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32074A - 利用包含于天然矿物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的多功能纤维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包含于天然矿物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的多功能纤维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32074A
CN105332074A CN201510474785.0A CN201510474785A CN105332074A CN 105332074 A CN105332074 A CN 105332074A CN 201510474785 A CN201510474785 A CN 201510474785A CN 105332074 A CN105332074 A CN 1053320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antum
energy
organism
suo
mineral kingd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7478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32074B (zh
Inventor
李钟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ma Magen (Dongguan)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53320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320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320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320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08Melt spinning method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 D01F1/103Agents inhibiting growth of microorg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1/00Solvent extraction
    • B01D11/02Solvent extraction of sol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3/00Processes of treating or compound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3/20Compounding polymers with additives, e.g. colouring
    • C08J3/22Compounding polymers with additives, e.g. colouring using masterbatch techniqu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1/00Treatment of filament-forming or like material
    • D01D1/06Feeding liquid to the spinning head
    • D01D1/065Addition and mixing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Homogenising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10/00Physical treatment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during manufacture, i.e. during a continuous production process before the filaments have been collected
    • D01D10/02Heat treatment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10/00Physical treatment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during manufacture, i.e. during a continuous production process before the filaments have been collected
    • D01D10/06Washing or drying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08Melt spinning methods
    • D01D5/098Melt spinning methods with simultaneous stretching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07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for making fire- or flame-proof fila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 D01F1/106Radiation shielding agents, e.g. absorbing, reflecting ag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23/00Treatment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制造方法及尖端治疗多功能纤维制造方法。本发明,将包含矿物中存在的矿物界索玛瑅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粉末(Quantum?Energy?Living?Body:QELBY)与高分子树脂按一定比率混合,从而制造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QELBY?Master?Batch?Chip),并且利用所述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来制造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长纤维,由此具有以下效果:能够更简便且易于以低廉的价格大量生产给天然纤维提供治疗(抗氧化)效果的多功能天然纤维。

Description

利用包含于天然矿物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的多功能纤维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包含于天然矿物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的多功能纤维制造方法。更详细地讲,涉及一种利用包含于天然矿物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的多功能纤维制造方法,其将包含矿物中存在的矿物界索玛瑅(somatid)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粉末(QuantumEnergyLivingBody:QELBY)与高分子树脂按一定比率混合,从而制造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QELBYMasterBatchChip),并且利用所述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来制造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长纤维,所述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长纤维用于制造PPA(聚邻苯二甲酰胺,Polyphthalamide)、PE(聚乙烯,Polyethylene)、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terephthalate)、尼龙(nylon)、人造丝(rayon)、PLA(聚乳酸,Polylacticacid)、碳纤维(carbonfiber)以及纤维。
背景技术
针对理解为物质和生命体的中间体性的存在的索玛瑅,从150年前开始以贝尚(Bechamp)为首,恩德勒(Enderle)、赖希(Reich)、莱福(Reif)、聂尚等继续研究至今,如图1所示,最近,对于前述的作为小的微生物的麦可柔载玛(microzyma)进行研究的聂尚利用能够放大到30,000倍以上的高倍率特殊显微镜观察的小的微生物是作为不朽的存在(immortalbeing)的能量凝结体,并且主张为生命现象中必不可少的存在的同时命名为索玛瑅。
但是,就现有技术而言,由于生物体环境的特性而不易培养提取大量的索玛瑅,并且利用索玛瑅无法活用为能够全面活用于工业的工业用复合材料。
另外,韩国专利申请第1992-0008832中提供将无机界抗菌剂混合于液状聚酯型分散剂并投入纺丝工艺的方法,日本特开昭第61-234390号、第62-101643号以及韩国专利申请第1991-0014960号,第1990-0022031号等中公示了利用无机界沸石界、氧化物界陶瓷、多孔性硅酸铝(aluminasilicate)以及高温焙烧处理的二氧化硅/氧化铝(silica/alumina)等制造母料片之后,通过混合纺丝来制造抗菌性优秀的聚酯(polyester)纤维。但是所述的技术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因无机抗菌剂粒径大小以及均等性缺陷、纺丝间再凝集以及强力的水分吸收特征而在熔融纺丝时难以确保纺丝操作性,并且伴随黏度下降的纤维的物性下降以及根据无机物微粒子的压力上升、其他色度不良以及分散性调节等。
另外,为了提升如聚酯(polyester)、尼龙树脂一样的高分子树脂的生产性及品质,持续进行着研究,特别是,随着纳米技术的非凡的发展,有关包含纳米粒子的高分子的研究活跃地进行着,具体举例:将含有1μm以下的二氧化硅(SiO2)的矿石粒子添加至聚酯、尼龙的情况下,有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纺丝时能够获得均等形态的产品,并且利用捏练机将含有少量的纳米无机SiO2的矿石投入至熔融状态的聚酯、尼龙的情况下,有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的结晶化速度延迟,从而易于纺丝且生产性增加。
但是,将树脂原料和无机陶瓷融合而进行熔融纺丝时,因为比重差和温度、性质差异,所以无法均匀地分散、融合,从而有难以确保原纱的强度、伸度和功能的问题。
特别是,根据现有技术,利用含有SiO2的矿石制造聚酯和尼龙的情况下,因为聚酯、尼龙树脂和含有SiO2的矿石相互间不同的比重、温度差、物质固有的特性,所以出现分离现象,从而存在无法顺利实现合成的问题。
为此,虽然使用通过主要在聚酯、尼龙原纱和纤维(fiber)进行涂布(coating)或者染色的制造方法将含有SiO2的矿石和无机矿物成分添加至聚酯、尼龙的方式,但是此方式并不是半永久地保存含有SiO2的矿石,而是仅仅能够消灭性地添加,从而存在洗涤时其效率只能显著下降的问题。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专利申请第1992-0008832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第61-234390号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第62-101643号
(专利文献4)韩国专利申请第1991-0014960号
