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71439A - 空调器及其风量控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及其风量控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71439A CN105371439A CN201510868050.6A CN201510868050A CN105371439A CN 105371439 A CN105371439 A CN 105371439A CN 201510868050 A CN201510868050 A CN 201510868050A CN 105371439 A CN105371439 A CN 10537143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ace
- temperature
- air
- target
- conditio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4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6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7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1143 conditio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及其风量控制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空调器所处的多个空间的目标参数;分别解析每个空间的目标参数;根据解析结果调节目标温度因子的大小,其中,目标温度因子为控制多个空间的目标送风温度的因子;根据目标温度因子的变化情况控制空调器的运行状态。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器所处室内温度控制精度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风量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船用空调系统温度控制方法有:定回风温度、定送风温度、变送风温度。其中,定回风温度控制方法为回风温度设定值为不变值,将回风温度设定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通过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PID)算法来调节空调器中电动水阀的开开角度,回风温度采样值通常以某典型舱室的温度值为控制值;定送风温度控制方法为送风温度设定值为不变值,根据送风温度设定值与实测值比较PID调节空调器(AHU)电动水阀的开度,定送风温度设定值设定为空调系统额定送风温度值;变送风温度控制方法为送风温度设定值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系统初始送风温度设定值(常为空调系统额定送风温度值)不变,另一部分为自动变化值,根据末端反馈的温控调节情况自动微调,故送风温度总体是自动变化的,系统根据送风温度设定值与实测值比较调节空调器AHU电动水阀的开度。
上述定回风温度控制方法具有如下不足,例如:控制精度差:回风温度采样值以某典型舱室的温度值为控制值,其它舱室温负荷与典型舱室存在差异,故温控精度无法得到保障;耗能高:部分舱室温度出现过冷,采用电加热辅助加热,存在能源浪费。
上述定送风温度控制方法由于应用变风量系统,舱室末端可以通过调节风量大小来精确调节温度,温控精度得到有效的提高,但仍具有如下不足:部分工况控制精度差:外界环境温度随时影响舱室的负荷分布,而系统一直按恒定送风温度值控制,当舱室负荷变化较大工况下,舱室单靠末端风量调节能力已无法满足温控精度要求,也会导致部分舱室过冷或过热现象;部分工况下耗能:当外界负荷变化时,各舱室见负荷差异也存在变化,故任何时刻都存在着一个系统最佳送风温度,保证温控精度要求的同时,不会过冷或过热送风,避免出现能源的不合理利用,而定送风控制完全忽略负荷变化,故不可避免存在能耗差的弊端。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及其风量控制方法和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器所处室内温度控制精度差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风量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空调器所处的多个空间的目标参数;分别解析每个空间的所述目标参数;根据解析结果调节目标温度因子的大小,其中,所述目标温度因子为控制所述多个空间的目标送风温度的因子;以及根据所述目标温度因子的变化情况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目标参数包括所述多个空间的数量,每个空间的当前环境温度,每个空间的预设环境温度和每个空间的需求风量,当所述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下时,根据解析结果调节目标温度因子的大小包括:获取第一空间的数量和第二空间的数量,其中,所述第一空间为所述多个空间中当前环境温度低于第一温度的空间,并且所述第一空间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数量,所述第一空间的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第一空间的预设环境温度的差值均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以及所述第一空间的需求风量均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风量,所述第二空间为所述多个空间中当前环境温度高于第二温度的空间,并且所述第二空间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数量,所述第二空间的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第二空间的预设环境温度的差值大于或者所述预设差值,并且所述第二空间的需求风量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风量;比较所述第一空间的数量和所述第二空间数量的大小;在比较出所述第一空间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空间数量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温度因子增大预设调整温度;以及在比较出所述第一空间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空间数量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温度因子减小所述预设调整温度。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目标温度因子的变化情况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包括:计算增大所述预设调整温度后的所述目标温度因子与第一预设送风温度的和,或计算减小所述预设调整温度后的所述目标温度因子与所述第一预设送风温度的和,得到第一目标送风温度;计算所述第一目标送风温度和第一实际送风温度的第一差值;以及根据所述第一差值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第一差值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包括:比较所述第一差值与零的大小;在比较出所述第一差值等于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保持不变,其中,所述目标水阀为控制所述空调器的送风温度的水阀;在比较出所述第一差值大于零的情况下,增大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以及在比较出所述第一差值小于零的情况下,减小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目标参数包括所述多个空间的数量,每个空间的当前环境温度,每个空间的预设环境温度和每个空间的需求风量,当所述空调器运行在制热模式下时,根据解析结果调节目标温度因子的大小包括:获取第三空间的数量和第四空间的数量,其中,所述第三空间为所述多个空间中当前环境温度低于第三温度的空间,并且所述第三空间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数量,所述第三空间的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第三空间的预设环境温度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差值,以及所述第三空间的需求风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风量,所述第四空间为所述多个空间中当前环境温度高于第四温度的空间,并且所述第四空间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数量,所述第四空间的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第四空间的预设环境温度的差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差值,以及所述第四空间的需求风量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风量;比较所述第三空间的数量和所述第四空间数量的大小;在比较出所述第三空间的数量大于所述第四空间数量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温度因子增大所述预设调整温度;以及在比较出所述第三空间的数量小于所述第四空间数量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温度因子减小所述预设调整温度。