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21771B - 一种接触器、接触器组件及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触器、接触器组件及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21771B
CN105321771B CN201410381422.8A CN201410381422A CN105321771B CN 105321771 B CN105321771 B CN 105321771B CN 201410381422 A CN201410381422 A CN 201410381422A CN 105321771 B CN105321771 B CN 1053217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circuit
control circuit
contactor
iron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814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21771A (zh
Inventor
周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8142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21771B/zh
Priority to KR1020150110086A priority patent/KR20160016721A/ko
Priority to EP15179680.2A priority patent/EP2983187B1/en
Priority to US14/818,556 priority patent/US9916951B2/en
Publication of CN1053217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17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217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177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lay Circuit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接触器、接触器组件及控制电路,接触器包括开关机构、铁芯和铁芯位置测量电路,铁芯位置测量电路包括:激励信号产生电路和感测电路,感测电路根据不同的电感值来判断铁芯的位置;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接触器的操作,接触器包括开关机构和铁芯,铁芯的周围环绕有线圈驱动铁芯做往返运动,从而将工作回路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包括工作控制电路、铁芯位置测量电路、控制器等。本发明控制电路利用铁芯在线圈中的不同位置会使线圈产生不同的电感这一特性,通过测量该电感的变化量测量铁芯的位置。

Description

一种接触器、接触器组件及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触器、接触器组件及控制电路,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接触器,以及感测接触器中的线圈电感随铁芯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接触器或继电器通常用来通断或控制工作电路。如,接触器设置有线圈和动、静触头。接触器线圈中通过电流时即可产生磁场,使动、静触头闭合,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
由于频繁接通和断开,高压大电流的接触器或继电器的电流导通触点会因为过流、高温电弧破坏或长期应用老化等原因造成焊接粘连,从而使接触器或继电器的动触点失去控制而失效。对于低压的继电器或接触器,一般电路可以很简单的直接从电路监控这种失效。但对于高压大电流接触器,则不方便直接进行电路监控。
业界一般通过在接触器的动触点端并联一辅助触点并使其与主触点绝缘隔离,进而通过监控该辅助触点的通断的方式,来判断主触点的通断。另外业界也有通过增加非接触式的磁性霍尔开关的方式,来感测主触点的位置或通断。这些方式虽然客户方面应用简单,但接触器成本及产品维护成本相对较高,并且磁性霍尔开关在继电器或接触器大电流导通时,也易受磁力线的干扰,这不能满足接触器控制的需要。而且,随着接触器各种控制功能的增加,对其触点的有效控制有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解决以上某一问题,提供一种接触器、接触器组件和与之配套的控制电路。本发明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一种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接触器的操作,接触器包括铁芯和铁芯周围环绕设置的线圈;所述控制电路包括铁芯位置测量电路,所述铁芯位置测量电路包括:
激励信号产生电路,与所述线圈连接,可向线圈输出激励信号,使得线圈产生电感,随着所述铁芯的不同位置,线圈产生不同的电感值;
感测电路,与所述线圈连接,用于测量线圈所产生的电感值;
所述感测电路根据不同的电感值来判断铁芯的位置。
以及