(专利文献5)韩国专利申请第1990-0022031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本发明根据上述的背景技术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制造方法及多功能纤维制造方法,其将包含存在于矿物中的矿物界索玛瑅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粉末(QuantumEnergyLivingBody:QELBY)与高分子树脂按一定比率混合而制造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QELBYMasterBatchChip),并且利用此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而制造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长纤维。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制造方法及多功能纤维制造方法,其利用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来制造PPA、PE、尼龙、人造丝、PLA、碳纤维,从而能够更简便且易于以低廉的价格大量生产多功能天然纤维。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制造方法及多功能纤维制造方法,其利用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来制造天然纤维,从而提升生物体的免疫力及使生物体代谢作用活性化,并且提供如引起抗老化作用一样的功能,并且使根据外部环境的纤维的发热、冷感、除臭作用、阻燃、抗菌作用、在37℃常温下没有外部热作用下在原纱本身的还原性辐射能的放射效率极大化,从而有益于身体健康。
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课题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及利用其的多功能纤维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提取步骤,其从由自然界产出的矿物提取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B)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凝胶制造步骤,其将提取的纯粹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制造为凝胶(gel)类型的天然凝胶;(C)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powder)制造步骤,其将根据所述(B)步骤制造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凝胶中包含的水分去除,并制造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D)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粉碎步骤,其将根据所述(C)步骤制造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粉末粉碎为0.2~2微米(micrometer)的大小;(E)EG溶液混合及搅拌步骤,其将粉碎的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和乙二醇(EthyleneGlycol)混合及搅拌,从而形成量子能量生物体泥浆(QELBYslurry);(F)熔融及搅拌步骤,其将所述量子能量生物体泥浆和包含PPA(聚邻苯二甲酰胺,Polyphthalamide)、PE(聚乙烯,Polyethylene)、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terephthalate)、尼龙、人造丝、PLA(聚乳酸,Polylacticacid)、碳的高分子树脂熔融及搅拌,从而制造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高分子树脂溶液;(G)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制造步骤,其将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高分子树脂溶液压出之后进行冷却,并以颗粒(pellet)形态进行截断,从而制造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以及(H)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多功能纤维制造步骤,其对于根据所述(G)步骤制造的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进行熔融纺丝,从而制造成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多功能原纱和纤维。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A)步骤,其特征在于,包括:(A1)天然矿石采集步骤,其采集分别独立含有或者全部含有SiO2、Al2O3、Fe2O3、MgO3、K等成分的天然矿石;(A2)天然矿物粉碎步骤,其将采集的天然矿物粉碎;(A3)热处理步骤,其对粉碎的天然矿物进行热处理;(A4)提取矿物界索玛瑅的步骤,其使进行了热处理的天然矿物成熟、干燥及发酵,从而提取包含于天然矿物的矿物界索玛瑅;以及(A5)陶瓷粉末制造步骤,其使提取的矿物界索玛瑅干燥,从而制造为陶瓷粉末。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B)步骤,其特征在于,包括:(B1)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分离步骤,其在根据所述(A)步骤提取的矿物界索玛瑅之中仅仅分离出在1,000℃的高温下加热10小时也不会被杀灭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B2)陶瓷粉末加热步骤,其为了在根据所述(B1)步骤提取的矿物界索玛瑅中分离出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以100℃~1,000℃的高温进行再加热;(B3)搅拌及离心分离步骤,其为了从通过所述(B2)步骤加热的矿物界索玛瑅分离出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从而通过离心分离进行层分离,以便产生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的层分离现象,并且仅提取在层分离的最上层部、中间层部以及最下层部之中的中间层部;(B4)干燥步骤,其对于根据所述(B3)步骤分离的中间层部的量子能量生物体悬浊液以规定的温度进行加热;(B5)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凝胶提取步骤,其将根据所述(B4)步骤干燥的量子能量生物体悬浊液投入至干燥器之后,使得根据以100~600℃的温度加热1小时~10小时来实现干燥,从而仅仅使包含于量子能量生物体悬浊液的水分、蒸馏水、离子水蒸发之后,将高浓度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提取为凝胶(gel)类型的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凝胶。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C)步骤,其特征在于,包括:(C1)二次热处理步骤,其对于通过所述(B)步骤制造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凝胶在1,000℃温度下再加热10小时;(C2)二次水分去除步骤,其将热处理的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凝胶存储在干燥器之后,以100~800℃的温度进行2小时~20小时干燥,使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凝胶中包含的水分完全去除,从而制造量子能量生物体高浓缩固体物;(C3)固体物粉碎步骤,其通过粉碎器将所述量子能量生物体高浓缩固体物粉碎为325目(mesh)~2纳米粒子。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D)步骤,其特征在于,包括:(D1)一次粉碎步骤,其以3,000RPM进行粉碎120分钟,直到所述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的平均粒度维持在5μm~6μm的粒度;(D2)二次粉碎步骤,完成所述一次粉碎后,以4,000RPM的旋转实施粉碎180分钟,从而进行粉碎直到所述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的平均粒度维持在1.3μm~1.7μm的粒度;以及(D3)三次粉碎步骤,完成所述二次粉碎后,以5,000RPM进行240分钟干式及湿式粉碎,从而进行粉碎直到所述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的平均粒度维持在0.2μm~2μm的粒度。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E)步骤,其特征在于,包括:(E1)混合步骤,其将所述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投入总重量的85~95重量%,将乙二醇投入5~10重量%,并进行混合;(E2)混合物搅拌步骤,其将完成混合的混合物投入至磁搅拌器中,并且搅拌24小时,从而形成泥浆类型的量子能量生物体泥浆。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F)步骤,其特征在于,包括:(F1)混合步骤,其将所述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或者量子能量生物体泥浆以1重量%~10重量%、高分子树脂以90重量%~99重量%进行混合;(F2)熔融步骤,其对所述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或者量子能量生物体泥浆与高分子树脂在100℃~350℃的温度下进行熔融;和(F3)搅拌步骤,其利用搅拌器将所述熔融的高分子树脂和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或者量子能量生物体泥浆搅拌24~48小时,并在90~110℃的温度下进行热风干燥,从而使量子能量生物体泥浆中包含的水分干燥至1~10ppm。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H)步骤,其特征在于,包括:(H1)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熔融及纺丝步骤,其将根据所述(G)步骤制作的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熔融及压出,并且对压出的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熔融物进行纺丝,从而形成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丝的形态;(H2)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长纤维制造步骤,其利用延伸工艺将所述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丝制造成融合量子能量生物体的长纤维原纱;(H3)利用所述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长纤维制造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纱线及用于充填的纤维。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H1)步骤的特征在于,对根据所述(G)步骤制造的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利用熔融压出机以250℃~300℃的温度进行熔融及压出。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H2)步骤的特征在于,将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长纤维截断为25~45mm。