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06944A -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发送信道质量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发送信道质量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06944A
CN105406944A CN201510856450.5A CN201510856450A CN105406944A CN 105406944 A CN105406944 A CN 105406944A CN 201510856450 A CN201510856450 A CN 201510856450A CN 105406944 A CN105406944 A CN 1054069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tting
quality control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5645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06944B (zh
Inventor
张志雄
郑载薰
卢珉锡
高贤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210034178.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26472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06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69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069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69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0042Encod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other signal generation operation, e.g. in order to reduce transmit distortions, jitter, or to improve signal sha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7Rate ma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2Error control for data other than payload data, e.g. control data
    • H04L1/0073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feedback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64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payload signals; piggyba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04L1/0031Multiple signaling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无线接入系统中发送信道质量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支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无线接入系统中利用两个传输块来发送信道质量控制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包括下行控制信息(DCI)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信号;利用所述DCI来计算发送所述信道质量控制信息所需的编码符号数Qˊ;以及基于所述编码符号数,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来发送所述信道质量控制信息。

Description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发送信道质量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是原案申请号为201210034178.9的发明专利申请(申请日为2012年2月15日、发明名称为“在无线接入系统中发送信道质量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接入系统,并且更具体地说,涉及在载波聚合环境(即,多分量载波环境)中发送包括信道质量控制信息的上行信道信息(UCI)的方法和装置。本发明涉及在UCI附带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上的情况下获取为该UCI分配的资源元素的数目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3GPPLTE(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长期演进;Rel-8或Rel-9)系统(下文称为LTE系统)采用多载波调制(MCM),该多载波调制将单个分量载波(CC)分成多个频带并且使用该多个频带。然而,3PPLTE高级系统(下文称为LTE-A系统)可以使用载波聚合(CA),载波聚合(CA)将一个或更多个CC聚合,以支持比LTE系统的带宽更宽的系统带宽。CA可以由载波匹配、多CC环境或者多载波环境来代替。
在诸如LTE系统的单CC环境中,仅对在一个CC上利用多个层来复用上行控制信息(UCI)和数据的情况进行描述。
然而,在CA环境中,可以使用一个或更多个CC,并且可以将UCI的份数增加至CC数目的倍数。例如,当秩指示信息在LTE系统中具有2或3个比特时,因为带宽可以扩展至多达5个CC,所以秩指示信息在LTE-A系统中可以具有最大15个比特。
在这种情况下,尺寸为15个比特的UCI不能利用LTE系统中限定的UCI发送方法来发送,并且即使使用Reed-Muller(RM)码,也不能进行编码。因此,LTE-A系统需要发送具有大尺寸的UCI的新方法。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致力于提供一种基本上消除因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和缺点而造成的一个或更多个问题的、用于发送信道质量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在多载波环境(或CA环境)中有效编码和发送UCI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在UCI附带在PUSCH上时获取分配给该UCI的资源元素(RE)的数目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在利用两个或更多个传输块(TB)重传UCI时计算发送信道质量控制信息(即,CQI和/或PMI)所需的RE的数目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支持上述方法的用户设备(UE)和/或基站装置。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限于上述技术问题,而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下面的描述将清楚地明白上面未提到的其它技术问题。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CA环境中发送包括信道质量控制信息的UCI的方法和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支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无线接入系统中利用两个传输块来发送信道质量控制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包括下行控制信息(DCI)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信号,利用DCI来计算发送信道质量控制信息所需的编码符号数Q',以及基于该编码符号数,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来发送信道质量控制信息。
在本发明另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支持HARQ的无线接入系统中利用两个传输块来发送信道质量控制信息的UE,该UE包括:用于发送无线电信号的发送模块,用于接收无线电信号的接收模块,以及处理器,该处理器被设置成支持信道质量控制信息的发送。该UE可以接收包括DCI的PDCCH信号,利用该DCI来计算发送信道质量控制信息所需的编码符号数Q',以及基于该编码符号数,通过PUSCH发送信道质量控制信息。
可以利用下式来计算编码符号数Q':
DCI可以包括关于用于发送信道质量控制信息的第一传输块的副载波的数目的信息关于与第一传输块相关的码块的数目的信息C(x),以及关于码块的尺寸的信息其中,x指示两个传输块中的一个传输块的索引。
第一传输块可以是来自两个传输块中的、具有更高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级别的传输块。如果两个传输块具有相同的MCS级别,则第一传输块可以是两个传输块中的第一个传输块。
在发送信道质量控制信息的步骤中,UE能够在利用HARQ重传的上行数据上附带信道质量控制信息,并且发送具有该信道质量控制信息的上行数据。
UE可以利用 G = N L ( x ) · ( N s y m b P U S C H · M s c P U S C H · Q m ( x ) - Q C Q I - Q R I ( x ) ) 来计算有关所述上行数据的信息。
在本发明另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支持HARQ的无线接入系统中利用两个传输块来接收信道质量控制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得eNB能够向UE发送包括DCI的PDCCH信号,并且通过PUSCH从该UE接收信道质量控制信息。
可以利用下式来计算发送信道质量控制信息所需的编码符号数Q':
并且DCI可以包括关于用于发送信道质量控制信息的第一传输块的副载波的数目的信息关于与第一传输块相关的码块的数目的信息C(x),以及关于码块的尺寸的信息其中,x指示两个传输块中的一个传输块的索引。
在本发明另一方面中,第一传输块可以是来自两个传输块中的、具有更高的MCS级别的传输块。如果两个传输块具有相同的MCS级别,则第一传输块可以是两个传输块中的第一个传输块。
