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12456A - 一种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贴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12456A
CN105412456A CN201510854863.XA CN201510854863A CN105412456A CN 105412456 A CN105412456 A CN 105412456A CN 201510854863 A CN201510854863 A CN 201510854863A CN 105412456 A CN105412456 A CN 1054124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n
medicine
dysmenorrhea
blood
c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5486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明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85486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12456A/zh
Publication of CN105412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124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贴,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当归1份、川芎1份、香附1份、炒小茴香1份。本发明采用中草药配方,材料易得,制备方法简单,治疗效果好,价格低,见效快,疗效可靠,随制随用无明显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贴(痛经敷脐贴)。
背景技术
痛经是指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部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至昏厥者,称痛经。也称行经腹痛。本病是妇科常见症,以月经初潮历2-3年的青年妇女为多见,现代医学在治疗上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亦称功能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痛经在临床特征上多伴随周期性小腹部疼痛,一般疼痛多发生于经前一、二日或行经第一天,随后逐渐减轻或消失,偶见延续至经净或于经后发生疼痛者。疼痛程度有轻有重,部位多在下腹部,亦可波及全腹或腰骶部作痛,或有外阴、肛门坠疼。疼痛的性质有硬疼、刺痛、灼疼、掣疼拒按;隐痛、坠痛喜按。严重者可出现呕吐、恶心、面色苍白、冷汗淋漓、甚至昏厥者。疼痛的性质和发生时间,与有无精神过度紧张、过劳、受冷、生活习惯等相关。
疼痛的发病多有情志所伤,起居不慎或六淫为害等不同原因所致。但也有因子宫发育不良或畸形或子宫过度不正等器质性病变而发生痛经的,其发病机制一般以“痛则不通”来概括。治疗原则“通则不痛”,然后疼痛随月经周期发作,经净疼痛又常能自消,则认为是疼痛病机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安全可靠,治愈率高的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贴。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贴,制定痛经敷脐贴一、二、三方,其中
一方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当归1份、川芎1份、香附1份、炒小茴香1份;
二方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附子1份、当归1份、肉桂1份、制乳香1份、延胡索1份、炒川楝子1份;
三方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炒白术1份、防风1份、陈皮1份、炙甘草1份;
制备方法:
将上述痛经敷脐贴各方药物组成分别按处方量打成粉,过120目筛,装入磨口瓶内备用;
用法用量:
由专职护士在门诊特色治疗室给予敷贴,让患者平卧,用紫外线灯照射,避免其再受凉,然后根据治疗医生的选方,用醋、生姜水或者黄酒将药粉调成膏状敷于脐内,再用6×7cm医用粘敷贴贴敷固定,每天(24小时)更换一次,七天为一个疗程,期间治疗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嘱其饮适量温开水。
剂型:贴剂
功用: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主治:痛经
药物分析:
当归
【药性】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功效及主治】既能补血、活血,又能调经,为妇科要药,用于血虚或血虚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症,又能用于血滞而兼有寒凝,以及跌打所伤,风湿痹阻的疼痛证。
【药理作用】现代药理研究:(1)当归机能补血,又能活血,故有和血的功效,为治血病的中药之药。因它长于调经,尤为妇科所重视,举凡妇女月经不调,血处经闭,胎产诸症,故为常用之药品。(2)有明显的抗血栓作用;(3)增强免疫;(4)抗炎;5)抗癌;(6)抗菌;(7)消除自由基;(8)抗老防老;(9)促进造血;(11)养血生肌;(12)保护肝功能。
川芎
【药性】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功效及主治】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又能行气,为“血中之气药”,能“下调经水,中开郁结”,为妇科活血调经之要药。用于血瘀气滞诸痛。主治:妇女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淤滞腹痛等。
