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85908B - 一种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85908B
CN105385908B CN201510835641.3A CN201510835641A CN105385908B CN 105385908 B CN105385908 B CN 105385908B CN 201510835641 A CN201510835641 A CN 201510835641A CN 105385908 B CN105385908 B CN 1053859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uminium
alloy
heat
intermediate alloy
resi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3564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85908A (zh
Inventor
李明伟
杨绍斌
张光
孟媛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83564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859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859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59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859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590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ductiv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合金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Cu:6~7%,Mn:0.5~0.7%,Ni:0.5~0.7%,Cr:0.2~0.4%,Fe:0.2~0.3%,Be:0.3~0.4%,Mo:0.2~0.3%,V:0.2~0.3%,Ti:0.15~0.25%,B:0.01~0.015%,Ce:2.5~3%,La:1.5~2%,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制备方法:1)熔炼;2)浇铸;(3)进行固溶+时效处理。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通过多元合金化,调节合金成分范围,经热处理后显著提高合金的高温强度和高温持久性能,250℃瞬时抗拉强度高达到272~280MPa;200℃加热200小时抗拉强度为238~245Mp,250℃加热200小时抗拉强度为197~205Mpa。

Description

一种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铝及铝合金是仅次于钢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能源、运输、航空航天等领域。铝及铝合金材料的应用及其研究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各种铝合金被广泛的应用。
耐热铝铜合金在铸造过程中存在热裂倾向大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在于合金主元素Cu成分范围为了达到最大的强化效果,通常选择在4.5~5.5%的范围内,合金结晶温度范围较宽,铸造凝固时为具有各向异性的枝晶发育提供了充分条件,在凝固后期形成强大的内部收缩应力,故而收缩热裂倾向大。
耐热铝合金领域研究中还存在着高温瞬时强度和高温持久强度偏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目的是获得更高强度和耐热性的新型铝铜合金。
本发明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其化学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为:Cu:6~7%,Mn:0.5~0.7%,Ni:0.5~0.7%,Cr:0.2~0.4%,Fe:0.2~0.3%,Be:0.3~0.4%,Mo:0.2~0.3%,V:0.2~0.3%,Ti:0.15~0.25%,B:0.01~0.015%,Ce:2.5~3%,La:1.5~2%,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在250℃的高温瞬时抗拉强度为272~280MPa;本发明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200℃条件下加热200小时的抗拉强度为238~245MPa,250℃条件下加热200小时的抗拉强度为197~205MPa。
本发明的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熔炼:
将铝铬中间合金放入坩埚,加热至920~930℃,待其完全熔化后,将炉温降至780~800℃;
按设定的合金成分,加入铝铜中间合金、铝锰中间合金、铝铍中间合金,铝镍中间合金,铝钼中间合金、铝钒中间合金、铝钛硼中间合金,铝稀土中间合金,铝铁中间合金和铝,2/3以上的炉料溶化后,加入覆盖剂,待炉料全部熔化后,将炉温降至720~730℃保温15~20min;
待炉温稳定后,扒去熔渣,加入铝精炼剂后,在725~730℃下保温10~15min后撇渣,得到精炼金属熔液;其中铝精炼剂分两次加入,第一次压入量为铝精炼剂总质量的3/5~2/3,第二次压入余量;
步骤2,浇铸:将铸造模具预热至240~260℃,将精炼金属熔液浇注成铸坯;
步骤3,热处理:
对铸坯进行固溶+时效处理,在525~535℃保温7~9h,然后在60~100℃的水中淬火,在170~180℃下保温5~7h,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
