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10216A - 黑茶类袋泡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黑茶类袋泡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10216A
CN105410216A CN201510901998.7A CN201510901998A CN105410216A CN 105410216 A CN105410216 A CN 105410216A CN 201510901998 A CN201510901998 A CN 201510901998A CN 105410216 A CN105410216 A CN 1054102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leaves
tea
vacuum environment
pure water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0199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志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90199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102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54102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102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茶类袋泡茶制备方法,该方法以未经压制的初加工黑茶散茶或者精加工黑茶散茶作为原料茶加工袋泡茶,具体步骤包括:1、净化:1.1、首先,利用纯净水将茶叶加湿至吸水饱和,然后,将加湿后的茶叶置于真空环境中,并通过施加微波将茶叶干燥至含水率≤10%;1.2、步骤1.1重复若干次;2、对茶叶进行风选、筛分;3、粉碎、筛选;4、拼配、均堆;5、杀菌:5.1、首先,利用纯净水将茶叶润湿;然后,将润湿后的茶叶及时置于真空环境中,施加微波进行杀菌并干燥;5.2、步骤5.1进行至少一次;6、烘焙:将茶叶烘焙至含水率≤6%;7、包装,得到袋泡茶成品。本发明方法在不损伤茶叶已有香气、滋味、品质的前提下,实现了对茶叶内外的彻底净化,保证了袋泡茶的卫生与安全。

Description

黑茶类袋泡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黑茶类袋泡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从20世纪初被发明以来,袋泡茶以其“定量、卫生、方便、快速”等优势一直在整个茶叶消费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袋泡茶的加工从原料到成品通常要经过:杀菌、粉碎、筛选、拼配、均堆、烘干、杀菌、包装等工序,其中的原料有人采用初加工茶,也有人采用精加工茶。
由于茶叶在温湿度适当的情况下很容易滋生微生物,因而加工袋泡茶时首先对原料茶进行杀菌,包装前再次进行杀菌,并要求整个工艺过程不允许手接触茶叶和袋泡茶的内包装材料,目的是保证袋泡茶的卫生。
然而,由于黑茶鲜叶采摘后直接付制,制成的初加工茶或精加工茶上不可避免地会附着有灰尘、虫卵、鸟兽粪便等污染物,茶叶表面和茶叶内部还会有农药残留,这些来源于种植技术、种植环境等产生的污染物及农残仅通过风选、筛分、杀菌等现有袋泡茶工艺并无法有效去除,这些污染物和农残仍然威胁着饮用者的健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茶类袋泡茶制备方法,利用该方法加工黑茶类袋泡茶,能够有效去除黑茶表面附着的污染物,清除茶叶内部的农残,从而保证黑茶类袋泡茶的卫生与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黑茶类袋泡茶制备方法,该方法以未经压制的初加工黑茶散茶或者精加工黑茶散茶作为原料茶加工袋泡茶,具体步骤包括:
1、净化:
1.1、首先,利用纯净水将茶叶加湿至吸水饱和,加湿过程中控制茶叶温度≤35℃,同时控制纯净水添加速度和添加量,避免茶汁流失;然后,将加湿后的茶叶及时置于真空环境中,并通过施加微波将茶叶干燥至含水率≤10%;通过调节真空环境的真空度、微波功率和/或微波连续施加时间,来控制茶叶温度≤65℃;
1.2、步骤1.1重复若干次;
2、对茶叶进行风选、筛分,去除茶叶中的污染物残渣;
3、粉碎、筛选;
4、拼配、均堆;
5、杀菌:
5.1、首先,利用纯净水将茶叶润湿,润湿时,控制纯净水添加速度和添加量,避免茶汁流失,控制茶叶温度≤35℃;然后,将润湿后的茶叶及时置于真空环境中,施加微波进行杀菌并干燥,直至茶叶含水率≤10%;杀菌并干燥时,通过调节真空环境的真空度、微波功率和/或微波连续施加时间,以控制茶叶温度≤65℃;
5.2、步骤5.1进行至少一次;
6、烘焙:将茶叶烘焙至含水率≤6%,烘焙过程中的基本烘焙温度为≤55℃,间以温度为60—65℃的短时提温冲击,每次短时提温冲击的持续时间以及烘焙过程中插入的短时提温冲击的次数根据茶叶的感官品质要求来确定;
7、包装,得到袋泡茶成品。
进一步,所述步骤1、5中,对茶叶的加湿或润湿具体为:首先向茶叶喷洒纯净水并拌匀或者利用雾化纯净水浸润茶叶,然后将加水后的茶叶置于真空环境中静置。
进一步,所述步骤1、5中,对茶叶的加湿或润湿具体为:将待加湿茶叶置于真空环境中,在真空环境中,向茶叶喷洒纯净水并拌匀后静置,或者利用雾化纯净水浸润茶叶后静置。
茶叶上的污染物包括附着在茶叶表面的灰尘、虫卵、鸟兽粪便、农残,也包括被吸收到茶叶内部的农残;黑茶初加工茶和精加工茶均呈条索状,茶叶90%的表面被包裹而成为内表面。本发明制备方法在对原料茶进行净化处理时,首先将原料茶加湿至吸水饱和,使条索状的茶叶展开,使茶叶的表面都成为外表面,从而为表面污染物的剥离创造条件。微波加热为体加热,即茶叶内外同时受热,随着微波的施加,被吸收到茶叶内部的水分受热后同时从内向外迁移,而大量迁移到茶叶表面的水分子则促动了茶叶表面污染物的剥离、脱落。农药的降解包括热分解和挥发,温度越高,热分解越充分,而挥发则除了受温度影响之外,更重要的是随着外界环境压力的降低挥发速度将大大加快,因而,真空环境和微波加热大大促进了茶叶表面及其内部农残的降解。微波加热也促进了茶叶中农药化学分子从茶叶细胞上的剥离,从内向外迁移的水分子则实现了将农残分子及其降解后的产物从茶叶内部向茶叶表面的运输、脱落。风选、筛分工序实现了对从茶叶表面脱落的污染物的最终清除。
黑茶特有的感官品质在初加工茶和精加工茶阶段就已经形成。干茶重新吸水后,在有氧状态下若再遇到适当的温度,茶叶中必将发生进一步的生物氧化(俗称“发酵”),而改变原料茶已有的香气、滋味。故,为了尽可能降低这种影响,本发明加湿时,1.控制纯净水的添加量,避免加水过多而造成茶汁流失;2.控制茶叶温度,避免或尽可能减小茶叶吸水后其内部发生非酶促氧化、微生物滋生等生化反应。将待加湿茶叶置于真空环境中,并在真空环境中喷洒纯净水或者利用雾化纯净水浸润,可以产生先抽真空排气、后浸润、再抽真空的效果,不仅有利于排出茶叶吸附的气体,而且使水能够快速浸入茶叶内部,更容易地浸润整个茶叶,缩短加湿时间,减小茶叶中的生化反应。在真空环境中加湿和静置,降低环境中的氧含量,可抑制茶叶中需氧参与各种生物氧化的进一步发生,为保持茶叶原有品质提供必要条件。
将干燥的原料茶重新加湿,会弱化茶叶的香气、滋味。为此,本发明在后期的烘焙过程中,专门设置了短时提温冲击,利用60—65℃的提温冲击激发茶叶香气,强化茶味,使茶叶的香气、滋味恢复至净化前的状态,甚至更强。
以前的杀菌通常利用紫外线灯辐照完成,并不适合茶叶要求避光的特点,杀菌的同时会对茶质造成损害。本发明是利用微波的热效应及非热效应起到杀菌作用。而先对原料茶作润湿处理,并置于真空环境施加微波则是利用微波具有选择性加热及真空状态水沸点低的特点来实现低温灭菌,避免了茶叶发生焦变等损伤茶质的现象,有效保持原料茶的感官品质。
总之,本发明方法在不损伤茶叶已有香气、滋味、品质的前提下,实现了对茶叶内外的彻底净化,保证了袋泡茶的卫生与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以未经压制的滇桂黑茶初加工散茶(普洱茶毛茶)或者精加工散茶为原料茶加工黑茶类袋泡茶。
加工步骤如下:
1、净化:
1.1、首先,将茶叶倒入竹筛摊薄,喷洒纯净水进行加湿,直至茶叶吸水饱和。
为避免纯净水喷洒量过多,造成茶汁流失,喷洒纯净水分多次进行,每次喷水后都拌匀打堆,以使得水份被充分吸入到茶叶中。每次喷水后都及时将茶叶移至真空环境中静置,同时控制茶叶温度≤35℃。