【药理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川芎具有:1、显著扩张冠状动脉;2、抗血栓的形成;3、解痉的作用;4、镇静;5、抑菌。
小茴香
【药性】辛,温。归肝、肾、脾、胃经。
【功效及主治】本品能温肾暖肝,散寒止痛,又温经散寒,行气止痛。用于治疗寒疝腹痛、小腹冷痛、痛经、胃寒气滞的脘腹胀痛,脾胃虚寒的脘腹胀痛等。
【药理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小茴香具有:1、防止骨质疏松;2、缓解胃胀气;3、减轻经期痛;4、减少肥胖症;5、抗衰老;6、预防癌症。
附子
【药性】辛、甘、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效及主治】本品能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为“回阳救逆第一要药”。辛甘温煦,有峻补元阳、益火消阴、散寒止痛之效。主治:亡阳证、阳萎宫冷、脘腹冷痛、泄泻、水肿、风寒湿痹周身疼痛等。
【药理作用】现代药理研究附子具有:①强心,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律,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②扩张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环作用;③抗休克;④具有显著的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作用。⑤保护心肌⑥抗寒冷,提高耐缺氧能力;⑦抗炎、镇痛。
肉桂
【药性】辛、甘、热。归脾、肾、心、肝经。
【功效及主治】能助补火,为治命门火衰之要药。辛行温通力强,温经通脉功胜,用治冲任虚寒、寒凝血滞的痛经、闭经。主治:阳萎宫冷、腰膝冷痛、夜尿频多、脘腹冷痛、寒痹腰痛。
【药理作用】另现代药理发现其具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冠脉及脑血流量,使血管阻力下降的作用。
制乳香
【药性】辛、苦、温归肝心脾经;
【功效及主治】瘀血阻滞诸痛症,辛散温通,能活血行气止痛,又能化瘀伸筋蠲痹。如:心腹淤痛,徵葭积聚,及风湿痹痛等。善治女子行经腹痛,产后淤血作痛,月事不能时下。
【药理作用】现代研究具有抗炎、抗氧化、抗溃疡、抗肿瘤、免疫调节和调控脂质代谢等多种生物活性。
炒川楝子
【药性】苦、寒。有小毒。归肝、胃、小肠、膀胱经。
【功效及主治】用于肝郁化火所致诸痛。本品苦寒降泄,能清肝火、泄郁热、行气止痛。同时能驱虫止痛。主治:脘腹胁肋疼痛、虫积腹痛。
延胡索
【药性】辛、苦、温。归肝、脾、心经。
【功效及主治】活血、行气、止痛。“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其止痛作用优良,无论何种痛症均可配伍运用。主治: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淤阻、跌扑肿痛。
【药理作用】对中枢系统有镇痛、催眠、镇静、与安定作用,降低冠脉阻力增加血流量,扩张血管是解除疼痛的原因之一。近代临床多治多种内脏痉挛性或非痉挛性疼痛,均有较好疗效。醋制后可使其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大大提高而增强止痛药效。
防风
【药性】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功效及主治】发散表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辛温发散,气味俱升,以辛为用,功善疗风,既散肌表风邪,又除经络留湿,止痛功良,微温不燥。即治风寒表证,又治外感风湿。
【药理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防风具有镇痛、镇静、抗炎、抗过敏、解热的作用。
白术
【药性】苦、甘、温。归脾、胃经。
【功效及主治】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气虚弱、食少神疲、脘腹痞满、、痰饮、水肿、。
【药理作用】1、抑制子宫平滑肌的收缩;2、促进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功能;3、对淋巴细胞的调节作用。4、抗肿瘤;5、抗衰老;6、免疫调节。
艾叶
【药性】苦、辛、温。归肝、脾、肾经;
【功效及主治】本品能温经止血暖宫,温经散寒,调经止痛,止血安胎。主治:崩漏、下焦虚寒或寒客胞宫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宫冷部孕、胎漏下血、胎动不安等。
【药理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有明显的镇静、抗菌抗病毒、止血与抗凝、抗过敏、抑制心脏的收缩力功效。
炙甘草
【药性】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及主治】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能补益心脾之气,能祛痰止咳,用于脾气虚弱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亦可用于风寒咳嗽、寒痰咳嗽,能缓和烈性或减轻毒副作用,又可调和脾胃,协和寒热,平调升降,起到和的作用。
【药理作用】具有解毒、抗病毒、镇咳祛痰、抗肿瘤、抑菌、防治肝损害、抗衰老、抗心律失常、抑制气道平滑肌增生、降血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等药理作用。
疗效分析:
妇女在经期或月经前后生理上冲任的气血较平时变化急骤,则有“血海则满而盈,由盈而溢,由溢而虚”。这种特殊生理状态易受致病因素干扰,加上素体因素的影响,如恶冲证、胞宫气血运行不畅,则“不通而疼”。或至冲任、胞冲失于濡养,则“不荣则痛”。临床上多见于气滞血瘀、寒凝胞中、湿热下注、气血虚弱、肝肾亏损等所致的虚实不同的痛经症。疼痛发病有虚、有实,虚者则责之肝肾之虚,实者多责之寒热之侵,实证多发生在行经之际。经前腹痛多实,经后腹痛多虚。气滞血瘀,素多抑郁,多伤情志,肝气复为抑郁,郁则气滞,气滞血亦滞,血海气机不利,经血运行不畅,以致发生痛经,正所谓“经前疼痛无非厥阴气滞,脉络不疏”。如经期虽无明显情志诱因,但因肝气喜郁,以致经欲行而肝不应,则抑其气而痛生;寒凝胞中,多因经期冒雨涉水、贪食生冷,内伤寒邪,或过于贪凉、或生活与湿地,外伤风冷寒湿,寒湿客于冲任、胞中,以致经血凝滞不畅。也有因素禀阳虚,冲任湿寒,以致经脉运行迟滞而痛;气血虚弱,脾胃虚弱,化源不足,或大病、久病后气血俱虚,冲任气血虚少,行经后血海空虚,不能濡养冲任胞脉,兼之气虚无力流通血虚,因而发生痛经,故有“经止而复腰腹痛者”。
穴位药物贴疗法属于现代药剂学的透皮给药系统范畴。皮肤给药系统是指经皮肤贴敷方式给药而起全身治疗作用的控释制剂,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第三代给药新方法。其给药系统具有超越一般给药方法的独特优点,避免了口服给药可能发生的肝脏“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破坏,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药物的不良反应。穴位为脏腑气血汇聚之处,对药物具有放大和储存作用,当药物通过腧穴吸收时其作用不仅仅是穴位刺激和药物吸收两种功效的简单叠加,而是两者相互激发、相互协调而产生的整体效应,可以取得单纯药物所达不到的效果,这就是学位的神奇之处。正如清代名医徐灵胎所说:“汤药不足尽病,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之服药尤为有力,此之妙之发也。”因此药物敷贴有其独特的优势。
肚脐中医又称神阙穴,首出自于《针灸甲乙经》,在人体上下、左右的中部,是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厘正按摩要术》曰:“脐通五脏,真气往来之门也,故曰神阙”。经络中被称为“先天之结缔,后天之气舍”“五脏六腑之元气归藏之根”,可以治疗全身上下百种疾病,亦是人体的长寿大穴。其神奇疗效在于此生理上有两大特点:1、它与全身经络存在非同一般的关系。经络系统中“任脉、督脉、冲脉”被称为一源三岐,同起于女子胞宫,而脐与任、督、冲、带脉脉气相通,共同纵横贯穿于十二经之间,故脐可通过通行全身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其穴性具有温元阳,调脾胃,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2、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的最后闭合出,表层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药物最易穿透弥散,并且脐在皮下无脂肪组织,皮肤与筋膜、腹壁直接相连,故渗透力强。另外脐部皮肤除了一般皮肤所具有的循环网外,脐下腹膜还有丰富的静脉网,因此脐部给药更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诊断标准:
1、经前或其前后有严重下腹部疼痛、腰酸等,影响生活及工作。
2、原发性:自初潮即有痛经,疼痛剧烈者卧床不起,不能工作。妇科检查无明显异常,子宫发育稍差,较小。多见未婚未育者。
3、继发性:由生殖器质性病变引起,常见于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诊疗结果:
临床资料显示,门诊六年来237位患者,年龄14岁到28岁不等,病程10个月-8年不等。临床疗效:237位患者经痛经敷脐贴治疗后,治愈167例,占70.46%,显效53例,占22.36%,有效9例,占3.7%,无效8例,占3.3%,总有效率达9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中草药配方,材料易得,制备方法简单,治疗效果好,价格低,见效快,疗效可靠,随制随用无明显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贴,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当归1份、川芎1份、香附1份、炒小茴香1份;
制备方法:
将上述药物按处方量打成粉,过120目筛,装入磨口瓶内备用;
用法用量:
由专职护士在门诊特色治疗室给予敷贴,让患者平卧,用紫外线灯照射,避免其再受凉,用醋、生姜水或者黄酒将药粉调成膏状敷于脐内,再用6×7cm医用粘敷贴贴敷固定,每天(24小时)更换一次,七天为一个疗程,期间治疗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嘱其饮适量温开水。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贴,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附子1份、当归1份、肉桂1份、制乳香1份、延胡索1份、炒川楝子1份;
制备方法:
将上述药物按处方量打成粉,过120目筛,装入磨口瓶内备用;
用法用量:
由专职护士在门诊特色治疗室给予敷贴,让患者平卧,用紫外线灯照射,避免其再受凉,用醋、生姜水或者黄酒将药粉调成膏状敷于脐内,再用6×7cm医用粘敷贴贴敷固定,每天(24小时)更换一次,七天为一个疗程,期间治疗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嘱其饮适量温开水。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贴,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炒白术1份、防风1份、陈皮1份、炙甘草1份;
制备方法:
将上述药物按处方量打成粉,过120目筛,装入磨口瓶内备用;
用法用量:
由专职护士在门诊特色治疗室给予敷贴,让患者平卧,用紫外线灯照射,避免其再受凉,用醋、生姜水或者黄酒将药粉调成膏状敷于脐内,再用6×7cm医用粘敷贴贴敷固定,每天(24小时)更换一次,七天为一个疗程,期间治疗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嘱其饮适量温开水。
