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75205A - 电子传输模块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传输模块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75205A
CN105375205A CN201410402999.2A CN201410402999A CN105375205A CN 105375205 A CN105375205 A CN 105375205A CN 201410402999 A CN201410402999 A CN 201410402999A CN 105375205 A CN105375205 A CN 1053752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transmission module
substrate
branch electrodes
electric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029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志勇
曾振光
黄玉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bility Enterpri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bility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bility Enterpri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bility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0299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7520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375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52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Levels Of Liquids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传输模块及电子装置。电子传输模块包括基座、检知元件及盖板。基座具有容置槽。检知元件设于基座的容置槽内。盖板封闭或裸露容置槽。检知元件包括基板及形成于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其中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之间具有电位差。而电子装置具有上述电子传输模块。本发明只要第一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及/或第二电极的至少一部分相邻配置且位于基板的上表面或自基板的上表面裸露,即可检知出落入电子传输模块的导电性的外物。

Description

电子传输模块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传输模块及电子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可检测异常的电子传输模块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一旦有异物,如液体渗入电子装置内,常会导致电子装置的坏损。因此,现有的电子装置常采用橡圈来防止液体进入电子装置内部。
然而,当橡圈老化或品质不良时,液体仍有机会进入到电子装置内部;在此情况下,使用者通常无法得知,更无从降低风险及弥补损害,只有在电子装置送修后,才能确知电子装置的损坏原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电子传输模块及电子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子传输模块。电子传输模块包括一基座、一检知元件及一盖板。基座具有一容置槽。检知元件设于基座的容置槽内。盖板封闭或裸露容置槽。检知元件包括基板及形成于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其中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之间具有电位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子传输模块。电子传输模块包括一基座、一检知元件及一电路板。检知元件设于基座上且电性连接于电路板。检知元件包括基板及形成于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其中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之间具有电位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一电子传输模块及一控制单元。电子传输模块包括一基座、一检知元件及一盖板。基座具有一容置槽。检知元件设于基座的容置槽内。盖板封闭或裸露容置槽。检知元件包括基板及形成于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其中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之间具有电位差。控制单元是依据检知元件的一异常信号,启动一保护机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一电子传输模块及一控制单元。电子传输模块包括一基座、一检知元件及一电路板。检知元件设于基座上且电性连接于电路板。检知元件包括基板及形成于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其中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之间具有电位差。控制单元是依据检知元件的一异常信号,启动一保护机制。
