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85130A - 耐候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耐候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85130A
CN105385130A CN201410452791.1A CN201410452791A CN105385130A CN 105385130 A CN105385130 A CN 105385130A CN 201410452791 A CN201410452791 A CN 201410452791A CN 105385130 A CN105385130 A CN 1053851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polycarbonate
district
raw material
min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5279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栾蓉
王世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Yi Shibao Pla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Yi Shibao Pla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Yi Shibao Pla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Yi Shibao Plas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5279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8513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385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51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环保耐候的聚碳酸酯改性材料。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常用缩写PC,是一种强韧的热塑性树脂,耐弱酸,耐弱碱,耐中性油。聚碳酸酯不耐紫外光,不耐强碱。聚碳酸酯无色透明,耐热,抗冲击,在普通使用温度内都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聚碳酸酯主要性能缺陷是耐水解稳定性不够高,对缺口敏感,耐有机化学品性,耐刮痕性较差,长期暴露于紫外线中会发黄。因此,将聚碳酸酯用于制造要求防耐候的产品时,必须进行防老化处理。本发明所得耐候聚碳酸酯材料的力学性能能够达到使用标准,并且能够极大提高聚碳酸酯材料的稳定性能,使聚碳酸酯材料在使用时提高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耐候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聚碳酸酯材料生产技术领域,改善聚碳酸酯原有的不足,生产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产品。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常用缩写PC,是一种强韧的热塑性树脂,现在是产量仅次于聚酰胺的第二大工程塑料聚碳酸酯耐弱酸,耐弱碱,耐中性油。聚碳酸酯不耐紫外光,不耐强碱。聚碳酸酯无色透明,耐热,抗冲击,在普通使用温度内都有良好的机械性能。PC主要性能缺陷是耐水解稳定性不够高,对缺口敏感,耐有机化学品性,耐刮痕性较差,长期暴露于紫外线中会发黄。因此,将聚碳酸酯用于制造要求防耐候的产品时,必须进行防老化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环保耐候的聚碳酸酯改性材料。
所述耐候聚碳酸酯材料由下列重量比原料组成:
聚碳酸酯原料:100
碳酸钙:5.0~6.0
滑石粉:4.5~5.5
云母粉:4.5~5.5
高岭土:4.5~5.5
二氧化硅:4.5~5.5
抗氧剂(乙烯-辛烯的共聚物):0.5~1.5
着色剂:0.8
紫外光吸收剂(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8.5~9.5
光稳定剂:8.5~9.5
分散润滑剂(TAS-2A):0.5~1.5
该耐候聚碳酸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将各种原料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7-8分钟,再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冷却、切粒、包装成品即可;其中,双螺杆挤出机一区温度为120-130℃,二区为170-180℃,三区为230-240℃,四区为240-250℃;五区为210-220℃,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0-15Mp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以下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非对其加以限定。
实施例1:
(1)按重量比分分别称取各原料如下:
聚碳酸酯原料:100
碳酸钙:5.0
滑石粉:4.5
云母粉:4.5
高岭土:4.5
二氧化硅:4.5
抗氧剂(乙烯-辛烯的共聚物):0.5
着色剂:0.8
紫外光吸收剂(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8.5
光稳定剂:8.5
分散润滑剂(TAS-2A):0.5
(2)先将各种原料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7-8分钟,再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冷却、切粒、包装成品即可;其中,双螺杆挤出机一区温度为120-130℃,二区为170-180℃,三区为230-240℃,四区为240-250℃;五区为210-220℃,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0-15Mpa。
实验结果:
实施例2:
(1)按重量比分分别称取各原料如下:
聚碳酸酯原料:100
碳酸钙:5.5
滑石粉:5.5
云母粉:5.5
高岭土:5.5
二氧化硅:5.5
抗氧剂(乙烯-辛烯的共聚物):1.0
着色剂:0.8
紫外光吸收剂(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9.0
光稳定剂:9.0
分散润滑剂(TAS-2A):1.0
