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93582A - 报告无线电链路控制重传失败的方法及其设备 - Google Patents

报告无线电链路控制重传失败的方法及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93582A
CN105393582A CN201480040395.6A CN201480040395A CN105393582A CN 105393582 A CN105393582 A CN 105393582A CN 201480040395 A CN201480040395 A CN 201480040395A CN 105393582 A CN105393582 A CN 1053935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lc
rlcpdu
retransmission error
sent
re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039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承俊
李善暎
朴成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3935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935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09Selective-repeat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4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4Selective release of ongoing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7R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更加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RLC(无线电链路控制)重传失败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与第一BS和第二BS两者通信,其中第一BS具有与UE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以及如果在将RLC?PDU(协议数据单元)发送到第二BS的RLC实体中出现RLC重传错误,则向第一BS报告无线电链路控制(RLC)重传错误而无需第一BS的RRC连接重建。

Description

报告无线电链路控制重传失败的方法及其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并且更加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报告RLC(无线电链路控制)重传失败的方法及其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可应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将简单地描述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长期演进(3GPPLTE)(以下,被称为“LTE”)通信系统。
图1是示意性地图示作为示例性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演进的通E-UMTS的网络结构的视图。演进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E-UMTS)是常规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的高级版本,并且其基本标准化当前在3GPP中进行。E-UMTS通常可以被称为长期演进(LTE)系统。对于UMTS和E-UMTS的技术规范的细节,参考“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TechnicalSpecificationGroupRadioAccessNetwork(第三代合作项目;技术规范组无线电接入网络)”的版本7和版本8。
参考图1,E-UMTS包括用户设备(UE)、e节点B(eNB),和接入网关(AG),该接入网关(AG)位于网络(E-UTRAN)的末端处,并且被连接到外部网络。eNB可以同时地发送用于广播服务、多播服务和/或单播服务的多个数据流。
每个eNB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小区。小区被设置为在诸如1.25、2.5、5、10、15和20MHz的带宽的一个中操作,并且在该带宽中将下行链路(DL)或者上行链路(UL)传输服务提供给多个UE。不同的小区可以被设置为提供不同的带宽。eNB控制到多个UE的数据发送或者来自多个UE的数据接收。eNB将DL数据的DL调度信息发送给相应的UE使得通知UE其中假设要发送DL数据的时间/频率域、编码、数据大小,和混合自动重复和请求(HARQ)相关的信息。此外,eNB将UL数据的UL调度信息发送给相应的UE,使得通知UE可以由UE使用的时间/频率域、编码、数据大小,和HARQ相关的信息。可以在eNB之间使用用于发送用户业务或者控制业务的接口。核心网(CN)可以包括用于UE的用户注册的AG和网络节点等。AG基于跟踪区(TA)管理UE的移动性。一个TA包括多个小区。
虽然基于宽带码分多址(WCDMA)无线通信技术已经被发展成LTE,但用户和服务提供商的需求和期待正在上升。此外,考虑到正在发展中的其它的无线电接入技术,要求新的技术演进以确保在未来高的竞争性。要求每比特成本的降低、服务可利用性的提高、频带的灵活使用、简化的结构、开放接口、UE的适当功率消耗等。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被设计以解决问题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用于报告RLC(无线电链路控制)重传失败的方法和装置。通过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不限于上述技术问题并且本领域的那些技术人员可以从下面的描述中理解其它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
通过提供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设备操作的方法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该方法包括:与第一BS和第二BS两者通信,其中第一BS具有与UE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以及如果在将RLCPDU(协议数据单元)发送到第二BS的RLC实体中出现RLC重传错误,则向第一BS报告无线电链路控制(RLC)重传错误而无需用于第一BS的RRC连接重建。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在此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设备,该设备包括:RF(射频)模块;和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成控制RF模块,其中处理器被配置成与第一BS和第二BS两者通信,其中第一BS具有与UE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并且如果在将RLCPDU(协议数据单元)发送到第二BS的RLC实体中出现RLC重传错误,则向第一BS报告无线电链路控制(RLC)重传错误而无需用于第一BS的RRC连接重建。
优选地,如果在由第二BS服务的无线电承载(RB)中RLCPDU的重传的数目达到预先确定的最大数目,则在将RLCPDU发送到第二BS的RLC实体中RLC重传错误出现。
优选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如果在将RLCPDU发送到第二BS的RLC实体中RLC重传错误出现,则停止具有与第二BS的RLC连接的所有RB的发送或者接收中的至少一个。
优选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如果在将RLCPDU发送到第二BS的RLC实体中RLC重传错误出现,则停止包括RLC实体的RB的发送或者接收中的至少一个。
优选地,所述报告包括:如果在将RLC数据PDU发送到第二BS的RLC实体中RLC重传错误出现,则报告指示RLC重传错误的报告的原因。
优选地,所述报告包括:如果在将RLCPDU发送到第二BS的RLC实体中RLC重传错误出现,则报告包括RLC实体的RB的标识。
优选地,第一BS和第二BS经由非理想回程被连接。
要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前述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是示例性的说明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如主张的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RLC重传失败。具体地,本发明能够提供关于在双连接性系统中报告RLC重传失败的解决方案。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利用本发明实现的效果不限于已在上文特别描述的效果,并且从结合附图的下面的具体描述将会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发明进一步的理解并且被合并以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该描述一起用作解释本发明原理。
图1是示出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演进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E-UMTS)的网络结构的图;
图2A是图示演进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E-UMTS)的网络结构的框图;并且图2B是描述典型的E-UTRAN和典型的EPC的架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基于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无线电接入网络标准的在UE和E-UTRAN之间的无线电接口协议的控制面和用户面的图;
图4是在E-UMTS系统中使用的示例性的物理信道结构的图;
图5是用于载波聚合的图;
图6是用于在主小区组(MCS)和辅助小区组(SCG)之间的双连接性的概念图;
图7a是用于在双连接性中涉及的基站的C面连接性的概念图,并且图7b是用于在双连接性中涉及的基站的U面连接性的概念图;
