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11700A - 纯钛牙的制作方法及借助纯钛牙进行自体牙移植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纯钛牙的制作方法及借助纯钛牙进行自体牙移植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11700A
CN105411700A CN201511003180.XA CN201511003180A CN105411700A CN 105411700 A CN105411700 A CN 105411700A CN 201511003180 A CN201511003180 A CN 201511003180A CN 105411700 A CN105411700 A CN 1054117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th
pure titanium
titanium tooth
transplantation
tee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0318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茹楠
白玉兴
厉松
王红梅
周冠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51100318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1170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4117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117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0003Making bridge-work, inlays, implants or the like
    • A61C13/0006Production methods
    • A61C13/0019Production methods using three dimensional prin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08Artificial teeth; Making sam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8/00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 A61C8/0012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composition, e.g. ceramics, surface layer, metal allo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 Dental Prosthetics (AREA)
  • Dental Prepa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纯钛牙的制作方法及借助纯钛牙进行自体牙移植的方法,利用化学成分:钛、铝、矾、氮、碳、氢、铁、氧,并以950MPa的屈服强度、1005Mpa的拉伸强度、10%的延伸率、115Mpa的弹性模量、4.5g/cm3的密度、1604-16551的熔点范围、10.16×10-6K-1的膨胀系数来制作纯钛牙并将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的与移植牙形状相同的纯钛牙安置在移植位点预先制备好的牙槽窝内;经过预定时间段后利用移植牙代替牙槽窝内的纯钛牙。本发明能避免移植牙牙周膜损伤,减少移植位点内的炎症反应,可以建立正常的牙周组织,避免牙根外吸收。

Description

纯钛牙的制作方法及借助纯钛牙进行自体牙移植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口腔颌面外科和正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纯钛牙的制作方法借助纯钛牙进行自体牙移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自体牙移植术是一种良好的修复牙列缺损的方法,手术能否成功与很多因素有关,如移植牙牙根外形,被移植区骨量,微创拔牙,根管治疗完善程度等;然而,对牙根发育完成的牙齿进行移植术后,常发生牙髓坏死,牙根吸收,导致移植手术失败。这种情况下,在移植术后3周内进行根管治疗可避免因牙髓感染造成的牙根内吸收。但是,根管治疗无法避免由移植牙槽窝内的感染和局部炎症反应所导致的牙根外吸收,如替代性牙根吸收,牙颈部吸收。牙根外吸收显著影响移植牙的预后,使移植牙无法形成健康的牙周组织。
为了避免牙根外吸收的发生,手术前口腔医生应用锥形束CT检查移植牙和被移植区,观察移植牙牙根外形和长度,测量移植位点局部骨量。手术中,口腔医生使用微创拔牙术避免损伤牙根和牙周膜,制备移植位点时反复和移植牙比较,尽力做到移植位点与移植牙根外形相一致,利于移植牙就位和稳定,促进牙周组织愈合。然而,手术中使用移植牙反复比对移植位点,造成了移植牙根表面牙周膜的损伤,并将感染和炎症物质带入移植牙槽窝内。手术后,移植位点内聚集的感染物质造成局部炎症反应,继续损伤牙根表面的牙周膜,造成牙根与局部牙槽骨发生骨性粘连和牙根外吸收,极大增加了手术失败率。同时,一次完成拔牙和牙移植术,手术耗时长,局部创伤大,患者难以耐受,尤其是埋伏牙移植术,因其埋伏位置较深,需要去除大量骨质才能完整拔出,牙周膜损伤加剧,常常造成手术失败。
综上,如何避免移植牙牙周膜损伤,减少移植位点内的炎症反应,建立正常的牙周组织,避免牙根外吸收,是自体牙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而纯钛牙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其具有促进局部炎症消退的功能,因而如何制备纯钛牙并将纯钛牙用于自体牙移植手术中是目前迫切需解决的问题;同时,现有技术也存在快速重建牙周组织,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以及保持牙齿美观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借助纯钛牙进行自体牙移植的方法,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无法避免牙根外吸收而导致的移植牙牙周膜损伤、手术失败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纯钛牙的制作方法,利用化学成分:钛、铝、矾、氮、碳、氢、铁、氧,并以950MPa的屈服强度、1005Mpa的拉伸强度、10%的延伸率、115Mpa的弹性模量、4.5g/cm3的密度、1604-16551的熔点范围、10.16×10-6K-1的膨胀系数来制作纯钛牙。
