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73249A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73249A CN105373249A CN201510412079.3A CN201510412079A CN105373249A CN 105373249 A CN105373249 A CN 105373249A CN 201510412079 A CN201510412079 A CN 201510412079A CN 105373249 A CN105373249 A CN 10537324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 command
- mobile terminal
- touch
- input
- sectional are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n integrated pointing device, e.g. trackball in the palm rest area, mini-joystick integrated between keyboard keys, touch pads or touch stripes
- G06F1/169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n integrated pointing device, e.g. trackball in the palm rest area, mini-joystick integrated between keyboard keys, touch pads or touch stripes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 secondary touch screen used as control interface, e.g. virtual buttons or slider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7—Gesture based interaction, e.g. based on a set of recognized hand gestur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7—Touch pads, in which fingers can move on a surfac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6—Drag-and-drop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4—Multi-touch detection in digitiser, i.e. details about the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a plurality of touching locations, e.g. multiple fingers or pen and finge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3—Split screen, i.e. subdividing the display area or the window area into separate subarea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8—Several contacts: gestures triggering a specific function, e.g. scrolling, zooming, right-click, when the user establishes several contacts with the surface simultaneously; e.g. using several fingers or a combination of fingers and p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移动终端。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正面和背面;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正面的触摸屏和第一触摸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背面的第二触摸板;以及控制器,该控制器被构造成:基于所述第二触摸板上的基本触摸输入的触摸点,将所述第二触摸板的区域划分为至少第一控制命令区域和第二控制命令区域,将第一控制命令和第二控制命令分别设置到所述第一控制命令区域和所述第二控制命令区域中,响应于在所述第一控制命令区域中的附加触摸输入根据所述第一控制命令来控制所述移动终端,以及响应于在所述第二控制命令区域中的附加触摸输入根据所述第二控制命令来控制所述移动终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设置在其背面的触摸传感器。
背景技术
终端可以通常分为移动/便携式终端或固定终端。移动终端还可以分为手持终端或车载终端。移动终端变得越来越多功能。这种功能的示例包括数据和语音通信、经由摄像头拍摄图像和视频、记录音频、经由扬声器系统播放音乐文件以及在显示器上显示图像和视频。一些移动终端包括支持游戏的附加功能,而其他终端被构造成多媒体播放器。最近,移动终端已经被构造成接收允许观看诸如视频和电视节目等的内容的广播和多播信号。
随着这些功能变得更加多样化,移动终端可以支持诸如拍摄图像或视频、再现音乐或视频文件、玩游戏、接收广播信号等更复杂的功能。通过综合且集中实现这种功能,移动终端可以以多媒体播放器或装置的形式实施。
随着多媒体播放器的功能被视为是重要的,移动终端正面设置的显示器变大,并且这种显示器具有同时执行输入功能的触摸板。由于显示器变得越来越大,难以使用握住移动终端的手对移动终端正面所设置的显示器执行触摸输入。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触摸传感器,该触摸传感器设置在移动终端的背面,以使得用户握住移动终端的手能够输入用于控制移动终端的触摸。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并且根据本公开的目的,如这里具体实施和广泛描述的,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正面和背面;设置在壳体的正面的触摸屏,所述触摸屏包括:用于输出图像信息的显示单元和用于感测触摸输入的第一触摸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背面的用于感测触摸输入的第二触摸板;以及控制器,该控制器控制所述显示单元、所述摄像头和声音输出单元,其中,所述控制器被构造成对应于所述第二触摸板上感测到的基本输入在所述第二触摸板上设置基本点,通过相对于所述基本点来在所述第二触摸板上划分区域以指定分段区域,针对各个所述基本输入分段区域设置控制命令,并且当在选择的分段区域上感测到触摸输入时,基于针对所选择的分段区域设置的第一控制命令来控制。
所述基本输入可以是包括连续执行若干次的触摸输入的连续触摸输入或包括基于预设形状执行的触摸输入的模式触摸输入,并且基本点是作为所述基本输入的所述连续触摸输入或所述模式触摸输入的结束点。
移动终端可以还包括用于感测所述壳体的运动的陀螺仪传感器,其中,所述基本输入包括被所述第二触摸板感测到的触摸输入和对应于被所述陀螺仪传感器感测到的第一运动模式的所述壳体的运动,所述触摸输入和所述运动被同时感测到,并且所述基本点被设置为所述第二触摸板的所述触摸输入的点。
当从所述陀螺仪传感器感测所述壳体的所述运动为运动模式时,所述控制器可以取消所述分段区域的指定。当感测到所述基本输入之后经过预设时间段时或感测到结束输入时,所述控制器可以取消在所述第二触摸板上指定的所述分段区域。在感测到选择的分段区域中的所述触摸输入之后,控制器可以基于在所选择的分段区域中感测到的所述触摸输入的位置来重置所述分段区域。
当感测到在选择的分段区域中的触摸输入时,控制器可以取消所述第二触摸板上的所述分段区域的指定,并且所述控制器可以将所选择的分段区域的所述第一控制命令设置在在所述第二触摸板的整个区域上,并且当在所述第二触摸板上感测到触摸输入时,所述控制器可以基于所述第一控制命令来控制。当在指定所述分段区域之后从所述第二触摸板附加地感测到所述基本输入时,所述控制器可以将在各个分段区域中指定的所述控制命令转换成不同的控制命令。
当感测到作为从所述基本点到选择的分段区域的连续触摸输入的滑动输入时,所述控制器可以执行在所选择的分段区域中设置的所述第一控制命令。所述控制器可以相对于所述基本点以统一角度划分所述分段区域。所述分段区域可以包括从所述基本点沿第一方向定位的第一分段区域和从所述基本点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反向定位的第二分段区域。
所述移动终端可以还包括用于感测重力方向的加速度传感器。控制器可以沿相对于重力方向的竖直方向或沿相对于重力方向的水平方向划分所述第一分段区域和所述第二分段区域。控制器可以沿相对于所述显示单元上输出的画面的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划分所述第一分段区域和所述第二分段区域。
所述分段区域可以还包括第三分段区域,该第三分段区域位于在沿着顺时针方向从所述第一方向旋转90度的第三方向上;以及第四分段区域,该第四分段区域位于在沿着顺时针方向从所述第二方向旋转90度的第四方向上。
所述控制器可以控制所述显示单元显示指示符,该指示符指示在所述第二触摸板中指定的所述分段区域和所述正面上的所述分段区域中设置的控制命令。控制器可以通过基于所述触摸输入的类型在所述分段区域中设置不同的控制命令,在一个分段区域中设置多个控制命令。
触摸输入的类型可以是以下输入中的至少一种:触摸一次所述分段区域的轻击输入、从所述基本输入点滑动移动到所述分段区域的触摸和拖拽输入、以及在预设时间段或较长时间段与所述分段区域保持接触的长触摸输入。当处于移动终端的功能被限制的锁定状态时,基本输入可以是初始输入到所述第一触摸板或所述第二触摸板的所述触摸输入。
当以预设顺序在所述分段区域中感测到触摸输入时,控制命令可以解除所述锁定状态。所述第二触摸板可以位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背面的上部。移动终端可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触摸板的内表面的LED矩阵,所述LED矩阵包括用于发光的多个LED,其中,所述控制器通过针对所述基本输入控制所述LED矩阵来输出特定字符、图像和图形。