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H3)步骤的特征在于,将所述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纱线及用于充填的纤维20重量%~50重量%与天然纤维50重量%~80重量%进行混合,从而制造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纱线及原纱。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H3)步骤的特征在于,所述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纱线及用于充填的纤维形成为0.8~10旦尼尔(denier),并且形成为PPA(聚邻苯二甲酰胺,Polyphthalamide)、PE、尼龙、人造丝、PLA、碳纤维。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H)步骤的特征在于,所述天然纤维包括:棉、莫代尔(modal)、天丝(Tencel)、人造丝、丝绸纤维。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特征在于,所述(H)步骤之后,还包括:(I)利用所述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纱线及原纱来制造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多功能面料及服装的步骤。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包含矿物中存在的矿物界索玛瑅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粉末(QuantumEnergyLivingBody:QELBY)与高分子树脂按一定比率混合,从而制造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QELBYMasterBatchChip),并且利用所述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来制造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长纤维,由此具有以下效果:能够更简便且易于以低廉的价格大量生产多功能天然纤维。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利用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来制造天然纤维,由此具有以下效果:提升生物体的免疫力并使生物体代谢作用活性化,提供如多功能及诱发抗老化作用一样的功能,并且使根据外部环境的纤维的发热、冷感、除臭作用、阻燃、抗菌作用、37℃常温下没有外部热作用下在原纱本身还原性辐射能的放射效率最大化,从而有益于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现有技术的利用能够放大至30,000倍以上的高倍率相差显微镜拍摄的血液内包含的索玛瑅的图。
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矿物界索玛瑅提取方法及利用其的多功能天然凝胶及天然粉末的制造工艺的概略的框图。
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制造过程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利用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来制造多功能纤维的过程的图。
图5至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对于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和微生物种的探索及功能性分析的结果的图。
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包含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粉末的天然纤维的紫外线阻隔率的表。
图9至图1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根据外部温度的变化而包含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粉末的天然纤维的温度变化的图表及实验结果表。
图1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对于包含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粉末的天然纤维的抗菌力进行实验的结果的图。
图1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包含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粉末的天然纤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分解状态的图。
图1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包含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粉末的天然纤维的人体免疫力的表。
图15至图2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凝胶及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的FT-IR、TGA、XRF、XRD实验结果的图。
图22至图2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针对将UV、紫外线及可见光照射在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凝胶及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时产生的反应的实验结果图。
图25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利用1000倍相差电子显微镜拍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悬浊液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利用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的多功能纤维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提取步骤,其从由自然界产出的矿物提取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
(B)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凝胶制造步骤,其将提取的纯粹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制造为凝胶(gel)类型的天然凝胶;
(C)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powder)制造步骤,其将根据所述(B)步骤制造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凝胶中包含的水分去除,并制造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
(D)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粉碎步骤,其将根据所述(C)步骤制造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粉末粉碎为0.2~2微米(micrometer)的大小;
(E)EG溶液混合及搅拌步骤,其将粉碎的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和乙二醇(EthyleneGlycol)混合及搅拌,从而形成量子能量生物体泥浆(QELBYslurry);
(F)熔融及搅拌步骤,其将所述量子能量生物体泥浆和包含PPA(聚邻苯二甲酰胺,Polyphthalamide)、PE(聚乙烯,Polyethylene)、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terephthalate)、尼龙、人造丝、PLA(聚乳酸,Polylacticacid)、碳的高分子树脂熔融及搅拌,从而制造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高分子树脂溶液;
(G)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制造步骤,其将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高分子树脂溶液压出之后进行冷却,并以颗粒形态进行截断,从而制造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以及
(H)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多功能纤维制造步骤,其对于根据所述(G)步骤制造的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进行熔融纺丝,从而制造成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多功能原纱和纤维。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对各附图的构成要素附加参考符号时,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即使在其他附图上表示出来,也应留意尽可能使用相同的符号。此外,在说明本发明时,对于相关的公知构成或功能进行的具体说明,当判断为模糊本发明的要旨的情况下,省略其详细说明。
此外,在说明本发明的构成要素时,可使用第一、第二、A、B、(a)、(b)等术语。所述术语仅仅用于从其他构成要素区别其构成要素,根据其术语无法限定该构成要素的本质、次序或顺序等。当记载为某构成要素“连接”、“结合”或“耦合”在其他构成要素时,其构成要素能够直接连接或耦合在其他构成要素,但是应理解为各构成要素之间也可“连接”、“结合”或“耦合”有其他构成要素。
本发明为了制造包含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的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凝胶及包含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和、利用其的多功能纤维,从而包括以下过程:首先,从天然矿石提取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对提取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进行加工,从而制造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凝胶及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
在此,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QELBY,QuantumEnergyLivingBody)是源于,关注聂尚对于生物体索玛瑅所言的、是最小的能量凝结体的同时还是物质和生物的中间存在的意思,从而将存在于自然界的矿物界索玛瑅中起到提升生命力而健康地成长的能量作用的索玛瑅在量子能量生物体的意义上命名为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QELBY)。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为了制造为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凝胶及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而进行以下工艺:矿物界索玛瑅提取工艺200;和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凝胶制造工艺300,其利用提取的矿物界索玛瑅而制造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凝胶;以及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制造工艺400,其去除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凝胶中包含的水分,从而制造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
