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73270A - 触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73270A
CN105373270A CN201410693838.3A CN201410693838A CN105373270A CN 105373270 A CN105373270 A CN 105373270A CN 201410693838 A CN201410693838 A CN 201410693838A CN 105373270 A CN105373270 A CN 1053732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ng electrode
sensing electrodes
those
sensing
tou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9383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73270B (zh
Inventor
许朝咏
李昱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filed Critical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373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32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732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32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7/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resistance, reactance, impedance, or electric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therefrom
    • G01R27/02Measuring real or complex resistance, reactance, impedance, or other two-pole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therefrom, e.g. time constant
    • G01R27/26Measuring inductance or capacitance; Measuring quality factor, e.g. by using the resonance method; Measuring loss factor; Measuring dielectric constants ; Measuring impedance or related variables
    • G01R27/2605Measuring capacit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6Multi-sensing digitiser, i.e. digitiser using at least two different sensing technologies simultaneously or alternatively, e.g. for detecting pen and finger, for saving power or for improving position det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3Peripheral electrode pattern in resistive digitisers, i.e. electrodes at the periphery of the resistive sheet are shaped in patterns enhancing linearity of induced fiel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Switches That Are Operated By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装置,包括一基板、多条第一感测电极、多条第二感测电极、多条第三感测电极、多条第四感测电极、一开关模块以及一控制单元。开关模块与第一感测电极、第二感测电极、第三感测电极以及第四感测电极电性相连。控制单元与开关模块电性相连。触控装置依据在触控装置上的触控点的触控强度决定该开关模块的连接模式。

Description

触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感测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触控面板依照其感测方式的不同可区分为电阻式触控面板、电容式触控面板、光学式触控面板、声波式触控面板以及电磁式触控面板。由于电容式触控面板具有反应时间快、可靠度佳以及耐用度高等优点,因此,电容式触控面板已广泛地使用于电子产品中。
电容式触控面板的操作是利用导电物体,例如手指或触控笔,来接近或触碰触控面板,以改变触控面板上的电容值。当检测到电容值的变化时,将可定位出导电物体所接近或者接触到的坐标,进而执行触控点的坐标所对应的功能。
然而,随着触控操作介质(手指、触控笔等等)或触控操作方式(接近或触碰)的不同,触控面板可检测到的触控强度会有所不同,因此会影响触控坐标判断的准确性。因此,如何在触控操作介质或触控操作方式的不同的情况下,达到良好的触控坐标判断的效果,实为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装置,其可达到良好的触控坐标判断的效果。
