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39609A - 凸轮轴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凸轮轴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39609A
CN105339609A CN201480023638.5A CN201480023638A CN105339609A CN 105339609 A CN105339609 A CN 105339609A CN 201480023638 A CN201480023638 A CN 201480023638A CN 105339609 A CN105339609 A CN 1053396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medium
rotor
working room
control valve
st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2363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39609B (zh
Inventor
托尔斯滕·奇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53396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396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396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396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3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 F01L1/34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 F01L1/3442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using hydraulic chambers with variable volume to transmit the rotating for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3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 F01L1/34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 F01L1/34409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by torque-responsive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3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 F01L1/34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 F01L1/3442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using hydraulic chambers with variable volume to transmit the rotating force
    • F01L2001/34423Details relating to the hydraulic feeding circuit
    • F01L2001/34426Oil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3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 F01L1/34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 F01L1/3442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using hydraulic chambers with variable volume to transmit the rotating force
    • F01L2001/3445Details relating to the hydraulic means for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 F01L2001/34453Locking means between driving and driven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lve Device For Special Equip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叶片式调节器的凸轮轴调节装置,叶片式调节器具有能与内燃机的曲轴连接的定子(16)和能转动地支承在定子(16)中的、能与凸轮轴连接的转子(17)以及用于将转子(17)相对于定子(16)锁止在中间锁止位置中的中间锁止装置(32),其中,在一个或多个叶片(11、12、13)中总共设置有至少两个压力介质管路(34、35),所述压力介质管路分别使两个不同的作用方向的工作室(24、25、26、27、28、32)在流动技术上彼此连接,其中,在压力介质管路(34、35)中分别设置有不同的作用方向的止回阀(9、10),所述止回阀能够分别依赖于转子(17)相对于定子(16)的转动方向地实现压力介质朝一个方向在工作室(24、25、26、27、28、32)之间穿流并阻止朝相应的另一方向的穿流,并且在转子轮毂(36)中设置有至少一个能切换的第一阀装置,通过该能切换的第一阀装置,工作室(24、25、26、27、28、32)能够在切换位置中在流动技术上彼此连接,在这些工作室之间分别阻止了压力介质经由止回阀(9、10)的溢流,或者在这些工作室之间没有设置止回阀(9、10)。