矿物界索玛瑅提取工艺200是,对矿物界索玛瑅进行提取、并将提取的矿物界索玛瑅进行干燥,从而制造为陶瓷粉末(矿物界索玛瑅粉末)的工艺,所述对矿物界索玛瑅进行提取具体包括以下工艺:天然矿物采集及粉碎工艺210,其采集分别独立含有或者含有全部SiO2、Al2O3、Fe2O3、MgO3、K等成分的天然矿石,并且粉碎采集的天然矿物;热处理工艺220,其对粉碎的矿物进行热处理;提取矿物界索玛瑅的工艺230,其使进行过热处理的矿物成熟、干燥及发酵,从而提取矿物中包含的矿物界索玛瑅。
天然矿物采集及粉碎工艺210包括:采集工艺,其采集位于没有苔藓、霉菌且食物健康成长的特定地域的表层的矿物;和粉碎工艺,其将采集的矿物粉碎为一定大小。
换句话说,采集工艺是指在包含黄土、脉斑石、玉、锗、电气石、沸石、高岭土、斑脱土、水晶的天然矿物中采掘分别独立含有或者含有全部SiO2、Al2O3、Fe2O3、MgO3、K等成分的长石系列的粘土矿物,并从地底采掘没有对生物体有害的重金属或者放射性物质且未被污染的天然矿物的工艺。
并且,天然矿物粉碎工艺作为利用氧化铝球磨(aluminaballmill)(氧化铝旋转研磨)和喷射磨(jetmill)并采用干法或湿法之中一个将采集的矿物粉碎为320目(mesh)以下的矿物粉末的工艺,优选地,还应实施矿物粉末分类步骤,以便分类及提取出仅仅分别独立含有或者含有全部SiO2、Al2O3、Fe2O3、MgO、K等成分的粉末,但是并非限定于此。
热处理工艺220将通过天然矿物采集及粉碎工艺210粉碎的矿物粉末在200℃~1,000℃高温下加热一小时~两小时,从而去除杂质和残留有机物,由此热处理工艺220是缓和矿物粉末的凝集现象并使矿物粉末的流动度最大化的工艺。
成熟、干燥及发酵工艺230包括:成熟工艺,其使完成热处理的矿物粉末成熟及发酵;和提取矿物界索玛瑅的工艺,其使完成成熟及发酵的矿物粉末干燥并提取矿物粉末中包含的矿物界索玛瑅。
成熟工艺按一定比率,就总重量而言,混合矿物粉末和水或者蒸馏水,并在常温下成熟一定时间,由此成熟工艺是用于使矿物粉末内以休眠状态存在的矿物界索玛瑅活性化的工艺。
所述的成熟工艺通过混合矿物粉末10~80重量%和水或者蒸馏水20~90%而构成混合物,完成混合后,则将此混合物存放在规定的容器后,在1℃~100℃的温度下经过2天~60天,从而实现成熟及发酵。
此外,矿物界索玛瑅提取工艺200进行以下过程:一次干燥,其将成熟的混合物投入培烧炉内,在180℃以内的高温下旋转30分钟~2小时而去除水分之后,通过干燥器以100℃~200℃的温度干燥3小时;和二次干燥,其以400℃~1,000℃的高温进行加热及干燥;并且从矿物粉末提取在二次干燥之后还存活的矿物界索玛瑅粉末。
另外,通过上述的矿物界索玛瑅提取工艺200提取的矿物界索玛瑅根据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凝胶制造工艺300而制造为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凝胶。
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凝胶制造工艺300作为从通过矿物界索玛瑅提取工艺200提取的矿物界索玛瑅之中仅仅分离出在1,000℃的高温下加热10小时也不会死亡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并将分离的矿物界索玛瑅制造为凝胶(GEL)类型的天然凝胶的工艺,其通过以下步骤实现:陶瓷粉末加热工艺310、搅拌及离心分离工艺320、干燥工艺330以及水分去除工艺340。
陶瓷粉末加热工艺310为以100℃~1,000℃的高温进行再加热的工艺,以便从利用矿物界索玛瑅提取工艺200提取的矿物界索玛瑅之中分离出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
搅拌及离心分离工艺320作为从通过陶瓷粉末加热工艺310加热的矿物界索玛瑅分离出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的工艺,将矿物粉末与水或蒸馏水、脱离子水混合而放入搅拌器,并且进行24小时常规的一般搅拌,或者进行磁搅动(magneticstirring)之后,利用搅拌器和离心分离机转动1~24小时之后,沉淀3~72小时,从而使矿物粉末和水或蒸馏水、脱离子水进行层分离,因此搅拌及离心分离工艺320用于实现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的层分离现象。
特别是,就搅拌及离心分离工艺320而言,若完成沉淀,则构成如下分层,即,水或蒸馏水、脱离子水位于最上层部,含有全部SiO2、Al2O3、Fe2O3、MgO3、K等成分的陶瓷粉末即矿物粉末位于最下层部,并且高浓度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所处的量子能量生物体悬浊液位于水或蒸馏水、脱离子水和矿物粉末之间即中间层部,如图25所示,本发明中通过仅选取由悬浊液构成的中间层部的方法进行分离。
干燥工艺330为对通过搅拌及离心分离工艺320分离的中间层部的量子能量生物体悬浊液以规定的温度加热而使水或蒸馏水、脱离子水蒸发的工艺。
水分去除工艺340将通过干燥工艺330干燥的量子能量生物体悬浊液投入至干燥器之后,以100~600℃的温度加热1小时~10小时来实现干燥,因此为仅仅使量子能量生物体悬浊液中包含的水分、蒸馏水、离子水蒸发后,将高浓度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提取为凝胶(GEL)类型的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凝胶的工艺。
换句话说,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凝胶仅仅由纯粹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构成。
另外,本发明中通过上述的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凝胶制造工艺300而执行制造为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的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制造工艺400。
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制造工艺400执行二次热处理工艺410,所述二次热处理工艺410对通过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凝胶制造工艺300制造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凝胶在1,000℃下再加热10小时。
二次热处理工艺410为对二次热处理的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凝胶以100~800℃的温度进行2两小时干燥之后,在1,000℃以上的高温下加热10小时以上之后,为了排除污染的可能性,从而利用高压灭菌器(autoclave)在121℃下进行15分钟实施两次再次加压杀菌处理的工艺。
此外,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制造工艺400将上述的根据二次热处理工艺410而热处理过的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凝胶存储在干燥器之后,以100~800℃的温度进行2小时~20小时的干燥,从而实施将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凝胶中包含的水分完全去除的二次水分去除工艺420,其后,实现去除水分的量子能量生物体高浓缩固体物即量子能量生物体固体物的制造。
其后,通过将量子能量生物体固体物利用粉碎机而粉碎为325目(mesh)~2纳米粒子的固体物粉碎工艺430来制造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进行了根据上述的实施例1而提取的矿物界索玛瑅的观察实验及微生物种的探索及功能性实验。
另外,在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中对完成了超高温预处理工艺的矿物粉末的微生物融合可能性进行调查,还探索及鉴定潜在性存在的微生物种,并且定性及定量地进行了对于多种病原性细菌的抗菌能力实验。
在此,如图5所示,为了对于矿物粉末中包含的微生物种的探索及功能性进行分析,从而对两种的试料(试料A、试料B)进行预处理工艺之后,进行了实验。
其后,如图6所示,对完成了预处理工艺的试料A及试料B中包含的微生物进行培养,并且根据用于微生物种探索及分离、鉴定的战略模式图来实施。
并且,作为用于调查包含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及多个微生物种的矿物粉末的微生物融合可能性的微生物培养基,利用普遍广泛使用的最小营养培养基和复合营养培养基。
作为最小营养培养基将酵母提取物最小培养基(YeastExtractMinimalMedium,YEM)以Na2HPO4·12H2O3.5g、K2HPO41.0g、MgSO4·7H2O0.03g、NH4Cl0.5g、酵母提取物(Yeastextract)4.0g、D.W.最多1L的组成来制造并杀菌后进行使用。
作为复合营养培养基使用胰化蛋白大豆(TrypticSoyBroth,TSB,BD&Company),在YEM和TSB组成中添加1.5%(w/v)细菌琼脂(Bacto-agar)而制造固体培养基。
对于微生物培养,在32℃下维持24~72小时,并尝试需氧性培养和厌氧性培养,液体需氧性培养的情况下,利用振荡培养器以250RPM条件尝试微生物培养,并且为了厌氧性培养,从而利用自动厌氧及微需氧性细胞培养系统(AnoxomatMarkIISystem)而实施厌氧培养。
如图7所示,对于所有分离的微生物种,为了进行微生物种鉴定,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模样之后,利用CTAB方法来分离纯化基因组(genomic)DNA,并且利用BLAST程序(http://blast.ncbi.nlm.nih.gov/Blast.cgi)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可以确认以下内容:从试料A及试料B中纯粹分离了共53种对于生物体无害的厌氧性微生物,对于其中24种进行分子遗传学性鉴定,进行微生物种鉴定的结果,就24种的微生物种而言,在矿物性粉末的试料中探索出来自A的微生物种为13种,来自B的微生物种为11种,并且从培养前进行高温·高压湿热杀菌的A和B中分离的微生物种为3种,与之相反,从未进行杀菌的A和B中分离了21种。
此外,表现出在从未进行杀菌的A和B中分离的微生物中还存在1μm大小的非常小的微生物。需要特别注意的点为,在此也在用于培养的陪替氏(petri)培养皿的底部形成薄膜形态的东西。
特别是,为了确认实验上有无错误,将培养的微生物另行分离并利用高压灭菌器在121℃下进行15分钟杀菌处理之后,再培养的结果未实现培养,但是将未实现培养的一般环境微生物与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粉末一起放在培养基,并且再次在121℃下进行15分钟杀菌处理之后,可以确认培养的结果为实现培养。
通过如上所述的结果,可以确认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的作用在于,对于一般微生物在极限的环境下进行保护并救活,与此同时,仅仅将微生物分离而在没有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粉末的状态下进行加压杀菌处理之后,确认增殖与否的结果为全部死灭而没有产生任何微生物增殖。
由此可以确认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粉末在高温下提供避难所,以便一般环境微生物能够承受住,或者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粉末通过能量作用来使一般微生物能够在高温下承受住。
实施例2
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制造过程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制造方法包括: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粉碎步骤S10、EG溶液混合及搅拌步骤S12、将量子能量生物体泥浆和高分子树脂熔融及搅拌步骤S14、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制造步骤S16。
