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25470A - 一种白术根腐病防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白术根腐病防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25470A
CN105325470A CN201510756547.9A CN201510756547A CN105325470A CN 105325470 A CN105325470 A CN 105325470A CN 201510756547 A CN201510756547 A CN 201510756547A CN 105325470 A CN105325470 A CN 1053254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vention
root rot
atractylodes rhizome
bighead atractylodes
ro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5654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殿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75654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2547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3254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54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术白腐病防治方法,涉及中药材病害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防治药剂由微生物菌剂和植物源杀菌剂组成,根据白术根腐病病原菌的侵染特点和病害循环特点,确定了7月份为最佳白术白腐病的防治时间;本发明的防治方法将各药物施入到白术患病部位,不仅可以明显改善土壤的通气等物理性质,而且药剂作用于患病根部后,明显抑制患病部位的进一步发展,根系的吸收肥水能力得以改善,产生新的侧根,地上部的叶片逐渐由黄色变浅绿色,恢复或基本恢复至正常生长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白术根腐病防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白术根腐病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白术(zhú),拉丁学名Atractylodesmacrocephala;别名桴蓟,于术,冬白术,淅术,杨桴,吴术,片术、苍术等,属于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凉爽气候,以根茎入药,具有多项药用功能;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山区湿地。《神农本草经》: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一名山蓟,生山谷;《长沙药解》:味甘、微苦,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补中燥湿,止渴生津,最益脾精,大养胃气,降浊阴而进饮食,善止呕吐,升清阳而消水谷,能医泄利。白术根腐病主要危害根部,病菌从根部侵入;为白术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产区发生较普遍,严重发生年份产量损失可达50%以上,并使产品质量明显下降。病原物(pathogen),尖镰孢(FusariumoxysporumSchl),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子目,瘤座孢科、镰刀菌属。菌丝无色,多隔膜,气生菌丝棉絮状。大型分生孢子长柱形,两端较钝,微弯或正直,足细胞较明显,大孢子多隔,一般为3个隔膜,少数5个隔膜,大小为19.9-23.2μmx2.21-3.7μm。小型分生孢子椭圆形,无色单胞,大小为6.6-8.8μm×1.98-2.2μm。病菌以菌丝体在种苗、土壤和病残中越冬成为翌年病害的初侵染来源。病菌可借助于风雨、地下有害生物、农事操作传播为害,分生袍子在再侵染中作用不大。发病条件(epidemicfactor),该病在浙江一般于4月下旬开始发生,6-7月为发病盛期。在发病期雨量多,相对湿度大,是根腐病蔓延的重要条件。蛴螬等地下害虫及根部线虫的为害会加剧白术根腐病的发生;此外,病害与土壤、地势、地形和施肥均有一定的关系。目前,白术根腐病采用的防治方法为:物理方法:选用抗根腐病品种;选用无病术根至关重要并用新高脂膜拌种(可与种衣剂混用),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与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提倡与水稻等轮作效果更好;提倡施用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科学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注意排灌结合,提高植株自身抗病能力,喷施药材根大灵。化学防治方法:1、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撒生石灰消毒,根据植保要求喷施针对性药剂经行防治,隔10天左右1次,视病情防治2—3次,同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强药效,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巩固防治效果。药剂防治:(1)土壤消毒;在移栽前用10%放线酮和细土拌匀放人穴内;(2)种苗处理,用25x10-6的农抗101、农抗102或402抗菌剂浸种苗10分钟,凉干后再移栽;(3)发病初期用25%多菌灵粉剂1:1000倍浇灌病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术根腐病的防治方法;该方法根据白术根腐病病原菌的侵染特点和病害循环特点,通过确定防治药剂和防治时间来防治病害的发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提出具体的技术方案:
一种白术根腐病的防治方法,由微生物菌剂和植物源杀菌剂组成的防治药剂,根据在气温16-28℃为病害的发生温度,在4月中下旬开始发病,6-8月为发病盛期,8月以后逐渐减轻;并且随着发病期间雨量多、相对湿度大、蛴螬等地下害虫及根结线虫危害会加剧白术根腐病的发生特点,分别在4月初和6月初、7月中旬进行重点防治。
所述白术根腐病的防治药剂,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的:微生物菌剂15-25份、腐植酸2-5份、硫磺粉2-5份、硫酸锌2-5份、草木灰2-5份、苦楝叶2-5份、维生素2-5份、甲壳素2-5份、牡丹皮3-5份、黄芩素2-4份、聚氧乙烯基烷基芳基醚3-6份、聚乙烯醇2-4份、胺鲜酯1-4份、土耳其红油4-7份、二甲基甲酰胺2-4份和水32-35份。
进一步,所述的微生物菌剂为:灰色链霉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与两种菌总重量10-15倍的麸皮或草碳土混合制得,所述灰色链霉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按重量份数计,灰色链霉菌∶枯草芽孢杆菌=5-7:3-5。
进一步,所述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1)将灰色链霉菌,枯草芽孢杆菌分别培养,待枯草芽孢杆菌菌液中菌数达到2-8×108个/mL,灰色链霉菌菌液中菌体湿重达到20-30g/L;将上述各菌种分别过滤或离心得到菌体,待用。
进一步,所述的培养灰色链霉菌的培养基为淀粉20g,硫酸镁0.5g,硝酸钾1-1.5g,氯化钠0.5-1.0g,磷酸氢二钾0.5-1.0g,硫酸亚铁0.01-0.08g,水1000mL,pH7.2-7.4。
进一步,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培养基为牛肉膏3-5g,蛋白胨8-12g,氯化钠3-6g,水1000mL,pH6.8-7.4。
进一步,所述的白腐病防治方法:⑴将各组分按比例准备好后,先在患病白术对应的发黄枯萎的叶片下面,深挖30-50cm,能发现患病的根系,然后顺着根系挖出病土,单独用铁皮箱存放,消毒后盖上盖子以防病菌传播,再用多菌灵兑水浇入患病根部;⑵经7-10d后,将络氨铜兑水在同一施药部位浇灌;⑶再7-10d后,再将腐殖酸、硫磺粉、硫酸锌、草木灰、粉碎的苦楝叶和维生素素B2混合物,施入在同一施药部位,最后立即用另外健康无病好土把白术根埋好即可。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
⑴本发明将上述各药物施入到白术患病部位,不仅可以明显改善土壤的通气等物理性质,而且药剂作用于患病根部后,明显抑制患病部位的进一步发展,根系的吸收肥水能力得以改善,产生新的侧根,地上部的叶片逐渐由黄色变浅绿色,恢复或基本恢复至正常生长状态。
⑵本发明的防治药剂,对人体无害,不污染环境,可以解决化学农药污染带来的环境问题。同时菌种施入土壤后可以定殖、存活,对改善土壤质量,降低白术病害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发病较轻的白术为例,取每株白术用药量为1.0kg,药剂中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微生物菌剂15份、腐植酸2份、硫磺粉3.5份、硫酸锌5份、草木灰5份、苦楝叶2份、维生素2.5份、甲壳素4.5份、牡丹皮3.5份、黄芩素2.5份、聚氧乙烯基烷基芳基醚4份、聚乙烯醇4份、胺鲜酯4份、土耳其红油4份、二甲基甲酰胺3份和水32份。
微生物菌剂由灰色链霉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两种菌总重量10倍的麸皮混合制得。
微生物菌剂制备:
1)微生物斜面种子的制备:将放线菌灰色链霉菌的菌丝或孢子接种到高氏培养基斜面上,25℃培养7天后获得种子斜面;高氏培养基配方为淀粉2克,硫酸镁0.05克,硝酸钾0.1克,氯化钠0.05克,磷酸氢二钾0.05克,硫酸亚铁0.001克,琼脂2克,水100ml,pH7.2。将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菌体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斜面上,28℃培养1天后获得种子斜面;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为牛肉膏0.3克,蛋白胨1克,氯化钠0.5克,琼脂2克,水100ml;
2)微生物液体种子的培养:将放线菌灰色链霉菌斜面种子转接到盛有高氏培养基的三角瓶液体中,于200r/min,28℃培养7天。将细菌枯草芽孢杆菌斜面种子转接到承有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三角瓶中,于200r/min,37℃培养2天,得到液体种子。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为牛肉膏0.3克,蛋白胨1克,氯化钠0.5克,水100ml;
