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76372B - 一种振动马达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振动马达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76372B
CN105376372B CN201510981792.XA CN201510981792A CN105376372B CN 105376372 B CN105376372 B CN 105376372B CN 201510981792 A CN201510981792 A CN 201510981792A CN 105376372 B CN105376372 B CN 1053763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vel signal
positive
lead
signal
positive l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8179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76372A (zh
Inventor
贺驰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8179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763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76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63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763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63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动马达,包括马达本体,所述马达本体设有正引线与反引线两根引线,所述正引线与所述反引线均与所述马达本体的驱动电路及线圈连接,当所述驱动电路向所述正引线与所述反引线输入电平信号时:向所述正引线周期性地依次输入正电平信号及负电平信号,在一个信号输入周期内所述正电平信号的输入时间长度与所述负电平信号的输入时间长度相同,且所述正电平信号的绝对值大小与所述负电平信号的绝对值大小相同;向所述反引线保持输入零电平信号。本发明的一种振动马达及移动终端,使放置在桌面上的智能手机不会因为振动马达的振动而向一个方向持续移动,进而从个桌面跌落到地下,降低了智能手机摔坏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振动马达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振动马达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振动马达是智能手机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智能手机的来电提醒、闹钟提醒以及信息推送提醒等提醒功能都会用到振动马达的振动功能。振动马达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而工作的,振动马达的线圈置于智能手机的磁场中,在线圈中通入电流,线圈会受到洛仑磁力的作用,进而推动振动马达转动,由于振动马达的转子并不是中心对称的,转动的时候振动马达才会有强烈的振动感。
现有技术的智能手机,它里面的振动马达的转子,始终只会朝着一个方向转动,这样振动马达在持续的振动过程中就会给智能手机整体上施加同一个方向的力,推动智能手机向一个方向移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不会把智能手机一直放在包里或者口袋里,而是会将智能手机放在桌子上或者椅子上放置,这时如果智能手机一旦振动起来,就容易向一个方向移动。如果智能手机是放置在相对粗糙的表面上,智能手机的移动还不大明显,但是如果是放置在玻璃桌面、油腻的桌面上或者有一定倾斜的表面上,振动马达振动的结果就很有可能会导致智能手机持续向一个方向移动,从而有跌落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马达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以下问题:
智能手机放置在桌面上振动的时候,由于振动马达的转子始终只是向一个方向转动,从而使智能手机只是受到一个方向的推力,进而只是向一个方向移动,从而容易从桌面上跌落下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振动马达,包括马达本体,所述马达本体包括:
正引线,所述正引线与所述马达本体的驱动电路及线圈连接,当所述驱动电路向所述正引线输入电平信号时,其向所述正引线周期性地依次输入正电平信号、负电平信号及零电平信号,在一个信号输入周期内所述正电平信号的输入时间长度与所述负电平信号的输入时间长度相同,且所述正电平信号的绝对值大小与所述负电平信号的绝对值大小相同;
反引线,所述反引线与所述马达本体的驱动电路及线圈连接,当所述驱动电路向所述反引线输入电平信号时,其向所述反引线保持输入零电平信号;
其中,所述正引线、所述反引线、所述线圈与所述驱动电路形成一个电平信号回路,所述驱动电路向所述正引线及所述反引线同时输入电平信号,当所述正引线输入所述正电平信号时,所述马达本体的转子正转,当所述正引线输入所述负电平信号时,所述马达本体的转子反转,当所述正引线输入所述零电平信号时,所述马达本体的转子不转。
优选地,所述正引线在每个所述信号输入周期内,所述驱动电路在所述正电平信号与所述负电平信号之间输入零电平信号。