本发明的触控装置包括一基板、多条第一感测电极以及多条第三感测电极、多条第二感测电极以及多条第四感测电极、一开关模块与一控制单元。第一感测电极以及第三感测电极以一第一方向延伸配置在基板上。第一感测电极与第三感测电极彼此交错配置。第二感测电极以及第四感测电极以一第二方向延伸配置在基板上。第二感测电极与第四感测电极彼此交错配置。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彼此相交。开关模块与第一感测电极、第二感测电极、第三感测电极以及第四感测电极电性相连。控制单元与开关模块电性相连,用以控制开关模块。控制单元通过开关模块而选择性地与第一感测电极、第二感测电极、第三感测电极以及第四感测电极电性相连。触控装置通过感测在触控装置上的一触控点的触控强度决定开关模块的连接模式,当触控点的触控强度大于预设值,开关模块使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第一感测电极以及第二感测电极,开关模块并使控制单元断开于第三感测电极以及第四感测电极。
本发明的触控装置包括一基板、多条第一感测电极以及多条第三感测电极、多条第二感测电极以及多条第四感测电极、一开关模块与一控制单元。第一感测电极以及第三感测电极以一第一方向延伸配置在基板上。第一感测电极与第三感测电极彼此交错配置。第二感测电极以及第四感测电极以一第二方向延伸配置在基板上。第二感测电极与第四感测电极彼此交错配置。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彼此相交。开关模块与第一感测电极、第二感测电极、第三感测电极以及第四感测电极电性相连。控制单元与开关模块电性相连,用以控制开关模块。控制单元通过开关模块而选择性地与第一感测电极、第二感测电极、第三感测电极以及第四感测电极电性相连。触控装置通过感测在触控装置上的一触控点的触控强度决定开关模块的连接模式,当触控点的触控强度小于一预设值,则开关模块使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第一感测电极、第二感测电极、第三感测电极以及第四感测电极。
本发明的触控装置包括一基板、多条第一感测电极以及多条第三感测电极、多条第二感测电极以及多条第四感测电极、一开关模块与一控制单元。第一感测电极以及第三感测电极以一第一方向延伸配置在基板上。第一感测电极与第三感测电极彼此交错配置。第二感测电极以及第四感测电极以一第二方向延伸配置在基板上。第二感测电极与第四感测电极彼此交错配置。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彼此相交。开关模块与第一感测电极、第二感测电极、第三感测电极以及第四感测电极电性相连。控制单元与开关模块电性相连,用以控制开关模块。控制单元通过开关模块而选择性地与第一感测电极、第二感测电极、第三感测电极以及第四感测电极电性相连。触控装置通过感测在触控装置上的一触控点的触控强度决定开关模块的连接模式,当触控点的触控强度小于一预设值,则开关模块使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第一感测电极、第二感测电极、第三感测电极以及第四感测电极,当触控点的触控强度仍小于预设值时,将各第一感测电极对应的第三感测电极经由各第一开关以及各第五开关与控制单元电性相连,将各第二感测电极对应的第四感测电极经由各第二开关以及各第六开关与控制单元电性相连。
本发明的触控装置包括一基板、多条第一感测电极以及多条第三感测电极、多条第二感测电极以及多条第四感测电极、一开关模块与一控制单元。第一感测电极以及第三感测电极以一第一方向延伸配置在基板上。第一感测电极与第三感测电极彼此交错配置。第二感测电极以及第四感测电极以一第二方向延伸配置在基板上。第二感测电极与第四感测电极彼此交错配置。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彼此相交。开关模块与第一感测电极、第二感测电极、第三感测电极以及第四感测电极电性相连。控制单元与开关模块电性相连,用以控制开关模块。控制单元通过开关模块而选择性地与第一感测电极、第二感测电极、第三感测电极以及第四感测电极电性相连。触控装置通过感测在触控装置上的一触控点的触控强度决定开关模块的连接模式,当触控点的触控强度小于一预设值,则开关模块使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第一感测电极、第二感测电极、第三感测电极以及第四感测电极,当触控点的触控强度仍小于预设值,且需提高信噪比时,将各第一感测电极对应的第三感测电极经由各第一开关以及各第五开关与控制单元电性相连,控制单元经由第二开关与第二感测电极电性相连,控制单元经由第四开关与第四感测电极电性相连。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触控装置中,是依据在触控装置上感测到的触控点的触控强度决定开关模块的连接模式,据此可达到良好的触控坐标判断的效果。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
图1B为适于图1A的触控装置的感测方法;
图2A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
图2B为适于图2A的触控装置的感测方法;
图3A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
图3B为适于图3A的触控装置的感测方法;
图4A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
图4B为适于图4A的触控装置的感测方法。
附图标记说明:
10、20、30、40:触控装置;
100:基板;
210:第一感测电极;
220:第二感测电极;
230:第三感测电极;
240:第四感测电极;
300:开关模块;
310:第一开关;
320:第二开关;
330:第三开关;
340:第四开关;
350:第五开关;
360:第六开关;
400:控制单元;
500:补偿图案;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A,本实施例的触控装置10,其包括一基板100、多条第一感测电极210以及多条第三感测电极230、多条第二感测电极220以及多条第四感测电极240、一开关模块300与一控制单元400。
详细来说,第一感测电极210以及第三感测电极230以一第一方向D1延伸配置在基板100上,且第一感测电极210与第三感测电极230彼此交错配置;第二感测电极220以及第四感测电极240以一第二方向D2延伸配置在基板100上,且第二感测电极220与第四感测电极240彼此交错配置。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彼此相交。如此一来,通过感测第一感测电极210、第三感测电极230、第二感测电极220以及第四感测电极240彼此间的电容值变化(互感式),或者是通过感测各第一感测电极210、各第二感测电极220、各第三感测电极230以及各第四感测电极240各自的电容值变化(自感式),触控装置10可定位出导电物体接近或者接触到触控装置10的坐标。