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目标温度因子的变化情况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包括:计算增大所述预设调整温度后的所述目标温度因子与第二预设送风温度的和,或计算减小所述预设调整温度后的所述目标温度因子与所述第二预设送风温度的和,得到第二目标送风温度;计算所述第二目标送风温度和第二实际送风温度的第二差值;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差值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第二差值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包括:比较所述第二差值与零的大小;在比较出所述第二差值等于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保持不变;在比较出所述第二差值大于零的情况下,增大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以及在比较出所述第二差值小于零的情况下,减小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风量控制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空调器所处的多个空间的目标参数;解析单元,用于分别解析每个空间的所述目标参数;调节单元,用于根据解析结果调节目标温度因子的大小,其中,所述目标温度因子为控制所述多个空间的目标送风温度的因子;以及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温度因子的变化情况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目标参数包括所述多个空间的数量,每个空间的当前环境温度,每个空间的预设环境温度和每个空间的需求风量,当所述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下时,所述调节单元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空间的数量和第二空间的数量,其中,所述第一空间为所述多个空间中当前环境温度低于第一温度的空间,并且所述第一空间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数量,所述第一空间的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第一空间的预设环境温度的差值均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以及所述第一空间的需求风量均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风量,所述第二空间为所述多个空间中当前环境温度高于第二温度的空间,并且所述第二空间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数量,所述第二空间的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第二空间的预设环境温度的差值大于或者所述预设差值,并且所述第二空间的需求风量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风量;第一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所述第一空间的数量和所述第二空间数量的大小;第一增大模块,用于在比较出所述第一空间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空间数量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温度因子增大预设调整温度;以及第一减小模块,用于在比较出所述第一空间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空间数量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温度因子减小所述预设调整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增大所述预设调整温度后的所述目标温度因子与第一预设送风温度的和,或计算减小所述预设调整温度后的所述目标温度因子与所述第一预设送风温度的和,得到第一目标送风温度;第二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一目标送风温度和第一实际送风温度的第一差值;以及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差值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比较子模块,用于比较所述第一差值与零的大小;第一控制子模块,用于在比较出所述第一差值等于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保持不变,其中,所述目标水阀为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实际送风温度的水阀;第一增大子模块,用于在比较出所述第一差值大于零的情况下,增大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以及第一减小子模块,用于在比较出所述第一差值小于零的情况下,减小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目标参数包括所述多个空间的数量,每个空间的当前环境温度,每个空间的预设环境温度和每个空间的需求风量,当所述空调器运行在制热模式下时,所述调节单元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三空间的数量和第四空间的数量,其中,所述第三空间为所述多个空间中当前环境温度低于第三温度的空间,并且所述第三空间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数量,所述第三空间的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第三空间的预设环境温度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差值,以及所述第三空间的需求风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风量,所述第四空间为所述多个空间中当前环境温度高于第四温度的空间,并且所述第四空间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数量,所述第四空间的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第四空间的预设环境温度的差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差值,以及所述第四空间的需求风量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风量;第二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所述第三空间的数量和所述第四空间数量的大小;第二增大模块,用于在比较出所述第三空间的数量大于所述第四空间数量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温度因子增大所述预设调整温度;以及第二减小模块,用于在比较出所述第三空间的数量小于所述第四空间数量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温度因子减小所述预设调整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三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增大所述预设调整温度后的所述目标温度因子与第二预设送风温度的和,或计算减小所述预设调整温度后的所述目标温度因子与所述第二预设送风温度的和,得到第二目标送风温度;第四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二目标送风温度和第二实际送风温度的第二差值;以及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差值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比较子模块,用于比较所述第二差值与零的大小;第二控制子模块,用于在比较出所述第二差值等于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保持不变;第二增大子模块,用于在比较出所述第二差值大于零的情况下,增大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以及第二减小子模块,用于在比较出所述第二差值小于零的情况下,减小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内容所提供的任一项所述空调器的风量控制装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获取所述空调器所处的多个空间的目标参数;分别解析每个空间的所述目标参数;根据解析结果调节目标温度因子的大小,其中,所述目标温度因子为控制所述多个空间的目标送风温度的因子;以及根据所述目标温度因子的变化情况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的方式。通过获取空调器所处室内空间的各个目标参数,并对获取到的目标参数进行相应的解析,根据得到的解析结果来调节引入的目标温度因子的大小;当目标温度因子发生变化时,控制多个空间的目标送风温度发生改变,进而能够通过空调器调节该空间的温度,本发明引入的目标温度因子使得空调器自适应的改变目标送风温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定送风温度控制方法,达到了通过监控空调器所处室内的各个目标参数的变化情况,自适应调节空调器目标送风温度值的目的,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器所处室内温度控制精度差的技术问题,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船舶空调器的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器的风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下的风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器运行在制热模式下的风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器的风量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风量控制方法的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器的风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2至步骤S108:
步骤S102,获取空调器所处的多个空间的目标参数。
空调器所处的多个空间可以为普通的办公空间,还可以为普通的住宅空间等。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空调器所处的多个空间是轮船的多个舱室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地,安装在轮船中的空调器的控制系统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图1中,船舶空调器的控制系统中的空调器(AHU)将空气集中处理之后,再由新风机和送风管道送到每个末端舱室。并根据安装在每个舱室中的传感器检测每个末端舱室的目标参数,其中,每个末端舱室的目标参数的参数类型为多个。
步骤S104,分别解析每个空间的目标参数。
船舶空调器的主控制器对接收到的每个末端船舱的目标参数进行解析,并判断解析结果是否满足预设初始条件。
步骤S106,根据解析结果调节目标温度因子的大小,其中,目标温度因子为控制多个空间的目标送风温度的因子。
在现有技术采用的定送风控制方法中,船舶空调器的控制系统对每个末端船舱设置的目标送风温度Tz为固定不变的,通过计算预设送风温度To与目标送风温度Tz的差值,来控制每个船舱的送风温度和送风量,该定送风控制方法会导致各个船舱的温度控制精度低。因此引入目标温度因子ΔT,根据步骤S104中目标参数的解析结果,控制目标温度因子ΔT增大或者减小,并按照公式Tz=To+ΔT控制目标送风温度Tz,其中,目标温度因子ΔT还可以不发生改变。需要说明的是,目标参数的解析结果可以理解为安装在每个末端舱室的变风量末端装置的温度变化情况,其中,每个末端舱室均安装一个变风量末端装置。
