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91589A - 一种报文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报文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91589A
CN105391589A CN201510938134.2A CN201510938134A CN105391589A CN 105391589 A CN105391589 A CN 105391589A CN 201510938134 A CN201510938134 A CN 201510938134A CN 105391589 A CN105391589 A CN 1053915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
pond
list
machine
character st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3813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91589B (zh
Inventor
邹远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3813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915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915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915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915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915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6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transport layer [OSI layer 4]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2Standardisation; Integration
    • H04L41/0246Exchanging or transporting networ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using the Internet; Embedding network management web servers in network elements; Web-services-based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涉及SCTP网络应用领域,在需要发送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的握手报文时,判断本机网际协议IP列表中是否有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如果有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将不一致的IP加入到所述握手报文中;在将所有本机IP列表中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加入到所述握手报文后,发送所述握手报文。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保证了链路的正常连接,解决了在现有技术中在分布式组网环境中多台设备连接一个服务器时,多个多宿主主机由于拥有同一个内部调试IP而被拒绝连接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报文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SCTP(StreamControlTransmissionProtocol,流控制传输协议)是一个面向连接的流传输协议,它可以在两个端点之间提供稳定、有序的数据传输服务。SCTP是TC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的延伸与改进,它继承了TCP的拥塞控制机制;SCTP与TCP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SCTP支持多宿主以及多流。支持多宿主是SCTP的一项重要特性,当SCTP链路其中一端的设备具有多个IP(InternetProtocol,网际协议)地址可用于数据传输时,就认为该设备是多宿主的。其中有一个IP地址作为主要传输通道,默认情况下,数据会往这个IP通道发送;其他IP通道备用;当主通道链路断开之后,可以将数据发往备用通道,保持SCTP链路不中断,从而不影响业务。
很多设备都有一个IP用于内部调试使用,通常该内部IP不需要对外通信,也不需要设备外的网络访问此IP,因此将该IP称为带外IP。在SCTP建立连接的第一步,客户端发起初始化INIT报文,INIT报文中会在option字段携带本机的地址列表。在分布式组网环境下,当多台客户端设备拥有同样的内部调试IP(带外IP)且都连接同一个服务器时,多宿主特性使多个客户端设备将同样的带外IP包含在SCTPINIT包中发给服务器,导致服务器会拒绝后续接入的客户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报文传输的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分布式组网环境中多台设备连接一个服务器时,多个多宿主主机由于拥有同一个内部调试IP而被拒绝连接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包括:在需要发送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的握手报文时,判断本机IP列表中是否有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如果本机IP列表中有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将本机IP列表中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加入到所述握手报文中;在将所有本机IP列表中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加入到所述握手报文后,向服务器发送所述握手报文。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在建立SCTP连接时,发送握手报文时,判断本机IP列表中是否有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如果有不一致的,则将不一致的IP写入到报文中,然后将握手报文发送给服务器。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不影响SCTP协议多宿主特性的前提下,可以动态的接受用户配置的多个带外IP,并最终能够在连接对端时隐藏带外IP,保证率链路的正常连接,解决了在现有技术中在分布式组网环境中多台设备连接一个服务器时,多个多宿主主机由于拥有同一个内部调试IP而被拒绝连接的问题。