信道质量控制信息可以附带在要接收的、利用HARQ重传的上行数据上。有关上行数据的信息可以通过 G = N L ( x ) · ( N s y m b P U S C H · M s c P U S C H · Q m ( x ) - Q C Q I - Q R I ( x ) ) 来计算。
上述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一部分。显见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具有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基于如在此阐述的本发明的详细描述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获得下列优点。
UCI可以在多载波环境(或CA环境)中有效地编码和发送。
而且,发送CQI和/或PMI所需的RE数可以在利用两个或更多个TB发送UCI时针对每一个TB正确地计算。
而且,当信道质量控制信息(CQI/PMI)附带在PUSCH上时,发送CQI/PMI所需的RE数可以针对每一个TB精确地计算。具体来说,当两个TB的初始资源值因HARQ重传而彼此不同时,可以正确地计算通过PUSCH发送CQI/PMI所需的RE数。
应当明白,本发明的前述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如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进一步阐释。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进来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并且被并入本申请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例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与本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用于描述3GPPLTE系统中使用的物理信道和利用这些物理信道的一般信号发送方法而参照的视图;
图2例示了用户设备(UE)的构造和用于发送上行信号的信号处理过程;
图3例示了基站(BS)的构造和用于发送下行信号的信号处理过程;
图4是用于描述UE的构造以及SC-FDMA和OFDMA方案而参照的视图;
图5是用于描述为满足一频域中的单载波特性的、该频域中的信号映射方法的视图;
图6是描述用于根据SC-FDMA对发送信号解调制的基准信号发送过程的框图;
图7示出了根据SC-FDMA在子帧结构中将基准信号映射至的符号位置;
图8示出了用于在分簇SC-FDMA(clusteredSC-FDMA)中将DFT处理输出样本映射至单个载波的信号处理过程;
图9和图10示出了用于在分簇SC-FDMA中将DFT处理输出样本映射至多个载波的信号处理过程;
图11示出了分段SC-FDMA的信号处理过程;
图12例示了可以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上行子帧的结构;
图13例示了处理可以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UL-SCH数据和控制信息的过程;
图14例示了用于在PUSCH上复用UCI和UL-SCH数据的示例性方法;
图15是例示了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复用控制信息和UL-SCH数据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6和图17例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由UE复用多个UL-SCHTB和UCI的示例性方法;
图18例示了用于映射物理资源元素以发送上行数据和UCI的方法;
图19例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用于发送UCI的方法;
图20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用于发送UCI的方法;以及
图21示出了用于实现图1至图20中描述的方法的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在CA环境(或多分量载波环境)中发送和接收UCI的方法和装置。另外,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用于发送和接收RI信息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用于将检错码应用于UCI的方法和装置。
下面所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特定形式的本发明的部件和特征的组合。这些部件或特征可以被认为是选择性的,除非另有说明。每一个部件或特征可以在不与其它部件或特征相组合的情况下来实践。而且,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组合部分的这些部件和/或特征来构造。可以重新排列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操作次序。任何一个实施方式的一些构造或部件可以被包括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并且可以用另一实施方式的对应构造或特征来替换。
在对附图的描述中,将避免对本发明的已知过程或步骤的详细描述,以免其模糊本发明的主旨。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过程或步骤也将不进行描述。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主要对BS与UE之间的数据发送和接收关系进行描述。“BS”指网络的、直接与UE通信的终端节点。被描述为由BS执行的具体操作可以由BS的上层节点来执行。
即,明显的是,在由包括BS的多个网络节点组成的网络中,可以由BS或BS以外的其它网络节点来执行用于与UE进行通信而执行的各种操作。术语“BS”可以用固定站、NodeB、eNodeB(eNB)、ABS(高级基站)、接入点等代替。
术语UE可以用术语MS(移动站)、SS(用户站)、MSS(移动用户站)、AMS(高级移动站)、移动终端等代替。尤其是,应注意到,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术语“eNB”和“eNode-B”可互换地使用,并且术语“UE”和“终端”可互换地使用。
发送器是提供数据或语音服务的固定和/或移动节点,而接收器是接收数据或语音服务的固定和/或移动节点。因此,在上行链路上,MS可以用作发送器,而BS可以用作接收器。同样地,在下行链路上,MS可以用作接收器,而BS可以用作发送器。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由针对包括IEEE802.XX系统、3GPP系统、3GPPLTE系统以及3GPP2系统的无线接入系统中的至少一种而公开的标准文献所支持。特别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由3GPPTS36.211、3GPPTS36.212、3GPPTS36.213以及3GPPTS36.321文献所支持。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没有为了清楚地展现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而描述的步骤或部分可以由上述文献支持。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所有术语都可以由这些标准文献来解释。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下面将参照附图而给出的详细描述旨在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而非示出可以根据本发明实现的仅有的实施方式。提供了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特定术语,以帮助理解本发明。这些特定术语可以用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它术语来代替。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在诸如CDMA(码分多址)、FDMA(频分多址)、TDMA(时分多址)、OFDMA(正交频分多址),以及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之类的各种无线接入技术中使用。
CDMA可以利用诸如UTRA(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或CDMA2000之类的无线电技术来实现。TDMA可以利用诸如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PRS(通用分组无线电接入)/EDGE(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之类的无线电技术来实现。OFDMA可以利用诸如IEEE802.11(Wi-Fi)、IEEE802.16(WiMAX)、IEEE802.20以及E-UTRA(演进UTRA)之类的无线电技术来实现。
UTRA是UMT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的一部分。3GPPLTE是使用E-UTRA的演进UMTS(E-UMTS)的一部分。3GPPLTE在下行链路上采用OFDMA,而在上行链路上使用SC-FDMA。LTE-A(高级)是3GPPLTE的演进版本。本发明的下列实施方式主要描述如应用于3GPPLTE/LTE-A系统的、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的示例。然而,这仅仅是示例性的,本发明可以应用于IEEE802.16e/m系统。
1、3GPPLTE/LTE-A系统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UE通过下行链路从BS接收信息,并且通过上行链路向BS发送信息。在UE与BS之间发送和接收的信息包括一般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根据在UE与BS之间发送和接收的信息的类型/用途来设置多种物理信道。
图1是用于描述3GPPLTE系统中使用的物理信道和利用这些物理信道的信号发送方法而参照的视图。
当UE通电或新进入一小区时,在S101中,该UE执行包括与BS的同步的初始小区搜索操作。为实现该操作,UE接收主同步信道(P-SCH)和辅同步信道(S-SCH),以与BS同步并且获取诸如小区ID的信息。
接着,UE可以通过从BS接收物理广播信道(PBCH)信号来获取小区中的广播信息。UE可以在初始小区搜索操作中接收下行基准信号(DLRS),以检查下行信道状态。
当完成了初始小区搜索,在S102中,UE根据PDCCH信息接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以获取更详细的系统信息。