其中,步骤1中,加入覆盖剂的成分质量含量为:荧石35%,石英砂20%,工业盐45%;加入覆盖剂的量为:每平方米坩埚横截面积加入0.2~0.3kg;步骤1中,加入铝精炼剂的成分质量含量为:荧石25%,石英砂20%,工业盐55%,加入铝精炼剂的总量为:每吨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加入1~3kg。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特点和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主加元素Cu的成分范围为6~7%,选择在这个范围的目的:一是为了改善铸造性能;二是为了有足够量的Cu元素形成含Cu的耐高温的第二相。Re的含量为4~5%,这个含量的Re有利于改善合金的铸造性能,并且与Cu,Mn等形成难熔的稳定金属间化合物来实现的,在高温下阻碍原子扩散和晶粒之间的滑移,起到了高温强化的作用。
本发明是在Al-Cu合金成分的基础上,添加Mn、Ni、Cr、Be、Mo、Fe、V、Ti、Re等合金元素,这样的多元合金化措施能够有的效提高了合金的耐热稳定性。由于Mn、Ni、Cr、Be、Mo、Fe、V、Ti、Re等多种合金元素的加入使合金中析出了稳定性好的第二相,在热处理过程中,这些第二相呈更加分散的状态析出,化学成分和晶格结构复杂,与α(Al)的组分结构差别大,形成新相的扩散过程慢,在晶界上呈封闭的网状或骨架状析出,这些第二相大多数为硬度较高的金属间化合物,由于它们在合金中可以起到阻碍晶界滑移及位错运动的作用,提高晶界强度和抗蠕变能力,合金的强度和耐热性得到了提高。
其中的Mn、Ni、Cr、Be、V、Ti、等元素,主要分布在晶粒内部,强化固溶体,提高合金的再结晶温度。Mo、Fe、Mn、Cr、Be、Cu、Al能提高铝合金的原子健结合强度。α(Al)耐热温度的高低取决于原子键的结合强度,在固溶体饱和度相同的情况下,多元合金的原子键结合强度比二元合金高。因此,元素越多原子键结合轻度越高。Mn元素在凝固时会在α(Al)晶界上形成TMn相,即Cu2Mn3Al20。由于Mn在铝中的扩散速度小,凝固时部分的Mn呈过饱和态留在α(Al)中,在固溶处理时生成二次TMn相弥散析出。TMn相的点阵复杂,不易聚集长大,热硬性又很高,因此提高了合金的热稳定性。Ti、V等元素不仅可以细化晶粒,还可以形成弥散的Al3M型强化相,这些相本身比较稳定,与基体错配度低,可与基体保持共格关系,能有效钉扎位错,稳定亚结构,阻止晶界滑移,同时抑制基体再结晶,提高基体再结晶温度。另外晶界强化也是提高铝合金耐热性能的重要途径,合金中的稀土RE的主要作用是与其他元素形成复杂化合物,以网状形式分布在晶界上,他们能强烈的提高晶界强度和抗蠕变能力,晶间裂纹不易发展,具有很好的热强性。Ni在铝合金中形成的金属化合物能够提高合金的高温强度和尺寸稳定性,并有使Fe的化合物变成块状的倾向,该相热稳定性好。使合金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得到提高。
本发明的铝铜耐热合金,通过多元合金化,调节合金成分范围,经热处理后显著提高了合金的高温强度和高温持久性能,在250℃的瞬时抗拉强度最高达到272~280MPa。200℃加热200小时的抗拉强度为238~245MPa,250℃加热200小时的抗拉强度为197~205MPa。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在200℃加热100小时的显微组织图;其中:图(a)为低倍显微组织图,图(b)高倍显微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铝铜合金、铝锰合金、铝镍合金、铝铁合金、铝钒合金、铝铍合金,铝铬合金、铝钛硼合金,铝稀土合金为工业产品。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覆盖剂是购买自华中铝业的HZ-WYF型无烟覆盖剂,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荧石35%,石英砂20%,工业盐45%。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铝精炼剂是购买自华中铝业的HZ-WYJ型无烟精炼剂,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荧石25%,石英砂20%,工业盐55%。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具体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其化学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为:Cu:7%,Mn:0.6%,Ni:0.6%,Cr:0.4%,Fe:0.3%,Be:0.3%,Mo:0.3%,V:0.3%,Ti:0.25%,B:0.01%,Ce:2.8%,La:2%,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的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熔炼:
将铝铬中间合金放入坩埚,加热至920℃,待其完全熔化后,将炉温降至790℃;
按设定的合金成分,加入铝铜中间合金、铝锰中间合金、铝铍中间合金,铝镍中间合金,铝钼中间合金、铝钒中间合金、铝钛硼中间合金,铝稀土中间合金,铝铁中间合金和铝,2/3以上的炉料溶化后,加入HZ-WYF型无烟覆盖剂,加入覆盖剂的量为:每平方米坩埚横截面积加入0.2kg,待炉料全部熔化后,将炉温降至730℃保温20min;
待炉温稳定后,扒去熔渣,加入HZ-WYJ型无烟精炼剂,加入铝精炼剂的总量为,每吨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加入1kg,在730℃下保温10min后撇渣,得到精炼金属熔液;其中铝精炼剂分两次加入,第一次压入量为铝精炼剂总质量的2/3,第二次压入余量;
步骤2,浇铸:将铸造模具预热至240℃,将精炼金属熔液浇注成铸坯;
步骤3,热处理:
对铸坯进行固溶+时效处理,在525℃保温8h,然后在60℃的水中淬火,在180℃下保温5h,得到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
