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38332A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38332A
CN105338332A CN201410403420.4A CN201410403420A CN105338332A CN 105338332 A CN105338332 A CN 105338332A CN 201410403420 A CN201410403420 A CN 201410403420A CN 105338332 A CN105338332 A CN 1053383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gle value
image
tolerant angle
layer
toler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0342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38332B (zh
Inventor
李凡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0342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383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38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383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383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383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一投影设备和与所述第一投影设备不同的第二投影设备连接,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第一图像;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具有第一图像特征的第一图层,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图像特征不同的第二图像特征的第二图层;将所述第一图层和所述第二图层传输给所述第一投影设备和所述第二投影设备,以使所述第一投影设备和第二投影设备分别将所述第一图层和所述第二图层投影到同一投影区域中,以在所述投影区域中输出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第一投影图像。从而使第一投影图像显示得到优化。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显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显示画面的品质要求以及对高清视频放映的需要已经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在投影环境比较亮时,如果投影设备的亮度不够,用户对于投出来的画面就会有看不清楚,或是色彩不鲜艳有灰霾笼罩的视觉感受。
为此,可以通过单台高亮度投影设备来满足投影中对亮度的需求,或是选用性能更高的投影设备。但是高性能投影设备,尤其是高流明投影设备的价格极高,所以实际使用的并不多。为此,在现有技术中,采取多台投影设备同时投射相同画面,进而来实现亮度的叠加。
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虽然现有技术中的两种方案,都可以实现增加投影亮度,但不能保证投影画面的色彩及细节。比如:假如一张待投影图片,包括有亮度对比特别大的高光部分和暗部部分,在投影时,如果设置高光部分为最佳显示状态,则暗部部分细节由于亮度过低造成细节丢失及色彩失真;相对的,如果设置暗部部分为最佳显示状态,则高光部分由于亮度过高,进而也造成细节丢失及色彩失真。
可见,在现有技术中不能保证投影画面具有较好色彩效果及具有丰富画面细节,即在现有技术中存在对一幅图像中某部分的显示效果优化后,必然造成其他部分显示效果下降的技术问题。
由于现有技术中多是采用调整投影仪参数的方法对投影画面的图像特征进行整体处理并输出一个图像投影到指定区域形成最终显示画面。所以,现有技术中还存在不能对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对应该图像的多个图层,并将多个图层投影到同一个区域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还存在不能对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对应该图像的多个图层,并将多个图层投影到同一个区域的技术问题,以实现将基于对一图像进行处理而获得和多个图层投影到同一个区域的技术效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一投影设备和与所述第一投影设备不同的第二投影设备连接。
当获得第一图像后,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具有第一图像特征的第一图层,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图像特征不同的第二图像特征的第二图层;将所述第一图层传输给所述第一投影设备,以使所述第一投影设备将所述第一图层投影到一投影区域中;以及将所述第二图层传输给所述第二投影设备,以使所述第二投影设备将所述第二图层投影到所述投影区域中,以在所述投影区域中输出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第一投影图像。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具有第一图像特征的第一图层,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图像特征不同的第二图像特征的第二图层,具体包括: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图像宽容度为第一宽容度值的第一图层,以及所述图像宽容度为与所述第一宽容度值不同的第二宽容度值的第二图层,其中,在所述第一宽容度值时,所述第一图层中的第一区域处于正常显示状态,与所述第一区域不同的第二区域处于不正常显示状态;在所述第二宽容度值时,所述第一区域处于所述不正常显示状态,所述第二区域处于所述正常显示状态。
可选的,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图像宽容度值为第一宽容度值的第一图层,以及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与所述第一宽容度值不同的第二宽容度值的第二图层,具体包括:获得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及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第二宽容度值;基于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宽容度值调整处理,获得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一宽容度值的所述第一图层;以及基于所述第二宽容度值,对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宽容度值调整处理,获得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二宽容度值的所述第二图层。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三宽容度值对应的亮度为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最亮度值时,所述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图像宽容度值为第一宽容度值的第一图层,具体包括:获得所述第三宽容度值;基于所述第三宽容度值获得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其中,所述第三宽容度值大于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基于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宽容度值调整处理,获得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一宽容度值的所述第一图层。
可选的,在所述第二区域的第四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最高宽容度值时,所述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宽容度值为第二宽容度值的第二图层,具体包括:获得所述第四宽容度值,所述第四宽容度值对应的第四亮度值大于所述第二投影设备的最大亮度参数对应的最大投影亮度值;基于所述第四宽容度值获得所述第二宽容度值,其中,所述第二宽容度值小于所述第四宽容度值,且所述第二宽容度值对应的第二亮度值小于所述第二投影设备的最大亮度参数对应的最大投影亮度值;基于所述第二宽容度值,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宽容度值调整处理,获得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二宽容度值的所述第二图层。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最低宽容度值时,所述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宽容度值为第一宽容度值的第一图层,具体包括:获得所述第三宽容度值,所述第三宽容度值对应的第三亮度值小于所述第一投影设备的最小亮度参数对应的最小投影亮度值;基于所述第三宽容度值获得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其中,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大于所述第三宽容度值,且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对应的第一亮度值大于所述第一投影设备的最小亮度参数对应的最小投影亮度值;基于所述第二宽容度值,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宽容度值调整处理,获得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二宽容度值的所述第二图层。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具有第一图像特征的第一图层,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图像特征不同的第二图像特征的第二图层的方法中,具体包括:获得所述第一投影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一色彩参数;及所述第二投影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二色彩参数;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色彩参数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具有第一色彩特征的第一图层,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色彩特征不同的第二色彩特征的第二图层。