图8是用于对于双连接性的无线电协议架构的概念图;
图9是用于RLC实体架构的概念图;
图10是用于AMRLC(应答模式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架构的概念图;
图11是用于在AMRLC实体中执行重传的概念图;
图12是用于执行RRC连接重建的概念图;
图13是用于对于双连接性的无线电协议架构的概念图;
图14至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报告RLC重传失败的概念图;以及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是第三代(3G)异步移动通信系统,其基于欧洲系统、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以及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在宽带码分多址(WCDMA)中操作。UMTS的长期演进(LTE)通过标准化UMTS的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正在讨论当中。
3GPPLTE是用于启用高速分组通信的技术。为了包括旨在减少用户和提供商成本、改进服务质量、以及扩大和改进覆盖和系统性能的LTE目标已经提出了许多的方案。3GPPLTE要求每比特减少成本、增加服务可用性、灵活使用频带、简单结构、开放接口、以及终端的适当的功率消耗作为更高级的要求。
在下文中,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将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结构、操作和其它的特点,在附图中图示其示例。在下文中将会描述的实施例是其中本发明的技术特征被应用于3GPP系统的示例。
虽然在本说明书中将基于长期演进(LTE)系统和LTE高级(LTE-A)系统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它们仅是示例性的。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应用于与上述定义相对应的任何其他的通信系统。另外,虽然在本说明书中基于频分双工(FDD)方案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被容易地修改并且被应用于半双工FDD(H-FDD)方案或者时分双工(TDD)方案。
图2A是图示演进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E-UMTS)的网络结构的框图。E-UMTS也可以被称为LTE系统。通信网络可以被广泛地布置以提供诸如IMS语音(VoIP)和分组数据的各种通信服务。
如在图2A中所图示,E-UMTS网络包括演进的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演进的分组核心(EPC)、以及一个或者多个用户设备。E-UTRAN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演进的节点B(e节点B)20,并且多个用户设备(UE)10可以位于一个小区中。一个或者多个E-UTRAN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系统架构演进(SAE)网关30可以被定位在网络的末端处并且被连接到外部网络。
如在此所使用的,“下行链路”指的是从e节点B到UE10的通信,并且“上行链路”指的是从UE到e节点B的通信。UE10指的是通过用户携带的通信设备并且也可以被称为移动站(MS)、用户终端(UT)、订户站(SS)或者无线装置。
图2B是描述典型的E-UTRAN和典型的EPC的架构的框图。
如在图2B中所图示,e节点B20将用户面和控制面的端点提供给UE10。MME/SAE网关30为UE10提供会话和移动性管理功能的端点。e节点B和MME/SAE网关可以经由S1接口被连接。
e节点B20通常是与UE10通信的固定站,并且也可以被称为基站(BS)或者接入点。每个小区可以采用一个e节点B20。用于发送用户业务或者控制业务的接口可以在e节点B20之间被使用。
MME向eNB20提供包括NAS信令、NAS信令安全、AS安全性控制、用于3GPP接入网络之间的CN节点信令、空闲模式UE可达到性(包括寻呼重传的控制和执行)、跟踪区域列表管理(用于在空闲和活跃模式下的UE)、PDNGW和服务GW选择、对于具有MME变化的切换的MME选择、用于切换到2G或者3G3GPP接入网络的SGSN选择、漫游、认证、包括专用承载建立的承载管理功能、用于PWS(包括ETWS和CMAS)消息传输的支持的各种功能。SAE网关主机提供包括基于每个用户的分组过滤(通过例如深入分组探测)、合法侦听、UEIP地址分配、在下行链路中的输送级别分组标注、UL和DL服务级别计费、门控和速率增强、基于APN-AMBR的DL速率增强的各种功能。为了清楚,在此MME/SAE网关30将会被简单地称为“网关”,但是应理解此实体包括MME和SAE网关。
多个节点可以在e节点B20网关30之间经由S1接口被连接。e节点B20可以经由X2接口被相互连接,并且相邻的e节点B可以具有含X2接口的网状的网络结构。
如所图示的,eNB20可以执行对于网关30的选择、在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激活期间朝向网关的路由、调度和发送寻呼消息、调度和发送广播信道(BCCH)信息、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两者中对UE10的资源动态分配、配置和提供e节点B测量、无线电承载控制,无线电准入控制(RAC),和在LTE_ACTIVE(LTE_激活)状态下的连接移动性控制的功能。在EPC中,并且如上所述,网关30可以执行寻呼发起、LTE-IDLE(LTE-空闲)状态管理、用户面的加密、系统架构演进(SAE)承载控制,以及非接入层(NAS)信令的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功能。
EPC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服务网关(S-GW)、以及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DN-GW)。MME具有关于UE的连接和性能的信息,主要用于管理UE的移动性中的使用。S-GW是具有E-UTRAN作为端点的网关,并且PDN-GW是具有分组数据网络(PDN)作为端点的网关。
图3是示出基于3GPP无线电接入网络标准的在UE和E-UTRAN之间的无线电接入协议的控制面和用户面的图。控制面指的是用于发送被用于在UE和E-UTRAN之间管理小区的控制消息的路径。用户面指的是被用于发送在应用层中产生的数据,例如,语音数据或者互联网分组数据的面。
第一层的物理(PHY)层使用物理信道对上层提供信息传送服务。PHY层经由输送信道被连接到位于较高层上的介质接入控制(MAC)层。数据在MAC层和物理层之间经由输送信道传送。经由物理信道在发送侧的物理层和接收侧的物理层之间传送数据。详细地,在下行链路中使用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方案调制物理信道并且在上行链路中使用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C-FDMA)调制。
第二层的MAC层经由逻辑信道向较高层的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提供服务。第二层的RLC层支持可靠的数据传输。RLC层的功能可以通过MAC层的功能块实现。第二层的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层执行报头压缩功能,以在具有相对小的带宽的无线电接口中减少用于网际协议(IP)分组,诸如IPv4版本4(IPv4)分组或者IP版本6(IPv6)分组的有效传输的不必要的控制信息。
位于第三层的底部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仅在控制面中定义。RRC层相对于无线电承载(RB)的配置、重新配置和释放控制逻辑信道、输送信道和物理信道。RB指的是第二层在UE和E-UTRAN之间提供数据传输的服务。为此,UE的RRC层和E-UTRAN的RRC层互相交换RRC消息。
eNB的一个小区被设置为在诸如1.25、2.5、5、10、15和20MHz带宽的一个中操作,并且在该带宽中将下行链路或者上行链路传输服务提供给多个UE。不同的小区可以被设置为提供不同的带宽。
用于从E-UTRAN到UE的数据传输的下行链路输送信道包括用于系统信息传输的广播信道(BCH)、用于寻呼消息传输的寻呼信道(PCH),和用于用户业务或者控制消息传输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SCH)。下行链路多播和广播服务的业务或者控制消息可以经由下行链路SCH发送,并且也可以经由单独的下行链路多播信道(MCH)发送。
用于从UE到E-UTRAN的数据传输的上行链路输送信道包括用于初始控制消息传输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和用于用户业务或者控制消息传输的上行链路SCH。被定义在输送信道上方并且被映射到输送信道的逻辑信道包括广播控制信道(BCCH)、寻呼控制信道(PCCH)、公共控制信道(CCCH)、多播控制信道(MCCH)和多播业务信道(MTCH)。
图4是示出在E-UMTS系统中使用的物理信道结构的示例的视图。物理信道包括在时间轴上的数个子帧和频率轴上的数个子载波。在此,一个子帧包括时间轴上的多个符号。一个子帧包括多个资源块并且一个资源块包括多个符号和多个子载波。另外,各个子帧可以使用用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即,L1/L2控制信道的子帧的某些符号(例如,第一符号)的某些子载波。在图4中,L1/L2控制信息传输区域(PDCCH)和数据区域(PDSCH)被示出。在一个实施例中,10ms的无线电帧被使用并且一个无线电帧包括10个子帧。另外,一个子帧包括两个连续的时隙。一个时隙的长度可以是0.5ms。另外,一个子帧包括多个OFDM符号并且多个OFDM符号的一部分(例如,第一符号)可以被用于发送L1/L2控制信息。作为用于发送数据的单位时间的传输时间间隔(TTI)是1ms。
除了某个控制信号或者某个服务数据之外,基站和UE使用作为传输信道的DL-SCH经由作为物理信道的PDSCH发送/接收数据。指示PDSCH数据被发送到哪个UE(一个或者多个UE)以及UE如何接收和解码PDSCH数据的信息在被包括在PDCCH中的状态下被发送。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的PDSCH被掩蔽有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RTI)“A”并且经由某个子帧使用无线电资源“B”(例如,频率位置)和传输格式信息“C”(例如,传输块大小、调制、编码信息等等)发送关于数据的信息。然后,位于小区中的一个或者多个UE使用其RNTI信息监测PDCCH。并且,具有RNTI“A”的特定的UE读取PDCCH并且然后接收通过PDCCH信息中的B和C指示的PDSCH。