Description

凸轮轴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特征的凸轮轴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凸轮轴调节装置通常用在内燃机的气门传动装置中,以便改变气门打开时间和关闭时间,由此,通常可以改善内燃机的油耗值和运行特性。
凸轮轴调节装置的在实践中被证明是可行的实施方式具有叶片式调节器,该叶片式调节器具有界定环形腔的定子和转子,通过凸起部和叶片将环形腔划分成多个工作室。这些工作室可选地能以压力介质来加载,压力介质在压力介质循环回路中经由压力介质泵从压力介质储备器中输送到转子的叶片的一侧上的工作室中,并且从叶片的相应的另外的侧上的工作室中又输送回到压力介质储备器中。其容积在此增大的工作室具有如下作用方向,该作用方向相反于其容积缩小的工作室的作用方向。因此,作用方向意味着:给相应的工作室组加载压力介质使转子相对于定子要么沿顺时针方向扭转要么沿逆时针方向扭转。对压力介质流并且进而是凸轮轴调节装置的调节运动的控制例如借助中央阀来实现,中央阀具有穿流开口和控制边缘的复杂的结构以及能在中央阀中移动的阀体,阀体依赖于其位置地封闭或释放穿流开口。
在这种凸轮轴调节装置中的问题是:其在启动阶段可能还没有完全填充以压力介质,或者甚至可能空载运行,从而转子由于由凸轮轴施加的交变力矩而可能会实施相对于定子的不受控制的运动,这些运动可能会导致磨损提高并且可能会导致不期望的噪音生成。为了避免该问题而公知的是,在转子与定子之间设置锁止装置,该锁止装置在内燃机停机时使转子相对于定子锁止在对于启动来说有利的转动角位置中。但在例外情况下,例如在内燃机停转的情况下可能的是,锁止装置没有按规定锁止住转子,并且凸轮轴调节器必定在随后的启动阶段中利用未锁止住的转子来运行。然而,因为一些内燃机具有非常差的启动特性,所以当转子没有被锁止在中间位置中时,转子就必须在启动阶段中自动扭转到中间锁止位置中并且被锁止。
转子相对于定子的这种自动扭转和锁止例如由DE102008011915A1和DE102005011916A1公知。两种在所述文献中描述的锁止装置包括多个弹簧负荷的锁止销,这些锁止销在转子扭转时都依次地锁止到设置在密封盖或定子上的锁止滑槽中,并且在此,在达到中间锁止位置之前允许转子相应地朝中间锁止位置的方向扭转,但阻挠转子朝相反的方向扭转。在内燃机预热运转和/或凸轮轴调节器完全填充以压力介质时,锁止销通过压力介质操作地从锁止滑槽中挤出,从而转子随后可以按规定扭转,用以调节凸轮轴相对于定子的转动角位置。
该解决方案的缺点是:对转子的锁止仅可以利用多个依次锁止的锁止销来实现,这导致成本更高。此外,锁止过程的前提条件是:锁止钉功能可靠地依次进行锁止。如果其中一个锁止销没有被锁止,那么锁止过程会被中断,这是因为转子因此没有单侧地锁止在中间位置中并且又有可能会转动回去。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凸轮轴调节器,其具有转子的功能可靠的且廉价的中间锁止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提出的是,在其中一个或多个叶片中总共设置有至少两个压力介质管路,这些压力介质管路分别将不同的作用方向的两个工作室在流动技术上彼此连接,其中,在这些压力介质管路中分别设置有不同的作用方向的止回阀,止回阀分别依赖于转子相对定子的转动方向地能够实现使压力介质朝一个方向在工作室之间溢流,并且阻止其朝相应的另一方向溢流,并且在转子轮毂中设置有至少一个能进行切换的阀装置,经由阀装置,在切换位置中使如下工作室在流动技术上能够彼此连接,在这些工作室之间,经由止回阀分别阻止了压力介质的溢流,或者在这些工作室之间没有设置止回阀。
通过所提出的解决方案,转子可以在充分利用在内燃机的启动阶段中作用到凸轮轴上的交变力矩(CTACamshaftTorqueActuated)的情况下朝一个方向相对于定子转动,而朝相应的另一方向的转动运动通过止回阀相应地是阻断的。由此实现一种单向运转(Freilauf),通过单向运转,转子可以从“提前”或“滞后”止挡位置朝中间锁止位置的方向自动转动,直到其最后锁止在中间锁止位置中。为了使转子的运动同时不被之间没有设置沿同一方向作用的止回阀的工作室内的压力介质所阻止,这些工作室通过所设置的能进行切换的阀装置短接。在此,能进行切换的阀装置有意地设置在转子轮毂中,从而这些工作室可以通过唯一的阀装置和转子中的由多个压力介质管路构成的相应的管路系统短接。
另外提出的是,通过能进行切换的阀装置使经由止回阀有压力介质流入其中的工作室在流动技术上与压力介质循环回路分离。如果在多个工作室中的压力介质可以经由多个相同取向的止回阀溢流,那么显然地,所有这些工作室就与压力介质循环回路分离。通过如下方式分离工作室,即,阀装置封闭了通入工作室中的压力介质管路,并且由此,使压力介质不能够从工作室流出。通过所提出的解决方案附加地阻止了转子在朝一个方向转动运动之后可以朝相应的另一方向回转。由此,通过如下方式进一步支持已经通过止回阀所提供的单向运转功能,即,转子可以经由叶片和处于封闭的工作室内的压力介质来相对于定子进行支撑。
此外提出的是,在其中一个叶片中设置有两个分别具有止回阀的压力介质管路,这两个压力介质管路能够实现压力介质沿不同的方向在工作室之间溢流。通过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可以进一步减少结构上的花费,其中,在该情况下,依赖于转子的复位运动来阻断压力介质从该工作室或其他工作室流出。由此,单向运转功能只有在叶片上并且在两个不同的作用方向的相对置的工作室上得以实现。