需说明的是,如图1A中所示的第一感测电极210、第二感测电极220、第三感测电极230以及第四感测电极240的形状与数量仅为说明用途,并不用以限定本发明。以下为方便描述,将第一感测电极210、第二感测电极220、第三感测电极230以及第四感测电极240皆以长条形状来表示,且以在附图中可清楚辨识的数量的方式示出说明。
开关模块300与第一感测电极210、第二感测电极220、第三感测电极230以及第四感测电极240电性相连。控制单元400与开关模块300电性相连,用以控制开关模块300。换句话说,控制单元400是通过开关模块300而选择性地与第一感测电极210、第二感测电极220、第三感测电极230以及第四感测电极240电性相连。具体而言,开关模块300包括多个第一开关310、多个第二开关320、多个第三开关330以及多个第四开关340。第一开关310介于控制单元400与第一感测电极210之间,第二开关320介于控制单元400与第二感测电极220之间,第三开关330介于控制单元400与第三感测电极230之间,第四开关340介于控制单元400与第四感测电极240之间。由此,控制单元400可通过开关模块300中第一开关310、第二开关320、第三开关330以及第四开关340的切换而选择性地与第一感测电极210、第二感测电极220、第三感测电极230以及第四感测电极240电性相连。
为方便说明,如图1A中所示的第一开关310、第二开关320、第三开关330以及第四开关340是以简单的开关图式表示其可相连或不相连的状态。此外,第一开关310、第二开关320、第三开关330以及第四开关340可与控制单元400集成在同一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IC)中,如此可缩小电路板的使用面积以及减少电子元件的使用数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第一开关310、第二开关320、第三开关330以及第四开关340与控制单元400也可设置在基板100上、或任何满足第一开关310介于控制单元400与第一感测电极210之间,第二开关320介于控制单元400与第二感测电极220之间,第三开关330介于控制单元400与第三感测电极230之间,第四开关340介于控制单元400与第四感测电极240之间的配置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除上述之外,触控装置10还可包括多个补偿图案500,各补偿图案500配置在基板100上,且位于未配置第一感测电极210、第二感测电极220、第三感测电极230以及第四感测电极240所围绕的区域。补偿图案500可做为触控装置10的光学补偿作用,以避免因触控面板10的基板100上的第一感测电极210、第二感测电极220、第三感测电极230以及第四感测电极240的配置造成显示不均的视觉效果。特别是,补偿图案500可选用与第一感测电极210、第二感测电极220、第三感测电极230以及第四感测电极240相同的材质,例如透明导电材质,据此可在不增加额外制程的情况下,即可达到显示均匀的视觉功效。
另一方面,图1B为适于图1A的触控装置的感测方法。请参照图1A以及图1B,一般而言,当触控动作未发生于触控装置10时,如步骤S100,开关模块300使控制单元400电性连接第一感测电极210、第二感测电极220、第三感测电极230以及第四感测电极240。在本实施例中,当触控动作发生于触控装置10时,例如,当导电物体接近或者接触于触控装置10的第一感测电极210、第二感测电极220、第三感测电极230以及第四感测电极240,则可通过感测第一感测电极210、第三感测电极230、第二感测电极220以及第四感测电极240彼此间的电容值变化,或者是通过感测各第一感测电极210、各第二感测电极220、各第三感测电极230以及各第四感测电极240各自的电容值变化感测出在触控装置10上的触控点的触控强度,并依据在触控装置10上的触控点的触控强度决定开关模块300的连接模式。
接着判断触控点的触控强度相较于一预设值的大小。当触控点的触控强度小于预设值,如步骤S110,则开关模块300使控制单元400电性连接第一感测电极210、第二感测电极220、第三感测电极230以及第四感测电极240。在此需说明的是,上述所提到的触控强度是关联于触控点与触控装置10接触的面积,且关联于第一感测电极210、第二感测电极220、第三感测电极230以及第四感测电极240感测到触控点的电容变化所决定,使用者可依据控制单元400的运算方式与感测能力调整预设值的大小。当然,在例如采用了悬浮触控的技术的触控装置上,触控强度也可以是关联于触控点与触控装置之间的距离小于一预设距离的部分的面积。
举例来说,可将触控装置10沿一第一方向D1彼此交错配置的第一感测电极210与第三感测电极230的间距设计为介于2微米至3.5微米之间,沿一第二方向D2彼此交错配置的第二感测电极220与第四感测电极240的间距为介于2微米至3.5微米之间,则当使用导电物体,例如触控笔,接近或者接触于触控装置10的第一感测电极210、第二感测电极220、第三感测电极230以及第四感测电极240。此时,假设其在触控装置10上形成的触控点的面积小于预设面积,且控制单元400感测到第一感测电极210、第二感测电极220、第三感测电极230以及第四感测电极240的电容变化小于预设值,则开关模块300使控制单元400电性连接第一感测电极210、第二感测电极220、第三感测电极230以及第四感测电极240,据此启用较多数量的感测电极而可达到良好的触控坐标判断的效果。
图2A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参考图2A,在本实施例中,触控面板20与图1A的触控面板10相似,其类似的构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且具有类似的功能,并省略描述。触控面板20与触控面板10的主要差别在于,开关模块300使控制单元400电性连接第一感测电极210以及第二感测电极220,换句话说,控制单元400断开于第三感测电极230以及第四感测电极240而不与其电性连接。
详细来说,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400经由第一开关310与第一感测电极210电性相连,控制单元400经由第二开关320与第二感测电极220电性相连。另一方面,第三感测电极230并无经由第三开关330与控制单元400电性相连,第四感测电极240并无经由第四开关340与第四感测电极240电性相连。如此一来,触控装置20的控制单元400为通过第一感测电极210与第二感测电极220彼此之间的电容值变化,或者是通过各第一感测电极210、各第二感测电极220各自的电容值变化定位出导电物体接近或者接触于触控装置20的坐标。如此可减少所应用的感测电极的数量,进而降低所需的运算次数及时间。
