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04043A - 偏振器和制造偏振器的方法及使用偏振器的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偏振器和制造偏振器的方法及使用偏振器的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04043A
CN105404043A CN201510523188.2A CN201510523188A CN105404043A CN 105404043 A CN105404043 A CN 105404043A CN 201510523188 A CN201510523188 A CN 201510523188A CN 105404043 A CN105404043 A CN 1054040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ting
light
polarization layer
liquid crystal
trans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231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04043B (zh
Inventor
金昌秀
林采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404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40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040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40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634Production of filters
    • B29D11/00644Production of filters polariz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73Optical lamin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865Applying coatings; tinting; colour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29/00Use of polyvinylalcohols, polyvinylethers, polyvinylaldehydes, polyvinylketones or polyvinylket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029/04PVOH, i.e. polyvinyl alcoho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semiconductor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having a PN or PIN junction
    • G02F1/017Structures with periodic or quasi periodic potential variation, e.g. superlattices, quantum wells
    • G02F1/01791Quantum boxes or quantum do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偏振器和制造偏振器的方法及使用偏振器的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光单元;以及液晶面板,具有布置在背光单元上的下偏振器,其中,该下偏振器包括:偏振层,具有用于偏振光的光轴;以及波长转换材料,设置在偏振层与背光单元之间。

Description

偏振器和制造偏振器的方法及使用偏振器的液晶显示装置
对相关申请的引用
该申请要求2014年9月5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4-0118457号的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以用于所有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改进其光效率的液晶显示装置、用于该液晶显示装置的偏振器和用于制造该偏振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CD)装置是有利的,在于其由于低操作电压和便携性而实现了低功耗。由于这些优点,LCD装置广泛地用在各种领域中,例如,笔记本计算机、监视器、航天器、飞行器等。
LCD装置包括下基板、上基板和下基板与上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当电场被施加到LCD装置时,液晶层的液晶分子被排列为使得对透光率进行控制,因此图像显示在LCD装置上。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现有技术的LCD装置。
图1是示出现有技术的LCD装置的横截面视图。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LCD装置包括背光单元10和液晶面板20。
背光单元10将光提供到液晶面板20。由于LCD装置不是自发光装置,因此LCD装置设置有背光单元10作为用于朝向LCD装置的下部提供光的光源。