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粉碎步骤S10,作为将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粉碎为0.2~2微米的大小的步骤,实施一次粉碎,所述一次粉碎利用由1mm的小珠(Beads)组成的粉碎工具以3,000RPM粉碎120分钟,直到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的平均粒度维持在5μm~6μm粒度。
并且,完成一次粉碎,则实施二次粉碎,所述二次粉碎利用由0.5mm的小珠组成的粉碎工具以4,000RPM的旋转进行干式及湿式粉碎180分钟,直到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的平均粒度维持在1.3μm~1.7μm粒度。
此外,完成二次粉碎,则实施三次粉碎,所述三次粉碎利用由0.2mm的小珠组成的粉碎工具以5,000RPM进行干式及湿式粉碎240分钟,直到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的平均粒度维持在0.2μm~2μm粒度。
在此,进行三次粉碎时,最为优选地,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的平均粒度维持在0.8μm粒度。
EG(乙二醇,EthyleneGlycol)溶液混合及搅拌步骤S12,一次实施将涂布液混合的混合工艺,并且该混合工艺使用乙二醇(EthyleneGlycol),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和乙二醇的混合组成比为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投入总重量的85~95重量%且乙二醇投入5~10重量%,并且所述涂布液用于光滑地涂布完成至三次粉碎的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的粗糙表面。
此外,EG溶液混合及搅拌步骤,对完成混合的混合物进行混合物搅拌工艺,由此实现在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的表面涂布乙二醇的涂布步骤,所述混合物搅拌工艺为将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和乙二醇投入至磁搅拌器并对两种成分进行24小时搅拌,从而实现混合。
另外,完成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和乙二醇的混合及涂布,则根据液态的乙二醇而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构成为泥浆类型的量子能量生物体泥浆。
在此,称为乙二醇,也称为单乙二醇(monoethyleneglycol)或乙烷-1,2-二醇。化学式为HO(CH2)2OH,分子量为62.07,熔点为-12.6℃,沸点为197.7℃,比重为1.1131。作为粘稠状且有甜味的无色液体,易于吸收湿气,并且与水·乙醇(ethanol)·醋酸(aceticacid)等以任意的比例混合,氧化则变成乙醇酸·乙二醛(glyoxal)·草酸(oxalicacid)等。在乙烯(ethylene)中使稀的氯水作用而合成氯乙醇(ethylenechlorohydrin),将其与碳酸钠水溶液在高压灭菌器中加热而进行加水分解则生成。作为焦磷酸四乙酯(tetron)的合成原料,具有最大的用途之外,也用作醇酸(alkyd)树脂的原料或耐寒性冷却液、医药品·化妆品等。
将量子能量生物体泥浆和高分子树脂熔融及搅拌步骤S14为,将根据所述S12步骤形成的量子能量生物体泥浆和包括PPA(聚邻苯二甲酰胺,Polyphthalamide)、PE(聚乙烯,Polyethylene)、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terephthalate)、尼龙、人造丝、PLA(聚乳酸,Polylacticacid)、碳的高分子树脂熔融及搅拌的步骤。
所述的S14步骤依次进行熔融工艺和搅拌工艺,所述熔融工艺将量子能量生物体泥浆以1重量%~40重量%、高分子树脂以60重量%~99重量%混合之后,进行将所述高分子树脂以100℃~350℃的温度熔融;所述搅拌工艺,在所述熔融工艺完成时,将熔融的高分子树脂和量子能量生物体泥浆搅拌。
特别是,搅拌工艺时可以添加高分散剂,以便量子能量生物体泥浆和熔融的高分子树脂搅拌均匀。
另外,在本发明的S14步骤中,将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粉末或量子能量生物体泥浆与熔融的高分子树脂搅拌而可以制造用于融合纤维制造的M/B片(母料片)或可以制造根据聚合工艺的聚合片(chip)。
换句话说,本发明的S14步骤将量子能量生物体粉末或量子能量生物体泥浆和高分子树脂通过搅拌机进行24~48小时搅拌,以90~110℃温度的热风进行干燥,从而使量子能量生物体泥浆中包含的水分干燥至10ppm以下。
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制造步骤S16为利用完成熔融及搅拌的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高分子树脂溶液而制造M/B片的步骤。
所述的S16步骤,作为将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高分子树脂溶液压出之后使其冷却并以颗粒形态进行截断的步骤,根据纺丝工艺进行纺丝并生产为多功能原纱和纤维,并且利用生产的原纱可以加工多种的纤维材料。
实施例3
图4是表示利用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的多功能纤维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所示,根据图3而利用制造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来制造多功能纤维,包括:第一步骤S20,其将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M/B片熔融纺丝;第二步骤S22,其制造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长纤维原纱;第三步骤S24,其制造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纱线及用于充填的纤维;第四步骤S26,其制造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纱线及原纱;以及第五步骤S28,其制造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面料及服装。
第一步骤S20为,为了利用通过上述的S10步骤至S16步骤制造的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M/B片来制造多功能纤维,根据将制造的天然纤维的量来对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M/B片进行一定量计量,并且熔融及纺丝与计量的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M/B片的相同量的步骤。
所述的第一步骤S20,利用熔体挤出机以250℃~300℃的温度进行熔融及压出,其后,将完成压出的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熔融物根据高温高压而实现纺丝,从而构成为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线的形态。
此外,为了将纺丝的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线冷却至一定温度以下,利用前屏类型(FrontScreenType)的冷却器在17℃的温度下输入特定量的空气使进行纺丝的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线冷却。
第二步骤S22作为制造融合了量子能量生物体的长纤维原纱的步骤,进行延伸工艺,以便具有通过第一步骤制造的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线之中表现出PPA(聚邻苯二甲酰胺,Polyphthalamide)、PE、尼龙、人造丝量子能量生物体、PLA、碳融合线的抵抗性的线的伸度。
所述的延伸工艺,构成多个辊子(roller),并且构成为所述多个辊子的速度分别以不同速度旋转的同时提供高温的热而使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长纤维的稳定性物性具备下来。
此外,进行缠绕工艺,所述缠绕工艺将完成延伸工艺的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长纤维缠绕在线轴。
第三步骤S24为将通过第二步骤S22制造的PPA(聚邻苯二甲酰胺,Polyphthalamide)、PE、尼龙、人造丝、PLA、碳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长纤维截断为25~45mm并制造为纱线及用于充填的纤维的步骤。
第四步骤S26为将0.8~10旦尼尔粗度的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PPA(聚邻苯二甲酰胺,Polyphthalamide)、PE、尼龙、人造丝、PLA、碳纤维20重量%~80重量%与包含棉、莫代尔、天丝、人造丝、丝绸(silk)纤维的天然纤维20重量%~80重量%混合并制造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纱线及原纱的步骤。
第五步骤S28为利用根据所述第四步骤制造的纱线原纱来制造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面料及服装的步骤。
另外,通过上述的第五步骤528可以实现PPA(聚邻苯二甲酰胺,Polyphthalamide)、PE(聚乙烯,Polyethylene)、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terephthalate)、尼龙、人造丝、PLA(聚乳酸,Polylacticacid)、碳纤维以及纤维的制造。
以下,利用上述的包含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粉末的天然纤维来实施用于掌握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的功能及效果的实验。
实验1
紫外线阻隔率
-实验条件
光源:氙弧(XenonArc)
实验仪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V-VISIBLE-NIRSpectrophotometer)
-实验结果
如图8所示,作为紫外线防护指数(UPF)的导出结果为32,紫外线315~400nm之间的透光率T(UV-A)%的导出结果为16.7,紫外线290~315nm之间的透光率T(UV-B)%的导出结果为1.0。
此外,紫外线315~400nm之间的阻隔率(UV-A)%的导出结果为83.3,紫外线290~315nm之间的阻隔率(UV-B)%的导出结果为99.0。
实验2
热特性变化
将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在天然纤维的结果,以作为生物体最佳温度的37℃为基准,若外部温度比其低,则表现出发热特性,相反,若外部温度比其高,则表现出冷却特性。
换句话说,创造了以体温为中心自动调节温度的具有新功能的活着的纤维,如图9及图10所示,外部温度低时,维持比一般纤维高约2~3℃的温度,并且,外部温度高时,相反,维持低约2~3℃的温度,从而根据外部温度来体会温热感或冷感。
表示根据外部温度变化而纤维的温度变化的图9是表示温度上升时的图表,图10是表示温度下降时的图表。红色表示一般纤维,绿色表示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天然纤维,如图11所示,与一般纤维表现出的58.2%的保温率相比,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纤维表现出89.0%的保温率,由此可以确认保温率增加约53%。
此外,就热阻而言,与一般纤维为0.72Clo相比,确认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纤维为4.04Clo,由此可以确认增加了约4.6倍。
