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16218U -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16218U
CN207216218U CN201721234661.6U CN201721234661U CN207216218U CN 207216218 U CN207216218 U CN 207216218U CN 201721234661 U CN201721234661 U CN 201721234661U CN 207216218 U CN207216218 U CN 2072162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backlight module
reflector plate
substrate
gu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3466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加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Chongqi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Chongqi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Chongqi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3466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162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162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162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背光模块,包括:一基板;一导光板,具有一入光侧;多个光源,连接于所述基板;以及一反射片,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下方,并对位于所述光源的入光侧,且具有一凹部形状,其中所述反射片的凹部形状可为一锯齿形状、一波浪形状、一梯形形状或一半圆形形状。其利用裁切反射片方式,将入光侧的亮度做调整,避免亮暗不均,且可以减少光源的数量,降低成本,并保证产品的质量。

Description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源设计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平面显示装置(Flat Display Devices),如一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LCD)、一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lasma Display Panel,PDP)、或一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取代了传统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s,CRTs),而蓬勃发展,其中,所述显示器包括:一显示面板,具有一薄膜晶体管基板(ThinFilm Transistor Substrate);一彩色滤光基板(Color Filter Substrate)、及注入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与所述彩色滤光基板之间的一液晶。所述显示面板为一非发射型装置(Non-emissive Device),故提供一背光模块(Backlight Module)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的下方,以提供光。所述背光模块(Backlight Module)所发出的光的穿透率(Transmittance)是依据所述液晶的配向态(Alignment State)而做调整。所述背光模块(Backlight Module)是广泛应用在平面显示器中的关键零组件,特别是应用在显示器中。所述背光模块一般设在显示器的显示面板背面,而依据显示器功能上的不同需求,其背光模块主要可分为直下式背光模块及侧光式背光模块两种。
薄膜晶体管显示器除玻璃基板外,还需要搭配背光模块才能有效显示,而传统采用侧入式背光需要将发光二极管芯片贴在导光板侧边,由于发光二极管芯片尺寸大且又需将发光二极管灯条设置于电路板上,此设计不利于柔性使用。而现有显示装置,一般需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但为了降低产品成本,会尽量减少发光二极管的数量,因此当发光二极管数量的减少,又同时需保证同等面积显示区域的亮度,将会导致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距离增大。而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角度一定,当发光二极管的间距增大,将容易导致两颗发光二极管之间的区域形成暗区,进而影响产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源设计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将反射片对应发光二极管的入光侧设计成锯齿形状,在发光二极管的正下方的反射片给予裁切掉,减少该处的反射亮度;在该些发光二极管中间的位置保留反射片,利用发光二极管端部的光线做反射,提高该处的亮度作为补充亮度不足的问题,这就能达到将入光侧的发光二极管位置光线减弱,使该些发光二极管之间的区域的光线加强的目的,进而减少入光侧的亮暗不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背光模块,包括:一基板;一导光板,具有一入光侧;多个光源,连接于所述基板;以及一反射片,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下方,并对位于所述光源的入光侧,且具有一凹部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一种背光模块,包括:一基板;一导光板,具有一入光侧;多个光源,连接于所述基板;一反射片,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下方,并对位于所述光源的入光侧,且具有一凹部形状;以及多个光学片,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之上,所述光学片是藉由改变或增强自所述导光板的顶面输出的光的光学现象,其中所述光学现象为一光线聚焦过程;其中所述反射片的凹部形状为一锯齿形状、一波浪形状、一梯形形状或一半圆形形状;所述基板为一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为软性电路板;所述光源为单色发光二极管或彩色发光二极管;所述反射片的凹部形状为一裁切面。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控制部件;以及所述的背光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片的凹部形状为一锯齿形状、一波浪形状、一梯形形状或一半圆形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基板为一印刷电路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印刷电路板为软性电路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源为单色发光二极管或彩色发光二极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片的凹部形状为一裁切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源端部的光线作为反射的源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片的凹部形状用以反射所述光源端部的光线。
