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80649A - 一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射频接收线圈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射频接收线圈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80649A
CN105380649A CN201510891094.0A CN201510891094A CN105380649A CN 105380649 A CN105380649 A CN 105380649A CN 201510891094 A CN201510891094 A CN 201510891094A CN 105380649 A CN105380649 A CN 1053806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bed
receiving coil
distance
centre
fixing poi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9109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会东
胡红兵
史建华
金浩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usoft Medical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usoft Medical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usoft Medical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usoft Medical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9109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80649A/zh
Publication of CN1053806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0649A/zh
Priority to US15/267,054 priority patent/US20170160353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 A61B5/05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involving electronic [EMR] or nuclear [NMR] magnetic resonance, e.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0Sample handling arrangements, e.g. sample cells, spinning mechanisms
    • G01R33/307Sample handling arrangements, e.g. sample cells, spinning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ving the sample relative to the MR system, e.g. spinning mechanisms, flow cells or means for positioning the sample inside a spectromet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0Means for positioning the patient in relation to the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 A61B5/704Tab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2Excitation or detection systems, e.g. us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 G01R3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 G01R33/34007Manufacture of RF coils, e.g. us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 technology; additional hardware for providing mechanical support to the RF coil assembly or to part thereof, e.g. a support for moving the coil assembly relative to the remainder of the MR syste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2Excitation or detection systems, e.g. us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 G01R3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 G01R33/3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comprising surface coils
    • G01R33/34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comprising surface coils comprising arrays of sub-coils, i.e. phased-array coils with flexible receiver channe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2Excitation or detection systems, e.g. us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 G01R3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 G01R33/3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comprising surface coil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射频接收线圈的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射频接收线圈、患者和支撑床的位置固定后,通过自动获取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距离,以及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到核磁共振成像MRI系统成像中心的距离,确定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MRI系统成像中心的距离,从而驱动所述支撑床的电机,使所述支撑床运行等于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MRI系统成像中心的距离,实现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定位于MRI系统成像中心。本发明无需手动采用激光灯进行定位,而是在确定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MRI系统成像中心的距离后,直接驱动支撑床的电机,自动完成射频接收线圈的定位。

Description

一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射频接收线圈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磁共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射频接收线圈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核磁共振成像(英文:MagneticResonanceImaging;简称:MRI)系统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对患者待扫描部位进行扫描成像的系统。由于MRI系统采用射频能量激发人体中氢原子,并利用梯度电磁场空间编码的方式对处于不同位置氢原子进行检测,因此其本身具有优异的软组织对比度、无创伤、无电离辐射等优点。
目前,日常的医学临床应用中MRI系统被广泛应用,尤其在肿瘤、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心血管诊断方面表现的尤为重要。在MRI系统中,射频接收线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提高对人体中被激发的氢原子微弱的驰豫信号的采集质量,MRI系统配置的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需要被准确定位到MRI系统的成像中心,这样MRI系统才能利用射频接收线圈最优的成像区域,得到最优的图像质量。