优选地,所述正引线在一个所述信号输入周期内,所述零电平信号的输入时间长度与所述正电平信号和所述负电平信号的总的输入时间长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正引线的每个所述信号输入周期分为四个时间长度相同的子信号输入周期,所述正引线的输入电平信号在第一个所述子信号输入周期内为正电平信号,在第二个所述子信号输入周期内为零电平信号,在第三个所述子信号输入周期内为负电平信号,在第四个所述子信号输入周期内为零电平信号。
优选地,所述正引线在相邻两个所述信号输入周期之间输入一段所述零电平信号。
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一振动马达,所述振动马达包括马达本体,所述马达本体包括:
正引线,所述正引线与所述马达本体的驱动电路及线圈连接,当所述驱动电路向所述正引线输入电平信号时,其向所述正引线周期性地依次输入正电平信号、负电平信号及零电平信号,在一个信号输入周期内所述正电平信号的输入时间长度与所述负电平信号的输入时间长度相同,且所述正电平信号的绝对值大小与所述负电平信号的绝对值大小相同;
反引线,所述反引线与所述马达本体的驱动电路及线圈连接,当所述驱动电路向所述反引线输入电平信号时,其向所述反引线保持输入零电平信号;
其中,所述正引线、所述反引线、所述线圈与所述驱动电路形成一个电平信号回路,所述驱动电路向所述正引线及所述反引线同时输入电平信号,当所述正引线输入所述正电平信号时,所述马达本体的转子正转,当所述正引线输入所述负电平信号时,所述马达本体的转子反转,当所述正引线输入所述零电平信号时,所述马达本体的转子不转。
优选地,所述正引线在每个所述信号输入周期内,所述驱动电路在所述正电平信号与所述负电平信号之间输入零电平信号。
优选地,所述正引线在一个所述信号输入周期内,所述零电平信号的输入时间长度与所述正电平信号和所述负电平信号的总的输入时间长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正引线的每个所述信号输入周期分为四个时间长度相同的子信号输入周期,所述正引线的输入电平信号在第一个所述子信号输入周期内为正电平信号,在第二个所述子信号输入周期内为零电平信号,在第三个所述子信号输入周期内为负电平信号,在第四个所述子信号输入周期内为零电平信号。
优选地,所述正引线在相邻两个所述信号输入周期之间输入一段所述零电平信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振动马达及移动终端,通过使振动马达的转子在一个信号输入周期的上半部分时间长度内进行正转,在一个信号输入周期的下半部分时间长度内进行反转的转动方式,使得振动马达给智能手机的正反推力在一个振动周期内相互抵消,从而使放置在桌面上的智能手机不会因为振动马达的振动而向一个方向持续移动,进而从个桌面跌落到地下,降低了智能手机摔坏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一种振动马达与其正引线及反引线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一种振动马达的正引线周期性地输入正、负和零电平信号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一种振动马达的正引线周期性地输入正电平信号和零电平信号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的一种振动马达的反引线周期性地输入固定大小正电平信号的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的一种振动马达的正引线与反引线周期性地输入正、负和零电平信号得到的电平信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是本实施例的一种振动马达与其正引线30及反引线20的连接示意图,正引线30的正电平信号用V1表示,反引线20的正电平信号用V0表示,图2是本实施例的一种振动马达的正引线30周期性地输入正、负和零电平信号的示意图。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
本发明的一种振动马达,包括马达本体10,所述马达本体10底端设有两根引线,分别为正引线30和反引线20。它们均与所述马达本体10底部连接,具体与所述马达本体10的驱动电路(图中未标示)及线圈(图中未标示)连接,其中,所述正引线30、所述反引线20、所述线圈与所述驱动电路形成一个电平信号回路。
当所述驱动电路向所述正引线30和所述反引线20同时输入电平信号时,所述马达本体10的线圈会作用于转子(图中未标示),使其转动。当所述正引线30的输入电平信号和所述反引线20输入的电平信号在整体上最终呈现为正电平信号时,所述马达本体10的转子正转,反之则所述马达本体10的转子反转,当为零电平信号时则所述马达本体10的转子不转动。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当我们要启动振动马达时,接通电源,所述驱动电路向所述正引线30周期性地依次输入正电平信号、负电平信号和零电平信号,在一个信号输入周期内所述正电平信号的输入时间长度与所述负电平信号的输入时间长度相同,且所述正电平信号的绝对值大小与所述负电平信号的绝对值大小相同,它们的绝对值大小均为V1。同时所述驱动电路向所述反引线20保持输入零电平信号。这样总的来说,对所述马达本体10起到作用的只是所述正引线30输入的正电平信号、负电平信号和零电平信号,当所述正引线30输入所述正电平信号时,所述马达本体10的转子正转,当所述正引线30输入所述负电平信号时,所述马达本体10的转子反转,当所述正引线30输入所述零电平信号时,所述马达本体10的转子不转。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正引线30在每个所述信号输入周期内,所述驱动电路在所述正电平信号与所述负电平信号之间输入零电平信号,还优选所述正引线30在相邻两个所述信号输入周期之间输入一段所述零电平信号。这样做是为了使智能手机不连续振动,有个缓冲时间,有利于保护智能手机。