背光单元10包括发光装置12、导光板14、光学片16和反射板18。
发光装置12是用于发光的装置,并且发光二极管(LED)近来用作发光装置12。
导光板14被布置成面向发光装置12。导光板14改变光的移动路径以允许从发光装置12发出的光朝向液晶面板20移动。
光学片16形成在导光板14上方。光学片16使得通过导光板14的上表面发出的光均匀地进入液晶面板20。该光学片16包括扩散片和棱镜片的组合。
反射板18形成在导光板14下方。反射板18将朝向导光板14的下部发出的光反射朝向导光板14的上部,从而改进光效率。
液晶面板20包括上基板21、下基板22、密封剂23、液晶层24、上偏振器25和下偏振器26。
密封剂23形成在上基板21和下基板22的拐角处以将基板21和22结合到彼此。
液晶层24形成在通过密封剂23结合到彼此的上基板21与下基板22之间的区域中。尽管未示出,但是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形成在上基板21和下基板22的至少一个中,由此液晶层24的排列方向根据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的电场而改变。
上偏振器25形成在上基板21上,并且下偏振器26形成在下基板22下方。
下偏振器26朝向预定光轴对光进行偏振。因此,从背光单元10发出的光被偏振朝向预定光轴,同时穿过下偏振器26。
上偏振器25包括垂直于下偏振器26的光轴。因此,对于在穿过下偏振器26时被偏振的光,如果在穿过液晶层24时其相位未被延迟,则该光由于未穿过上偏振器25而变为黑状态,而如果在穿过液晶层24时其相位被延迟,则该光由于穿过上偏振器25而变为白状态。可通过液晶层24的排列状态来控制偏振光的相位延迟。
在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LCD装置中,从发光装置12发出的光通过穿过导光板14、光学片16、下偏振器26、下基板22、液晶层24、上基板21和上偏振器25全部而移动。在该情况下,在光被移动的同时很多光丢失,由此发生了光效率劣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偏振器、制造该偏振器的方法和使用该偏振器的液晶显示装置,其基本上避免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优点是提供一种可改进其光效率的液晶显示装置和制造该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外的优点和特征将部分地在随后的描述中进行阐述,并且在研究了以下内容时这将部分地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明显的,或者可从本发明的实践来学习。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所写描述和权利要求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以及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这里所实施和广泛描述的,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背光单元;以及液晶面板,具有布置在背光单元上的下偏振器,其中,下偏振器包括具有用于偏振光的光轴的偏振层和设置在偏振层与背光单元之间的波长转换材料。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偏振器和制造偏振器的方法,该偏振器包括:偏振层,具有用于偏振光的光轴;以及波长转换材料,用于在光进入偏振层之前对光的波长进行转换。
应理解,本发明的以上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是示例性的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提供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被包括用于提供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并入该申请中且构成该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图中:
图1是示出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横截面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横截面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下偏振器的横截面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下偏振器的横截面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下偏振器的制造处理的示意图;以及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下偏振器的制造处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在附图中示出了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在任何可能的地方,相同的附图标记在附图中将始终用于表示相同的或相似的部件。