图5是用于载波聚合的图。
参考图5如下地描述用于支持多个载波的载波聚合技术。如在前述的描述中所提及的,能够以通过载波聚合捆绑在传统无线通信系统(例如,LTE系统)中定义的最多5个载波(分量载波:CC)的带宽单元的方式支持直至最大100MHz的系统带宽。被用于载波聚合的分量载波可以在带宽大小上相互相等或者不同。并且,各个分量载波可以具有不同的频带(或者中心频率)。分量载波可以在连续的频带上存在。但是,在非连续的频带上出现的分量载波也可以被用于载波聚合。在载波聚合技术中,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带宽大小可以被对称地或者非对称地分配。
被用于载波聚合的多个载波(分量载波)可以被归类成主分量载波(PCC)和辅助分量载波(SCC)。PCC可以被称为P小区(主小区)并且SCC可以被称为S小区(辅助小区)。主分量载波是通过基站使用与用户设备交换业务和控制信令的载波。在这样的情况下,控制信令可以包括分量载波的添加、对于主分量载波的设置、上行链路(UL)许可、下行链路(DL)指配等等。虽然基站能够使用多个分量载波,但是属于相对应的基站的用户设备可以被设置为仅具有一个主分量载波。如果用户设备在单载波模式下操作,则主分量载波被使用。因此,为了被独立地使用,主分量载波应被设置为满足对于在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和控制信令交换的所有要求。
同时,辅助分量载波可以包括根据被收发的数据的所要求的大小能够激活或者停用的附加的分量载波。辅助分量载波可以被设置为仅根据从基站接收到的特定命令和规则被使用。为了支持附加的带宽,辅助分量载波可以与主分量载波一起被使用。通过被激活的分量载波,诸如UL许可、DL指配等等的控制信号能够从基站由用户设备接收。通过被激活的分量载波,诸如信道质量指示符(CQI)、预编码矩阵索引(PMI)、秩指示符(RI)、探测参考信号(SRS)等等的控制信号能够从用户设备被发送到基站。
到用户设备的资源分配能够具有主分量载波和多个辅助分量载波的范围。在多载波聚合模式中,基于系统负载(即,静态/动态负载平衡)、峰值数据率或者服务质量要求,系统能够将辅助分量载波非对称地分配给DL和/或UL。在使用载波聚合技术中,在RRC连接过程之后分量载波的设置可以通过基站被提供给用户设备。在这样的情况下,RRC连接可以意指,基于经由SRB在用户设备和网络的RRC层之间交换的RRC信令,无线电资源被分配给用户设备。在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RRC连接过程的完成之后,用户设备可以被基站提供关于主分量载波和辅助分量载波的设置信息。关于辅助分量载波的设置信息可以包括辅助分量载波的添加/删除(或者激活/停用)。因此,为了激活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的辅助分量载波或者停用先前的辅助分量载波,有必要执行RRC信令和MAC控制元素的交换。
可以基于服务的质量(QoS)、载波的负载条件和其它的因素,通过基站确定辅助分量载波的激活或者停用。并且,基站能够使用包括诸如用于DL/UL的指示类型(激活/停用)、辅助分量载波列表等等的信息的控制消息指示用户设备辅助分量载波设置。
图6是在主小区组(MCS)和辅助小区组(SCG)之间的双连接性(DC)的概念图。
双连接性意指,UE能够同时被连接到主e节点(MeNB)和辅助e节点B(SeNB)。MCG是与MeNB相关联的一组服务小区,包括P小区和可选的一个或者多个S小区。并且SCG是与SeNB相关联的一组服务小区,包括特定的S小区和可选的一个或者多个S小区。MeNB是终止至少S1-MME(用于控制面的S1)的eNB,并且SeNB是正在提供用于UE的附加的无线电资源的eNB但不是MeNB。
利用双连接性,数据无线电承载(DRB)中的一些能够被卸载到SCG以提供高吞吐量,同时保持在MCG中调度无线电承载(SRB)或者其它的DRB以减少切换可能性。经由f1的频率通过MeNB操作MCG,并且经由f2的频率通过SeNB操作SCG。频率f1和f2可以是相等的。在MeNB和SeNB之间的回程接口(BH)是非理想的(例如,X2接口),这意指在回程中的相当大的延迟并且因此在一个节点中的集中化的调度是不可能的。
图7a示出在用于某个UE中的双连接性中涉及的eNB的C面(控制面)连接性。MeNB是经由MME被连接到MME的C面,并且MeNB和SeNB经由X2-C(X2控制面)被互连。如图7a,借助于X2接口信令执行用于双连接性的eNB间控制面信令。借助于S1接口信令执行朝着MME的控制面信令。在MeNB和MME之间每个UE仅存在一个S1-MME连接。各个eNB应能够独立地处理UE,即,将P小区提供给一些UE同时将用于SCG的S小区提供给其它的。在用于某个UE的双连接性中涉及的各个eNB拥有其无线电资源并且主要负责分配其小区的无线电资源,借助于X2接口信令执行在MeNB和SeNB之间的相应的协调。
图7b示出用于某个UE的双连接性中涉及的eNB的U面。U面连接性取决于被配置的承载选项:i)对于MCG承载,MeNB经由S1-U被U面连接到S-GW,SeNB不涉及在用户面的数据传送,ii)对于分离承载,MeNB经由S1-U被U面连接到S-GW,并且另外,MeNB和SeNB经由X2-U被互连,以及iii)对于SCG承载,SeNB经由S1-UE直接与S-GW连接。如果仅MCG和分离承载被配置,则在SeNB中不存在S1-U终止。在双连接性中,小型小区的增强被要求以便于将数据从宏小区的组卸载到小型小区的组。因为小型小区能够被部署为与宏小区分开,所以多个调度器能够被单独地位于不同的节点,并且从UE的角度来看独立地操作。这意指不同的调度节点应遭遇不同的无线电资源环境,并且因此,各个调度节点可以具有不同的调度结果。
图8是用于双连接性的无线电协议架构的概念图。
本示例的E-UTRAN能够支持双连接性(DC)操作,从而处于RRC_CONNECTED中的多个接收/发送(RX/TX)UE被配置成利用由位于经由X2接口上的非理想回程连接的两个eNB(或者基站)中的两个不同的调度器提供的无线电资源。用于某个UE的双连接性中涉及的eNB可以假定两个不同的作用:eNB可以用作MeNB或者用作SeNB。在双连接性中,UE能够被连接到一个MeNB和一个SeNB。
在双连接性操作中,特定的承载使用的无线电协议架构取决于如何设置承载。存在三个替选,MCG承载(801)、分离承载(803)以及SCG承载(805)。在图8中描述了这三个替选。SRB(信令无线电承载)始终是MCG承载,并且因此仅使用由MeNB提供的无线电资源。MCG承载(801)是仅位于MeNB中以仅在双连接性中使用MeNB资源的无线电协议。并且SCG承载(805)是仅位于SeNB中以在双连接性中使用SeNB的无线电协议。
具体地,分离承载(803)是位于MeNB和SeNB两者中以在双连接性中使用MeNB和SeNB资源两者的无线电协议,并且分离承载(803)可以是包括用于一个方向的一个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实体、两个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实体和两个介质接入控制(MAC)实体的无线电承载。具体地,双连接性也能够被描述为具有被配置成使用通过SeNB提供的无线电资源的至少一个承载。
图9是用于RLC实体架构的概念图。
RLC协议采取来自于PDCP的RLCSDU的形式的数据,并且通过使用MAC和物理层中的功能性将其递送给接收器中的相对应的RLC实体。在RLC和MAC之间的关系,包括将多个逻辑信道复用成单个传送信道,在图9中被图示。将数个逻辑信道复用成单个传送信道主要被用于结合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调度的优先级处理。
每个为终端配置的逻辑信道存在一个RLC实体,其中各个RLC实体负责:i)RLCSDU的分段、级联、以及重组;ii)RLC重传;以及iii)用于相对应的逻辑信道的顺次递送和复制检测。
RLC的其它显著的特征是:(1)变化PDU的大小的处理;和(2)对于在混合ARQ和RLC协议之间的封闭交互的可能性。此外,每个逻辑信道存在一个RLC实体并且每个分量载波存在一个混合ARQ实体的事实意味着,在载波聚合的情况下一个RLC实体可以与多个混合ARQ实体交互。
RLCSDU(服务数据单元)的分段、级联和重组
分段和级联机制的目标在于从传入RLCSDU产生适当大小的RLCPDU。一种可能性将为定义固定PDU大小,将引起折衷的大小。如果大小太大,则将不可能支持最低数据率。同样地,在一些场景中将要求过量填充。然而,单一的小的PDU大小将导致由每个PDU包括的报头产生的高开销。为了避免这些缺点,尤其重要的是假定LTE支持的数据率的动态范围非常大,RLCPDU大小动态变化。
在将RLCSDU分段和级联为RLCPDU的过程中,报头包括被重新排序和重传机制使用的序列号,以及其它字段。接收器侧处的重组功能执行逆向操作,从而从所接收的PDU重组SDU。
RLC重传
缺失PDU的重传是RLC的主要功能之一。虽然大多数错误都能够被混合-ARQ协议处理,但是作为补充,存在具有二级重传机制的优点。通过探测接收PDU的序列号,缺失PDU能够被检测,并且能够从发送侧请求重传。
不同的服务具有不同的要求,对于一些服务(例如,大文件传输),数据的无错误传送是重要的,而对于其它应用(例如,流式服务),少量的缺失数据分组不是问题。因此,取决于应用的要求,RLC能够以三种不同的模式运行:
*透明模式(TM),其中RLC完全透明,并且本质上被旁路。不发生重传、分段/重组和顺序传送。这种配置被用于控制平面广播信道,诸如BCCH(广播控制信道)、CCCH(公共控制信道)和PCCH(寻呼控制信道),其中信息应到达多个用户。这些消息的大小经选择,以便以高概率到达所有意图的终端,并且因此不需要分段以处理变化的信道条件,也不需要重传以提供无错误的数据传输。此外,对于这些信道不可能存在重传,因为不存在终端反馈状态报告的可能性,因为还未建立上行链路。
*无应答模式(UM)支持分段/重组和顺序传送,但是不支持重传。当不要求无误差传送,例如IP语音时,或者当不能请求重传,例如使用MBSFN(单频网络上的组播/广播)的MTCH(组播业务信道)和MCCH(组播控制信道)上的广播传输时,使用这种模式。
*应答模式(AM)是一种用于在DL-SCH(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TCP/IP数据分组数据传输操作的主要模式。错误数据的分段/重组、顺序传送和重传都被支持。
图10是用于AMRLC(应答模式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架构的概念图。
在应答模式(AM)中,RLC实体是双向的,即,数据可以在两个对端实体之间在两个方向中流动。这显然是需要的,因为PDU的接收需要被应答回到发送那些PDU的实体。以所谓的状态报告的形式,由接收端向发送端提供关于缺失PDU的信息。状态报告能够由接收器自主地发送,或者由发射器请求。为了在传输时保持跟踪PDU,发射器将RLC报头附接于每个PDU,包括序列号以及其它字段。
两个RLC实体都保持两个窗口,分别是发送和接收窗口。仅发送窗口中的PDU有资格传输;已经由接收RLC应答具有低于窗口开始的序列号的PDU。类似地,接收器仅接受具有处于接收窗口内的序列号的PDU。接收器也抛弃任何复制PDU,因为每个PDU都应仅被重组成SDU一次。
图11是用于在AMRLC实体中执行重传的概念图。
RLC实体负责IP数据分组的编制,也称为RLCSDU,将PDCP形成较小单元,RLCPDU。也处理错误接收的PDU的重传,以及所接收的PDU的复制清除和级联。最后,RLC确保将RLCSDU按顺序传送至上层。