现有的射频接收线圈定位方式是利用激光灯将MRI系统的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定位到成像中心的。具体的,MRI系统操作者需要手动对承载患者的支撑床进行缓慢移动,并且在移动过程中随时注意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与激光灯所在位置的距离,手动实现射频接收线圈的定位。可见,整个定位过程耗时较长,可能对患者情绪等造成一定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射频接收线圈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射频接收线圈的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射频接收线圈、患者和支撑床的位置固定后,自动获取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距离,作为第一距离,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包括所述支撑床的头端或尾端;
获取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到核磁共振成像MRI系统成像中心的距离,作为第二距离;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确定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MRI系统成像中心的距离,作为第三距离;
驱动所述支撑床的电机,使所述支撑床运行等于所述第三距离的位移,实现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定位。
优选地,所述射频接收线圈包括多通道的体部线圈,所述多通道的体部线圈用于患者进行躯干部位的扫描。
优选地,所述支撑床的两侧滑槽中至少一个滑槽的两侧预埋有线性电阻;
所述获取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距离,具体为:
利用所述线性电阻,获取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射频接收线圈至少设置有两个固定点,所述两个固定点与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距离相等,所述两个固定点分别通过绑带与所述线性电阻中的两个位置点连接;
所述获取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距离,包括:
通过计算所述位置点中的任一个位置点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长度,得到所述固定点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长度;
根据所述固定点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长度,确定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射频接收线圈至少设置有四个固定点,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为由所述四个固定点确定的矩形的中心,所述四个固定点通过绑带分别与所述线性电阻中的四个位置点连接;
所述获取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距离,包括:
通过计算所述四个位置点中处于同一侧的两个位置点分别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长度,得到所述两个位置点对应的两个固定点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长度;
根据所述两个固定点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长度,计算所述两个固定点的中点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长度;
将所述两个固定点的中点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长度,确定为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距离。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射频接收线圈的定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射频接收线圈、患者和支撑床的位置固定后,自动获取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距离,作为第一距离,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包括所述支撑床的头端或尾端;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到核磁共振成像MRI系统成像中心的距离,作为第二距离;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确定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MRI系统成像中心的距离,作为第三距离;
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支撑床的电机,使所述支撑床运行等于所述第三距离的位移,实现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定位。
优选地,所述射频接收线圈包括多通道的体部线圈,所述多通道的体部线圈用于患者进行躯干部位的扫描。
优选地,所述支撑床的两侧滑槽中至少一个滑槽的两侧预埋有线性电阻;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利用所述线性电阻,获取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射频接收线圈至少设置有两个固定点,所述两个固定点与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距离相等,所述两个固定点分别通过绑带与所述线性电阻中的两个位置点连接;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通过计算所述位置点中的任一个位置点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长度,得到所述固定点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长度;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固定点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长度,确定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射频接收线圈至少设置有四个固定点,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为由所述四个固定点确定的矩形的中心,所述四个固定点通过绑带分别与所述线性电阻中的四个位置点连接;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通过计算所述四个位置点中处于同一侧的两个位置点分别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长度,得到所述两个位置点对应的两个固定点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长度;
第三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两个固定点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长度,计算所述两个固定点的中点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长度;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两个固定点的中点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长度,确定为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距离。