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具有第一图像特征的第一图层,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图像特征不同的第二图像特征的第二图层的方法中,具体包括:从所述第一图像中确定出第一显示对象,所述第一显示对象为需要被突出显示的对象;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分层处理,获得第一图层,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在所述第一图层中处于突出显示状态,所述第一图层中除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外的其它显示对象处于非突出显示状态;对所述第一图像分层处理,获得第二图层,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在所述第二图层中处于所述突出显示状态或所述非突出显示状态,所述第二图层中除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外的其它显示对象处于所述非突出显示状态。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一投影设备和与所述第一投影设备不同的第二投影设备连接,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图像;
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具有第一图像特征的第一图层,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图像特征不同的第二图像特征的第二图层;
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图层传输给所述第一投影设备,以使所述第一投影设备将所述第一图层投影到一投影区域中;以及将所述第二图层传输给所述第二投影设备,以使所述第二投影设备将所述第二图层投影到所述投影区域中,以在所述投影区域中输出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第一投影图像。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具体为宽容度值处理单元,用于:
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图像宽容度值为第一宽容度值的第一图层,以及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与所述第一宽容度值不同的第二宽容度值的第二图层,其中,在所述第一宽容度值时,所述第一图层中的第一区域处于正常显示状态,与所述第一区域不同的第二区域处于不正常显示状态;在所述第二宽容度值时,所述第一区域处于所述不正常显示状态,所述第二区域处于所述正常显示状态。
可选的,所述宽容度值处理单元,具体包括:
宽容度值获得模块,用于获得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及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第二宽容度值;
宽容度值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宽容度值调整处理,获得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一宽容度值的所述第一图层;以及基于所述第二宽容度值,对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宽容度值调整处理,获得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二宽容度值的所述第二图层。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三宽容度值对应的亮度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最高亮度值时,所述宽容度值处理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获得子模块,用于获得所述第三宽容度值;
第二获得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三宽容度值获得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其中,所述第三宽容度大于所述第一宽容度值;
宽容度值处理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宽容度值调整处理,获得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一宽容度值的所述第一图层。
可选的,在所述第二区域的第四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最高宽容度值时,所述宽容度值处理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获得子模块,用于获得所述第四宽容度值,所述第四宽容度值对应的第四亮度值大于所述第二投影设备的最大亮度参数对应的最大投影亮度值;
第二获得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四宽容度值获得所述第二宽容度值,其中,所述第二宽容度值小于所述第四宽容度值,且所述第二宽容度值对应的第二亮度值小于所述第二投影设备的最大亮度参数对应的最大投影亮度值;
宽容度值处理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宽容度值,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宽容度值调整处理,获得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二宽容度值的所述第二图层。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最低宽容度值时,所述宽容度值处理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获得子模块,用于获得所述第三宽容度值,所述第三宽容度值对应的第三亮度值小于所述第一投影设备的最小亮度参数对应的最小投影亮度值;
第二获得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三宽容度值获得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其中,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对应的第一亮度值大于所述第一投影设备的最小亮度参数对应的最小投影亮度值;
宽容度值处理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宽容度值调整处理,获得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一宽容度值的所述第一图层。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具体包括:
色彩参数获得模块,用于获得所述第一投影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一色彩参数;及所述第二投影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二色彩参数;
色彩参数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色彩参数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具有第一色彩特征的第一图层,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色彩特征不同的第二色彩特征的第二图层。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具体包括:
显示对象确定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图像中确定出第一显示对象,所述第一显示对象为需要被突出显示的对象;
第一分层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分层处理,获得第一图层,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在所述第一图层中处于突出显示状态,所述第一图层中除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外的其它显示对象处于非突出显示状态;
第二分层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像分层处理,获得第二图层,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在所述第二图层中处于所述突出显示状态或所述非突出显示状态,所述第二图层中除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外的其它显示对象处于所述非突出显示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1、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对同一幅图像分别处理得到相对应的多个图层,并将多个图层用不同的投影设备同时投影到相同投影区域,通过叠加获得最终投影显示画面的技术手段,所以,能够实现将对应一个图像的多个图层投影到同一区域,所以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能对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对应该图像的多个图层,并将多个图层投影到同一个区域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将基于对一图像进行处理而获得的多个图层投影到同一个区域的技术效果。
2、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根据不同图像特征对应优化图像的技术方案,所述图像特征不仅包括图像的亮度、色彩、对比度等数值,还可以是图像的部分区域内的图像内容。因此,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所述第一图像处理成多个图层,并通过将多个图层投影到同一区域,进而得到所需的投影显示效果。所以能够有效解决在现有技术中存在对一幅图像中某部分的显示效果优化后,必然造成其他部分显示效果下降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最终投影显示画面具有丰富的细节及色彩还原准确的技术效果。