RLC重传机制负责向高层提供无错误的数据传送。为了实现这种传送,重传协议在接收器和发射器中的AMRLC实体之间操作。通过监测传入的序列号,接收RLC能够识别缺失PDU。
当如上所述AMRLC被配置成请求重传缺失PDU时,就称为以应答模式(AM)操作。AMRLC通常被用于基于TCP的服务,诸如其中主要关注无错误数据传送的文件传输。
1.AMRLC中的重传
AMRLC实体的发送侧能够从其对端AMRLC实体通过RLC状态PDU接收AMDPDU或者AMDPDU的一部分的否定应答(通过其对端AMRLC实体通知接收失败)。
当从其对端AMRLC实体通过RLC状态PDU接收AMDPDU或者AMDPDU的一部分的否定应答时,如果对应的AMDPDU的序列号(SN)落入范围VT(A)≤SN<VT(S)内,则AMRLC实体的发送侧可以考虑重传对其接收否定应答的AMDPDU或者AMDPDU的一部分。
这里,‘VT(A)’指示应答状态变量,这种状态变量保持将对其按顺序接收肯定应答的下一AMDPDU的SN的值,并且其用作发送窗口的下边缘。其被初始设置为0,并且只要AMRLC实体接收到具有SN=VT(A)的AMDPDU的肯定应答就更新。并且VT(S)’指示发送状态变量,这种状态变量保持将对下一新产生的AMDPDU指配的SN的值。其被初始设置为0,并且只要AMRLC实体传送具有SN=VT(S)的AMDPDU就更新。
当考虑AMDPDU或者AMDPDU的一部分用于重传时,如果首次考虑重传AMDPDU,则AMRLC实体的发送侧可以将与AMDPDU相关联的RETX_COUNT设置为0。并且如果其(考虑重传的AMDPDU或者AMDPDU的一部分)对于重传已经不待决,或者其一部分对于重传已经不待决,则AMRLC实体的发送侧可以增大RETX_COUNT。并且如果RETX_COUNT=maxRetxThreshold,则AMRLC实体的发送侧可以向上层指示已经达到了最大重传。
这里,‘RETX_COUNT’为对AMDPDU的重传数目计数的计数器。需要被重传的每个PDI都存在一个RETX_COUNT计数器。并且‘maxRetxThreshold’被配置为最大重传数。
当重传AMDPDU时,AMRLC实体的发送侧可以对AMDPDU分段,形成将配合在特殊传输时机由下层指示的RLCPDU的总大小内的新AMDPDU分段,并且如果AMDPDU不完全配合在特殊传输时机由下层指示的RLCPDU的总大小内,则将新AMDPDU分段传送至下层。
当重传AMDPDU的一部分时,AMRLC实体的发送侧可以视需要对AMDPDU的一部分分段,形成将配合在特殊传输时机由下层指示的RLCPDU的总大小内的新AMDPDU分段,并且将新AMDPDU分段传送至下层。
2.AMRLC中的重传失败
‘重传失败’的意思是检测到无线电链路失败。UE能够通过下列方式确定何时发生无线电链路失败:
-一旦定时器T310期满。一旦检测出物理层问题(即一旦从下层接收N310(N310=从下层接收的最大数目的连续“不同步”指示)连续不同步指示)就开始定时器T310,并且一旦从下层接收N311(N311=从下层接收的最大数目的连续“同步”指示)连续同步指示、一旦触发切换过程以及一旦启动连接重新建立过程就停止定时器T310。如果未激活安全性,则定时器T310期满,否则UE到达RRC_IDLE,并且启动连接重新建立过程。
–在定时器T300、T301、T304以及T311都不在运行时一旦来自MAC的随机接入问题指示。一旦通过上层的连接建立失败,定时器T300开始RRCConnectionRequest的传输,并且停止RRCConnectionSetup或者RRCConnectionReject消息的接收、小区重新选择。定时器301在RRCConnectionReestabilshmentRequest被发送时开始,并且当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或者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Reject消息被接收时,以及当所选择的小区变得不合适时停止。定时器T304在包括MobilityControlInfo的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被接收或者包括CellChangeOrder的MobilityFromEUTRACommand消息被接收时开始,并且当满足成功完成到EUTRA的切换或者小区改变顺序的标准(在RAT间的情况下,在目标RAT中指定该标准)时停止。最后,一旦启动RRC连接重新建立过程就开始定时器T311,并且当执行适当的E-UTRA小区或者使用另一RAT的小区选择时停止。
-一旦从RLC接收已经达到最大数目的重传的指示
RLC状态PDU被作为反馈报告给发送RLC,请求重传缺失PDU。当可配置反馈状态报告时,但是报告通常包含关于多个PDU的信息,并且被相对不频繁地发送。基于所接收的状态报告,发射器处的RLC实体能够采取适当动作,并且视需要而重传缺失PDU。
关于图11,在时间t=t1时,已经发送了直至n+5个PDU。仅PDUn+5已经到达,并且PDUn+3和n+4缺失。这能够引起重新排序定时器开始。然而,在该示例中,在定时器期满之前,没有PDU到达。在时间t=t2时的定时器期满触发接收器向其对端实体发送包含状态报告的控制PDU,指示缺失PDU。控制PDU具有比数据PDU更高的优先级,从而避免状态报告被不必要地延迟,并且负面地影响重传延迟。一旦在时间t=t3时接收到状态报告,发射器就知道已经正确地接收了直至n+2个PDU,并且发送窗口向前。缺失PDUn+3和n+4被重传,并且这次被正确地接收。在该示例中,通过状态报告的接收而触发重传。然而,由于混合ARQ和RLC协议位于相同节点中,所以可能存在两者之间的紧密交互。因此,在包含PDUn+3和n+4的运输块已经失败的情况下,发送端的混合ARQ协议能够在发送端通知RLC。RLC能够使用这种方式触发缺失PDU的重传,不等待显式的RLC状态报告,由此降低与RLC重传相关联的延迟。
最后,在时间t=t4时,包括重传的所有PDU已经被发射器传送,并且已经被成功接收。由于n+5是传输缓冲器中的最后PDU,所以发射器通过在最后RLC数据PDU的报头中设置标记而请求来自接收器的状态报告。一旦接收到具有设置的标记的PDU,接收器就将通过发送所请求的状态报告响应,应答直至并且包括n+5的所有PDU。发射器接收到状态报告导致所有的PDU都被宣告为正确接收,并且发送窗口向前。
如上所述,能够出于多种原因而触发状态报告。然而,为了控制状态报告的数量并且避免以过量的状态报告拥塞返回链路,能够使用状态抑制定时器。采用这种定时器,不能比该定时器确定的每时间间隔一次更频繁地发送状态报告。
对于初始传输,相对直接地依赖于动态PDU大小作为处理变化数据率的措施。然而,信道条件和资源的量也可能在RLC重传之间改变。为了处理这些变化,能够为了重传而(重新)分段已经发送的PDU。上述重新排序和重传机制仍应用;当已经接收了所有分段时,假定将接收PDU。状态报告和重传在各个分段上操作;仅PDU的缺失分段需要被重传。
图12是一种用于执行RRC连接重新建立的概念图。
这种过程的目标在于重新建立RRC连接,这涉及恢复SRB1(信令无线电承载1)操作,重新激活安全性,以及仅P小区的配置。
已经对其激活安全性的处于RRC_CONNECTED中的UE可以启动该过程,以便继续RRC连接。仅在所关注的小区准备好,即具有有效UE上下文时,连接重新建立才成功。在E-UTRAN接受重新建立的情况下,SRB1操作重新开始,同时其它无线电承载的操作保持挂起。如果还未激活AS(接入层)安全性,则UE不启动该过程,而是直接移动至RRC_IDLE。
UE应仅在已经激活了AS安全性时才启动过程(S1201)。UE仅在满足下列一个条件时才启动过程:
-一旦检测出无线电链路失败;
-一旦切换失败;
-一旦从E-UTRA移动失败;
-一旦来自下层整体性检查失败指示;和
-一旦RRC连接重新配置失败。
当EURTAN从UE接收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Request消息时(S1201),EURTAN就将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命令发送至UE(S1203)。并且UE能够将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Complete消息发送至EIRTAN,以便通知完成了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S1205)。
图13是一种用于双连接的无线电协议架构的概念图。
在现有技术中,如果发生了RLC重传错误,即如果重传包括AMDPDU或者AMDPDU的一部分的数目达到了所配置的最大数目(maxRetxThreshold),则RLC就指示RRC已经达到了最大重传。然后,RRC认为检测出无线电链路失败(RLF),并且指示RRC连接重新建立过程重置整个RRC连接。
如图13中所示,在LTE版本12中,对双连接性存在新的研究,即UE被连接至MeNB(1301)和SeNB(1303)两者。在该图中,MeNB(1301)和SeNB(1303)之间的接口被称为Xn接口。Xn接口被假定为非理想的;即Xn接口中的延迟能够直至60ms,但是不限于此。
顺便提及,SeNB(1303)负责发送尽力(BE)型业务,而MeNB(1301)负责发送其它类型的业务,诸如VoIP,流式数据或者信令数据。为了支持双连接性,研究了各种协议架构,并且在图13中示出一种潜在的架构(1305)。在这种架构(1305)中,PDCP和RLC实体位于不同的网络节点中,即PDCP实体(1307)位于MeNB(1301)中,并且RLC实体(1309)位于SeNB(1303)中。在UE侧(1311),协议架构与现有技术相同,除了对每个eNB(即MeNB和SeNB)都设置MAC实体。
问题在于,考虑到与SeNB的连接仅为了数据传输,将处理RLC重传错误的现有技术应用于支持双连接性的协议架构非常低效。也就是说,如果RLC重传错误在用于SeNB的RLC中发生,则UE使用SeNB服务的RLC或者RB恢复RB就够了,不重新建立到MeNB的RRL连接。
此外,在现有技术中,当RLC重传发生时,除了向RRC指示RLC重传错误之外,RLC什么也不做。这意味着即使发生了RLC重传错误,RLC仍保持重传RLC数据PDU,直到重新建立了RRC连接。如果在用于SeNB的RLC中发生了RLC重传错误,则考虑到非理想回程中的60ms时延,恢复与SeNB的RLC连接将耗费更长时间,并且因而保持通过错误的链路重传RLC数据PDU将浪费在SeNB中的非常多的无线电资源。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报告无线电链路控制(RLC)重传错误的概念图。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发明了当在第二基站(BS)服务的无线电承载中发生RLC重传错误时,RLC能够停止向对端RLC发送包括RLC数据PDU和RLC控制PDU两者的任何进一步的RLCPDU,并且UE能够向第一BS报告关于RLC重传错误,不启动RRC连接重新建立过程。本发明也能够被应用于一般无线通信系统以及上述场景,双连接性系统。
期望第一BS可以是MCG中的MeNB,并且第二BS可以是SCG中的SeNB,反之亦然。
更特别地,第一BS是与UE有RRC连接,并且控制UE的移动性的BS(S1401)。第二BS是提供用于去往/来自UE的数据传输的无线电资源的BS。第二BS可以不具有与UE的RRC连接,但是不限于此(S1403)。
UE能够在去往/来自第二BS的数据传输期间检测无线电承载(RB)中的RLC传输失败(S1405)。