实验3
抗菌力(霉菌及葡萄状球菌)
如图12所示,融合至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纤维的结果,观察到了抗菌力显著改善且霉菌或葡萄状球菌等的增殖被抑制了90%以上。此外,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纤维的抗菌力在洗涤50次以上之后也完全未降低。
此外,如图13所示,可以确认促进了空气中的苯(benzene)或甲醛(formaldehyde)等一样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分解,通常在30分钟内减少75~95%以上。
另外,如图14所示,利用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纤维制作服饰、被子等而穿着或使用仅仅4个月也能确认人体免疫力显著增加。
实验4
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凝胶及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的FT-IR,TGA, XRF,XRD实验
1.委托机构:韩国标准科学研究院
2.试料名:Koptri-1420155
3.实验方法:FT-IR,TGA,XRF,XRD
4.1实验结果
-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试料名:Koptri-1420155)的分析结果,如图15所示,可以确认含有水分约89%,并且显示出未含有特定有机成分、碳酸钙(CaCO3)炭黑(Carbonblack)等。此外,可以确认除水分外,分别含有二氧化硅(Sio2)为7重量%,氧化铝(Al2O3)为2重量%,氧化铁(Fe2O3)为1重量%,钾(K)为1重量%。
4-2.FT-IR(FourierTransformUnfra-RedSpectrophotomete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实验结果
(1)测量仪器:jascoft-ir4100
(2)测量模式:衰减全反射模式(ATRmode)
(3)分辨率(Resolution):4cm-1
(4)Scna数:32
(5)红外光谱库列表(FTIRLibraryList)
-FT-IR分析结果,如图16至图18所示,干燥前,可以确认水(H2O)成分,干燥后,可以确认与SiO2的光谱(spectrum)极其类似的成分。
4-3.TGA(ThermogravimetricAnalyzer,热重量分析仪)实验结果
(1)测量仪器:TA仪器(Instrument),Q500
(2)升温速度:10℃/min
(3)温度范围:RT~800℃
(4)气氛:N2
(5)实验结果
如图19所示,与干燥前在800℃的成炭率(Charyield)(%)为11.00相比,可以确认干燥后,在800℃的成炭率(%)分析为92.34。
4-4.XRF(X-RayFluorescenceSpectrometer,X射线荧光光谱仪)实验结果
(1)测量仪器:Shimadzu公司720
(2)气氛:真空(Vacuum)
(3)准直管(Collimator):10mm
(4)分析模式:Na~U(Ti~U,Na~Sc),XRF仅仅将测量范围的元素设定为100%。
(5)实验结果
如图20及21所示,可以确认分别含有Sio2为6.70重量%,Al2O3为1.67重量%,Fe2O3为1.04重量%,K为0.76重量%。
实验5
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的照射UV、紫外线及可见光的实验
实验5如图22所示,实施对于在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凝胶或者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照射UV、紫外线及可见光时所产生的反应的实验,所述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凝胶或者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根据利用上述的矿物界索玛瑅提取方法及利用其的多功能天然凝胶及天然粉末的制造工艺而制造。
实验结果,照射紫外线,则水分即刻气化的同时进行脱水,与此同时,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的活动性增加的同时,如图23及图24所示,可以确认产生了电磁波反应性能量。
在此,图23为照射UV时,表现出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的变化的实验结果,红色圆表示UV照射范围,并且为表示由于此UV照射范围内部中存在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的活动性增加而变化的图。此外,图24为照射紫外线的结果,表示了水分向照射紫外线的范围周边气化的现象。
这是,本发明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凝胶或者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当照射UV、紫外线及可见光时,与光进行反应而实现量子能量生物体发散的能量的增幅,并且根据此增幅的能量效果,可以利用为各种产业的原料。
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为,将包含矿物中存在的矿物界索玛瑅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粉末(QuantumEnergyLivingBody:QELBY)与高分子树脂以一定比率混合而制造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QELBYMasterBatchChip),并且利用此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而制造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长纤维,由此更为简便且以低廉的费用能够轻松地大量生产多功能天然纤维,并且利用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制造天然纤维,由此提升生物体的免疫力及使生物体代谢作用活性化,并提供如多功能及诱发抗老化作用一样的功能,并且使根据外部环境的纤维的发热、冷感、除臭作用、阻燃、抗菌作用、37℃常温下没有外部热作用下原纱本身远红外线放射效率最大化,从而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发明。
以上,对于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所有构成要素结合为一个或者结合而进行动作的说明,并非意味着本发明必须限定于所述的实施例。换句话说,只要在本发明的目的范围内,其所有构成要素也可以选择性地结合为一个以上而进行动作。
此外,上述中记载的“包括”、“构成”或“具有”等术语,如果没有特别相反的记载,则指可以包括相关构成要素在内,因此并非排除其他构成要素而应解释为还可以包括其他构成要素,并且如果没有进行其他定义,包括技术或科学术语的所有术语和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的人的一般理解具有相同意义。
以上的说明仅仅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进行了示例性说明,只要是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的人在不超出本发明的本质特性的范围能够进行多种修正及变形。因此,本发明中公开的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而是用于说明,并且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并非为所述的实施例所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根据下述的权利要求范围进行解释,在与其同等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思想应解释为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利用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的多功能纤维制造方法,根据利用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的多功能纤维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提取步骤,其从由自然界产出的矿物提取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
(B)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凝胶制造步骤,其将提取的纯粹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制造为凝胶类型的天然凝胶;
(C)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制造步骤,其将根据所述(B)步骤制造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凝胶中包含的水分去除,并制造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
(D)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粉碎步骤,其将根据所述(C)步骤制造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粉末粉碎为0.2~2微米的大小;
(E)EG溶液混合及搅拌步骤,其将粉碎的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和乙二醇混合及搅拌,从而形成量子能量生物体泥浆;
(F)熔融及搅拌步骤,其将所述量子能量生物体泥浆和包含PPA、PE、PBT、尼龙、人造丝、PLA、和碳的高分子树脂熔融及搅拌,从而制造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高分子树脂溶液;
(G)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制造步骤,其将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高分子树脂溶液压出之后进行冷却,并以颗粒形态进行截断,从而制造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以及
(H)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多功能纤维制造步骤,其对于根据所述(G)步骤制造的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进行熔融纺丝,从而制造成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多功能原纱和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的多功能纤维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步骤包括:
(A1)天然矿石采集步骤,其采集分别独立含有或者全部含有SiO2、Al2O3、Fe2O3、MgO3、K等成分的天然矿石;
(A2)天然矿物粉碎步骤,其将采集的天然矿物粉碎;
(A3)热处理步骤,其对粉碎的天然矿物进行热处理;
(A4)提取矿物界索玛瑅的步骤,其使进行了热处理的天然矿物成熟、干燥及发酵,从而提取包含于天然矿物的矿物界索玛瑅;以及
(A5)陶瓷粉末制造步骤,其使提取的矿物界索玛瑅干燥,从而制造为陶瓷粉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的多功能纤维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步骤包括:
(B1)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分离步骤,其在根据所述(A)步骤提取的矿物界索玛瑅之中仅仅分离出在1,000℃的高温下加热10小时也不会被杀灭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