其中,采用纯钛牙的制作方法制备的钛金属牙的颜色可为白色或银白色。
其中,可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纯钛牙。
其中,纯钛牙的制作方法采用的钛、铝、矾、氮、碳、氢、铁、氧含量占比率可为:钛,90%;铝,6%;矾,4%。
其中,纯钛牙的制作方法采用的钛、铝、矾、氮、碳、氢、铁、氧含量占比率还可为:钛,90%;铝,6%;矾,3%;其余元素占1%。
其中,纯钛牙的制作方法采用的钛、铝、矾、氮、碳、氢、铁、氧含量占比率还可为:钛,90%;铝,5.5%;矾,3.5%;其余元素占1%。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借助根据纯钛牙的制作方法制作的纯钛牙进行自体牙移植的方法,包括: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与移植牙形状相同的纯钛牙;将纯钛牙置于在移植位点预先制备好的牙槽窝内;经过预定时间段后利用移植牙代替牙槽窝内的所述纯钛牙。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化学成分:钛、铝、矾、氮、碳、氢、铁、氧,并以950MPa的屈服强度、1005Mpa的拉伸强度、10%的延伸率、115Mpa的弹性模量、4.5g/cm3的密度、1604-16551的熔点范围、10.16×10-6K-1的膨胀系数来制作纯钛牙,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与移植牙相同的纯钛牙,并对纯钛牙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后,将得到的纯钛牙用于自体牙移植术,或者,作为牙槽窝占位器使用,能避免移植牙牙周膜损伤,减少移植位点内的炎症反应,建立正常的牙周组织,避免牙根外吸收;同时,能快速重建牙周组织,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以及保持牙齿美观。
应了解的是,上述一般描述及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仅为示例性及阐释性的,其并不能限制本发明所欲主张的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的所附附图是本发明的说明书的一部分,其绘示了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所附附图与说明书的描述一起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借助纯钛牙进行自体牙移植的方法的具体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借助纯钛牙进行自体牙移植的方法的具体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借助纯钛牙进行自体牙移植的方法的具体实施例四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借助纯钛牙进行自体牙移植的方法的具体实施例五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借助纯钛牙进行自体牙移植的方法的具体实施例六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借助纯钛牙进行自体牙移植的方法的具体实施例七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以附图及详细叙述清楚说明本发明所揭示内容的精神,任何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发明内容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发明内容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的精神与范围。
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在附图及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相同或类似标号的元件/构件是用来代表相同或类似部分。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也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元件或操作。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创作。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及/或”,包括所述事物的任一或全部组合。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语“大致”、“约”等,用以修饰任何可以微变化的数量或误差,但这些微变化或误差并不会改变其本质。一般而言,此类用语所修饰的微变化或误差的范围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为20%,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为10%,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为5%或是其他数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前述提及的数值可依实际需求而调整,并不以此为限。