本实用新型利用裁切反射片方式,将入光侧的亮度做调整,避免亮暗不均,且可以减少发光二极管的数量,降低成本,并保证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a是范例性显示装置示意图。
图1b是范例性显示装置局部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显示装置示意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具有锯齿形状的反射片示意图。
图2c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具有波浪形状的反射片示意图。
图2d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具有梯形形状的反射片示意图。
图2e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具有半圆形形状的反射片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显示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实用新型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和说明被认为在本质上是示出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另外,为了理解和便于描述,附图中示出的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夸大了层、膜、面板、区域等的厚度。在附图中,为了理解和便于描述,夸大了一些层和区域的厚度。将理解的是,例如当层、膜、区域或基底的组件被称作“在”另一组件“上”时,所述组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组件。
另外,在说明书中,除非明确地描述为相反的,否则词语“包括”将被理解为意指包括所述组件,但是不排除任何其它组件。此外,在说明书中,“在......上”意指位于目标组件上方或者下方,而不意指必须位于基于重力方向的顶部上。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包含一显示面板以及一背光模块,两者相对设置。显示面板主要包含一彩色滤光基板、一薄膜晶体管基板以及一夹设于两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彩色滤光基板、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与所述液晶层可形成多个阵列配置的画素单元。所述背光模块可发出光线穿过所述显示面板,并经由所述显示面板各画素单元显示色彩而形成一影像。
在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显示面板可为曲面型显示面板,且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亦可为曲面型显示装置。
目前显示装置的制造业者在提升垂直配向(Vertical Alignment,VA)型显示面板的广视角技术上,已跨入利用光配向(Photo-alignment)技术来控制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藉此提高显示面板的光学性能与良率。光配向技术会在面板的各画素单元内形成多领域(Multi-domain)的配向,使得一个画素单元内的液晶分子会倾倒于例如四个不同方向。其中,光配向技术为使用一紫外光源(例如偏极化光)照射在彩色滤光基板或薄膜晶体管基板的一高分子薄膜(配向层)上,使薄膜表面上的高分子结构发生不均匀性的光聚合、异构化或裂解反应,诱使薄膜表面上的化学键结构产生特殊的方向性,以进一步诱导液晶分子顺向排列而达到光配向的目的。
按照液晶的取向方式不同,目前主流市场上的显示面板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垂直配向(Vertical Alignment,VA)型、扭曲向列(Twisted Nematic,TN)或超扭曲向列(Super Twisted Nematic,STN)型、平面转换(In-Plane Switching,IPS)型及边缘场开关(Fringe Field Switching,FFS)型。所述垂直配向型(Vertical Alignment,VA)模式的显示,例如图形垂直配向型(Patterned Vertical Alignment,PVA)显示器或多区域垂直配向型(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MVA)显示装置,其中PVA型利用边缘场效应与补偿板达到广视角的效果。MVA型将一个画素分成多个区域,并使用突起物(Protrusion)或特定图案结构,使位于不同区域的液晶分子朝向不同方向倾倒,以达到广视角且提升穿透率的作用。在IPS模式或FFS模式中,通过施加含有基本平行于基板的分量的电场,使液晶分子在平行于基板平面的方向相应而驱动液晶分子。IPS型显示面板和FFS型显示面板,二者具有广视角的优点。
背光模块(Backlight Module,BLM)为薄膜晶体管显示器(TFT-LCD)的重要零组件之一。由于薄膜晶体管显示器为非自发光的显示器,必须透过发光源投射光线,并穿过薄膜晶体管显示器中的导光结构、扩散片、棱镜片、液晶面板等相关零组件,最后进入人的眼睛成像,以达到显示功能。
背光模块依发光源的位置分成侧光式(Edge Type)和直下式(Direct Type)两种结构,其中侧光式结构是将发光源设置于导光结构侧边。
图1a为范例性显示装置示意图及图1b为范例性显示装置局部示意图。请参照图1a及图1b,一种背光模块100,包括:一底盖200、一基板205、一多个发光二极管110、120,连接于所述基板205以及一反射片130,设置所述发光二极管110、120的入光侧。所述发光二极管110发射出两束光线111、112及所述发光二极管120发射出两束光线121、122,其中所述光线112及所述光线121的交汇处将形成一暗区B1。
图2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显示装置示意图、图2b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具有锯齿形状的反射片示意图、图2c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具有波浪形状的反射片示意图、图2d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具有梯形形状的反射片示意图及图2e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具有半圆形形状的反射片示意图。请参照图2a、图2b、图2c、图2d及图2e,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一种背光模块101,包括:一导光板(图未示),具有一入光侧;一底盖200;一基板205;多个光源(例如为发光二极管)110、120,连接于所述基板205;以及一反射片130,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下方,并对位于所述光源110、120的入光侧,且具有一凹部形状(图中例示为115和125)。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片130的凹部形状115、125可例如为一锯齿形状142、一波浪形状143、一梯形形状146或一半圆形形状148。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板205为一印刷电路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印刷电路板为软性电路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源110、120可为单色发光二极管或彩色发光二极管。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片130的凹部形状115、125为一裁切面,可利用高压水枪,或玻璃切刀器械等工具形成所述裁切面,并使得所述裁切面光滑且平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源110、120端部的光线160作为反射的源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片130的凹部形状115、125用以反射该些光源110、120端部的光线16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片130另一端具有一柱状透镜144。