病案案例
1、患者姚某,女,21岁2013年8月28日初诊。主诉:经前3-5日感到胸胁隐痛,乳房胀痛,乳头不能碰触,经来痛止。现病史:患者述月经周期正常,行经3-5日,量色均正常。近4年来,每次行经前一周开始感到胸胁胀痛,乳房逐渐发胀,疼痛加重,乳晕乳头不能触碰,触之疼痛加剧,时有恶心,身倦畏寒,行经痛缓已4年,查体:舌质淡,脉弦稍滑,末次月经7月26日。结合病情从整体出发“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经前痛多为实证,具体治疗上提倡三步治法,即经前防,经期治,经后固,此为经前防,即以上月行经日期为标准,提前一周开始敷药,治以温经气血,鼓舞经脉畅行,此选实施例1药方,让专职护士取已备一方,用醋调成膏状敷于脐内,用安庆制药厂6×7cm医用粘敷贴贴敷固定,每天(24小时)更换一次,贴敷4天后换药时主诉:胸乳疼痛逐渐缓解,乳晕乳头疼痛减轻明显,到第七天换药时主诉:经已来,上胸部乳头疼痛等不适感消失。嘱其每与月经前一周前来敷药,连续三个月经周期,观察到第四个月经前一周,乳房及胸胁部已无疼痛,随访四个月经周期无不适症状。
2、患者张某某,女,24岁,2006年10月6日来诊,诉:自从初次月经至今,每次月经来潮均有小腹部疼痛并难以忍受,只有靠止痛药来缓解,否则经行疼痛不能忍受,也多次治疗,大多则是服药则痛止,若经至未服药疼痛又作,经人介绍前来诊治。刻下:患者以手捂肚,小腹部疼痛难忍,自觉小腹部到脚底板发凉,喜温喜暖,面色苍白、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沉涩,月经量少,色深,有血块。证属寒凝胞宫,气血运行受阻,当以温痛经脉,濡养气血。刻下安排作业护士,取之备用痛经敷贴散痛经二方适量,敷入脐窝,用消毒贴敷贴,贴服固定,并用紫外线烤灯照其腹部,避免其再受凉,半小时后患者自觉疼痛渐缓,小腹感温热,能平卧休息,一小时后疼痛已缓解90℅,随后连续5天接受此疗法,并嘱其下次月经前一周前来敷痛经敷脐贴一方,连续坚持两个月经周期,第三个月经周期来潮时,小腹已不痛,即愈。随访痛经未再作。
3、患者岳某,女,30岁,2013年10月17日就诊,主诉:痛经10年余。现病史:患者18岁月经初潮即开始小腹疼痛,难以忍受,甚则昏厥,上吐下泻,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舌质黯淡,脉沉涩,妇科检查子宫后屈位,大小正常,活动度可,双侧小腹无压痛,其它未见异常,此次因行经腹痛来诊:患者弯腰捂腹,痛不欲生,面色苍灰,额角流汗,四肢不温,询问病史,患者平素多因经期冒雨涉水,游泳,又贪食生冷,生活中经期未避寒湿。分析患者病情:病属内伤寒邪,寒邪客于冲任、胞中,以致经血凝滞不畅,使经水运行迟滞故疼。痛经发病有虚有实,根据虚者多责之肝肾之虚,实者多责寒湿之侵,实证疼痛多于临经之际,此患者当属寒湿干扰经血,以致血滞作疼,逢经期而加重,现病史患者符合实证。安排专职护士,取之备用痛经敷贴二方适量,敷入脐窝,用消毒贴敷贴,贴服固定,贴服1小时,自觉小腹、脐部湿热,2小时痛减,3小时后经量增加,经痛迅速减轻80℅,能直腰行走,面色、四肢发凉已恢复正常,之后安排12小时更换,休息避风寒。按上方经来敷贴痛经二方,三个月经周期后随访,无来经腹痛之现象,已痊愈。
4、患者吴某某,女,28岁,2013年8月14日来诊,诉:平素体质一般,自少女期始有每逢月经疼痛,轻则仅感小腹部疼痛,重则腰痛、腰酸、全身乏力、怕冷、影响其正常生活,平素月经量少,色淡,行经2-3日即止,追问病史,现育有一男一女,流产一次,曾多次求中医调理,效果欠佳,今为进一步调理求诊于我院,刻下:月经结束第四天,感小腹空虚,有轻微疼痛,喜温喜按,伴有头晕无力,偶感心悸气短,睡眠欠佳,纳食不佳,轻微腹胀,脉细弱,舌质淡红,观其色,面色微黄,少华,体型偏瘦。辨证为:心脾两虚,血虚血瘀,治当益气活血,补益心脾。正如古人所说,“若欲通之,必先充之,气血充沛,脉道满盈则运行无阻,通则不痛矣”。给予痛经敷脐贴三,五个月经周期,经行腹痛时配合痛经敷脐贴二方五个周期,平时嘱其辅助十全大补汤调理,第六个月经周期行经时患者已无腹痛,经量恢复正常,行经4-5日,色红,即愈,患者甚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3)

1.一种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贴,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当归1份、川芎1份、香附1份、炒小茴香1份。
2.一种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贴,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附子1份、当归1份、肉桂1份、制乳香1份、延胡索1份、炒川楝子1份。
3.一种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贴,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炒白术1份、防风1份、陈皮1份、炙甘草1份。
CN201510854863.XA 2015-11-26 2015-11-26 一种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贴 Pending CN1054124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54863.XA CN105412456A (zh) 2015-11-26 2015-11-26 一种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54863.XA CN105412456A (zh) 2015-11-26 2015-11-26 一种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12456A true CN105412456A (zh) 2016-03-23

Family