另一方面,图2B为适于图2A的触控装置的感测方法。请参照图2A以及图2B,一般而言,当触控动作未发生于触控装置10时,如步骤S100,开关模块300使控制单元400电性连接第一感测电极210、第二感测电极220、第三感测电极230以及第四感测电极240。在本实施例中,当触控动作发生于触控装置20时,例如,当导电物体接近或者接触到触控装置20,则可通过感测第一感测电极210、第二感测电极220、第三感测电极230以及第四感测电极240彼此间的电容值变化,或者是通过感测各第一感测电极210、各第二感测电极220、各第三感测电极230以及各第四感测电极240各自的电容值变化感测出在触控装置20上的触控点的触控强度。接着,判断触控点的触控强度相较于一预设值的大小。当触控点的触控强度大于预设值,如步骤S120,则开关模块300使控制单元400电性连接第一感测电极210以及第二感测电极220,开关模块300并使控制单元400断开于第三感测电极230以及第四感测电极240。
举例来说,可将触控装置20沿一第一方向D1彼此交错配置的第一感测电极210与第三感测电极230的间距设计为介于2微米至3.5微米之间,沿一第二方向D2彼此交错配置的第二感测电极与第四感测电极的间距为介于2微米至3.5微米之间时,则当使用导电物体,例如手指,接近或者接触于触控装置20的第一感测电极210、第二感测电极220、第三感测电极230以及第四感测电极240。此时,假设其在触控装置20上形成的触控点面积大于预设面积,且控制单元400感测到第一感测电极210、第二感测电极220、第三感测电极230以及第四感测电极240的电容变化大于预设值,则开关模块300使控制单元400电性连接第一感测电极210以及第二感测电极220,开关模块300并使控制单元400断开于第三感测电极230以及第四感测电极240,据此启用较少数量的感测电极而仍可达到良好的触控坐标判断的效果。
图3A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参考图3A,在本实施例中,触控面板30与图1A的触控面板10相似,其类似的构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且具有类似的功能,并省略描述。触控面板30与触控面板10的主要差别在于,开关模块300还包括多个第五开关350以及多个第六开关360。控制单元400经由第一开关310与第一感测电极210电性相连,并且第一感测电极210可经由第五开关350与对应的第三感测电极230电性相连。控制单元400经由第二开关320与第二感测电极220电性相连,并且第二感测电极220可经由第六开关360与对应的第四感测电极240电性相连。
详细来说,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400经由第一开关310与第一感测电极210电性相连,且第一感测电极210经由第五开关350与相邻于第一感测电极210的其中一个第三感测电极230电性相连。控制单元400经由第二开关320与第二感测电极220电性相连,且第二感测电极220经由第六开关360与相邻于第二感测电极220的其中一个的第四感测电极240电性相连。另一方面,第三感测电极230并不经由第三开关330与控制单元400电性相连,第四感测电极240也不经由第四开关340与控制单元400电性相连。如此一来,通过第一开关310与第五开关350的设置,以及第二开关320与第六开关360的设置,触控装置30的控制单元400可从第一感测电极210以及其相邻的一个第三感测电极230、与第二感测电极220以及其相邻的一个第四感测电极240彼此间的电容值变化来定位出导电物体接近或者接触于触控装置30的坐标。或者,触控装置30的控制单元400可从各第一感测电极210以及其相邻的其中之一的第三感测电极230、各第二感测电极220以及其相邻的其中之一的第四感测电极240各自的电容值变化定位出导电物体接近或者接触于触控装置30的坐标。
另一方面,图3B为适于图3A的触控装置的感测方法。请参照图3A以及图3B,一般而言,当触控动作未发生于触控装置30时,如步骤S100,开关模块300使控制单元400电性连接第一感测电极210、第二感测电极220、第三感测电极230以及第四感测电极240。在本实施例中,当触控动作发生于触控装置30时,例如,当导电物体接近或者接触到触控装置30的第一感测电极210、第二感测电极220、第三感测电极230以及第四感测电极240,则可通过感测第一感测电极210、第三感测电极230、第二感测电极220以及第四感测电极240彼此间的电容值变化获得在触控装置30上的触控点的触控强度,或者是通过感测各第一感测电极210、各第二感测电极220、各第三感测电极230以及各第四感测电极240各自的电容值变化获得在触控装置30上的触控点的触控强度。接着,判断触控点的触控强度相较于一预设值的大小,当触控点的触控强度小于预设值,如步骤S110,则开关模块300使控制单元400电性连接第一感测电极210、第二感测电极220、第三感测电极230以及第四感测电极240。如果在此状况下触控点的触控强度仍小于预设值,如步骤S130,则开关模块300使各第一感测电极210对应的第三感测电极230经由各第一开关310以及各第五开关350与控制单元400电性相连,且各第二感测电极220对应的第四感测电极240经由各第二开关320以及各第六开关360与控制单元400电性相连。
举例来说,可将触控装置30沿一第一方向D1彼此交错配置的第一感测电极210与第三感测电极230的间距设计为介于2微米至3.5微米之间,沿一第二方向D2彼此交错配置的第二感测电极220与第四感测电极240的间距为介于2微米至3.5微米之间,则当使用导电物体,例如使用手套的手指,接近或者接触于触控装置30的第一感测电极210、第二感测电极220、第三感测电极230以及第四感测电极240。此时,假设其在触控装置30上形成的触控点面积于大于预设面积,但控制单元400感测到第一感测电极210、第二感测电极220、第三感测电极230以及第四感测电极240的电容变化小于预设值,则开关模块300使控制单元400电性连接第一感测电极210以及第二感测电极220,且各第一感测电极210相邻的一个第三感测电极230经由各第一开关310以及第五开关350与控制单元400电性相连,各第二感测电极220相邻的一个第四感测电极240经由第二开关320以及第六开关360与控制单元400电性相连,据此可达到良好的触控坐标判断的效果。
