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21241A - 一种节能型人脸识别门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型人脸识别门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21241A
CN105321241A CN201510851650.1A CN201510851650A CN105321241A CN 105321241 A CN105321241 A CN 105321241A CN 201510851650 A CN201510851650 A CN 201510851650A CN 105321241 A CN105321241 A CN 1053212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pin
triode
chip
res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5165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Sibot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Sibo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Sibot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Sibo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5165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21241A/zh
Publication of CN1053212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12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型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中央处理器,分别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的人脸图像采集模块、红外开关电路、报警模块、显示模块、存储模块和门禁控制模块,与门禁控制模块相连接的门禁,以及与红外开关电路相连接的电源组成。本发明通过对人脸识别来打开门禁,提高了门禁管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本发明不需要像传统的锁具需使用钥匙打开,作用更加方便。同时,本发明设置有红外开关电路,当有人靠近时才会通电工作,没人靠近则处于断电状态,如此则避免整个系统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而浪费电能。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型人脸识别门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门禁系统,具体是指一种节能型人脸识别门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门锁不断向高科技、智能化方向发展,以生物特征识别结合传统锁具的智能识别系统已经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中,其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这种智能识别系统应用于门禁管理和考勤管理,如IC卡识别系统、指纹识别系统等,但这两者的问题在于安全性和稳定性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IC卡易于丢失或被借用,指纹识别易受指纹变化的影响,这些不稳定因素必然会使系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门禁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不高的缺陷,提供一种节能型人脸识别门禁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节能型人脸识别门禁系统,主要由中央处理器,分别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的人脸图像采集模块、红外开关电路、报警模块、显示模块、存储模块和门禁控制模块,与门禁控制模块相连接的门禁,以及与红外开关电路相连接的电源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开关电路由输入电路,与输入电路相连接的触发电路,与触发电路相连接的振荡电路,以及与振荡电路相连接的单稳态定时电路组成。
所述的输入电路由变压器T,二极管整流器U,三端稳压器U1,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负极则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1,以及一端与三端稳压器U1的GND管脚相连接、另一端则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的电阻R1组成;所述二极管整流器U的一个输入端与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其另一个输入端则与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所述二极管整流器U的正极输出端与三端稳压器U1的IN管脚相连接,其负极输出端和三端稳压器U1的OUT管脚均与触发电路相连接;所述变压器T的原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和非同名端均与电源相连接。
所述触发电路由三极管VT1,三极管VT2,放大器P,N极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P极则经电阻R2后与三端稳压器U1的OUT管脚相连接的红外管D1,正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则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2,P极与三端稳压器U1的OUT管脚相连接、N极则经电阻R3后与放大器P的正极相连接的光电管D2,以及N极与放大器P的负极相连接、P极则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3组成;所述放大器P的正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其输出端则与振荡电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2的基极和集电极均与振荡电路相连接;所述电容C2的负极还与振荡电路相连接;所述光电管D2的N极和P极均与振荡电路相连接。
所述振荡电路由振荡芯片U2,一端与振荡芯片U2的VCC管脚相连接、另一端则与三端稳压器U1的OUT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5,一端与振荡芯片U2的VIN管脚相连接、另一端则与三端稳压器U1的OUT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6,一端与振荡芯片U2的LX管脚相连接、另一端则与光电管D2的N极相连接的电阻R4,一端与振荡芯片U2的CSN管脚相连接、另一端则与单稳态定时电路相连接的电阻R7,正极与振荡芯片U2的DIM管脚相连接、负极则与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3,以及正极与振荡芯片U2的VSSD管脚相连接、负极则与电容C3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4组成;所述振荡芯片U2的NC管脚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其DIM管脚还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其VSSM管脚则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