另外提出的是,在转子的中间锁止位置中,不同的作用方向的工作室通过能进行切换的阀装置在流动技术上彼此分隔开。工作室经由能进行切换的阀装置的连接和压力介质经由止回阀的溢流仅用于对转子进行中间锁止。为了随后又可以以期望的精确度来实现凸轮轴相对曲轴的转动角度,工作室必须在流动技术上又分隔开。在此,可以小程度地接受压力介质溢流过止回阀,这是因为在该情况下,转子的调节精确度通过之间没有布置止回阀的可加载以压力介质的工作室来确保。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提出的是,能进行切换的第一阀装置包括中间锁止装置的至少两个受弹簧负荷的、可线性移动的锁止销。可线性移动的锁止销用于将转子例如锁止在位于凸轮轴调节器的盖上的相对定子固定的锁止滑槽中,并且为了锁止转子而必要地实施线性的移动运动,在此,该线性的移动运动同时用于切换单向运转或用于对工作室的在流动技术上的联接和分离。因为锁止销的移动运动同时表现出转子相对于定子锁止,因此,阀装置的切换时间点总是与锁止的时间点重合,从而可以实现对第一阀装置的非常简单的且此外还非常精确的驱控。
另外,在该情况下提出的是,锁止销分别布置在压力介质管路的两个区段之间,并且具有槽或钻孔,经由槽或钻孔,压力介质管路的区段能够根据锁止销的位置地在流动技术上彼此连接。锁止销上的槽或钻孔实际上是溢流通道,通过溢流通道,压力介质管路的两个区段在流动技术上彼此连接。
另外提出的是,能进行切换的第一阀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受弹簧负荷的、可线性移动的阀功能钉。与锁止销不同地,阀功能钉仅用于短接工作室,并且朝嵌入锁止滑槽的位置的方向受弹簧负荷,在锁止滑槽中,阀功能钉在不同的作用方向的工作室之间建立起流动连接。通过对锁止滑槽进行压力加载,才使阀功能钉从锁止滑槽中被挤压到脱离嵌接位置中,在脱离嵌接位置中,中断了不同的作用方向的工作室之间的流动连接并且取消了短接。
另外提出的是,在其中至少一个叶片中设置有能进行切换的第二阀装置,通过第二阀装置,可以根据第二阀装置的位置来选择性地阻碍或释放压力介质向止回阀流动。通过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止回阀可以实际上是不起作用的,从而压力介质在正常运行中的调节运动期间不能够在工作室之间溢流并进一步改进调节精确度。
此外提出的是,在转子轮毂中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呈部分环形的或呈环形的压力介质管路,至少若干个向工作室引导的压力介质管路通入其中,并且能进行切换的第一阀装置布置在在流动技术上连接两个呈部分环形的或呈环形的压力介质管路的压力介质管路中。通过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可以实现压力介质管路的非常简单地建立起来的走向,其中,由此,一个作用方向的多个工作室与不同的作用方向的工作室组尤其可以仅利用唯一的能进行切换的阀装置进行短接。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优选的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发明。在此,在附图中能详细看到的是: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凸轮轴调节装置的示意图,其具有转子从“滞后”方向调节运动至中间锁止位置期间的情况下的压力介质循环回路的线路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凸轮轴调节装置的示意图,其具有转子从“提前”方向调节运动至中间锁止位置期间的情况下的压力介质循环回路的线路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凸轮轴调节装置的示意图,其具有在正常运行时的调节运动期间压力介质循环回路的线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中可以看到具有公知的基本结构的凸轮轴调节装置,其具有示意性地示出的作为基本构件的叶片式调节器,该叶片式调节器包括可由未示出的曲轴驱动的定子16和可与同样未示出的凸轮轴抗相对转动地连接的具有转子轮毂36的转子17和多个从其中径向向外延伸的叶片11、12和13。在上方图示中可以看到处于展开状态中的叶片式调节器,而在左下方示意性地示出了转子17的转子轮毂36和中间锁止装置32的片段图,而在右下方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控制压力介质流的多通切换阀21。
此外可以看到具有许多压力介质管路1、2、3、4、5、6、7、8、23、37、38、39和40的压力介质循环回路,这些压力介质管路可以经由多通切换阀21可选地在流动技术上与压力介质泵P或压力介质存储器T连接,其中,压力介质泵P使压力介质在导回压力介质存储器T中之后又从压力介质存储器T中输送到压力介质循环回路中。
定子16具有多个定子隔板,定子隔板将定子16与转子17之间的环形腔划分成多个压力腔29、30和31。压力腔29、30和31又通过转子17的叶片11、12和13划分成工作室24、25、26、27、28和32,压力介质管路1、3、4、6、7和8通入这些工作室中。中间锁止装置32包括两个锁止销18和19,为了使转子17相对于定子16锁止,锁止销锁止在相对定子固定的锁止滑槽22中。锁止滑槽22例如可以布置在与定子16拧接的密封盖中。
原则上,凸轮轴相对于曲轴的转动角度在正常运行中例如沿“提前”方向通过如下方式进行调节,即,给工作室24、32和27加载以压力介质,并且由此增大它们的容积,与此同时,将压力介质从工作室25、26和28中挤出来并且缩小容积。容积在该调节运动中分别成组地增大的工作室24、25、26、27、28和32在本发明的意义中被称为一个作用方向的工作室24、25、26、27、28和32,而容积同时缩小的工作室24、25、26、27、28和32被称为相反的作用方向的工作室24、25、26、27、28和32。工作室24、25、26、27、28和32的容积变化导致了具有叶片11、12和13的转子17相对于定子16扭转。在图3的上方图示中,工作室25、26和28的容积通过经由多通切换阀21的B端口的压力介质加载而增大,与此同时,工作室24、32和27的容积通过经由多通切换阀21的A端口使压力介质回流而减小。容积变化导致了转子17相对于定子16扭转,这在经展开的图示中导致叶片11、12和13沿箭头方向向左移动。此外设置有阀功能钉20,其同样能线性地移动并且受弹簧负荷。阀功能钉20朝嵌接到锁止滑槽22中的位置的方向受弹簧负荷,并且以如下方式布置在转子17上,即,阀功能钉并不阻止转子17相对于定子17的转动运动。阀功能钉20实际上仅一起运动。为了使转子17相对于定子16进行调节成为可能,首先松开中间锁止装置32,其方法是,经由压力介质管路2和23,通过泵P从多通切换阀21的C端口给锁止滑槽22加载以压力介质。通过对锁止滑槽22进行压力介质加载,使锁止销18和19以及阀功能钉20从锁止滑槽22中挤出来,从而紧接着转子17可以相对于定子16自由转动。总的来看,该凸轮轴调节装置相应于现有技术。