在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用户在手中握移动终端的状态下可以使用设置在背面的触摸传感器输入控制命令。
本发明的可应用性的进一步范围将根据下文给出的详细描述变得明显。然而,应当理解,因为根据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改变和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变得显而易见,所以详细描述和具体示例在指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同时,仅由例示来给出。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根据以下仅以示例给出的详细描述和附图更全面地理解,由此不限制本发明,并且附图中:
图1A是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的框图;
图1B和图1C是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移动终端的一个示例的概念图;
图2A是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中所设置的背面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B是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中所设置的电池盖的一个示例的截面图;
图3是例示使用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的背面设置的第二触摸板来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例示用于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的基本输入设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
图5是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的基本输入的图;
图6是例示用于选择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的分段区域的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
图7A至图7D是例示基于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的分段区域的选择显示单元上的画面的图;
图8A至图8E是基于分段区域的选择的流程图和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的显示单元上的画面的图;
图9是例示用于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的基本输入设置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图;
图10是例示用于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的基本输入设置的实施方式中的背面的图;
图11是例示用于选择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的分段区域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图;
图12A至图12D是例示基于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的分段区域的输入显示单元上的画面的图;
图13A至图13D是例示在执行用于提供文档或网络浏览器的应用的同时,在基于移动终端的分段区域的输入显示单元上的画面的图;
图14A至图14D是例示在执行与消息有关的应用的同时,在基于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的分段区域的输入显示单元上的画面的图;
图15A至图15D是例示在操作摄像头的同时,在基于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的分段区域的输入显示单元上的画面的图;
图16A至图16C是例示在提供浮动窗口的同时,在基于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的分段区域的输入显示单元上的画面的图;
图17A至图17C是例示在显示单元在画面上显示通知消息窗口时,当选择根据本公开的第二触摸板的分段区域时,在显示单元上的画面输出的图;以及
图18A至图18C是例示基于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的分段区域的输入而在显示单元上的画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文公开的实施方式。为了参照附图进行简要描述,相同或等同的部件可以设置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不重复其描述。通常,诸如“模块”和“单元”等的后缀可以用于指代元件或部件。本文中使用这种后缀仅旨在促进说明书的描述,并且后缀本身不旨在给予任何特殊含义或功能。附图用于帮助容易地理解各种技术特征,并且应当理解本文提出的实施方式不被附图限制。由此可见,本发明应当被解释为扩展到除了附图中具体陈述的那些之外的任意变型例、等同物和替换物。
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等可以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通常仅用于区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当元件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时,元件可以与另一个元件直接连接,或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称为“直接连接于”另一个元件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单数表达可以包括复数表达,除非单数表达表示与上下文明确不同的含义。诸如“包括”或“具有”等的术语这里使用,并且应当被理解为它们旨在指示说明书中公开的若干部件、功能或步骤的存在,并且还理解同样可以采用更多或更少的部件、功能或步骤。
本文提出的移动终端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类型的终端来实现。这种终端的示例包括蜂窝电话、智能电话、用户设备、膝上型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个人数字助手(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导航仪、便携式计算机(PC)、板型PC、平板计算机、超级笔记本、可佩带装置(例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头戴式显示器(HMD))等。
将仅经由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参照具体类型的移动终端进行进一步的描述。然而,这种示教同等地应用于其他类型的终端,诸如上面描述的那些类型。另外,这些示教还可以应用于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的固定终端。
现在参照图1A-图1C,其中,图1A是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的框图,并且图1B和图1C是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移动终端的一个示例的概念图。
移动终端100被示出具有诸如无线通信单元110、输入单元120、感测单元140、输出单元150、接口单元160、存储器170、控制器180和电源单元190等的部件。不要求实现所有例示的部件,并且可以另选地实现更多或更少的部件。
现在参照图1A,移动终端100被示出具有构造有若干共同实现部件的无线通信单元110。例如,无线通信单元110通常包括允许移动终端100与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无线通信、或者允许移动终端100与移动终端100所在的网络之间的无线通信的一个或多个部件。
无线通信单元110通常包括允许诸如移动终端100与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无线通信、移动终端100与另一个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移动终端100与外部服务器之间的通信等的通信的一个或更多个模块。此外,无线通信单元110通常包括将移动终端100连接到一个或更多个网络的一个或更多个模块。
为了促进这种通信,无线通信单元110包括广播接收模块111、移动通信模块112、无线因特网模块113、短距离通信模块114和位置定位模块115中的一个或更多个。输入单元120包括摄像头121,该摄像头121用于获得图像或视频;麦克风122,该麦克风122是用于输入音频信号的一种音频输入装置;以及用户输入单元123(例如,触摸键、推动键(pushkey)、机械键、软键等),该用户输入单元123用于允许用户输入信息。数据(例如,音频、视频、图像等)由输入单元120获得,并且可以根据装置参数、用户命令和它们的组合由控制器180分析和处理。
感测单元140通常使用被构造成感测移动终端的内部信息、移动终端的周围环境、用户信息等的一个或更多个传感器来实现。例如,在图1A中,示出了具有接近传感器141和亮度传感器142的感测单元140。如果需要,则感测单元140可以另选或附加地包括其他类型的传感器或装置,诸如触摸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磁传感器、G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运动传感器、RGB传感器、红外(IR)传感器、手指扫描传感器、超声传感器、光学传感器(例如,摄像头121)、麦克风122、电池电流计、环境传感器(其中,例如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辐射检测传感器、热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以及化学传感器(例如,电子鼻、保健传感器、生物计量传感器等),仅举几例。移动终端100可以被构造成采用从感测单元140获得的信息,并且具体地,从感测单元140的一个或更多个传感器获得的信息,及其组合。