所述单稳态定时电路由三极管VT3,三极管VT4,定时芯片U3,N极与三端稳压器U1的OUT管脚相连接、P极则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输入端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输出端则与二极管D4的P极相连接的继电器K,一端与定时芯片U3的OUT管脚相连接、另一端则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9,一端与定时芯片U3的CONT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8,正极与定时芯片U3的TRIG管脚相连接、负极则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5,P极经电阻R10后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N极则与定时芯片U3的DIS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5,以及串接在三极管VT4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的电阻R11组成;所述定时芯片U3的RESET管脚和VCC管脚均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其THRE管脚则经电阻R7后与振荡芯片U2的CSN管脚相连接、其GND管脚则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的同时接地;所述三极管VT3的集电极则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4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5的P极相连接;所述变压器T的原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其非同名端则经继电器K的常开触点K-1后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
所述三端稳压器U1为7812型三端稳压芯片,所述振荡芯片U2为QX5243集成芯片,所述定时芯片U3为NE555集成芯片。
本发明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对人脸识别来打开门禁,提高了门禁管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本发明不需要像传统的锁具需使用钥匙打开,作用更加方便。
(2)本发明设置有红外开关电路,当有人靠近时才会通电工作,没人靠近则处于断电状态,如此则避免整个系统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而浪费电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红外开关电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节能型人脸识别门禁系统,主要由中央处理器,分别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的人脸图像采集模块、红外开关电路、报警模块、显示模块、存储模块和门禁控制模块,与门禁控制模块相连接的门禁,以及与红外开关电路相连接的电源组成。
该人脸图像采集模块设置在门禁附近,用于采集需要进出门禁人员的脸部图像信号,其可采用红外摄像机来实现。中央处理器用于控制整个系统的运作,其优先采用三星公司生产的S3C2440集成芯片来实现。电源则用于给整个系统提供工作电源,红外开关电路设置在人脸图像采集模块附近用于控制工作电源的通断。警报模块采用传统的蜂鸣器,用于在人脸图像信号匹配不对时发出警报声。显示模块则用于同步显示所采集到的人脸图像,其使用显示器来实现。存储模块则用于预先储存可以进出门禁人员的脸部图像。门禁控制模块则用于控制门禁的打开或关闭。该存储模块和门禁控制模块均采用现有技术即可实现。
如图2所述,该红外开关电路由输入电路,与输入电路相连接的触发电路,与触发电路相连接的振荡电路,以及与振荡电路相连接的单稳态定时电路组成。
所述的输入电路可以把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稳定的直流电输出,其由变压器T,二极管整流器U,三端稳压器U1,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负极则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1,以及一端与三端稳压器U1的GND管脚相连接、另一端则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的电阻R1组成;所述二极管整流器U的一个输入端与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其另一个输入端则与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所述二极管整流器U的正极输出端与三端稳压器U1的IN管脚相连接,其负极输出端和三端稳压器U1的OUT管脚均与触发电路相连接;所述变压器T的原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和非同名端均与电源相连接。
所述触发电路由三极管VT1,三极管VT2,放大器P,电阻R2,电阻R3,电容C2,二极管D3,红外管D1以及光电管D2组成。
连接时,红外管D1的N极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其P极则经电阻R2后与三端稳压器U1的OUT管脚相连接。电容C2的正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其负极则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光电管D2的P极与三端稳压器U1的OUT管脚相连接、其N极则经电阻R3后与放大器P的正极相连接。二极管D3的N极与放大器P的负极相连接、其P极则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放大器P的正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其输出端则与振荡电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2的基极和集电极均与振荡电路相连接;所述电容C2的负极还与振荡电路相连接。所述光电管D2的N极和P极均与振荡电路相连接。为了达到更好的稳压效果,所述的三端稳压器U1优选为7812型三端稳压芯片来实现。
所述振荡电路由振荡芯片U2,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容C3以及电容C4组成。其中,电阻R5的一端与振荡芯片U2的VCC管脚相连接、其另一端则与三端稳压器U1的OUT管脚相连接。电阻R6的一端与振荡芯片U2的VIN管脚相连接、其另一端则与三端稳压器U1的OUT管脚相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振荡芯片U2的LX管脚相连接、其另一端则与光电管D2的N极相连接。电阻R7的一端与振荡芯片U2的CSN管脚相连接、其另一端则与单稳态定时电路相连接。电容C3的正极与振荡芯片U2的DIM管脚相连接、其负极则与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电容C4的正极与振荡芯片U2的VSSD管脚相连接、其负极则与电容C3的负极相连接。所述振荡芯片U2的NC管脚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其DIM管脚还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其VSSM管脚则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为了达到更好的实施效果,所述的振荡芯片U2优选为QX5243集成芯片来实现。
所述单稳态定时电路由三极管VT3,三极管VT4,定时芯片U3,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容C5,二极管D4,二极管D5以及继电器K组成。
连接时,该二极管D4的N极与三端稳压器U1的OUT管脚相连接、其P极则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继电器K的输入端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其输出端则与二极管D4的P极相连接。电阻R9的一端与定时芯片U3的OUT管脚相连接、其另一端则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电阻R8的一端与定时芯片U3的CONT管脚相连接、其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电容C5的正极与定时芯片U3的TRIG管脚相连接、其负极则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二极管D5的P极经电阻R10后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其N极则与定时芯片U3的DIS管脚相连接。电阻R11则串接在三极管VT4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