按照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在叶片11和12中分别设置有压力介质管路34和35,其具有布置在其中的止回阀9和10,止回阀能够实现压力介质从工作室25溢流到工作室24中,并且从工作室32溢流到工作室26中。此外,分别通过能进行切换的受弹簧负荷的第二阀装置14和15来阻止或能够实现使压力介质穿流过压力介质管路34和35。为此,能进行切换的阀装置14和15具有两个切换位置,在这些切换位置中,对穿流要么进行释放要么进行阻断。能进行切换的第二阀装置14和15可以经由各自的压力介质管路2和5加载以压力介质,并且在进行压力介质加载时通过与作用的弹簧力相抗地移动阀体而从第一切换位置转移至可以在图3中看到的第二切换位置中。在第二切换位置中,阻断了穿流过压力介质管路34和35,从而工作室24和25或32和26被视为彼此分隔开,并且凸轮轴调节装置可以在压力介质没有在工作室24、25、32和26之间溢流的情况下以相应高的调节精确度来运行。
中间锁止装置32包括两个锁止销18和19,其与阀功能钉20一起形成转子轮毂36中的能进行切换的第一阀装置。锁止销18和19以及阀功能钉20为此构造为具有相应的槽或钻孔的受弹簧负荷的阀体,这些阀体能够通过经由压力介质管路23对锁止滑槽22进行压力加载而与起作用的弹簧力相抗地从第一切换位置移动到第二切换位置中。在此,当锁止销18和19以及阀功能钉20嵌入到锁止滑槽22中并且使弹簧松弛时,它们将位于第一切换位置中。
如下这样地布置锁止销18中的钻孔或槽,即,在锁止销18的第一切换位置中,在弹簧松弛的情况下,阻断了压力介质在压力介质管路1与压力介质管路37和4之间的流通,如可以在图1中的情况下看到的那样。当转子17在内燃机启动时没有锁止在中间锁止位置中并且朝“滞后”止挡位置的方向相对于定子16扭转时,那么就存在该情况。“滞后”止挡位置在图示中通过S表示,而“提前”止挡位置通过F表示。同时,锁止销19没有嵌接到锁止滑槽22中,并且由此与弹簧力相抗地移动到第二切换位置中。如下这样地布置锁止销19中的钻孔或槽,即,使锁止销19在第二切换位置中释放压力介质在压力介质管路6与40之间的穿流。压力介质管路6和40在流动技术上联接到工作室25、26和28上,这些工作室由此被短接。在此,压力介质管路3和8通入转子轮毂36上的呈部分环形的或呈环形的压力介质管路38中,呈部分环形的或呈环形的压力介质管路又在流动技术上经由压力介质管路40联接到锁止销19上。通过呈部分环形的或呈环形的压力介质管路38,可以使锁止销19经由唯一的压力介质管路40在流动技术上与压力介质管路3和8连接,由此可以简化管路引导和对工作室25、26、28的短接。此外,阀功能钉20位于第一切换位置中,在第一切换位置中,设置在阀功能钉20上的钻孔或槽在压力介质管路40与39之间建立流动技术上的连接,从而压力腔30的不同作用方向的工作室32和26与压力腔31的不同作用方向的工作室27和28是短接的。在此,压力介质管路4和7也通入转子轮毂36上的呈部分环形的或呈环形的压力介质管路37中,呈部分环形的或呈环形的压力介质管路又可以经由压力介质管路39在流动技术上与阀功能钉20连接。经由阀功能钉20的短接在该情况下是经由连接压力介质管路39和40来实现,也就是通过短接呈部分环形的或呈环形的压力介质管路37和38来实现。经由多通切换阀21进行的压力介质加载在该情况下没有发生,并且压力介质经由多通阀21的A端口和B端口进行的流出被阻断。
针对凸轮轴调节装置在内燃机启动时没有锁止在中间锁止位置中的情况,转子17从图1所示的位置自动从“滞后”止挡位置(S)朝中间锁止位置的方向沿箭头方向扭转,其方法是,作用到凸轮轴上的交变力矩(CTACamshaftTorqueActuated)用于使压力介质可以从工作室25中通过止回阀9经由压力介质管路35流入到工作室24中。因为在该情况下其他工作室32、26、27和28被短接,所以在此调节运动没有被位于其中的压力介质所阻止。此外,因为压力介质不能够从工作室24流出,并且也不能够经由止回阀9回流到工作室25中,所以转子17同时不能够朝“滞后”止挡位置(S)的方向回转。由此,转子17实际上支撑在位于工作室24中的压力介质上,其中,工作室24的容积通过经由止回阀9脉冲式地流入的压力介质而增大,并且转子17由此相对于定子16扭转。因此,止回阀9与相应被阻断的或者释放的压力介质管路1、3、4、6、7和8一起形成单向运转,通过单向运转,转子17在充分利用交变力矩的情况下在单侧朝中间锁止位置的方向相对于定子16扭转,直到锁止销19嵌接到锁止滑槽22中,或者直到锁止销18侧向地抵靠在锁止滑槽22的止挡部上。通过锁止销19嵌入锁止轮廓22中,该锁止销基于起作用的弹簧力自动到达第一切换位置,在第一切换位置中阻断了压力介质管路6、3和8之间的之前所释放的流动连接,并且取消了经由该流动连接所提供的短接。由此阻止了转子17相对于定子16的进一步的转动运动,并且转子17锁止在中间锁止位置中。在此,对于单向运转的功能性来说特别重要的是,压力腔30的具有不同的作用方向的工作室32和26以及压力腔31的具有不同的作用方向的工作室27和28经由位于第一切换位置中的阀功能钉20的槽或钻孔短接,因此,可以使位于其中的压力介质自由地溢流。
在图2中可以看到从“提前”止挡位置(F)的方向朝中间锁止位置的方向的相反的调节过程。该调节运动的原理在此是相同的。在该情况下,锁止销18位于第二切换位置,并且由此在压力介质管路1、4和7之间建立起流动连接,并且由此将工作室24、32和27短接。此外,锁止销19位于第一切换位置,并且由此阻断了压力介质从工作室26经由压力介质管路6向压力介质管路3和8穿流,从而工作室26与压力介质循环回路分离。在该情况下,压力介质在内燃机的启动阶段期间出现交变力矩的情况下从工作室32经由压力介质管路34和位于其中的止回阀10流到工作室26中并由此增大该工作室的容积,这是因为由于被阻断的压力介质管路6而同时阻止了压力介质流出。