本发明提供的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射频接收线圈的定位方法中,在射频接收线圈、患者和支撑床的位置固定后,通过自动获取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距离,以及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到核磁共振成像MRI系统成像中心的距离,确定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MRI系统成像中心的距离,从而驱动所述支撑床的电机,使所述支撑床运行等于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MRI系统成像中心的距离,实现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定位于MRI系统成像中心。本发明无需手动采用激光灯进行定位,而是在确定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MRI系统成像中心的距离后,直接驱动支撑床的电机,自动完成射频接收线圈的定位。与现有技术的手动采用激光等定位方式相比,本发明能够提高定位效率,节省定位过程的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核磁共振成像MRI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射频接收线圈的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预埋线性电阻滑槽的支撑床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支撑床与射频接收线圈位置固定后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支撑床与射频接收线圈位置固定后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射频接收线圈的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核磁共振成像MRI系统,其主要由磁体、梯度线圈、射频发射线圈、射频接收线圈和承载患者的支撑床等硬件组成,如图1所示,右侧为MRI系统的横切示意图。其中,磁体主要提供成像所需的本地磁场强度;梯度线圈主要对成像体进行空间编码,提供成像的位置信息;射频发射线圈主要用于激励成像区域的氢原子;射频接收线圈主要用于感应驰豫的氢原子信号;支撑床用于支撑和摆位患者,并实现精准的定位和移动。为了得到较好的成像图像质量,本发明实施例需要将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移到磁场均匀度最好、梯度线性度最佳的磁体中心,即本发明实施例后续说到的MRI系统的成像中心,从而完成射频接收线圈的定位。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射频接收线圈的定位方法,参考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射频接收线圈的定位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
S201:在射频接收线圈、患者和支撑床的位置固定后,自动获取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距离,作为第一距离,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包括所述支撑床的头端或尾端。
S202:获取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到核磁共振成像MRI系统成像中心的距离,作为第二距离。
S203: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确定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MRI系统成像中心的距离,作为第三距离。
S204:驱动所述支撑床的电机,使所述支撑床运行等于所述第三距离的位移,实现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定位。
当患者与MRI系统的射频接收线圈摆位好之后,所述射频接收线圈可以通过魔术贴绑带的方式固定。魔术贴绑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射频接收线圈上,另外一端则固定在承载患者的支撑床上。由于魔术贴绑带固定在支撑床上的一端可以自由的在支撑床的滑槽里滑动,因此对于不同身高的患者,或者临床扫描部位不同的患者,这种固定方式均可以自由的满足。
本发明实施例在利用上述固定方式将射频接收线圈、患者和支撑床的位置固定后,获取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支撑床的任意一端(支撑床的头端或者尾端)的距离,以下称为第一距离。
为了实现所述第一距离的获取,本发明实施例对现有的MRI系统进行了改造,事实上至少对支撑床的滑槽进行了改造。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将所述支撑床的两侧滑槽中的至少一个滑槽的两侧预埋有线性电阻。所述线性电阻的单位长度的阻值为r,当绑带的一端在滑槽不同位置时,将形成不同的电阻值,并且所述电阻值的大小与该绑带一端的位置点相距支撑床任一端的位移成正比。通过测量线性电阻的阻值能够计算任一节线性电阻的长度,即确定任一位置点距支撑床任一端的位移。参考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预埋线性电阻滑槽的支撑床示意图,其中,图3中的支撑床的两侧滑槽均预埋了线性电阻。
由于线性电阻上的任意一个位置点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距离是可以通过计算确定的。所以,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利用所述线性电阻,获取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距离。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射频接收线圈至少设置有一个固定点,所述固定点通过绑带与所述线性电阻中的一个位置点连接。如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床与射频接收线圈位置固定后的示意图,其中所述射频接收线圈至少设置有两个固定点A、D,所述两个固定点与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距离相等。另外,为了起到额外的固定作用,所述射频接收线圈还可以包括B、C、E、F固定点。当所述固定点A通过绑带与线性电阻的一个位置点a连接后,通过计算所述位置点a距支撑床尾端的距离,确定所述第一距离。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射频接收线圈至少设置有两个固定点,所述两个固定点通过绑带与所述线性电阻中的两个位置点连接。如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床与射频接收线圈位置固定后的示意图,其中所述射频接收线圈至少设置有四个固定点A、B、C、D,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为由所述四个固定点确定的矩形的中心。另外,为了起到额外的固定作用,所述射频接收线圈还可以包括其他固定点。当所述固定点A、B分别通过绑带与线性电阻的位置点a、b连接后,通过计算所述位置点a、b距支撑床尾端的距离,进而确定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支撑床尾端的距离。由于所述固定点A、B连线的中点距所述支撑床尾端的距离为所述位置点a、b距支撑床尾端的距离的平均值,所以所述位置点a、b距支撑床尾端的距离的平均值即为所述第一距离。
依照上述两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列举出若干能够实现获取所述第一距离的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由于核磁共振成像MRI系统能够实时获取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到MRI系统成像中心的距离,以下称为第二距离。所以,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利用获取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计算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MRI系统成像中心的距离,以下称为第三距离。
实际应用中,如果所述第一距离是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尾端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是所述支撑床的尾端到系统成像中心的距离,则所述第三距离具体为所述第二距离减去所述第一距离的值。另外,如果所述第一距离是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头端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是所述支撑床的头端到系统成像中心的距离,则所述第三距离具体为所述第一距离加上所述第二距离的值。另外,如果所述第一距离是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头端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是所述支撑床的尾端到系统成像中心的距离,则所述第三距离具体为所述第一距离加上所述第二距离与所述支撑床长度差的值。另外,如果所述第一距离是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尾端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是所述支撑床的头端到系统成像中心的距离,则所述第三距离具体为所述第二距离与所述支撑床长度的和减去所述第一距离的值。