同时,所述定时芯片U3的RESET管脚和VCC管脚均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其THRE管脚则经电阻R7后与振荡芯片U2的CSN管脚相连接、其GND管脚则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的同时接地。所述三极管VT3的集电极则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4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5的P极相连接。所述变压器T的原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其非同名端则经继电器K的常开触点K-1后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定时芯片U3优先采用NE555集成芯片来实现。
当没有人靠近时光电管D2无法接收到红外管D1发出的红外线,振荡芯片U2的LX管脚和NC管脚无信号输入,振荡芯片U2的CSN管脚为高电平,这时定时芯片U3的CONT管脚和OUT管脚则为低电平,三极管D3不导通,继电器K不工作系统处于断电状态。当有人靠近时,人体把红外管D1所发出的红外线反射给光电管D2,光电管D2将红外线转换成半波脉动直流信号,该半波脉动直流信号经放大器P放大后输入到振荡芯片U2,这时振荡芯片U2的CSN管脚输出低电平,而定时芯片U3的OUT管脚则输出高电平使三极管VT3导通,继电器K得电其常开触点K-1则闭合使系统处于工作状态。其中,电容C5与定时芯片U3构成一个定时器,其可以确保人员短时间离开后系统还处于工作状态。
工作时,需要进出的人员靠近门禁,这时门禁系统进入工作状态,当人员靠近人脸图像采集模块时,人脸图像采集模块采集该人员的脸部图像信号并发送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对采集到的脸部图像信号发送给显示模块,由显示模块把该人员的脸部图像显示出来。同时,中央处理器还把采集到的人脸图像信号与预先储存在存储模块内的人脸图像信号进行匹配,如果匹配不成功,中央处理器则发送信号给警报模块报警,如果匹配成功,中央处理器则发送信号给门禁控制模块,由门禁控制模块打开门禁。
如上所述,便可很好的实施本发明。

Claims (7)

1.一种节能型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中央处理器,分别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的人脸图像采集模块、红外开关电路、报警模块、显示模块、存储模块和门禁控制模块,与门禁控制模块相连接的门禁,以及与红外开关电路相连接的电源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开关电路由输入电路,与输入电路相连接的触发电路,与触发电路相连接的振荡电路,以及与振荡电路相连接的单稳态定时电路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型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电路由变压器T,二极管整流器U,三端稳压器U1,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负极则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1,以及一端与三端稳压器U1的GND管脚相连接、另一端则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的电阻R1组成;所述二极管整流器U的一个输入端与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其另一个输入端则与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所述二极管整流器U的正极输出端与三端稳压器U1的IN管脚相连接,其负极输出端和三端稳压器U1的OUT管脚均与触发电路相连接;所述变压器T的原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和非同名端均与电源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型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电路由三极管VT1,三极管VT2,放大器P,N极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P极则经电阻R2后与三端稳压器U1的OUT管脚相连接的红外管D1,正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则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2,P极与三端稳压器U1的OUT管脚相连接、N极则经电阻R3后与放大器P的正极相连接的光电管D2,以及N极与放大器P的负极相连接、P极则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3组成;所述放大器P的正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其输出端则与振荡电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2的基极和集电极均与振荡电路相连接;所述电容C2的负极还与振荡电路相连接;所述光电管D2的N极和P极均与振荡电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节能型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电路由振荡芯片U2,一端与振荡芯片U2的VCC管脚相连接、另一端则与三端稳压器U1的OUT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5,一端与振荡芯片U2的VIN管脚相连接、另一端则与三端稳压器U1的OUT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6,一端与振荡芯片U2的LX管脚相连接、另一端则与光电管D2的N极相连接的电阻R4,一端与振荡芯片U2的CSN管脚相连接、另一端则与单稳态定时电路相连接的电阻R7,正极与振荡芯片U2的DIM管脚相连接、负极则与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3,以及正极与振荡芯片U2的VSSD管脚相连接、负极则与电容C3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4组成;所述振荡芯片U2的NC管脚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其DIM管脚还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其VSSM管脚则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节能型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稳态定时电路由三极管VT3,三极管VT4,定时芯片U3,N极与三端稳压器U1的OUT管脚相连接、P极则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输入端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输出端则与二极管D4的P极相连接的继电器K,一端与定时芯片U3的OUT管脚相连接、另一端则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9,一端与定时芯片U3的CONT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8,正极与定时芯片U3的TRIG管脚相连接、负极则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5,P极经电阻R10后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N极则与定时芯片U3的DIS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5,以及串接在三极管VT4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的电阻R11组成;所述定时芯片U3的RESET管脚和VCC管脚均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其THRE管脚则经电阻R7后与振荡芯片U2的CSN管脚相连接、其GND管脚则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的同时接地;所述三极管VT3的集电极则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4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5的P极相连接;所述变压器T的原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其非同名端则经继电器K的常开触点K-1后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节能型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端稳压器U1为7812型三端稳压芯片,所述振荡芯片U2为QX5243集成芯片,所述定时芯片U3为NE555集成芯片。
