和第二隔板42组成,其中第一隔板41和第二隔板42均设在第一气缸31和第二气缸32之间,第一隔板41邻近第一气缸31设置,而第二隔板42邻近第二气缸32设置,第一隔板41上设有沿其厚度方向(如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贯通的第一喷射通道401和沿其长度方向(如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充注通道403,第二隔板42上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通的第二喷射通道402,并且第二喷射通道402内设有喷射阀50,当喷射阀50打开时,第二喷射通道402可以与充注通道403导通。
该旋转式变容压缩机100中,喷射通道的喷气口与气腔的连通或关闭主要受制于活塞的运动,其开启角度和关闭角度(都指活塞或曲轴20的运动角度)影响到喷气开启时刻,并且影响到喷气时长,因此,除了喷射通道的喷气口的面积会影响到旋转式变容压缩机100的能力、能效外,喷气角度也会影响到该压缩机的能力和能效。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喷射通道的喷气口的开启角度和关闭角度均为相对说法,与设定的起始位置有关,而喷射通道的喷气口与气缸导通状态下,曲轴20或者活塞的转动角度为喷射通道的喷气口的开启角度与关闭角度之差的绝对值。
若开启角度过前,则会使喷气口与吸气口(未示出)连通,使喷入的气体膨胀过快,甚至是倒流至吸气口,导致回收功的效果不好,此时会导致冷量低功率高,使得压缩机能效下降;而开启角度过后,则会导致补气量不足,同样会导致冷量过低,影响到压缩机的能效;若关闭角度过前,则会导致补气时间不足,无法很好地回收中压冷媒,补气量也不足,压缩机冷量不高,从而使压缩机能效不高,如果关闭角度过后,则会导致部分工况中,压缩腔内的冷媒倒流入喷气流道,会导致功率上升,冷量下减少,降低压缩机的能效,因此优化喷气角度十分有必要。
可选地,第一喷射通道401与第一气腔311导通状态下,曲轴20的可转动角度为α,10°≤α≤180°。具体地,当该旋转式变容压缩机100在工作过程中,曲轴20沿其中心轴线转动,而曲轴20的第一偏心轴21上的第一活塞312随着曲轴20的转动在第一气缸31内运转,由于邻近第一气缸31的第一隔板41上设有第一喷射通道401,因此,在运转过程中,第一活塞312不断地打开和关闭第一隔板41上的第一喷射通道401。若第一活塞312封堵第一喷射通道401的喷气口,充注通道403与第一气腔311不导通,若第一活塞312打开第一喷射通道401的喷气口,充注通道403与第一气腔311导通。
如图5所示,经试验验证,该旋转式变容压缩机100的常运气缸(一直在工作,即第一气缸31)的第一喷射通道401的喷气口角度开在10°≤α≤180°时,使得该旋转式变容压缩机100的能效提高。
优选地,第一喷射通道401与第一气腔311导通状态下,曲轴20的可转动角度为α,30°≤α≤165°。也就是说,第一活塞312从打开第一喷射通道401的喷气口的位置运转到关闭第一喷射通道401的喷气口的位置时,第一活塞312绕曲轴20的中心轴线旋转的角度为α,其中,α可以为30°、60°、120°或者165°等,通过将第一喷射通道401与第一气腔311导通状态下,曲轴20的可转动角度α控制在上述范围,补气量充足,可以提高该旋转式变容压缩机100的能效,降低功率。
而第二喷射通道402与第二气腔321导通状态下,曲轴20的可转动角度为β,20°≤β≤200°。
具体地,当该旋转式变容压缩机100在工作过程中,曲轴20沿其中心轴线转动,而曲轴20的第二偏心轴22上的第二活塞322随着曲轴20的转动在第二气缸32内运转,由于邻近第二气缸32的第二隔板42上设有第二喷射通道402,因此,在运转过程中,第二活塞322不断地打开和关闭第二隔板42上的第二喷射通道402。若第二活塞322封堵第二喷射通道402的喷气口,充注通道403与第二气腔321不导通,若第一活塞312打开第二喷射通道402的喷气口,充注通道403与第二气腔321导通。
如图6所示,该旋转式变容压缩机100的变容气缸(第二气缸32)在普通工况不工作,而在极限工况(例如超高温或者超低温工况)下工作,经试验验证,第二喷射通道402的喷气口角度开在20°≤β≤200°时,该旋转式变容压缩机100的能效较高。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二喷射通道402与第二气腔321导通状态下,曲轴20的可转动角度为β,30°≤β≤185°。换言之,第二活塞322从打开第二喷射通道402的喷气口的位置运转到关闭第二喷射通道402的喷气口的位置时,第二活塞322绕曲轴20的中心轴线旋转的角度为β,其中,β可以为30°、60°、120°或者165°等,通过将第二喷射通道402与第二气腔321导通状态下,曲轴20的可转动角度β控制在上述范围,补气量充足,可以提高该旋转式变容压缩机100的能效,降低功率。
其中,第一喷射通道401关闭时,曲轴20的转动角度为θ1,第二喷射通道402关闭时,曲轴20的转动角度为θ2,θ1≤θ2。也就是说,第一活塞312从关闭第一喷射通道401的喷气口的位置运转到打开第一喷射通道401的喷气口的位置时,第一活塞312绕曲轴20的中心轴线旋转的角度为θ1,而第二活塞322从关闭第二喷射通道402的喷气口的位置运转到打开第二喷射通道402的喷气口的位置时,第二活塞322绕曲轴20的中心轴线旋转的角度为θ2,并且满足θ1≤θ2的关系式,这样可以更好地兼容该旋转式变容压缩机100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能力和能效。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旋转式变容压缩机100还包括两个轴承,两个轴承分别设在第一气缸31和第二气缸32的两侧,轴承和第二隔板42的邻近第二气缸32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磁性件(未示出)。
也就是说,该旋转式变容压缩机100主要由机壳10、曲轴20、第一气缸31、第二气缸32、隔板组件40和两个轴承组成。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气缸31的下方设有第一轴承61,而第二气缸32的上方设有第二轴承62,其中,第二气缸32的上侧或下侧设有至少一个磁性件,该磁性件位于第二隔板42与第二气缸32的下侧之间,或者位于第二气缸32的上侧和位于上方的第二轴承62之间。进一步地,第二气缸32上还设有滑片槽(未示出),滑片槽内设有可滑动地的滑片。
该磁性件可以使滑片更稳定地保持在滑片槽内,避免因内部气压波动而产生运动,防止滑片与第二活塞322或第二气缸32产生碰撞而导致零件损坏,提高该旋转式变容压缩机100的可靠性。而第一轴承61和第二轴承62上分别设有一个消音器70,从而降低该旋转式变容压缩机100的排气噪音,提高该旋转式变容压缩机100的综合性能。
如图2所示,当该旋转式变容压缩机100应用在空调系统中时,该空调系统主要由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旋转式变容压缩机100、控制阀210、蒸发器220、闪蒸器230、第一节流阀241、第二节流阀242、冷凝器250和四通阀260组成,其中,该旋转式变容压缩机100的两端分别与控制阀210、闪蒸器230连通,控制阀210还设有高压通气管和低压通气管,而闪蒸器230的两端分别与冷凝器250、蒸发器220连通,其中,闪蒸器230与冷凝器250之间设有第一节流阀241,而闪蒸器230与蒸发器220之间设有第二节流阀242,四通阀260具有四个接口,其中两个接口分别与蒸发器220和冷凝器250相连,另外两个接口分别与控制阀210的高压通气管和低压通气管相连。由此,将该旋转式变容压缩机100应用在该空调系统中,可以实现多种工况的工作,能效高,可靠性高,在低温条件下可以实现高出风的要求,用户体验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变容压缩机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旋转式变容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内限定有容纳腔;