(B2)陶瓷粉末加热步骤,其为了在根据所述(B1)步骤提取的矿物界索玛瑅中分离出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以100℃~1,000℃的高温进行再加热;
(B3)搅拌及离心分离步骤,其为了从通过所述(B2)步骤加热的矿物界索玛瑅分离出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从而通过离心分离进行层分离,以便产生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的层分离现象,并且仅提取在层分离的最上层部、中间层部以及最下层部之中的中间层部;
(B4)干燥步骤,其对于根据所述(B3)步骤分离的中间层部的量子能量生物体悬浊液以规定的温度进行加热;
(B5)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凝胶提取步骤,其将根据所述(B4)步骤干燥的量子能量生物体悬浊液投入至干燥器之后,使得根据以100~600℃的温度加热1小时~10小时来实现干燥,从而仅仅使包含于量子能量生物体悬浊液的水分、蒸馏水、离子水蒸发之后,将高浓度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提取为凝胶类型的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凝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的多功能纤维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步骤包括:
(C1)二次热处理步骤,其对于通过所述(B)步骤制造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凝胶在1,000℃温度下再加热10小时;
(C2)二次水分去除步骤,其将热处理的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凝胶存储在干燥器之后,以100~800℃的温度进行2小时~20小时干燥,使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凝胶中包含的水分完全去除,从而制造量子能量生物体高浓缩固体物;
(C3)固体物粉碎步骤,其通过粉碎器将所述量子能量生物体高浓缩固体物粉碎为325目~2纳米粒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的多功能纤维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步骤包括:
(D1)一次粉碎步骤,其以3,000RPM进行粉碎120分钟,直到所述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的平均粒度维持在5μm~6μm的粒度;
(D2)二次粉碎步骤,完成所述一次粉碎后,以4,000RPM的旋转实施粉碎180分钟,从而进行粉碎直到所述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的平均粒度维持在1.3μm~1.7μm的粒度;以及
(D3)三次粉碎步骤,完成所述二次粉碎后,以5,000RPM进行240分钟干式及湿式粉碎,从而进行粉碎直到所述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的平均粒度维持在0.2μm~2μm的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的多功能纤维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步骤包括:
(E1)混合步骤,其将所述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投入总重量的85~95重量%,将乙二醇投入5~10重量%,并进行混合;
(E2)混合物搅拌步骤,其将完成混合的混合物投入至磁搅拌器中,并且搅拌24小时,从而形成泥浆类型的量子能量生物体泥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的多功能纤维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步骤包括:
(F1)混合步骤,其将所述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或者量子能量生物体泥浆以1重量%~10重量%、高分子树脂以90重量%~99重量%进行混合;
(F2)熔融步骤,其对所述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或者量子能量生物体泥浆与高分子树脂在100℃~350℃的温度下进行熔融;和
(F3)搅拌步骤,其利用搅拌器将所述熔融的高分子树脂和量子能量生物体天然粉末或者量子能量生物体泥浆搅拌24~48小时,并在90~110℃的温度下进行热风干燥,从而使量子能量生物体泥浆中包含的水分干燥至1~10pp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的多功能纤维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步骤包括:
(H1)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熔融及纺丝步骤,其将根据所述(G)步骤制作的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熔融及压出,并且对压出的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熔融物进行纺丝,从而形成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丝的形态;
(H2)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长纤维制造步骤,其利用延伸工艺将所述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丝制造成融合量子能量生物体的长纤维原纱;
(H3)利用所述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长纤维制造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纱线及用于充填的纤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的多功能纤维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1)步骤,
对根据所述(G)步骤制造的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利用熔融压出机以250℃~300℃的温度进行熔融及压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的多功能纤维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2)步骤,
将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长纤维截断为25~45mm。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的多功能纤维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3)步骤,
将所述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纱线及用于充填的纤维20重量%~50重量%与天然纤维50重量%~80重量%进行混合,从而制造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纱线及原纱。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的多功能纤维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3)步骤中,
所述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纱线及用于充填的纤维形成为0.8~10旦尼尔,并且形成为PE、尼龙、人造丝、PLA、碳纤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的多功能纤维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步骤中,
所述天然纤维包括:棉、莫代尔、天丝、人造丝、丝绸纤维。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的多功能纤维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步骤之后,还包括:
(I)利用所述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纱线及原纱来制造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面料及服装的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利用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的多功能纤维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I)步骤利用所述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纱线及原纱来制造PPA、PE、PBT、尼龙、人造丝、PLA、碳纤维及纤维。
CN201510474785.0A 2014-08-05 2015-08-05 利用包含于天然矿物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的多功能纤维制造方法 Active CN1053320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100609A KR101515208B1 (ko) 2014-08-05 2014-08-05 천연 광물에 포함된 광물계 소마티드 캘비 융합 마스터 배치 칩을 이용한 다기능 섬유 제조방법
KR10-2014-0100609 2014-08-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32074A true CN105332074A (zh) 2016-02-17
CN105332074B CN105332074B (zh) 2018-05-08

Family

ID=53054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74785.0A Active CN105332074B (zh) 2014-08-05 2015-08-05 利用包含于天然矿物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的多功能纤维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1515208B1 (zh)
CN (1) CN105332074B (zh)
WO (1) WO2016021824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2297A (zh) * 2015-10-26 2016-02-17 江苏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性尼龙66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684435B1 (ko) * 2015-11-24 2016-12-08 선우권 화산재를 함유한 폴리에스테르 섬유의 융·복합 항균기능사 제조방법
KR102001779B1 (ko) * 2018-06-15 2019-07-18 배경환 다공성 세라믹 분말을 함유한 폴리에스테르 섬유 제조 방법
US11306009B2 (en) 2018-09-20 2022-04-19 King Fahd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And Minerals Membrane distillation device with bubble column dehumidifier