在本实施例中,还优选所述正引线30在一个所述信号输入周期内,所述零电平信号的输入时间长度与所述正电平信号和所述负电平信号的总的输入时间长度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还优选所述正引线30的每个所述信号输入周期分为四个时间长度相同的子信号输入周期,所述正引线30的输入电平信号在第一个所述子信号输入周期内为正电平信号,在第二个所述子信号输入周期内为零电平信号,在第三个所述子信号输入周期内为负电平信号,在第四个所述子信号输入周期内为零电平信号。这里是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特殊的例子,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此。
为了将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做一个对比,下面对现有技术的振动马达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请参考图3、图4和图5,图3是现有技术的一种振动马达的正引线30周期性地输入正电平信号和零电平信号的示意图,图4是现有技术的一种振动马达的反引线20周期性地输入固定大小正电平信号的示意图,图5是现有技术的一种振动马达的正引线30与反引线20周期性地输入正负零电平信号得到的电平信号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图1也适用于现有技术的振动马达的说明。
从图1、图3、图4和图5可以看到,现有技术的振动马达的正引线30周期性地输入正电平信号和零电平信号,反引线20则至输入一个固定值的正电平信号,其中所述正引线30的正电平信号的绝对值大于所述反引线20的正电平信号的绝对值,即V1大于V0。正引线30的正电平信号V1和零电平信号要与反引线20的正电平信号V0相减后才形成图5所示的正引线30与反引线20周期性地输入正电平信号、负电平信号和零电平信号得到的电平信号示意图。从图5可以看到,现有技术的输入电平信号都是正电平信号,只能让振动马达的转子向一个方向转动,这样就会让智能手机增加了从桌子上摔下来的风险。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正好弥补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和图2适用于本实施例。图1是本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振动马达与其正引线30及反引线20的连接示意图,正引线30的正电平信号用V1表示,反引线20的正电平信号用V0表示,图2是本实施例的一种振动马达的正引线30周期性地输入正、负和零电平信号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优选所述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以智能手机作为移动终端的一个例子来进行说明。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
本发明的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一振动马达,所述振动马达包括马达本体10,所述马达本体10底端设有两根引线,分别为正引线30和反引线20。它们均与所述马达本体10底部连接,具体与所述马达本体10的驱动电路(图中未标示)及线圈(图中未标示)连接,其中,所述正引线30、所述反引线20、所述线圈与所述驱动电路形成一个电平信号回路。
当所述驱动电路向所述正引线30和所述反引线20同时输入电平信号时,所述马达本体10的线圈会作用于转子(图中未标示),使其转动。当所述正引线30的输入电平信号和所述反引线20输入的电平信号在整体上最终呈现为正电平信号时,所述马达本体10的转子正转,反之则所述马达本体10的转子反转,当为零电平信号时则所述马达本体10的转子不转动。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当我们要启动振动马达时,接通电源,所述驱动电路向所述正引线30周期性地依次输入正电平信号、负电平信号和零电平信号,在一个信号输入周期内所述正电平信号的输入时间长度与所述负电平信号的输入时间长度相同,且所述正电平信号的绝对值大小与所述负电平信号的绝对值大小相同,它们的绝对值大小均为V1。同时所述驱动电路向所述反引线20保持输入零电平信号。这样总的来说,对所述马达本体10起到作用的只是所述正引线30输入的正电平信号、负电平信号和零电平信号,当所述正引线30输入所述正电平信号时,所述马达本体10的转子正转,当所述正引线30输入所述负电平信号时,所述马达本体10的转子反转,当所述正引线30输入所述零电平信号时,所述马达本体10的转子不转。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正引线30在每个所述信号输入周期内,所述驱动电路在所述正电平信号与所述负电平信号之间输入零电平信号,还优选所述正引线30在相邻两个所述信号输入周期之间输入一段所述零电平信号。这样做是为了使智能手机不连续振动,有个缓冲时间,有利于保护智能手机。
在本实施例中,还优选所述正引线30在一个所述信号输入周期内,所述零电平信号的输入时间长度与所述正电平信号和所述负电平信号的总的输入时间长度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还优选所述正引线30的每个所述信号输入周期分为四个时间长度相同的子信号输入周期,所述正引线30的输入电平信号在第一个所述子信号输入周期内为正电平信号,在第二个所述子信号输入周期内为零电平信号,在第三个所述子信号输入周期内为负电平信号,在第四个所述子信号输入周期内为零电平信号。这里是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特殊的例子,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此。