将通过参照附图描述的以下实施例来阐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及其实现方法。然而,本发明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以使得该公开内容将是透彻和完整的,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全面地传达本发明的范围。此外,本发明仅由权利要求的范围来限定。
附图中公开用于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形状、大小、比率、角度和数量仅是示例,因此,本发明不限于所示出的细节。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指的是相同的部件。在以下描述中,当确定相关已知功能或配置的详细描述会不必要地使得本发明的重要点模糊时,将省略该详细描述。在使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包括”、“具有”和“包含”的情况下,除非使用了“仅~”,否则可增加其它的部件。单数形式的术语可包括复数形式,除非相反指出。
在解释元素时,尽管不存在明确的描述,但是元素被解释为包括误差范围。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中,当结构(例如,电极、线、布线、层或接触)被描述为形成在其它结构的上部/上部或者其它结构上/下时,该描述应被解释为包括结构彼此接触的情况以及第三结构设置在结构之间的情况。
在描述时间关系时,例如,当时间顺序被描述为“在~之后”、“在~后面”、“接下来~”和“在~之前”时,可包括不连续的情况,除非使用“正好”或“紧接”。
应理解,尽管这里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素,但是这些元素不应由这些术语来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元素彼此区分开。例如,第一元素也可以称为第二元素,并且类似地,第二元素也可以称为第一元素,而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特征可部分地或全部彼此耦合或组合,并且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充分理解的,可多样地相互操作以及在技术上进行驱动。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独立于彼此执行,或者可以以共同依赖关系而一起执行。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横截面视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光单元100和液晶面板200。
背光单元100布置在液晶面板200下方以将光提供到液晶面板200。
背光单元100可被分类为直下型(directtype)背光单元和边缘型(edgetype)背光单元,其中,直下型背光单元通过将光源布置在液晶面板200的整个下表面上而朝向液晶面板200传输从光源发出的光,并且边缘型背光单元通过将光源布置在液晶面板200下方的一侧而通过导光板朝向液晶面板200传输从光源发出的光。直下型背光单元或边缘型背光单元可应用于本发明。尽管示出了边缘型背光单元100,但是边缘型背光单元可能比直下型背光单元更有利以使得液晶显示装置的厚度最小化。
背光单元100包括发光装置120、导光板140、光学片160和反射板180。
发光装置120是用于发光的装置,并且布置在液晶面板200下方的一侧。尽管可包括用于发出白光的发光装置120,但是发光装置120可发出蓝光而不限于发出白光。
发光装置120可由发光二极管(LED)构成。在该情况下,发光装置120可包括用于发出蓝光的蓝色发光芯片,或者可包括用于发出白光的蓝色发光芯片和黄色荧光材料。替选地,发光装置120可包括用于发出白光的蓝色发光芯片、红色荧光材料和绿色荧光材料。发光装置120可由冷阴极荧光灯(CCFL)构成。
导光板140被布置成使得其一侧面向发光装置120。导光板140改变光的移动路径以移动从发光装置120朝向液晶面板200发出的光。为了改变光的移动路径,导光板140可在其上和/或其下包括凹陷图案或凸起图案。可在导光板140中进行本领域公知的各种修改。
光学片160形成在导光板140上方。光学片160使得通过导光板140的上表面发出的光均匀地进入液晶面板200。该光学片600可包括但不限于扩散片和棱镜片的组合。例如,光学片160可包括双倍增亮膜(DBEF)。
反射板180形成在导光板140下方。发射板180将朝向导光板140的下部发出的光反射朝向导光板140的上部,由此改进了光效率。
同时,尽管未详细示出,但是背光单元100还可包括用于将电力提供到发光装置120的印刷电路板(PCB)。另外,背光单元100还可包括用于容纳发光装置120、导光板140和反射板180的背板(coverbottom)。另外,背光单元100还可包括用于支撑光学片160和液晶面板200的导承框(guideframe)。本领域公知的各种形状可应用于印刷电路板(PCB)、背板和导承框。
液晶面板200布置在背光单元100上方,并且包括上基板210、下基板220、密封剂230、液晶层240、上偏振器250和下偏振器260。
上基板210包括在面向下基板220的下表面上的遮光层211和滤色器层212。
遮光层211形成在除像素区域之外的区域中以遮挡光防止朝向除像素区域之外的区域泄漏。滤色器层212可形成在像素区域中以获得液晶显示装置的彩色图像。滤色器层212包括红色(R)滤色器、绿色(G)滤色器和蓝色(B)滤色器。
下基板220包括在面向上基板210的上表面上的像素电极221和公共电极222。
像素电极221和公共电极222形成在其各自的像素区域中以在其之间形成电场。因此,液晶层240的布置状态通过像素电极221与公共电极222之间的电场来控制。同时,尽管未示出,用于切换到像素电极221的电压供应的薄膜晶体管形成在下基板220上的每个像素区域中。