第一种接触器,接触器带有线圈,还包括:
前述的控制电路,所述的控制电路与所述线圈连接。
以及
一种接触器组件,包括前述的接触器;和
连接器;
所述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连接器上,并与所述连接器连接成一体。
以及
一种连接器,其上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可连接至接触器中的线圈,用于控制接触器的操作;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工作控制电路,用于向接触器提供工作电流;
所述工作控制电路包括:
PWM节电电路,所述PWM节电电路连接所述接触器;
在接通所述接触器时,所述PWM节电电路向接触器提供有预先设定占空比的信号;
在接通所述接触器后,所述PWM节电电路维持所述接触器接通状态时,向接触器提供占空比较小的信号,以减小功耗。
以及
一种连接器及接触器组件,包括接触器,所述接触器带有线圈,所述接触器还包括:
前述的连接器,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线圈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1、本发明利用铁芯在线圈中的不同位置会使线圈产生不同的电感这一特性,用测量该电感的变化量来测量铁芯的位置,电路结构简单,感测准确。
2、本发明的激励信号产生电路每次在工作回路断开状态时,向线圈输出激励信号,由感测电路感测铁芯的位置判断触点是否发生粘连,增强接触器的可靠性。
3、本发明将工作控制电路从接触器上或内部转移到连接器上,避免了接触器内部对工作线路的电磁干扰的同时,释放了接触器的有限空间,提高了接触器整体的防护等级,扩展了接触器的物理局限性,增强其散热性的同时减小了接触器的体积。
4、本发明设有铁芯位置测量电路和工作控制电路,通过选择电路可以控制接触器的工作状态和检测状态,保证接触器处于安全的工作状态。
5、本发明在连接器上集成有I/O总线(如LIN总线传送协议等),不仅能达到控制电路中各电路的相互通讯,还能保证接触器与外界的有效通讯,并方便集成其他应用。
6、本发明将PWM节电电路集成在连接器上,减小了接触器的平均驱动电流的同时减少了接触器本身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接触器20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接触器20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接触器20的动、静触点接触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接触器20的动、静触点分离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接触器20的动、静触点未发生粘连的触点位置示意图;
图4B为接触器20的动、静触点发生粘连后的触点位置示意图;和
图5为铁芯24如图4A中的正常位置和图4B中的异常位置时的线圈22的两条充电曲线的示意图;和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接触器组件100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考具体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其示例。在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方向性术语,诸如“顶部”、“底部”、“上方”、“下方”、“左边”、“右边”等参考附图所描述的方向来使用。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部件可被设置成许多不同的方向,因此方向性术语被用作辅助说明的目的而绝不是限制。尽可能地,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或相似的标记和符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接触器20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接触器(或继电器)20包括与接触器20相连的控制电路10。接触器20具有接触器壳体21(见图3A-3B),壳体21上设置有接线端23,连接至一工作回路。壳体21内设有线圈22、铁芯24、开关机构26和动、静触点28,29。静触点29与接触器壳体21上的接线端23相连接,形成工作回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接触器20的铁芯24的周围环绕着线圈22。当线圈22通电(或断电)时产生(或消失)磁力驱动(或吸引)铁芯24做往返运动(线圈22断电时由释放弹簧推动),使接触器20内部的动、静触点28,29接触或分开,从而闭合或断开开关机构26。闭合或断开开关机构26用以控制工作回路的接通或断开。
控制电路10包括控制器15、铁芯位置测量电路16、选择电路17、工作控制电路18、及I/O总线19(如LIN总线等)。控制器15设有MCU(Micro Control Unit,微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或其它控制单元。铁芯位置测量电路16连接至接触器20中的线圈22,并包括激励信号产生电路162和感测电路164。工作控制电路18连接至接触器20中的线圈22,并包括PWM(PulseWidth Modulation,脉宽调制)节电电路184和电源管理电路182。控制器15同时连接铁芯位置测量电路16、选择电路17和工作控制电路18,并控制铁芯位置测量电路16、选择电路17和工作控制电路18的工作状态以及彼此之间的信号通信。铁芯位置测量电路16和工作控制电路18通过选择电路17连接到接触器20。I/O总线19连接控制器15,实现接触器20、控制器15、选择电路17、铁芯位置测量电路16和工作控制电路18等与外界的高速通讯。