输出单元150通常被构造成输出诸如音频、视频、触觉输出等的各种类型的信息。示出了具有显示单元151、音频输出模块152、触觉模块153和光学输出模块154的输出单元150。显示单元151可以具有层间结构或具有用于促进触摸屏的触摸传感器的一体结构。触摸屏可以在移动终端100与用户之间提供输出接口,以及用作用户输入单元123(该用户输入单元123在移动终端100与用户之间提供输入接口)。
接口单元160充当与可以耦接到移动终端100的各种类型的外部装置的接口。接口单元160例如可以包括任意有线或无线端口、外部电源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在一些情况下,移动终端100可以响应于外部装置连接到接口单元160执行与所连接的外部装置关联的分类控制功能。
存储器170通常实现为存储数据,以支持移动终端100的各种功能或特征。例如,存储器170可以被构造成存储移动终端100中执行的应用程序、用于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的数据或指示等。这些应用程序中的一些应用程序可以经由无线通信从外部服务器下载。其他应用程序可以在制造或出货时安装在移动终端100内,这通常是对于移动终端100的基本功能(例如,接收呼叫、打电话、接收消息、发送消息等)的情况。常见的是,应用程序存储在存储器170中、安装在移动终端100中、并且由控制器180执行,以执行对于移动终端100的操作(或功能)。
除了与应用程序关联的操作之外,控制器180通常用于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整个操作。控制器180可以通过处理经由图1A所示的各种部件输入或输出的信号、数据、信息等,或激活存储器170中存储的应用程序,提供或处理适合于用户的信息或功能。作为一个示例,控制器180根据已经存储在存储器170中的应用程序的执行,控制图1A-图1C例示的一些或所有部件。
电源单元190可以被构造成接收外部电力或提供内部电力,以便供给操作移动终端100中包括的元件和部件所需的合适电力。电源单元190可以包括电池,并且电池可以被构造成嵌入在终端本体中,或被构造成从终端主体可拆除。
现在参照图1B和图1C,参照直板式移动本体来描述移动终端100。然而,移动终端100可以另选地以任意各种不同的构造来实现。这种构造的示例包括手表型、夹耳型、眼镜型、或作为两个和更多个主体以可相对移动的方式彼此组合的折叠型、翻盖型、滑盖型、旋转型和旋盖型及其组合。本文的讨论将经常涉及具体类型的移动终端(例如,直板型、手表型、眼镜型等)。然而,关于具体类型的移动终端的这种示教将通常应用于其他类型的移动终端。
移动终端100将通常包括形成终端外观的壳体(例如,框、外壳、盖等)。在该实施方式中,使用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形成壳体。各种电子部件合并到形成在前壳体101与后壳体102之间的空间中。至少一个中间壳体可以另外位于前壳体101与后壳体102之间。
显示单元151示出为位于终端主体的正面上以输出信息。如图例示,显示单元151的窗口151a可以安装到前壳体101,以与前壳体101一起形成终端主体的正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子部件还可以安装到后壳体102。这种电子部件的示例包括可拆除电池191、识别模块、存储卡等。后盖103示出为覆盖电子部件,并且该盖可以可拆除地耦接到后壳体102。因此,当从后壳体102拆除后盖103时,安装到后壳体102的电子部件外部露出。
如图例示,当后盖103耦接到后壳体102时,部分露出后壳体102的侧面。在一些情况下,在耦接时,后壳体102还可以被后盖103完全遮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后盖103可以包括用于外部露出摄像头121b或音频输出模块152B的开口。
壳体101、102、103可以经由注塑成型合成树脂形成,或可以由金属(例如,不锈钢(STS)、铝(Al)、钛(Ti)等)形成。作为对于多个壳体形成用于容纳部件的内部空间的示例的备选,移动终端100可以被构造成使得一个壳体形成内部空间。在该示例中,形成具有单体的移动终端100,所以合成树脂或金属从侧面延伸到背面。
如果需要,则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用于防止水引入到终端主体中的防水单元。例如,防水单元可以包括防水构件,该防水构件位于窗口151a与前壳体101之间、前壳体101与后壳体102之间、或后壳体102与后盖103之间,以在耦接那些壳体时密闭地密封内部空间。
然而,另选排布方式是可能的,并且在本公开的示教内。可以省略或重新排布一些部件。例如,第一操纵单元123a可以位于终端主体的另一个表面上,并且第二音频输出模块152B可以位于终端主体的侧面上。
显示单元151输出移动终端100中处理的信息。显示单元151可以使用一个或更多个合适的显示装置来实现。这种合适的显示装置的示例包括液晶显示器(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柔性显示器、3维(3D)显示器、电子墨水显示器及其组合。
显示单元151可以使用两个显示装置实现,这可以实现相同或不同的显示技术。例如,多个显示单元151可以彼此隔开地排布在一侧上,或可以一体化这些装置,或者这些装置可以排布在不同表面上。显示单元151可以还包括感测在显示单元处接收到的触摸输入的触摸传感器。当触摸输入到显示单元151时,触摸传感器可以被构造成感测该触摸,并且控制器180例如可以生成对应于触摸的控制命令或其他信号。以触摸方式输入的内容可以是文本或数值,或可以以各种模式指示或指定的菜单项。
触摸传感器可以构造成膜的形式,该膜具有设置在窗口151a与窗口151a的背面上的显示器之间的触摸图案或在窗口151a的背面上直接构图的金属丝。另选地,触摸传感器可以与显示器一体形成。例如,触摸传感器可以设置在显示器的基板上或显示器内。
显示单元151可以还用触摸传感器一起形成触摸屏。这里,触摸屏可以充当用户输入单元123(参见图1A)。因此,触摸屏可以替代第一操纵单元123a的至少一些功能。第一音频输出模块152A可以以扬声器的形式实现,以输出语音音频、告警声音、多媒体音频再现等。
显示单元151的窗口151a将通常包括允许由第一音频输出模块152A生成的音频通过的孔。一个另选方式是允许音频沿着结构主体之间的组装间隙(例如,窗口151a与前壳体101之间的间隙)释放。在这种情况下,独立形成以输出音频声音的孔从外观角度可以看不见,或者以其他方式隐藏,从而进一步简化移动终端100的外观和制造。
光输出模块154可以被构造成输出用于指示事件生成的光。这种事件的示例包括消息接收、呼叫信号接收、未接电话、告警、计划通知、邮件接收、借助应用的信息接收等。当用户已经检查了所生成的事件时,控制器可以控制光学输出单元154停止光输出。
第一摄像头121a可以在拍摄模式或视频通话模式下处理诸如由图像传感器获得的静止或移动图像等的图像帧。所处理的图像帧然后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151上或存储在存储器170中。第一操纵单元123a和第二操纵单元123b是用户输入单元123的示例,他们可以由用户操纵,以向移动终端100提供输入。第一操纵单元123a和第二操纵单元123b还可以总称为操纵部,并且可以采用允许用户执行诸如触摸、推动、滚动等的操纵的任意触觉方法。第一操纵单元123a和第二操纵单元123b还可以采用允许用户执行诸如接近触摸、挺悬等的操纵的任意非触觉方法。
图1B例示第一操纵单元123a作为触摸键,但是可能的备选包括机械键、推动键、触摸键及其组合。在第一和第二操纵单元123a和123b处接收到的输入可以以各种方式使用。例如,第一操纵单元123a可以由用户用于向菜单、本位键、取消、搜索等提供输入,并且第二操纵单元123b可以由用户用于提供输入,以控制从第一音频输出模块152a或第二音频输出模块152b输出的音量级,以切换到显示单元151的触摸识别模式等。
作为用户输入单元123的另一个示例,后输入单元可以位于终端主体的背面上。后输入单元可以由用户操纵,以向移动终端100提供输入。输入可以以各种不同方式使用。例如,后输入单元可以由用户用于提供对于从第一音频输出模块152a或第二音频输出模块152b输出的电源开/关、开始、结束、滚动、控制音量级的输入,切换到显示单元151的触摸识别模式等。后输入单元可以被构造成允许触摸输入、推动输入及其组合。
后输入单元可以位于沿终端主体的厚度方向与正面的显示单元151交叠。作为一个示例,后输入单元可以位于终端主体的背面的上端部上,使得用户可以在用一只手抓住终端主体时使用食指容易地操纵。另选地,后输入单元可以位于终端主体的背面的任意位置处。
包括后输入单元的实施方式可以实现后输入单元中第一操纵单元123a的一些或所有功能。由此可见,在从正面省略第一操纵单元123a的情况下,显示单元151可以具有更大的屏幕。作为另一个另选,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扫描用户的指纹的手指扫描传感器。控制器180然后可以使用被手指扫描传感器感测到的指纹信息,作为认证过程的一部分。手指扫描传感器还可以安装在显示单元151中或实现在用户输入单元123中。
麦克风122示出为位于移动终端100的端部,但是其他位置也是可能的。如果需要,则可以实现多个麦克风,这种排布结构允许接收立体声音。接口单元160可以充当允许移动终端100与外部装置交互的路径。例如,接口单元160可以包括用于连接到另一个装置(例如,耳机、外部扬声器等)的连接端子、用于近场通信的端口(例如,红外线数据协会(IrDA)端口、蓝牙端口、无线LAN端口等)或用于向移动终端100供电的电源端子中的一种或更多种。接口单元160可以实现为用于容纳外部卡(诸如订户识别模块(SIM)、用户身份模块(UIM)或用于信息存储的存储卡等)的插口的形式。
第二摄像头121b示出为位于终端主体的背面处,并且包括与第一摄像头单元121a的图像拍摄方向大致相反的图像拍摄方向。如果需要,则第二摄像头121a可以另选地位于其他位置处,或使其可移动,以便具有与所示出的方向不同的图像拍摄方向。
第二摄像头121b可以包括沿着至少一条线排布的多个镜头。多个镜头还可以排布为矩阵构造。摄像头可以称为“阵列摄像头”。当第二摄像头121b实现为矩阵摄像头时,可以使用多个镜头以各种方式拍摄图像,并且图像具有更好质量。