随后,UE可以执行随机接入过程,S103至S106,以便完成到BS的接入。为实现这样,UE通过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发送前导码(S103),接着通过PDCCH和与该PDCCH相对应的PDSCH接收针对该前导码的响应消息(S104)。对于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来说,UE可以执行发送附加PRACH信号(S105)并接收PDCCH信号和与该PDCCH信号相对应的PDSCH信号(S106)的竞争解决过程。
当完成了随机接入过程,UE可以执行接收PDCCH信号和/或PDSCH信号(S107)并发送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和/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SCH)(S108)的一般上行/下行信号传输过程。
从UE向BS发送的控制信息被称为上行控制信息(UCI)。UCI包括:HARQ-ACK/NACK(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否定确认)、SR(调度请求)、CQI(信道质量指示)、PM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RI(秩信息)等。
在LTE系统中,UCI通常通过PUCCH周期性地发送。然而,可以在需要同时发送控制信息和通信数据时通过PUSCH发送UCI。另外,UCI可以按网络的请求/指令通过PUSCH非周期性地发送。
图2是用于描述UE的构造和该UE的用于发送上行信号的信号处理过程而参照的视图。
为发送上行信号,UE的加扰模块(scramblingmodule)210可以利用UE专用加扰信号来对发送信号进行加扰。经加扰的信号被输入至调制映射器202,并且利用BPSK(二进制相移键控)、QPSK(正交相移键控)或16QAM/64QAM(正交振幅调制)调制成复杂符号。该复杂符号由转换预编码器203处理,并且施加至资源元素映射器204。该资源元素映射器204可以将复杂符号映射至时频资源元素。按这种方式处理的信号可以经由SC-FDMA信号发生器205通过天线发送至BS。
图3是用于描述BS的构造和该BS的用于发送下行信号的信号处理过程而参照的视图。
在3GPPLTE系统中,BS可以通过下行链路发送一个或更多个码字。各个码字可以如在图2所示上行链路中,通过加扰模块301和调制映射器302处理成复杂符号。该复杂符号由层映射器303映射至多个层,各个层可以由预编码模块304与预编码矩阵相乘,以向各个发送天线分配。经如上处理的、各个天线的发送信号由资源元素映射器305映射至时频资源元素。经映射的信号经过OFDM信号发生器306并通过各天线发送。
当UE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在上行链路上发送信号时,与BS在下行链路上发送信号的情况相比,PAPR(峰均比)成为问题。因此,SC-FDMA用于上行信号发送,如以上参照图2和图3所述,而OFDMA被用于下行信号发送。
图4是用于描述UE的构造以及SC-FDMA和OFDMA而参照的视图。
3GPP系统(例如,LTE系统)在下行链路上采用OFDMA,而在上行链路上使用SC-FDMA。参照图4,用于上行信号发送的UE和用于下行信号发送的BS都包括串行至并行转换器401、副载波映射器403、M点IDFT模块404以及循环前缀(CP)添加模块406。
用于通过SC-FDMA发送信号的UE附加地包括N点DFT模块402。该N点DFT模块402抵消M点IDFT模块404的IDFT对发送信号的影响,以使该发送信号具有单载波特性。
图5例示了为满足一频域中的单载波特性的、该频域中的信号映射方法。
图5的(a)表示局域化映射方法,而图5的(b)表示分布式映射方法。作为SC-FDMA的修改版本的分簇SC-FDMA将DFT处理输出样本分类成子组,并在副载波映射过程期间,将这些子组离散地映射至频域(或副载波域)。
图6是例示了用于根据SC-FDMA对发送信号解调制的发送基准信号(RS)的过程的框图。
LTE标准(例如,3GPP版本9)限定了将RS:在频域生成而无需经过DFT(S610),映射至副载波(S620),经IFFT处理(S630),经过CP附加(S640),并接着在按照将时域中生成的信号通过DFT转换至频域这样的方式发送数据的同时进行发送,映射至副载波,经IFFT处理,并接着进行发送(参照图4)。
图7示出了根据SC-FDMA在子帧结构中将RS映射至的符号位置。
图7的(a)示出了在正常CP的情况下,位于一个子帧的两个时隙中各时隙的第四SC-FDMA符号处的RS。图7的(b)示出了在扩展CP的情况下,位于一个子帧的两个时隙中各时隙的第三SC-FDMA符号处的RS。
图8例示了在分簇SC-FDMA中将DFT处理输出样本映射至单个载波的信号处理过程,并且图9和图10例示了在分簇SC-FDMA中将DFT处理输出样本映射至多个载波的信号处理过程。
图8示出了将载波内分簇SC-FDMA所应用于的示例,而图9和图10示出了将载波间分簇SC-FDMA所应用于的示例。图9示出了当相邻分量载波之间的副载波间隔对齐并且分量载波在频域内连续分配时,通过单一IFFT块生成信号的情况。图10示出了当分量载波在频域内不连续地分配时,通过多个IFFT块生成信号的情况。
图11例示了分段SC-FDMA的信号处理过程。
分段SC-FDMA采用和DFT的数目一样多的IFFT,以使得DFT和IFFT具有一对一关系,以扩展SC-FDMA的DFT扩频和IFFT的频率副载波映射,并且分段SC-FDMA可以被称为NxSC-FDMA或NxDFT-s-OFDMA。术语分段SC-FDMA在本说明书中使用。参照图11,分段SC-FDMA将时域调制符号分组成N个(N是大于1的整数)组,并且逐组地执行DFT处理,以便解除单载波特性条件。
图12示出了可以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上行子帧的结构。
参照图12,该上行子帧包括多个时隙(例如,两个时隙)。各个时隙中包括的SC-FDMA符号的数目可以取决于CP长度。例如,在正常CP的情况下,一个时隙可以包括7个SC-FDMA符号。
该上行子帧被分段成数据区和控制区。用于发送和接收PUSCH信号的数据区被用于发送诸如音频数据的上行数据信号。用于发送和接收PUCCH信号的控制区被用于发送UCI。
PUCCH包括位于频域中数据区的两个端部处并且以时隙为基础跳频的多个RB对(例如,m=0,1,2,3)(例如,位于频率镜像部分处的RB对)。UCI包括HARQACK/NACK、信道质量信息(CQ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秩指示(RI)信息等。
图13例示了处理可以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UL-SCH数据和控制信息的过程。
参照图13,针对每一个传输时间间隔(TTI),通过UL-SCH发送的数据以传输块(TB)的形式被递送到编码单元。
将奇偶校验位p0,p1,p2,p3,...,pL-1添加至从更高层接收到的TB的比特a0,a1,a2,a3,...,aA-1。这里,TB的尺寸是A,而奇偶校验位的数目是24(L=24)。具有附加的CRC的输入比特可以表示为b0,b1,b2,b3,...,bB-1,其中,B指示包括CRC的TB的比特数(S1300)。
输入比特b0,b1,b2,b3,...,bB-1根据TB尺寸被分段成码块(CB),并且将CRC附加至每一个分段的CB,以得到比特这里,r指示CB编号(r=0、…、C-1),Kr指示CBr的比特数,而C表示CB的总数(S1310)。
针对输入至信道编码单元的执行信道编码,以生成这里,i(i=0,1,2)指示编码数据流的索引,Dr指示针对码块r的第i个编码数据流的比特数(即,Dr=Kr+4),r表示CB编号,而C表示CB的总数。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各个CB可以利用turbo编码进行信道编码(S1320)。
当完成了信道编码,执行速率匹配,以生成这里,Er指示第r个CB(r=0,1,…,C-1)的速率匹配比特数,而C指示CB的总数(S1330)。
在速率匹配之后,执行CB级联,以得到比特f0,f1,f2,f3,...,fG-1。这里,G表示编码比特的总数。当将控制信息与UL-SCH数据进行复用并且发送时,为发送控制信息而使用的比特不包括在G中。比特f0,f1,f2,f3,...,fG-1对应于UL-SCH码字(S1340)。
对UCI的CQI和/或PMI、RI以及HARQ-ACK进行独立地信道编码(S1350、S1360以及S1370)。基于针对UCI的编码符号数来执行UCI的信道编码。例如,编码符号数可以用于编码控制信息的速率匹配。编码符号数对应于调制符号数和RE数。
利用输入比特序列o0,o1,o2,...,oO-1对CQI进行信道编码(S1350),以得到输出比特序列针对CQI的信道编码方案取决于CQI的比特数。当CQI具有11个比特或更多个时,将8比特CRC添加至该CQI。在输出比特序列中,QCQI指示针对CQI的编码比特的总数。可以将该编码CQI进行速率匹配,以便将比特序列的长度匹配至QCQI。QCQI=Q′CQI×Qm,其中Q′CQI是针对CQI的编码符号数,而Qm是调制阶数。CQI的Qm等于UL-SCH数据的Qm
利用输入比特序列对RI进行信道编码(S1360)。这里,分别指示1比特RI和2比特RI。
对于1比特RI的情况来说,使用重复编码。对于2比特RI来说,(3,2)单工码被用于编码,且编码数据可以循环地重复。具有3至11个比特的RI利用在上行共享信道中使用的(32,0)RM码来进行编码。具有12个比特或更多的RI利用双RM结构划分成两组,并且各组都利用(32,0)RM码来进行编码。输出比特序列通过级联编码RI块来获得。这里,QRI表示针对RI的编码比特的总数。最终级联的编码RI块可以是RI的一部分,以便将编码RI的长度匹配至QRI(即,速率匹配)。QRI=Q′RI×Qm,其中,Q′RI是针对RI的编码符号数,而Qm是调制阶数。RI的Qm等于UL-SCH数据的Qm
HARQ-ACK利用输入比特序列进行信道编码(S1370)。分别意指1比特HARQ-ACK和2比特HARQ-ACK。表示由多于两个比特(即,OACK>2)的信息组成的HARQ-ACK。
这时,ACK被编码成1,而NACK被编码成0。1比特HARQ-ACK利用重复编码来进行编码。2比特HARQ-ACK利用(3,2)单工码来编码,并且编码数据可以循环地重复。具有3至11个比特的HARQ-ACK利用在上行共享信道中使用的(32,0)RM码来进行编码。具有12个比特或更多的HARQ-ACK利用双RM结构划分成两个组,并且各组都利用(32,0)RM码来进行编码。QACK指示针对HARQ-ACK的编码比特的总数,并且比特序列通过级联编码HARQ-ACK块来获得。最终级联的编码HARQ-ACK块可以是HARQ-ACK的一部分,以便将该比特序列的长度匹配至QACK(即,速率匹配)。QACK=Q′ACK×Qm,其中,Q′ACK是针对HARQ-ACK的编码符号数,而Qm是调制阶数。HARQ-ACK的Qm等于UL-SCH数据的Qm
将编码UL-SCH比特f0,f1,f2,f3,...,fG-1和编码CQI/PMI比特输入至数据/控制复用块(S1380)。该数据/控制复用块输出g 0,g 1,g 2,g 3,...,g H′-1。这里,g i是具有长度Qm的列矢量(i=0,...,H′-1)。g i(i=0,...,H′-1)表示具有长度(Qm·NL)的列矢量。H=(G+NL·QCQI)并且H′=H/(NL·Qm)。NL指示将UL-SCHTB映射至的层的数目,而H指示针对UL-SCH数据和CQI/PMI分配给将ULSCH-TB映射至的NL传输层的编码比特的总数。即,H是针对UL-SCH数据和CQI/PMI分配的编码比特的总数。