步骤S108,根据目标温度因子的变化情况控制空调器的运行状态。
目标温度因子ΔT增大或者减小,都会导致目标送风温度Tz增大或者减小,从而控制增大空调器对船舱的送风温度或者控制减小空调器对船舱的送风温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空调器所处室内空间的各个目标参数,并对获取到的目标参数进行相应的解析,根据得到的解析结果来调节引入的目标温度因子的大小;当目标温度因子发生变化时,控制多个空间的目标送风温度发生改变,进而能够通过空调器调节该空间的温度,本发明引入的目标温度因子使得空调器自适应的改变目标送风温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定送风温度控制方法,达到了通过监控空调器所处室内的各个目标参数的变化情况,自适应调节空调器目标送风温度值的目的,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器所处室内温度控制精度差的技术问题,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可选地,当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下时,若解析结果满足以下两种预设初始条件时,则根据以下两种预设初始条件调节目标温度因子的大小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61,获取第一空间的数量和第二空间的数量,其中,第一空间满足第一预设初始条件,第二空间满足第二预设初始条件,第一预设初始条件和第二预设初始条件分别为:
第一预设初始条件:第一空间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数量,并且第一空间的当前环境温度和第一空间的预设环境温度的差值均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以及第一空间的需求风量均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风量;
第二预设初始条件:第二空间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数量,第二空间的当前环境温度和第二空间的预设环境温度的差值大于或者预设差值,并且第二空间的需求风量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风量。
步骤S1063,比较第一空间的数量和第二空间数量的大小。
步骤S1065,在比较出第一空间的数量大于第二空间数量的情况下,将目标温度因子增大预设调整温度。
步骤S1067,在比较出第一空间的数量小于第二空间数量的情况下,将目标温度因子减小预设调整温度。
当满足第一预设初始条件的第一空间的数量大于满足第二预设初始条件的第二空间的数量时,将目标温度因子增大预设调整温度,其中,第一空间为多个空间中当前环境温度低于第一温度的空间。
当满足第一预设初始条件的第一空间的数量小于满足第二预设初始条件的第二空间的数量时,将目标温度因子减小预设调整温度,其中,第二空间为多个空间中当前环境温度高于第二温度的空间。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下时,目标参数包括:多个空间的数量,也可以理解为末端舱室的数量,该数量用n来表示,其中n的取值范围为3≤n≤30;每个空间的当前环境温度,可以理解为每个末端舱室的当前环境温度,当前环境温度用Th来表示,任意一个末端舱室的当前环境温度用Thi来表示,i依次取1至n;每个空间的预设环境温度,可以理解为每个舱室的预设环境温度,预设环境温度用Ts来表示,任意一个舱室的预设环境温度用Tsi来表示,i依次取1至n;每个空间的需求风量,可以理解为每个舱室的需求风量,需求风量用Qd来表示,任意一个舱室的需求风量用Qdi来表示,i依次取1至n。
通过对上述目标参数进行解析来调节目标因子的大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情况一:当检测到仅有a1个第一空间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即仅有a1个末端舱室温度过冷(即a1个末端舱室的前环境温度Thi低于第一温度),并且,该a个末端舱室的前环境温度Thi和预设环境温度Tsi还同时满足Thi-Tsi≤-1.0℃,Qdi≤105%*Qmini时,ΔT1自动增加Δt,即每次触发增加操作时ΔT1均增加Δt。其中,a1即为第一空间的数量,并且a的取值范围为1≤a1≤0.1n,ΔT1即为目标温度因子,Δt为预设调整温度,Δt的取值范围为[0.5℃,1℃],并且Δt为取值范围为[0.5℃,1℃]内的任一值。在空调器处于初始状态时,ΔT1=0。
情况二:当检测到仅有a2个第二空间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即仅有a2个末端舱室温度过热(即a2个末端舱室的前环境温度Thi高于第二温度),并且,该a2个末端舱室的前环境温度Thi和预设环境温度Tsi还同时满足Thi-Tsi≥1.0℃,Qdi≥95%*Qmaxi时,ΔT2自动减小Δt,即每次触发减小操作时ΔT1均减小Δt。其中,a1即为第二空间的数量,并且a2的取值范围为1≤a2≤0.1n,ΔT1即为目标温度因子,Δt为预设调整温度,Δt的取值范围为[0.5℃,1℃],并且Δt为取值范围为[0.5℃,1℃]内的任一值。在空调器处于初始状态时,ΔT1=0。
情况三:若同时检测到有a1个第一空间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有a2个第二空间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根据a1和a2的大小,确定是增加目标温度因子,还是减小目标温度因子,其中,若a1>a2,则增加目标温度因子ΔT1,若a1<a2,则减小目标温度因子ΔT1。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调整温度Δt设置为每隔预设时间获取一次,当目标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将预设调整温度Δt增加至目标温度因子;当目标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将目标温度因子减小预设调整温度Δt。其中,预设时间可选取的范围为[1min,30min],并且ΔT1的变化范围均为[-3℃,3℃]。
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为不相同的温度,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取并设置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的取值范围。
可选地,在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下时,步骤S108根据目标温度因子的变化情况控制空调器的运行状态包括如下步骤S1081至步骤S1085:
步骤S1081,计算增大预设调整温度后的目标温度因子与第一预设送风温度的和,或计算减小预设调整温度后的目标温度因子与第一预设送风温度的和,得到第一目标送风温度。
步骤S1083,计算第一目标送风温度和第一实际送风温度的第一差值。
步骤S1085,根据第一差值控制空调器的运行状态。
具体地,当目标参数满足第一预设初始条件时,计算增大预设调整温度后的目标温度因子ΔT1与To1的和,得到第一目标送风温度Tz1=ΔT1+To1,并计算第一目标送风温度Tz1与第一实际送风温度T1的第一差值K1=T1-Tz1。进而根据计算出的差值K1控制空调器的运行状态。
当目标参数满足第二预设初始条件时,计算增大预设调整温度后的目标温度因子ΔT1与To1的和,得到第一目标送风温度Tz1=ΔT1+To1,并计算第一目标送风温度Tz1与第一实际送风温度T1的第一差值K1=T1-Tz1。
可选地,步骤S1085根据第一差值控制空调器的运行状态包括如下步骤S1至步骤S7:
步骤S1,比较第一差值与零的大小。
步骤S3,在比较出第一差值等于零的情况下,控制空调器的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保持不变,其中,目标水阀为控制空调器的实际送风温度的水阀。
步骤S5,在比较出第一差值大于零的情况下,增大空调器的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
步骤S7,在比较出第一差值小于零的情况下,减小空调器的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
具体地,若第一差值K1等于零,则表明第一实际送风温度和第一目标送风温度的值相等,此时,不需要调节舱室的温度,控制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不改变即可;若第一差值K1大于零,则表明第一实际送风温度大于第一目标送风温度,此时,需控制舱室的温度降低,进而通过控制增大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实现降低舱室的温度;若第一差值K1小于零,则表明第一实际送风温度低于第一目标送风温度,此时,需控制舱室的温度升高,通过控制减小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控制减小制冷模式下的送风量,进而实现升高舱室的温度。
可选地,当空调器运行在制热模式下时,若解析结果满足以下两种预设初始条件时,则根据以下两种预设初始条件调节目标温度因子的大小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69,获取第三空间的数量和第四空间的数量,其中,第三空间满足第三预设初始条件,第四空间满足第四预设初始条件,第三预设初始条件和第四预设初始条件分别为:
第三预设初始条件:第三空间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数量,第三空间的当前环境温度和第三空间的预设环境温度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预设差值,以及第三空间的需求风量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风量。
第四预设初始条件:第四空间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数量,第四空间的当前环境温度和第四空间的预设环境温度的差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差值,以及第四空间的需求风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风量。
步骤S10611,比较第三空间的数量和第四空间数量的大小。
步骤S10613,在比较出第三空间的数量大于第四空间数量的情况下,将目标温度因子增大预设调整温度。
步骤S10615,在比较出第三空间的数量小于第四空间数量的情况下,将目标温度因子减小预设调整温度。
当满足第三预设初始条件的第三空间的数量大于满足第四预设初始条件的第四空间的数量时,将目标温度因子增大预设调整温度,其中,第三空间为多个空间中当前环境温度低于第三温度的空间。
当满足第三预设初始条件的第三空间的数量小于满足第四预设初始条件的第四空间的数量时,将目标温度因子减小预设调整温度,其中,第四空间为多个空间中当前环境温度高于第四温度的空间。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下时,目标参数包括:多个空间的数量,也可以理解为末端舱室的数量,该数量用n来表示,其中n的取值范围为3≤n≤30;每个空间的当前环境温度,可以理解为每个末端舱室的当前环境温度,当前环境温度用Th来表示,任意一个末端舱室的当前环境温度用Thi来表示,i依次取1至n;每个空间的预设环境温度,可以理解为每个舱室的预设环境温度,预设环境温度用Ts来表示,任意一个舱室的预设环境温度用Tsi来表示,i依次取1至n;每个空间的需求风量,可以理解为每个舱室的需求风量,需求风量用Qd来表示,任意一个舱室的需求风量用Qdi来表示,i依次取1至n。