如图1C所示,闪光灯124被示出为与第二摄像头121b相邻。当用摄像头121b拍摄物体的图像时,闪光灯124可以照明物体。如图1C所示,第二音频输出模块152a可以位于终端主体上。第二音频输出模块152b可以与第一音频输出模块152a结合实现立体声功能,并且还可以用于实现用于通话通信的扬声器电话模式。
用于无线通信的至少一个天线可以位于终端主体上。天线可以安装在终端主体中或由壳体形成。例如,构成广播接收模块111的一部分的天线可以缩回到终端主体中。另选地,天线可以使用附着到后盖103的内表面的膜或包括导电材料的壳体形成。
用于向移动终端100供电的电源单元190可以包括电池191,该电池191安装在终端主体中或者可拆除地耦接到终端主体的外部。电池191可以经由连接到接口单元160的电源线缆接收电力。而且,电池191可以使用无线充电器以无线方式被再充电。无线充电可以经由磁感应或电磁共振来实现。
后盖103被示出为耦接到用于遮盖电池191的后壳体102,以防止电池191的分离并且保护电池191不受外部撞击或异物的影响。当电池191从终端主体可拆除时,后盖103可以可拆除地耦接到后壳体102。
用于保护外观或辅助或扩展移动终端100的功能的附件还可以设置在移动终端100上。作为附件的一个示例,可以设置用于覆盖或容纳移动终端100的至少一个表面的盖或袋状物。盖或袋状物可以与显示单元151合作,以扩展移动终端100的功能。附件的另一个示例是用于辅助或扩展到触摸屏的触摸输入的触摸笔。
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100包括设置在其背面的触摸板125。移动终端的背面可以是用于电池可拆除型移动终端的后盖103或用于电池一体型移动终端的后壳体102。触摸板设置在壳体中。另选地,背面可以插入注射到后壳体102或后盖103,或作为一体直接构图在后壳体102或后盖103上。
为了区分在正面排布的显示单元151上设置的触摸板,显示单元的正面上布置的触摸板可以是第一触摸板124,并且终端主体的背面上设置的触摸板可以是第二触摸板125。
图2A是例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中所设置的背面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分解立体图。如图所示,移动终端包括设置在其背面的第二触摸板125。
第二触摸板125可以感测对移动终端的背面的触摸输入,并且第二触摸板125可以布置在后盖103中或与后盖103一体形成。对于电池一体型,第二触摸板可以如上所述形成在后壳体102中。下文中,为了说明,将描述耦接到电池盖的第二触摸板125。
在第二触摸板125中,使用ITO膜形成触摸电极。第二触摸板125感测触摸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并且识别用户的触摸输入。因为孔形成在后壳体和后盖103中,所以难以使第二触摸板位于背面的设置摄像头或扬声器的部分中。如图2A所示,可以部分省略第二触摸板125。
第二触摸板125可以只位于背面的上部中,以感测由用户保持的部分中生成的触摸输入。第二触摸板125需要电连接到移动终端,以供给有电力,并且向移动终端的控制器180传递所感测到的电容变化。当耦接到后壳体102时,第二触摸板125可以经由主板和挠性印刷电路板(FPCB)连接到移动终端100。当耦接到后盖103时,第二触摸板125可以经由后盖103内的端子连接到终端主体。端子在分离后盖103时从终端主体卸下,并且在耦接后盖103时电连接到终端主体,仅向第二触摸板125供电,并且向控制器传递被第二触摸板125感测到的触摸输入。
LED矩阵105可以进一步设置在第二触摸板125上。LED矩阵105具有排布在格中的多个发光元件。电力可选择性地应用于发光元件并且设置多样的图像和字符,使得各种信息可以通过背面设置。LED矩阵105可以是第二触摸板125中的扬声器152b、摄像头121b等的省略部。
LED矩阵105可以直接耦接到后壳体102,或者可以耦接到后盖103,以便经由端子与第二触摸板125一起连接到终端主体。因此,LED矩阵105可以被提供有电力或发光元件的控制信号,以选择性地开关发光元件。为了使LED矩阵105发出的光在移动终端的背面可见,后盖103可以由非透明材料形成。使用非透明材料可以柔和地传播从矩阵105的发光元件发出的光,以提供优等图像。
图2B是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中所设置的电池盖的一个示例的截面图。在图2B中,示出层结构,该层结构由注射模具1031、打底层1032、彩色层1033和顶部涂层1034构成,以在后盖13上实现不透明材料。
注射模具1031使用透明或彩色树脂注射成型,并且形成后盖103的基本轮廓。图案可以实现在注射模具1031的表面上,以散射性地反射光并且柔和地传播光。打底层1032可以涂布在注射模具1031的凹凸面上,以不使凹凸面外部可见或用户直接可见。彩色层1033可以涂布在打底层上。当注射模具具有颜色时,可以省略彩色层或具有珍珠色的颜料可以作为彩色层进行涂布。顶部涂层1034阻挡紫外线,并且增加后盖103的强度,以保护后盖103不被破坏或破裂。
光可以借助具有凹凸面的不透明注射模具1031柔和地发出,涂层1032、1033和1034可以在不透明注射模具1031上分层,使得可以提供具有平滑且固体表面的后盖103。
接着,图3是例示使用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的背面设置的第二触摸板125来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的流程图。因为在移动终端的背面设置了第二触摸板125,所以触摸输入可以被感测到。此时,用户拿着移动终端。即使在背面感测到电容变化时,也难以识别电容变化是由用户的命令输入产生的还是由用户仅拿着背面而产生的。
因此,当基本输入被第二触摸板125感测到时(该基本输入用于感测信号,该信号用于控制器识别该基本输入与由用户拿着移动终端而产生的输入不同)(S10),则相对于感测到该基本输入的点(下文中,分段基准点(S)),将第二触摸板125的区域划分为分段区域(S20)。该基本输入可以是用于使移动终端100移动的预设模式触摸输入或运动模式。
针对各个分段区域设置控制命令(S30)。当在一个分段区域(第一分段区域)中感测到触摸输入时(S40),控制器180根据针对第一分段区域设置的第一控制命令来控制移动终端100。直到当用户尝试使用第二触摸板125结束控制命令输入时感测到用于释放分段区域的结束输入(S60)或经过预设结束时间(S65)为止,用户可以使用第二触摸板125控制移动终端。结束输入可以是具有预设模式的触摸输入或用于使移动终端100运动的运动模式的触摸输入,其与基本输入不同。
参照以下附图,将详细地描述各个步骤。图4是例示用于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的基本输入设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当基本输入被第二触摸板125感测到时(该基本输入用于感测信号,该信号用于控制器识别该基本输入与由用户拿着移动终端而产生的输入不同)(图3中的S10),控制器180准备使用第二触摸板125来控制移动终端。当感测到具有特定模式的触摸输入以与通过用户保持移动终端而识别的第二触摸板125的电容变化区分时,该基本输入被识别。
基本输入的示例包括由连续若干短触摸输入构成的连续触摸输入、具有特定模式(例如,L或S模式)的触摸拖拽输入、和用于摩擦第二触摸板125若干次的滑动操作。用户可以在看正面的显示单元151、而不看背面的同时,输入该基本输入。另选地,具有连续输入或触摸拖拽输入的最后触摸输入的点可以被设置为分段基准点(S)。
当加速度传感器143或陀螺仪传感器144感测到移动终端100根据预设类型(运动模式)移动时,通过感测到新触摸输入,该新触摸输入点可以被设置为分段基准点(S)。在设置了分段基准点(S)时,在设置分段基准点(S)之后的预设时间段内感测到的触摸输入可以被识别为用户的控制命令,并且具有控制命令组的分段区域分别在相对位置中指定(图3中的S20)。
当第二触摸板125在将不是基本输入的输入识别为基本输入时在分段区域中设置控制命令以作为用户输入单元进行操作时,第二触摸板125与用户的意图不同地控制。因此,第二触摸板激活图标255可以被输出,以选择是否借助第二触摸板125的分段区域输入命令。借助第二触摸板125的控制命令的输入可以基于第二触摸板激活图标255的选择来确定。另选地,用户可以使用包括移动终端摇动、语音命令等的多种方法来选择控制命令的输入。
图5是例示分段区域的指定机制的图。图5的(a)例示示出两个分段区域的一个实施方式,图5的(b)例示示出四个分段区域的一个实施方式。控制器180将第二触摸板124从分段基准点(S)以预设角度划分为多个分段区域。
当如图5的(a)所示指定两个分段区域时,第二触摸板区域可以被划分为沿第一方向定位的左分段区域(A)和沿第二方向定位的右分段区域(B)。在附图中,左分段区域和右分段区域相对于穿过分段基准点(S)的水平划分线(m)被划分为上分段区域(A)和下分段区域(B)。另选地,区域可以被划分为左分段区域和右分段区域。
分段区域可以基于重力方向来指定。使用加速度传感器143来感测重力方向,并且第二触摸板区域可以相对于与重力方向平行或垂直的划分线被划分为分段区域。
当如图5的(b)所示指定四个分段区域时,还存在第三分段区域和第四分段区域,该第三分段区域位于在沿着顺时针方向从所述第一方向旋转90度的第三方向上,该第四分段区域位于在沿着顺时针方向从所述第二方向旋转90度的第四方向上。当第二触摸板区域被划分为4个分段区域时,上、下、左和右部分被指定为四个分段区域。被分段区域执行的功能可以基于所执行应用的类型或移动终端的状态进行不同地设置。
此时,在由用户保持移动终端100以支撑移动终端100的部分中或在不被识别为用于输入控制命令的触摸输入而是被忽略的已被用户触摸的部分中,第二触摸板125可以被部分地忽略(换言之,触摸输入的停用)。甚至对于远离被触摸部的部分,也必须执行停用。此后,即使在通过与正在移动以输入控制命令的一个手指1一起移动的其他手指使得第二触摸板125的电容变化被感测到时,第二触摸板125的这种电容变化可以不被识别为用于输入控制命令的触摸输入。
识别出感测到用于停用触摸输入的接触的感测到基本输入的部分(X)被从第二触摸板125排除。在沿对角线方向以及上、下、左和右分段区域可以指定较大量的分段区域。为了说明的缘故,将描述上、下、左和右四个分段区域(A、B、C和D)。
当设置了分段基准点(S)时,用于示出设置对应于所执行应用的控制命令的分段区域(A、B、C和D)的图标可以显示在背面上。因为背面具有LED矩阵105,所以控制器可以相对于分段基准点(S)将图标输出到对应于分段区域(A、B、C和D)的部分。
当用户在打电话时,对应于所指定的分段区域(A、B、C和D)的图标240可以显示在移动终端的背面上。上和下分段区域(A和B)调节呼叫音量,并且显示箭头图标(△▽)。在左分段区域(C)上显示表示记录功能的图标(○),并且在右分段区域(D)上显示表示停止记录的图标(□)。对应于所选分段区域(A)的图标(△)的颜色或尺寸可以与要分区显示的其他图标不同。