在此,对于本发明来说特别重要的是,不同的作用方向的、不是刚好起单向运转作用的一部分的工作室24、25、26、27、28和32经由由阀功能钉20形成的能进行切换的第一阀装置短接,因此,自动的调节运动没有被处于工作室24、25、26、27、28和32中的压力介质阻止。在此特别有利的是,阀功能钉20布置在转子轮毂36中,这是因为由此可以明显简化通过阀功能钉20短接的压力介质管路的布置。这一点在该解决方案中通过如下方式得以实现,即,设置有呈部分环形的或呈环形的压力介质管路37和38,压力介质管路3和8或4和7通入这些呈部分环形的或呈环形的压力介质管路中。于是,经由阀功能钉20的短接只是通过短接两个压力介质管路39和40得以实现,这两个压力介质管路分别通入呈部分环形的或呈环形的压力介质管路37和38中。呈部分环形的或呈环形的压力介质管路37和38在此可以以环绕的槽的形式来实现。由此可以明显减少结构上的花费。
附图标记列表
1压力介质管路
2压力介质管路
3压力介质管路
4压力介质管路
5压力介质管路
6压力介质管路
7压力介质管路
8压力介质管路
9止回阀
10止回阀
11叶片
12叶片
13叶片
142通阀
152通阀
16定子
17转子
18锁止销
19锁止销
20阀功能钉
21多通切换阀
22锁止轮廓
23压力介质管路
24工作室
25工作室
26工作室
27工作室
28工作室
29压力腔
30压力腔
31压力腔
32工作室
33中间锁止装置
34压力介质管路
35压力介质管路
36转子轮毂
37压力介质管路
38压力介质管路
39压力介质管路
40压力介质管路

Claims (9)

1.一种凸轮轴调节装置,其具有
-叶片式调节器,所述叶片式调节器具有
-能与内燃机的曲轴连接的定子(16)和
-能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定子(16)中的、能与凸轮轴连接的转子(17),其中,
-在所述定子(16)上设置有多个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定子(16)与所述转子(17)之间的环形腔划分为多个压力腔(29、30、31),其中,
-所述转子(17)具有转子轮毂(36)和多个从所述转子轮毂(17a)径向向外延伸的叶片(11、12、13),所述叶片将所述压力腔(29、30、31)划分为两组分别能加载以在压力介质循环回路中流入或流出的压力介质的具有不同的作用方向的工作室(24、25、26、27、28、32),并且
-所述叶片式调节器还具有中间锁止装置(32),用以将所述转子(17)相对于所述定子(16)锁止在中间锁止位置中,
其特征在于,
-在一个或多个所述叶片(11、12、13)中总共设置有至少两个压力介质管路(34、35),所述压力介质管路分别使不同的作用方向的两个工作室(24、25、26、27、28、32)在流动技术上彼此连接,其中,
-在所述压力介质管路(34、35)中分别设置有不同的作用方向的止回阀(9、10),所述止回阀能够分别依赖于所述转子(17)相对于所述定子(16)的转动方向地实现压力介质朝一个方向在所述工作室(24、25、26、27、28、32)之间溢流并阻止朝相应的另一方向溢流,并且,
-在所述转子轮毂(36)中设置有至少一个能切换的第一阀装置,经由所述能切换的第一阀装置,在切换位置中所述工作室(24、25、26、27、28、32)能在流动技术上彼此连接,在所述工作室之间,经由所述止回阀(9、10)分别阻止了压力介质的溢流,或者在所述工作室之间没有设置所述止回阀(9、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轴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压力介质经由所述止回阀(9、10)流入其中的所述工作室(24、26)通过所述能切换的第一阀装置在流动技术上与所述压力介质循环回路分离。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凸轮轴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其中一个所述叶片(11、12、13)中设置有两个分别具有止回阀(9、10)的压力介质管路(34、35),所述压力介质管路能够实现压力介质朝不同的方向在所述工作室(24、25、26、27、28、32)之间溢流。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凸轮轴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不同的作用方向的工作室(24、25、26、27、28、32)在所述转子(17)的中间锁止位置中通过所述能切换的第一阀装置在流动技术上彼此分离。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凸轮轴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能切换的第一阀装置包括所述中间锁止装置(32)的至少两个受弹簧负荷的、能线性移动的锁止销(18、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凸轮轴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止销(18、19)分别布置在压力介质管路(34、35)的两个区段之间并且具有槽或钻孔,通过所述槽或钻孔,所述压力介质管路(34、35)的区段能根据所述锁止销(18、19)的位置在流动技术上彼此连接。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凸轮轴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能切换的第一阀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受弹簧负荷的、能线性移动的阀功能钉(20)。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凸轮轴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叶片(11、12、13)中设置有能切换的第二阀装置(14、15),通过所述能切换的第二阀装置,能够根据所述阀装置(14、15)的位置选择性地阻止或释放压力介质流入所述止回阀(9、10)。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凸轮轴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转子轮毂(36)中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呈部分环形的或呈环形的压力介质管路(37、38),至少若干个向所述工作室(24、25、26、27、28、32)引导的压力介质管路(1、3、4、6、7、8)通入到所述呈部分环形的或呈环形的压力介质管路中,并且