可根据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模式而对上基板210和下基板220的详细配置进行各种修改。例如,如果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是扭曲向列(TN)模式,则公共电极222形成在上基板210上,并且像素电极221形成在下基板220上,由此在公共电极222与像素电极221之间形成垂直电场。另外,如果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是平面切换(IPS)模式或边缘场切换(FFS)模式,则像素电极221和公共电极222形成在下基板220上,由此在像素电极221与公共电极222之间形成水平电场。
密封剂230形成在上基板210和下基板220的拐角处以将基板210和220结合到彼此。
液晶层240形成在通过密封剂230结合到彼此的上基板210与下基板220之间的区域中。尽管未示出,但是用于维持上基板210与下基板220之间的液晶层间隙(cellgap)的间隔物可另外地形成在上基板210与下基板220之间。
上偏振器250形成在上基板210上。如从图2的放大部分可知,上偏振器250包括第一偏振层251、第一上涂层253、第一下涂层255、第一保护层257和第一粘合层259。
第一偏振层251用于给出上偏振器250的偏振特性。因此,第一偏振层251被包括为具有预定光轴以使得从其穿过的光偏振。第一偏振层251可通过将碘(I)和硼酸(B)排出到聚乙烯醇(PVA)来形成。更具体地,第一偏振层251可通过在将碘(I)和硼酸(B)排出到聚乙烯醇(PVA)之后的拉长处理来获得。
第一上涂层253形成在第一偏振层251上以保护第一偏振层251的上表面。具体地,可对第一上涂层253的表面添加表面处理。例如,可对第一上涂层253的表面添加防反射涂覆。第一上涂层253可由三乙酰基纤维素(TAC)形成。
第一下涂层255形成在第一偏振层251下方以保护第一偏振层251的下表面。第一下涂层255可由三乙酰基纤维素(TAC)形成。
第一保护层257形成在第一上涂层253上以保护上偏振器250的表面。例如,第一保护层257防止在上偏振器250上产生刮擦。第一保护层257可由本领域公知的各种保护膜形成。
第一粘合层259形成在第一下涂层255下方。第一粘合层259允许上偏振器250粘合到上基板210的上表面。第一粘合层259可由本领域公知的各种粘合材料形成。
下偏振器260形成在下基板220下方。如从图2的另一放大部分可知,下偏振器260包括第二偏振层261、第二上涂层263、第二下涂层265、第二保护层267和第二粘合层269。
第二偏振层261用于给出下偏振器260的偏振特性。因此,第二偏振层261被包括为具有预定光轴以使得从其穿过的光偏振。第二偏振层261的光轴可以但不限于垂直于第一偏振层251的光轴。与第一偏振层251相同,第二偏振层261可通过将碘(I)和硼酸(B)排出到聚乙烯醇(PVA)来形成。
第二上涂层263形成在第二偏振层261上以保护第二偏振层261的上表面。第二上涂层263可由三乙酰基纤维素(TAC)形成。
第二下涂层265形成在第二偏振层261下方以保护第二偏振层261的下表面以及对从背光单元100发出的光的波长进行转换,从而改进液晶显示装置的光效率。
第二下涂层265可包括三乙酰基纤维素(TAC)作为基本成分,并且在基本成分中包括波长转换材料(WC)。
波长转换材料(WC)通过对从背光单元100发出的光的波长进行转换而改进液晶显示装置的光效率。更具体地,如果背光单元100发出白光,则所发出的光在蓝色波长范围中具有最大的光强度,并且绿色波长范围的光强度和红色波长范围的光强度比蓝色波长范围的光强度小。因此,如果其强度根据波长范围而改变的白光进入液晶面板200,则与穿过蓝色(B)滤色器层212的光相比,穿过绿色(G)和红色(R)滤色器层212的光的效率劣化得更多。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由于第二下涂层265包括波长转换材料(WC),因此蓝色波长范围的光由波长转换材料(WC)部分地转换为绿色波长范围的光和红色波长范围的光,由此在整个波长范围中产生均匀的光强度,并且可解决穿过绿色(G)和红色(R)滤色器层212的光的效率劣化的问题。
因此,波长转换材料(WC)由用于将蓝色波长范围的光转换为绿色波长范围的光的材料和用于将蓝色波长范围的光转换为红色波长范围的光的材料的混合物形成。例如,波长转换材料(WC)可由用于将其峰值波长范围为400nm至450nm的蓝色波长的光转换为其峰值波长范围为600nm至640nm的红色波长的光的材料和用于将其峰值波长范围为400nm至455nm的蓝色波长的光转换为其峰值波长范围为500nm至570nm的绿色波长的光的材料的混合物形成。然而,波长转换材料(WC)可由用于将蓝色波长的光转换为绿色波长的光的材料或者用于将蓝色波长的光转换为红色波长的光的材料形成,而不限于以上示例。
波长转换材料(WC)可由量子点形成。量子点的特征在于,其作为具有几十纳米或者更小的晶体结构的半导体材料而发光。特别地,由于量子点的能量水平根据其大小而变化,因此量子点的大小可简单地变化以控制带隙。即,由于量子点可通过大小控制而控制发光波长,因此量子点可有用地用作波长转换材料(WC)。然而,波长转换材料(WC)可由荧光染料形成而不限于量子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由于用于将蓝色波长的光转换为绿色或红色波长的光的波长转换材料(WC)包括在第二下涂层265中,因此背光单元100是否发出蓝光而不是白光没有关系。即,如果背光单元100发出蓝光,则发出的蓝光可由包括在第二下涂层265中的波长转换材料(WC)部分地转换为绿色和红色波长的光,由此显示彩色图像没有问题。