信道交织器(channelinterleaver)将输入的编码比特进行信道交织。信道交织器的输入包括数据/控制复用框的输出g 0,g 1,g 2,...,g H′-1、编码以及编码HARQ-ACK(S1390)。
在步骤1390中,g i(i=0,...,H′-1)是针对CQI/PMI的具有长度Qm的列矢量,(i=0,...,Q′ACK-1)是针对ACK/NACK的具有长度Qm的列矢量,而(Q′RI=QRI/Qm)是针对RI的具有长度Qm的列矢量。
信道交织器对控制信息和/或UL-SCH数据进行复用,用于PUSCH发送。具体来说,信道交织器将控制信息和UL-SCH数据映射至与PUSCH资源相对应的信道交织器矩阵。
当完成了信道交织,比特序列从信道交织器矩阵逐列地输出。将输出比特序列映射到资源网格上。
图14例示了在PUSCH上复用UCI和UL-SCH数据的示例性方法。
当UE尝试在针对PUSCH发送而指定的子帧中发送控制信息时,该UE在DFT扩频之前复用UCI和UL-SCH数据。该UCI包括CQI/PMI、HARQ-ACK/NACK以及RI中的至少一个。
用于发送CQI/PMI、HARQ-ACK/NACK以及RI的RE的数目是基于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和针对PUSCH发送而分配的偏移值以及这些偏移值根据控制信息准许不同编码速率,并且通过更高层(例如,RRC层)信号半静态地设置。UL-SCH数据和控制信息不映射至同一RE。按使得控制信息呈现在一个子帧的两个时隙中的方式来映射控制信息,如图14所示。由于BS可以预先获知通过PUSCH的控制信息的发送,因此BS可以容易地对控制信息和数据包进行解复用。
参照图14,CQI和/或PMI(CQI/PMI)资源位于UL-SCH数据资源的开头处,并顺序地被映射至一个副载波上的所有SC-FDMA符号,并接着被映射至下一个副载波。CQI/PMI在副载波中从左至右映射,即,沿SC-FDMA符号索引增加的方向映射。考虑到CQI/PMI资源的量(即,编码符号的数目),对PUSCH数据(UL-SCH数据)进行速率匹配。CQI/PMI使用和UL-SCH数据的调制阶数相同的调制阶数。
例如,如果CQI/PMI具有较小信息尺寸(净荷尺寸)(例如,小于11个比特),则与PUCCH数据发送类似地,将(32,k)块码用于CQI/PMI,并且编码数据可以循环地重复。对于具有较小信息尺寸的CQI/PMI来说,不使用CRC。
如果CQI/PMI具有较大信息尺寸(例如,大于11个比特),则将8比特CRC添加至CQI/PMI,并且利用截尾卷积码(tail-bitingconvolutionalcode)来执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ACK/NACK被插入到通过打孔将UL-SCH数据映射至的SC-FDMA资源的一部分中。ACK/NACK紧挨着RS设置,并且从底到顶(沿副载波索引增加的方向)填充在对应SC-FDMA符号中。
对于正常CP的情况来说,用于ACK/NACK的SC-FDMA符号对应于各时隙中的SC-FDMA符号#2和#4,如图14所示。编码RI位于用于ACK/NACK的符号的相邻符号处(即,符号#1和#5),而不管ACK/NACK是否在该子帧中实际发送。这里,ACK/NACK、RI以及CQI/PMI独立地编码。
图15是例示了在MIMO系统中复用控制信息和UL-SCH数据的过程的流程图。
参照图15,UE根据用于PUSCH发送的调度信息,识别针对UL-SCH(数据部分)的秩n_sch以及与该秩有关的PMI(S1510)。UE确定UCI的秩n_ctrl(S1520)。可以将UCI的秩设置为等于UL-SCH的秩(n_ctrl=n_sch)。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复用数据和控制信道(S1530)。信道交织器执行时间先映射(time-first-mapping)并且对环绕DM-RS的区域进行打孔,以映射ACK/NACK/RI(S1540)。接着,根据MCS表调制数据和控制信道(S1540)。调制方案例如可以包括QPSK、16QAM和64QAM。调制的次序/位置可以改变(例如,在对数据和控制信道进行复用之前)。
图16和图17例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由UE复用并发送多个UL-SCHTB和UCI的示例性方法。
虽然图16和图17例示了为方便而发送两个码字的情况,但图16和图17所示方法可以应用于发送一个或三个或更多个码字。码字和TB彼此对应,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可互换地使用。由于本方法的基本过程与上面参照图13和图14描述的过程相同/相似,所以对与MIMO有关的部分进行描述。
假定在图16中发送两个码字,在每个码字上执行信道编码(160)。根据给定的MCS级别和资源尺寸执行速率匹配(161)。编码比特可以按具体小区、按具体UE或者按具体码字进行加扰(162)。接着,执行码字到层的映射(163)。码字到层的映射可以包括层移位或置换。
在功能框163中执行的码字到层的映射可以使用图17中所示的码字到层的映射方法。图17中执行的预编码的位置可以不同于图13中的预编码位置。
返回参照图16,根据预定规范,在信道编码框(165)中对诸如CQI、RI和ACK/NACK的控制信息进行信道编码(165)。这里,CQI、RI和ACK/NACK可以利用针对所有码字的同一信道码来进行编码,或者利用专用于这些码字的不同信道来进行编码。
编码比特的数目可以由比特尺寸控制器166来改变。比特尺寸控制器166可以与信道编码框165成一体。将从比特尺寸控制器166输出的信号进行加扰(167)。该加扰可以按具体小区、按具体层、按具体码字或者按具体UE来执行。
比特尺寸控制器166可以操作如下。
(1)比特尺寸控制器识别针对PUSCH的数据的秩n_rank_pusch。
(2)将控制信道的秩n_rank_control设置成与数据的秩相对应(即,n_rank_control=n_rank_pusch),并且通过将控制信道的比特数(n_bit_ctrl)与控制信道的秩相乘来扩展该控制信道的比特数。
这通过简单复制控制信道以重复该控制信道来执行。这时,控制信道可以是在信道编码之前的信息级别或者在信道编码之后的编码比特级别。对于具有n_bit_ctrl=4的控制信道[a0、a1、a2、a3]和n_rank_pusch=2的数据秩的情况来说,例如,该控制信道的扩展的比特数(n_ext_ctrl)可以是8个比特[a0、a1、a2、a3、a0、a1、a2、a3]。
另选的是,可以应用循环缓冲方案,以使得扩展的比特数(n_ext_ctrl)变为8个比特。
当比特尺寸控制器166和信道编码器165成一体时,编码比特可以利用现有系统(例如,LTERel-8)中限定的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来生成。
除了比特尺寸控制器166以外,可以执行比特级交织(bitlevelinterleave),以进一步使层随机化。等同地,可以按调制符号级(modulationsymbollevel)来执行交织。
针对两个码字的CQI/PMI信道和控制信息(或控制数据)可以由数据/控制复用器164进行复用。接着,信道交织器168根据时间先映射方案来映射CQI/PMI,以使得ACK/NACK信息被映射至环绕一个子帧的两个时隙中的每个时隙中的上行DM-RS的RE。
调制映射器169对各层进行调制并且DFT预编码器170执行DFT预编码。MIMO预编码器171执行MIMO预编码,并且资源元素映射器172顺序地执行RE映射。接着,SC-FDMA信号发生器173生成SC-FDMA信号,并且通过天线端口发送所生成信号。
前述功能框的位置不限于图16所示的位置,而是可以改变的。例如,加扰框162和167可以跟随信道交织框168,而码字到层的映射框163可以跟随信道交织框168或调制映射器169。
2、多载波聚合环境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考虑的通信环境包括多载波环境。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多载波系统或载波聚合系统意指使用具有比目标带宽更窄的带宽的一个或更多个分量载波(CC)的聚合来支持宽带的系统。
多载波在本发明中意指载波聚合(载波级联)。载波聚合包括非连续载波的级联和连续载波的级联。而且,载波级联可以与术语“载波集合”、“带宽级联”等可互换地使用。
由两个或更多个CC组成的多载波(即,载波聚合)旨在在LTE-A系统中支持高达100MHz。在聚合带宽比目标带宽更窄的一个或更多个载波的情况下,所聚合的载波的带宽可以限制成在现有系统中使用的带宽,以便保持与现有IMT系统的向后兼容性。
例如,3GPPLTE系统支持{1、4、3、5、10、15、20}MHz,而3GPPLTE-A系统(LTE-A)利用LTE所支持的带宽支持比20MHz更宽的带宽。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多载波系统可以限定新的带宽,而不管在现有系统中使用的带宽,以支持载波聚合。
LTE-A系统使用小区的概念,以管理无线电资源。小区被限定为下行资源和上行资源的组合。上行资源不是基本要素,并由此,小区可以仅由下行资源组成。如果支持多载波(即,载波聚合),则可以用系统信息(SIB)来指示下行资源的载频(或DLCC)与上行资源的载频(或ULCC)之间的链接。
在LTE-A系统中使用的小区包括主小区(P小区)和辅小区(S小区)。P小区可以意指工作在主频率(例如,主CC(PCC)的小区,而S小区可以意指工作在辅频率(例如,辅CC(SCC)的小区。对于特定UE来说,可以仅分配一个P小区和一个或更多个S小区。
P小区用于UE执行初始连接建立过程或连接重建过程。P小区可以意指在切换过程期间指定的小区。S小区可以在RRC连接建立之后进行设置,并且被用于提供附加无线电资源。
P小区和S小区可以被用作服务小区。对于尽管处于RRC连接状态但未为其设置载波聚合的UE来说或者对于不支持载波聚合的UE来说,仅存在仅设置有P小区的一个服务小区。对于处于RRC连接状态的、为其设置了载波聚合的UE情况来说,可以存在一个或更多个服务小区,并且这些服务小区包括P小区和一个或更多个S小区。
当开始了初始安全激活过程,E-TURAN可以建立除了包括在连接建立过程中初始地设置的P小区以外还包括一个或更多个S小区的网络。在多载波环境中,P小区和S小区可以作为分量载波而工作。即,载波聚合可以被理解为P小区和一个或更多个S小区的组合。在下面的实施方式中,PCC对应于P小区,而SCC对应于S小区。
3、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用于信道编码UCI的方法,用于向UCI分配资源的方法,以及用于当UCI在CA环境中附带在PUSCH上的数据上时发送UCI的方法。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SU-MIMO,并且尤其是,应用于作为SU-MIMO的特定情况的单天线发送环境。
3.1PUSCH上的UCI分配位置
图18例示了用于映射物理资源元素以便发送上行数据和UCI的示例性方法。
图18示出了在2个码字和4个层的情况下的UCI发送方法。参照图18,CQI与数据组合,并且利用与数据和所有星座点相同的调制阶数被映射至除了通过时间先映射方案将RI映射至的RE以外的其它RE。在SU-MIMO中,CQI在要发送的一个码字中进行扩频。例如,将CQI在两个码字中的具有更高MCS级别的码字中进行发送,而在这两个码字具有相同MCS级别时在码字0中发送。