3、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通过将一图像处理成多个图层,不能实现良好的投影效果,所以,对与电子设备相连接的投影设备没有特殊要求,即,可以使用两台或多台普通投影设备,而不需购买高流明投影仪等价格高昂的投影设备。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具有成本低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方案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第一图像;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处理所述第一图像后获得的第一图层;
图2C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处理所述第一图像后获得的第二图层;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步骤S102的第一种实现方案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步骤S102第一种实现方案的第二种实现方式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步骤S102第一种实现方案的第三种实现方式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步骤S102第一种实现方案的第四种实现方式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步骤S102的第二种实现方案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步骤S102的第三种实现方案的流程图;
图9A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第三种实现方案中的第一图像;
图9B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第三种实现方案中的第一图层;
图9C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第三种实现方案中的第二图层;
图9D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第三种实现方案中的最终投影画面;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还存在不能对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对应该图像的多个图层,并将多个图层投影到同一个区域的技术问题,以实现将基于对一图像进行处理而获得和多个图层投影到同一个区域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首先,获得第一图像;然后,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具有第一图像特征的第一图层,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图像特征不同的第二图像特征的第二图层;最后,将所述第一图层传输给所述第一投影设备,以使所述第一投影设备将所述第一图层投影到一投影区域中;以及将所述第二图层传输给所述第二投影设备,以使所述第二投影设备将所述第二图层投影到所述投影区域中,以在所述投影区域中输出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第一投影图像。
可见,通过采用对同一幅图像分别处理得到相对应的多个图层,并将多个图层用不同的投影设备同时投影到相同投影区域,通过叠加获得最终投影显示画面的技术手段,所以,能够实现将对应一个图像的多个图层投影到同一区域。所以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能对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对应该图像的多个图层,并将多个图层投影到同一个区域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将基于对一图像进行处理而获得的多个图层投影到同一个区域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影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上,该电子设备与第一投影设备和与所述第一投影设备不同的第二投影设备连接,具体实现过程中,电子设备可以为笔记本电脑,也可以是平板电脑,或者为其它电子设备,在此,本申请实施例就不一一举例了。所述方法包括:
S101:获得第一图像。
S102: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具有第一图像特征的第一图层,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图像特征不同的第二图像特征的第二图层。
S103:将所述第一图层传输给所述第一投影设备,所述第二图层传输给所述第二投影设备,以使所述第一投影设备将所述第一图层投影到一投影区域中,同时使所述第二投影设备将所述第二图层投影到所述投影区域中,以在所述投影区域中输出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第一投影图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投影设备和第二投影设备具体可以为LCD投影仪,也可以为DLP投影仪,当然,本申请所属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其它类别的投影仪,在此,本申请就不一一举例了。
下面将以电子设备是笔记本电脑,第一投影设备和第二投影设备是LCD投影仪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描述:
对于步骤S101,即:获得第一图像,具体实现过程有如下实现方式:
第一种,通过笔记本电脑上的图像采集单元采集获得的第一图像,如:可以是包括一条河流的图像,也可以是包括蓝天白云及地上建筑物的图像。
第二种,当笔记本电脑与其它电子设备连接时,从其它电子设备中获得的第一图像。如:当笔记本电脑与一USB存储器连接时,从USB存储器中获得的第一图像;再如,当笔记本电脑与一单反相机连接时,从单反相机中获得的第一图像。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本申请所属技术人员还可以用它方式获得第一图像,在此,本申请就不一一举例了。
请参考图2A、图2B和图2C,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图像的具体例子,在图2A所示的第一图像中,包括与第一区域对应的天空区域,以及与第二区域对应的地面区域,其中,在第一图像中,天空区域和地面区域都处于正常显示状态,在天空区域处于正常显示状态时,天空区域的宽容度值为第一宽容度值,在地面区域处于正常显示状态时,地面区域的宽容度值为第二宽容度值。
在通过步骤S101获得第一图像之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进入步骤S102,即: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具有第一图像特征的第一图层,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图像特征不同的第二图像特征的第二图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102有如下三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方式,通过步骤S102对第一图像的图像宽容度值进行处理,具体实现过程为:
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图像宽容度值为第一宽容度值的第一图层,以及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与所述第一宽容度值不同的第二宽容度值的第二图层,其中,在所述第一宽容度值时,所述第一图层中的第一区域处于正常显示状态,与所述第一区域不同的第二区域处于不正常显示状态;在所述第二宽容度值时,所述第一区域处于所述不正常显示状态,所述第二区域处于所述正常显示状态。
对于步骤S102,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图像宽容度值为第一宽容度值的第一图层,以及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与所述第一宽容度值不同的第二宽容度值的第二图层,请参考图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调整宽容度值中的亮度值为例做具体说明。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包括:
S211,获得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及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第二宽容度值;
S212,基于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宽容度值调整处理,获得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一宽容度值的所述第一图层;以及基于所述第二宽容度值,对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宽容度值调整处理,获得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二宽容度值的所述第二图层。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由于将多个图层通过不同的投影仪投影到同一区域时,会有亮度叠加效果。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叠加后,不会出现因亮度叠加而使图像中亮部区域的细节丢失,采取对亮部区域在投影前进行暗化处理。具体来讲,在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三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最高宽容度值时,请参考图4,步骤:所述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图像宽容度值为第一宽容度值的第一图层,具体包括:
S221,获得所述第三宽容度值;
S222,基于所述第三宽容度值获得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其中,所述第三宽容度值大于所述第一宽容度值;
S223,基于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宽容度值调整处理,获得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一宽容度值的所述第一图层。