为了将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做一个对比,下面对现有技术的振动马达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请参考图3、图4和图5,图3是现有技术的一种振动马达的正引线30周期性地输入正电平信号和零电平信号的示意图,图4是现有技术的一种振动马达的反引线20周期性地输入固定大小正电平信号的示意图,图5是现有技术的一种振动马达的正引线30与反引线20周期性地输入正负零电平信号得到的电平信号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图1也适用于现有技术的振动马达的说明。
从图1、图3、图4和图5可以看到,现有技术的振动马达的正引线30周期性地输入正电平信号和零电平信号,反引线20则至输入一个固定值的正电平信号,其中所述正引线30的正电平信号的绝对值大于所述反引线20的正电平信号的绝对值,即V1大于V0。正引线30的正电平信号V1和零电平信号要与反引线20的正电平信号V0相减后才形成图5所示的正引线30与反引线20周期性地输入正电平信号、负电平信号和零电平信号得到的电平信号示意图。从图5可以看到,现有技术的输入电平信号都是正电平信号,只能让振动马达的转子向一个方向转动,这样就会让智能手机增加了从桌子上摔下来的风险。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正好弥补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命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处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储记忆体(RAM,Random Access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信息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马达本体,所述马达本体包括:
正引线,所述正引线与所述马达本体的驱动电路及线圈连接,当所述驱动电路向所述正引线输入电平信号时,其向所述正引线周期性地依次输入正电平信号、负电平信号及零电平信号,在一个信号输入周期内所述正电平信号的输入时间长度与所述负电平信号的输入时间长度相同,且所述正电平信号的绝对值大小与所述负电平信号的绝对值大小相同;
反引线,所述反引线与所述马达本体的驱动电路及线圈连接,当所述驱动电路向所述反引线输入电平信号时,其向所述反引线保持输入零电平信号;
其中,所述正引线、所述反引线、所述线圈与所述驱动电路形成一个电平信号回路,所述驱动电路向所述正引线及所述反引线同时输入电平信号,当所述正引线输入所述正电平信号时,所述马达本体的转子正转,当所述正引线输入所述负电平信号时,所述马达本体的转子反转,当所述正引线输入所述零电平信号时,所述马达本体的转子不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引线在每个所述信号输入周期内,所述驱动电路在所述正电平信号与所述负电平信号之间输入零电平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引线在一个所述信号输入周期内,所述零电平信号的输入时间长度与所述正电平信号和所述负电平信号的总的输入时间长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引线的每个所述信号输入周期分为四个时间长度相同的子信号输入周期,所述正引线的输入电平信号在第一个所述子信号输入周期内为正电平信号,在第二个所述子信号输入周期内为零电平信号,在第三个所述子信号输入周期内为负电平信号,在第四个所述子信号输入周期内为零电平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引线在相邻两个所述信号输入周期之间输入一段所述零电平信号。
6.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振动马达,所述振动马达包括马达本体,所述马达本体包括:
正引线,所述正引线与所述马达本体的驱动电路及线圈连接,当所述驱动电路向所述正引线输入电平信号时,其向所述正引线周期性地依次输入正电平信号、负电平信号及零电平信号,在一个信号输入周期内所述正电平信号的输入时间长度与所述负电平信号的输入时间长度相同,且所述正电平信号的绝对值大小与所述负电平信号的绝对值大小相同;
反引线,所述反引线与所述马达本体的驱动电路及线圈连接,当所述驱动电路向所述反引线输入电平信号时,其向所述反引线保持输入零电平信号;
其中,所述正引线、所述反引线、所述线圈与所述驱动电路形成一个电平信号回路,所述驱动电路向所述正引线及所述反引线同时输入电平信号,当所述正引线输入所述正电平信号时,所述马达本体的转子正转,当所述正引线输入所述负电平信号时,所述马达本体的转子反转,当所述正引线输入所述零电平信号时,所述马达本体的转子不转。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引线在每个所述信号输入周期内,所述驱动电路在所述正电平信号与所述负电平信号之间输入零电平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引线在一个所述信号输入周期内,所述零电平信号的输入时间长度与所述正电平信号和所述负电平信号的总的输入时间长度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引线的每个所述信号输入周期分为四个时间长度相同的子信号输入周期,所述正引线的输入电平信号在第一个所述子信号输入周期内为正电平信号,在第二个所述子信号输入周期内为零电平信号,在第三个所述子信号输入周期内为负电平信号,在第四个所述子信号输入周期内为零电平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引线在相邻两个所述信号输入周期之间输入一段所述零电平信号。