ID=55491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54863.XA Pending CN105412456A (zh) 2015-11-26 2015-11-26 一种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1245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90053A (zh) * 2016-01-15 2017-02-15 中卫清华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任冲虚寒型痛经的保健药品
CN109260348A (zh) * 2018-11-02 2019-01-25 刘小艳 一种痛经贴
CN115770271A (zh) * 2021-09-06 2023-03-10 厦门一先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痛经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330A (zh) * 1993-03-18 1994-09-21 孙金森 医疗止痛热敷袋
CN102205025A (zh) * 2011-05-06 2011-10-05 烟台渤海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痛经和月经不调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330A (zh) * 1993-03-18 1994-09-21 孙金森 医疗止痛热敷袋
CN102205025A (zh) * 2011-05-06 2011-10-05 烟台渤海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痛经和月经不调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云币等: "《中国历代中医格言大观》", 31 March 1992, 文汇出版社 *
尹淑华: "中药外敷治疗痛经的临床观察",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
王金亮: "《中国平遥王氏临床经验集》", 30 April 2013,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90053A (zh) * 2016-01-15 2017-02-15 中卫清华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任冲虚寒型痛经的保健药品
CN109260348A (zh) * 2018-11-02 2019-01-25 刘小艳 一种痛经贴
CN115770271A (zh) * 2021-09-06 2023-03-10 厦门一先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痛经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63356B (zh) 治疗阳虚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5412456A (zh) 一种用于治疗痛经的中药贴
CN108498772A (zh) 用于全身调理的医用雷火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89936B (zh) 一种亚健康调理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85609A (zh)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30888A (zh) 用于治疗外阴瘙痒的清洗液
CN103550601B (zh) 一种治疗肾阴虚型盗汗的中药组合物
CN103007211B (zh) 一种治疗原发性经漏的中药制剂
CN102512566B (zh) 一种治疗肾虚腰痛的中药组合物
CN102293981B (zh)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口服药
CN101085303A (zh) 一种内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
CN104069305A (zh)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74974A (zh) 一种补肾固精养元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68214B (zh) 一种治疗肾阳虚型鼻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3908509B (zh) 治疗黄褐斑、肥胖的外用脐疗贴剂
CN104721453B (zh) 一种通便排毒的敷脐膏药及其制作方法、使用方法
CN103877226B (zh) 具有滋肝补肾功效的豆腐黄鳝粥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30030A (zh) 一种治疗骨痹的中药组合物
CN106822300A (zh) 一种祛痘美颜的中药制剂
CN105497823A (zh) 一种治疗闭经的中药配方
CN105582518A (zh)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3948804B (zh) 一种治疗肺气虚型夏季皮炎的中药组合物
Yan et al. Professor He Fengjie's Clinical Experience in Using Subphrenic Zhuyu Decoction
CN105232864A (zh)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药灌肠制剂
CN104436060A (zh) 一种护理治疗胆管细胞癌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