(2)先将各种原料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7-8分钟,再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冷却、切粒、包装成品即可;其中,双螺杆挤出机一区温度为120-130℃,二区为170-180℃,三区为230-240℃,四区为240-250℃;五区为210-220℃,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0-15Mpa。
实验结果:
实施例3:
(1)按重量比分分别称取各原料如下:
聚碳酸酯原料:100
碳酸钙:6.0
滑石粉:5.5
云母粉:5.5
高岭土:5.5
二氧化硅:5.5
抗氧剂(乙烯-辛烯的共聚物):1.5
着色剂:0.8
紫外光吸收剂(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9.5
光稳定剂:9.5
分散润滑剂(TAS-2A):1.5
(2)先将各种原料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7-8分钟,再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冷却、切粒、包装成品即可;其中,双螺杆挤出机一区温度为120-130℃,二区为170-180℃,三区为230-240℃,四区为240-250℃;五区为210-220℃,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0-15Mpa。
实验结果: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举例说明,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通过上述实验表明,其中实施例2为最优重量比,通过本方法制造的耐候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环保耐候的聚碳酸酯改性材料。
所述耐候聚碳酸酯材料由下列重量比原料组成:
聚碳酸酯原料:100
碳酸钙:5.0~6.0
滑石粉:4.5~5.5
云母粉:4.5~5.5
高岭土:4.5~5.5
二氧化硅:4.5~5.5
抗氧剂(乙烯-辛烯的共聚物):0.5~1.5
着色剂:0.8
紫外光吸收剂(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8.5~9.5
光稳定剂:8.5~9.5
分散润滑剂(TAS-2A):0.5~1.5
该耐候聚碳酸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将各种原料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7-8分钟,再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冷却、切粒、包装成品即可;其中,双螺杆挤出机一区温度为120-130℃,二区为170-180℃,三区为230-240℃,四区为240-250℃;五区为210-220℃,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0-15Mp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以下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非对其加以限定。
实施例1:
(1)按重量比分分别称取各原料如下:
聚碳酸酯原料:100
碳酸钙:5.0
滑石粉:4.5
云母粉:4.5
高岭土:4.5
二氧化硅:4.5
抗氧剂(乙烯-辛烯的共聚物):0.5
着色剂:0.8
紫外光吸收剂(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8.5
光稳定剂:8.5
分散润滑剂(TAS-2A):0.5
(2)先将各种原料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7-8分钟,再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冷却、切粒、包装成品即可;其中,双螺杆挤出机一区温度为120-130℃,二区为170-180℃,三区为230-240℃,四区为240-250℃;五区为210-220℃,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0-15Mpa。
实验结果:
实施例2:
(1)按重量比分分别称取各原料如下:
聚碳酸酯原料:100
碳酸钙:5.5
滑石粉:5.5
云母粉:5.5
高岭土:5.5
二氧化硅:5.5
抗氧剂(乙烯-辛烯的共聚物):1.0
着色剂:0.8
紫外光吸收剂(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9.0
光稳定剂:9.0
分散润滑剂(TAS-2A):1.0
(2)先将各种原料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7-8分钟,再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冷却、切粒、包装成品即可;其中,双螺杆挤出机一区温度为120-130℃,二区为170-180℃,三区为230-240℃,四区为240-250℃;五区为210-220℃,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0-15Mpa。
实验结果:
实施例3:
(1)按重量比分分别称取各原料如下:
聚碳酸酯原料:100
碳酸钙:6.0
滑石粉:5.5
云母粉:5.5
高岭土:5.5
二氧化硅:5.5
抗氧剂(乙烯-辛烯的共聚物):1.5
着色剂:0.8
紫外光吸收剂(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9.5
光稳定剂:9.5
分散润滑剂(TAS-2A):1.5
(2)先将各种原料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7-8分钟,再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冷却、切粒、包装成品即可;其中,双螺杆挤出机一区温度为120-130℃,二区为170-180℃,三区为230-240℃,四区为240-250℃;五区为210-220℃,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0-15Mpa。
实验结果: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举例说明,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通过上述实验表明,其中实施例2为最优重量比,通过本方法制造的耐候聚碳酸酯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弯曲强度等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Claims (3)

1.一种耐候聚碳酸酯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比原料组成:
聚碳酸酯原料:100
碳酸钙:5.0~6.0
滑石粉:4.5~5.5
云母粉:4.5~5.5
高岭土:4.5~5.5
二氧化硅:4.5~5.5
抗氧剂(乙烯-辛烯的共聚物):0.5~1.5