选择电路17,连接铁芯位置测量电路16和工作控制电路18,根据控制器15的指令,选择电路17在不同时刻分时的将工作控制电路18(工作状态)和铁芯位置感测电路16(检测状态)切换到与线圈22连接。例如,当要使工作控制电路18进入工作状态时,选择电路17将工作控制电路18闭合,将铁芯位置感测电路16断开,控制器15发出指令使工作控制电路18给线圈22供电形成工作回路,线圈22通电产生磁力,推动铁芯24运动将接触器20内部的动触点28与静触点29(见图3A、图3B)接触,闭合开关机构26,接通工作回路工作。
当需要检测铁芯24的位置使铁芯位置感测电路16进入检测状态时,选择电路17将工作控制电路18断开,将铁芯位置感测电路16闭合,铁芯位置感测电路16闭合与线圈22及感测电路164形成回路;此时,控制器15向激励信号产生电路162发出指令使其产生脉冲检测信号发给线圈22,之后感测电路164检测经线圈22返回的脉冲检测信号(激励信号),并根据返回的脉冲检测信号判断线圈22的自身电感是否发生变化,从而检测接触器20的铁芯24是否有位移量。
在工作状态时,控制器15指令选择电路17将工作控制电路18与线圈22闭合,将铁芯位置感测电路16断开。工作控制电路18与线圈22连接形成回路,在启动铁芯24的瞬间,控制器15向电源管理电路182发出指令,通过PWM节电电路184向线圈22输出一个有预先设定占空比的启动电流信号将铁芯24驱动让接触器20接通高压工作回路,此后,控制器15向电源管理电路182发出指令,通过PWM节电电路184提供一个稳定占空比较小的工作电流,使得接触器20保持接通状态。电源管理电路182在此过程中控制PWM节电电路184的工作状态,同时将来自电力供给端口151(见图2,由工作电源40提供电力)的电压有效分配给PWM节电电路184使之按照控制器15的指令工作。接触器20在工作状态不需要高能量的电信号用来维持接通状态,提供比启动电流占空比较小的工作电流即可使接触器20在长时间工作,以降低能耗,节省电力。
在工作状态中,接触器20工作过程中,长时间的高压通电可能导致铁芯24远端的动触点28与一对静触点29焊接粘连,因此当驱动电流断开,线圈22断电,磁力消失,铁芯24无法弹回到初始位置,接触器20失效。另一种情形,动触点28与一对静触点29没有发生粘连,但铁芯24卡合在弹回路径途中,没有回到初始位置,此时接触器20也处于异常位置。这两种情形下,因铁芯24的位置相对于初始位置已经改变,会导致线圈22的自感系数相对于铁芯24在初始位置时发生变化。
在检测状态时,控制器15的指令选择电路17将铁芯位置测量电路16与线圈22闭合,选择电路17将工作控制电路18断开。激励信号产生电路162与线圈22及感测电路164连接形成回路。激励信号产生电路162向线圈22输出激励信号,使得线圈22产生电感,感测电路164测量线圈22所反馈回来的电感值。随着铁芯24的不同位置,线圈22产生不同的电感值;感测电路164根据不同的电感值来判断铁芯24的位置,将测得的不同的位置状态发动给控制器15通过I\O总线输出,或者由控制检测输出端152输出。
铁芯24位置检测的原理在于:铁芯24处于异常位置(包括粘连)时,因与初始位置的位置不同,会影响线圈22的自感系数,线圈22即产生与初始位置时不同的电感值,不同的电感值的线圈的充放电时间是不同的,激励信号产生电路162向线圈22输出激励信号对线圈22进行充电,因自感线圈22会放电,感测电路164通过接收线圈22一次充放电时间即可判断线圈的自感值,比对不同的电感值即可判断铁芯24的位置。在此过程中,有外接的工作电源40(如图2)提供电力,控制器15通过控制激励信号产生电路162,将来自工作电源40的电力以激励信号的方式发送给线圈22。
在图1中,控制电路10包括的I/O总线19、控制器15、接触器20、选择电路17、铁芯位置测量电路16和工作控制电路18等全部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印刷电路板安装在连接器60(见图6)上,控制电路10通过插头(如图2、图6中141、142)与接触器20的线圈22相连。事实上,其它类型的通讯总线协议也同样适用,例如CAN总线。
在此之前因为接触器模具开模难度(成本)和芯片技术的局限性,所有控制电路都集成在接触器内部,这种方式会导致接触器体积较大,同时散热性差,内部通电线圈会对控制电路产生电磁干扰;随着开模工艺的突破、芯片技术的发展以及顺应接触器设计的趋势,将工作控制电路设置在连接器内,这种方式避免了接触器内部对工作线路的电磁干扰的同时,释放了接触器的有限空间,扩展了接触器的物理局限性,增强其散热性的同时减小了接触器的体积,增强了其防水性能,更重要的是将需要定制的不同功能集成在连接器上,而统一接触器自身的外观和型号,以满足使用不同厂家的需求。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接触器20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接触器(或继电器)20包括与接触器20相连的控制电路10。控制电路10通过插头(141、142)与接触器20的线圈22连接,控制电路10包括控制器15、铁芯位置测量电路16、选择电路17、工作控制电路18、I/O总线19、工作电源40等。其中的接触器20、控制器15、铁芯位置测量电路16、工作控制电路18、I/O总线19、工作电源40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结构和功能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选择电路17的结构和工作方式:选择电路17的结构包括第一二极管190和第二二极管192。第一二极管190连接在PWM节电电路184的输出端与线圈22的输入端之间,第一二极管190的正极与PWM节电电路184的输出端相连,第一二极管190的负极与线圈22的输入端相连;第二二极管192连接在铁芯位置测量电路16与线圈22的输入端之间,第二二极管192的正极连接激励信号产生电路162的输出,第二二极管192的负极连接线圈22的输入端;线圈22的输出端同时连接PWM节电电路184的输入端和感测电路164的输入端。