在一实施例中,更包括多个散热片140,设置于所述多个光源110、120之间,以辅助降低所述背光模块101的温度,确保背光模块101的正常工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凹部形状115、125为对称设计,即保证其端面为相同光学系数出光,但不限于此,靠近底板边缘角落部分的若干光源亦可以设置成非对称设计,使得所述底板边缘角落部分具有更高的光通量,以弥补边缘可能存在的暗区。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反射片130裁切出的凹部形状115、125,所述背光模块101与范例性的背光模块100相比,其在相邻光源110、120不会存在暗区B1的问题,且其具有更广的发光面,甚至可涵盖背光模块的角落区域,以达到均匀出光至显示面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影像,以及一背光模块101,包括:一导光板(图未示),具有一入光侧;一底盖200;一基板205;多个光源(如:发光二极管)110、120,连接于所述基板205;以及一反射片130,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下方,并对位于所述光源110、120的入光侧,且具有一凹部形状115、125;其中所述反射片130的凹部形状可例如为一锯齿形状142、一波浪形状143、一梯形形状146或一半圆形形状148。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板205为一印刷电路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印刷电路板为软性电路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源110、120可为单色发光二极管或彩色发光二极管。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片130的凹部形状115、125为一裁切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源110、120端部的光线160作为反射的源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片130的凹部形状115、125用以反射该些光源110、120端部的光线16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片130另一端具有一柱状透镜144。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显示装置示意图。请参照图3,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背光模块10;以及一显示面板20。所述背光模块10是提供光给显示面板20。所述背光模块10是用作为一表面光源,以使光能够被均匀地提供于显示面板20的一底面;所述背光模块10是被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20的下方。所述背光模块10包括:一底盖105、一导光板107、一反射片300、多个发光二极管400、一印刷电路板401以及多个光学片500。所述底盖105是容纳导光板107、发光二极管400、印刷电路板401、反射片300、以及光学片500于其中。所述导光板107是被设置于所述底盖105中,并被排列于所述反射片300之上。所述导光板107是藉由全反射、折射(Refracting)、并散射(Scattering)自发光二极管400所发出的光,来将光导引向上。所述反射片300是被设置于所述导光板107的下方。更详细来说,反射片300是被设置于所述导光板107与所述底盖105的底面之间。所述反射片300是将自所述导光板107的底面向下输出的光向上反射。发光二极管400是用作为一光源,以产生光。所述发光二极管400是被设置于所述导光板107的一侧边。所述发光二极管400发出的光是经所述导光板107的所述侧边入射于所述导光板107。所述发光二极管400是可包括产生蓝光之一蓝色发光二极管或产生紫外光之一紫外光发光二极管。更详细来说,所述发光二极管400可发出具有落在约430nm至470nm范围内的波长的蓝光,或具有落在约300nm至400nm范围内的波长的紫外光。所述发光二极管400是被装设于所述印刷电路板401之上,或所述发光二极管400也可被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401的下方。所述发光二极管400是藉由所述印刷电路板401来接收一驱动信号,并驱动之。所述印刷电路板401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400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400可被装设于所述印刷电路板401之上,所述印刷电路板401是被设置于所述底盖105内。所述光学片500是被设置于所述导光板107之上,所述光学片500是藉由改变或增强自所述导光板107的顶面输出的光的光学现象,来提供光给所述显示面板20。所述光学片500包括:一扩散片501;一第一棱镜片502;以及一第二棱镜片503。所述扩散片501是被设置于所述导光板107之上。另外,所述扩散片501是被设置于显示面板20的下方。更详细来说,所述扩散片501可被设置于所述导光板107与所述第一棱镜片502之间。所述显示面板20是藉由调整通过所述显示面板20的光的强度来显示影像。详细而言,所述显示面板20是为使用所述背光模块10所发出的光以显示影像的一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20包括一薄膜晶体管基板21、一彩色滤光基板22、及注入上述两基板间的一液晶层。所述显示面板20是被设置于所述光学片500之上。另外,所述显示面板20是被设置于面板导引框23之上。
请参照图2b、图2c、图2d、图2e及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片300的凹部形状可为一锯齿形状、一波浪形状、一梯形形状或一半圆形形状。
虽然图式中并未详细绘示,但在下文中,将详细说明薄膜晶体管基板21与彩色滤光基板22。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21包括多个扫描线与多个数据线交错,以形成画素;且一薄膜晶体管是被提供于各交汇处,以使所述薄膜晶体管能够与所述画素的一画素电极以一对一的相对应关系来连接。彩色滤光基板22包括:具有红(R)、绿(G)、及蓝(B)色,对应于所述画素的彩色滤光器以及一共享电极(Common Electrode),覆盖上述组件。
请继续参照图3,一驱动印刷电路板25是被提供于所述液晶面板20的一外周缘部分,以提供驱动信号给所述扫描线与所述数据线。所述驱动印刷电路板25经由一薄膜覆晶封装24(Chip on Film,COF),而与所述显示面板20电性连接。
请参照图2a、图2b、图2c、图2d、图2e,在一实施例中,一种背光模块101,包括:一基板205;一导光板(图未示),具有一入光侧;多个光源110、120,连接于所述基板;一反射片130,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下方,并对位于所述光源110、120的入光侧,且具有一凹部形状(图中例示为115和125);以及多个光学片(图未示),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之上,所述光学片是藉由改变或增强自所述导光板的顶面输出的光的光学现象,其中所述光学现象为一光线聚焦过程(举例:以凸透镜或凹面镜来聚焦光线,光线定义可为雷射或日光,凸透镜能使平行光线聚焦于透镜的焦点;在电子显微镜中利用磁场和电场可使电子流聚焦;雷达利用凹面镜使甚高频聚焦);其中所述反射片130的凹部形状(图中例示为115和125)为一锯齿形状142、一波浪形状143、一梯形形状146或一半圆形形状148;所述基板205为一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为软性电路板;所述光源110、120为单色发光二极管或彩色发光二极管;所述反射片130的凹部形状(图中例示为115和125)为一裁切面。