参照图6的(a)至图6的(c),用户触摸四个分段区域(A、B、C和D)。当拿着移动终端100的同时,用户移动食指(或另一个手指)并且选择分段区域。示出了用户触摸分段区域(A、B、C和D),其中,在上部(参见图6a)、下部(参见图6b)、左部(参见图6的(c))和右部(参见图6的(d))分别指定了不同的控制命令。参照图6的(c),用户在使用户的手指1在图中移动的状态下看着显示单元151,并移动。在用户的视角中,用户识别使手指沿左方向移动,并且将描述用户使手指沿左方向移动到左部。
用户使手指1离开分段基准点(S),并且将手指1移动到各个分段区域(A、B、C和D),以通过在第二触摸板124上接触手指1执行触摸输入。或者,用户将手指从分段基准点(S)滑动移动(触摸和拖拽)到各个分段区域(A、B、C和D),以选择分段区域(A、B、C和D)中的一个。
图7A至图7D是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的分段区域(A、B、C和D)中感测到触摸输入时执行的应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画面的图。基于所执行的功能或应用划分分段区域,并且向各个分段区域分配控制命令。为了显示所分配的控制命令并且通知用户如何划分分段区域,指示符250可以显示在图7A所示的正面的显示单元151上。指示符250可以具有等于上述第二触摸板激活图标255的形状的预设形状。
当用户通过移动手指1选择上或下分段区域(A和B)时,如图7A和图7B所示调节呼叫音量。另选地,当用户通过移动手指1选择左分段(C)时,如图7C所示记录电话对话。当选择右分段区域(D)时,如图7D所示结束记录,并且存储所记录的文件。在这种情况下,左分段区域(C)和右分段区域(D)的功能可以颠倒设置。
当通过如图7C所示选择左分段区域(C)执行记录功能时,用于执行记录的控制命令不需要再次输入并且另一个控制命令可以在左分段区域(C)中指定。在该实施方式中,可以指定用于暂停记录的控制命令并且显示对应于左分段区域(C)的控制命令的图标251可以在显示单元151上显示的指示符250中改变。
图8A至图8E是基于分段区域的选择的流程图和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的显示单元上的画面的图。在附图中,播放音乐,并且也可以播放视频文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当选择一个分段区域(第一分段区域)(S40)时,基于在对应于该分段区域(第一分段区域)中指定的控制命令来控制分段区域(S50),并且同时在第二触摸板125中划分分段区域。在各个分段区域中重新指定控制命令(S70)。当重设分段区域时,着表示分段区域被重设以输入比初始设置的控制命令的数量少的控制命令,以仅留下分段区域中的一些的功能。
例如,当初始划分了四个分段区域时,分段区域可以被重新设置,以仅允许与所选分段区域的控制命令最相关的分段区域的控制命令借助于第二触摸板125输入,或者仅允许所选分段区域的控制命令借助于第二触摸板125输入。
即使在类似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本实施方式中,也借助音频输出单元152输出声音。因此,当选择上分段区域(A)和下分段区域(B)时,可以调节声音。当选择左分段区域(C)时,可以如图8B所示播放前一个播放音乐。此时,仅留下用于相关功能的分段区域(D)和所选分段区域(C),并且可以取消其他分段区域(A和B)。在用户如图8B所示选择左分段区域(C)以播放前一个音乐之后,仅划分用于选择前一个音乐和下一个音乐的左分段区域(C)和右分段区域(D)。可以取消上分段区域(A)和下分段区域(D)的指定,以便可划分地分配给左分段区域(C)和右分段区域(D)(S70)。
当如图8C所示改变分段区域时,与被取消的分段区域的控制命令对应的图标消失,并且仅与剩余分段区域的控制命令对应的图标留在正面上所显示的指示符252中。当从重新设置的分段区域选择一个(第二分段区域)时(S71),可以基于重新设置的控制命令(第二控制命令)来控制终端(S72)。
如图8D和图8E所示,用于播放前一个播放片段的控制命令在左分段区域(C)中指定,并且用于播放下一个播放片段的控制命令在右分段区域(D)中指定。用于调节声音音量的控制命令在上分段区域(A)和下分段区域(B)中指定。在这种情况下,多个分段区域(A、B、C和D)被取消,并且所选分段区域(C)的控制命令对于第二触摸板125的全部区域(E)来设置(S70)。
当从第二触摸板125的整个区域(E,第二控制区域)感测到触摸输入时,执行第一控制命令。在这种情况下,甚至仅对应于一个控制命令的显示留在指示符253中。即使触摸第二触摸板125的任意区域,也可以输入相同的控制命令。如上所述被用户接触以支撑移动终端的部分(X)可以原样维持停用状态。直到感测到结束输入或者根据重设的分段区域经过结束时间为止,可以使用第二触摸板125来控制移动终端(S73和S74)。
图9是例示用于设置根据本公开的分段基准点(S)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当播放游戏或视频文件时,用户可以沿着拿着保持移动终端。在这种情况下,被用户的手指1接触的部分与在垂直使用移动终端时被用户的手指1接触的部分不同,使得分段基准点(S)的位置可以不同。如图9所示,当在水平保持移动终端的同时感测到触摸输入在背面设置分段基准点(S)时,所感测到的点可以被设置为分段基准点(S)并且分段区域(A、B、C和D)相对于分段基准点(S)沿上、下、左和右方向设置。
此时,为了感测上、下方向,可以使用加速度传感器143感测相对于移动终端的重力方向,并且下分段区域(B)可以从分段基准点(S)沿着重力方向来指定。另选地,分段区域可以相对于显示单元151上输出的画面的竖直方向来指定。
例如,当在斜倚在沙发或床上观看显示单元151的同时阻止自动旋转设置时,终端主体的横向朝向重力方向,但是垂直输出画面。在这种情况下,用户相对于显示单元直观识别上、下、左和右方向,并且上、下、左和右方向可以相对于显示单元的画面方向来设置。显示单元上输出的画面的上下方向可以相对于输出字符来指定。显示移动终端的状态的状态条(260,参见图8C或图12A)的位置可以被确定为顶端。
图11的(a)至图11的(d)示用于在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100水平排布时选择分段区域的方法。纵向被排布为水平方向,并且短方向被设置为竖直方向。上分段区域(A)如图11的(a)所示来指定,并且下分段区域(B)如图11的(b)所示来指定。左分段区域(C)如图11的(c)所示来指定,并且右分段区域(B)如图11的(d)所示来指定。因此,用户可以在如图所示保持终端主体的同时,移动手指1并选择分段区域。
图10是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的分段基准点(S)设置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的背面的图。当用户观看视频文件时,上下分段区域(A和B)调节音量,并且用于跳到前一个或下一个文件的控制命令可以在左和右分段区域(C和D)中指定。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如上所述显示借助设置在背面的LED矩阵105示出分段区的功能的图标。
图12A至图12D例示基于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中指定的分段区域的选择显示器的画面。当选择图12A和图12B所示的上分段区域(A)或下分段区域(B)时,可以垂直调节音量。
当选择左右分段区域(C和D)时,播放倒回到前一个播放片段或跳到下一个播放片段。同时,多个命令可以基于对各个分段区域的触摸输入的方法来指定。触摸输入的类型可以包括以下输入中的至少一种:一次触摸分段区域的轻击输入、从基本输入点滑动移动到分段区域的触摸和拖拽输入、以及用于在预设时间段保持分段区域触摸状态的长触摸输入。
例如,当经由左分段区域(C)的短触摸来感测轻击输入时,前一个播放片段可以如图12C所示倒回并且播放。当经由左分段区域(C)的长触摸来感测长触摸输入时,位于视频文件列表前面的视频文件可以如图12D所示来播放。
图13A至图13D例示当在大于显示单元151的画面部分输出在显示单元151上时选择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的分段区域时显示单元151的画面。在该实施方式中,示出垂直更大的网络浏览器。当选择上分段区域(A)时,使显示单元151上显示整个画面的上部的画面向下移动,并且比下部中所示的画面更靠上定位的画面在显示单元151上示出。当选择上分段区域(A)时,示出全画面上所显示的画面的位置的滚动条可以向上移动。
相反地,当选择下分段区域(B)时,使显示单元151上显示整个画面的下部的画面向上移动,并且位于下部的画面在显示单元151上示出。当选择下分段区域(B)时,可以使滚动条233向下移动。当在大画面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显示单元151上的情况下选择左分段区域(C)和右分段区域(D)时,类似于当选择上述上分段区域(A)和下分段区域(B)时所显示的画面,该画面可以显示在显示器151上。
当在看到具有多个画面的文档或网络浏览器时选择左分段区域(C)时,示出前一页或前一个打开的网页。当选择右分段区域(D)时,在翻回当前所示的页面的情况下的下一页或下一网页的画面可以输出在显示单元151上。
图14A至图14D例示当移动终端的分段区域输入在多个项目的列表上时显示单元上输出的画面。当在第二触摸板125中感测到用于设置分段基准点(S)的触摸输入时,控制器可以在第二触摸板125中指定分段区域。当如图14A所示选择上分段区域(A)时,可以控制位于比列表上当前所选的项目更高的项目被选择。
当选择下分段区域(B)时,可以控制位于比列表上当前所选的项目更低的项目被选择。即使当用户选择左分段区域(C)时,也可以如图14C所示控制所选项目被执行,或进入下菜单。当选择右分段区域(D)时,控制所选项目返回到列表。
图15A至图15D是例示基于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中所设置的分段区域的输入显示单元上的画面的图。当在执行摄像头应用的同时如例示显示单元151的图15A所示选择上分段区域(A)时,放大画面以变大。当如图15B所示选择下分段区域(B)时,缩小画面以变小。
此时,当如图15A所示首先选择一个分段区域(A)时,用于选择分段区域(A)之后的其他分段区域的触摸输入被重置为分段基准点(S),并且可以如图15B所示重置分段区域相对于所重置的分段基准点(S)的划分。
当选择左分段区域(C)时,经由摄像头输入的画面可以存储在显示单元上所显示的当前画面。换言之,可以执行照相。当选择右分段区域(D)时,可以如图15D所示改变摄像头模式。当不仅在照相之前也在照相之后选择右分段区域(D)时,可以编辑所存储的图像或照相效果可以应用于所存储的图像。