其工作状态与图1中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二实施例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分时地控制铁芯位置测量电路16和工作控制电路18与线圈22连接。具体描述如下:
首先,当需要线圈22进入工作状态接通工作回路时,控制器15向工作控制电路18发出指令,由电源管理电路182控制PWM节电电路184发出有预设占空比的启动电流启动接触器20,此时,启动电流通过PWM节电电路184的输出端经过第一二极管190的正极经负极流向线圈22的输入端,因第二二极管192的负极与线圈22相连,故启动电流不会流向激励信号产生电路162;启动电流通过插头141流经线圈22后经插头142流回PWM节电电路184的输入端形成回路。当铁芯24被推动闭合工作回路后,控制器15向工作控制电路18发出指令改变(减小)PWM节电电路184输出电流的占空比,节省电力。当需要断开工作回路时,控制器15向工作控制电路18发出指令,由电源管理电路182控制PWM节电电路184停止向线圈提供电流,工作控制电路18停止工作,从而铁芯24失去推力被(弹簧)弹回,动、静触点28、29分离,工作回路断开。
然后,当需要铁芯位置测量电路16进入检测状态时,控制器15向激励信号产生电路162发出指令,在工作控制电路18停止供电瞬间,由激励信号产生电路162向线圈22发出激励信号,激励信号从第二二极管192的正极流入,经过负极流向线圈22的输入端,因第一二极管190的负极连接线圈22的输入端,故激励信号不会经第一二极管190流向PWM节电电路184,激励信号通过插头141流经线圈22后经插头142流回感测电路164的输入端形成回路,感测电路164感测线圈22的充放电时间以测量铁芯24的位置,并将位置信号通过检测状态输出反馈给控制器15,再通过I/O总线19与外部的车辆ECU通讯。第二实施例中采用两个单向二极管替代第一实施例中的选择电路17,直接控制铁芯位置测量电路16和工作控制电路18的分时工作,结构设计更简单,制造成本更为低廉。
第二实施例中的控制电路10与第一种实施例同样地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印刷电路板设置在连接器60上(见图6),通过插头(141、142)与接触器20的线圈22连接。连接器60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加载不同的功能电路(或模块),一般采用内置有印刷电路板的密封或非密封可分离插件,插件结构只要空间尺寸足够容纳所需要的PCB电路板即可。
图3A-图3B为发明接触器2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3A-图3B所示,接触器20中包括有壳体21、铁芯24,铁芯24设置在活塞25内上下(往返)移动,线圈22环绕在铁芯24外围,控制电路10(如图1-2)通过导线30与线圈22相连。铁芯24远端上设置有开关机构26,开关机构26的一侧设有一对动触点28,工作回路上设有一对静触点29,并与动触点28相对应。壳体21上设置有接线端23(又如图6),接线端23与静触点29连通,用于外接工作回路。
如图3A所示,当工作电流流过线圈22时,线圈22产生磁场,在磁吸力的作用下可以带动铁芯24上移,将动触点28与静触点29接触。即当对线圈22通电时,铁芯24移向静触点29,动触点28与静触点29接触,接通接触器20控制的工作回路。
如图3B所示,当工作电流对线圈22断电时,铁芯24离开静触点29,动触点28与静触点29断开,即断开接触器20控制的工作回路。工作回路的长时间通电会导致动触点28(铁芯24与之一起)与静触点29粘连,当线圈22断电时无法回到正常位置,工作回路无法断开,接触器20失效。事实上,铁芯24即使未发生粘连,但未完全回到初始位置,通过与线圈22相连的激励信号产生电路162和感测电路164同样也可以检测出来。
图4A为接触器20的触点未发生粘连的触点位置示意图。如图4A所示,包括铁芯24,铁芯24周围环绕的线圈22,铁芯24远端设有开关机构26,开关机构26一侧设有一对动触点28,工作回路上设有与动触点28向相对应的一对静触点29,需要接通时,铁芯24移动将动触点28和静触点29接触,通过开关机构将工作回路接通。工作回路长时间通电会使动触点28和静触点29粘连而无法分离,导致工作回路无法断开,接触器失效。图中,静触点29未发生粘连时,线圈22断电后,铁芯24回到起始位置,带动开关机构26回位,动触点28与被控装置侧的一对静触点29分离。
图4B为接触器20的触点发生粘连后的触点位置示意图。如图4B所示,动触点28与静触点29发生粘连,线圈22断电后,铁芯24不能回到起始位置,动触点28与被控装置侧的一对静触点29仍连接在一起,工作回路中仍有电流流过,接触器20失效。
图5为铁芯24如图4A中的铁芯24正常位置状态和图4B中的异常位置状态时的线圈22的两条充电曲线的示意图。