图4A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参考图4A,在本实施例中,触控面板40与图3A的触控面板30相似,其类似的构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且具有类似的功能,并省略描述。触控面板40与触控面板30的主要差别在于,控制单元400除了经由第一开关310与第一感测电极210电性相连,并且第一感测电极210可经由第五开关350与对应的第三感测电极230电性相连之外,控制单元400经由第二开关320与第二感测电极220电性相连,且控制单元400经由第四开关340与第四感测电极240电性相连。
详细来说,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400经由第一开关310与第一感测电极210电性相连,且控制单元400经由第一开关310与第五开关350与相邻于第一感测电极210的一个第三感测电极230电性相连,控制单元400经由第二开关320与第二感测电极220电性相连,且控制单元400经由第四开关340与第四感测电极240电性相连。另一方面,第三感测电极230并没有经由第三开关330与控制单元400电性相连,第四感测电极240并没有经由第六开关360与第二感测电极220电性相连。如此一来,通过第一感测电极210以及其相邻的一个第三感测电极230、与第二感测电极220彼此间的电容值变化,并通过第一感测电极210以及其相邻的一个第三感测电极230、与第四感测电极240彼此间的电容值变化,触控装置40的控制单元400可定位出导电物体接近或者接触于触控装置40的坐标。或者,通过各第一感测电极210与其相邻的一个第三感测电极230各自的电容值变化、各第二感测电极220各自的电容值变化以及各第四感测电极240各自的电容值变化定位出导电物体接近或者接触于触控装置40的坐标。
另一方面,图4B为适于图4A的触控装置的感测方法。请参照图4A以及图4B,一般而言,当触控动作未发生于触控装置40时,如步骤S100,开关模块300使控制单元400电性连接第一感测电极210、第二感测电极220、第三感测电极230以及240第四感测电极。在本实施例中,当触控动作发生于触控装置40时,如步骤S100,则可通过感测第一感测电极210、第三感测电极230、第二感测电极220以及第四感测电极240彼此间的电容值变化获得触控装置40上的触控点的触控强度,或者是通过感测各第一感测电极210、各第二感测电极220、各第三感测电极230以及各第四感测电极240各自的电容值变化获得触控装置40上的触控点的触控强度。如果在此状况下,触控点的触控强度仍小于预设值,如步骤S110,则开关模块300使控制单元400电性连接第一感测电极210、第二感测电极220、第三感测电极230以及第四感测电极240。如果在此状况下,触控点的触控强度仍小于预设值,如步骤S150,为进一步提高信噪比(SNR),则开关模块300使各第一感测电极210对应的第三感测电极230经由各第一开关310以及各第五开关350与控制单元400电性相连,控制单元400经由第二开关320与第二感测电极220电性相连,且控制单元400经由第四开关340与第四感测电极240电性相连。
举例来说,可将触控装置40沿一第一方向D1彼此交错配置的第一感测电极210与第三感测电极230的间距设计为介于2微米至3.5微米之间,沿一第二方向D2彼此交错配置的第二感测电极220与第四感测电极240的间距为介于2微米至3.5微米之间,则当使用导电物体,例如使用手套的手指,接近或者接触于触控装置40的第一感测电极210、第二感测电极220、第三感测电极230以及第四感测电极240。此时,假设其在触控装置40上形成的触控点的面积大于预设面积,但控制单元400感测到第一感测电极210、第二感测电极220、第三感测电极230以及第四感测电极240的电容变化小于预设值,则开关模块300使控制单元400电性连接第一感测电极210以及第二感测电极220,且各第一感测电极210相邻的一个第三感测电极230经由各第五开关350以及各第一开关310与控制单元400电性相连,第四感测电极240经由第四开关340与控制单元400电性相连,据此可达到良好的触控坐标判断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触控装置的第一感测电极210、第二感测电极220、第三感测电极230以及第四感测电极240可通过与制作显示面板的相同光罩来制作。举例而言,触控装置的感测电极可制作成与信号线、数据线或共同电极的导电图案重叠的配置方式,并且可通过彼此间的电容变化,或者是各感测电极的电容变化,可定位出导电物体接近或者接触于触控装置的坐标。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介于控制单元与感测电极间的开关模块的设置,使得使用者可依据感测的需求,例如触控点于控装置的投影面积、触控点感测到的触控强度、提高其信噪比等等,调整开关模块中的各开关的连接模式,据此可达到良好的触控坐标判断的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
多条第一感测电极以及多条第三感测电极,以一第一方向延伸配置在该基板上,该些第一感测电极与该些第三感测电极彼此交错配置;
多条第二感测电极以及多条第四感测电极,以一第二方向延伸配置在该基板上,该些第二感测电极与该些第四感测电极彼此交错配置,且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彼此相交;
一开关模块,与该些第一感测电极、该些第二感测电极、该些第三感测电极以及该些第四感测电极电性相连;以及
一控制单元,与该开关模块电性相连,用以控制该开关模块,并通过该开关模块而选择性地与该些第一感测电极、该些第二感测电极、该些第三感测电极以及该些第四感测电极电性相连,
其中该触控装置通过感测在该触控装置上的一触控点的触控强度决定该开关模块的连接模式,当该触控点的触控强度大于该预设值,该开关模块使该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该些第一感测电极以及该些第二感测电极,该开关模块并使该控制单元断开于该些第三感测电极以及该些第四感测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点的触控强度关联于该触控点与该触控装置的接触面积。
3.一种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
多条第一感测电极以及多条第三感测电极,以一第一方向延伸配置在该基板上,该些第一感测电极与该些第三感测电极彼此交错配置;
多条第二感测电极以及多条第四感测电极,以一第二方向延伸配置在该基板上,该些第二感测电极与该些第四感测电极彼此交错配置,且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彼此相交;
一开关模块,与该些第一感测电极、该些第二感测电极、该些第三感测电极以及该些第四感测电极电性相连;以及