最后,本发明实施例在确定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MRI系统成像中心的距离后,驱动所述支撑床的电机,使得所述支撑床直接向前运行等于所述第三距离的位移,实现所述射频接收线圈自动定位到所述MRI系统的成像中心。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射频接收线圈可以包括多通道的体部线圈,所述多通道的体部线圈用于患者进行躯干部位的扫描;也可以包括脑部线圈,用于患者进行脑部的扫描;还可以包括脚部线圈,用于患者进行脚部的扫描。实际应用中,患者在进行躯干部位的核磁共振成像时,由于呼吸和不自主的运动可能会带来核磁共振的运动伪影,所以,本发明实施例为了减少核磁共振成像中由于射频接收线圈运动或者滑落产生的伪影,更常用于患者进行躯干部位扫描的定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射频接收线圈的定位方法中,在射频接收线圈、患者和支撑床的位置固定后,通过自动获取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距离,以及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到核磁共振成像MRI系统成像中心的距离,确定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MRI系统成像中心的距离,从而驱动所述支撑床的电机,使所述支撑床运行等于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MRI系统成像中心的距离,实现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定位于MRI系统成像中心。本发明实施例无需手动采用激光灯进行定位,而是在确定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MRI系统成像中心的距离后,直接驱动支撑床的电机,自动完成射频接收线圈的定位。与现有技术的手动采用激光等定位方式相比,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定位效率,节省定位过程的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射频接收线圈的定位装置,参考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射频接收线圈的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601,用于在射频接收线圈、患者和支撑床的位置固定后,自动获取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距离,作为第一距离,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包括所述支撑床的头端或尾端;
第二获取模块602,用于获取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到核磁共振成像MRI系统成像中心的距离,作为第二距离;
确定模块6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确定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MRI系统成像中心的距离,作为第三距离;
驱动模块604,用于驱动所述支撑床的电机,使所述支撑床运行等于所述第三距离的位移,实现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定位。
实际应用中,所述射频接收线圈包括多通道的体部线圈,所述多通道的体部线圈用于患者进行躯干部位的扫描。
一种实现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的方式中,所述支撑床的两侧滑槽中至少一个滑槽的两侧预埋有线性电阻;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利用所述线性电阻,获取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距离。
具体的,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射频接收线圈至少设置有两个固定点,所述两个固定点与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距离相等,所述两个固定点分别通过绑带与所述线性电阻中的两个位置点连接;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通过计算所述位置点中的任一个位置点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长度,得到所述固定点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长度;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固定点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长度,确定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距离。
另外,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的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射频接收线圈至少设置有四个固定点,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为由所述四个固定点确定的矩形的中心,所述四个固定点通过绑带分别与所述线性电阻中的四个位置点连接;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通过计算所述四个位置点中处于同一侧的两个位置点分别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长度,得到所述两个位置点对应的两个固定点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长度;
第三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两个固定点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长度,计算所述两个固定点的中点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长度;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两个固定点的中点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长度,确定为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距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射频接收线圈的定位装置能够实现以下功能:在射频接收线圈、患者和支撑床的位置固定后,自动获取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距离,作为第一距离,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包括所述支撑床的头端或尾端;获取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到核磁共振成像MRI系统成像中心的距离,作为第二距离;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确定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MRI系统成像中心的距离,作为第三距离;驱动所述支撑床的电机,使所述支撑床运行等于所述第三距离的位移,实现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定位。本发明实施例无需手动采用激光灯进行定位,而是在确定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MRI系统成像中心的距离后,直接驱动支撑床的电机,自动完成射频接收线圈的定位。与现有技术的手动采用激光等定位方式相比,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定位效率,节省定位过程的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射频接收线圈的定位方法及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射频接收线圈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射频接收线圈、患者和支撑床的位置固定后,自动获取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距离,作为第一距离,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包括所述支撑床的头端或尾端;
获取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到核磁共振成像MRI系统成像中心的距离,作为第二距离;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确定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MRI系统成像中心的距离,作为第三距离;
驱动所述支撑床的电机,使所述支撑床运行等于所述第三距离的位移,实现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接收线圈包括多通道的体部线圈,所述多通道的体部线圈用于患者进行躯干部位的扫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床的两侧滑槽中至少一个滑槽的两侧预埋有线性电阻;
所述获取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距离,具体为:
利用所述线性电阻,获取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接收线圈至少设置有两个固定点,所述两个固定点与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距离相等,所述两个固定点分别通过绑带与所述线性电阻中的两个位置点连接;