本发明只要第一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及/或第二电极的至少一部分相邻配置且位于基板的上表面或自基板的上表面裸露,即可检知出落入电子传输模块的导电性的外物。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传输模块的分解图;
图1B绘示电子传输模块的剖视图;
图2绘示检知元件的俯视图;
图3绘示接合层、第一导线、第二导线、检知元件容设于基座的第二容置槽的局部的正视图;
图4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检知元件的俯视图;
图5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检知元件的俯视图;
图6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检知元件的俯视图;
图7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检知元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请参照图1A及图1B,图1A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传输模块100的分解图,而图1B绘示电子传输模块100的剖视图。
电子传输模块100可内建于一装置(未绘示)内,其可作为装置的一部分或作为装置的配件,并与外界传输电信号。其中,电子传输模块100可以是一电池充/放电模块或一电信号传输端口。具体而言,装置包含但不限于行动通讯装置、照相机、摄影机、平板电脑、笔记型电脑,或其它需要与外部进行传输的装置。
电子传输模块100主要可包括基座110、接合层120、第一导线131、第二导线132、电路板140、连接器150、橡圈160、盖板170、检知元件180及控制单元190。
于另一实施例中,电子传输模块100可以基座110、盖板170与检知元件180作为主要的构成部件;于另一实施例中,电子传输模块100可以基座110、电路板140与检知元件180作为主要的构成部件;而于再一实施例中,电子传输模块100可以检知元件180及电路板140作为主要的构成部件。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传输模块100的构造并不以图1A及图1B为限。
基座110包括本体111、挡墙112、第一容置槽110r1、第二容置槽110r2、第一贯穿孔110a1及第二贯穿孔110a2,本体111大致由第一容置槽110r1形成一容置空间。具体而言,第一容置槽110r1从本体111的上表面111u往下表面111b方向延伸,但不贯穿本体111。第二容置槽110r2从第一容置槽110r1的槽底面110b1往下表面111b方向延伸,但不贯穿本体111。第一贯穿孔110a1从第二容置槽110r2的槽底面110b2贯穿本体111的下表面111b。第二贯穿孔110a2从挡墙112的上表面112u贯穿至本体111的下表面111b。挡墙112从第一容置槽110r1的槽底面110b1往本体111的上表面111u方向延伸。
接合层120可设置于第二容置槽110r2的槽底面110b2与检知元件180之间。一实施例中,接合层120可以是一双面胶。
接合层120具有贯孔120a。第一导线131的一端(未标示)穿过第一贯穿孔110a1及接合层120的贯孔120a,并连接检知元件180,而第二导线132的另一端(未绘示)则连接于电路板140,藉此电性连接检知元件180与电路板140。同样地,第二导线132亦穿过第一贯穿孔110a1及接合层120的贯孔120a与检知元件180及电路板140电性连接。
连接器150包括多个接脚151,其可藉由插入接脚151的方式与电路板140固接。如图1B所示,连接器150的一部分可容置于第二贯穿孔110a2及挡墙112内。其中,连接器150可以是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USB)连接器、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ighDefinitionMultimediaInterface,HDMI)、电源接口或其它种类的网络、音频或视频连接器,但不以此为限。
如图1B所示,橡圈160设于第一容置槽110r1内,其可沿着第一容置槽110r1的槽底面110b1外围设置。当盖板170盖合基座110的第一容置槽110r1时,橡圈160位于盖板170的环形凹口170r内且环形凹口170r的壁面170s抵压橡圈160,可使橡圈160与环形凹口170r的壁面170s之间更紧密。
具体而言,盖板170可藉由一端部(未标示)与基座110直接地连接,或可藉由一连接部件(未绘示)与基座110间接地连接,抑或是以独立分离于基座110的形式存在,并可由使用者选择性地封闭或裸露基座110的第一容置槽110r1。当盖板170封闭第一容置槽110r1时,其可密封第一容置槽110r1,使外物不易渗入或掉落至基座110内;当盖板170与基座110分离时,可使得连接器150露出,以让一外部连接器(未绘示)经由第二贯穿孔110a2与连接器150电性连接。
如图1B所示,检知元件180设于基座110的第二容置槽110r2内。
图2绘示检知元件180的俯视图。检知元件180包括基板181、第一电极182及第二电极183。第一电极182及第二电极183形成于基板181的上表面181u上,或形成于基板181内并自基板181的上表面181u裸露出。
第一电极182与第二电极183之间具有电位差,电位差可介于0.5伏特(Voltage)至3.5伏特之间。于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82与第二电极183可具有相异的极性。换言之,第一电极182为正极或负极,而第二电极183则为负极或正极。藉此,当一具有导电性的外物同时跨接第一电极182及第二电极183时,会使得第一电极182与第二电极183之间的电位差发生改变而产生一变化量,例如第一电极182与第二电极183之间会产生短路现象,致使电位差趋近于零,此时电位差会有较大的变化量。当控制单元190测知电位差的变化量大于或等于可容许的预设值后,可进一步地依据预设的模式启动一保护机制。其中,具有导电性的外物可以是一金属混合物、一金属化合物,或是一含有矿物质及/或离子的液体;电位差的变化量可能介于2.5伏特至5.0伏特之间。