曲轴,所述曲轴设在所述机壳内且沿所述机壳的轴向延伸;
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间隔开布置在所述曲轴上,所述第一气缸内限定有第一气腔,所述第二气缸内限定有第二气腔;
隔板组件,所述隔板组件设在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之间,所述隔板组件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连通的第一喷射通道和第二喷射通道,所述第一喷射通道和第二喷射通道中的一个内设有喷射阀以控制所述第一喷射通道或第二喷射通道的通断,所述隔板组件具有与外界导通的充注通道,所述充注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喷射通道和第二喷射通道连通,
所述第一喷射通道的最小截面积为S1,所述第一气腔的工作容积为V1,S1/V1=0.08‰-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变容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射通道的最小截面积为S1,所述第一气腔的工作容积为V1,S1/V1=0.14‰-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变容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射通道的最小截面积为S2,所述第二气腔的工作容积为V2,S2/V2=0.6‰-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变容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射通道的最小截面积为S2,所述第二气腔的工作容积为V2,S2/V2=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变容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射通道的最小截面积为S2,所述第二气腔的工作容积为V2,S1/V1≤S2/V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变容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组件包括;
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具有与所述第一气腔导通的所述第一喷射通道;
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相邻设在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之间,所述第一隔板邻近所述第一气缸设置,所述第二隔板具有与所述第二气腔导通的所述第二喷射通道,所述喷射阀设在所述第二喷射通道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变容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射通道与所述第一气腔导通状态下,所述曲轴的可转动角度为α,10°≤α≤18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式变容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射通道与所述第一气腔导通状态下,所述曲轴的可转动角度为α,30°≤α≤16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变容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射通道与所述第二气腔导通状态下,所述曲轴的可转动角度为β,20°≤β≤20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式变容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射通道与所述第二气腔导通状态下,所述曲轴的可转动角度为β,30°≤β≤185°。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变容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射通道关闭时,所述曲轴的转动角度为θ1,所述第二喷射通道关闭时,所述曲轴的转动角度为θ2,θ1≤θ2。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式变容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轴承,两个所述轴承分别设在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两侧,所述轴承和所述第二隔板的邻近第二气缸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磁性件。
CN201510929684.8A 2015-12-10 2015-12-10 旋转式变容压缩机 Active CN1054224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29684.8A CN105422462B (zh) 2015-12-10 2015-12-10 旋转式变容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29684.8A CN105422462B (zh) 2015-12-10 2015-12-10 旋转式变容压缩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22462A true CN105422462A (zh) 2016-03-23
CN105422462B CN105422462B (zh) 2018-04-10

Family

ID=55500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29684.8A Active CN105422462B (zh) 2015-12-10 2015-12-10 旋转式变容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2246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65826A (zh) * 2017-09-06 2020-04-24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密闭型压缩机及冷冻循环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7158A (zh) * 2013-09-30 2014-02-05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冷媒充注式旋转压缩机