所述获取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距离,包括:
通过计算所述位置点中的任一个位置点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长度,得到所述固定点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长度;
根据所述固定点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长度,确定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接收线圈至少设置有四个固定点,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为由所述四个固定点确定的矩形的中心,所述四个固定点通过绑带分别与所述线性电阻中的四个位置点连接;
所述获取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距离,包括:
通过计算所述四个位置点中处于同一侧的两个位置点分别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长度,得到所述两个位置点对应的两个固定点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长度;
根据所述两个固定点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长度,计算所述两个固定点的中点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长度;
将所述两个固定点的中点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长度,确定为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距离。
6.一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射频接收线圈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射频接收线圈、患者和支撑床的位置固定后,自动获取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距离,作为第一距离,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包括所述支撑床的头端或尾端;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到核磁共振成像MRI系统成像中心的距离,作为第二距离;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确定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MRI系统成像中心的距离,作为第三距离;
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支撑床的电机,使所述支撑床运行等于所述第三距离的位移,实现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接收线圈包括多通道的体部线圈,所述多通道的体部线圈用于患者进行躯干部位的扫描。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床的两侧滑槽中至少一个滑槽的两侧预埋有线性电阻;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利用所述线性电阻,获取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接收线圈至少设置有两个固定点,所述两个固定点与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距离相等,所述两个固定点分别通过绑带与所述线性电阻中的两个位置点连接;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通过计算所述位置点中的任一个位置点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长度,得到所述固定点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长度;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固定点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长度,确定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接收线圈至少设置有四个固定点,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为由所述四个固定点确定的矩形的中心,所述四个固定点通过绑带分别与所述线性电阻中的四个位置点连接;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通过计算所述四个位置点中处于同一侧的两个位置点分别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长度,得到所述两个位置点对应的两个固定点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长度;
第三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两个固定点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长度,计算所述两个固定点的中点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长度;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两个固定点的中点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长度,确定为所述射频接收线圈的中心距所述支撑床的任一端的距离。
CN201510891094.0A 2015-12-07 2015-12-07 一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射频接收线圈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53806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91094.0A CN105380649A (zh) 2015-12-07 2015-12-07 一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射频接收线圈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US15/267,054 US20170160353A1 (en) 2015-12-07 2016-09-15 Positioning radio frequency receiver coil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91094.0A CN105380649A (zh) 2015-12-07 2015-12-07 一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射频接收线圈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80649A true CN105380649A (zh) 2016-03-09

Family

ID=55413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91094.0A Pending CN105380649A (zh) 2015-12-07 2015-12-07 一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射频接收线圈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160353A1 (zh)
CN (1) CN10538064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3674A (zh) * 2018-01-03 2018-07-20 上海东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磁共振成像系统接收线圈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8378852A (zh) * 2018-02-08 2018-08-10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定位扫描床位的方法及终端、扫描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07257A (zh) * 2019-05-07 2019-07-12 上海东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磁共振发射线圈及磁共振设备
CN110007258A (zh) * 2019-05-15 2019-07-12 上海东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磁共振系统的接收线圈位置的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34068B2 (en) 2017-08-11 2022-12-27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a target position of a scanning tabl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72652Y (zh) * 2001-04-19 2002-01-23 赵东红 数字式体前屈计