本发明可以用多种方法测量电感,本实施例通过测量线圈的充放电时间来测量电感。如图5所示,在图4A所示铁芯24的正常状态下,铁芯24可以回到正常位置,线圈22的自感系数较大,电流变化较慢,测得的线圈22的充电时间为t2,可设定为期望值。当如图4B所示,动触点28发生粘连时,线圈22的自感系数较小,电流变化较快,测得线圈22的充电时间为t1。如果规定动触点28正常状态下的线圈22的充电时间t2,并且设为期望值;此后,再将测得的线圈22中的充电时间t1与预期的充电时间t2比较,如果相同或者在期望值预定的范围内,则判断动触点28未发生粘连,铁芯24处于正常状态。若与期望值不同或超出期望值预定范围,则判断铁芯24的位置处于异常状态,其中,若t1与t2的差值处于一个最大值,即可判断动触点28发生粘连,在此之间的异常状态,可以判断铁芯24未回到初始位置,但也未发生粘连。
本发明利用线圈的自感系数会因为铁芯插入位置不同而变化这一特性,将其应用于感测铁芯自身的位置,并且设计了简单易行、宜于扩展的位置感测电路,不仅接触器制造成本和维修成本都降低,而且还可以在该电路的基础上使连接器同时具有电子节电功能,以及实现对接触器的电平触发或LIN总线(或其他通讯总线)控制驱动,更方便客户的应用。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接触器组件100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接触器组件100包括接触器20和与接触器20连接的连接器60,接触器20中包括线圈22、铁芯24、开关机构26、接线端23。控制电路10(如图1-2)通过导线30与线圈22相连。连接器60中(上或内)有,控制电路10包括电源管理电路182、PWM节电电路184、测量电路164、激励信号产生电路162、控制器15、I\O总线19,控制检测输出152等。控制电路10通过插件141、142与接触器20的线圈22可拆分地连接。控制电路10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印刷电路板设置在连接器60上。连接器60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加载不同的功能电路(或模块),一般采用内置有印刷电路板的密封或非密封可分离插件,插件结构只要空间尺寸足够容纳所需要的PCB电路板即可。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说明书意图覆盖各种改变和变型,如果这样的改变和变型在随附的权利要求和其等同物的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控制电路(10),用于控制接触器(20)的操作,接触器(20)包括铁芯(24)和铁芯(24)周围环绕设置的线圈(22);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10)包括铁芯位置测量电路(16),所述铁芯位置测量电路(16)包括:
激励信号产生电路(162),与所述线圈(22)连接,所述激励信号产生电路(162)在工作回路断开状态时,向线圈(22)输出激励信号,使得线圈(22)产生电感,随着所述铁芯(24)的不同位置,线圈(22)产生不同的电感值;
感测电路(164),与所述线圈(22)连接,用于测量线圈(22)所产生的电感值;
所述感测电路(164)根据不同的电感值来判断铁芯(24)的位置;
将测量所得的电感值与期望值相比,若与期望值相同或在期望值的预定范围内,则判断所述铁芯(24)的位置正常;若与期望值不同或超出期望值预定范围,则判断所述铁芯(24)的位置异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工作控制电路(18),工作控制电路(18)连接所述线圈(22),向线圈(22)提供工作电流,接通所述接触器(20)以闭合工作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10),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测电路(164)通过测量充放电时间,来测量线圈(22)的电感值,从而确定铁芯(24)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10),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测电路(164)测量由线圈(22)所产生的电感变化形成的充放电时间差别来确定铁芯(24)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路(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22)通过所述工作控制电路(18)提供工作电流驱动铁芯(24)做往返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路(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选择电路(17),所述选择电路(17)与所述铁芯位置测量电路(16)和所述工作控制电路(18)相连;
所述选择电路(17)与所述工作控制电路(18)接通时,所述接触器(20)保持接通状态;
所述选择电路(17)与所述铁芯位置测量电路(16)接通时,所述铁芯位置测量电路(16)测试线圈的电感变化值,从而确定铁芯(24)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10),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励信号产生电路(162)在所述线圈(22)从通电状态变化到断电状态时,发送激励信号;