同时,优选地,波长转换材料(WC)形成在从背光单元100发出的光被偏振之前的位置处。如果在光被偏振之后从背光单元100发出的光的波长由波长转换材料(WC)转换,则无法获得期望的改进光效率的效果。因此,波长转换材料(WC)优选地形成在背光单元100与第二偏振层261之间。在该点,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波长转换材料(WC)包括在形成在第二偏振层261下方的第二下涂层265中。
第二保护层267形成在第二下涂层265下方以保护下偏振器260的表面。第二保护层267可由本领域公知的各种保护膜形成。
第二粘合层269形成在第二上涂层263上。第二粘合层269可允许下偏振器260粘合到下基板220的下表面。第二粘合层269可由本领域公知的各种粘合材料形成。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下偏振器260的横截面视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下偏振器260包括第二偏振层261、第二上涂层263、波长转换层264、第二下涂层265、第二保护层267和第二粘合层269。
图3的下偏振器260与图2所示的下偏振器的不同之处在于,取代包括在第二下涂层265中的波长转换材料而单独地形成波长转换层264。
由于图3的下偏振器260中的第二偏振层261、第二上涂层263、第二保护层267和第二粘合层269与上述相同,因此将省略其重复描述。
波长转换层264形成在第二偏振层261下方,更具体地,形成在第二偏振层261与第二下涂层265之间。波长转换层264包括波长转换材料(WC)。由于波长转换材料(WC)与上述相同,因此将省略其重复描述。波长转换层264可包括作为基本成分的透明聚合物材料和包括在基本成分中的波长转换材料(WC)。
第二下涂层265形成在波长转换层264下方,更具体地,形成在波长转换层264与第二保护层267之间。第二下涂层265可由三乙酰基纤维素(TAC)形成。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下偏振器260的横截面视图。
图4的下偏振器260与图2所示的下偏振器的不同之处在于,波长转换层264另外形成在第二偏振层261与第二下涂层265之间。
在图4的下偏振器260中,波长转换材料(WC)包括在第二下涂层265和波长转换层264的每个中。此时,包括在第二下涂层265中的波长转换材料(WC)可与包括在波长转换层264中的波长转换材料(WC)相同或不同。
例如,包括在第二下涂层265中的波长转换材料(WC)和包括在波长转换层264中的波长转换材料(WC)中的每个可由用于将蓝色波长范围的光转换为绿色波长范围的光的材料和用于将蓝色波长范围的光转换为红色波长范围的光的材料的混合物形成。替选地,包括在第二下涂层265中的波长转换材料(WC)可由用于将蓝色波长范围的光转换为绿色波长范围的光的材料形成,并且包括在波长转换层264中的波长转换材料(WC)可由用于将蓝色波长范围的光转换为红色波长范围的光的材料形成。替选地,包括在第二下涂层265中的波长转换材料(WC)可由用于将蓝色波长范围的光转换为红色波长范围的光的材料形成,并且包括在波长转换层264中的波长转换材料(WC)可由用于将蓝色波长范围的光转换为绿色波长范围的光的材料形成。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下偏振器的制造处理的示意图,并且与图2所示的上述下偏振器的制造处理有关。
如图5所示,将用于第二偏振层261的聚乙烯醇(PVA)缠绕在第一绕线筒301中,并且在缠绕在第一绕线筒301中的聚乙烯醇(PVA)没有被缠绕时,通过碘(I)和硼酸(B)的排出以及然后其延长来形成第二偏振层261。
将用于第二上涂层263的三乙酰基纤维素(TAC)缠绕在第二绕线筒302中,该第二绕线筒302布置在第一绕线筒301的一侧,例如,布置在第一绕线筒301上方。由多个导辊400将用于第二上涂层263的三乙酰基纤维素(TAC)引导至第二偏振层261的上表面,由此形成第二上涂层263。此时,对用于第二上涂层263的三乙酰基纤维素(TAC)的下表面执行表面处理,由此可改进第二上涂层263与第二偏振层261之间的粘合力。可通过氢氧化钠(NaOH)处理和水洗处理来执行表面处理。
将包括波长转换材料(WC)的用于第二下涂层265的三乙酰基纤维素(TAC)缠绕在第三绕线筒303中,该第三绕线筒303布置在第一绕线筒301的另一侧,例如,布置在第一绕线筒301下方。由多个导辊400将包括波长转换材料(WC)的用于第二下涂层265的三乙酰基纤维素(TAC)引导至第二偏振层261的下表面,由此形成第二下涂层265。此时,对包括波长转换材料(WC)的用于第二下涂层265的三乙酰基纤维素(TAC)的上表面执行表面处理,由此可改进第二下涂层265与第二偏振层261之间的粘合力。可通过氢氧化钠(NaOH)处理和水洗处理来执行表面处理。
将用于第二保护层267的膜缠绕在布置在第二下涂层265下方的第四绕线筒304中,第二下涂层265被引导至第二偏振层261的下表面。由导辊400将用于第二保护层267的膜引导至第二下涂层265的下表面,由此形成第二保护层267。
粘合层涂覆单元500布置在被引导至第二偏振层261的上表面的第二上涂层263上方,由此通过使用粘合层涂覆单元500而在第二上涂层263上形成第二粘合层269。
另外,第五绕线筒305布置在被引导至第二偏振层261的上表面的第二上涂层263上方,并且将离型膜(releasefilm)270缠绕在第五绕线筒305中。由导辊400将离型膜270引导至第二粘合层269的上表面。离型膜270附接至第二粘合层269的上表面,然后当下偏振器稍后附接至下基板的下表面时从第二粘合层269的上表面剥离。
同时,尽管未示出,但是在形成离型膜270之后,另外地执行切割包括第二偏振层261、第二上涂层263、第二下涂层265、第二保护层267、第二粘合层269和离型膜270的下偏振器的处理。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下偏振器的制造处理的示意图,并且与图3或图4所示的上述下偏振器的制造处理有关。将省略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元件的重复描述。