布置ACK/NACK,同时对CQI和数据的组合进行打孔,该CQI和数据的组合已经被映射至位于基准信号的两侧上的符号。由于基准信号位于第三和第十符号处,所以ACK/NACK从第二、第四、第九以及第十一个符号的最低副载波向顶部映射。这里,ACK/NACK按第二、第七、第九以及第四符号的次序映射。
RI被映射至与ACK/NACK相邻的符号。在PUSCH上发送的所有信息项(数据、CQI、ACK/NACK、RI)当中,RI首先被映射。具体来说,RI从第一、第五、第八以及第十二符号的最低副载波向顶部映射。这里,RI按第一、第十二、第八以及第五符号的次序映射。
特别地讲,ACK/NACK和RI可以在它们的信息比特为1比特或2比特时通过QPSK仅利用星座图的四个角来进行映射,而在它们的信息比特为3比特或更多时,利用与数据和所有星座点相同的调制阶数来进行映射。另外,ACK/NACK和RI在所有层中的相同位置处,利用相同资源来发送相同信息。
3.2计算针对HARQ-ACK比特或RI-1的编码调制符号数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调制符号数可以对应于编码符号数或RE数。
控制信息或控制数据以信道质量控制信息(CQI和/或PMI)、HARQ/ACK以及RI的形式被输入至信道编码框(例如,图13的S1350、S1360以及S1370或图16的165)。针对控制信息发送而分配不同的编码符号数,由此编码速率取决于该控制信息。当控制信息在PUSCH中发送时,对作为上行信道状态信息(CSI)的HARQ/ACK、RI以及CQI(或PMI)的控制信息比特o0、o1、o2、…、oo-1进行独立地信道编码。
当UE通过PUSCH发送ACK/NACK(或RI)信息比特时,针对ACK/NACK(或RI)每层的RE数可通过等式1来计算。
[等式1]
在等式1中,针对ACK/NACK(或RI)的RE数可以被表示为编码调制符号数Q′。这里,O表示ACK/NACK(或RI)的比特数,并且根据TB由发送码字数来确定。用于设置偏移值的参数被确定为该偏移值用于考虑数据与UCI之间的SNR差异。
表示在TB的当前子帧中用于PUSCH发送的调度的带宽,如副载波数。表示针对同一TB的初始PUSCH发送的每子帧的SC-FDMA符号数,而表示用于初始PUSCH发送的每子帧的副载波数。可以通过等式2来计算。
[等式2]
N s y m b P U S C H - i n i t i a l = ( 2 · ( N s y m b U L - 1 ) - N S R S )
这里,当UE在用于初始发送的同一子帧中发送PUSCH和SRS时,或者当用于初始发送的PUSCH资源分配甚至与小区专用SRS的子帧和频率带宽部分地重叠时,可以将NSRS设置成1,否则将NSRS设置成0。
用于初始发送的TB的副载波数从TB导出的码块的总数C,以及每一个码块的尺寸(x={0,1})可以从针对同一TB的初始PDCCH获得。
如果初始PDCCH(DCI格式0或4)不包括上述值,则这些值可以通过其它方法来确定。例如,如果针对同一TB的初始PUSCH被半持久性地调度,则C和(x={0,1})可以根据最近半持久性地调度的PDCCH来确定。另外,当PUSCH根据随机接入响应授权而开始时,则这些值可以根据针对同一TB的随机接入响应授权来确定。
当已经如上所述获得了ACK/NACK(或RI)的RE数时,可以在考虑对ACK/NACK(或RI)的信道编码之后的调制方案的情况下计算比特数。ACK/NACK的编码比特的总数是QACK=Qm·Q′,而RI的编码比特的总数是QRI=Qm·Q′。这里,Qm是根据调制阶数的每符号比特数,并且在QPSK的情况下对应于2,在16QAM的情况下对应于4,而在64QAM的情况下对应于6。
当SNR或频谱效率较高时,可以确定分配给ACK/NACK和RI的RE的最小值,以便防止匹配充当打孔而使得利用Reed-Muller(RM)码编码的码字的最小长度为零。这时,RE的最小值可以取决于ACK/NACK或RI的信息比特尺寸。
3.3计算针对CQI和/或PMI-1的编码调制符号数
当UE通过PUSCH发送CQI和/或PMI(CQI/PMI)比特时,针对每层CQI/PMI的RE数可通过等式3来计算。
[等式3]
在等式3中,针对CQI和/或PMI的RE数可以被表示为用于信道质量信息的调制编码符号数Q′。虽然下面的描述主要集中在CQI上,但本发明可以按相同的方式应用于PMI。
在等式3中,O表示CQI/PMI的比特数,而L表示附加至CQI比特的CRC的比特数。这里,如果O是11比特或更少,则L是0,否则L为8。即, L = 0 O ≤ 11 8 o t h e r w i s e .
由对应PUSCH的传输码字的数目来确定,而用于确定偏移值的参数被确定为该偏移值用于考虑数据与UCI之间的SNR差异。
表示在TB的当前子帧中用于PUSCH发送的调度的带宽,如副载波数。指示在发送PUSCH的当前子帧中的SC-FDMA符号数,并且可以通过前述等式2来计算。
表示针对同一TB的每初始PUSCH发送子帧的SC-FDMA符号数,而表示针对对应子帧的副载波数。针对x指示由上行授权指定的、具有最高MCS的TB的索引。
C和都可以从同一TB的初始PDCCH获取。如果C以及不被包括在初始PDCCH(DCI格式0)中,则UE可以利用其它方法来确定这些值。
例如,如果针对同一TB的初始PUSCH被半永久性地调度,则C和可以根据最近半永久性地调度的PDCCH来确定。另外,当PUSCH根据随机接入响应授权而开始时,C和可以根据针对同一TB的随机接入响应授权来确定。
UL-SCH的数据信息(G)比特可以通过等式4来计算。
[等式4]
G = N s y m b P U S C H · M s c P U S C H · Q m - Q C Q I - Q R I
当已经如上所述获得了CQI的RE数时,可以在考虑对CQI的信道编码之后的调制方案的情况下计算比特数。QCQI是CQI的编码比特的总数并且QCQI=Qm·Q′。这里,Qm是根据调制阶数的每符号比特数,并且在QPSK的情况下对应于2,在16QAM的情况下对应于4,而在64QAM的情况下对应于6。如果未发送RI,则QRI=0。
3.4计算针对HARQ-ACK比特或RI-2的编码调制符号数
将对计算用于ACK/NACK和RI的RE数的方法进行描述,其不同于在3.1节中描述的方法。
当UE在单个小区中发送HARQ-ACK比特或RI比特时,UE需要确定针对HARQ-ACK或RI的每层编码调制符号数Q′。下面的等式5被用于当在UL小区中仅发送一个TB时计算调制符号数。
[等式5]
在等式5中,针对ACK/NACK(或RI)的RE数可以被表示为编码调制符号数Q′。这里,O指示ACK/NACK(或RI)的比特数。
由根据TB的发送码字数来确定。用于设置偏移值的参数可以被确定为该偏移值用于考虑数据与UCI之间的SNR差异。
表示在TB的当前子帧中用于PUSCH发送而分配(调度)的带宽,如副载波数。指示针对同一TB的每初始PUSCH发送子帧的SC-FDMA符号数,而表示针对初始PUSCH发送的每子帧副载波数。可以通过等式2来计算。
用于初始发送的TB的副载波数从TB导出的码块的总数C,以及每个码块的尺寸,(x={0,1})都可以从同一TB的初始PDCCH获得。
如果初始PDCCH(DCI格式0或4)不包括上述值,则这些值可以通过其它方法来确定。例如,如果针对同一TB的初始PUSCH被半永久性地调度,则C和(x={0,1})可以根据最近半永久性地调度的PDCCH来确定。另外,当PUSCH根据随机接入响应授权而开始时,这些值可以根据针对同一TB的随机接入响应授权来确定。
当UE在UL小区中发送两个TB时,该UE需要确定针对HARQ-ACK或RI的每层编码调制符号数Q′。下面的等式6和7用于当两个TB在UL小区中具有不同的初始发送资源值时计算调制符号数。
[等式6]
Q ′ = m a x [ m i n ( Q t e m p ′ , 4 · M s c P U S C H ) , Q min ′ ]
[等式7]
在等式6和7中,针对ACK/NACK(或RI)的RE数可以由编码调制符号数来表示Q′。这里,O指示ACK/NACK(或RI)的比特数。如果O≤2则Q′min=O,而在其它情况下并且表示TB“x”的调制阶数,而(x={1,2})指示表示调度的带宽,该调度的带宽被表示为在针对第一和第二TB的初始子帧中用于PUSCH发送的副载波数。
(x={1,2})指示针对第一和第二TB的用于初始PUSCH发送的每子帧SC-FDMA符号数,并且可以通过等式8来计算。
[等式8]
N s y m b P U S C H - i n i t i a l ( x ) = ( 2 · ( N s y m b U L - 1 ) - N S R S ( x ) ) , x = { 1 , 2 }
在等式8中,当UE针对TB“x”的初始发送在同一子帧中发送PUSCH和SRS时或者当针对TB“x”的初始发送的PUSCH资源分配与小区专用SRS的子帧和带宽部分地重叠时,(x={1,2})是1,而在其它情况下(x={1,2})为0。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UE可以根据针对对应TB的初始PDCCH来获取(x={1,2})、C以及(x={1,2})。如果这些值不包括在初始PDCCH(格式0或4)中,则UE可以利用其它方法来确定这些值。例如,如果针对同一TB的初始PUSCH被半永久性地调度,则(x={1,2})、C以及(x={1,2})可以根据最近半永久性地调度的PDCCH来确定。另外,当PUSCH根据随机接入响应授权而开始时,(x={1,2})、C和(x={1,2})可以根据针对同一TB的随机接入响应授权来确定。
在等式6和7中,由根据TB的发送码字数来确定。用于设置偏移值的参数可以被确定为该偏离值考虑数据与UCI之间的SNR差异。
3.5计算针对CQI和/或PMI-2的编码调制符号数
当UE通过PUSCH发送CQI和/或PMI(CQI/PMI)时,该UE需要计算针对每层CQI/PMI的RE数。虽然下面的描述主要集中在CQI上,但本发明可以按相同方式应用于PMI。
图19例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发送UCI的方法。
参照图19,eNB可以向UE发送包括DCI格式0或DCI格式4的初始PDCCH信号(S1910)。
该初始PDCCH信号可以包括有关副载波数目的信息有关码块数目的信息C(x)以及针对两个传输块中的一个的有关码块尺寸的信息
如果在步骤S1910中,C(x)以及不包括在初始PDCCH信号(DCI格式0/4)中,则UE可以利用其它方法来确定这些值。
例如,如果针对同一TB的初始PUSCH被半永久性地调度,则C(x)以及可以根据最近半永久性地调度的PDCCH来确定。另外,当PUSCH根据随机接入响应授权而开始时,C(x)可以根据针对同一TB的随机接入响应授权来确定。
返回参照图19,UE可以利用在步骤S1910中接收到的信息来计算用于发送UCI的RE。特别地讲,UE可以从UCI当中来计算为发送CQI/PMI所需的RE数(S1920)。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CQI/PMI在属于具有最大MCS的TB的所有层中扩频或复用并进行发送。如果两个TB具有相同MCS级别,则CQI在这两个TB的第一个TB中发送。
然而,因为两个TB可能由于重发送而具有不同的初始RB尺寸,所以可通过等式9来计算针对在步骤S1920中通过PUSCH发送的CQI的RE数Q'。
[等式9]
等式9类似于等式3。然而,如果在重发送UL数据和/或UCI时发送重发送包的TB具有不同初始RB尺寸,则不能使用等式3。即,如果在多载波聚合环境中利用一个或更多个TB来发送PUSCH,则可以应用等式9。
在等式9中,O表示CQI的比特数,而L表示附加至CQI比特的CRC的比特数。这里,如果O是11比特或更少,则L是0,否则L为8。即, L = 0 O ≤ 11 8 o t h e r w i s e .