着色剂:0.8
紫外光吸收剂(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8.5~9.5
光稳定剂:8.5~9.5
分散润滑剂(TAS-2A):0.5~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候聚碳酸材料,其特征在于,最优重量比原料组成为:
聚碳酸酯原料:100
碳酸钙:5.5
滑石粉:5.0
云母粉:5.0
高岭土:5.0
二氧化硅:5.0
抗氧剂(乙烯-辛烯的共聚物):1.0
着色剂:0.8
紫外光吸收剂(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9.0
光稳定剂:9.0
分散润滑剂(TAS-2A):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候聚碳酸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先将各种原料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7-8分钟,再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冷却、切粒、包装成品即可;其中,双螺杆挤出机一区温度为120-130℃,二区为170-180℃,三区为230-240℃,四区为240-250℃;五区为210-220℃,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0-15Mpa。
CN201410452791.1A 2014-09-05 2014-09-05 耐候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3851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52791.1A CN105385130A (zh) 2014-09-05 2014-09-05 耐候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52791.1A CN105385130A (zh) 2014-09-05 2014-09-05 耐候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85130A true CN105385130A (zh) 2016-03-09

Family

ID=55417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52791.1A Pending CN105385130A (zh) 2014-09-05 2014-09-05 耐候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8513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96997A (zh) * 2016-11-10 2017-03-15 黄文意 一种耐候性好的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44132A (zh) * 2020-12-24 2021-04-13 嘉兴领科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抗冲性能优异的高硬度高耐候聚碳酸酯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85645A (zh) * 2022-12-27 2023-03-14 广东玖洲聚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备电子产品外壳的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96997A (zh) * 2016-11-10 2017-03-15 黄文意 一种耐候性好的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44132A (zh) * 2020-12-24 2021-04-13 嘉兴领科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抗冲性能优异的高硬度高耐候聚碳酸酯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85645A (zh) * 2022-12-27 2023-03-14 广东玖洲聚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备电子产品外壳的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785645B (zh) * 2022-12-27 2024-04-19 广东玖洲聚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备电子产品外壳的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85130A (zh) 耐候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62098A (zh) 废旧聚氯乙烯再生利用材料
CN108148372A (zh) 耐候性聚碳酸酯材料
CN105385019A (zh) 空心玻璃微珠增强聚丙烯材料
CN106800749A (zh) 玻纤增强pet材料
CN105462211A (zh) 改性聚碳酸酯材料
CN103509271A (zh) 聚苯乙烯碳酸钙填充改性材料
CN105462218A (zh) 一种耐候聚碳酸酯改性材料
CN106800761A (zh) 阻燃增强聚碳酸酯材料
CN106750838A (zh) 空心玻璃微珠填充改性聚乙烯材料
CN103509290A (zh) 废旧聚氯乙烯再生材料
CN106751643A (zh) 改性聚碳酸酯材料
CN105462059A (zh) 一种改性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48245A (zh) 一种高密度改性聚乙烯专用色母材料
CN105462058A (zh) 聚丙烯玻纤增强改性材料
CN105462102A (zh) 废旧聚氯乙烯再生材料
CN106893289A (zh) 改性聚碳酸酯材料
CN105440473A (zh) 一种耐候聚氯乙烯专用母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85020A (zh) 阻燃聚丙烯色母材料
CN105462208A (zh) 阻燃增强聚碳酸酯材料
CN105419042A (zh) 一种聚乙烯(pe)耐候色母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19041A (zh) 一种聚乙烯耐候色母材料
CN108148306A (zh) 一种阻燃聚苯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0840A (zh) 空心玻璃微珠填充改性聚乙烯材料
CN105462096A (zh) 玻纤增强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