图16A至图16C是例示基于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中所设置的分段区域的输入显示器151上的画面的图。如图16A所示,与浮动窗口273的背面上显示的画面不同的应用在浮动窗口237中运行。多个应用可以使用浮动窗口237显示在显示单元上。能够在移动终端中进行多任务,并且提高浮动窗口237的可应用性。
当如图16A所示设置浮动窗口237时,设置分段基准点(S),并且此后选择上、下、左和右分段区域中的一个。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浮动窗口237沿所选方向移动。在附图中,检查到在选择下分段区域之后,使浮动窗口237向下移动。
当使用正面的第一触摸板124选择浮动窗口237时,可以指定与用于移动浮动窗口237的控制命令不同的控制命令。在该实施方式中,当选择第二触摸板125的上分段区域(A)或下分段区域(B)时,可以调节浮动窗口237的尺寸。当选择左分段区域(C)或右分段区域(D)时,可以调节浮动窗口237的透明度。
图17A至图17C是例示当在通知消息窗口235显示在画面上的情况下选择根据本公开的第二触摸板125的分段区域时显示单元151上输出的画面的图。当在由于使用另一个应用或不使用移动终端100而关闭画面的状态下接收新消息或通知时,弹出图17A所示的通知消息窗口235。此时,当用户连续触摸从图17B所示的背面看到的右部或画出特定图案以设置分段基准点(S)时,显示单元151上接收到的消息可以在画面上输出或者可以执行与通知消息窗口有关的功能。
当用户连续触摸从图17C所示的背面看到的左部或者画出特定图案,以设置分段基准点(S’)时,通知消息窗口235可以关闭并返回到原始状态。图17A所示的基本输入用于设置分段基准点(S)并且从分段基准点(S)指定分段区域(S20)。图14C所示的基本输入用于仅执行关闭通知窗口235的功能而不用于指定分段区域。
用于关闭通知窗口235的触摸输入和用于设置分段基准点(S)的基本输入可以基于基本输入的位置或基本输入的模式彼此区分。当在消息通知窗口235弹出在画面上的状态下感测到连续触摸输入时,打开相应的消息。当感测到通过画出特定图案进行的触摸输入时,可以关闭通知窗口235。
图18A至图18C是例示基于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中所设置的分段区域的输入显示单元的画面的图。因为设置正面所设置的第一触摸板124和背面所设置的第二触摸板125,所以可以使用第一触摸板124和第二触摸板125这两者设置移动终端的解锁触摸模式。
如图18A所示,用户可以按顺序执行对第一触摸板和第二触摸板125的触摸输入(①②③④),并且指定解锁触摸模式。为了解锁,根据图18B所示的解锁触摸模式的顺序在正面的第一触摸板124和背面的第二触摸板125中按顺序感测触摸输入(①②③④)。此后,可以释放移动终端的锁定状态。第一触摸输入(①)点和第二触摸输入(②)点可以是基本输入。用于划分区域的分段基准点(S)可以基于第一触摸输入(①)的位置和第二触摸输入(②)的位置来设置。如图18A所示,第一触摸输入(①)和第二触摸输入(②)位于四个所划分的分段区域中的对角线上。因此,当输入第一触摸输入(①)和第二触摸输入(②)时,位于两个触摸输入点之间的点可以被指定为分段基准点(S)。分段区域相对于分段基准点(S)来划分,并且根据预设顺序在分段区域中感测之后的触摸点(③④),仅以释放锁定状态。
用于设置分段基准点(S)的基本输入可以在两次触摸输入之后设置。为了精确解锁,执行三次或更多次的触摸输入可以被识别为基本输入,并且分段基准点(S)可以在执行三次或更多次触摸输入之后设置。如图18C所示,不管感测到解锁触摸模式的第一触摸输入(①)的第一触摸板或第二触摸板125,触摸输入最初可以感测到相对位置并且识别解锁触摸模式。因此,即使在如图18C所示在背面的第二触摸板125中感测到最初的触摸输入时,也在第二触摸板125中感测到第二触摸输入(②)和第四触摸输入(④),并且可以在第一触摸板中感测到第三触摸输入(③)。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释放锁定状态。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用户可以使用背面设置的触摸传感器在手握移动终端的状态下输入控制命令。而且,在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用户可以使用背面设置的触摸传感器在手握移动终端的状态下输入控制命令。
上述实施方式仅是例示性的并且不被认为限制本公开。本示教可以容易地应用于其他类型的方法和装置。该描述旨在是例示性地,并且不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的特征、结构、方法和其他特性可以以各种方式组合,以获得附加和/或另选实施方式。
由于这些特征可以以若干形式具体实施而不偏离其特性,因此还应当理解的是,除非特别指定,上述实施方式不被上述描述的任何细节限制,而应当广泛地认为是在如所附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范围内,并因此,落入权利要求的界限或这种界限的等同物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和修改旨在被所附权利要求包含。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更早提交日的权益和2014年8月13日提交的韩国申请第10-2014-0104892号的优先权,此处以引证的方式并入上述申请的全部内容。
Claims (20)
1.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
壳体,该壳体具有正面和背面;
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正面的触摸屏和第一触摸板;
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背面的第二触摸板;以及
控制器,该控制器被构造成:
基于在所述第二触摸板上的基本触摸输入的触摸点,将所述第二触摸板的区域划分为至少第一控制命令区域和第二控制命令区域,
将第一控制命令和第二控制命令分别设置到所述第一控制命令区域和所述第二控制命令区域中,
响应于在所述第一控制命令区域中的附加触摸输入根据所述第一控制命令来控制所述移动终端,以及
响应于在所述第二控制命令区域中的附加触摸输入根据所述第二控制命令来控制所述移动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基本触摸输入是连续触摸输入或模式触摸输入,并且所述触摸点是所述连续触摸输入或所述模式触摸输入的结束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陀螺仪传感器,该陀螺仪传感器被构造成感测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
其中,所述基本触摸输入包括被所述第二触摸板感测到的触摸输入和被所述陀螺仪传感器感测到的第一运动模式,并且所述触摸点被设置为所述第二触摸板的所述触摸输入的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构造成当所述陀螺仪传感器感测到所述移动终端的附加运动时,取消所述第二触摸板的所划分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构造成当在感测到所述基本触摸输入之后经过预设时间段时或当感测到结束输入时,取消所述第二触摸板的所划分的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构造成基于在所述第一控制命令区域或所述第二控制命令区域中的所述附加触摸输入的位置来重新设置所述第二触摸板的所划分的区域的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构造成:
响应于在所述第一控制命令区域中的所述附加触摸输入,取消所述第二控制命令的所述设置,并且
将所述第一控制命令设置在所述第二触摸板的整个区域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构造成:
当从所述第二触摸板附加地感测到所述基本触摸输入时,将所述第一控制命令和所述第二控制命令改变为不同的控制命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构造成当所述基本触摸输入是从所述触摸点到所述第一控制命令区域中的连续触摸输入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命令来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并且当所述基本触摸输入是从所述触摸点到所述第二控制命令区域中的连续触摸输入时,根据所述第二控制命令来控制所述移动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触摸点以统一角度来划分所述第一控制命令区域和所述第二控制命令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区域位于从所述触摸点的第一方向上,并且所述第二控制区域位于从所述触摸点的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反向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加速度传感器,该加速度传感器被构造成感测重力方向,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构造成沿相对于所述重力方向的竖直方向或沿相对于所述重力方向的水平方向来划分所述第一控制命令区域和所述第二控制命令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构造成沿相对于所述触摸屏上输出的画面的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来划分所述第一控制命令区域和所述第二控制命令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构造成将所述第二触摸板的区域划分为:
第三控制命令区域,该第三控制命令区域位于在沿着顺时针方向从所述第一方向旋转90度的第三方向上;以及