一控制单元,与该开关模块电性相连,用以控制该开关模块,并通过该开关模块而选择性地与该些第一感测电极、该些第二感测电极、该些第三感测电极以及该些第四感测电极电性相连,
其中该触控装置通过感测在该触控装置上的一触控点的触控强度决定该开关模块的连接模式,当该触控点的触控强度小于一预设值,则该开关模块使该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该第一感测电极、该第二感测电极、该第三感测电极以及该第四感测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点的触控强度关联于该触控点与该触控装置的接触面积。
5.一种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
多条第一感测电极以及多条第三感测电极,以一第一方向延伸配置在该基板上,该些第一感测电极与该些第三感测电极彼此交错配置;
多条第二感测电极以及多条第四感测电极,以一第二方向延伸配置在该基板上,该些第二感测电极与该些第四感测电极彼此交错配置,且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彼此相交;
一开关模块,与该些第一感测电极、该些第二感测电极、该些第三感测电极以及该些第四感测电极电性相连;以及
一控制单元,与该开关模块电性相连,用以控制该开关模块,并通过该开关模块而选择性地与该些第一感测电极、该些第二感测电极、该些第三感测电极以及该些第四感测电极电性相连,
其中该触控装置通过感测在该触控装置上的一触控点的触控强度决定该开关模块的连接模式,当该触控点的触控强度小于一预设值,则该开关模块使该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该第一感测电极、该第二感测电极、该第三感测电极以及该第四感测电极,当该触控点的触控强度仍小于该预设值时,将各该些第一感测电极对应的该些第三感测电极经由各该些第一开关以及各第五开关与该控制单元电性相连,将各该些第二感测电极对应的该些第四感测电极经由各该些第二开关以及各第六开关与该控制单元电性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点的触控强度关联于该触控点与该触控装置的接触面积。
7.一种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
多条第一感测电极以及多条第三感测电极,以一第一方向延伸配置在该基板上,该些第一感测电极与该些第三感测电极彼此交错配置;
多条第二感测电极以及多条第四感测电极,以一第二方向延伸配置在该基板上,该些第二感测电极与该些第四感测电极彼此交错配置,且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彼此相交;
一开关模块,与该些第一感测电极、该些第二感测电极、该些第三感测电极以及该些第四感测电极电性相连;以及
一控制单元,与该开关模块电性相连,用以控制该开关模块,并通过该开关模块而选择性地与该些第一感测电极、该些第二感测电极、该些第三感测电极以及该些第四感测电极电性相连,
其中该触控装置通过感测在该触控装置上的一触控点的触控强度决定该开关模块的连接模式,当该触控点的触控强度小于一预设值,则该开关模块使该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该第一感测电极、该第二感测电极、该第三感测电极以及该第四感测电极,当该触控点的触控强度仍小于该预设值,且需提高信噪比时,将各该些第一感测电极对应的该些第三感测电极经由各该些第一开关以及各第五开关与该控制单元电性相连,该控制单元经由该些第二开关与该些第二感测电极电性相连,该控制单元经由该些第四开关与该些第四感测电极电性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点的触控强度关联于该触控点与该触控装置的接触面积。
CN201410693838.3A 2014-08-29 2014-11-26 触控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732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9893A TW201608446A (zh) 2014-08-29 2014-08-29 觸控裝置
TW103129893 2014-08-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73270A true CN105373270A (zh) 2016-03-02
CN105373270B CN105373270B (zh) 2018-04-03

Family

ID=55375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9383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73270B (zh) 2014-08-29 2014-11-26 触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52116B2 (zh)
CN (1) CN105373270B (zh)
TW (1) TW20160844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2439A (zh) * 2018-08-27 2018-12-18 无锡华润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摸屏触点的检测方法及相应的触摸屏检测控制电路
CN109656399A (zh) * 2017-10-11 2019-04-19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集成电路、触控面板的驱动方法以及触碰控制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57615B2 (ja) * 2016-02-22 2019-08-0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タッチ検出装置及び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JP7438854B2 (ja) * 2020-06-05 2024-02-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入力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3068A (zh) * 2009-06-29 2009-12-02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电阻式触控面板及其接触点型态的检测方法