期望UE可能在RLCPDU的重传数目达到通过第二BS服务的RB中的预定最大数目时确定RLC重传失败,但是不限于此。
期望RLCPDU包括至少一个AMDPDU或者AMDPDU分段。
期望第二BS服务的RB可以是在UE和第二BS之间具有RLC连接的RB。也就是说,RB的RLC对端位于UE和第二BS中,但是不限于此。
当RLC重传错误发生在具有对第二BS发送RLCPDU的RLC实体的RB中时,UE能够向第一BS报告RLC重传错误(S1407)。此时,能够保持S1401的步骤。这意味着UE可以报告RLC重传错误,而没有用于第一BS的RRC连接重新建立,但是不限于此。UE也能够向第二BS报告RLC重传。
在S1407的步骤中,UE向第一BS报告关于RLC重传错误,UE能够报告下列至少其中之一:
-识别具有RLC重传错误的RB,
-识别通过具有RLC重传错误的第二BS服务的所有RB,
-识别具有RLC重传错误的第二BS,和
-引起报告(即,指示RLC重传错误)。
此外,UE可以在S1407的步骤期间停止发送包括RLC数据PDU和RLC控制PDU两者的任何进一步的RLCPDU,或者停止接收包括RLC数据PDU和RLC控制PDU两者的任何进一步的RLCPDU(S1409)。在该情况下,如果RLC重传错误发生在将RLCPDU发送至第二BS的RLC实体中,则UE可以停止发送或者接收与第二BS有RLC连接的所有RB,或者包括RLC实体的RB的发送或者接收。在S1409的步骤期间,UE可以停止发送包括RLC数据PDU和RLC控制PDU两者的任何进一步的RLCPDU,同时保持接收包括RLC数据PDU和RLC控制PDU两者的任何进一步的RLCPDU。另一方面,UE可以停止接收包括RLC数据PDU和RLC控制PDU两者的任何进一步的RLCPDU,同时保持发送包括RLC数据PDU和RLC控制PDU两者的任何进一步的RLCPDU。此外,UE可以停止发送和接收包括RLC数据PDU和RLC控制PDU两者的任何进一步的RLCPDU。
并且UE能够在S1409的步骤期间释放具有RLC重传错误的RB。
综上所述,当RLC停止发送任何进一步的RLCPDU时,RLC另外能够执行下列至少一种动作;
-停止从对端RLC接收进一步的RLCPDU,
-向RRC指示RLC重传错误发生——这是与现有技术中不同的指示,因为这种指示不触发RRC连接重新建立过程,
-停止发送与具有RLC重传错误的第二BS具有RLC连接的所有RB,
-停止接收与具有RLC重传错误的第二BS具有RLC连接的所有RB,
-释放具有RLC重传错误的RB,和
-释放与具有RLC重传错误的第二BS具有RLC连接的所有RB。
图15和1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报告RLC重传错误的图表。
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一般无线通信系统,以及上述场景,双连接性系统。图15解释了用于在一般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RLC重传错误的图表,并且图16解释了用于在双连接性系统中报告RLC重传错误的图表。
关于图15,BS具有与UE的RRC连接,并且控制UE的移动(S1501),并且也提供去往/来自UE的数据传输的无线电资源(S1503)。
本发明能够被应用于BS指示给UE的专用RB,从而在RLC重传错误发生时报告错误(S1505)。更特别地,BS可以在RB设置时指示UERB是否需要在错误发生时报告RLC重传错误,但是不限于此。
当BS发送指示UE向BS报告RLC重传错误的RB的指示符时,期望指示符能够包括指示符指示的RB的标识。例如,指示符能够指示为RBID=XX,或者reportRLCerror=TRUE/FALSE,但是不限于此。
UE能够在数据传输期间检测BS指示的RB中的RLC重传失败(S1507)。
期望UE可以仅检测BS指示的RB中的RLC重传失败。
期望UE可以在RLCPDU的重传数目达到BS服务的RB中的预定最大数目时确定RLC重传失败,但是不限于此。
期望RLCPDU包括至少一个AMDPDU或者AMDPDU分段。
当在RB中发生RLC重传错误时,UE能够将RLC重传错误报告给BS(S1509)。在S1509的步骤中,UE向BS报告关于RLC重传错误,并且UE能够报告下列至少一项;
-识别具有RLC重传错误的RB,和
-报告的原因(即,指示RLC重传错误)。
此外,UE可以在S1509的步骤期间停止发送包括RLC数据PDU和RLC控制PDU两者的任何进一步的RLCPDU,或者停止接收包括RLC数据PDU和RLC控制PDU两者的任何进一步的RLCPDU(S1511)。在该情况下,当在RB中发生RLC重传错误时,UE可以停止发送或者接收与BS具有RLC连接的所有RB,或者停止发送或者接收包括RLC实体的RB。
在S1511的步骤期间,UE可以停止发送包括RLC数据PDU和RLC控制PDU两者的任何进一步的RLCPDU,同时保持接收包括RLC数据PDU和RLC控制PDU两者的任何进一步的RLCPDU。另一方面,UE可以停止接收包括RLC数据PDU和RLC控制PDU两者的任何进一步的RLCPDU,同时保持发送包括RLC数据PDU和RLC控制PDU两者的任何进一步的RLCPDU。此外,UE可以停止发送和接收包括RLC数据PDU和RLC控制PDU两者的任何进一步的RLCPDU。
并且UE能够在S1511的步骤期间释放具有RLC重传错误的RB。
综上所述,当RLC停止发送任何进一步的RLCPDU时,RLC另外能够执行下列至少一种动作;
-停止从对端RLC接收进一步的RLCPDU,
-向RRC指示RLC重传错误发生——这是与现有技术中不同的指示,因为这种指示不触发RRC连接重新建立过程,
-停止发送与具有RLC重传错误的第二BS具有RLC连接的所有RB,
-停止接收与具有RLC重传错误的第二BS具有RLC连接的所有RB,
-释放具有RLC重传错误的RB,和
-释放与具有RLC重传错误的第二BS具有RLC连接的所有RB。
在双连接性的情况下,关于图16,第一BS是具有与UE的RRC连接,并且控制UE的移动的BS(S1601)。第二BS是提供去往/来自UE的数据传输的无线电资源的BS。第二BS可以不具有与UE的RRC连接,但是不限于此(S1603)。
本发明能够被应用于第一BS指示给UE的专用RB,从而在RLC重传错误发生时报告错误(S1605)。更特别地,第一BS可能在RB设置时指示UERB是否需要在错误发生时报告RLC重传错误,但是不限于此。
期望由第二BS服务的RB可以是在UE和第二BS之间具有RLC连接的RB。也就是说,RB的RLC对端位于UE和第二BS中,但是不限于此。
当第一BS发送指示UE向BS报告RLC重传错误的RB的指示符时,指示符能够包括指示符指示的RB的标识。例如,指示符能够指示为RBID=XX,或者reportRLCerror=TRUE/FALSE,但是不限于此。
UE能够在数据传输期间检测第一BS指示的RB中的RLC重传失败(S1607)。
期望UE可以仅检测第一BS指示的RB中的RLC重传失败,但是不限于此。
期望UE可以在RLCPDU的重传数目达到第二BS服务的RB中的预定最大数目时确定RLC重传失败,但是不限于此。
期望RLCPDU包括至少一个AMDPDU或者AMDPDU分段。
当在RB中发生RLC重传错误时,UE能够将RLC重传错误报告给第一BS(S1609)。此时能够保持S1401的步骤。这意味着UE可以报告RLC重传错误,不存在用于第一BS的RRC连接重新建立,但是不限于此。
在S1609的步骤中,UE向BS报告关于RLC重传错误,并且UE能够报告下列至少一项;
-识别具有RLC重传错误的RB,和
-报告的原因(即,指示RLC重传错误)。
此外,UE可以在S1609的步骤期间停止发送包括RLC数据PDU和RLC控制PDU两者的任何进一步的RLCPDU,或者停止接收包括RLC数据PDU和RLC控制PDU两者的任何进一步的RLCPDU(S1611)。在该情况下,当在RB中发生RLC重传错误时,UE可以停止发送或者接收与第二BS具有RLC连接的所有RB,或者停止发送或者接收包括RLC实体的RB。
在S1611的步骤期间,UE可以停止发送包括RLC数据PDU和RLC控制PDU两者的任何进一步的RLCPDU,同时保持接收包括RLC数据PDU和RLC控制PDU两者的任何进一步的RLCPDU。另一方面,UE可以停止接收包括RLC数据PDU和RLC控制PDU两者的任何进一步的RLCPDU,同时保持发送包括RLC数据PDU和RLC控制PDU两者的任何进一步的RLCPDU。此外,UE可以停止发送和接收包括RLC数据PDU和RLC控制PDU两者的任何进一步的RLCPDU。
并且UE能够在S1611的步骤期间释放具有RLC重传错误的RB。
综上所述,当RLC停止发送任何进一步的RLCPDU时,RLC另外能够执行下列至少一种动作;
-停止从对端RLC接收进一步的RLCPDU,
-向RRC指示RLC重传错误发生——这是与现有技术中不同的指示,因为这种指示不触发RRC连接重新建立过程,
-停止发送与具有RLC重传错误的第二BS具有RLC连接的所有RB,
-停止接收与具有RLC重传错误的第二BS具有RLC连接的所有RB,
-释放具有RLC重传错误的RB,和
-释放与具有RLC重传错误的第二BS具有RLC连接的所有RB。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框图。
在图17中示出的设备能够是用户设备(UE)和/或eNB,其被适合执行上述机制,但是其能够是用于执行相同的操作的任何设备。
如在图17中所示,设备可以包括DSP/微处理器(110)和RF模块(收发器;135)。DSP/微处理器(110)被电气地连接收发器(135)并且对其进行控制。基于其实现和设计者的选择,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电力管理模块(105)、电池(155)、显示器(115)、键盘(120)、SIM卡(125)、存储装置(130)、扬声器(145)以及输入装置(150)。
具体地,图17可以表示UE,其包括接收器(135),该接收器(135)被配置成从网络接收请求消息;和发射器(135),该发送器(135)被配置成向网络发送发送或者接收时序信息。这些接收器和发射器能够组成收发器(135)。UE进一步包括处理器(110),该处理器(110)被连接到收发器(135:接收器和发射器)。
而且,图17可以表示网络设备,其包括接收器(135),该接收器(135)被配置成将请求消息发送到UE和接收器(135),该接收器(135)被配置成从UE接收发送或者接收时序信息。这些接收器和发射器能够组成收发器(135)。网络进一步包括处理器(110),该处理器(110)被连接到收发器。此处理器(110)可以被配置成基于发送或者接收时序信息计算延迟。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会显然的是,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本发明中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因此,旨在本发明覆盖落入随附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效物的范围内而提供的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化。