所述感测电路(164)在所述线圈(22)从通电状态变化到断电状态时,确定铁芯(24)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电路(10),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芯(24)的远端上设有开关机构(26),开关机构(26)的一侧有一对动触点(2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电路(10),其特征在于:
当对所述线圈(22)通电时,铁芯(24)移向一对静触点(29),与静触点(29)连通;
当对所述线圈(22)断电时,铁芯(24)离开静触点(29),与静触点(29)断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电路(10),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测电路(164)根据线圈(22)的电感变化量确定铁芯(24)与动触点(28)处于异常位置或正常分离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电路(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铁芯(24)与动触点(28)的所处的异常位置,包括动触点(28)与静触点(29)粘接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控制电路(10),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芯位置测量电路(16)与所述线圈(22)通过连接器(60)相互可拆分地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控制电路(10),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10)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所述线圈(22)通过连接器(60)相互可拆分地连接。
14.一种接触器(20),所述接触器(20)带有线圈(22),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器(20)还包括:
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电路(10),所述的控制电路(10)与所述线圈(22)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10)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所述线圈(22)通过连接器(60)相互可拆分地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接触器(20),其特征在于:
包括开关机构(26)和铁芯(24),所述线圈(22)环绕在所述铁芯(24)的周围,并驱动铁芯(24)做往返运动,以闭合或断开开关机构(26),从而将工作回路接通或断开。
16.一种接触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4-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接触器(20);和
连接器(60);
所述控制电路(10)设置在所述连接器(60)上,并与所述连接器(60)连接成一体。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接触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10)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所述印刷电路板安装在连接器(60)上。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接触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60)通过接插件(141、142)与所述线圈(22)进行连接。
CN201410381422.8A 2014-08-05 2014-08-05 一种接触器、接触器组件及控制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217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81422.8A CN105321771B (zh) 2014-08-05 2014-08-05 一种接触器、接触器组件及控制电路
KR1020150110086A KR20160016721A (ko) 2014-08-05 2015-08-04 콘택터, 콘택터 어셈블리 및 제어 회로
EP15179680.2A EP2983187B1 (en) 2014-08-05 2015-08-04 Contactor, contactor assembly and control circuit
US14/818,556 US9916951B2 (en) 2014-08-05 2015-08-05 Contactor, contactor assembly and control circui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81422.8A CN105321771B (zh) 2014-08-05 2014-08-05 一种接触器、接触器组件及控制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21771A CN105321771A (zh) 2016-02-10