某些用以描述本申请的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申请的描述上额外的引导。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纯钛牙的制作方法,利用化学成分:钛、铝、矾、氮、碳、氢、铁、氧,并以950MPa的屈服强度、1005Mpa的拉伸强度、10%的延伸率、115Mpa的弹性模量、4.5g/cm3的密度、1604-16551的熔点范围、10.16×10-6K-1的膨胀系数来制作纯钛牙。
其中,采用纯钛牙的制作方法制备的钛金属牙的颜色可为白色或银白色。
其中,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所述纯钛牙
其中,纯钛牙的制作方法采用的钛、铝、矾、氮、碳、氢、铁、氧含量占比率可为:钛,90%;铝,6%;矾,4%。
其中,纯钛牙的制作方法采用的钛、铝、矾、氮、碳、氢、铁、氧含量占比率还可为:钛,90%;铝,6%;矾,3%;其余元素占1%。
其中,纯钛牙的制作方法采用的钛、铝、矾、氮、碳、氢、铁、氧含量占比率还可为:钛,90%;铝,5.5%;矾,3.5%;其余元素占1%。
制备得到的纯钛牙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经验证发现根据ENISO10993/5,12标准,在L929细胞增殖中无毒性物释放,将此纯钛牙用于人体将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而且,制备得到的纯钛牙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根据ENISO10271标准进行的静态浸渍测试,其离子释放量为1.41μg/cm2×7d,远低于根据ENISO22674标准,离子释放不超过2001.41μg/cm2×7d的要求。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借助纯钛牙进行自体牙移植的方法的具体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与移植牙形状相同的纯钛牙,将该纯钛牙作为占位器置于在移植位点预先制备好的牙槽窝内,经过一段时间后,利用移植牙代替牙槽窝内的所述纯钛牙。
该附图具体实施方式包括:
步骤101: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与移植牙形状相同的纯钛牙。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纯钛牙为所述移植牙大小的90%-95%。
步骤102:将所述纯钛牙置于在移植位点预先制备好的牙槽窝内。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牙槽窝大于所述纯钛牙的牙根周颈0.5毫米。
步骤103:经过预定时间段后利用所述移植牙代替牙槽窝内的所述纯钛牙。
其中,步骤101之前还可以包括CT扫描和重建:口腔锥形束CT(0.2mm,Kavo3Dexam)扫描移植牙,按照1∶1比例三维重建图像;步骤102,纯钛牙制作:将三维图像数据输入金属3D打印机(ArcamQ20),金属3D打印机输出纯钛牙。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借助纯钛牙进行自体牙移植的方法的具体实施例三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将所述纯钛牙置于预先制备好的牙槽窝内的步骤之前,所述借助纯钛牙进行自体牙移植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101-1:对所述纯钛牙进行表面抛光、干热灭菌处理。
步骤101-2:利用树脂粘接剂在所述纯钛牙上粘接正畸托槽。
步骤101-3:利用树脂粘接剂在所述移植位点的邻牙上粘接正畸托槽。
参见图2,对纯钛牙进行抛光、消毒处理,减少移植位点内的炎症反应,在纯钛牙及其邻牙上粘接正畸托槽,以便钛金属牙的固定。
图3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借助纯钛牙进行自体牙移植的方法的具体实施例四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将所述纯钛牙置于预先制备好的牙槽窝内的步骤之后,所述借助纯钛牙进行自体牙移植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102-1:利用镍钛丝通过所述正畸托槽将所述纯钛牙与所述邻牙固定在一起。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不锈钢丝是直径为0.2032毫米的正畸不锈钢结扎丝。
参见图3,在相邻牙粘接正畸托槽,使用0.019×0.025inch(英寸)镍钛丝将该牙与邻牙用0.008inch(即0.2032毫米)正畸不锈钢结扎丝结扎固定两周,降低牙槽窝内炎症反应,减少牙根外吸收发生几率,促进牙龈伤口愈合,达到术后牙龈外形美观的效果。
图4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借助纯钛牙进行自体牙移植的方法的具体实施例五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对所述纯钛牙进行表面抛光,具体包括:
步骤101-11:在去离子水中利用碳化硅颗粒砂纸打磨所述纯钛牙的外表面。
步骤101-12:在去离子水中利用铝粉砂纸抛光所述纯钛牙。
步骤101-13:在去离子水中利用超声波清洗所述纯钛牙。利用超声波清洗所述纯钛牙的时间为5~15分钟,优先地,利用超声波清洗所述纯钛牙的时间为10分钟。
参见图4,经过上述处理后的纯钛牙可以保存局部牙槽骨,支撑牙龈组织。
图5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借助纯钛牙进行自体牙移植的方法的具体实施例六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经过预定时间段后利用所述移植牙代替牙槽窝内的所述纯钛牙,具体包括:
步骤1031:经过两周后拔除牙槽窝内的所述纯钛牙。
步骤1032:利用微创拔牙技术完整拔出所述移植牙。
步骤1033:将所述移植牙置于牙槽窝内。
参见图5,去除移植位点纯钛牙,微创拔牙术完整拔出移植牙置于移植位点内,手动调整移植牙至理想位置和角度。
图6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借助纯钛牙进行自体牙移植的方法的具体实施例七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将所述移植牙置于牙槽窝内,步骤之后,还包括:
步骤1034:将骨陶瓷植入牙槽骨与所述移植牙的牙根之间的间隙。
步骤1035:将骨陶瓷植入牙颈部。
步骤1036:在所述移植牙的表面覆盖可吸收生物膜。
参见图6,行牙槽嵴保存术,即在牙槽骨与牙根之间的间隙及牙颈部植入骨陶瓷(0.2mm,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60%∶40%;InstitutStraumannAG,Basel,Switzerland),表面覆盖可吸收生物膜(Bio-Guide;Geistlich,Wolhusen,Switzerland),缝合伤口,涡轮机调合使其脱离牙合接触。
本发明其它具体实施例中,可利用纯钛牙辅助制备移植牙槽窝,制备出与移植牙牙根外形吻合的牙槽窝;还可将纯钛牙用于牙槽嵴保存,在牙槽骨与移植牙牙根之间的间隙及牙颈部植入骨陶瓷(0.2mm,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60%∶40%)充填材料,表面覆盖可吸收生物膜(Bio-GuideMembrane),缝合伤口。通过这种方式,能减少了移植牙牙周膜的损伤,避免将感染物质带入移植牙槽窝,降低了牙周膜感染几率,缩短了牙槽窝制备时间,能促进移植牙牙周膜重建,减少局部牙槽骨吸收,最终也能达到重建健康的牙周组织和牙龈美观的效果。
具体地,抛光方法可包括:首先,在去离子水中对纯钛牙用逐渐减小的碳化硅颗粒砂纸研磨后(600,800,1200目),样品继续在连续更细的铝粉砂纸上抛光,其中最细的颗粒是0.05μm;然后,在去离子水中对纯钛牙进行超声波清洗10分钟,去除表面碎片。
具体地,对抛光处理后的纯钛牙作为牙槽窝占位器,其中,牙槽窝占位器填埋并固定于预备后的移植牙牙槽窝内,用于支撑局部牙槽骨和牙龈组织。
具体地,纯钛牙和近远中邻牙牙冠唇侧粘接正畸托槽,置入牙槽窝后与邻牙使用正畸结扎丝结扎固定。以此可起到固位和稳定的作用,防止在牙龈和牙槽窝炎症恢复期间,纯钛牙松动脱落。
进一步地,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体积为移植牙大小90%~95%的纯钛牙,这样,可避免纯钛牙在移植术过程中与近远中邻牙碰撞造成的牙齿损伤和划痕,保证了牙齿健康和美观。
将获得的纯钛牙应用于自体牙移植术。在实际应用中,将纯钛牙用于自体牙移植术的方法,具体包括:将纯钛牙置入:切开移植区牙龈,翻瓣,使用涡轮机在生理盐水冷却下于移植位点制备牙槽窝,制备时使用纯钛牙与移植牙槽窝比对,逐步扩大牙槽窝至大于纯钛牙牙根周颈0.5mm。将纯钛牙置于制备好的牙槽窝内,牙根完全位于牙槽窝,纯钛牙在牙槽窝内松动度约I度。在相邻牙粘接正畸托槽,使用0.019*0.025inch镍钛弓丝将此牙与邻牙用0.008inch正畸不锈钢结扎丝结扎固定两周,目的是降低牙槽窝内炎症反应,减少牙根外吸收发生几率,促进牙龈伤口愈合,达到术后牙龈外形美观的效果。移植牙手术:去除移植位点纯钛牙,微创拔牙术完整拔出移植牙置于移植位点内,手动调整至理想位置和角度,行牙槽嵴保存术,即在牙槽骨与牙根之间的间隙及牙颈部植入骨陶瓷(0.2mm,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60%∶40%;InstitutStraumannAG,Basel,Switzerland),表面覆盖可吸收生物膜(Bio-Guide;Geistlich,Wolhusen,Switzerland),缝合伤口,涡轮机调合使其脱离牙合接触。
在实际医疗操作中,在完成移植牙手术两周后拆线,移植牙行根管治疗,治疗完成。在跟踪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时发现,一个月后拍X光片,移植牙未发生明显牙根外吸收,可行使正常咀嚼功能。三年后拍摄X光片,移植牙牙根外形良好。
将获得的纯钛牙作为牙槽窝占位器的应用,牙槽窝占位器是填埋并固定于预备后的移植牙牙槽窝内,用于支撑局部牙槽骨和牙龈组织的装置。采用此牙槽窝占位器后,不需要与局部骨组织产生骨结合,减少了局部牙槽骨吸收的作用,移植术后牙龈外形美观;还可将移植牙槽窝制备术和牙移植术分两次进行,缩短了移植牙的体外暴露时间,降低了手术难度,减少了手术创伤,术后恢复较快。
能避免移植牙牙周膜损伤,减少移植位点内的炎症反应,建立正常的牙周组织,避免牙根外吸收;同时,能快速重建牙周组织,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以及保持牙齿美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与移植牙相同的纯钛牙,并对纯钛牙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后,将得到的纯钛牙用于自体牙移植术,或者,作为牙槽窝占位器的应用,能避免移植牙牙周膜损伤,减少移植位点内的炎症反应,建立正常的牙周组织,避免牙根外吸收;同时,能快速重建牙周组织,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以及保持牙齿美观。
通过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可得到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纯钛牙,在将纯钛牙置入牙槽窝内两周后,可促进局部炎症消退,降低了自体牙移植术后牙根外吸收的发生率,利于重建牙周组织,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并能满足美观需求。
进一步地,使用纯钛牙辅助制备移植牙槽窝,制备出与移植牙牙根外形吻合的牙槽窝。通过这种方式,能减少了移植牙牙周膜的损伤,避免将感染物质带入移植牙槽窝,降低了牙周膜感染几率,缩短了牙槽窝制备时间。
进一步地,纯钛牙可用于牙槽嵴保存,在牙槽骨与移植牙牙根之间的间隙及牙颈部植入骨陶瓷(0.2mm,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60%∶40%)充填材料,表面覆盖可吸收生物膜,缝合伤口。通过这种方式,能促进移植牙牙周膜重建,减少局部牙槽骨吸收,最终也能达到重建健康的牙周组织和牙龈美观的效果。
抛光方法具体为:首先,在去离子水中对纯钛牙外表面用逐渐减小的碳化硅颗粒砂纸研磨后(600,800,1200目),样品继续在连续更细的铝粉砂纸上抛光,其中最细的颗粒是0.05μm;然后,在去离子水中对纯钛牙进行超声波清洗10分钟,去除表面碎片。
进一步地,将抛光处理后的纯钛牙作为牙槽窝占位器,其中,牙槽窝占位器填埋并固定于预备后的移植牙牙槽窝内,用于支撑局部牙槽骨和牙龈组织。采用此牙槽窝占位器后,不需要与局部骨组织产生骨结合,减少了局部牙槽骨吸收的作用,移植术后牙龈外形美观;还可将移植牙槽窝制备术和牙移植术分两次进行,缩短了移植牙的体外暴露时间,降低了手术难度,减少了手术创伤,术后恢复较快。