通过对上述目标参数进行解析来调节目标因子的大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情况一:当检测到仅有b1个第三空间满足第三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即仅有b1个末端舱室温度过冷,即b1个末端舱室的前环境温度Thi低于第三温度,并且,该b1个末端舱室的前环境温度Thi和预设环境温度Tsi还同时满足Thi-Tsi≤-1.0℃,Qdi≥95%*Qmaxi时,ΔT1自动增加Δt,即每次触发增加操作时ΔT1均增加Δt。其中,b1的取值范围为1≤b1≤0.1n,ΔT1即为目标温度因子,Δt为预设调整温度,Δt的取值范围为[0.5℃,1℃],并且Δt为取值范围为[0.5℃,1℃]内的任一值。在空调器处于初始状态时,ΔT1=0。
情况二:当检测到仅有b2个第四空间满足第四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即仅有b2个末端舱室温度过热,即b2个末端舱室的前环境温度Thi高于第四温度,并且,该b2个末端舱室的前环境温度Thi和预设环境温度Tsi还同时满足Thi-Tsi≥1.0℃,Qdi≤105%*Qmini时,ΔT1自动减小Δt,即每次触发减小操作时ΔT1均减小Δt。其中,b2的取值范围为1≤b≤0.1n,ΔT1即为目标温度因子,Δt为预设调整温度,Δt的取值范围为[0.5℃,1℃],并且Δt为取值范围为[0.5℃,1℃]内的任一值。在空调器处于初始状态时,ΔT1=0。
情况三:若同时检测到有b1个第三空间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有b2个第四空间满足第四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根据b1和b2的大小,确定是增加目标温度因子,还是减小目标温度因子,其中,若b1>b2,则增加目标温度因子ΔT1,若b1<b2,则减小目标温度因子ΔT1。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调整温度Δt设置为每隔预设时间获取一次,当目标参数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将预设调整温度Δt增加至目标温度因子ΔT1;当目标参数满足第四预设条件时,将目标温度因子ΔT1减小预设调整温度Δt。其中,预设时间可选取的范围为[1min,30min],并且ΔT1的变化范围均为[-3℃,3℃]。
第三温度和第四温度为不相同的温度,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取并设置第三温度和第四温度的取值范围。并且当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下时第一空间的数量a1,与空调器运行在制热模式下时第三空间的数量b1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在制冷模式下时第二空间的数量a2,与空调器运行在制热模式下时第四空间的数量b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可选地,在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下时,步骤S108根据目标温度因子的变化情况控制空调器的运行状态包括如下步骤S1087至步骤S10811:
步骤S1087,计算增大预设调整温度后的目标温度因子与第二预设送风温度的和,或计算减小预设调整温度后的目标温度因子与第二预设送风温度的和,得到第二目标送风温度。
步骤S1089,计算第二目标送风温度和第二实际送风温度的第二差值。
步骤S10811,根据第二差值控制空调器的运行状态。
具体地,当目标参数满足第三预设初始条件时,计算增大预设调整温度后的目标温度因子ΔT1与To2的和,得到第二目标送风温度Tz2=ΔT1+To2,并计算第二目标送风温度Tz2与第二实际送风温度T2的第二差值K2=T2-Tz2。进而根据计算出的差值K2控制空调器的运行状态。
当目标参数满足第四预设初始条件时,计算增大预设调整温度后的目标温度因子ΔT1与To2的和,得到第二目标送风温度Tz2=ΔT1+To2,并计算第二目标送风温度Tz2与第二实际送风温度T2的第二差值K2=T2-Tz2。
可选地,步骤S10811根据第二差值控制空调器的运行状态包括步骤S9至步骤S15:
步骤S9,比较,第二差值与零的大小。
步骤S11,在比较出第二差值等于零的情况下,控制空调器的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保持不变。
步骤S13,在比较出第二差值大于零的情况下,增大空调器的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
步骤S15,在比较出第二差值小于零的情况下,减小空调器的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
具体地,若第二差值K2等于零,则表明第二实际送风温度和第二目标送风温度的值相等,此时,不需要调节舱室的温度,控制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不改变即可;若第二差值K2大于零,则表明第二实际送风温度大于第二目标送风温度,此时,需控制舱室的温度降低,进而通过控制增大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实现降低舱室的温度;若第二差值K2小于零,则表明第二实际送风温度低于第二目标送风温度,此时,需控制舱室的温度升高,通过控制减小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控制减小制冷模式下的送风量,进而实现升高舱室的温度。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下的风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202至步骤S238:
步骤S202,获取第一预设送风温度To1。
步骤S204,获取空调器所处的多个空间的目标参数。
步骤S206,判断第一空间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和第二空间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是否同时成立,即判断是否有a1个空间满足Thi-Tsi≤-1.0℃,Qdi≤105%*Qmini,且a2个空间满足Thi-Tsi≥1.0℃,Qdi≥95%*Qmaxi,若是,则执行步骤S208;若否,则执行步骤S210。
步骤S208,比较第一空间的数量和第二空间数量的大小。其中,当比较出第一空间的数量大于第二空间的数量,执行步骤S212;当比较出第一空间的数量小于第二空间的数量,执行步骤S214。
步骤S210,判断第一空间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即是否满足Thi-Tsi≥1.0℃,且Qdi≥95%*Qmaxi,若是,则执行步骤S218;若否,则执行步骤S216。
步骤S212,将目标温度因子增大预设调整温度。
步骤S214,将目标温度因子减小预设调整温度。
步骤S216,判断第二空间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即是否满足Thi-Tsi≥1.0℃,Qdi≥95%*Qmaxi,若是,则执行步骤S220;若否,则执行步骤S222。
步骤S218,将目标温度因子增大预设调整温度,具体地,与步骤S212相同。
步骤S220,将目标温度因子减小预设调整温度,具体地,与步骤S214相同。
步骤S222,目标温度因子保持不变。
步骤S224,输出当前目标温度因子ΔT1。具体地,每隔预设时间输出目标温度因子。
步骤S226,计算ΔT1+To1,得到第一目标温度Tz1。若在步骤S224中输出的目标温度因子为增大之后的目标温度因子ΔT1或减小之后的目标温度因子ΔT1,则计算Tz1=ΔT1+To1的值。
步骤S228,计算K1=T1-Tz1的值。其中,若在步骤S226中计算出Tz1=ΔT1+To1的值,则计算K1=T1-(ΔT1+To1)。
步骤S230,判断K1是否等于0,若是,则执行步骤S232;若否,则执行步骤S234。
步骤S232,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保持不变。
步骤S234,判断K1是否大于0,若是,则执行步骤S236;若否,则执行步骤S238。
步骤S236,增大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
步骤S238,减小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
在制冷模式下,现有技术中的定送风温度控制方法省略了图3中的步骤S204至步骤S224,也可以理解为现有技术中的ΔT1=0,即定送风温度控制方法未引入目标温度因子,仅通过末端舱室的预设送风温度与实际送风温度的差值实现目标水阀的控制。而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在定送风温度控制方法基础上增加目标温度因子ΔT,具体地,根据每个舱室的目标参数的变化情况进行计算取值。当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下时,制冷模式控制第一目标送风温度计算公式为:Tz1=To1+ΔT1。
上述ΔT1的值周期性发生变化时,自动反馈到第一目标送风温度控制值Tz1中,通过与第一实际送风温度T1比较,自动调节空调器中目标水阀的开度,实现变风量系统系统最佳送风温度控制。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器运行在制热模式下的风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302至步骤S338:
步骤S302,获取第二预设送风温度To2。
步骤S304,获取空调器所处的多个空间的目标参数。
步骤S306,判断第三空间满足第三预设条件和第四空间满足第四预设条件是否同时成立,即判断是否有b1个空间满足Thi-Tsi≤-1.0℃,Qdi≥95%*Qmaxi,且有b2个空间满足Thi-Tsi≥1.0℃,且Qdi≤105%*Qmini,若是,则执行步骤S308;若否,则执行步骤S310。
步骤S308,比较第三空间的数量和第四空间数量的大小。其中,当比较出第三空间的数量大于第四空间的数量,执行步骤S312;当比较出第三空间的数量小于第四空间的数量,执行步骤S314。
步骤S310,判断第三空间是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即是否满足Thi-Tsi≥1.0℃,且Qdi≤105%*Qmini,若是,则执行步骤S318;若否,则执行步骤S316。
步骤S312,将目标温度因子增大预设调整温度。
步骤S314,将目标温度因子减小预设调整温度。
步骤S316,判断第四空间是否满足第四预设条件,即是否满足Thi-Tsi≥1.0℃,且Qdi≤105%*Qmini,若是,则执行步骤S320;若否,则执行步骤S322。
步骤S318,将目标温度因子增大预设调整温度,具体地,与步骤S312相同。
步骤S320,将目标温度因子减小预设调整温度,具体地,与步骤S314相同。
步骤S322,目标温度因子保持不变。
步骤S324,输出当前目标温度因子ΔT2。具体地,每隔预设时间输出目标温度因子。
步骤S326,计算ΔT2+To2,得到第一目标温度Tz2。若在步骤S324中输出的目标温度因子为为增大之后的目标温度因子子ΔT2或减小之后的目标温度因子ΔT2,则计算Tz2=ΔT2+To2的值。