于另一实施例中,当具有导电性的外物同时跨接第一电极182及第二电极183时,第一电极182与第二电极183之间的电位差会减少。例如,当电位差小于或等于2.5伏特时,即可判定为短路现象;另一方面,发生短路现象时,电位差也可能是趋近于零。当控制单元190测知电位差大于可容许的预设值后,可依据预设的模式启动保护机制。于一实施例中,预设值可设定为2.5伏特,亦即,当电位差小于或等于2.5伏特的预设值时,即判定短路已发生,并进一步地启动保护机制。
具体而言,保护机制包括但不限于自动地关闭装置的电源,或将异常信号的数据记录于一记忆体(未绘示)中。其中,异常信号的数据可以是电位差的变化量、异常发生的累计次数,或是每次异常发生的时间、电流值、电阻值、电压值及/或压力值。进一步地,若欲记录异常发生时的压力值,则装置还可包括一压力计,以检知水压及/或大气压力;再者,记忆体可整合于控制单元190,或独立于控制单元190之外,且控制单元190可以是一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
再如图2所示,第一电极182包括第一主支电极1821及多条第一分支电极1822,第一主支电极1821从基板181的中心区域径向地往外延伸至基板181的上表面181u的外缘,而第一分支电极1822自第一主支电极1821以同心环绕延伸的方式配置。以本实施例为例,基板181为一圆形基板,因此第一分支电极1822以半圆形轮廓线延伸。其中,此些第一分支电极1822的至少二者是以同心圆延伸的方式配置。
此外,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82可包括多个第一分支电极1822及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一主支电极1821。如图2所示,第一电极182包括多个第一分支电极1822及一个第一主支电极1821。为容易解说本实施例,图2中绘示了九个第一分支电极1822,但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同样地,第二电极183的结构与第一电极182相似。第二电极183包括至少一第二主支电极1831及多条第二分支电极1832。其中,第一电极182与第二电极183在检知元件180的基板181上是以180度的相对位置来设置。换言之,第二电极183的第二主支电极1831及第一电极182的第一主支电极1821是在同一直线方向上,且第二电极183的多个第一分支电极1822与第一电极182的多个第二分支电极1832是相互交错地排列。
具体而言,任一第一分支电极1822可位于二相邻的第二分支电极1832之间,或者,任一第二分支电极1832可位于二相邻的第一分支电极1822之间。如此,当具有导电性的外物同时接触两相邻的第一分支电极1822与第二分支电极1832时,即会产生短路现象。
如图2所示,相邻二第一分支电极1822与第二分支电极1832的间距H1可以是介于0.05毫米至0.15毫米之间。再者,相邻二第一分支电极1822与第二分支电极1832可以等间距或不等间距配置。此外,第一主支电极1821的宽度、第一分支电极1822的宽度、第二主支电极1831的宽度与第二分支电极1832的宽度可分别介于0.05毫米至0.15毫米之间。
此外,多条第一分支电极1822包括分支电极1822’,而第二分支电极1832包括分支电极1832’,其中分支电极1822’及分支电极1832’相邻配置且位于基板181的上表面181u的外缘。
相似地,多条第一分支电极1822包括一分支电极1822”,而第二分支电极1832包括一分支电极1832”,分支电极1822”及分支电极1832”相邻配置,且位于基板181的上表面181u的外缘。
此外,分支电极1822’与分支电极1832’位于基板181的第一主支电极1821及第二主支电极1831的第一侧(如上半部),而分支电极1822”与分支电极1832”位于基板181的第一主支电极1821及第二主支电极1831的第二侧(如下半部),其中第一侧与第二侧相对。
图3绘示接合层120、第一导线131、第二导线132、检知元件180容设于基座110的第二容置槽110r2的局部的正视图。第一导线131与第二导线132各包括导体1311及包覆层1312,其中包覆层1312包覆导体1311,但露出导体1311的一端1313。检知元件180的基板181包括多个焊点184、第一贯孔181a1及第二贯孔181a2,其中第一贯孔181a1贯穿基板181及第一电极182,而第二贯孔181a2贯穿基板181及第二电极183。具体而言,第一贯孔181a1贯穿基板181及第一电极182的第一主支电极1821,第二贯孔181a2贯穿基板181及第二电极183的第二主支电极1831,但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另一方面,第一导线131的一端1311穿过第一贯孔181a1,并通过对应的焊点184电性连接第一电极182,而第二导线132的一端1311穿过第二贯孔181a2,并通过对应的焊点184电性连接第二电极183。
如图3图所示,由于第一主支电极1821及第二主支电极1831延伸至接近基板181的中间区域,使第一贯孔181a1及第二贯孔181a2可在基板181的中间区域贯穿第一主支电极1821及第二主支电极1831;如此一来,第一贯穿孔110a1的内径可较小,相对地第二容置槽110r2的槽底面110b2的面积可较大,使检知组件180更稳定地设于槽底面110b2上。
图4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检知元件280的俯视图。检知元件280包括基板181、多条第一电极182及第二电极183。
与上述检知元件180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检知元件280的各第一电极182从基板181的中心辐射状地往外延伸至邻近第二电极183。第二电极183为一环形电极,于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极183是采用封闭环形的结构,其位于基板181的上表面181u的外缘且围绕所有的第一电极182。藉由封闭环形的设计,使从任何方向进入基板181的液体有很大机会接触到第一电极182与第二电极183,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第二电极183亦可以是开放环形电极。