-所述能切换的第一阀装置布置于在流动技术上将两个所述呈部分环形的或呈环形的压力介质管路(37、38)连接起来的压力介质管路(39、40)中。
CN201480023638.5A 2013-04-26 2014-02-11 凸轮轴调节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396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3207615.0A DE102013207615B4 (de) 2013-04-26 2013-04-26 Nockenwellenverstelleinrichtung mit einer Mittenverriegelung
DE102013207615.0 2013-04-26
PCT/DE2014/200055 WO2014173400A1 (de) 2013-04-26 2014-02-11 Nockenwellenverstellein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39609A true CN105339609A (zh) 2016-02-17
CN105339609B CN105339609B (zh) 2018-03-23

Family

ID=50241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2363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39609B (zh) 2013-04-26 2014-02-11 凸轮轴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506380B2 (zh)
CN (1) CN105339609B (zh)
DE (1) DE102013207615B4 (zh)
WO (1) WO201417340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73702A (zh) * 2017-04-28 2019-12-13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液压凸轮轴调节器
CN111601951A (zh) * 2017-11-09 2020-08-28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液压凸轮轴调节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205569B4 (de) * 2014-03-26 2017-01-26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Nockenwellenverstelleinrichtung
DE102014207337A1 (de) * 2014-04-16 2015-10-22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Nockenwellenverstelleinrichtung
DE102014209865B4 (de) * 2014-05-23 2018-11-15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Nockenwellenversteller mit zusätzlicher schaltbarer Kurzschlusseinrichtung
DE102014212617B4 (de) 2014-06-30 2018-11-15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Mittenverriegelung für einen Nockenwellenversteller
DE102014212618B4 (de) * 2014-06-30 2017-10-12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Nockenwellenverstelleinrichtung
DE102014215136B4 (de) * 2014-08-01 2017-10-05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Optimierte hydraulische Mittenverriegelung für Nockenwellenversteller
DE102014222407B4 (de) * 2014-11-03 2016-09-29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Verkürzte Ölfließwege im CTA-Modus eines Nockenwellenverstellers
DE102015204040B4 (de) 2015-03-06 2021-07-08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Nockenwellenversteller