进一步地,判断本机IP列表中是否有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如果本机IP列表中有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将本机IP列表中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加到所述握手报文中,包括:
判断本机IP列表中的目标IP是否与带外IP池中的IP相同;
如果不相同,则将所述目标IP加入到所述握手报文中;
判断本机IP列表中是否还有未进行判断的IP;
如果有,则从未进行判断的IP中选择一个作为目标IP,并返回判断本机IP列表中的目标IP是否与带外IP池中的IP相同的步骤;
如果没有,则确定将本机IP列表中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加入到所述握手报文中。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逐一对本机列表中的IP进行判断,若列表中有与带外IP池不一致的IP,则将所述IP写入到报文中,并且直到本机IP列表中所有IP执行完判断步骤才将报文发送给服务器,保证了将需要隐藏的带外IP不发送给服务器,而将不需要隐藏的IP发送给服务,保证链路的正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对用户输入的字符串进行解析,将解析正确的字符串存入所述带外IP池中。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动态的接受用户配置的带外IP并能够正确解析,由于内核态没有函数能够稳定解析多个IP,所以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在内核态正确解析多个IP,并且将用户需要隐藏的IP隐藏起来,只保留有效通信的数据流。
进一步地,据下列方式判断是否正确解析字符串:
若对字符串的解析结果为预设参数值,则确定所述字符串为错误的字符串;
若对字符串的解析结果不是预设参数值,则确定所述字符串为正确的字符串。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根据预设值判断字符串解析的结果是否正确,只有解析结果为正确的字符串才可以被放置在带外IP池中,保证了带外IP池中所有IP的正确性。
进一步地,在对用户输入的字符串进行解析之前,还包括:
确定带外IP池中的IP数量小于预设阈值。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带外IP池中的容量是一个预设阈值,在对字符串进行解析的时候需要查看带外IP池中容量是否已满,保证了带外IP池的正常运转。
进一步地,该方法包括:
如果本机IP列表中没有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直接向服务器发送所述握手报文。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在将本机IP列表中所有IP与带外IP池中的IP进行比较完毕后,若本机列表中没有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直接向服务器发送所述握手报文。保证了有效通信数据流的正常链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报文传输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在需要发送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的握手报时,判断本机IP列表中是否有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
添加模块,用于如果本机IP列表中有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将本机IP列表中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加入到所述握手报文中;
发送模块,用于在将所有本机IP列表中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加入到所述握手报文后,向服务器发送所述握手报文。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在建立SCTP连接时,发送握手报文时,判断模块判断本机IP列表中是否有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如果有不一致的,添加模块则将不一致的IP写入到报文中,然后利用发送模块将握手报文发送给服务器。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不影响SCTP协议多宿主特性的前提下,可以动态的接受用户配置的多个带外IP,并最终能够在连接对端时隐藏带外IP,保证了链路的正常连接,解决了在现有技术中在分布式组网环境中多台设备连接一个服务器时,多个多宿主主机由于拥有同一个内部调试IP而被拒绝连接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
判断本机IP列表中的目标IP是否与带外IP池中的IP相同;
如果不相同,则将所述目标IP加入到所述握手报文中;
判断本机IP列表中是否还有未进行判断的IP;
如果有,则从未进行判断的IP中选择一个作为目标IP,并返回判断本机IP列表中的目标IP是否与带外IP池中的IP相同的步骤;
如果没有,则确定将本机IP列表中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加入到所述握手报文中。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解析模块,用于对用户输入的字符串进行解析,将解析正确的字符串存入所述带外IP池中。
进一步地,所述解析模块,还用于:
若对字符串的解析结果为预设参数值,则确定所述字符串为错误的字符串;
若对字符串的解析结果不是预设参数值,则确定所述字符串为正确的字符串。
进一步地,所述解析模块,还用于:
确定带外IP池中的IP数量小于预设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如果本机IP列表中没有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直接向服务器发送所述握手报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传输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传输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传输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传输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传输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包括:在需要发送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协议握手报文时,判断本机IP列表中是否有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如果本机IP列表中有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将本机IP列表中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加入到所述握手报文中;在将所有本机IP列表中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加入到所述握手报文后,向服务器发送所述握手报文。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在建立SCTP连接时,发送握手报文时,判断本机IP列表中是否有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如果有不一致的,则将不一致的IP写入到报文中,然后将握手报文发送给服务器。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不影响SCTP协议多宿主特性的前提下,可以动态的接受用户配置的多个带外IP,并最终能够在连接对端时隐藏带外IP,保证率链路的正常连接,解决了在现有技术中在分布式组网环境中多台设备连接一个服务器时,多个多宿主主机由于拥有同一个内部调试IP而被拒绝连接的问题。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异构建筑层户结构展现的方法,如图1所示,其中:
步骤S101,在需要发送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的握手报文时,判断本机IP列表中是否有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
步骤S102,如果本机IP列表中有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将本机IP列表中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加入到所述握手报文中;
步骤S103,在将所有本机IP列表中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加入到所述握手报文后,向服务器发送所述握手报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发送的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的握手报文可以是INIT(初始化握手报文);也可以是其他握手报文。
其中,在步骤S101中,一个SCTP传输协议包含了一个公报的报文头和若干数据块,每个数据块中既可以包含控制信息,也可以包含用户数据。不同于TCP传输协议,SCTP传输协议通过四次握手来建立连接。
在建立SCTP连接时,连接发起者(一般为客户端)发送一个INIT(初始化报文)。该报文包括了连接发起者的IP地址清单、初始序列号、用于标识本耦联中所有报文的起始标记、客户请求的外出流的数目以及客户能够支持的外来流的数目。
对端(一般为服务器)发送一个INITACK(初始化确认报文)确认连接发起者的INIT消息,其中含有服务器的IP地址清单、初始序列号、起始标记、服务器请求的外出流的数目、服务器能够支持的外来流的数目以及一个状态cookie(缓存),状态cookie包含服务器用于确信本耦联有效所需的所有状态,cookie是经过数字签名的,因而可以确保其有效性。
客户端以一个COOKIEECHO(缓存应答报文)返回服务器的状态cookie,服务器以一个COOKIEACK(缓存确认报文)确认客户返回的cookie是正确的,到此时该耦联就建立成功了。
在步骤S101中,由于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传输时,会在INIT的option字段携带本机的地址列表。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本机地址列表中包含有带外IP。带外IP指的是很多设备都有一个IP用于内部调试使用,通常该内部IP不需要对外通信,也不需要设备外的网络访问此IP,因此将该IP称为带外IP。
在步骤S101中,带外IP池中包括了设备内部使用的IP,也包括用户配置的不需要连接对端的对外隐藏的IP。
其中,在步骤S101中,对用户输入的字符串进行解析,将解析正确的字符串存入所述带外IP池中。
步骤S101中,带外IP池中的带外IP是由用户态输入的,内核态解析的,由于在用户态可以使用inet_addr函数将一个点分十进制格式的字符串转换成一个整形,但是这是个用户态的函数,SCTP传输处于内核态;在内核态中有in_aton函数与inet_addr函数类似,也是能够将一个点分十进制的字符串转换成一个整形,然而,in_aton函数不能解析多个点分十进制的字符串,智能解析一个,不能满足在SCTP传输协议中多个IP地址的解析要求,并且利用in_aton函数在遇到乱码或者错误IP地址时就不能很好的工作,所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立了一个带外IP解析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正确解析合法或者非法字符。
在步骤S101中,根据下列方式判断是否正确解析字符串:
若对字符串的解析结果为预设参数值,则确定所述字符串为错误的字符串;
若对字符串的解析结果不是预设参数值,则确定所述字符串为正确的字符串。
并且,在步骤S101中,在对用户输入的字符串进行解析之前,还包括:
确定带外IP池中的IP数量小于预设阈值。
带外IP解析的流程如图2所示,首先建立一个字符串string类型的proc节点用来接收用户配置的带外IP,Linux内核提供了一种通过proc文件系统,在运行时访问内核内部数据结构、改变内核设置的机制。proc文件系统是一个伪文件系统,它只存在内存当中,而不占用外存空间。它以文件系统的方式为访问系统内核数据的操作提供接口。用户和应用程序可以通过proc得到系统的信息,并可以改变内核的某些参数。由于系统的信息,如进程,是动态改变的,所以用户或应用程序读取proc文件时,proc文件系统是动态从系统内核读出所需信息并提交的。
在本发明实施中,可以预先设置用来接收用户配置的带外IP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决定了最多可以接收的IP个数,系统默认是16个,可以通过修改代码进行扩展。且多个IP之间用分隔符隔开,可选的,可以使用空格隔开。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解析过程中存在计数器,以使每次处理一个带外IP后,计数器都进行一次累加,保证了带外IP池中容量的正确计算。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带外IP池中的IP已经达到了容量阈值,则不再接受用户配置的带外IP。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解析结果为0或者为0xffffffff代表解析结果是错误的,或者解析的字符串是非法的。
具体解析过程如图2所示:
步骤S201,判断带外IP池中带外IP的数量是否小于带外IP池的容量阈值,若小于带外IP池的容量阈值,则说明还可以继续接收用户配置的带外IP,执行步骤S203;若带外IP池中的带外IP的数量不小于带外IP池的容量阈值,则说明带外IP池中的容量已满,此时则执行步骤S202;
步骤S202,若带外IP池中的容量不小于容量阈值,则不再接受用户输入的带外IP,带外IP池中的带外IP为与本机IP地址中的IP进行比较的IP。
步骤S203,获取用户输入的字符串str,这里的字符串指的是点分十进制的IP地址,例如192.168.1.2,用户输入的字符串str可以是设备内部使用的IP地址,也可以是用户希望在SCTP传输过程中隐藏的IP地址;
步骤S204,判断str字符串是否为空,若str字符串为空,则表明用户没有输入IP地址,则返回步骤S203;
步骤S205,对输入的字符串str进行解析,对每个字符串严格检查字符的合法性与正确性,并输出解析结果,执行步骤S206;
步骤S206,判断解析结果是否为0或为0xffffffff,若解析结果为0或为0xffffffff,则说明用户输入的字符串str是非法的或者是错误的,例如,用户输入的IP地址为0.0.0.0或255.255.255.255,则输出的解析结果就为0或者为0xffffffff,执行步骤S208;若解析结果不是0或0xffffffff,则执行步骤S207;