将本实施例制备的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在250℃条件下进行拉伸实验,在250℃的高温瞬时抗拉强度为278MPa。
将本实施例制备的高强耐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进行高温持久性能测试:
将合金在200℃条件下加热200小时后,合金拉伸试样的抗拉强度为245MPa;合金的显微组织见图1。
将合金在250℃条件下加热200小时后,合金拉伸试样的抗拉强度为204MPa。
实施例2
本发明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其化学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为:Cu:6.5%,Mn:0.65%,Ni:0.55%,Cr:0.35%,Fe:0.25%,Be:0.35%,Mo:0.25%,V:0.25%,Ti:0.15%,B:0.01%,Ce:2.7%,La:1.8%,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的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熔炼:
将铝铬中间合金放入坩埚,加热至920℃,待其完全熔化后,将炉温降至780℃;
按设定的合金成分,加入铝铜中间合金、铝锰中间合金、铝铍中间合金,铝镍中间合金,铝钼中间合金、铝钒中间合金、铝钛硼中间合金,铝稀土中间合金,铝铁中间合金和铝,2/3以上的炉料溶化后,加入HZ-WYF型无烟覆盖剂,加入覆盖剂的量为:每平方米坩埚横截面积加入0.3kg,待炉料全部熔化后,将炉温降至725℃保温15min;
待炉温稳定后,扒去熔渣,加入HZ-WYJ型无烟精炼剂,加入铝精炼剂的总量为,每吨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加入2kg,在730℃下保温12min后撇渣,得到精炼金属熔液;其中铝精炼剂分两次加入,第一次压入量为铝精炼剂总质量的2/3,第二次压入余量;
步骤2,浇铸:将铸造模具预热至250℃,将精炼金属熔液浇注成铸坯;
步骤3,热处理:
对铸坯进行固溶+时效处理,在530℃保温8h,然后在80℃的水中淬火,在170℃下保温7h,得到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
将本实施例制备的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在250℃条件下进行拉伸实验,在250℃的高温瞬时抗拉强度为277MPa。
将本实施例制备的高强耐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进行高温持久性能测试:
将合金在200℃条件下加热200小时后,合金拉伸试样的抗拉强度为242MPa;
将合金在250℃条件下加热200小时后,合金拉伸试样的抗拉强度为203MPa。
实施例3
本发明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其化学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为:Cu:6.7%,Mn:0.5%,Ni:0.65%,Cr:0.4%,Fe:0.2%,Be:0.2%,Mo:0.2%,V:0.25%,Ti:0.2%,B:0.012%,Ce:2.6%,La:1.6%,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的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熔炼:
将铝铬中间合金放入坩埚,加热至930℃,待其完全熔化后,将炉温降至785℃;
按设定的合金成分,加入铝铜中间合金、铝锰中间合金、铝铍中间合金,铝镍中间合金,铝钼中间合金、铝钒中间合金、铝钛硼中间合金,铝稀土中间合金,铝铁中间合金和铝,2/3以上的炉料溶化后,加入HZ-WYF型无烟覆盖剂,加入覆盖剂的量为:每平方米坩埚横截面积加入0.2kg,待炉料全部熔化后,将炉温降至730℃保温20min;
待炉温稳定后,扒去熔渣,加入HZ-WYJ型无烟精炼剂,加入铝精炼剂的总量为,每吨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加入3kg,在725℃下保温15min后撇渣,得到精炼金属熔液;其中铝精炼剂分两次加入,第一次压入量为铝精炼剂总质量的3/5,第二次压入余量;
步骤2,浇铸:将铸造模具预热至250℃,将精炼金属熔液浇注成铸坯;
步骤3,热处理:
对铸坯进行固溶+时效处理,在525℃保温7h,然后在100℃的水中淬火,在180℃下保温5h,得到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
将本实施例制备的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在250℃条件下进行拉伸实验,在250℃的高温瞬时抗拉强度为276MPa。
将本实施例制备的高强耐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进行高温持久性能测试:
将合金在200℃条件下加热200小时后,合金拉伸试样的抗拉强度为240MPa;
将合金在250℃条件下加热200小时后,合金拉伸试样的抗拉强度为199MPa。
实施例4
本发明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其化学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为:Cu:6%,Mn:0.6%,Ni:0.55%,Cr:0.4%,Fe:0.3%,Be:0.35%,Mo:0.25%,V:0.3%,Ti:0.25%,B:0.015%,Ce:2.6%,La:1.8%,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的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熔炼:
将铝铬中间合金放入坩埚,加热至920℃,待其完全熔化后,将炉温降至785℃;