对茶叶加湿除了喷洒纯净水之外,也可以利用雾化纯净水将茶叶浸润后静置来完成。
然后,将加湿后的茶叶及时置于真空环境中,并通过施加微波将茶叶干燥至含水率≤10%。
干燥过程中,通过调节真空环境的真空度和微波功率,以控制茶叶温度≤55℃,以避免茶叶中发生不希望的生化反应,而影响茶叶的香气、滋味,影响茶叶的品质。当然,除了调节微波功率之外,还可以同时采用断续施加微波,并控制每次微波连续施加时间的方式,来控制茶叶温度≤55℃。
1.2、步骤1.1重复两次。
步骤1.1重复的目的是为了使茶叶表面附着的污染物可靠剥离、脱落,并使茶叶内部农残得到尽可能彻底的降解和脱除,故,为达此目的,重复的次数可以是两次、三次,甚至更多次。
2、对茶叶进行风选、筛分,去除茶叶中的污染物残渣。
3、对经风选、筛分后的茶叶按现有技术进行粉碎、筛选,拼配、均堆。
4、杀菌:
4.1、首先,利用纯净水将粉碎后的茶叶(茶粉)润湿;然后,将润湿后的茶叶及时置于真空环境中,施加微波进行杀菌并干燥,直至茶叶含水率≤10%。
由于茶叶经粉碎后已经变成茶粉,茶叶的内容物容易被水带走而流失,因此,润湿茶叶时需格外小心,避免纯净水喷洒量过多,造成茶汁流失。喷洒纯净水最好分多次进行,每次喷水后都拌匀并及时将茶叶移至真空环境中静置,以加速茶叶的润湿速度,同时控制茶叶温度≤35℃。
对茶叶润湿除了喷洒纯净水之外,也可以利用雾化纯净水将茶叶润湿。
杀菌并干燥时,通过调节真空环境的真空度、微波功率和/或微波连续施加时间,以控制茶叶温度≤65℃。
将润湿后的茶叶置于真空环境中,可使水分子更快地浸润到茶叶内外组织,水属于极性分子,有助于茶叶吸收微波能量来杀灭茶叶内外的细菌,与步骤1中的加湿相比,润湿的速度要远快于加湿,加水后于真空环境中静置可防止非酶性氧化的发生。
由于高湿、高热所产生的湿热作用会导致茶叶的陈化等不希望的热敏性反应,所以,本发明采用真空微波来实现低温灭菌。黑茶的灭菌温度最好控制在接近或等于65℃,这样,既不会影响茶叶的品质,又能够保证细菌杀灭的效率和效果。
4.2、步骤4.1进行至少一次。
5、烘焙:将茶叶烘焙至含水率≤6%,烘焙过程中的基本烘焙温度为40℃,期间施加至少2次温度为60℃、持续时间20分钟的短时提温冲击。
属后发酵的黑茶类茶叶,发酵度为100%,其感官品质要求“滑、甘、香、醇”,不宜带一丝火气。宜采用低温40—55℃持续烘焙,其高温冲击温度不能超过65℃。若烘焙温度过高,饮后口干锁喉。
烘焙过程中施加短时提温冲击的目的是激发茶叶香气,强化茶味,弥补原料茶因加湿吸水被弱化了的香气、滋味。每次短时提温冲击的持续时间和整个烘焙过程中插入的短时提温冲击的次数根据茶叶的香气来确定。
6、将烘焙后的茶叶进行包装,得到袋泡茶成品。
实施例2
以未经压制的六堡茶初加工散茶(毛茶)或者精加工散茶为原料茶加工黑茶类袋泡茶。
加工步骤如下:
1、净化:
1.1、首先,将茶叶置入真空环境中,在真空环境中喷洒纯净水或者利用雾化纯净水浸润茶叶并静置,同时控制茶叶温度≤30℃,直至茶叶吸水饱和。
然后,将加湿后的茶叶置于真空环境中,并通过施加微波将茶叶干燥至含水率≤10%。
干燥过程中,通过调节真空环境的真空度和微波功率,以控制茶叶温度≤50℃。
1.2、步骤1.1重复三次。
2、对茶叶进行风选、筛分,去除茶叶中的污染物残渣。
3、对经风选、筛分后的茶叶按现有技术进行粉碎、筛选,拼配、均堆。
4、杀菌:
4.1、首先,利用纯净水将粉碎后的茶叶(茶粉)润湿,润湿时,控制纯净水添加速度和添加量,避免茶汁流失,控制茶叶温度≤35℃;然后,将润湿后的茶叶及时置于真空环境中,施加微波进行杀菌并干燥,直至茶叶含水率≤10%;杀菌并干燥时,通过调节真空环境的真空度、微波功率和/或微波连续施加时间,以控制茶叶温度接近或等于65℃。
4.2、步骤4.1进行至少一次。
5、烘焙:将茶叶烘焙至含水率≤6%,烘焙过程中的基本烘焙温度为45℃,期间施加至少2次温度为65℃、持续时间10分钟的短时提温冲击。
6、将烘焙后的茶叶进行包装,得到袋泡茶成品。
实施例3
以未经压制的湖北老青茶初加工散茶(毛茶)或者精加工散茶为原料茶加工黑茶类袋泡茶。
加工步骤如下:
1、净化:
1.1、首先,将茶叶置入真空环境中,在真空环境中喷洒纯净水或者利用雾化纯净水润湿茶叶并静置,同时控制茶叶温度≤30℃,直至茶叶吸水饱和。
然后,将加湿后的茶叶置于真空环境中,并通过施加微波将茶叶干燥至含水率≤10%。
干燥过程中,通过调节真空环境的真空度和微波功率,以控制茶叶温度≤60℃。
1.2、步骤1.1重复四次。
2、对茶叶进行风选、筛分,去除茶叶中的污染物残渣。