KR102432010B1 (ko) 2019-10-04 2022-08-16 변재현 소마티드 성분을 포함하는 음식물 숙성 용기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하여 제조된 숙성 용기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8657A (zh) * 2000-04-04 2001-10-24 石美秀 含功能性矿物粉末纤维的制法及由此制备的纤维
KR20110041174A (ko) * 2009-10-15 2011-04-21 김기화 홍삼 분말을 함유한 기능성 섬유의 제조방법
KR101156731B1 (ko) * 2012-01-17 2012-06-15 이종두 실리카를 함유한 광석 중합칩을 이용한 친환경, 난연, 고기능 폴리에스테르, 나일론섬유 및 천연섬유 제조방법
CN102560723A (zh) * 2010-12-31 2012-07-11 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无机纳米量子能健康功能性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
CN102763998A (zh) * 2011-06-20 2012-11-07 上海水星家用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 量子能纤维床垫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28277A (zh) * 2012-09-05 2012-12-19 罗莱家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量子能改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27461A (zh) * 2012-09-05 2012-12-19 罗莱家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量子能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20885A (zh) * 2013-06-03 2013-09-25 王美生 包含独山石的多功能纺织纤维的制造方法
KR101346306B1 (ko) * 2013-06-11 2014-01-02 이종두 광물성 소마티드 추출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다기능 첨단 소재 제조방법
CN103757738A (zh) * 2013-10-22 2014-04-30 福建锦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锦纶6凉爽玉纤维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37752B1 (ko) * 2000-12-22 2006-10-23 (주)엔피텍 나노사이즈 금속미립자를 함유한 합성섬유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0450530B1 (ko) * 2001-11-15 2004-09-30 주식회사 휴비스 기능성 폴리에스테르 섬유의 제조방법
KR100925261B1 (ko) * 2009-07-21 2009-11-05 이종두 양자 에너지 발생물질을 이용한 합성수지 마스터 배치 및 섬유재 제조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8657A (zh) * 2000-04-04 2001-10-24 石美秀 含功能性矿物粉末纤维的制法及由此制备的纤维
KR20110041174A (ko) * 2009-10-15 2011-04-21 김기화 홍삼 분말을 함유한 기능성 섬유의 제조방법
CN102560723A (zh) * 2010-12-31 2012-07-11 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无机纳米量子能健康功能性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
CN102763998A (zh) * 2011-06-20 2012-11-07 上海水星家用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 量子能纤维床垫及其制备方法
KR101156731B1 (ko) * 2012-01-17 2012-06-15 이종두 실리카를 함유한 광석 중합칩을 이용한 친환경, 난연, 고기능 폴리에스테르, 나일론섬유 및 천연섬유 제조방법
CN102828277A (zh) * 2012-09-05 2012-12-19 罗莱家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量子能改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27461A (zh) * 2012-09-05 2012-12-19 罗莱家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量子能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20885A (zh) * 2013-06-03 2013-09-25 王美生 包含独山石的多功能纺织纤维的制造方法
KR101346306B1 (ko) * 2013-06-11 2014-01-02 이종두 광물성 소마티드 추출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다기능 첨단 소재 제조방법
CN103757738A (zh) * 2013-10-22 2014-04-30 福建锦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锦纶6凉爽玉纤维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21824A3 (ko) 2016-05-19
KR101515208B1 (ko) 2015-04-24
WO2016021824A2 (ko) 2016-02-11
CN105332074B (zh) 2018-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32074A (zh) 利用包含于天然矿物的矿物界索玛瑅量子能量生物体融合母料片的多功能纤维制造方法
CN103097515B (zh) 用在沼气装置、发酵和分离工艺中的磁性玻璃微粒
CN101700925B (zh) 去除水中放射性物质的生物复合纳米净水材料的制备方法
Abalymov et al. Live‐Cell Imaging by Confocal Raman and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Recognizes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Calcium Carbonate Particles in HeLa Cells
CN107548304A (zh) 利用包含于天然矿物的矿物界索玛瑅的多功能天然凝胶及天然粉制造方法
Wu et al. Bio-based polymer nanofiber with siliceous sponge spicules prepared by electrospinning: Preparation, characterisation, and functionalisation
CN107311145A (zh) 一种以蚕沙为原料制备荧光碳点的方法及其制备的荧光碳点
Calatayud et al. Biocompatible Probes based on rare-earth Doped Strontium Aluminates with long-lasting Phosphorescent Properties for in Vitro Optical imaging
CN103416436A (zh) 一种制备Ag/AgCl/PDDA/GE抗菌和杀菌复合材料的方法
Periasamy et al. Extraction and biocompatibility analysis of silica phytoliths from sorghum husk for three-dimensional cell culture
Li et al. Conversion of Calcined Eggshells into Flower‐Like Hydroxyapatite Agglomerates by Solvothermal Method Using Hydrogen Peroxide/N, N‐Dimethylformamide Mixed Solvents
Askari et al. Biosynthesis of antibacterial silver nanoparticles using Astragalus verus Olivier
Bower et al. An experimental look at the taphonomy of cyanobacterial mats in siliciclastic sediments
CN107723320A (zh) 一种直接制备晶体红曲橙色素的方法
CN101560089A (zh) 一种紫砂陶器功能后整理方法
Nedkov et al. Biogenic nanosized iron oxides obtained from cultivation of iron bacteria from the genus Leptothrix
Angelova et al. Investigation of iron-containing products from natural and laboratory cultivated Sphaerotilus-Leptothrix bacteria
CN110194447A (zh) 采用脱氧核糖核酸为前驱体合成石墨烯量子点的方法
Hafeez et al. Structural and b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biogenically synthesized titanium dioxide nanoparticles: Calcin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US9193949B1 (en) Method of making a three-dimensional scaffold for three-dimensional cell culture
Omoregie et al. Dairy manure pellets and palm oil mill effluent as alternative nutrient sources in cultivating Sporosarcina pasteurii for calcium carbonate bioprecipitation
Cui et al. Stable isotope-labeled single-cell raman spectroscopy revealing function and activity of environmental microbes
US20110143390A1 (en) Method for testing drug sensitivity and device used therefor
Biliani et al. Formation of algal flocs from activated sludge in synthetic medium and secondary treated wastewater
CN112725232A (zh) 一种培养高含量藻蓝蛋白的螺旋藻的培养基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5

Address after: Room 330, Building 1, No. 6 Yumin 6th Street, Xiangwei, Dala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oma Magen (Dongguan)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Dong'an District, Anyang City, Gyeonggi Province,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Li Zhongdou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