CN105321771B true CN105321771B (zh) 2018-05-15

Family

ID=55248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8142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21771B (zh) 2014-08-05 2014-08-05 一种接触器、接触器组件及控制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217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65089B1 (fr) * 2017-04-11 2019-06-28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Procede de commande d'un appareil de coupure de courant electrique, actionneur electromagnetique comprenant un circuit de mise en oeuvre de ce procede et appareil electrique de coupure comprenant un tel actionneu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6777A (zh) * 2010-05-14 2010-10-20 东南大学 无位置传感器反向弱磁控制的智能永磁接触器
CN103728579A (zh) * 2014-01-15 2014-04-16 大全集团有限公司 交流接触器铁心动态吸力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4067197U (zh) * 2014-08-05 2014-12-31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接触器、接触器组件及控制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70553B1 (ja) * 2012-08-31 2013-12-1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の溶着検出装置及び電磁継電器の溶着検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6777A (zh) * 2010-05-14 2010-10-20 东南大学 无位置传感器反向弱磁控制的智能永磁接触器
CN103728579A (zh) * 2014-01-15 2014-04-16 大全集团有限公司 交流接触器铁心动态吸力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4067197U (zh) * 2014-08-05 2014-12-31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接触器、接触器组件及控制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21771A (zh) 2016-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16951B2 (en) Contactor, contactor assembly and control circuit
CN105984353B (zh) 电池电源整合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油电混合车电源系统
WO2015131718A1 (zh) 电子灭弧装置
CN105448597B (zh) 一种连接器及接触器组件
WO2012130498A3 (de) Steuereinheit
CN203054158U (zh) 一种具有工作状态指示的电弧故障检测装置
CN107275157B (zh) 一种继电器运动部件检测电路及具有该电路的继电器
CN105870687B (zh) 一种具有插头检测功能的电源插座
TW201914195A (zh) 配接器與配接器模組
CN2907093Y (zh) 汽车电子感应开关
CN105321771B (zh) 一种接触器、接触器组件及控制电路
CN202268696U (zh) 检测电源错误接线状况的电接线保护装置
CN204067197U (zh) 一种接触器、接触器组件及控制电路
CN204067196U (zh) 一种连接器及接触器组件
CN105356735B (zh) 一种减小输出电压过冲的开路保护电路
CN104656628A (zh) 用于接触器的烧结检测装置和方法
CN202276030U (zh) 防触电延迟上电插座
CN208862295U (zh) 供电插头和电动汽车充电模块
CN209709300U (zh) 插座
CN204119643U (zh) 一种igbt模块及其应用的电机控制器
CN103264643B (zh) 一种双向dc-dc转换器的模式控制方法
CN106206159A (zh) 一种安全可靠的交流接触器装置
CN205992504U (zh) 一种安全可靠的交流接触器装置
CN104279837A (zh) 电冰箱来电延时无触点保护装置
CN105263762B (zh) 具有可变的点火电流持续时间的电子安全气囊点火回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15

Termination date: 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