CN1977766A (zh) * 2005-11-30 2007-06-13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大视野成像装置
US20090027053A1 (en) * 2007-07-02 2009-01-29 Guenther Decke Magnetic resonance examination platform with independently moveable bed and antenna device
CN202288286U (zh) * 2011-10-24 2012-07-04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病床装置及其床板
CN103908255A (zh) * 2012-12-28 2014-07-09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受试者成像的标记的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72652Y (zh) * 2001-04-19 2002-01-23 赵东红 数字式体前屈计
CN1977766A (zh) * 2005-11-30 2007-06-13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大视野成像装置
US20090027053A1 (en) * 2007-07-02 2009-01-29 Guenther Decke Magnetic resonance examination platform with independently moveable bed and antenna device
CN202288286U (zh) * 2011-10-24 2012-07-04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病床装置及其床板
CN103908255A (zh) * 2012-12-28 2014-07-09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受试者成像的标记的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3674A (zh) * 2018-01-03 2018-07-20 上海东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磁共振成像系统接收线圈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8378852A (zh) * 2018-02-08 2018-08-10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定位扫描床位的方法及终端、扫描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07257A (zh) * 2019-05-07 2019-07-12 上海东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磁共振发射线圈及磁共振设备
CN110007257B (zh) * 2019-05-07 2021-10-12 上海东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磁共振发射线圈及磁共振设备
CN110007258A (zh) * 2019-05-15 2019-07-12 上海东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磁共振系统的接收线圈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10007258B (zh) * 2019-05-15 2021-04-06 上海东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磁共振系统的接收线圈位置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160353A1 (en) 2017-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80649A (zh) 一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射频接收线圈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US757326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quir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ata
US8188743B2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Zaitsev et 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freely moving objects: prospective real-time motion correction using an external optical motion tracking system
CN100471454C (zh) 利用统计图像规划层析成像测量中断层位置的方法
RU2471448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з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ультразвукового преобразователя в магнитно-резонансном томографе
US10436869B2 (en) Positioning of 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tenna within the homogeneous field zone
CN102342833B (zh) 用于建立磁共振图像的方法和相应的磁共振设备
US7847549B2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US9606205B1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RF shimming method,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ethod
NL2003804C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scan planning using symmetry detection and image registration.
EP2839307A1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ith automatic selection of a recording sequence
EP3098619A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ree-dimensional paralle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using non-uniform k-space sampling
US9964617B2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ethod and medical system
US10578691B2 (en) Gradient magnetic field generation module using plurality of coils so as to generate gradient magnetic field
US9684045B2 (en) Imaging the teeth by means of magnetic resonance technology with non-unique gradients
EP3044605B1 (en) Push-button vessel wall mri with 3d scout scan
KR101649275B1 (ko) 자기 공명 영상 생성 방법 및 그에 따른 의료 영상 장치
JP5181235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医用画像撮影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KR101541290B1 (ko) 자기 공명 신호 측정 방법 및 장치
JP4993960B2 (ja) 核磁気共鳴撮像装置
KR101767214B1 (ko) 자기 공명 영상 장치 및 그에 따른 자기 공명 영상 장치의 쉬밍 방법
KR20160120649A (ko) 자기 공명 영상 장치 및 그에 따른 자기 공명 영상 획득 방법
KR101488206B1 (ko) 개방형 자기공명영상기기에서 자장중심자기공명영상화 방법
Obuchowicz et al. Improvement of brain tractography using the BSD-DTI method on the example of subcortical u-fibers visualis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