如图6所示,在缠绕在第一绕线筒301中的用于第二偏振层261的聚乙烯醇(PVA)没有被缠绕时,通过碘(I)和硼酸(B)的排出以及然后其延长来形成第二偏振层261。
由多个导辊400将缠绕在第二绕线筒302中的用于第二上涂层263的三乙酰基纤维素(TAC)引导至第二偏振层261的上表面,由此形成第二上涂层263。
波长转换层涂覆单元600布置在第一绕线筒301下方,由此通过使用波长转换层涂覆单元600而在第二偏振层261下方形成波长转换层264。
可将用于第二下涂层265的乙酰基纤维素(TAC)缠绕在第三绕线筒303中。在该情况下,最终获得图3所示的下偏振器。同时,可将包括波长转换材料(WC)的用于第二下涂层265的乙酰基纤维素(TAC)缠绕在第三绕线筒303中。在该情况下,最终获得图4所示的下偏振器。由多个导辊400将用于第二下涂层265的乙酰基纤维素(TAC)或者包括波长转换材料(WC)的乙酰基纤维素(TAC)引导至波长转换层264的下表面,由此形成第二下涂层265。
由导辊400将缠绕在第四绕线筒304中的用于第二保护层267的膜引导至第二下涂层265的下表面,由此形成第二保护层267。
通过使用粘合层涂覆单元500而在第二上涂层263上形成第二粘合层269。另外,由导辊400将缠绕在第五绕线筒305中的离型膜270引导至第二粘合层269的上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可通过如下处理步骤来制造:根据图5或图6的上述处理制造下偏振器260,通过将下偏振器260附接至结合基板的下表面(即,下基板220的下表面)来形成液晶面板200,以及将液晶面板200与背光单元100耦合。可使用本领域公知的各种制造方法来执行每个处理步骤。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可获得以下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由于下偏振器包括波长转换材料,因此蓝色波长范围的光可由波长转换材料部分地被转换为绿色波长范围或红色波长范围的光,由此可在整个波长带均匀地产生光强度,因此可改进光效率。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明显的是,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本发明中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因此,本发明旨在覆盖该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化,只要它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方案的范围内即可。

Claims (12)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背光单元;以及
液晶面板,具有布置在所述背光单元上的下偏振器,
其中,所述下偏振器包括:偏振层,具有用于偏振光的光轴;以及波长转换材料,设置在所述偏振层与所述背光单元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下偏振器还包括:在所述偏振层的上表面上的上涂层、在所述上涂层的上表面上的粘合层、在所述偏振层的下表面上的下涂层以及在所述下涂层的下表面上的保护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波长转换材料包括在所述下涂层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波长转换层另外设置在所述偏振层与所述下涂层之间,并且所述波长转换材料包括在所述波长转换层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波长转换材料还包括在所述下涂层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背光单元发出蓝光或白光,并且所述波长转换材料包括用于将蓝色波长的光转换成绿色或红色波长的光的材料。
7.一种制造偏振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拉长缠绕在第一绕线筒中的用于偏振层的材料来形成所述偏振层;
通过将缠绕在第二绕线筒中的用于上涂层的材料引导至所述偏振层的上表面而在所述偏振层的上表面上形成所述上涂层;
通过将用于下涂层的材料引导至所述偏振层的下表面而在所述偏振层的下表面上形成所述下涂层,所述用于下涂层的材料缠绕在第三绕线筒中并且包括波长转换材料;
通过将缠绕在第四绕线筒中的用于保护层的膜引导至所述下涂层的下表面而在所述下涂层的下表面上形成所述保护层;
通过使用粘合层涂覆单元而在所述上涂层的上表面上形成粘合层;以及
将缠绕在第五绕线筒中的离型膜引导至所述粘合层的上表面。
8.一种制造偏振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拉长缠绕在第一绕线筒中的用于偏振层的材料来形成所述偏振层;
通过将缠绕在第二绕线筒中的用于上涂层的材料引导至所述偏振层的上表面而在所述偏振层的上表面上形成所述上涂层;
通过使用波长转换层涂覆单元而在所述偏振层的下表面上形成波长转换层;
通过将缠绕在第三绕线筒中的用于下涂层的材料引导至所述波长转换层的下表面而在所述波长转换层的下表面上形成所述下涂层;
通过将缠绕在第四绕线筒中的用于保护层的膜引导至所述下涂层的下表面而在所述下涂层的下表面上形成所述保护层;
通过使用粘合层涂覆单元而在所述上涂层的上表面上形成粘合层;以及