这里,由根据TB的传输码字的数目来确定,而用于确定偏移值的参数被确定为该偏移值用于考虑数据与UCI之间的SNR差异。
表示针对对应子帧的副载波数,C(x)表示从这些TB的各TB中生成的码块的总数,而指示根据索引r的码块尺寸。对于x表示与通过初始上行授权指定的最高MCS值(IMCS)相对应的传输块(TB)索引。
这时,UE可以根据步骤S1910中的初始PDCCH获取关于C(x)以及的信息。
表示针对同一TB的每初始PUSCH发送子帧的SC-FDMA符号数。这里,是针对第一和第二TB的用于初始PUSCH发送的每子帧SC-FDMA符号数。
另外,UE可以利用等式10来计算
[等式10]
N s y m b P U S C H - i n i t i a l ( x ) = ( 2 · ( N s y m b U L - 1 ) - N S R S ( x ) ) , x = { 1 , 2 }
在等式10中,当UE针对TB“x”的初始发送在同一子帧中发送PUSCH和SRS时或者当针对TB“x”的初始发送的PUSCH资源分配与小区专用SRS的子帧和频率带宽部分地重叠时,可以设置成1,而在其它情况下设置为0。
返回参照等式9,表示在针对TB的当前子帧中用于PUSCH发送的调度的带宽,如副载波数。指示在发送PUSCH的当前子帧中的SC-FDMA符号数。
在等式9中,“x”指示与通过初始UL授权指定的最大MCS级别(IMCS)相对应的TB。如果两个TB在初始UL授权中具有相同MCS级别,则x可以被设置成指示这两个TB中的第一个TB的1。
返回参照图19,UE可以利用在步骤S1920中计算出的RE数来生成包括CQI的UCI(CSI)。这里,可以利用等式1和2以及5至8来计算(S1930)除了CQI以外的UCI。
UE可以计算通过PUSCH发送的上行数据(UL-SCH)的信息(G)。即,UE可以计算有关将与在步骤S1930中计算的UCI一起发送的上行数据的信息。接着,UE可以向eNB发送包括UCI和UL数据的PUSCH(S1940)。
在步骤1940中,UL-SCH数据信息(G)的比特可以通过等式11来计算。
[等式11]
G = N L ( x ) · ( N s y m b P U S C H · M s c P U S C H · Q m ( x ) - Q C Q I - Q R I ( x ) )
如果UE已经计算出CQI的RE数(参照等式9),则该UE可以在考虑CQI信道编码之后的CQI的调制方案的情况下来获取比特数。在等式11中,表示与第x个UL-SCHTB相对应的层数,而QCQI表示CQI的编码比特的总数。这里,是各TB中的根据调制阶数的每符号比特数,并且在QPSK的情况下对应于2,在16QAM的情况下对应于4,而在64QAM的情况下对应于6。因为优先分配用于RI的上行资源,所以从上行数据信息(G)比特中排除分配给RI的RE数。如果未发送RI,则
在图19中,利用根据发送CQI的TB(或CW)的初始发送的参数来获取分配给CQI的RE数,而所分配RE的最大值通过从当前子帧的资源(参照等式9)中减去一个值来获取,该值通过将发送CQI的TB(或CW)中限定的RI的比特数除以发送CQI的该TB(或CW)的调制阶数来获得。
图20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发送UCI的方法。
参照图20,eNB向UE发送PDCCH信号,以便分配下行和上行资源(S2010)。
UE响应于包括在PDCCH信号中的控制信息,通过PUSCH向eNB发送上行数据和/或UCI(S2020)。
如果在步骤S2020中从UE向eNB发送的PUSCH中产生错误,则eNB向UE发送NACK信号(S2030)。
如果UE在接收到NACK信号时重发送该上行数据,则UE可以从分配给它的无线电资源当中,计算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和UCI的资源。因此,UE可以计算发送该UCI所需的RE数(S2040)。
在步骤2040中,CQI在属于具有最大MCS级别的TB的所有层中扩频以进行发送。这里,两个TB具有相同MCS级别,CQI优选地在第一TB中发送。然而,由于PUSCH需要在步骤S2040中发送,所以TB可以具有不同的初始RB尺寸。因此,UE优选地计算通过根据等式9的方法发送CQI所需的RE数。
如果C(x)以及被包括在步骤S2010的PDCCH信号中,则UE可以利用步骤S2040的对应信息来计算用于发送CQI的RE数。如果UE在步骤S2030之后接收包括C(x)以及的PDCCH,则UE可以利用这些值来计算用于发送CQI的RE数。
返回参照图20,UE可以利用在步骤S2040中获取的用于发送CQI的RE数来生成UCI。这里,UE可以利用根据等式6和7的方法来计算用于发送HARQ-ACK和/或RI的RE数,并且利用该RE数来生成UCI(S2050)。
另外,UE可以利用等式10来计算用于要发送的上行数据的UL-SCH数据信息G。因此,UE可以复用UCI与上行数据(或在上行数据上附带UCI),以向eNB重发送该上行数据(S2060)。
3.6信道编码
对用于基于利用上述方法计算出的UCI的RE数来对UCI进行信道编码的方法进行描述。
如果ACK/NACK的信息比特为1个比特,则输入序列可以表示为并且可以根据如表1所示的调制阶数来执行信道编码。Qm是根据调制阶数的每符号比特数,并且在使用QPSK、16QAM以及64QAM时分别对应于2、4、以及6。
[表1]
如果ACK/NACK的信息比特为2个比特,则输入序列可以表示为并且可以根据如表2所示的调制阶数来执行信道编码。这里,是针对码字0的ACK/NACK比特,是针对码字1的ACK/NACK比特,并且在表1和表2中,x和y指示用于对ACK/NACK信息进行加扰的占位符(place-holder),以便使发送ACK/NACK信息的调制符号的欧几里德距离最大化。
[表2]
在ACK/NACK按FDD或TDD复用时,如果ACK/NACK为1比特或2比特,则根据多个编码ACK/NACK块的级联来生成比特序列对于ACK/NACK按TDD捆绑的情况来说,也根据多个编码ACK/NACK块的级联来生成比特序列这里,QACK是所有编码ACK/NACK块的编码比特的总数。可以部分地生成编码ACK/NACK块的最终级联,以使得总比特序列长度对应于QACK
加扰序列可以从表3选择,并且被用于选择加扰序列的索引i可以通过等式12来计算。
[等式12]
i=(Nbundled-1)mod4
[表3]
表3是用于TDDACK/NACK捆绑的加扰序列选择表。
比特序列通过在1比特ACK/NACK的情况下将m设置成1以及通过在2比特ACK/NACK的情况下将m设置成3来生成。这里,在表4中例示了生成比特序列的算法。
[表4]
如果ACK/NACK为2比特或更多(即,和OACK>2),则比特序列可以通过等式13来计算。
[等式13]
q i A C K = Σ n = 0 O A C K - 1 ( o n A C K · M ( i mod 32 ) , n ) mod 2
在等式13中,i=0,1,2,…,QACK-1,并且基本序列Mi,n可以参照3GPPTS36.212标准文献的表52264-1。可以将对HARQ-ACK信息执行的信道编码的矢量序列输出限定为这里,Q′ACK=QACK/Qm
表5例示了生成比特序列的算法。
[表5]
当RI为1比特时,则输入序列可以表示为并且可以根据如表6所示的调制阶数来执行信道编码。
[表6]
Qm是根据调制阶数的比特数,并且在使用QPSK、16QAM以及64QAM时分别对应于2、4以及6。表7例示了与RI之间的映射关系。
[表7]
当RI为2个比特时,输入序列可以表示为并且可以根据如表8所示的调制阶数来执行信道编码。这里,是2比特输入的最高有效位(MSB),是2比特输入的最低有效位(LSB),并且
[表8]
表9示出了与RI之间的示例性映射关系。
[表9]
在表6和表8中,x和y指示用于对RI加扰的占位符,以便使发送RI的调制符号的欧几里德距离最大化。
根据多个编码RI块的级联来生成比特序列这里,QRI是所有编码RI块的编码比特的总数。可以部分地生成编码RI块的最后级联,以使得总比特序列长度对应于QRI。
可以将对RI执行的信道编码的矢量序列输出限定为这里,Q′RI=QRI/Qm和矢量输出序列可以根据在表10中例示的算法来获取。
[表10]
如果RI(或ACK/NACK)为3个至11个比特,则将RM编码应用于RI,以生成32比特输出序列。RM编码RI(或ACK/NACK)块b0,b1,b2,b3,...,bB-1通过等式14来计算。在等式14中,i=0,1,2,…,B-1并且B=32。
[等式14]
b i = Σ n = 0 O - 1 ( o n · M i , n ) mod 2
在等式14中,i=0,1,2,…,QRI-1,并且基本序列Mi,n可以参照3GPPTS36.212标准文献的表5.2.2.6.4-1。
4、用于实现前述方法的装置
图21示出了用于实现参照图1至图20描述的上述方法的装置。
UE可以用作上行链路上的发送器和下行链路上的接收器。eNB可以用作上行链路上的接收器和下行链路上的发送器。
UE和eNB可以分别包括:用于控制发送和接收数据和/或消息的发送模块(Tx模块)2140和2150与接收模块(Rx模块)2160和2170,以及用于发送和接收信息、数据和/或消息的天线2100和2110。
另外,UE和eNB可以分别包括用于执行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处理器2120和2130,以及用于临时或连续存储该处理器的处理程序的存储器2180和2190。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利用UE和eNB的前述组件和功能来执行。图21所示的装置还可以包括图2、3以及4中所示的组件。处理器2120和2130优选地包括图2、3以及4中所示的组件。