若具有导电性的外物是一含有矿物质及/或离子的液体时,含有矿物质及/或离子的液体会由他处流向检知元件180的外围。因此,藉由第一电极182的端面182e邻近第二电极183的内侧面183s,会使第一电极182与第二电极183短路。其中,第一电极182的端面182e与第二电极183的内侧面183s之间的间距H2的范围近似检知元件180之间距H1的范围,容此不再赘述。
此外,相邻二第一电极182之间的最大间距H3可以是间距H2的5~10倍,即其范围可介于0.25微米至1.5微米之间。
此外,第二电极183包括第二主支电极1831及第二分支电极1832,其中第二主支电极1831为环形电极,而第二分支电极1832从第二主支电极1831径向地往内延伸。第二贯孔181a2位于第二主支电极1831的端部而远离基板181的上表面181u的外缘。
请同时比对图3及图4,如此一来,可降低液体污染焊点184及第一导线131及/或第二导线132的机率,进而也可避免含有矿物质及/或离子的液体腐蚀焊点184、第一导线131及/或第二导线132。
图5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检知元件380的俯视图。检知元件380包括基板181、第一电极182及第二电极183。
与上述检知元件180及280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检知元件380的第一电极182及第二电极183皆包括环形电极,其可以是封闭环形电极,或开放环形电极。
具体而言,第一电极182包括第一主支电极1821及第一分支电极1822,其中第一主支电极1821为环形电极,本实施例的第一主支电极1821为以封闭环形电极为例。第一分支电极1822从第一主支电极1821径向地往内延伸。第一贯孔181a1位于第一分支电极1822的端部,因此与基板181的上表面181u的外缘相距一距离。
相似地,第二电极183包括第二主支电极1831及第二分支电极1832,其中第二主支电极1831为环形电极,本实施例的第二主支电极1831是以开放环形电极为例说明。第二分支电极1832从第二主支电极1831径向地往内延伸。第二贯孔181a2位于第二分支电极1832端部,因此与基板181的上表面181u的外缘相距一距离。
同时比对图3及图5,具体而言,第一电极182的第一主支电极1821及第二电极183的第二主支电极1831皆位于基板181的上表面181u的外缘。此外,第一电极182与第二电极183之间的间距H4的范围近似检知元件180之间距H1的范围。
图6绘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检知元件的俯视图。检知元件480包括基板181、第一电极182及第二电极183。本实施例中,基板181为矩形基板,而基座110的第二容置槽110r2可开设成圆形容置槽,或是配合矩形的基板181开设成矩形容置槽。第一电极182及第二电极183可相互交错地各别以一矩形轮廓线呈同心延伸的方式配置。举例来说,第一电极182包括第一主支电极1821及多条第一分支电极1822,此些第一分支电极1822自第一主支电极1821延伸。由于第一分支电极1822沿基板181的轮廓,以同心延伸的方式配置,因此第一分支电极1822以同心延伸的方式,沿一矩形轮廓线配置。相似地,第二电极183包括第二主支电极1831及多条第二分支电极1832,此些第二分支电极1832自第二主支电极1831延伸,且同样以矩形轮廓线以同心延伸的方式配置。
图7绘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检知元件的俯视图。检知元件480包括基板181、第一电极182及第二电极183。本实施例中,基板181为圆形基板。第一电极182及第二电极183的延伸方式类似图6所图示的延伸方式,因此不再赘述。
综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第一电极182及第二电极183的图案、数量及/或尺寸,只要第一电极182的至少一部分及/或第二电极183的至少一部分相邻配置且位于基板181的上表面181u的外缘,而能检知出具有导电性的外物。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座,具有一容置槽;
一检知元件,设置于该容置槽内,包括一基板、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形成于该基板上,且该第二电极与该第一电极之间具有一电位差;以及
一盖板,封闭或裸露该容置槽。
2.一种电子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座;
一电路板;以及
一检知元件,设于该基座上且电性连接于该电路板,该检知元件包括一基板、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形成于该基板上,且该第二电极与该第一电极之间具有电位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的极性相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检知元件包括辐射状排列的多个该第一电极,且该第二电极环绕该些第一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及/或该第二电极为环形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包括多个第一分支电极,该第二电极包括多个第二分支电极,该些第一分支电极与该些第二分支电极交错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分支电极与该些第二分支电极以同心延伸的方式配置。
8.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传输模块;以及
一控制单元,依据该电位差的一变化量,输出一控制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第一导线及一第二导线,该第一导线与该第二导线分别藉由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电性连接该检知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记忆体,该记忆体依据该控制信号记录一累计次数、一时间、一电流值、一电阻值、一电压值及一压力值的至少一者。