在具体实现的过程中,由于投影设备的显示参数不同,在实际投影过程中各个图层的实际显示效果受到其对应投影设备的限制。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经过处理的图层能够有最佳投影显示效果,在步骤S102处理第一图像时需要将投影设备的显示参数范围考虑在内。具体来讲,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最佳投影显示效果所需要的宽容度值所对应的投影亮度大于投影设备的最高投影亮度时,适当的降低该图层的宽容度值,以达到最佳投影显示效果和投影设备限制的平衡。在所述第二区域的第四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最高宽容度值时,请参考图5,步骤: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宽容度值为第二宽容度值的第二图层,具体包括:
S231,获得所述第四宽容度值,所述第四宽容度值对应的第四亮度值大于所述第二投影设备的最大亮度参数对应的最大投影亮度值;
S232,基于所述第四宽容度值获得所述第二宽容度值,其中,所述第二宽容度值小于所述第四宽容度值,且所述第二宽容度值对应的第二亮度值小于所述第二投影设备的最大亮度参数对应的最大投影亮度值;
S233,基于所述第二宽容度值,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宽容度值调整处理,获得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二宽容度值的所述第二图层。
对应的,当最佳投影显示效果所需要的宽容度值所对应的投影亮度小于投影设备的最低投影亮度时,适当的提高该图层的宽容度值,以达到最佳投影显示效果和投影设备限制的平衡。在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最低宽容度值时,请参考图6,步骤: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宽容度值为第一宽容度值的第一图层,具体包括:
S241,获得所述第三宽容度值,所述第三宽容度值对应的第三亮度值小于所述第一投影设备的最小亮度参数对应的最小投影亮度值;
S242,基于所述第三宽容度值获得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其中,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大于所述第三宽容度值,且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对应的第一亮度值大于所述第一投影设备的最小亮度参数对应的最小投影亮度值;
S243,基于所述第二宽容度值,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宽容度值调整处理,获得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二宽容度值的所述第二图层。
上面介绍的是步骤S102的三种方式中的第一种方式,下面介绍第二种方式,请参考图7,通过步骤S102对第一图像的颜色参数进行处理,具体实现过程包括:
S201,获得所述第一投影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一色彩参数;及所述第二投影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二色彩参数;
S202,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色彩参数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具有第一色彩特征的第一图层,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色彩特征不同的第二色彩特征的第二图层。
第三种方式,请参考图8,步骤S102的具体实现过程包括:
S301,从所述第一图像中确定出第一显示对象,所述第一显示对象为需要被突出显示的对象;
S302,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分层处理,获得第一图层,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在所述第一图层中处于突出显示状态,所述第一图层中除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外的其它显示对象处于非突出显示状态;
S303,对所述第一图像分层处理,获得第二图层,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在所述第二图层中处于所述突出显示状态或所述非突出显示状态,所述第二图层中除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外的其它显示对象处于所述非突出显示状态。
下面,继续以电子设备是笔记本电脑,及第一图像为图2A中的图像,或第一图像为图9A中的图像为例,对步骤S102的上述三种方式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第一种方式:
参见图2A、图2B和图2C,所述第一图像包括左上部的第一区域21和右下部的第二区域22。其中第一区域21为内容是蓝天白云的天空区域,第二区域22为内容是树木阴影的地面区域。天空区域和地面区域都处于正常显示状态,现在假定:在天空区域处于正常显示状态时,天空区域的宽容度值为第一宽容度值,如:1.2,在地面区域处于正常宽容度状态时,地面区域的宽容度值为第二宽容度值,如:0.5。那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使在通过第一投影设备投影第一图层,以及通过第二投影设备投影第二图层到同一区域后,与第一图像对应的第一投影图像中天空区域和地面区域都仍处于正常宽容度状态,笔记本电脑会对第一图像进行如下处理:
首先,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图像宽容度值为1.2的图2B,图2B为第一图层,以及图像宽容度值为0.5的图2C,图2C为第二图层,其中,在图像宽容度值为1.2时,图2B中的天空区域处于正常显示状态,地面区域处于不正常显示状态;在图像宽容度值为0.5时,所述天空区域处于不正常显示状态,地面区域处于正常显示状态。
用户想使第一区域21的白云边缘清晰可辨、天空层次分明,必须适当降低图2A画面的亮度值。而想使第二区域22的树木阴影显示清晰,则必须适当提高图2A画面的亮度值。
因此,此时可根据所述第一宽容度值,也即第一区域21显示最优化时1.2的宽容度值来对图2A进行处理,得到图2B。此时图2B的宽容度值小于图2A,图2B的区域201显示正常、图像效果最优,但区域202则显示为亮度不足状态,此时树木阴影等暗部细节由于亮度过低变得较难分辨。
同时,根据所述第二宽容度值,也即第二区域22显示最优化时的0.5宽容度值来对图2A进行处理,得到图2C。此时图2C的宽容度值大于图2A。图2C的区域302显示正常、暗部细节清晰,但此时区域301中的天空区域的蓝天白云等高光细节由于亮度过度,丧失层次效果。
进一步,由于前述方法处理得到的多个图层投影叠加后,高光部分亮度会产生叠加效果,有可能出现最终投影图像最亮区域的亮度值超过所述第一图像,导致显示画面严重失真。此时可以对最亮区域做适当暗化处理,以获得更佳的显示效果。此时S102步骤具体过程为:
先获得第一区域21的亮度值——对应所述第三宽容度值,将该亮度值与图层中该部分的亮度值之和作比较,如亮度值之和远远大于第三宽容度值,则按照显示效果的需要,取小于该亮度值之和的一个具体数值所对应的宽容度数值作为所述第一宽容度值。例如第一区域21正常宽容度为1.2,但图层叠加后亮度对应的宽容度值达到2.0。远远大于正常显示效果所需的宽容度值。此时,可以根据具体图像的图像特征参数取第一宽容度值的具体数值,这个具体数值很可能小于1.2,例如1.0等。根据1.0的宽容度值对图2A进行宽容度处理,获得图2B。同样的方式重复,获得图2C。
同样,考虑到在实际投影过程中对应投影设备的限制对各个图层的实际显示效果的限制,在步骤S102处理第一图像时需要将投影设备的显示参数范围考虑在内。
下面仍以图2A、2B和2C结合具体例子作出说明。
如果欲获得最优效果的图2B需要按照第三宽容度值的数值,如0.3的数值对图2A进行处理;欲获得最优效果的图2C需要按照第四宽容度值,如1.5的数值对图2A进行处理。而此时第一投影设备和第二投影设备的性能参数均为0.5-1.2。此时,所述第三宽容度值对应的亮度值低于所述第一投影设备的最小亮度参数,所述第四宽容度值对应的亮度值超出了所述第二投影设备的最大亮度参数。则需在对应投影设备的性能范围内获得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和所述第二宽容度值,例如,可以分别为0.5和1.2。再对图2A按照S102步骤进行处理。
第二种方式:
参照图2A、图2B和图2C来举例说明。图2A包括左上部的第一区域21和右下部的第二区域22。其中区域21蓝天白云为色彩饱和度值较高部分,区域22树木阴影为色彩饱和度值较低部分。如果按照图2A画面参数投影,则第二区域22色彩灰暗,用户的视觉体验差。但是如果单纯调高图2A的色彩饱和度,对第二区域22而言色彩鲜明。但对于整幅图像色彩效果,尤其是第一区域21色彩饱和度较高部分的蓝天则会由于饱和度过高,而失去原本的层次感,此时画面失真严重。
用户想使第一区域21的蓝天部分有较好的色彩显示效果,必须适当降低图2A画面的饱和度值。而想使第二区域22的树木阴影色彩显示鲜明,则必须适当提高图2A画面的色彩饱和度值。
因此,此时可根据所述第一色彩参数值,也即第一区域21显示最优化时的色彩参数值来对图2A进行处理,得到图2B。此时,图2B的区域201显示正常、图像效果最优,但区域202则显示为饱和度过低、色彩灰暗状态,此时树木阴影等原本色彩灰暗较低的部分由于饱和度过低变得较难分辨色彩区别。
同时,根据所述第二色彩参数值,也即区域21显示最优化时的色彩参数值来对图2A进行处理,得到图2C。此时,图2C的区域302显示正常、图像效果最优,但区域301则显示为饱和度过高状态,此时白云等原本色彩鲜明的部分由于饱和度过高丧失图像的层次效果。
第三种方式:
参照图9A、9B、9C和9D举例说明。图9A为所述第一图像,包括用户自主选定的区域31,区域31为所述第一区域,和除区域31之外的区域32,区域32为所述第二区域。区域31的图像内容树木为用户指定的对象。投影时,用户希望得到一幅树木被着重突出效果的最终投影画面。
此时,可根据区域31的图像特征值对图9A进行处理,使区域31中包含的指定对象处于突出显示状态;同时对区域32处理,使区域32中的非指定对象处于非突出显示状态。本实施例中给出一种突出显示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即,将区域31的色彩值调整为色调160、饱和度0、亮度0的纯黑色,得到图9B,图9B为所述第一图层。再将区域32的色彩值调整为与区域31相差较大的浅灰色,例如R248、G248、B255。此时得到图9C,图9C为所述第二图层。将图9B和图9C投影叠加后获得图9D的显示画面。此时与图9A相比,区域31中的树木被着重凸显出来。
当然,突出显示的处理方法在现有技术中还有很多实现方法,例如:降低区域32的亮度值,降低区域32的色彩饱和度,以及提高区域31,即树木丛林的图像亮度、对比度、色彩特征值等,还可以用纯颜色填充指定区域部分,等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实施例二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请参考图10,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一投影设备和与所述第一投影设备不同的第二投影设备连接,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获得单元91,用于获得第一图像;