进一步地,纯钛牙和近远中邻牙牙冠唇侧粘接正畸托槽,置入牙槽窝后与邻牙使用正畸结扎丝结扎固定。以此可起到固位和稳定的作用,防止在牙龈和牙槽窝炎症恢复期间,纯钛牙松动脱落。
进一步地,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体积为移植牙大小90%~95%的纯钛牙。通过这种方式,可避免纯钛牙在移植术过程中与近远中邻牙碰撞造成的牙齿损伤和划痕,保证了牙齿健康和美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将纯钛牙用于自体牙移植术的方法,包括:将纯钛牙置入:切开移植区牙龈,翻瓣,使用涡轮机在生理盐水冷却下于移植位点制备牙槽窝,制备时使用纯钛牙与移植牙槽窝比对,逐步扩大牙槽窝至大于纯钛牙牙根周颈0.5mm。将纯钛牙置于制备好的牙槽窝内,牙根完全位于牙槽窝,纯钛牙在牙槽窝内松动度约I度;以及移植牙手术:去除移植位点纯钛牙,微创拔牙术完整拔出移植牙置于移植位点内,手动调整至理想位置和角度,行牙槽嵴保存术,即表面覆盖可吸收生物膜,缝合伤口,涡轮机调合使其脱离牙合接触。通过此方法,能促进局部炎症消退,降低移植术后牙根外吸收的发生率。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将纯钛牙用作牙槽窝占位器的方法,牙槽窝占位器填埋并固定于预备后的移植牙牙槽窝内,用于支撑局部牙槽骨和牙龈组织,减少了局部牙槽骨吸收的作用,移植术后牙龈外形美观;还可将移植牙槽窝制备术和牙移植术分两次进行,缩短了移植牙的体外暴露时间,降低了手术难度,减少了手术创伤,术后恢复较快。
上述的本发明实施例可在各种硬件、软件编码或两者组合中进行实施。例如,本发明的实施例也可为在数据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中执行的执行上述程序的程序代码。本发明也可涉及计算机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微处理器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执行的多种功能。可根据本发明配置上述处理器执行特定任务,其通过执行定义了本发明揭示的特定方法的机器可读软件代码或固件代码来完成。可将软件代码或固件代码发展为不同的程序语言与不同的格式或形式。也可为不同的目标平台编译软件代码。然而,根据本发明执行任务的软件代码与其他类型配置代码的不同代码样式、类型与语言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16)

1.纯钛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化学成分:钛、铝、矾、氮、碳、氢、铁、氧,并以950MPa的屈服强度、1005Mpa的拉伸强度、10%的延伸率、115Mpa的弹性模量、4.5g/cm3的密度、的熔点范围、10.16×10-6K-1的膨胀系数来制作纯钛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钛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金属牙的颜色可为白色或银白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钛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所述纯钛牙。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纯钛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所述钛、所述铝、所述矾、所述氮、所述碳、所述氢、所述铁、所述氧含量占比率可为:所述钛,90%;所述铝,6%;所述矾,4%。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纯钛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所述钛、所述铝、所述矾、所述氮、所述碳、所述氢、所述铁、所述氧含量占比率还可为:所述钛,90%;所述铝,6%;所述矾,3%;其余元素占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纯钛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所述钛、所述铝、所述矾、所述氮、所述碳、所述氢、所述铁、所述氧含量占比率还可为:所述钛,90%;所述铝,5.5%;所述矾,3.5%;其余元素占1%。
7.借助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钛牙的制作方法制作的纯钛牙进行自体牙移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与移植牙形状相同的纯钛牙;
将所述纯钛牙安置在移植位点预先制备好的牙槽窝内;以及
经过预定时间段后利用所述移植牙代替牙槽窝内的所述纯钛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借助纯钛牙进行自体牙移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纯钛牙安置在移植位点预先制备好的牙槽窝内的步骤之前,所述借助纯钛牙进行自体牙移植的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纯钛牙进行表面抛光、干热灭菌处理;
利用树脂粘接剂在所述纯钛牙上粘接正畸托槽;以及
利用树脂粘接剂在所述移植位点的邻牙上粘接正畸托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借助纯钛牙进行自体牙移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纯钛牙安置在移植位点预先制备好的牙槽窝内的步骤之后,所述借助纯钛牙进行自体牙移植的方法还包括:
利用不锈钢丝通过所述正畸托槽将所述纯钛牙与所述邻牙固定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借助纯钛牙进行自体牙移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丝是直径为0.2032毫米的正畸不锈钢结扎丝。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借助纯钛牙进行自体牙移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纯钛牙进行表面抛光,具体包括:
在去离子水中利用碳化硅颗粒砂纸打磨所述纯钛牙的外表面;
在去离子水中利用铝粉砂纸抛光所述纯钛牙;以及
在去离子水中利用超声波清洗所述纯钛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借助纯钛牙进行自体牙移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超声波清洗所述纯钛牙的时间为5~15分钟。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借助纯钛牙进行自体牙移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预定时间段后利用所述移植牙代替牙槽窝内的所述纯钛牙,具体包括:
经过两周后拔除牙槽窝内的所述纯钛牙;
利用微创拔牙技术完整拔出所述移植牙;以及
将所述移植牙置于牙槽窝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借助纯钛牙进行自体牙移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移植牙置于牙槽窝内,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骨陶瓷植入牙槽骨与所述移植牙的牙根之间的间隙;
将骨陶瓷植入牙颈部;以及
在所述移植牙的表面覆盖可吸收生物膜。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借助纯钛牙进行自体牙移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纯钛牙为所述移植牙大小的90%-95%。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借助纯钛牙进行自体牙移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牙槽窝大于所述纯钛牙的牙根周颈0.5毫米。
CN201511003180.XA 2015-12-30 2015-12-30 纯钛牙的制作方法及借助纯钛牙进行自体牙移植的方法 Pending CN1054117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03180.XA CN105411700A (zh) 2015-12-30 2015-12-30 纯钛牙的制作方法及借助纯钛牙进行自体牙移植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03180.XA CN105411700A (zh) 2015-12-30 2015-12-30 纯钛牙的制作方法及借助纯钛牙进行自体牙移植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11700A true CN105411700A (zh) 2016-03-23

Family

ID=55490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03180.XA Pending CN105411700A (zh) 2015-12-30 2015-12-30 纯钛牙的制作方法及借助纯钛牙进行自体牙移植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1170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93981A1 (zh) * 2016-05-12 2017-11-1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口腔修复体cad/金属3d自动化加工方法
CN116503389A (zh) * 2023-06-25 2023-07-28 南京邮电大学 牙根外吸收自动检测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2876A (zh) * 2010-05-06 2011-11-09 江苏创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牙种植体表面处理工艺
CN102525671A (zh) * 2010-12-29 2012-07-04 北京汇福康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牙种植体
CN104689370A (zh) * 2013-12-04 2015-06-10 江苏创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表面多孔生物活性种植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26172A (zh) * 2015-09-28 2015-12-09 武汉大学 一种增高牙槽嵴的牙支架的制备及安装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2876A (zh) * 2010-05-06 2011-11-09 江苏创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牙种植体表面处理工艺
CN102525671A (zh) * 2010-12-29 2012-07-04 北京汇福康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牙种植体
CN104689370A (zh) * 2013-12-04 2015-06-10 江苏创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表面多孔生物活性种植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26172A (zh) * 2015-09-28 2015-12-09 武汉大学 一种增高牙槽嵴的牙支架的制备及安装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薛淼等: "《口腔应用材料学》", 31 December 1997,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93981A1 (zh) * 2016-05-12 2017-11-1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口腔修复体cad/金属3d自动化加工方法