下文中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元素和特征的组合。可以将该元素或特征看作选择性的,除非另外说明。每一个元素或特征可以在不与其他元素或特征组合的情况下被实施。而且,可以通过组合该元素和/或特征的部分来构造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重新布置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描述的操作顺序。任何一个实施例的一些构造可以被包括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并且可以被替换为另一个实施例的对应的构造。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显然,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中未彼此明确地引用的权利要求可以被组合地提供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或通过在提交本申请后的随后的修改被包括为新的权利要求。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BS的上节点可以执行被描述为由BS执行的特定操作。即,显然,在由包括BS的多个网络节点构成的网络中,可以由BS或除了BS之外的网络节点执行被执行来用于与MS进行通信的各种操作。可以将术语“eNB”替换为术语“固定站”、“节点B”、“基站(BS)”、“接入点”等等。
可以通过例如硬件、固件、软件或其组合的各种手段来实现上述实施例。
在硬件配置中,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件(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
在固件或软件配置中,可以以模块、过程、功能等的形式来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软件代码可以被存储在存储单元中并且被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单元位于处理器的内部或外部,并且可以经由各种已知手段向处理器发射数据和从处理器接收数据。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将明白,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必要特性的情况下,可以以除了在此阐述的具体方式之外的具体方式来执行本发明。因此,上面的实施例要在各个方面应当被解释为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应当通过所附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合法等同内容而不是通过上面的说明书来确定本发明的范围,并且在所附的权利要求的含义和等同内容范围内的所有改变意欲被涵盖在其中。
工业实用性
尽管集中于应用于3GPPLTE系统的示例描述了上面描述的方法,但是除了3GPPLTE系统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

Claims (14)

1.一种在包括第一基站(BS)和第二BS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UE)操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与所述第一BS和所述第二BS两者通信,其中所述第一BS具有与所述UE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以及
如果在将RLCPDU(协议数据单元)发送到所述第二BS的RLC实体中出现无线电链路控制(RLC)重传错误,则向所述第一BS报告所述RLC重传错误而无需所述第一BS的RRC连接重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在由所述第二BS服务的无线电承载(RB)中RLCPDU的重传的数目达到预先确定的最大数目,则在将所述RLCPDU发送到所述第二BS的RLC实体中所述RLC重传错误出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如果在将RLCPDU发送到所述第二BS的所述RLC实体中所述RLC重传错误出现,则停止具有与所述第二BS的RLC连接的所有RB的发送或者接收中的至少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如果在将RLCPDU发送到所述第二BS的RLC实体中所述RLC重传错误出现,则停止包括所述RLC实体的RB的发送或者接收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报告包括:如果在将RLCPDU发送到所述第二BS的RLC实体中所述RLC重传错误出现,则报告指示所述RLC重传错误的报告的原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报告包括:如果在将RLCPDU发送到所述第二BS的所述RLC实体中所述RLC重传错误出现,则报告包括所述RLC实体的RB的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BS和所述第二BS经由非理想回程被连接。
8.一种包括第一基站(BS)和第二BS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UE),所述UE包括:
RF(射频)模块;和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控制所述RF模块,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与所述第一BS和所述第二BS两者通信,其中,所述第一BS具有与所述UE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并且如果在将RLCPDU(协议数据单元)发送到所述第二BS的RLC实体中出现无线电链路控制(RLC)重传错误,则向所述第一BS报告所述RLC重传错误而无需所述第一BS的RRC连接重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UE,其中,如果在由所述第二BS服务的无线电承载(RB)中RLCPDU的重传的数目达到预先确定的最大数目,则在将所述RLCPDU发送到所述第二BS的RLC实体中所述RLC重传错误出现。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UE,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成:如果在将RLCPDU发送到所述第二BS的所述RLC实体中所述RLC重传错误出现,则停止具有与所述第二BS的RLC连接的所有RB的发送或者接收中的至少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UE,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成:如果在将RLCPDU发送到所述第二BS的RLC实体中所述RLC重传错误出现,则停止包括所述RLC实体的RB的发送或者接收中的至少一个。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UE,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如果在将RLCPDU发送到所述第二BS的所述RLC实体中所述RLC重传错误出现,则当报告所述RLC重传错误时报告指示所述RLC重传错误的报告的原因。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UE,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如果在将RLCPDU发送到所述第二BS的所述RLC实体中所述RLC重传错误出现,则当报告所述RLC重传错误时报告包括所述RLC实体的RB的标识。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UE,其中,所述第一BS和所述第二BS经由非理想回程被连接。
CN201480040395.6A 2013-07-17 2014-07-09 报告无线电链路控制重传失败的方法及其设备 Pending CN10539358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847087P 2013-07-17 2013-07-17
US61/847,087 2013-07-17
PCT/KR2014/006147 WO2015008965A1 (en) 2013-07-17 2014-07-09 Method for reporting a radio link control re-transmission failure and a device therefo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93582A true CN105393582A (zh) 2016-03-09

Family

ID=52346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0395.6A Pending CN105393582A (zh) 2013-07-17 2014-07-09 报告无线电链路控制重传失败的方法及其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4) US9838158B2 (zh)
EP (1) EP3022963B1 (zh)
JP (1) JP6553600B2 (zh)
KR (1) KR102169961B1 (zh)
CN (1) CN105393582A (zh)
RU (1) RU2640397C2 (zh)
WO (2) WO2015008962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2902A (zh) * 2017-03-23 2018-10-09 株式会社Kt 用于处理无线电链路失败的方法及其装置
WO2019018989A1 (zh) * 2017-07-24 2019-01-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处理无线链路失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9644359A (zh) * 2018-02-09 2019-04-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Rlc实体的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19148369A1 (zh) * 2018-01-31 2019-08-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触发数据停止传输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19153208A1 (zh) * 2018-02-08 2019-08-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处理无线链路失败rlf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1866948A (zh) * 2017-05-05 2020-10-30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N113271616A (zh) * 2017-12-27 2021-08-1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辅助小区通信失败场景的通信方法