第四控制命令区域,该第四控制命令区域位于在沿着顺时针方向从所述第二方向旋转90度的第四方向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构造成在所述触摸屏上显示指示设置到所述第一控制命令区域和所述第二控制命令区域的所述第一控制命令和所述第二控制命令的指示符。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构造成基于所述第一控制命令区域或所述第二控制命令区域中的所述附加触摸输入的类型,在所述第一控制命令区域或所述第二控制命令区域中设置多个控制命令。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触摸输入的所述类型包括单个轻击输入、触摸和拖拽输入以及长触摸输入中的至少一项。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构造成:
进入所述移动终端的锁定状态,并且
当所述基本触摸输入以预设顺序出现在所述第一控制命令区域和所述第二控制命令区域中时,解除所述锁定状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二触摸板位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背面的上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LED矩阵,该LED矩阵设置在所述第二触摸板的内表面,所述LED矩阵包括被构造成发光的多个LED,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构造成针对所述基本触摸输入使用所述LED矩阵输出特定字符、图像和图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4-0104892 | 2014-08-13 | ||
KR1020140104892A KR20160020066A (ko) | 2014-08-13 | 2014-08-13 | 이동 단말기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73249A true CN105373249A (zh) | 2016-03-02 |
CN105373249B CN105373249B (zh) | 2019-11-05 |
Family
ID=52596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41207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73249B (zh) | 2014-08-13 | 2015-07-14 | 移动终端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489129B2 (zh) |
EP (1) | EP2985688B1 (zh) |
KR (1) | KR20160020066A (zh) |
CN (1) | CN105373249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31647A (zh) * | 2016-07-18 | 2016-11-16 | 杭州当虹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视频的多画面同时观看方法 |
CN106775236A (zh) * | 2016-12-14 | 2017-05-31 | 李彦辰 | 电子设备虚拟标识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
CN106775237A (zh) * | 2016-12-14 | 2017-05-31 | 李彦辰 | 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
CN107179828A (zh) * | 2017-04-27 | 2017-09-19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CN107302616A (zh) * | 2017-07-17 | 2017-10-27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手机的后盖触控结构及智能手机 |
CN107305459A (zh) * | 2016-04-25 | 2017-10-31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语音和多媒体消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
CN111596858A (zh) * | 2020-05-15 | 2020-08-28 | 李小东 | 手持电子设备操控方法及手持电子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300347B1 (en) * | 2012-04-18 | 2016-03-29 | Star Co Scientific Technologies Advanced Research Co, Llc | Active cover for electronic device |
USD760681S1 (en) * | 2014-05-08 | 2016-07-05 | Htc Corporation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USD761226S1 (en) * | 2014-05-21 | 2016-07-12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Mobile phone |
USD788055S1 (en) * | 2014-07-02 | 2017-05-3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Electronic device |
US9779710B2 (en) * | 2015-04-17 | 2017-10-0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KR102524190B1 (ko) * | 2016-06-08 | 2023-04-21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복수의 터치스크린을 가지는 휴대 장치 및 복수의 터치스크린을 가지는 휴대 장치의 제어방법 |
CN106650582A (zh) * | 2016-09-27 | 2017-05-10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摄像头及终端 |
CN109995908B (zh) * | 2017-12-29 | 2021-03-1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功能组件、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
US10784916B2 (en) | 2018-05-07 | 2020-09-22 | Star Co Scientific Technologies Advanced Research Co, Llc | Mobile device cover for use with a host mobile device |
US10609200B2 (en) | 2018-05-07 | 2020-03-31 | Star Co Scientific Technologies Advanced Research Co, Llc | Mobile device cover for use with a host mobile device |
US10334098B1 (en) | 2018-05-07 | 2019-06-25 | Star Co Scientific Technologies Advanced Research Co, Ll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mobile device cover |
US10931809B2 (en) | 2018-05-07 | 2021-02-23 | STAR CO Scientific Technologies Advanced Research Co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mobile device cover |
US10594849B2 (en) | 2018-05-07 | 2020-03-17 | Star Co Scientific Technologies Advanced Research Co, Llc | Mobile device cover for use with a host mobile device |
CN209345209U (zh) * | 2019-03-08 | 2019-09-0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KR102235533B1 (ko) | 2019-05-13 | 2021-04-05 | 넷마블 주식회사 | 복수의 디스플레이들을 포함하는 단말 및 이의 게임 제공 방법 |
CN114217727B (zh) * | 2020-09-03 | 2024-04-16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及其触控方法 |
TWI747470B (zh) * | 2020-09-03 | 2021-11-21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 電子裝置及其觸控方法 |
CN114789525A (zh) * | 2021-01-26 | 2022-07-26 |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
KR20240124275A (ko) * | 2022-01-05 | 2024-08-1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제어 기능을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33385A (zh) * | 2005-03-04 | 2008-02-27 | 苹果公司 | 带有多个触感器件的手持电子设备 |
CN101729657A (zh) * | 2008-10-15 | 2010-06-0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移动通信终端中的图像投影 |
CN102546937A (zh) * | 2010-12-23 | 2012-07-04 | Lg电子株式会社 | 能够提供多人游戏的移动终端及其操作控制方法 |