将缠绕在第五绕线筒中的离型膜引导至所述粘合层的上表面。
9.一种偏振器,包括:
偏振层,具有用于偏振光的光轴;以及
波长转换材料,用于在光进入所述偏振层之前转换光的波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偏振器,还包括:在所述偏振层的上表面上的上涂层、在所述上涂层的上表面上的粘合层、在所述偏振层的下表面上的下涂层以及在所述下涂层的下表面上的保护层,其中,所述波长转换材料包括在所述下涂层中。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偏振器,还包括:在所述偏振层的上表面上的上涂层、在所述上涂层的上表面上的粘合层、在所述偏振层的下表面上的下涂层以及在所述下涂层的下表面上的保护层,其中,波长转换层另外设置在所述偏振层与所述下涂层之间,并且所述波长转换材料包括在所述波长转换层中。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偏振器,其中,所述波长转换材料包括用于将蓝色波长的光转换为绿色或红色波长的光的材料。
CN201510523188.2A 2014-09-05 2015-08-24 偏振器和制造偏振器的方法及使用偏振器的液晶显示装置 Active CN1054040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118457 2014-09-05
KR1020140118457A KR102233121B1 (ko) 2014-09-05 2014-09-05 편광판과 그 제조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 액정 표시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4043A true CN105404043A (zh) 2016-03-16
CN105404043B CN105404043B (zh) 2018-10-26

Family

ID=55437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23188.2A Active CN105404043B (zh) 2014-09-05 2015-08-24 偏振器和制造偏振器的方法及使用偏振器的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9874779B2 (zh)
KR (1) KR102233121B1 (zh)
CN (1) CN10540404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49678A1 (zh) * 2015-09-25 2017-03-3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偏光片
CN113359346A (zh) * 2021-04-26 2021-09-07 北海惠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器以及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6503A (zh) * 2017-09-04 2017-12-0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组件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6782A (zh) * 2005-07-11 2007-01-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偏振膜及其制造方法和具有该偏振膜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918491A (zh) * 2004-12-14 2007-02-2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椭圆偏光板、其制法和使用该椭圆偏光板的图像显示装置
US20110216271A1 (en) * 2008-09-10 2011-09-08 Merck Patent Gesellschaft Mit Beschrankter Haftu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a fluorescent backlight emitting polarised light
CN102759050A (zh) * 2012-07-09 2012-10-31 创维液晶器件(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854558A (zh) * 2012-09-27 2013-01-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52345A (ja) * 1997-07-29 1999-02-26 Kawaguchiko Seimitsu Kk 反射型液晶パネル
JP3813145B2 (ja) * 2003-09-19 2006-08-23 トッポリー オプト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光構造体および偏光子
KR101323072B1 (ko) * 2009-05-04 2013-10-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패턴드 리타더가 일체화된 편광판 어셈블리 및 그 제조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영상표시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8491A (zh) * 2004-12-14 2007-02-2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椭圆偏光板、其制法和使用该椭圆偏光板的图像显示装置