步骤S207,记录IP值,并将计数器中带外IP的数量加1,以便于再接收到用户配置的带外IP时,能够查询到更新后的带外IP池中的带外IP数量,执行步骤S208;
步骤S208,判断字符串的子串中是否有间隔符存在,若有间隔符存在则说明,还有未解析的字符串存在,则执行步骤S203;若没有间隔符存在,则说明用户配置的字符串已经解析完毕,则执行步骤S209;
步骤S209,将IP存入带外IP池中,等待本机IP列表中的IP与带外IP池中的IP进行比较。
在步骤S102中,判断本机IP列表中是否有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如果本机IP列表中有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将本机IP列表中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加到所述握手报文INIT中,包括:
判断本机IP列表中的目标IP是否与带外IP池中的IP相同;
如果不相同,则将所述目标IP加入到所述握手报文INIT中;
判断本机IP列表中是否还有未进行判断的IP;
如果有,则从未进行判断的IP中选择一个作为目标IP,并返回判断本机IP列表中的目标IP是否与带外IP池中的IP相同的步骤;
如果没有,则确定将本机IP列表中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加入到所述握手报文INIT中。
其中,在步骤S102中,带外IP池中有多个带外IP,带外IP池中的带外IP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例如,本机IP列表中有12个IP地址,按照在本机IP列表中的排列顺序依次从列表中提取IP地址与带外IP池中的IP进行比较,带外IP池中的带外IP有4个,将12个IP地址与带外IP池中的4个IP进行比较,若本机IP地址中的IP有与带外IP池中的带外IP一致的,即说明该IP地址不需要发送给服务器,则丢弃该IP地址;若本机IP地址没有与带外IP池中的IP一致的,说明本机IP地址中没有需要隐藏的IP,则将本机IP列表中的IP添加到握手报文中。
在步骤S103中,将本机IP列表中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加入到握手报文中,则向服务器发送INIT报文,服务器在接收到握手报文后,作为响应,会发送INITACK报文,包含设置本SCTP耦联所需的所有状态。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在此举例说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如图3所示:
图3中以握手报文为INIT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S301,每次发起SCTP连接时会创建一个SCTP耦联,在进入SCTP协议处理时,协议栈向该SCTP耦联传递address_list链表,address_list链表中包含了与此耦联相关的本机IP列表。读取address_list链表即可获得设备上有哪些IP,,执行步骤S302;
步骤S302,判断本机IP列表中的目标IP与带外IP池中的IP是否一致,按照写入本机IP列表中的顺序选择IP作为目标IP,若目标IP与带外IP池中的IP一致,则执行步骤S304;若目标IP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则说明本机IP列表中没有需要隐藏的带外IP,则执行步骤S303;
步骤S303,将目标IP写入到INIT的option字段中;
步骤S304,若目标IP与带外IP池中的IP一致,则说明目标IP就是需要隐藏的IP,则在本机IP列表中选择列表顺序下一位的IP作为目标IP,继续执行判断过程。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报文传输装置,如图4所示,包括:
判断模块401,用于在需要发送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协议握手报文时,判断本机IP列表中是否有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
添加模块402,用于如果本机IP列表中有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将本机IP列表中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加入到所述握手报文中;
发送模块403,用于在将所有本机IP列表中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加入到所述握手报文后,向服务器发送所述握手报文。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模块401,还用于:
判断本机IP列表中的目标IP是否与带外IP池中的IP相同;
如果不相同,则将所述目标IP加入到所述握手报文中;
判断本机IP列表中是否还有未进行判断的IP;
如果有,则从未进行判断的IP中选择一个作为目标IP,并返回判断本机IP列表中的目标IP是否与带外IP池中的IP相同的步骤;
如果没有,则确定将本机IP列表中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加入到所述握手报文中。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解析模块404,用于对用户输入的字符串进行解析,将解析正确的字符串存入所述带外IP池中。
进一步地,所述解析模块404,还用于:
若对字符串的解析结果为预设参数值,则确定所述字符串为错误的字符串;
若对字符串的解析结果不是预设参数值,则确定所述字符串为正确的字符串。
进一步地,所述解析模块404,还用于:
在确定带外IP池中的IP数量小于预设阈值后,对用户输入的字符串进行解析。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模块403,还用于:
如果本机IP列表中没有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直接向服务器发送所述握手报文。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在需要发送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的握手报文时,判断本机网际协议IP列表中是否有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
如果本机IP列表中有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将本机IP列表中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加入到所述握手报文中;
在将所有本机IP列表中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加入到所述握手报文后,向服务器发送所述握手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本机IP列表中是否有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如果本机IP列表中有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将本机IP列表中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加到所述握手报文中,包括:
判断本机IP列表中的目标IP是否与带外IP池中的IP相同;