处理单元92,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具有第一图像特征的第一图层,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图像特征不同的第二图像特征的第二图层;
传输单元93,用于将所述第一图层传输给所述第一投影设备,以使所述第一投影设备将所述第一图层投影到一投影区域中;以及将所述第二图层传输给所述第二投影设备,以使所述第二投影设备将所述第二图层投影到所述投影区域中,以在所述投影区域中输出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第一投影图像。
对于第一种实现方式对应的电子设备,其中的处理单元92,具体为宽容度值处理单元,用于:
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图像宽容度值为第一宽容度值的第一图层,以及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与所述第一宽容度值不同的第二宽容度值的第二图层,其中,在所述第一宽容度值时,所述第一图层中的第一区域处于正常显示状态,与所述第一区域不同的第二区域处于不正常显示状态;在所述第二宽容度值时,所述第一区域处于所述不正常显示状态,所述第二区域处于所述正常显示状态。
所述宽容度值处理单元,具体包括:
宽容度值获得模块,用于获得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及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第二宽容度值;
宽容度值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宽容度值调整处理,获得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一宽容度值的所述第一图层;以及基于所述第二宽容度值,对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宽容度值调整处理,获得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二宽容度值的所述第二图层。
第一种方式对应的电子设备,用于在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三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最高宽容度值时,所述宽容度值处理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获得子模块,用于获得所述第三宽容度值;
第二获得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三宽容度值获得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其中,所述第三宽容度大于所述第一宽容度值;
宽容度值处理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宽容度值调整处理,获得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一宽容度值的所述第一图层。
第一种方式考虑投影设备性能参数,在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三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最高宽容度值时,所述宽容度值处理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获得子模块,用于获得所述第四宽容度值,所述第四宽容度值对应的第四亮度值大于所述第二投影设备的最大亮度参数对应的最大投影亮度值;
第二获得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四宽容度值获得所述第二宽容度值,其中,所述第二宽容度值小于所述第四宽容度值,且所述第二宽容度值对应的第二亮度值小于所述第二投影设备的最大亮度参数对应的最大投影亮度值;
宽容度值处理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宽容度值,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宽容度值调整处理,获得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二宽容度值的所述第二图层。
对应的,在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最低宽容度值时,所述宽容度值处理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获得子模块,用于获得所述第三宽容度值,所述第三宽容度值对应的第三亮度值小于所述第一投影设备的最小亮度参数对应的最小投影亮度值;
第二获得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三宽容度值获得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其中,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对应的第一亮度值大于所述第一投影设备的最小亮度参数对应的最小投影亮度值;
宽容度值处理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宽容度值调整处理,获得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一宽容度值的所述第一图层。
对于第二种实现方式,处理单元92,具体包括:
色彩参数获得模块,用于获得所述第一投影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一色彩参数;及所述第二投影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二色彩参数;
色彩参数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色彩参数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具有第一色彩特征的第一图层,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色彩特征不同的第二色彩特征的第二图层。
对于第三种实现方式,处理单元92,具体包括:
显示对象确定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图像中确定出第一显示对象,所述第一显示对象为需要被突出显示的对象;
第一分层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分层处理,获得第一图层,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在所述第一图层中处于突出显示状态,所述第一图层中除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外的其它显示对象处于非突出显示状态;
第二分层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像分层处理,获得第二图层,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在所述第二图层中处于所述突出显示状态或所述非突出显示状态,所述第二图层中除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外的其它显示对象处于所述非突出显示状态。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如下一个或多个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对同一幅图像分别处理得到相对应的多个图层,并将多个图层用不同的投影设备同时投影到相同投影区域,通过叠加获得最终投影显示画面的技术手段,所以,能够实现将对应一个图像的多个图层投影到同一区域,所以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能对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对应该图像的多个图层,并将多个图层投影到同一个区域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将基于对一图像进行处理而获得的多个图层投影到同一个区域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根据不同图像特征对应优化图像的技术方案,所述图像特征不仅包括图像的亮度、色彩、对比度等数值,还可以是图像的部分区域内的图像内容。因此,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所述第一图像处理成多个图层,并通过将多个图层投影到同一区域,进而得到所需的投影显示效果。所以能够有效解决在现有技术中存在对一幅图像中某部分的显示效果优化后,必然造成其他部分显示效果下降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最终投影显示画面具有丰富的细节及色彩还原准确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通过将一图像处理成多个图层,不能实现良好的投影效果,所以,对与电子设备相连接的投影设备没有特殊要求,即,可以使用两台或多台普通投影设备,而不需购买高流明投影仪等价格高昂的投影设备。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具有成本低的技术效果。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具体来讲,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图像获得、图像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存储在光盘,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上,当存储介质中的与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被一电子设备读取或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获得第一图像;
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具有第一图像特征的第一图层,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图像特征不同的第二图像特征的第二图层;