US20110153263A1 (en) * 2009-12-18 2011-06-23 Wacom Co., Ltd. Pointer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pointer detection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10874B2 (ja) 1987-06-02 1997-05-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方法
US7663607B2 (en) * 2004-05-06 2010-02-16 Apple Inc. Multipoint touchscreen
US7075316B2 (en) * 2003-10-02 2006-07-11 Alps Electric Co., Ltd. Capacitance detector circuit, capacitance detection method, and fingerprint sensor using the same
US7411584B2 (en) * 2003-12-31 2008-08-1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Touch sensitive device employing bending wave vibration sensing and excitation transducers
US8144125B2 (en) * 2006-03-30 2012-03-27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average scan rate to detect a conductive object on a sensing device
US8552989B2 (en) * 2006-06-09 2013-10-08 Apple Inc. Integrated display and touch screen
US8284165B2 (en) * 2006-10-13 2012-10-09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display apparatus with proximity detection performance and information display method using the same
US8493331B2 (en) * 2007-06-13 2013-07-23 Apple Inc. Touch detection using multiple simultaneous frequencies
US8698756B2 (en) * 2007-11-06 2014-04-15 Stmicroelectronics Asia Pacific Pte Ltd. Interrupt reduction method in touch screen controller
US8232977B2 (en) * 2007-11-14 2012-07-31 N-Trig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on with a digitizer sensor
US8502801B2 (en) * 2008-08-28 2013-08-06 Stmicroelectronics Asia Pacific Pte Ltd. Capacitive touch sensor system
US20100328249A1 (en) * 2009-06-25 2010-12-30 Stmicroelecronics Asia Pacific Pte Ltd. Capacitive-inductive touch screen
US8791907B2 (en) * 2009-08-19 2014-07-29 U-Pixel Technologies Inc. Touch sen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ing different modulated driving signals
JP2012014669A (ja) 2009-11-20 2012-01-19 Fujifilm Corp 導電シート、導電シートの使用方法及び静電容量方式タッチパネル
TWI397849B (zh) 2009-11-27 2013-06-01 Au Optronics Corp 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以及電容式觸控面板
US8896546B2 (en) * 2010-01-28 2014-11-25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High integrity touch screen system
US9158958B2 (en) * 2010-10-28 2015-10-13 Synaptics Incorporated Signal strength enhancement in a biometric sensor array
CN103703434B (zh) * 2011-06-22 2017-03-01 夏普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系统和电子设备
US8654098B2 (en) * 2011-09-12 2014-02-18 Stmicroelectronics Asia Pacific Pte Ltd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controller implementing a sensing method for improved noise immunity
JP5389888B2 (ja) * 2011-10-25 2014-01-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子機器
TWI467453B (zh) * 2012-01-18 2015-01-0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雙模式觸控感應裝置