步骤S328,计算K2=T2-Tz2的值。其中,若在步骤S326中计算Tz2=ΔT2+To2的值,则计算K2=T2-(ΔT4+To2)。
步骤S330,判断K2是否等于0,若是,则执行步骤S332;若否,则执行步骤S334。
步骤S332,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保持不变。
步骤S334,判断K2是否大于0,若是,则执行步骤S336;若否,则执行步骤S338。
步骤S336,增大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
步骤S338,减小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
在制热模式下,定送风温度控省略了图4中的步骤S304至步骤S324,也可以理解为现有技术中的ΔT2=0,即定送风温度控制方法未引入目标温度因子,仅通过末端舱室的预设送风温度与实际送风温度的差值实现目标水阀的控制。而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是在定送风温度控制方法基础上增加目标温度因子ΔT,ΔT根据每个舱室的目标参数的变化情况进行计算取值。当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下时,制冷模式控制第二目标送风温度计算公式为:Tz2=To2+ΔT2。
上述ΔT2的值周期性发生变化时,自动反馈到第二目标送风温度控制值Tz2中,通过与第二实际送风温度T2比较,自动调节空调器中目标水阀的开度,实现变风量系统系统最佳送风温度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风量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主要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上述内容所提供的空调器的风量控制方法,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送提供的空调器的风量控制装置做具体介绍。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器的风量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控制装置包括:获取单元10、解析单元20、调节单元30和控制单元40,其中:
获取单元10,用于获取空调器所处的多个空间的目标参数。
空调器所处的多个空间可以为普通的办公空间,还可以为普通的住宅空间等。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空调器所处的多个空间是轮船的多个舱室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地,安装在船舶中的空调器的控制系统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图1中,船舶空调器的控制系统中的空调器(AHU)将空气集中处理之后,再由新风机和送风管道送到每个末端舱室。并根据安装在每个舱室中的传感器检测每个末端舱室的目标参数,其中,每个末端舱室的目标参数的参数类型为多个。
解析单元20,用于分别解析每个空间的目标参数。
船舶中央空调器的主控制器对接收到的每个船舱的目标参数进行解析,并判断解析结果是否满足预设初始条件。
调节单元30,用于根据解析结果调节目标温度因子的大小,其中,目标温度因子为控制多个空间的目标送风温度的因子。
在现有技术采用的定送风控制方法中,船舶中央空调器的控制系统对每个船舱设置的目标送风温度Tz为固定不变的,通过计算预设送风温度To与目标送风温度Tz的差值,来控制每个船舱的送风温度和送风量,该定送风控制方法会导致各个船舱的温度控制精度低。因此引入目标温度因子ΔT,根据解析单元中目标参数的解析结果,控制目标温度因子ΔT增大或者减小,并按照公式Tz=To+ΔT控制目标送风温度Tz,其中,目标温度因子ΔT还可以不发生改变。需要说明的是,目标参数的解析结果可以理解为安装在每个末端舱室的变风量末端装置的温度变化情况,其中,每个末端舱室均安装一个变风量末端装置。
控制单元40,用于根据目标温度因子的变化情况控制空调器的运行状态。
目标温度因子ΔT增大或者减小,都会导致目标送风温度Tz增大或者减小,从而控制增大空调器对船舱的送风温度或者控制减小空调器对船舱的送风温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空调器所处室内空间的各个目标参数,并对获取到的目标参数进行相应的解析,根据得到的解析结果来调节引入的目标温度因子的大小;当目标温度因子发生变化时,控制多个空间的目标送风温度发生改变,进而能够通过空调器调节该空间的温度,本发明引入的目标温度因子使得空调器自适应的改变目标送风温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定送风温度控制方法,达到了通过监控空调器所处室内的各个目标参数的变化情况,自适应调节空调器目标送风温度值的目的,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器所处室内温度控制精度差的技术问题,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可选地,目标参数包括多个空间的数量,每个空间的当前环境温度,每个空间的预设环境温度和每个空间的需求风量,当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下时,调节单元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空间的数量和第二空间的数量,其中,第一空间为多个空间中当前环境温度低于第一温度的空间,并且第一空间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数量,第一空间的当前环境温度和第一空间的预设环境温度的差值均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以及第一空间的需求风量均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风量,第二空间为多个空间中当前环境温度高于第二温度的空间,并且第二空间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数量,第二空间的当前环境温度和第二空间的预设环境温度的差值大于或者预设差值,并且第二空间的需求风量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风量;第一比较模块,用于比较第一空间的数量和第二空间数量的大小;第一增大模块,用于在比较出第一空间的数量大于第二空间数量的情况下,将目标温度因子增大预设调整温度;以及第一减小模块,用于在比较出第一空间的数量小于第二空间数量的情况下,将目标温度因子减小预设调整温度。
通过对上述目标参数进行解析来调节目标因子的大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情况一:当检测到仅有a1个第一空间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即仅有a1个末端舱室温度过冷(即a1个末端舱室的前环境温度Thi低于第一温度),并且,该a个末端舱室的前环境温度Thi和预设环境温度Tsi还同时满足Thi-Tsi≤-1.0℃,Qdi≤105%*Qmini时,ΔT1自动增加Δt,即每次触发增加操作时ΔT1均增加Δt。其中,a1即为第一空间的数量,并且a的取值范围为1≤a1≤0.1n,ΔT1即为目标温度因子,Δt为预设调整温度,Δt的取值范围为[0.5℃,1℃],并且Δt为取值范围为[0.5℃,1℃]内的任一值。在空调器处于初始状态时,ΔT1=0。
情况二:当检测到仅有a2个第二空间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即仅有a2个末端舱室温度过热(即a2个末端舱室的前环境温度Thi高于第二温度),并且,该a2个末端舱室的前环境温度Thi和预设环境温度Tsi还同时满足Thi-Tsi≥1.0℃,Qdi≥95%*Qmaxi时,ΔT2自动减小Δt,即每次触发减小操作时ΔT1均减小Δt。其中,a1即为第二空间的数量,并且a2的取值范围为1≤a2≤0.1n,ΔT1即为目标温度因子,Δt为预设调整温度,Δt的取值范围为[0.5℃,1℃],并且Δt为取值范围为[0.5℃,1℃]内的任一值。在空调器处于初始状态时,ΔT1=0。
情况三:若同时检测到有a1个第一空间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有a2个第二空间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根据a1和a2的大小,确定是增加目标温度因子,还是减小目标温度因子,其中,若a1>a2,则增加目标温度因子ΔT1,若a1<a2,则减小目标温度因子ΔT1。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调整温度Δt设置为每隔预设时间获取一次,当目标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将预设调整温度Δt增加至目标温度因子;当目标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将目标温度因子减小预设调整温度Δt。其中,预设时间可选取的范围为[1min,30min],并且ΔT1的变化范围均为[-3℃,3℃]。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为不相同的温度,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取并设置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的取值范围。
可选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增大预设调整温度后的目标温度因子与第一预设送风温度的和,或计算减小预设调整温度后的目标温度因子与第一预设送风温度的和,得到第一目标送风温度;第二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第一目标送风温度和第一实际送风温度的第一差值;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差值控制空调器的运行状态。
具体地,当目标参数满足第一预设初始条件时,计算增大预设调整温度后的目标温度因子ΔT1与To1的和,得到第一目标送风温度Tz1=ΔT1+To1,并计算第一目标送风温度Tz1与第一实际送风温度T1的第一差值K1=T1-Tz1。进而根据计算出的差值K1控制空调器的运行状态。当目标参数满足第二预设初始条件时,计算增大预设调整温度后的目标温度因子ΔT2与To1的和,得到第一目标送风温度Tz1=ΔT2+To1,并计算第一目标送风温度Tz1与第一实际送风温度T1的第一差值K1=T1-Tz1。
可选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比较子模块,用于比较第一差值与零的大小;第一控制子模块,用于在比较出第一差值等于零的情况下,控制空调器的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保持不变,其中,目标水阀为控制空调器的实际送风温度的水阀;第一增大子模块,用于在比较出第一差值大于零的情况下,增大空调器的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第一减小子模块,用于在比较出第一差值小于零的情况下,减小空调器的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