将所述第一图层传输给所述第一投影设备,以使所述第一投影设备将所述第一图层投影到一投影区域中;以及将所述第二图层传输给所述第二投影设备,以使所述第二投影设备将所述第二图层投影到所述投影区域中,以在所述投影区域中输出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第一投影图像。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具有第一图像特征的第一图层,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图像特征不同的第二图像特征的第二图层,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被具体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图像宽容度值为第一宽容度值的第一图层,以及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与所述第一宽容度值不同的第二宽容度值的第二图层,其中,在所述第一宽容度值时,所述第一图层中的第一区域处于正常显示状态,与所述第一区域不同的第二区域处于不正常显示状态;在所述第二宽容度值时,所述第一区域处于所述不正常显示状态,所述第二区域处于所述正常显示状态。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图像宽容度值为第一宽容度值的第一图层,以及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与所述第一宽容度值不同的第二宽容度值的第二图层,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获得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及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第二宽容度值;
宽容度值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宽容度值调整处理,获得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一宽容度值的所述第一图层;以及基于所述第二宽容度值,对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宽容度值调整处理,获得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二宽容度值的所述第二图层。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在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三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最高宽容度值时,所述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图像宽容度值为第一宽容度值的第一图层,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获得所述第三宽容度值;
基于所述第三宽容度值获得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其中,所述第三宽容度值大于所述第一宽容度值;
基于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宽容度值调整处理,获得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一宽容度值的所述第一图层。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在所述第二区域的第四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最高宽容度值时,所述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宽容度值为第二宽容度值的第二图层,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获得所述第四宽容度值,所述第四宽容度值对应的第四亮度值大于所述第二投影设备的最大亮度参数对应的最大投影亮度值;
基于所述第四宽容度值获得所述第二宽容度值,其中,所述第二宽容度值小于所述第四宽容度值,且所述第二宽容度值对应的第二亮度值小于所述第二投影设备的最大亮度参数对应的最大投影亮度值;
基于所述第二宽容度值,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宽容度值调整处理,获得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二宽容度值的所述第二图层。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在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最低宽容度值时,所述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宽容度值为第一宽容度值的第一图层,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获得所述第三宽容度值,所述第三宽容度值对应的第三亮度值小于所述第一投影设备的最小亮度参数对应的最小投影亮度值;
基于所述第三宽容度值获得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其中,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对应的第一亮度值大于所述第一投影设备的最小亮度参数对应的最小投影亮度值;
基于所述第二宽容度值,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宽容度值调整处理,获得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二宽容度值的所述第二图层。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对所述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具有第一图像特征的第一图层,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图像特征不同的第二图像特征的第二图层,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获得所述第一投影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一色彩参数;及所述第二投影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二色彩参数;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色彩参数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具有第一色彩特征的第一图层,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色彩特征不同的第二色彩特征的第二图层。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所述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具有第一图像特征的第一图层,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图像特征不同的第二图像特征的第二图层,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从所述第一图像中确定出第一显示对象,所述第一显示对象为需要被突出显示的对象;
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分层处理,获得第一图层,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在所述第一图层中处于突出显示状态,所述第一图层中除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外的其它显示对象处于非突出显示状态;
对所述第一图像分层处理,获得第二图层,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在所述第二图层中处于所述突出显示状态或所述非突出显示状态,所述第二图层中除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外的其它显示对象处于所述非突出显示状态。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6)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一投影设备和与所述第一投影设备不同的第二投影设备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第一图像;
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具有第一图像特征的第一图层,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图像特征不同的第二图像特征的第二图层;
将所述第一图层传输给所述第一投影设备,以使所述第一投影设备将所述第一图层投影到一投影区域中;以及将所述第二图层传输给所述第二投影设备,以使所述第二投影设备将所述第二图层投影到所述投影区域中,以在所述投影区域中输出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第一投影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具有第一图像特征的第一图层,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图像特征不同的第二图像特征的第二图层,具体包括:
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图像宽容度为第一宽容度值的第一图层,以及所述图像宽容度为与所述第一宽容度值不同的第二宽容度值的第二图层,其中,在所述第一宽容度值时,所述第一图层中的第一区域处于正常显示状态,与所述第一区域不同的第二区域处于不正常显示状态;在所述第二宽容度值时,所述第一区域处于所述不正常显示状态,所述第二区域处于所述正常显示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图像宽容度值为第一宽容度值的第一图层,以及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与所述第一宽容度值不同的第二宽容度值的第二图层,具体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及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第二宽容度值;
基于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宽容度值调整处理,获得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一宽容度值的所述第一图层;以及基于所述第二宽容度值,对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宽容度值调整处理,获得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二宽容度值的所述第二图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三宽容度值对应的亮度为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最亮度值时,所述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图像宽容度值为第一宽容度值的第一图层,具体包括:
获得所述第三宽容度值;
基于所述第三宽容度值获得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其中,所述第三宽容度值大于所述第一宽容度值;
基于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宽容度值调整处理,获得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一宽容度值的所述第一图层。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区域的第四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最高宽容度值时,所述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宽容度值为第二宽容度值的第二图层,具体包括:
获得所述第四宽容度值,所述第四宽容度值对应的第四亮度值大于所述第二投影设备的最大亮度参数对应的最大投影亮度值;
基于所述第四宽容度值获得所述第二宽容度值,其中,所述第二宽容度值小于所述第四宽容度值,且所述第二宽容度值对应的第二亮度值小于所述第二投影设备的最大亮度参数对应的最大投影亮度值;
基于所述第二宽容度值,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宽容度值调整处理,获得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二宽容度值的所述第二图层。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最低宽容度值时,所述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宽容度值为第一宽容度值的第一图层,具体包括:
获得所述第三宽容度值,所述第三宽容度值对应的第三亮度值小于所述第一投影设备的最小亮度参数对应的最小投影亮度值;
基于所述第三宽容度值获得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其中,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大于所述第三宽容度值,且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对应的第一亮度值大于所述第一投影设备的最小亮度参数对应的最小投影亮度值;
基于所述第二宽容度值,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宽容度值调整处理,获得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二宽容度值的所述第二图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具有第一图像特征的第一图层,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图像特征不同的第二图像特征的第二图层,具体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投影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一色彩参数;及所述第二投影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二色彩参数;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色彩参数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具有第一色彩特征的第一图层,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色彩特征不同的第二色彩特征的第二图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具有第一图像特征的第一图层,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图像特征不同的第二图像特征的第二图层,具体包括:
从所述第一图像中确定出第一显示对象,所述第一显示对象为需要被突出显示的对象;
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分层处理,获得第一图层,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在所述第一图层中处于突出显示状态,所述第一图层中除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外的其它显示对象处于非突出显示状态;
对所述第一图像分层处理,获得第二图层,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在所述第二图层中处于所述突出显示状态或所述非突出显示状态,所述第二图层中除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外的其它显示对象处于所述非突出显示状态。
9.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一投影设备和与所述第一投影设备不同的第二投影设备连接,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图像;
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具有第一图像特征的第一图层,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图像特征不同的第二图像特征的第二图层;
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图层传输给所述第一投影设备,以使所述第一投影设备将所述第一图层投影到一投影区域中;以及将所述第二图层传输给所述第二投影设备,以使所述第二投影设备将所述第二图层投影到所述投影区域中,以在所述投影区域中输出与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第一投影图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为宽容度值处理单元,用于:
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图像宽容度值为第一宽容度值的第一图层,以及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与所述第一宽容度值不同的第二宽容度值的第二图层,其中,在所述第一宽容度值时,所述第一图层中的第一区域处于正常显示状态,与所述第一区域不同的第二区域处于不正常显示状态;在所述第二宽容度值时,所述第一区域处于所述不正常显示状态,所述第二区域处于所述正常显示状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容度值处理单元,具体包括:
宽容度值获得模块,用于获得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及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第二宽容度值;
宽容度值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宽容度值调整处理,获得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一宽容度值的所述第一图层;以及基于所述第二宽容度值,对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宽容度值调整处理,获得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二宽容度值的所述第二图层。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三宽容度值对应的亮度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最高亮度值时,所述宽容度值处理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获得子模块,用于获得所述第三宽容度值;
第二获得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三宽容度值获得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其中,所述第三宽容度大于所述第一宽容度值;
宽容度值处理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宽容度值调整处理,获得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一宽容度值的所述第一图层。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区域的第四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最高宽容度值时,所述宽容度值处理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获得子模块,用于获得所述第四宽容度值,所述第四宽容度值对应的第四亮度值大于所述第二投影设备的最大亮度参数对应的最大投影亮度值;
第二获得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四宽容度值获得所述第二宽容度值,其中,所述第二宽容度值小于所述第四宽容度值,且所述第二宽容度值对应的第二亮度值小于所述第二投影设备的最大亮度参数对应的最大投影亮度值;
宽容度值处理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宽容度值,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宽容度值调整处理,获得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二宽容度值的所述第二图层。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最低宽容度值时,所述宽容度值处理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获得子模块,用于获得所述第三宽容度值,所述第三宽容度值对应的第三亮度值小于所述第一投影设备的最小亮度参数对应的最小投影亮度值;
第二获得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三宽容度值获得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其中,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对应的第一亮度值大于所述第一投影设备的最小亮度参数对应的最小投影亮度值;