CN1896782A (zh) * 2005-07-11 2007-01-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偏振膜及其制造方法和具有该偏振膜的液晶显示装置
US20110216271A1 (en) * 2008-09-10 2011-09-08 Merck Patent Gesellschaft Mit Beschrankter Haftu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a fluorescent backlight emitting polarised light
CN102759050A (zh) * 2012-07-09 2012-10-31 创维液晶器件(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854558A (zh) * 2012-09-27 2013-01-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49678A1 (zh) * 2015-09-25 2017-03-3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偏光片
CN113359346A (zh) * 2021-04-26 2021-09-07 北海惠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器以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233121B1 (ko) 2021-03-29
US20160070139A1 (en) 2016-03-10
CN105404043B (zh) 2018-10-26
US9989800B2 (en) 2018-06-05
KR20160029889A (ko) 2016-03-16
US9874779B2 (en) 2018-01-23
US20180101059A1 (en) 2018-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78468B (zh) 反射片及其制造方法
KR20130046495A (ko) 고 투과율을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CN102656492B (zh) 带干涉型滤光片层的基板及使用该基板的显示装置
CN104516149B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130059222A (ko) 고 투과율을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CN102096227B (zh) 透反式液晶显示装置
WO2016011691A1 (zh) 高色域液晶显示模组结构
US20190086715A1 (en)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6026181A1 (zh) 彩色液晶显示模组结构及其背光模组
KR20140089769A (ko) 표시 장치
US10203439B2 (en) Double-sid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backlight module thereof
KR101718527B1 (ko) 편광판 제조 방법,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3760716A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5425452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20240103315A1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e method thereof, display apparatus
US9989800B2 (en) Polariz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4570566B (zh) 投影机
KR20080001504A (ko) 액정표시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140104550A1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8803126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5938269B (zh) 显示装置
KR102210604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40006252A (ko) 에어 제로 갭 본딩을 이용한 패널 일체형 lcd 모듈
US9291867B2 (en) Double layer liquid crystal (LC) fabry-perot (FP) filter display device
CN104280807A (zh) 带干涉型滤光片层的基板及使用该基板的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