CN116503389A (zh) * 2023-06-25 2023-07-28 南京邮电大学 牙根外吸收自动检测方法
CN116503389B (zh) * 2023-06-25 2023-10-20 南京邮电大学 牙根外吸收自动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ohen et al. Mandibular reconstruction using stereolithographic 3-dimensional printing modeling technology
Dawood et al. Computer guided surgery for implant placement and dental rehabilitation in a patient undergoing sub-total mandibulectomy and microvascular free flap reconstruction
CN105411700A (zh) 纯钛牙的制作方法及借助纯钛牙进行自体牙移植的方法
JP2021531931A (ja) 経歯槽骨歯科用インプラントの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Takahashi et al. Magnet-retained facial prosthesis combined with an implant-supported edentulous maxillary obturator: a case report.
CN217090992U (zh) 一种牙科用覆盖膜
Goiato et al. Retention and processing methods of nasal prosthesis
Chaturvedi et al. Rehabilitation of nose following chemical burn using CAD/CAM made substructure for implant retained nasal prosthesis: a clinical report
Sharma et al. Implant-Supported Auricular Prosthesis-An Overview.
Nazar et al. Retention in maxillofacial prosthetics: A review
Dos Reis et al. Extraoral Implants for Anchoring Facial Prostheses: Evaluation of Success and Survival Rates in Three Anatomical Regions.
Subaşı et al. Prosthetic rehabilitation of partial ear defect: 2 case reports
Singer The importance of immediate bone block autograft to successfully restore the function and aesthetic of the anterior alveolar process and teeth
Jelovac et al. Immediate placement of extra-short implants in refined scapula tip microvascular free flaps: in house virtual planning and surgical technique–Proof of concept
Granström et al. Some considerations regarding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ear malformations using the osseointegration concept
Cybulska et al. Immediate palatal obturator in 3D-printing technology for a patient with planned resection of a neoplastic lesion
Leland et al. Rehabilitation of a Severely Atrophic Mandible Using Soft Tissue Matrix Expansion (Tent-Pole) Technique, Implants, and a Fixed Dental Prosthesis: A Clinical Report
Gandhi Functional and esthetic rehabilitation of cleft palate patient with fixed prosthodontic therapy: a case report
Maney et al. Reliability of implant surgical guides based on soft-tissue models
Satrya et al. Mandibular Reconsctruction using Double Barrel Costal Non Vascularized Bone Graft with Stereolitographic Three Dimensional Printed Models
Cansever et al. Implant-Prosthetic Rehabilitation of a Patient with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 Case Report
Blanc et al. Extramaxillary zygomatic implants for maxillary prosthetic rehabilitation
Guo et al. CASE REPORT Open Access
Boyes-Varley et al. Craniofacial implantology
Rani et al. Reconstruction of auricular defect with adhesive–Retained silicone prosthesis–A case repor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