如果不相同,则将所述目标IP加入到所述握手报文中;
判断本机IP列表中是否还有未进行判断的IP;
如果有,则从未进行判断的IP中选择一个作为目标IP,并返回判断本机IP列表中的目标IP是否与带外IP池中的IP相同的步骤;
如果没有,则确定将本机IP列表中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加入到所述握手报文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对用户输入的字符串进行解析,将解析正确的字符串存入所述带外IP池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下列方式判断是否正确解析字符串:
若对字符串的解析结果为预设参数值,则确定所述字符串为错误的字符串;
若对字符串的解析结果不是预设参数值,则确定所述字符串为正确的字符串。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用户输入的字符串进行解析之前,还包括:
确定带外IP池中的IP数量小于预设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如果本机IP列表中没有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直接向服务器发送所述握手报文。
7.一种报文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在需要发送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的握手报文时,判断本机IP列表中是否有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
添加模块,用于如果本机IP列表中有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将本机IP列表中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加入到所述握手报文中;
发送模块,用于在将所有本机IP列表中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加入到所述握手报文后,向服务器发送所述握手报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
判断本机IP列表中的目标IP是否与带外IP池中的IP相同;
如果不相同,则将所述目标IP加入到所述握手报文中;
判断本机IP列表中是否还有未进行判断的IP;
如果有,则从未进行判断的IP中选择一个作为目标IP,并返回判断本机IP列表中的目标IP是否与带外IP池中的IP相同的步骤;
如果没有,则确定将本机IP列表中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加入到所述握手报文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解析模块,用于对用户输入的字符串进行解析,将解析正确的字符串存入所述带外IP池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模块,还用于:
若对字符串的解析结果为预设参数值,则确定所述字符串为错误的字符串;
若对字符串的解析结果不是预设参数值,则确定所述字符串为正确的字符串。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模块,还用于:
在确定带外IP池中的IP数量小于预设阈值后,对用户输入的字符串进行解析。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如果本机IP列表中没有与带外IP池中的IP不一致的IP,直接向服务器发送所述握手报文。
CN201510938134.2A 2015-12-15 2015-12-15 一种报文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3915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38134.2A CN105391589B (zh) 2015-12-15 2015-12-15 一种报文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38134.2A CN105391589B (zh) 2015-12-15 2015-12-15 一种报文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91589A true CN105391589A (zh) 2016-03-09
CN105391589B CN105391589B (zh) 2018-09-25

Family

ID=55423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38134.2A Active CN105391589B (zh) 2015-12-15 2015-12-15 一种报文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9158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3523A (zh) * 2016-12-16 2017-05-24 无锡华云数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基于sctp的网络地址转换方法
CN107390651A (zh) * 2017-07-11 2017-11-24 北京佳讯飞鸿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scada系统集中检索及修改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5334A (zh) * 2002-12-04 2004-06-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单一ip地址多硬件地址的动态解析方法
CN101060469A (zh) * 2006-06-14 2007-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流控制传输协议多归属特性的系统和方法
CN101375412A (zh) * 2006-01-31 2009-02-25 昭和砚壳石油株式会社 In焊锡包覆铜箔带状导线及其连接方法
US20110314123A1 (en) * 2009-02-20 2011-12-22 France Telecom Method for switching an access node
US20130176848A1 (en) * 2010-05-31 2013-07-11 Jin-Magic Inc.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5334A (zh) * 2002-12-04 2004-06-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单一ip地址多硬件地址的动态解析方法
CN101375412A (zh) * 2006-01-31 2009-02-25 昭和砚壳石油株式会社 In焊锡包覆铜箔带状导线及其连接方法
CN101060469A (zh) * 2006-06-14 2007-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流控制传输协议多归属特性的系统和方法
US20110314123A1 (en) * 2009-02-20 2011-12-22 France Telecom Method for switching an access node