WO2022148482A1 (zh) * 2021-01-11 2022-07-1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业务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终端、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08962A1 (en) * 2013-07-17 2015-01-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porting a radio link control re-transmission failure and a device therefor
EP3026970A4 (en) * 2013-07-25 2017-04-0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KR102287928B1 (ko) 2013-09-27 2021-08-1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캐리어를 이용하는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WO2015060543A1 (en) 2013-10-23 2015-04-3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porting a radio link problem and a device therefor
GB2519975A (en) * 2013-11-01 2015-05-13 Nec Corp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884385B1 (ko) * 2014-01-31 2018-08-01 노키아 솔루션스 앤드 네트웍스 오와이 하나의 범위의 시퀀스 번호들의 확인응답
CN104202778B (zh) * 2014-08-05 2017-12-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承载接纳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0470233B2 (en) * 2014-10-01 2019-11-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LC delivery failure resolution
WO2016121670A1 (ja) * 2015-01-30 2016-08-04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ユーザ端末及び基地局
US9820331B1 (en) * 2015-02-11 2017-11-14 Sprint Spectrum L.P. UE-context release in response to failure of air interface communication
US10869344B2 (en) * 2015-03-19 2020-12-15 Acer Incorporated Method of radio bearer transmission in dual connectivity
US10341055B2 (en) 2015-04-27 2019-07-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autonomous RLC re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device therefor
EP4009704A1 (en) * 2015-05-29 2022-06-08 Apple Inc. Seamless mobility for 5g and lte systems and devices
EP3206321B1 (en) * 2016-02-15 2020-07-0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mproved uplink harq operation for prose-enabled ues participating in sidelink discovery operation
WO2018028969A1 (en) * 2016-08-12 2018-02-15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s devices,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s
CN108307519B (zh) * 2016-09-30 2021-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US10548176B2 (en) * 2017-02-02 2020-01-28 Htc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dual connectivity
JP7000450B2 (ja) * 2017-03-24 2022-01-19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送信のための複製パケットを除去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8810969B (zh) * 2017-04-28 2021-10-26 株式会社Kt 用于发送rlc层状态报告的方法和设备
KR102041996B1 (ko) * 2017-05-31 2019-11-0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9429257B (zh) * 2017-06-22 2022-11-04 夏普株式会社 用户设备和相关方法
CN109728876B (zh) * 2017-10-31 2023-04-18 夏普株式会社 更新发送状态变量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US11082329B2 (en) 2018-05-31 2021-08-0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Lossless data delivery at route changes in wireless radio networks
CN110636564A (zh) 2018-06-21 2019-12-3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处理rlc失败的方法、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677882B (zh) * 2018-07-02 2021-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237026A (zh) * 2018-07-10 2021-01-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数据链路层中反馈机制的优化方法和系统
GB2576204B (en) 2018-07-27 2021-02-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peration of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US11432358B2 (en) 2019-03-28 2022-08-30 Lg Electronics Inc. Operation method of sidelink TX UE for transmitting Rrc message related to RLF after RRC resum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1011281A1 (en) * 2019-07-17 2021-01-21 Google Llc Communication of segmented radio resource control messages
EP4324127A1 (en) * 2021-04-14 2024-02-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reventing delivery of service attacks o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68332A1 (en) * 2011-06-06 2012-12-1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dio resource control procedures
CN102870450A (zh) * 2011-05-03 2013-01-09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次服务小区无线电链路监测和无线电链路失败处理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95517B2 (en) 2004-03-24 2011-08-09 Lg Electron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nits of message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689130A1 (en) 2005-02-07 2006-08-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settling an error in a radio link control
US7701844B2 (en) * 2005-02-09 2010-04-20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gnizing radio link failures associated with HSUPA and HSDPA channels
MX2007013832A (es) 2005-05-03 2008-01-22 Lg Electronics Inc Cambio de una configuracion de acceso de radio entre una terminal y una red.