3、对经风选、筛分后的茶叶按现有技术进行粉碎、筛选,拼配、均堆。
4、杀菌:
4.1、首先,利用纯净水将粉碎后的茶叶(茶粉)润湿,润湿时,控制纯净水添加速度和添加量,避免茶汁流失,控制茶叶温度≤30℃;然后,将润湿后的茶叶及时置于真空环境中,施加微波进行杀菌并干燥,直至茶叶含水率≤10%;杀菌并干燥时,通过调节真空环境的真空度、微波功率和/或微波连续施加时间,以控制茶叶温度接近或等于65℃。
4.2、步骤4.1进行至少一次。
5、烘焙:将茶叶烘焙至含水率≤6%,烘焙过程中的基本烘焙温度为50℃,期间施加至少2次温度为65℃、持续时间15分钟的短时提温冲击。
6、将烘焙后的茶叶进行包装,得到袋泡茶成品。
上述示例只是用于说明本发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这些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按照本发明说明书中介绍的原则所做出的符合本发明思想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黑茶类袋泡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以未经压制的初加工黑茶散茶或者精加工黑茶散茶作为原料茶加工袋泡茶,具体步骤包括:
1、净化:
1.1、首先,利用纯净水将茶叶加湿至吸水饱和,加湿过程中控制茶叶温度≤35℃,同时控制纯净水添加速度和添加量,避免茶汁流失;然后,将加湿后的茶叶及时置于真空环境中,并通过施加微波将茶叶干燥至含水率≤10%;通过调节真空环境的真空度、微波功率和/或微波连续施加时间,来控制茶叶温度≤65℃;
1.2、步骤1.1重复若干次;
2、对茶叶进行风选、筛分,去除茶叶中的污染物残渣;
3、粉碎、筛选;
4、拼配、均堆;
5、杀菌:
5.1、首先,利用纯净水将茶叶润湿,润湿时,控制纯净水添加速度和添加量,避免茶汁流失,控制茶叶温度≤35℃;然后,将润湿后的茶叶及时置于真空环境中,施加微波进行杀菌并干燥,直至茶叶含水率≤10%;杀菌并干燥时,通过调节真空环境的真空度、微波功率和/或微波连续施加时间,以控制茶叶温度≤65℃;
5.2、步骤5.1进行至少一次;
6、烘焙:将茶叶烘焙至含水率≤6%,烘焙过程中的基本烘焙温度为≤55℃,间以温度为60—65℃的短时提温冲击,每次短时提温冲击的持续时间以及烘焙过程中插入的短时提温冲击的次数根据茶叶的感官品质要求来确定;
7、包装,得到袋泡茶成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5中,对茶叶的加湿或润湿具体为:首先向茶叶喷洒纯净水并拌匀或者利用雾化纯净水浸润茶叶,然后将加水后的茶叶置于真空环境中静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5中,对茶叶的加湿或润湿具体为:将待加湿茶叶置于真空环境中,在真空环境中,向茶叶喷洒纯净水并拌匀后静置,或者利用雾化纯净水浸润茶叶后静置。
CN201510901998.7A 2015-12-09 2015-12-09 黑茶类袋泡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4102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01998.7A CN105410216A (zh) 2015-12-09 2015-12-09 黑茶类袋泡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01998.7A CN105410216A (zh) 2015-12-09 2015-12-09 黑茶类袋泡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10216A true CN105410216A (zh) 2016-03-23

Family

ID=55489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01998.7A Pending CN105410216A (zh) 2015-12-09 2015-12-09 黑茶类袋泡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10216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6714A (zh) * 2009-04-22 2009-09-23 长兴茶乾坤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袋泡茶制备方法