CN203717359U (zh) * 2014-02-11 2014-07-16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
CN203756525U (zh) * 2014-03-19 2014-08-06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双级压缩机
CN204126900U (zh) * 2014-09-12 2015-01-28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冷媒喷射管
JP2015078608A (ja) * 2013-10-15 2015-04-23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4791251A (zh) * 2015-04-16 2015-07-22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热泵系统、空调系统
CN105114320A (zh) * 2015-08-18 2015-12-02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旋转式变容喷气增焓压缩机
CN105114306A (zh) * 2015-09-01 2015-12-02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组件及具有其的冷冻循环装置
CN205277835U (zh) * 2015-12-10 2016-06-01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旋转式变容压缩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7158A (zh) * 2013-09-30 2014-02-05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冷媒充注式旋转压缩机
JP2015078608A (ja) * 2013-10-15 2015-04-23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203717359U (zh) * 2014-02-11 2014-07-16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
CN203756525U (zh) * 2014-03-19 2014-08-06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双级压缩机
CN204126900U (zh) * 2014-09-12 2015-01-28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冷媒喷射管
CN104791251A (zh) * 2015-04-16 2015-07-22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热泵系统、空调系统
CN105114320A (zh) * 2015-08-18 2015-12-02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旋转式变容喷气增焓压缩机
CN105114306A (zh) * 2015-09-01 2015-12-02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组件及具有其的冷冻循环装置
CN205277835U (zh) * 2015-12-10 2016-06-01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旋转式变容压缩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65826A (zh) * 2017-09-06 2020-04-24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密闭型压缩机及冷冻循环装置
DE112017007976B4 (de) 2017-09-06 2024-04-18 Toshiba Carrier Corporation Hermetischer Verdichter und Kühlkreislaufeinricht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22462B (zh) 2018-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54528A (zh) 双缸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CN103557624A (zh) 冷冻循环装置
CN105221423A (zh) 卧式压缩机
KR101280155B1 (ko) 히트 펌프 장치, 2단 압축기 및 히트 펌프 장치의 운전 방법
CN103821716A (zh) 双级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104454544B (zh) 双缸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US10309700B2 (en) High pressure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ng machine having a high pressure compressor
CN104806522A (zh) 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冷冻装置
CN104963864A (zh) 多气缸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104791251A (zh) 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热泵系统、空调系统
CN205174914U (zh) 制冷系统
CN204941941U (zh) 旋转式压缩机及其压缩组件
CN104533790A (zh) 双缸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CN113758035A (zh) 一种制冷系统
CN105422462A (zh) 旋转式变容压缩机
CN204312328U (zh) 双缸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US20060104846A1 (en) Scroll compressor
CN205277835U (zh) 旋转式变容压缩机
CN105508246B (zh) 一种滚动转子式双级压缩机
CN204755311U (zh) 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热泵系统、空调系统
CN204738964U (zh) 旋转式压缩机组件和空调系统
CN204312345U (zh) 双缸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CN108035879B (zh) 压缩机的增焓结构及涡旋压缩机
CN205174915U (zh) 制冷系统
WO2016076064A1 (ja) 回転式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