DE102017126170A1 (de) * 2017-11-09 2019-05-09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Hydraulischer Nockenwellenversteller
DE102018100961B4 (de) * 2018-01-17 2021-12-09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Hydraulischer Nockenwellenversteller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03297A1 (en) * 2003-11-17 2005-05-19 Borgwarner Inc. CTA phaser with proportional oil pressure for actuation at engine condition with low cam torsionals
US20060086332A1 (en) * 2003-11-17 2006-04-27 Borgwarner Inc. CTA phaser with proportional oil pressure for actuation at engine condition with low cam torsionals
US20110214634A1 (en) * 2010-03-04 2011-09-08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ariable valve timing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2918234A (zh) * 2010-05-25 2013-02-06 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 液压操纵的凸轮轴调节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02023A (en) * 1989-10-16 1991-03-26 Borg-Warner Automotive, Inc. Variable camshaft timing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6250265B1 (en) * 1999-06-30 2001-06-26 Borgwarner Inc. Variable valve timing with actuator locking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6460496B2 (en) * 2000-12-25 2002-10-08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Valve timing control device
US6763791B2 (en) 2001-08-14 2004-07-20 Borgwarner Inc. Cam phaser for engines having two check valves in rotor between chambers and spool valve
DE10246838A1 (de) 2002-10-08 2004-04-29 Daimlerchrysler Ag Verriegelungseinrichtung für einen Nockenwellenversteller
DE102005011916A1 (de) 2004-03-18 2005-10-27 Mediatek Inc.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Kalibrierung des Gleichspannungs-Offset eines Digital/Analog-Wandlers
WO2006127348A1 (en) * 2005-05-23 2006-11-30 Borgwarner Inc Check valve to reduce the volume of an oil chamber
JP4624976B2 (ja) 2006-04-28 2011-02-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調整装置
WO2008042621A1 (en) * 2006-09-29 2008-04-10 Borgwarner Inc Cushioned stop valve event duration reduction device
DE102007007073B4 (de) * 2007-02-13 2020-10-01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variablen Einstellung der Steuerzeiten von Gaswechselventilen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DE102008011916A1 (de) * 2008-02-29 2009-09-03 Schaeffler Kg Nockenwellenversteller mit Rasterverriegelungseinrichtung
DE102008011915A1 (de) * 2008-02-29 2009-09-03 Schaeffler Kg Nockenwellenversteller mit Verriegelungseinrichtung
CN103069115B (zh) * 2010-11-02 2016-01-20 博格华纳公司 具有中部位置锁定的凸轮扭矩致动的相位器
WO2012094324A1 (en) * 2011-01-04 2012-07-12 Hilite Germany Gmbh Valve timing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US8534246B2 (en) * 2011-04-08 2013-09-17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Camshaft phaser with independent phasing and lock pin control