US20130176848A1 (en) * 2010-05-31 2013-07-11 Jin-Magic Inc.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3523A (zh) * 2016-12-16 2017-05-24 无锡华云数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基于sctp的网络地址转换方法
CN106713523B (zh) * 2016-12-16 2019-12-13 无锡华云数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基于sctp的网络地址转换方法
CN107390651A (zh) * 2017-07-11 2017-11-24 北京佳讯飞鸿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scada系统集中检索及修改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91589B (zh) 2018-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24839B (zh) 一种带内网络遥测功能的验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987178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ath 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 discovery
US10419968B2 (en) Dynamic selection of TCP congestion control for improved performances
US10735373B2 (en) Communications over multiple protocol interfaces in a computing environment
CN105577632A (zh) 一种基于网络隔离的安全连网方法及终端
CN112769794B (zh) 一种数据转换方法及装置
US11558283B2 (en) Information collecting system and information collecting method
CN102821082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931162A (zh) 处理业务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9417507B (zh) 一种通过部分直接内存访问dma访问内存的方法和系统
CN113498595B (zh) 一种基于PCIe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3595927A (zh) 一种旁路模式下镜像流量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351115B (zh) 对称型nat设备的端口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5391589A (zh) 一种报文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8460044B (zh) 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614694B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9503420B2 (en) Logical network sepa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800202B (zh) 一种基于pcie的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04917800A (zh) 建立用于虚拟机的冗余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06330525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US2009028520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outing packets using tags
CN106331051A (zh) 文件传输方法和系统以及接收文件装置、发送文件装置
CN113391931B (zh) 基于蓝牙的远程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587083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422239A (zh) 一种基于动态端口技术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226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No. 10

Applicant after: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Applicant after: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Ltd.

Applicant after: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Applicant after: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Guangdong city of Guangzhou Provinc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nbi Road No. 6

Applicant befor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09

Address after: 510663 No. 10, Shenzhou Road,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No. 10

Co-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Ltd.

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o-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Co-patentee before: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663 No.10,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No.10,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7

Address after: 7-1, Area A, Floor 7, Building (7), No. 10, Shenzhou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63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No.10,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