CN201410402999.2A 2014-08-15 2014-08-15 电子传输模块及电子装置 Pending CN1053752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02999.2A CN105375205A (zh) 2014-08-15 2014-08-15 电子传输模块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02999.2A CN105375205A (zh) 2014-08-15 2014-08-15 电子传输模块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75205A true CN105375205A (zh) 2016-03-02

Family

ID=55377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02999.2A Pending CN105375205A (zh) 2014-08-15 2014-08-15 电子传输模块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7520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11838A (ja) * 2000-09-29 2002-04-12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携帯端末機器
JP2004235724A (ja) * 2003-01-28 2004-08-19 Nec Saitama Ltd 電子機器の水濡れ検出構造および方法
CN102217291A (zh) * 2008-11-26 2011-10-12 京瓷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
CN102457107A (zh) * 2010-10-15 2012-05-16 索尼公司 电子装置、功率馈送方法和功率馈送系统
CN202841258U (zh) * 2012-11-05 2013-03-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防水装置及防水手机
CN203522806U (zh) * 2013-05-17 2014-04-02 深圳知己迅联通讯有限公司 智能手机遇水保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11838A (ja) * 2000-09-29 2002-04-12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携帯端末機器
JP2004235724A (ja) * 2003-01-28 2004-08-19 Nec Saitama Ltd 電子機器の水濡れ検出構造および方法
CN102217291A (zh) * 2008-11-26 2011-10-12 京瓷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
CN102457107A (zh) * 2010-10-15 2012-05-16 索尼公司 电子装置、功率馈送方法和功率馈送系统
CN202841258U (zh) * 2012-11-05 2013-03-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防水装置及防水手机
CN203522806U (zh) * 2013-05-17 2014-04-02 深圳知己迅联通讯有限公司 智能手机遇水保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60389B2 (en) Additional ground paths for connectors having reduced pin counts
US9991657B2 (en) Magnetic adapter
KR101991997B1 (ko) 낮은-프로파일의 전력 및 데이터 콘택트들
US11212917B2 (en) Receptacle for connecting to flexible circuit board
CN107041065B (zh) 一种数字信号处理器
US20130164999A1 (en) Server with power supply unit
CN107994403A (zh) 用于减小长度的连接器插头的接地触点
CN101783464A (zh) 麦克风的输出连接器
TW201714362A (zh) 低輪廓彈簧加載接觸點
JP6795931B2 (ja) アダプタ
KR20190038450A (ko) 하이브리드 커넥터
US960835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opening
US20110186348A1 (en) Enclosure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5375205A (zh) 电子传输模块及电子装置
US9565659B1 (en) Wireless beacon for embedding in building infrastructure
CN101308739B (zh) 自毁电路触发探测方法及开关结构
US8888536B2 (en) Low profile hard-disk drive connector
CN101750630B (zh) 电路板安装系统感测装置
US20130045632A1 (en) User-Friendly No-Metal Shell USB male Connector
US20160049065A1 (en) Electronic detect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9263832B2 (en) Male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function
CN101938889A (zh) 电子设备
CN106299913A (zh) Av端子插座
CN116073194A (zh) 网络连接端口
CN117767074A (zh) 液体和连接检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