UE的处理器2120可以监测搜索空间以接收PDCCH信号。特别地讲,LTE-AUE可以通过对扩展CSS的执行盲解码而在不阻止向其它LTEUE发送的PDCCH信号的情况下,接收PDCCH信号。
UE的处理器2120可以向eNB发送具有PUSCH信号的UCI。具体来说,UE的处理器2120可以根据等式1至10利用上述方法来计算用于发送HARQ-ACK、CQI以及RI的RE数,利用所计算的RE数来生成UCI,在上行数据UL-SCH上附带UCI,并发送具有UCI的上行数据。
包括在UE和eNB中的发送模块2140和2150以及接收模块2160和2170可以具有包调制和解调功能、快速包信道编码功能、OFDMA包调度功能、TDD包调度功能和/或信道复用功能。另外,UE和eNB还可以包括低功率射频(RF)/中频(IF)模块。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个人数字助理(PDA)、蜂窝电话、个人通信服务(PCS)电话、全球移动电话系统(GSM)、宽带CDMA(WCDMA)电话、移动宽带系统(MBS)电话、手持式PC、笔记本PC、智能电话、多模式多频带(MM-MB)终端等作为UE。
这里,智能电话是具有移动通信终端和PDA两者的优点的终端。智能电话可以是具有包括PDA的传真发送/接收、因特网接入等的调度和数据通信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MM-MB终端意指包括多个调制解调器芯片的终端,其可以在便携式因特网系统和移动通信系统(例如,CDMA2000系统、WCDMA系统等)二者中操作。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例如、硬件、固件、软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
在硬件配置中,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一个或更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等来实现。
在固件或软件配置中,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通过执行上述功能或操作的模块、程序、功能等来实现。可以将软件代码存储在存储单元中并且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单元可以位于处理器的内部或外部,并且可以经由各种已知手段向该处理器发送和从该处理器接收数据。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明显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因而,本发明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范围内的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型。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各种无线接入系统。该无线接入系统包括3GPP、3GPP2和/或IEEE802.xx(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802)系统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可以应用于利用除了所述无线接入系统以外的其它各种无线接入系统的技术领域。

Claims (18)

1.一种用于在支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无线接入系统中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来发送信道质量控制信息的方法,该方法由用户设备UE执行,并且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包括初始上行授权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
通过所述PUSCH使用基于所述初始上行授权的两个传输块来发送第一上行数据;
接收针对所述两个传输块中的一个的否定确认NACK信息;以及
通过所述PUSCH使用两个传输块来发送信道质量控制信息和要响应于所述NACK信息重新发送的第二上行数据,
其中,基于所述初始上行授权来计算发送所述信道质量控制信息所需的编码符号数Q',
其中,所述初始上行授权包括关于用于发送所述信道质量控制信息的传输块的副载波的数目的信息关于与用于发送所述信道质量控制信息的所述传输块相关的码块的数目的信息C(x)、以及关于所述码块的尺寸的信息并且
其中,‘x’指示用于发送所述信道质量控制信息的所述传输块的索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编码符号数Q'通过下式来计算:
其中,表示每次初始PUSCH发送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的数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与由所述初始上行授权指示的最大的调制和编码方案索引值对应的传输块中发送所述信道质量控制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包括用于对被用于新的发送的所述两个传输块中的一个进行调度的第二上行授权的PDCCH。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与通过所述两个传输块中的所述一个重新发送的所述第二上行数据有关的信息,
其中,通过下式来计算与所述第二上行数据有关的信息:
G = N L ( x ) · ( N s y m b P U S C H · M s c P U S C H · Q m ( x ) - Q C Q I - Q R I ( x ) ) .
6.一种用于在支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无线接入系统中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来发送信道质量控制信息的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器;
发送器;以及
处理器,其用于发送所述信道质量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处理被配置为:
经由所述接收器,接收包括初始上行授权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
经由所述发送器,通过所述PUSCH使用基于所述初始上行授权的两个传输块来发送第一上行数据;
经由所述接收器,接收针对所述两个传输块中的一个的否定确认NACK信息;以及
经由所述发送器,通过所述PUSCH使用两个传输块来发送信道质量控制信息和要响应于所述NACK信息重新发送的第二上行数据,
其中,基于所述初始上行授权来计算发送所述信道质量控制信息所需的编码符号数Q',
其中,所述初始上行授权包括关于用于发送所述信道质量控制信息的传输块的副载波的数目的信息关于与用于发送所述信道质量控制信息的所述传输块相关的码块的数目的信息C(x)、以及关于所述码块的尺寸的信息并且
其中,‘x’指示用于发送所述信道质量控制信息的所述传输块的索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编码符号数Q'通过下式来计算:
其中,表示每次初始PUSCH发送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的数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在与由所述初始上行授权指示的最大的调制和编码方案索引值对应的传输块中发送所述信道质量控制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户设备,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接收包括用于对被用于新的发送的所述两个传输块中的一个进行调度的第二上行授权的PDCCH。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户设备,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计算与通过所述两个传输块中的所述一个重新发送的所述第二上行数据有关的信息,
其中,通过下式来计算与所述第二上行数据有关的信息:
G = N L ( x ) · ( N s y m b P U S C H · M s c P U S C H · Q m ( x ) - Q C Q I - Q R I ( x ) ) .