宽容度值处理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宽容度值,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宽容度值调整处理,获得所述图像宽容度值为所述第一宽容度值的所述第一图层。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包括:
色彩参数获得模块,用于获得所述第一投影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一色彩参数;及所述第二投影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二色彩参数;
色彩参数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色彩参数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具有第一色彩特征的第一图层,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色彩特征不同的第二色彩特征的第二图层。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包括:
显示对象确定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图像中确定出第一显示对象,所述第一显示对象为需要被突出显示的对象;
第一分层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分层处理,获得第一图层,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在所述第一图层中处于突出显示状态,所述第一图层中除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外的其它显示对象处于非突出显示状态;
第二分层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像分层处理,获得第二图层,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在所述第二图层中处于所述突出显示状态或所述非突出显示状态,所述第二图层中除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外的其它显示对象处于所述非突出显示状态。
CN201410403420.4A 2014-08-15 2014-08-15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53383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03420.4A CN105338332B (zh) 2014-08-15 2014-08-15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03420.4A CN105338332B (zh) 2014-08-15 2014-08-15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38332A true CN105338332A (zh) 2016-02-17
CN105338332B CN105338332B (zh) 2017-11-28

Family

ID=55288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03420.4A Active CN105338332B (zh) 2014-08-15 2014-08-15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3833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4883A (zh) * 2020-06-19 2020-09-29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贴图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708734A (zh) * 2023-08-02 2023-09-05 深圳市科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投影机输出图像的校准设备及方法
CN111714883B (zh) * 2020-06-19 2024-06-04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贴图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12690A (ja) * 2003-03-25 2004-11-04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プロジェクタ、プログラム、情報記憶媒体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918624A (zh) * 2004-03-10 2007-02-2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图像传输系统及图像传输方法
CN102842144A (zh) * 2012-08-13 2012-12-26 胡宵 一种光书画轨迹数据的取得装置及方法
CN103780858A (zh) * 2014-03-03 2014-05-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12690A (ja) * 2003-03-25 2004-11-04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プロジェクタ、プログラム、情報記憶媒体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918624A (zh) * 2004-03-10 2007-02-2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图像传输系统及图像传输方法
CN102842144A (zh) * 2012-08-13 2012-12-26 胡宵 一种光书画轨迹数据的取得装置及方法
CN103780858A (zh) * 2014-03-03 2014-05-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4883A (zh) * 2020-06-19 2020-09-29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贴图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714883B (zh) * 2020-06-19 2024-06-04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贴图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708734A (zh) * 2023-08-02 2023-09-05 深圳市科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投影机输出图像的校准设备及方法
CN116708734B (zh) * 2023-08-02 2023-11-24 深圳市科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投影机输出图像的校准设备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38332B (zh) 2017-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41894B2 (ja) 拡張ダイナミックレンジ・プロジェクタにおけるdciおよびその他のコンテンツの表示
CN108877694B (zh) 一种双层液晶屏、背光亮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644410B (zh)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系统及显示装置
JP4806102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の制御装置、液晶表示装置、液晶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CN110189714A (zh) 具有区域调节背光的显示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介质
US8698729B2 (en) Mitigation of LCD flare
US8736643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dual modulation displays
CN104240674A (zh) 一种调节显示单元的方法及一种电子设备
CN104853106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3646392B (zh) 逆光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04618671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658487B (zh) 调节图像亮度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WO2019101005A1 (zh) 像素补偿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JP7247249B2 (ja) 周辺イメージを処理する方法及びデバイス
CN112927654B (zh) 一种背光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7315275B (zh) 显示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WO2023207275A1 (zh) 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显示设备、电子设备以及介质
JP2014059691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WO2023184340A1 (zh) 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显示设备、电子设备以及介质
CN109493831B (zh) 一种图像信号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US8577141B2 (en) Method of enhancing contrast using bezier curve
WO2018025474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230154418A1 (en) Metadata-based power management
CN112669769A (zh) 显示屏箱体参数校正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05338332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