KR101401254B1 (ko) * 2012-05-18 2014-05-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TW201351245A (zh) 2012-06-04 2013-12-16 Wintek Corp 觸控感測電極結構及觸控裝置
CN104620211A (zh) * 2012-09-14 2015-05-13 夏普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和触摸面板一体型的显示装置
CN102955635B (zh) * 2012-10-15 2015-11-11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式内嵌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US8890841B2 (en) * 2013-03-13 2014-11-1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Capacitive-based touch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for, with reduced interference
US9372573B2 (en) * 2013-05-31 2016-06-21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rray substrate, touch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10558302B2 (en) * 2014-05-23 2020-02-11 Apple Inc. Coded integration of a self-capacitance array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3068A (zh) * 2009-06-29 2009-12-02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电阻式触控面板及其接触点型态的检测方法
US20110153263A1 (en) * 2009-12-18 2011-06-23 Wacom Co., Ltd. Pointer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pointer detection method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6399A (zh) * 2017-10-11 2019-04-19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集成电路、触控面板的驱动方法以及触碰控制系统
CN109656399B (zh) * 2017-10-11 2021-11-12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集成电路、触控面板的驱动方法以及触碰控制系统
CN109032439A (zh) * 2018-08-27 2018-12-18 无锡华润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摸屏触点的检测方法及相应的触摸屏检测控制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062501A1 (en) 2016-03-03
US9552116B2 (en) 2017-01-24
CN105373270B (zh) 2018-04-03
TW201608446A (zh) 2016-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49513U (zh) 触摸屏面板
US9285931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7167163B (zh) 减轻来自电容性传感器的数据中的空间相关噪声
US8653393B2 (en) Touch screen panel
KR102040481B1 (ko) 사용자 입력의 유형들을 결정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2541384B (zh) 双模式触控感应装置
US9001073B2 (en) Capacitance type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2193693A (zh) 触控面板及其差动辨识方法
CN103176672A (zh) 使用振荡频率的触摸传感器面板
CN108376039B (zh) 将信号施加到触摸传感器
CN105373270A (zh) 触控装置
CN104765512A (zh) 触控输入装置、其制作方法及触控侦测方法
US20190204955A1 (en) Touch panel and touch panel device
TW201339936A (zh) 靜電電容式觸控面板
CN107076790A (zh) 基板检查装置及基板检查方法
US20150193075A1 (en) Touch apparatus and touch method thereof
CN104238778A (zh) 触摸输入方法
CN110045861A (zh) 电容检测电路和静电电容传感器设备
WO2015152363A1 (ja) 通信制御装置ならびに携帯型通信装置
CN103197789B (zh) 触控面板
US11385754B2 (en) Touch sensor in which PCAP method and EMR method are combined
US20140168112A1 (en) Touch sensing method and touch sensing apparatus
CN112513796B (zh) 触控面板检测方法与触控面板
CN107209612A (zh) 电容触摸模组的调校方法及调校装置
CN105138199A (zh) 触摸按键传感器及应用其的控制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03

Termination date: 2019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