RU2392752C2 (ru) 2006-01-05 2010-06-20 ЭлДжи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ИНК.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и способ повторной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WO2008085908A1 (en) 2007-01-05 2008-07-1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a transmission status to a higher layer
KR20090121299A (ko) * 2007-02-02 2009-11-25 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 플렉시블 rlc pdu 크기에 대하여 rlc를 개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1577451B1 (ko) 2008-01-30 2015-12-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Rlc 무한 재전송 오류를 검출하고 처리하는 방법
US20090207739A1 (en) * 2008-02-01 2009-08-20 Sung-Duck Chu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pdcp status report thereof
JP4976440B2 (ja) 2008-05-19 2012-07-18 創新音▲速▼股▲ふん▼有限公司 接続を再確立する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TW201008168A (en) 2008-08-11 2010-02-1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a relay to provide physical an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unctionalities
CN101651899B (zh) 2008-08-12 2012-12-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Lte rrc连接重建立请求方法、原因值设置方法及终端
EP2306665A1 (en) * 2009-10-02 2011-04-06 Panasonic Corporation Relay backhaul uplink HARQ protocol
KR20110071433A (ko) 2009-12-21 2011-06-2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링크제어 계층 재전송 실패를 처리하는 장치
JP5561362B2 (ja) * 2010-04-16 2014-07-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中継伝送機能を含む移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KR101724371B1 (ko) * 2010-05-28 2017-04-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셀들이 중첩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동성을 지원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KR20120081736A (ko) 2011-01-12 2012-07-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시스템에서 알엘씨 엔터티의 재설립 동안의 회복 불능 오류 처리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EP2761923B1 (en) * 2011-09-27 2019-06-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pdcp status
CN103200599A (zh) * 2012-01-06 2013-07-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EP2874371B1 (en) * 2012-08-17 2018-04-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9699822B2 (en) * 2012-11-01 2017-07-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messa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4110813A1 (en) * 2013-01-18 2014-07-24 Mediatek Inc. Mechanism of rlf handling in small cell networks
KR102037389B1 (ko) * 2013-04-05 2019-10-28 주식회사 팬택 이중 연결성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링크 제어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10277453B2 (en) * 2013-06-28 2019-04-30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aster base station-controlled response to detected failure of radio link between secondary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in dual connectivity wireless networks
WO2015008962A1 (en) 2013-07-17 2015-01-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porting a radio link control re-transmission failure and a device therefor
EP2835925B1 (en) * 2013-08-09 2018-08-0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Efficient Status Reporting for UEs in dual connectivity during mobility
WO2015018451A1 (en) 2013-08-09 2015-02-12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Use of packet status report from secondary base station to master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
US20150133122A1 (en) * 2013-11-08 2015-05-14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Handling Radio Link Failur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70450A (zh) * 2011-05-03 2013-01-09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次服务小区无线电链路监测和无线电链路失败处理
WO2012168332A1 (en) * 2011-06-06 2012-12-1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dio resource control procedure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TT, CATR: "RLM considerations for dual connectivity", 《3GPP TSG RAN WG2 MEETING #82,R2-131915》 *
INTEL CORPORATION: "Radio link failure handling for dual connectivity", 《3GPP TSG RAN WG2 MEETING #82,R2-131990》 *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2902A (zh) * 2017-03-23 2018-10-09 株式会社Kt 用于处理无线电链路失败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8632902B (zh) * 2017-03-23 2022-04-19 株式会社Kt 用于处理无线电链路失败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1866948A (zh) * 2017-05-05 2020-10-30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N111866948B (zh) * 2017-05-05 2023-09-19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WO2019018989A1 (zh) * 2017-07-24 2019-01-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处理无线链路失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0612775A (zh) * 2017-07-24 2019-12-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处理无线链路失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0612775B (zh) * 2017-07-24 2024-03-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处理无线链路失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US11102057B2 (en) 2017-07-24 2021-08-2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radio link failure to improv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CN113271616B (zh) * 2017-12-27 2023-09-1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辅助小区通信失败场景的通信方法
CN113271616A (zh) * 2017-12-27 2021-08-1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辅助小区通信失败场景的通信方法
CN110710255A (zh) * 2018-01-31 2020-01-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触发数据停止传输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19148369A1 (zh) * 2018-01-31 2019-08-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触发数据停止传输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19153208A1 (zh) * 2018-02-08 2019-08-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处理无线链路失败rlf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US11310103B2 (en) 2018-02-08 2022-04-19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handling radio link failure (RLF)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9644359A (zh) * 2018-02-09 2019-04-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Rlc实体的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644359B (zh) * 2018-02-09 2020-12-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Rlc实体的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19153285A1 (zh) * 2018-02-09 2019-08-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Rlc实体的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2148482A1 (zh) * 2021-01-11 2022-07-1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业务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终端、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838158B2 (en) 2017-12-05
US10476636B2 (en) 2019-11-12
US10938517B2 (en) 2021-03-02
JP2016526841A (ja) 2016-09-05
US20160143003A1 (en) 2016-05-19
KR20160033072A (ko) 2016-03-25
KR102169961B1 (ko) 2020-10-26
US20160142184A1 (en) 2016-05-19
JP6553600B2 (ja) 2019-07-31
US20180123739A1 (en) 2018-05-03
EP3022963A1 (en) 2016-05-25
US20190327028A1 (en) 2019-10-24
WO2015008962A1 (en) 2015-01-22
RU2015154476A (ru) 2017-08-22
EP3022963B1 (en) 2021-10-20
EP3022963A4 (en) 2017-03-29
RU2640397C2 (ru) 2018-01-09
US9887809B2 (en) 2018-02-06
WO2015008965A1 (en) 2015-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93582A (zh) 报告无线电链路控制重传失败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5557014B (zh) 触发和报告缓冲器状态的方法及其设备
US1086357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quential forwarding considering multi-flow in dual connectivity system
CN105432111B (zh) 计算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5229941B (zh) 报告无线通信系统中可用于发送的数据的量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7710667B (zh) 在双连接中发送数据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6537882A (zh) 在双连接系统中在用户设备处处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分组数据单元的方法及其设备
US20160044639A1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a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reordering function at a user equipment in a dual connectivity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CN110574487A (zh)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处的分组重复
CN105659690A (zh) 在双连接中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5103610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小区变化过程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6538034A (zh) 用于在scg改变过程期间去激活s小区的方法及其设备
KR101932472B1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harq 전송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7210888A (zh) 在载波聚合系统中发送复用的harq 反馈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5684496A (zh) 用于报告无线电链路问题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5052241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建立/释放mac(介质接入控制)实体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6165503A (zh) 双连接系统中触发功率余量报告的方法及其设备
WO2015008966A1 (en) Method for segmenting and reordering a radio link control status protocol data unit and a device therefor
US11064563B2 (en) Packet generation and distribution method for suppor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between base stations, and device therefor
US20180083738A1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autonomous rlc re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device therefor
CN112753243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节点通信方法和装置
KR20160143590A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송신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