3)生物体扩大培养:将放线菌液体种子接入20-50升全自动发酵罐,培养基为高氏培养基,接种量为10%,28℃培养7天,使菌液中菌体湿重达到25克/L。将细菌液体种子转接入20-50升全自动发酵罐,培养基为PDB培养基,接种量为10%,200r/min,37℃培养2天,得到大量的微生物菌体,菌液中菌种达到4×108个/mL;
4)微生物菌剂:将上述液体扩大培养后两种微生物菌体分别用板框过滤的方法收集菌体,将过滤后两种菌体按照重量比5∶3的比例混合。然后在上述菌体中加入菌体混合后10倍重量的麸皮,混合均匀,得到微生物菌剂。
防治方法:使用时,将药剂各成分按各质量份数准备好后,先在患病白术对应的发黄枯萎的叶片下面,挖30-50cm,可发现患病的根系,然后顺着根系挖出病土,单独用铁皮箱存放,喷10%福尔马林消毒并盖上盖子,再用多菌灵兑用水量一半的水浇入患病根部,7-10天后再用络氨铜兑用水量一半的水再浇灌患病根部,7-10天后再把其他药物包括腐殖酸、硫磺粉、硫酸锌、草木灰、苦楝叶和维生素B2等混合均匀,撒入患病根系周围土壤中,立即用另外健康无病好土。
实施例2
以发病较重且土壤较为贫瘠的白术为例,取每株白术用药量为1.0kg,药剂中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微生物菌剂25份、腐植酸5份、硫磺粉4.5份、硫酸锌3.5份、草木灰4.8份、苦楝叶5份、维生素3.8份、甲壳素4.2份、牡丹皮4.2份、黄芩素3.5份、聚氧乙烯基烷基芳基醚3.5份、聚乙烯醇4份、胺鲜酯4份、土耳其红油4份、二甲基甲酰胺4份和水35份。
微生物菌剂由灰色链霉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两种菌总重量15倍的草碳土混合制得。
微生物菌剂制备方法与白术白腐病的防治方法同实施例1一致。
试验例
白术白腐病的防治效果测定试验
选择患根腐病白术60株,分成2组,每组30株,分别施用本发明药剂、40%根腐宁、50%多菌灵各10株,施药后观察,叶片变绿情况,两组数据平均,叶片变绿的比例如表1
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利用本发明药剂治疗患根腐病白术的效率远远大于40%根腐宁和50%的多菌灵,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Claims (6)

1.一种白术根腐病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白术根腐病的防治药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微生物菌剂15-25份、腐植酸2-5份、硫磺粉2-5份、硫酸锌2-5份、草木灰2-5份、苦楝叶2-5份、维生素2-5份、甲壳素2-5份、牡丹皮3-5份、黄芩素2-4份、聚氧乙烯基烷基芳基醚3-6份、聚乙烯醇2-4份、胺鲜酯1-4份、土耳其红油4-7份、二甲基甲酰胺2-4份和水32-3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术根腐病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微生物菌剂为:灰色链霉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与两种菌总重量10-15倍的麸皮或草碳土混合制得,所述灰色链霉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按重量份数计,灰色链霉菌∶枯草芽孢杆菌=5-7: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术根腐病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1)将灰色链霉菌,枯草芽孢杆菌分别培养,待枯草芽孢杆菌菌液中菌数达到2-8×108个/mL,灰色链霉菌菌液中菌体湿重达到20-30g/L;将上述各菌种分别过滤或离心得到菌体,待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白术根腐病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灰色链霉菌的培养基为淀粉20g,硫酸镁0.5g,硝酸钾1-1.5g,氯化钠0.5-1.0g,磷酸氢二钾0.5-1.0g,硫酸亚铁0.01-0.08g,水1000mL,pH7.2-7.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白术根腐病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枯草芽孢杆菌培养基为牛肉膏3-5g,蛋白胨8-12g,氯化钠3-6g,水1000mL,pH6.8-7.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术根腐病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白腐病防治方法:⑴将各组分按比例准备好后,先在患病果树对应的发黄枯萎的叶片下面,深挖30-50cm,能发现患病的根系,然后顺着根系挖出病土,单独用铁皮箱存放,消毒后盖上盖子以防病菌传播,再用多菌灵兑水浇入患病根部;⑵经7-10d后,将络氨铜兑水在同一施药部位浇灌;⑶再7-10d后,再将腐殖酸、硫磺粉、硫酸锌、草木灰、粉碎的苦楝叶和维生素素B2混合物,施入在同一施药部位,最后立即用另外健康无病好土把白术根埋好即可。
CN201510756547.9A 2015-11-09 2015-11-09 一种白术根腐病防治方法 Pending CN1053254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56547.9A CN105325470A (zh) 2015-11-09 2015-11-09 一种白术根腐病防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56547.9A CN105325470A (zh) 2015-11-09 2015-11-09 一种白术根腐病防治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25470A true CN105325470A (zh) 2016-02-17