具体地,若第一差值K1等于零,则表明第一实际送风温度和第一目标送风温度的值相等,此时,不需要调节舱室的温度,控制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不改变即可;若第一差值K1大于零,则表明第一实际送风温度大于第一目标送风温度,此时,需控制舱室的温度降低,进而通过控制增大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实现降低舱室的温度;若第一差值K1小于零,则表明第一实际送风温度低于第一目标送风温度,此时,需控制舱室的温度升高,通过控制减小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控制减小制冷模式下的送风量,进而实现升高舱室的温度。
可选地,当空调器运行在制热模式下时,目标参数包括多个空间的数量,每个空间的当前环境温度,每个空间的预设环境温度和每个空间的需求风量,调节单元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三空间的数量和第四空间的数量,其中,第三空间为多个空间中当前环境温度低于第三温度的空间,并且第三空间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数量,第三空间的当前环境温度和第三空间的预设环境温度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预设差值,以及第三空间的需求风量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风量,第四空间为多个空间中当前环境温度高于第四温度的空间,并且第四空间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数量,第四空间的当前环境温度和第四空间的预设环境温度的差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差值,以及第四空间的需求风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风量;第二比较模块,用于比较第三空间的数量和第四空间数量的大小;第二增大模块,用于在比较出第三空间的数量大于第四空间数量的情况下,将目标温度因子增大预设调整温度;第二减小模块,用于在比较出第三空间的数量小于第四空间数量的情况下,将目标温度因子减小预设调整温度。
通过对上述目标参数进行解析来调节目标因子的大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情况一:当检测到仅有b1个第三空间满足第三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即仅有b1个末端舱室温度过冷,即b1个末端舱室的前环境温度Thi低于第三温度,并且,该b1个末端舱室的前环境温度Thi和预设环境温度Tsi还同时满足Thi-Tsi≤-1.0℃,Qdi≥95%*Qmaxi时,ΔT1自动增加Δt,即每次触发增加操作时ΔT1均增加Δt。其中,b1的取值范围为1≤b1≤0.1n,ΔT1即为目标温度因子,Δt为预设调整温度,Δt的取值范围为[0.5℃,1℃],并且Δt为取值范围为[0.5℃,1℃]内的任一值。在空调器处于初始状态时,ΔT1=0。
情况二:当检测到仅有b2个第四空间满足第四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即仅有b2个末端舱室温度过热,即b2个末端舱室的前环境温度Thi高于第四温度,并且,该b2个末端舱室的前环境温度Thi和预设环境温度Tsi还同时满足Thi-Tsi≥1.0℃,Qdi≤105%*Qmini时,ΔT1自动减小Δt,即每次触发减小操作时ΔT1均减小Δt。其中,b2的取值范围为1≤b≤0.1n,ΔT1即为目标温度因子,Δt为预设调整温度,Δt的取值范围为[0.5℃,1℃],并且Δt为取值范围为[0.5℃,1℃]内的任一值。在空调器处于初始状态时,ΔT1=0。
情况三:若同时检测到有b1个第三空间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有b2个第四空间满足第四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根据b1和b2的大小,确定是增加目标温度因子,还是减小目标温度因子,其中,若b1>b2,则增加目标温度因子ΔT1,若b1<b2,则减小目标温度因子ΔT1。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调整温度Δt设置为每隔预设时间获取一次,当目标参数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将预设调整温度Δt增加至目标温度因子ΔT1;当目标参数满足第四预设条件时,将目标温度因子ΔT1减小预设调整温度Δt。其中,预设时间可选取的范围为[1min,30min],并且ΔT1的变化范围均为[-3℃,3℃]。
第三温度和第四温度为不相同的温度,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取并设置第三温度和第四温度的取值范围。并且当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下时第一空间的数量a1,与空调器运行在制热模式下时第三空间的数量b1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在制冷模式下时第二空间的数量a2,与空调器运行在制热模式下时第四空间的数量b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可选地,控制单元包括:第三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增大预设调整温度后的目标温度因子与第二预设送风温度的和,或计算减小预设调整温度后的目标温度因子与第二预设送风温度的和,得到第二目标送风温度;第四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第二目标送风温度和第二实际送风温度的第二差值;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差值控制空调器的运行状态。
具体地,当目标参数满足第三预设初始条件时,计算增大预设调整温度后的目标温度因子ΔT3与To2的和,得到第二目标送风温度Tz2=ΔT3+To2,并计算第二目标送风温度Tz2与第二实际送风温度T2的第二差值K2=T2-Tz2。进而根据计算出的差值K2控制空调器的运行状态。
当目标参数满足第四预设初始条件时,计算增大预设调整温度后的目标温度因子ΔT4与To2的和,得到第二目标送风温度Tz2=ΔT4+To2,并计算第二目标送风温度Tz2与第二实际送风温度T2的第二差值K2=T2-Tz2。
可选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比较子模块,用于比较第二差值与零的大小;第二控制子模块,用于在比较出第二差值等于零的情况下,控制空调器的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保持不变;第二增大子模块,用于在比较出第二差值大于零的情况下,增大空调器的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第二减小子模块,用于在比较出第二差值小于零的情况下,减小空调器的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
具体地,若第二差值K2等于零,则表明第二实际送风温度和第二目标送风温度的值相等,此时,不需要调节舱室的温度,控制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不改变即可;若第二差值K2大于零,则表明第二实际送风温度大于第二目标送风温度,此时,需控制舱室的温度降低,进而通过控制增大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实现降低舱室的温度;若第二差值K2小于零,则表明第二实际送风温度低于第二目标送风温度,此时,需控制舱室的温度升高,通过控制减小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控制减小制冷模式下的送风量,进而实现升高舱室的温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饮水机包括:上述内容所提供的任意一种空调器的风量控制装置。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空调器的风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所述空调器所处的多个空间的目标参数;
分别解析每个空间的所述目标参数;
根据解析结果调节目标温度因子的大小,其中,所述目标温度因子为控制所述多个空间的目标送风温度的因子;以及
根据所述目标温度因子的变化情况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参数包括所述多个空间的数量,每个空间的当前环境温度,每个空间的预设环境温度和每个空间的需求风量,当所述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下时,根据解析结果调节目标温度因子的大小包括:
获取第一空间的数量和第二空间的数量,其中,所述第一空间为所述多个空间中当前环境温度低于第一温度的空间,并且所述第一空间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数量,所述第一空间的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第一空间的预设环境温度的差值均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以及所述第一空间的需求风量均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风量,所述第二空间为所述多个空间中当前环境温度高于第二温度的空间,并且所述第二空间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数量,所述第二空间的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第二空间的预设环境温度的差值大于或者所述预设差值,并且所述第二空间的需求风量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风量;
比较所述第一空间的数量和所述第二空间数量的大小;
在比较出所述第一空间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空间数量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温度因子增大预设调整温度;以及
在比较出所述第一空间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空间数量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温度因子减小所述预设调整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标温度因子的变化情况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包括:
计算增大所述预设调整温度后的所述目标温度因子与第一预设送风温度的和,或计算减小所述预设调整温度后的所述目标温度因子与所述第一预设送风温度的和,得到第一目标送风温度;
计算所述第一目标送风温度和第一实际送风温度的第一差值;以及
根据所述第一差值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差值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包括:
比较所述第一差值与零的大小;
在比较出所述第一差值等于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保持不变,其中,所述目标水阀为控制所述空调器的送风温度的水阀;
在比较出所述第一差值大于零的情况下,增大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以及
在比较出所述第一差值小于零的情况下,减小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参数包括所述多个空间的数量,每个空间的当前环境温度,每个空间的预设环境温度和每个空间的需求风量,当所述空调器运行在制热模式下时,根据解析结果调节目标温度因子的大小包括:
获取第三空间的数量和第四空间的数量,其中,所述第三空间为所述多个空间中当前环境温度低于第三温度的空间,并且所述第三空间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数量,所述第三空间的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第三空间的预设环境温度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差值,以及所述第三空间的需求风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风量,所述第四空间为所述多个空间中当前环境温度高于第四温度的空间,并且所述第四空间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数量,所述第四空间的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第四空间的预设环境温度的差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差值,以及所述第四空间的需求风量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风量;
比较所述第三空间的数量和所述第四空间数量的大小;
在比较出所述第三空间的数量大于所述第四空间数量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温度因子增大所述预设调整温度;以及
在比较出所述第三空间的数量小于所述第四空间数量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温度因子减小所述预设调整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标温度因子的变化情况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包括:
计算增大所述预设调整温度后的所述目标温度因子与第二预设送风温度的和,或计算减小所述预设调整温度后的所述目标温度因子与所述第二预设送风温度的和,得到第二目标送风温度;
计算所述第二目标送风温度和第二实际送风温度的第二差值;以及
根据所述第二差值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差值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包括:
比较所述第二差值与零的大小;
在比较出所述第二差值等于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保持不变;
在比较出所述第二差值大于零的情况下,增大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以及
在比较出所述第二差值小于零的情况下,减小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
8.一种空调器的风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空调器所处的多个空间的目标参数;
解析单元,用于分别解析每个空间的所述目标参数;
调节单元,用于根据解析结果调节目标温度因子的大小,其中,所述目标温度因子为控制所述多个空间的目标送风温度的因子;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温度因子的变化情况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参数包括所述多个空间的数量,每个空间的当前环境温度,每个空间的预设环境温度和每个空间的需求风量,当所述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下时,所述调节单元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空间的数量和第二空间的数量,其中,所述第一空间为所述多个空间中当前环境温度低于第一温度的空间,并且所述第一空间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数量,所述第一空间的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第一空间的预设环境温度的差值均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以及所述第一空间的需求风量均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风量,所述第二空间为所述多个空间中当前环境温度高于第二温度的空间,并且所述第二空间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数量,所述第二空间的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第二空间的预设环境温度的差值大于或者所述预设差值,并且所述第二空间的需求风量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风量;
第一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所述第一空间的数量和所述第二空间数量的大小;
第一增大模块,用于在比较出所述第一空间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空间数量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温度因子增大预设调整温度;以及
第一减小模块,用于在比较出所述第一空间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空间数量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温度因子减小所述预设调整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增大所述预设调整温度后的所述目标温度因子与第一预设送风温度的和,或计算减小所述预设调整温度后的所述目标温度因子与所述第一预设送风温度的和,得到第一目标送风温度;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目标送风温度和第一实际送风温度的第一差值;以及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差值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比较子模块,用于比较所述第一差值与零的大小;
第一控制子模块,用于在比较出所述第一差值等于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保持不变,其中,所述目标水阀为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实际送风温度的水阀;
第一增大子模块,用于在比较出所述第一差值大于零的情况下,增大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以及
第一减小子模块,用于在比较出所述第一差值小于零的情况下,减小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参数包括所述多个空间的数量,每个空间的当前环境温度,每个空间的预设环境温度和每个空间的需求风量,当所述空调器运行在制热模式下时,所述调节单元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三空间的数量和第四空间的数量,其中,所述第三空间为所述多个空间中当前环境温度低于第三温度的空间,并且所述第三空间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数量,所述第三空间的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第三空间的预设环境温度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差值,以及所述第三空间的需求风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风量,所述第四空间为所述多个空间中当前环境温度高于第四温度的空间,并且所述第四空间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数量,所述第四空间的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第四空间的预设环境温度的差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差值,以及所述第四空间的需求风量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风量;
第二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所述第三空间的数量和所述第四空间数量的大小;
第二增大模块,用于在比较出所述第三空间的数量大于所述第四空间数量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温度因子增大所述预设调整温度;以及
第二减小模块,用于在比较出所述第三空间的数量小于所述第四空间数量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温度因子减小所述预设调整温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第三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增大所述预设调整温度后的所述目标温度因子与第二预设送风温度的和,或计算减小所述预设调整温度后的所述目标温度因子与所述第二预设送风温度的和,得到第二目标送风温度;
第四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二目标送风温度和第二实际送风温度的第二差值;以及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差值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
第二比较子模块,用于比较所述第二差值与零的大小;
第二控制子模块,用于在比较出所述第二差值等于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保持不变;
第二增大子模块,用于在比较出所述第二差值大于零的情况下,增大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以及
第二减小子模块,用于在比较出所述第二差值小于零的情况下,减小所述空调器的目标水阀的张开角度。