WO2013061326A1 (en) * | 2011-10-23 | 2013-05-02 | Sergey Popov | Method for recognizing input gestures. |
CN103246382A (zh) * | 2012-02-13 | 2013-08-14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US20140123081A1 (en) * | 2011-10-31 | 2014-05-0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800592B2 (en) * | 2005-03-04 | 2010-09-21 | Apple Inc. | Hand hel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multiple touch sensing devices |
US20040263484A1 (en) * | 2003-06-25 | 2004-12-30 | Tapio Mantysalo | Multifunctional UI input device for moblie terminals |
WO2012167735A1 (zh) * | 2011-06-07 | 2012-12-13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触摸输入方法和控制方法 |
EP2813936A4 (en) * | 2012-02-07 | 2015-09-30 | Nec Corp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DISPLAY FORM CONTROL METHOD, AND NON-TEMPORA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
KR102169521B1 (ko) * | 2013-05-14 | 2020-10-23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입력장치, 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
-
2014
- 2014-08-13 KR KR1020140104892A patent/KR20160020066A/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5
- 2015-02-16 EP EP15000457.0A patent/EP2985688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5-02-23 US US14/629,029 patent/US948912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07-14 CN CN201510412079.3A patent/CN10537324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33385A (zh) * | 2005-03-04 | 2008-02-27 | 苹果公司 | 带有多个触感器件的手持电子设备 |
CN101729657A (zh) * | 2008-10-15 | 2010-06-0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移动通信终端中的图像投影 |
CN102546937A (zh) * | 2010-12-23 | 2012-07-04 | Lg电子株式会社 | 能够提供多人游戏的移动终端及其操作控制方法 |
WO2013061326A1 (en) * | 2011-10-23 | 2013-05-02 | Sergey Popov | Method for recognizing input gestures. |
US20140123081A1 (en) * | 2011-10-31 | 2014-05-0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
CN103246382A (zh) * | 2012-02-13 | 2013-08-14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05459A (zh) * | 2016-04-25 | 2017-10-31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语音和多媒体消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
CN106131647A (zh) * | 2016-07-18 | 2016-11-16 | 杭州当虹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视频的多画面同时观看方法 |
CN106131647B (zh) * | 2016-07-18 | 2019-03-19 | 杭州当虹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视频的多画面同时观看方法 |
CN106775236A (zh) * | 2016-12-14 | 2017-05-31 | 李彦辰 | 电子设备虚拟标识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
CN106775237A (zh) * | 2016-12-14 | 2017-05-31 | 李彦辰 | 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
CN107179828A (zh) * | 2017-04-27 | 2017-09-19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CN107302616A (zh) * | 2017-07-17 | 2017-10-27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手机的后盖触控结构及智能手机 |
CN107302616B (zh) * | 2017-07-17 | 2021-04-20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手机的后盖触控结构及智能手机 |
CN111596858A (zh) * | 2020-05-15 | 2020-08-28 | 李小东 | 手持电子设备操控方法及手持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985688B1 (en) | 2018-07-11 |
KR20160020066A (ko) | 2016-02-23 |
US20160048288A1 (en) | 2016-02-18 |
EP2985688A1 (en) | 2016-02-17 |
US9489129B2 (en) | 2016-11-08 |
CN105373249B (zh) | 2019-11-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373249A (zh) | 移动终端 | |
CN104935686B (zh) | 移动终端 | |
CN105278855B (zh) |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
EP2977880B1 (en) |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mobile terminal | |
CN105432061B (zh) | 移动终端和控制方法 | |
CN106470275B (zh) |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6341522A (zh) |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6559526A (zh) | 移动终端 | |
CN104902066A (zh) |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
US20160127525A1 (en) | Mobile terminal | |
US9768821B2 (en) | Protecting mobile terminal using external cover | |
CN107547699A (zh) | 移动终端 | |
CN106850938A (zh) |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5630225A (zh) |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6686161A (zh) | 移动终端 | |
CN105320427A (zh) |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5453444A (zh) |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6412415A (zh) |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
US9591109B2 (en) | Mobile terminal | |
CN105718187A (zh) | 移动终端及控制移动终端的内容的方法 | |
US10468816B2 (en) | Connector waterproof housing and mobile terminal | |
CN106527785A (zh) | 移动终端和用于该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 |
KR102152168B1 (ko) | 이동 단말기 | |
CN106664334A (zh) |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
US10666779B2 (en) | Mobile terminal with coupling portion and molding unit for fixing and heat radiation structur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5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