CN102599284A (zh) * 2012-04-11 2012-07-25 谭书林 一种黑茶及生产工艺
CN102669313A (zh) * 2012-05-25 2012-09-19 重庆市天岗玉叶茶业有限公司 熟香型名优绿茶及其生产工艺
CN103493910A (zh) * 2013-09-18 2014-01-08 林志宾 团形黑茶制备方法及其制品
CN103549047A (zh) * 2013-11-07 2014-02-05 林志宾 紧压茶制备方法
CN103907705A (zh) * 2014-03-28 2014-07-09 广西八桂凌云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黑茶的生产方法
CN104222351A (zh) * 2014-10-17 2014-12-24 神农架万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黑茶的制备工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6714A (zh) * 2009-04-22 2009-09-23 长兴茶乾坤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袋泡茶制备方法
CN102599284A (zh) * 2012-04-11 2012-07-25 谭书林 一种黑茶及生产工艺
CN102669313A (zh) * 2012-05-25 2012-09-19 重庆市天岗玉叶茶业有限公司 熟香型名优绿茶及其生产工艺
CN103493910A (zh) * 2013-09-18 2014-01-08 林志宾 团形黑茶制备方法及其制品
CN103549047A (zh) * 2013-11-07 2014-02-05 林志宾 紧压茶制备方法
CN103907705A (zh) * 2014-03-28 2014-07-09 广西八桂凌云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黑茶的生产方法
CN104222351A (zh) * 2014-10-17 2014-12-24 神农架万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黑茶的制备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41190A (zh) 红茶紧压茶制备方法
CN105248699A (zh) 白茶紧压茶制备方法
CN105432823A (zh) 绿茶类袋泡茶制备方法
CN105532927A (zh) 黑茶类袋泡茶制备方法
CN105410216A (zh) 黑茶类袋泡茶制备方法
CN105532928A (zh) 黄茶类袋泡茶制备方法
CN105532964A (zh) 白茶类袋泡茶制备方法
CN105532929A (zh) 红茶类袋泡茶制备方法
CN105432824A (zh) 乌龙茶类袋泡茶制备方法
CN105394247A (zh) 乌龙茶类袋泡茶制备方法
CN105265626A (zh) 白茶的净化方法
CN105248701A (zh) 乌龙茶紧压茶制备方法
CN105394223A (zh) 黄茶类袋泡茶制备方法
CN105394222A (zh) 红茶类袋泡茶制备方法
CN105394224A (zh) 白茶类袋泡茶制备方法
CN105432825A (zh) 绿茶类袋泡茶制备方法
CN105265628A (zh) 黑茶紧压茶制备方法
CN105248693A (zh) 红茶紧压茶制备方法
CN105265622A (zh) 黄茶的净化方法
CN105360364A (zh) 黑茶的净化方法
CN105360363A (zh) 红茶的净化方法
CN105248697A (zh) 黄茶紧压茶制备方法
CN105248691A (zh) 团形黑茶制备方法
CN105265621A (zh) 乌龙茶的净化方法
CN105248702A (zh) 绿茶紧压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