15.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至14中任一项所述空调器的风量控制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868050.6A CN105371439B (zh) | 2015-11-30 | 2015-11-30 | 空调器及其风量控制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868050.6A CN105371439B (zh) | 2015-11-30 | 2015-11-30 | 空调器及其风量控制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71439A true CN105371439A (zh) | 2016-03-02 |
CN105371439B CN105371439B (zh) | 2018-05-18 |
Family
ID=55373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868050.6A Active CN105371439B (zh) | 2015-11-30 | 2015-11-30 | 空调器及其风量控制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371439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78991A (zh) * | 2017-06-16 | 2017-09-19 | 山东琦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无耗电式送风干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0107995A (zh) * | 2019-05-14 | 2019-08-0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变风量末端辅助加热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11750507A (zh) * | 2019-03-27 | 2020-10-09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空调末端风、水联动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 |
CN113941213A (zh) * | 2020-07-15 | 2022-01-18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解析塔热风量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72946A (ja) * | 1984-09-14 | 1986-04-15 | Taikisha Ltd | 空調装置 |
CN102121740A (zh) * | 2010-01-12 | 2011-07-1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 |
WO2013104350A2 (de) * | 2012-01-13 | 2013-07-18 | Hochschule Für Technik Und Wirtschaft Berlin | Verfahren zur geregelten luftkonditionierung in einer lufttechnischen anlage und vorrichtung |
CN104566808A (zh) * | 2014-12-24 | 2015-04-2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04764150A (zh) * | 2015-03-27 | 2015-07-08 | 武汉海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控制方法 |
CN105091240A (zh) * | 2015-08-31 | 2015-11-25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变频空调器控制方法 |
-
2015
- 2015-11-30 CN CN201510868050.6A patent/CN10537143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72946A (ja) * | 1984-09-14 | 1986-04-15 | Taikisha Ltd | 空調装置 |
CN102121740A (zh) * | 2010-01-12 | 2011-07-1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 |
WO2013104350A2 (de) * | 2012-01-13 | 2013-07-18 | Hochschule Für Technik Und Wirtschaft Berlin | Verfahren zur geregelten luftkonditionierung in einer lufttechnischen anlage und vorrichtung |
CN104566808A (zh) * | 2014-12-24 | 2015-04-2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04764150A (zh) * | 2015-03-27 | 2015-07-08 | 武汉海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控制方法 |
CN105091240A (zh) * | 2015-08-31 | 2015-11-25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变频空调器控制方法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78991A (zh) * | 2017-06-16 | 2017-09-19 | 山东琦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无耗电式送风干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1750507A (zh) * | 2019-03-27 | 2020-10-09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空调末端风、水联动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 |
CN110107995A (zh) * | 2019-05-14 | 2019-08-0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变风量末端辅助加热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10107995B (zh) * | 2019-05-14 | 2021-06-0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变风量末端辅助加热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13941213A (zh) * | 2020-07-15 | 2022-01-18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解析塔热风量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
CN113941213B (zh) * | 2020-07-15 | 2023-09-29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解析塔热风量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71439B (zh) | 2018-05-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432271B (zh) | 用于加湿的系统及方法、设备 | |
CN107355941B (zh) | 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5371439A (zh) | 空调器及其风量控制方法和装置 | |
CN108954709B (zh) |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 |
CN102538148B (zh) | 通信机房风量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11442483B (zh) | 空气调节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 |
CN101603718B (zh) | 一种风管式空调室内机静压的自动识别方法及其系统 | |
CN105674472A (zh) | 机房的制冷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1975434B (zh) | 一种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变静压控制方法 | |
CN108317685B (zh) |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及空调设备终端 | |
CN101737907A (zh) | 基于热成像技术的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105650811A (zh) | 控制空调室内机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1306728B (zh) | 空调系统风量调控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 |
CN105546742A (zh) | 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2331071B (zh) | 风管式空调室内机抗电压波动的静压自动识别方法及系统 | |
CN206207606U (zh) | 中央空调系统 | |
CN107726567B (zh) | 新风机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新风机及多联机空调系统 | |
CN103335387A (zh) | 一种中央空调系统及其风量调节装置、方法 | |
CN104930664A (zh) | 一种空调送风温度的控制方法及空调送风温度控制系统 | |
CN111457564B (zh) |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1637526B (zh) | 一种混合搭配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 | |
CN110726219B (zh) |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 |
CN105352119A (zh) | 空调中冷冻水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
CN108302739B (zh) | 一种温度调节系统及温度调节方法 | |
CN116774749B (zh) | 智能控温的电力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