本实用新型利用裁切反射片方式,将入光侧的亮度做调整,避免亮暗不均,且可以减少发光二极管的数量,降低成本,并保证产品的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及“在各种实施例中”等用语被重复地使用。所述用语通常不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但它亦可以是指相同的实施例。“包含”、“具有”及“包括”等用词是同义词,除非其前后文意显示出其它意思。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
一导光板,具有一入光侧;
多个光源,连接于所述基板;以及
一反射片,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下方,并对位于所述光源的入光侧,且具有一凹部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的凹部形状为一锯齿形状、一波浪形状、一梯形形状或一半圆形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一印刷电路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为软性电路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单色发光二极管或彩色发光二极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的凹部形状为一裁切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端部的光线作为反射的源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的凹部形状用以反射所述光源端部的光线。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
控制部件;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的背光模块。
10.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
一导光板,具有一入光侧;
多个光源,连接于所述基板;
一反射片,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下方,并对位于所述光源的入光侧,且具有一凹部形状;以及
多个光学片,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之上,所述光学片是藉由改变或增强自所述导光板的顶面输出的光的光学现象,其中所述光学现象为一光线聚焦过程;
其中所述反射片的凹部形状为一锯齿形状、一波浪形状、一梯形形状或一半圆形形状;所述基板为一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为软性电路板;所述光源为单色发光二极管或彩色发光二极管;所述反射片的凹部形状为一裁切面。
CN201721234661.6U 2017-09-25 2017-09-25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072162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34661.6U CN207216218U (zh) 2017-09-25 2017-09-25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34661.6U CN207216218U (zh) 2017-09-25 2017-09-25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16218U true CN207216218U (zh) 2018-04-10

Family

ID=61823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34661.6U Active CN207216218U (zh) 2017-09-25 2017-09-25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162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1642A (zh) * 2020-03-13 2020-06-30 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光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1642A (zh) * 2020-03-13 2020-06-30 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光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99280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JP4600257B2 (ja) 導光板、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1311304B1 (ko) 투명표시소자
KR101299130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00109785A (ko) 액정표시장치
JP4900363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2313165A (zh) 照明装置以及具备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
JP4471014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バックライト光源および光学フィルム
WO2016026181A1 (zh) 彩色液晶显示模组结构及其背光模组
US8908124B2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00283935A1 (en) Liquid crystal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WO2019200818A1 (zh) 液晶显示装置
KR20140072635A (ko) 액정표시장치
JP2007094253A (ja) 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及び、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US20070247566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KR101415683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TWI358580B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9989800B2 (en) Polariz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KR20120065753A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9588280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207216218U (zh)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CN107422533A (zh) 背光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6526969B (zh) 背光模块及其应用的显示设备
KR20160059006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50102139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