11.一种用于在支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无线接入系统中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来接收信道质量控制信息的方法,该方法由基站执行,并且包括以下步骤:
发送包括初始上行授权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
使用基于所述初始上行授权的两个传输块来接收第一上行数据;
发送针对所述两个传输块中的一个的否定确认NACK信息;以及
通过所述PUSCH使用两个传输块来接收信道质量控制信息和要响应于所述NACK信息重新发送的第二上行数据,
其中,基于所述初始上行授权来计算发送所述信道质量控制信息所需的编码符号数Q',
其中,所述初始上行授权包括关于用于发送所述信道质量控制信息的传输块的副载波的数目的信息关于与用于发送所述信道质量控制信息的所述传输块相关的码块的数目的信息C(x)、以及关于所述码块的尺寸的信息并且
其中,‘x’指示用于发送所述信道质量控制信息的所述传输块的索引。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编码符号数Q'通过下式来计算:
其中,表示每次初始PUSCH发送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的数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与由所述初始上行授权指示的最大的调制和编码方案索引值对应的传输块中接收所述信道质量控制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发送包括用于对被用于新的发送的所述两个传输块中的一个进行调度的第二上行授权的PDCCH。
15.一种用于在支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无线接入系统中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来接收信道质量控制信息的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接收器;
发送器;以及
处理器,其用于接收所述信道质量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处理被配置为:
经由所述发送器,发送包括初始上行授权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
经由所述接收器,使用基于所述初始上行授权的两个传输块来接收第一上行数据;
经由所述发送器,发送针对所述两个传输块中的一个的否定确认NACK信息;以及
经由所述接收器,通过所述PUSCH使用两个传输块来接收信道质量控制信息和要响应于所述NACK信息重新发送的第二上行数据,
其中,基于所述初始上行授权来计算发送所述信道质量控制信息所需的编码符号数Q',
其中,所述初始上行授权包括关于用于发送所述信道质量控制信息的传输块的副载波的数目的信息关于与用于发送所述信道质量控制信息的所述传输块相关的码块的数目的信息C(x)、以及关于所述码块的尺寸的信息并且
其中,‘x’指示用于发送所述信道质量控制信息的所述传输块的索引。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编码符号数Q'通过下式来计算:
其中,表示每次初始PUSCH发送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的数目。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中,在与由所述初始上行授权指示的最大的调制和编码方案索引值对应的传输块中接收所述信道质量控制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经由所述发送器,发送包括用于对被用于新的发送的所述两个传输块中的一个进行调度的第二上行授权的PDCCH。
CN201510856450.5A 2011-02-15 2012-02-15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发送信道质量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54069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443207P 2011-02-15 2011-02-15
US61/443,207 2011-02-15
KR10-2012-0001527 2012-01-05
KR1020120001527A KR101923440B1 (ko) 2011-02-15 2012-01-05 무선접속시스템에서 채널품질제어정보 전송방법 및 장치
CN201210034178.9A CN102647248B (zh) 2011-02-15 2012-02-15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发送信道质量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34178.9A Division CN102647248B (zh) 2011-02-15 2012-02-15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发送信道质量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6944A true CN105406944A (zh) 2016-03-16
CN105406944B CN105406944B (zh) 2019-03-15

Family

ID=46885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56450.5A Active CN105406944B (zh) 2011-02-15 2012-02-15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发送信道质量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039192B2 (zh)
KR (1) KR101923440B1 (zh)
CN (1) CN105406944B (zh)
TW (2) TWI578828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70513A (zh) * 2016-12-30 2018-07-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及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8270539A (zh) * 2017-01-03 2018-07-1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CN109792318A (zh) * 2016-10-07 2019-05-2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中的自适应码字和码块选择
CN110326247A (zh) * 2017-02-24 2019-10-11 Lg 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处理数据块的方法和用于harq ack/nack反馈的方法
CN110915153A (zh) * 2017-07-03 2020-03-24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12586071A (zh) * 2018-08-10 2021-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WO2022027414A1 (en) * 2020-08-06 2022-0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knowledgement or negative acknowledgement for configured grant uplink communication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87670A1 (en) * 2013-04-05 2014-10-0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MCS table adaptation for 256-QAM
JP6442781B2 (ja) * 2013-07-19 2018-12-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
MX362944B (es) * 2014-01-15 2019-02-27 Nec Corp Método para transmitir información de control del enlace ascendente, terminal inalámbrica y estación base.
US10433242B2 (en) 2014-08-27 2019-10-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vice and method whereby electronic device selects wireless network
EP3264633B1 (en) 2015-04-10 2021-03-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pplication time of csi report
US10334633B2 (en) 2016-01-07 2019-06-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Narrow band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frequency hopping patterns and detection schemes
EP3484113A4 (en) * 2016-07-08 2020-02-2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BASE STATION DEVICE, TERMINAL DEVICE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US10568130B2 (en) 2016-12-22 2020-0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multiple types of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PRACH) transmission utilization
JP6681416B2 (ja) * 2017-01-13 2020-04-15 華碩電腦股▲ふん▼有限公司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制御チャネルとデータチャネルとのタイミング関係についての方法及び装置
US10687296B2 (en) * 2017-03-24 2020-06-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ommunica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index in a 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payload
KR101928031B1 (ko) 2017-06-05 2018-12-12 주식회사 세광하이테크 Orfs 전조 관용 이음쇠의 제조방법
CN110741577B (zh) * 2017-11-15 2022-05-06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US11394520B2 (en) * 2018-03-23 2022-07-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siderations on bandwidth part (BWP) management for ultra-reliability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 (URLLC)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45525A2 (en) * 2008-05-27 2009-12-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 including data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via uplink channel
WO2010016698A2 (en) * 2008-08-05 2010-02-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about downlink multiple carrier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00083440A (ko) * 2009-01-13 2010-07-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 전송 방식을 사용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송신 장치 및 방법
WO2010114252A2 (en) * 2009-03-29 2010-10-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1933282A (zh) * 2008-02-03 2010-12-29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支持harq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96752A1 (en) * 2008-02-03 2009-08-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harq
KR101637580B1 (ko) * 2009-03-04 2016-07-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보고 방법 및 장치
EP2409421A2 (en) * 2009-03-16 2012-01-2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ata and control mulitplexing for uplink mimo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and clustered-dft
US8386875B2 (en) * 2009-08-07 2013-02-2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handling HARQ operations during transmission mode chang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3282A (zh) * 2008-02-03 2010-12-29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支持harq的方法和设备
WO2009145525A2 (en) * 2008-05-27 2009-12-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 including data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via uplink channel
WO2010016698A2 (en) * 2008-08-05 2010-02-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about downlink multiple carrier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00083440A (ko) * 2009-01-13 2010-07-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 전송 방식을 사용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송신 장치 및 방법
WO2010114252A2 (en) * 2009-03-29 2010-10-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Coding,Multiplexing and Mapping to Physical Channels for E-UTRA", 《3GPP TS 36.212 V9.3.0》 *
PANASONIC: "UCI multiplexing on PUSCH with MIMO transmission",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61BIS》 *
SAMSUNG: "PUSCH selection for UCI Multiplexing with UL CA", 《#GPP TSG RAN WG1 #63》 *
XIAN: "UCI transmission for CA", 《3GPP TSG RAN WG1 #62BIS》 *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92318A (zh) * 2016-10-07 2019-05-2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中的自适应码字和码块选择
CN108270513B (zh) * 2016-12-30 2024-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及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8270513A (zh) * 2016-12-30 2018-07-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及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8270539A (zh) * 2017-01-03 2018-07-1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CN108270539B (zh) * 2017-01-03 2022-07-1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US11290911B2 (en) 2017-02-24 2022-03-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rocessing data block and method for HARQ ACK/NACK feedback
CN110326247A (zh) * 2017-02-24 2019-10-11 Lg 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处理数据块的方法和用于harq ack/nack反馈的方法
CN110915153B (zh) * 2017-07-03 2022-08-02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10915153A (zh) * 2017-07-03 2020-03-24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12586071A (zh) * 2018-08-10 2021-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2586071B (zh) * 2018-08-10 2022-09-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US11962522B2 (en) 2018-08-10 2024-04-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WO2022027414A1 (en) * 2020-08-06 2022-0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knowledgement or negative acknowledgement for configured grant uplink communica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170080A (ja) 2012-09-06
CN105406944B (zh) 2019-03-15
TWI514907B (zh) 2015-12-21
JP6039192B2 (ja) 2016-12-07
TW201601573A (zh) 2016-01-01
TWI578828B (zh) 2017-04-11
KR20120093760A (ko) 2012-08-23
KR101923440B1 (ko) 2018-11-29
TW201246996A (en) 2012-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7248B (zh)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发送信道质量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5406944B (zh)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发送信道质量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EP2706715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having large payload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EP274416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US906561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91176B2 (en) Method for coding and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access system
WO2011087260A2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8990656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access system and terminal for same
EP268430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quality control information using pucch format 3 in a wireless access system
WO2015147592A1 (ko) 무선접속 시스템에서 256qam 지원을 위한 채널상태정보 보고 방법 및 장치
WO2011155748A2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WO2012050330A2 (ko)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정보 전송방법 및 장치
WO2014171794A1 (ko)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스케줄링 요청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WO2012074273A2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정보를 위한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단말
WO2012050329A2 (ko)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데이터 재전송 시 상향링크 제어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WO2013048109A2 (ko) 무선접속시스템에서 pucch 포맷 3을 이용한 채널상태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