Family

ID=55276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56547.9A Pending CN105325470A (zh) 2015-11-09 2015-11-09 一种白术根腐病防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2547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70342A (zh) * 2016-06-02 2016-11-09 蚌埠市燕山草莓专业合作社 一种利用棉籽饼制备的草莓根腐病防治剂
CN107027558A (zh) * 2017-04-14 2017-08-11 成都众宜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川芎根腐病的防治方法
CN107881128A (zh) * 2017-10-27 2018-04-06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 一株防治白术根腐病的菌株bzjn1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243695A (zh) * 2018-01-19 2018-07-06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一种猕猴桃根腐病防治药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10234228A (zh) * 2016-09-14 2019-09-13 格雷斯培育有限公司 包含非-致病细菌的组合物及保护植物和动物宿主免于真菌、细菌和病毒疾病的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70342A (zh) * 2016-06-02 2016-11-09 蚌埠市燕山草莓专业合作社 一种利用棉籽饼制备的草莓根腐病防治剂
CN110234228A (zh) * 2016-09-14 2019-09-13 格雷斯培育有限公司 包含非-致病细菌的组合物及保护植物和动物宿主免于真菌、细菌和病毒疾病的方法
CN107027558A (zh) * 2017-04-14 2017-08-11 成都众宜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川芎根腐病的防治方法
CN107881128A (zh) * 2017-10-27 2018-04-06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 一株防治白术根腐病的菌株bzjn1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243695A (zh) * 2018-01-19 2018-07-06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一种猕猴桃根腐病防治药剂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06495B (zh) 利用外来入侵杂草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CN105325470A (zh) 一种白术根腐病防治方法
CN105123224A (zh) 一种油用牡丹高产栽培方法
CN103875491B (zh) 一种有机香米种植方法
CN105660239B (zh) 紫山药育苗栽培基质及其育苗方法
CN107960256A (zh) 一种柑橘与柠檬香茅草套种的方法
CN106278665A (zh) 一种优质有机肥料
CN103145497B (zh) 一种菌糠+amf新型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633941B (zh) 生物农药梧宁霉素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6748463A (zh) 一种茶叶的生态循环种植方法
CN108055958A (zh) 一种在柑橘园内套种薄荷的方法
CN106857141A (zh) 一种防治柑橘黄龙病的方法及试剂套装
CN104255353A (zh) 一种长山药栽培用有机覆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718978A (zh) 一种桂南地区长豇豆设施绿色栽培方法
CN106577097A (zh) 一种柑桔种植方法
CN105145641A (zh) 一种含哈茨木霉菌和壳寡糖的颗粒剂
CN101781565B (zh) 一种含有拟康氏木霉的多功能生物制剂
CN106365729A (zh) 一种克服三七重茬障碍的土壤修复有机肥、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5145195A (zh) 一种番茄青枯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CN105175165A (zh) 一种纹党参抗重茬专用肥
CN107382511A (zh) 一种防治黄瓜枯萎病的中草药发酵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74837B (zh) 一种腊梅多元有机复合肥
CN104885857A (zh) 喀斯特石漠化山地佛手瓜的栽培方法
CN104705026A (zh) 一种增产抗病小麦种植方法
CN109328939A (zh) 一种人工松树林下有机滇黄精的规模化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