CN201510981792.XA 2015-12-22 2015-12-22 一种振动马达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53763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81792.XA CN105376372B (zh) 2015-12-22 2015-12-22 一种振动马达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81792.XA CN105376372B (zh) 2015-12-22 2015-12-22 一种振动马达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76372A CN105376372A (zh) 2016-03-02
CN105376372B true CN105376372B (zh) 2018-04-20

Family

ID=55378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81792.XA Active CN105376372B (zh) 2015-12-22 2015-12-22 一种振动马达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763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5582B (zh) * 2016-09-06 2019-05-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振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784584B (zh) * 2019-10-08 2021-06-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防摔控制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7465A (zh) * 2009-08-21 2011-03-30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马达控制装置
CN102769352A (zh) * 2011-05-02 2012-11-07 思考电机(上海)有限公司 振动装置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37643B2 (ja) * 2001-11-28 2008-01-2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モータ駆動装置及びモータ回転子位置検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7465A (zh) * 2009-08-21 2011-03-30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马达控制装置
CN102769352A (zh) * 2011-05-02 2012-11-07 思考电机(上海)有限公司 振动装置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76372A (zh) 2016-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6372B (zh) 一种振动马达及移动终端
CN201853471U (zh) 一种动态切换lcd刷新频率的装置
CN103678536A (zh) 一种实现页面返回操作的方法及装置
CN104184893A (zh) 手机跌落重心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3677986A (zh) 应用程序暂停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3551069A (zh) 一种搅拌装置
CN103606718A (zh) 电池、电池保护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200285368A1 (en) Touch Control Chip, Touch Detection Method, Touch Detection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4317539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941976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164223B (zh) 一种智能终端关机状态下实现闹钟的方法及智能终端
CN109576738A (zh) 铝电解槽换极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3713822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第一电子设备
CN105652969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166101A (zh) 一种动态显示移动终端电池电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5159503A (zh) 一种移动终端触摸屏驱动加载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065888A (zh) 通信终端视频制作方法及制作装置
CN103207792A (zh) 三维数据模型处理方法和电子终端
CN205092022U (zh) Nfc电子桌牌
CN108491102A (zh) 一种电子画板的擦除方法及装置
CN106787236A (zh) 无线充电方法、设备、终端及系统
CN202661149U (zh) 一种多媒体电子秤
CN103208268A (zh) 显示屏系统以及控制显示屏亮度的方法
CN111999652A (zh) 一种电池的充放电测试与记录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4966188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