按设定的合金成分,加入铝铜中间合金、铝锰中间合金、铝铍中间合金,铝镍中间合金,铝钼中间合金、铝钒中间合金、铝钛硼中间合金,铝稀土中间合金,铝铁中间合金和铝,2/3以上的炉料溶化后,加入HZ-WYF型无烟覆盖剂,加入覆盖剂的量为:每平方米坩埚横截面积加入0.2kg,待炉料全部熔化后,将炉温降至730℃保温15min;
待炉温稳定后,扒去熔渣,加入HZ-WYJ型无烟精炼剂,加入铝精炼剂的总量为,每吨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加入2kg,在730℃下保温15min后撇渣,得到精炼金属熔液;其中铝精炼剂分两次加入,第一次压入量为铝精炼剂总质量的3/5,第二次压入余量;
步骤2,浇铸:将铸造模具预热至260℃,将精炼金属熔液浇注成铸坯;
步骤3,热处理:
对铸坯进行固溶+时效处理,在535℃保温9h,然后在80℃的水中淬火,在175℃下保温6h,得到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
将本实施例制备的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在250℃条件下进行拉伸实验,在250℃的高温瞬时抗拉强度为277MPa。
将本实施例制备的高强耐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进行高温持久性能测试:
将合金在200℃条件下加热200小时后,合金拉伸试样的抗拉强度为240MPa;
将合金在250℃条件下加热200小时后,合金拉伸试样的抗拉强度为201MPa。
实施例5
本发明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其化学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为:Cu:6.3%,Mn:0.7%,Ni:0.7%,Cr:0.3%,Fe:0.25%,Be:0.35%,Mo:0.2%,V:0.25%,Ti:0.2%,B:0.01%,Ce:2.8%,La:1.9%,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的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熔炼:
将铝铬中间合金放入坩埚,加热至930℃,待其完全熔化后,将炉温降至785℃;
按设定的合金成分,加入铝铜中间合金、铝锰中间合金、铝铍中间合金,铝镍中间合金,铝钼中间合金、铝钒中间合金、铝钛硼中间合金,铝稀土中间合金,铝铁中间合金和铝,2/3以上的炉料溶化后,加入HZ-WYF型无烟覆盖剂,加入覆盖剂的量为:每平方米坩埚横截面积加入0.3kg,待炉料全部熔化后,将炉温降至730℃保温20min;
待炉温稳定后,扒去熔渣,加入HZ-WYJ型无烟精炼剂,加入铝精炼剂的总量为,每吨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加入2kg,在730℃下保温10min后撇渣,得到精炼金属熔液;其中铝精炼剂分两次加入,第一次压入量为铝精炼剂总质量的2/3,第二次压入余量;
步骤2,浇铸:将铸造模具预热至260℃,将精炼金属熔液浇注成铸坯;
步骤3,热处理:
对铸坯进行固溶+时效处理,在530℃保温8h,然后在100℃的水中淬火,在170℃下保温6h,得到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
将本实施例制备的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在250℃条件下进行拉伸实验,在250℃的高温瞬时抗拉强度为277MPa。
将本实施例制备的高强耐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进行高温持久性能测试:
将合金在200℃条件下加热200小时后,合金拉伸试样的抗拉强度为245MPa;
将合金在250℃条件下加热200小时后,合金拉伸试样的抗拉强度为202MPa。

Claims (2)

1.一种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的化学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为:Cu:6~7%,Mn:0.5~0.7%,Ni:0.5~0.7%,Cr:0.2~0.4%,Fe:0.2~0.3%,Be:0.3~0.4%,Mo:0.2~0.3%,V:0.2~0.3%,Ti:0.15~0.25%,B:0.01~0.015%,Ce:2.5~3%,La:1.5~2%,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的合金在250℃的高温瞬时抗拉强度为272~280MPa;所述的合金在200℃条件下加热200小时的抗拉强度为238~245Mp;所述的合金在250℃条件下加热200小时的抗拉强度为197~205Mpa。
2.权利要求1所述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熔炼:
将铝铬中间合金放入坩埚,加热至920~930℃,待其完全熔化后,将炉温降至780~800℃;
按设定的合金成分,加入铝铜中间合金、铝锰中间合金、铝铍中间合金,铝镍中间合金,铝钼中间合金、铝钒中间合金、铝钛硼中间合金,铝稀土中间合金,铝铁中间合金和铝,2/3以上的炉料溶化后,加入覆盖剂,待炉料全部熔化后,将炉温降至720~730℃保温15~20min;其中,加入覆盖剂的成分质量含量为:萤石35%,石英砂20%,工业盐45%;加入覆盖剂的量为:每平方米坩埚横截面积加入0.2~0.3kg;
待炉温稳定后,扒去熔渣,加入铝精炼剂后,在725~730℃下保温10~15min后撇渣,得到精炼金属熔液;其中铝精炼剂分两次加入,第一次压入量为铝精炼剂总质量的3/5~2/3,第二次压入余量;其中,加入铝精炼剂的成分质量含量为:萤石25%,石英砂20%,工业盐55%,加入铝精炼剂的总量为:每吨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加入1~3kg;
步骤2,浇铸:将铸造模具预热至240~260℃,将精炼金属熔液浇注成铸坯;
步骤3,热处理:
对铸坯进行固溶+时效处理,在525~535℃保温7~9h,然后在60~100℃的水中淬火,在170~180℃下保温5~7h,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
CN201510835641.3A 2015-11-26 2015-11-26 一种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859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35641.3A CN105385908B (zh) 2015-11-26 2015-11-26 一种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35641.3A CN105385908B (zh) 2015-11-26 2015-11-26 一种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85908A CN105385908A (zh) 2016-03-09
CN105385908B true CN105385908B (zh) 2017-07-04

Family

ID=55418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3564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85908B (zh) 2015-11-26 2015-11-26 一种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8590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1367B (zh) * 2009-09-09 2012-08-15 贵州华科铝材料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Be-Mo-RE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30578B (zh) * 2015-01-26 2018-04-17 上海交通大学 高塑性铸造铝合金及其重力铸造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85908A (zh) 2016-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61689B (zh) 一种耐热铸造铝合金及其挤压铸造方法
CN104561688A (zh) 一种耐热铸造铝合金及其重力铸造方法
CN106521243A (zh) 一种Ni‑Cr‑Mo‑Nb‑Al‑Ti系高温合金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409213B (zh) 一种热处理强化的高强镁合金的制备方法
CN102758109B (zh) 一种高强度耐磨耐热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41757B (zh) 一种含Mo‑Be耐热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59875B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活塞的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00884B (zh) 一种亚共晶Al-Mg2Si合金的变质及细化方法
CN101353747A (zh) 压铸耐热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30577A (zh) 一种耐热铸造铝合金及其压力铸造方法
CN104357714A (zh) 一种铝硅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052314A1 (zh) 一种高强韧性高硬度的镁基高熵合金及制备方法
CN102021428B (zh) Sc-RE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02617A (zh) 汽车用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41756B (zh) 一种含Fe‑Be耐热铝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52077A (zh) 一种压铸用高强度高屈服低熔点铝合金
CN109504881A (zh) 一种Al-Si-Cu-Mg-Ni-Sr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活塞
CN108359856B (zh) 一种含Ni-Be-Mo高强耐热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85909B (zh) 一种含Fe‑Mo耐热铝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88953A (zh) 高强高韧Al-Cu系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铁路机车零部件
CN107858567B (zh) 一种免热处理的耐热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85908B (zh) 一种含Mo‑Be‑Fe耐热铝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61767A (zh) 一种含w相的抗蠕变性能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88544A (zh) 一种Sn、Si复合强化的新型耐热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05737B (zh) 一种晶粒细化型铸造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04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