WO2012157098A1 (ja) 2011-05-18 2012-11-22 トヨタ自動車 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03297A1 (en) * 2003-11-17 2005-05-19 Borgwarner Inc. CTA phaser with proportional oil pressure for actuation at engine condition with low cam torsionals
US20060086332A1 (en) * 2003-11-17 2006-04-27 Borgwarner Inc. CTA phaser with proportional oil pressure for actuation at engine condition with low cam torsionals
US20110214634A1 (en) * 2010-03-04 2011-09-08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ariable valve timing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2918234A (zh) * 2010-05-25 2013-02-06 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 液压操纵的凸轮轴调节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73702A (zh) * 2017-04-28 2019-12-13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液压凸轮轴调节器
CN110573702B (zh) * 2017-04-28 2022-07-29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液压凸轮轴调节器
CN111601951A (zh) * 2017-11-09 2020-08-28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液压凸轮轴调节器
CN111601951B (zh) * 2017-11-09 2022-06-03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液压凸轮轴调节器
US11536166B2 (en) 2017-11-09 2022-12-27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Hydraulic camshaft adjust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39609B (zh) 2018-03-23
DE102013207615A1 (de) 2014-10-30
WO2014173400A1 (de) 2014-10-30
US9506380B2 (en) 2016-11-29
DE102013207615B4 (de) 2021-05-12
US20160069226A1 (en) 2016-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39609A (zh) 凸轮轴调节装置
US8733308B2 (en) Hydraulically actuated camshaft adjusting device
CN105556073B (zh) 凸轮轴调节器的多重锁止和用于运行凸轮轴调节器的方法
CN100529335C (zh) 用于改变内燃机换气阀门控制时间的装置
CN106460589B (zh) 用于凸轮轴调节器的中间锁紧
CN104812997B (zh) 凸轮轴调节装置和用于凸轮轴调节装置的中央阀
JP4624976B2 (ja) 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調整装置
US20050284433A1 (en) Valve timing controller
CN105143616A (zh) 凸轮轴调节装置
JP2008175128A (ja) 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調整装置
CN105934587B (zh) 具有整合式故障保护功能的可变排量叶片泵
JP2014173601A (ja) 内燃機関におけるシリンダ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可変システム
KR101614777B1 (ko) 유압 밸브를 구비한 요동형 모터 캠샤프트 조절장치
CN105358799A (zh) 凸轮轴调节装置
CN106232950B (zh) 凸轮轴调节装置
JP6217240B2 (ja) 制御弁及び制御弁の取付構造
CN107407167B (zh) 凸轮轴调节器
CN106133282B (zh) 凸轮轴调节装置
JP2008069651A (ja) 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調整装置
CN106164422B (zh) 凸轮轴调节装置
JP2008002433A (ja) 可変動弁装置
JP2009209908A (ja) 逆止弁及び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調整装置
CN102119263B (zh) 内燃机的凸轮轴调节装置
KR101261933B1 (ko) 연속 가변 밸브 타이밍 장치의 유로 개폐 유닛
JP2008002434A (ja) 可変動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