CN201510851650.1A 2015-11-30 2015-11-30 一种节能型人脸识别门禁系统 Pending CN1053212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51650.1A CN105321241A (zh) 2015-11-30 2015-11-30 一种节能型人脸识别门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51650.1A CN105321241A (zh) 2015-11-30 2015-11-30 一种节能型人脸识别门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21241A true CN105321241A (zh) 2016-02-10

Family

ID=55248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51650.1A Pending CN105321241A (zh) 2015-11-30 2015-11-30 一种节能型人脸识别门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21241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7419A (zh) * 2016-08-12 2016-11-23 燕南国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门锁
CN106682607A (zh) * 2016-12-23 2017-05-17 山东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低功耗嵌入式和红外触发的离线人脸识别系统及方法
CN106780915A (zh) * 2017-01-05 2017-05-31 太原工业学院 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的门禁系统
CN107240173A (zh) * 2017-05-24 2017-10-10 上海泰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门禁控制系统
CN107481380A (zh) * 2017-08-30 2017-12-15 宜昌市微特电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带人脸及指纹生物特征识别的起重安全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765652A (zh) * 2018-05-16 2018-11-06 芜湖众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计算机的节能型拨号控制智能门禁系统
CN108932780A (zh) * 2018-07-26 2018-12-04 陈万钧 识别装置及系统
CN109062081A (zh) * 2018-06-25 2018-12-21 厦门建霖健康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感应系统及方法
CN110047188A (zh) * 2019-05-15 2019-07-23 软通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机及门禁系统
CN115171255A (zh) * 2022-06-27 2022-10-11 北京睿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红外检测的门禁系统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7419A (zh) * 2016-08-12 2016-11-23 燕南国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门锁
US10024081B2 (en) 2016-08-12 2018-07-17 Yannan Guochuang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Door lock
CN106682607A (zh) * 2016-12-23 2017-05-17 山东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低功耗嵌入式和红外触发的离线人脸识别系统及方法
CN106780915A (zh) * 2017-01-05 2017-05-31 太原工业学院 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的门禁系统
CN107240173A (zh) * 2017-05-24 2017-10-10 上海泰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门禁控制系统
CN107481380A (zh) * 2017-08-30 2017-12-15 宜昌市微特电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带人脸及指纹生物特征识别的起重安全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765652A (zh) * 2018-05-16 2018-11-06 芜湖众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计算机的节能型拨号控制智能门禁系统
CN109062081A (zh) * 2018-06-25 2018-12-21 厦门建霖健康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感应系统及方法
CN108932780A (zh) * 2018-07-26 2018-12-04 陈万钧 识别装置及系统
CN110047188A (zh) * 2019-05-15 2019-07-23 软通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机及门禁系统
CN115171255A (zh) * 2022-06-27 2022-10-11 北京睿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红外检测的门禁系统
CN115171255B (zh) * 2022-06-27 2024-05-10 北京睿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红外检测的门禁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21241A (zh) 一种节能型人脸识别门禁系统
CN204463162U (zh) 一种智能人脸识别系统
CN203909869U (zh) 一种云端门禁道闸管理系统
CN203951661U (zh) 用于别墅智能门卫的灯控防护装置
CN103391464A (zh) 一种电视自动关机控制装置
CN107730809A (zh) 一种基于网络摄像机的安防系统
CN105427427A (zh) 一种基于信号放大电路的节能型人脸识别门禁系统
CN205692233U (zh) 智能门禁管理系统
CN105321243A (zh) 基于信号降噪电路的信号放大式节能型人脸识别门禁系统
CN108400782A (zh) 基于酒店智能人体感应取电开关的控制系统
CN105321242A (zh) 一种基于信号降噪电路的节能型人脸识别门禁系统
CN107452103A (zh) 一种楼宇智能门禁系统
CN105513174A (zh) 一种基于led驱动电路的节能型人脸识别门禁系统
CN207424960U (zh) 一种具有多重识别功能的门禁系统
CN105307366A (zh) 地下停车场过流保护型智能延时照明控制系统
CN204759561U (zh) 一种人脸识别的门禁安防装置
CN205788366U (zh) 一种双电源供电的充电桩安全系统
CN105354907A (zh) 基于led驱动电路的信号降噪式节能人脸识别门禁系统
CN105447944A (zh) 一种基于信号转换的语音识别门禁系统
CN105427433A (zh) 一种基于多电路处理的指纹识别门禁系统
CN113382508A (zh) 一种基于数字化网络的灯光亮化智能控制系统
CN105574972A (zh) 一种基于信号预处理电路的稳压源指纹识别门禁系统
CN205845136U (zh) 一种基于高清视频的人脸检测控制系统
CN212689768U (zh) 一种应用于急救设备设施的开门机构
CN208596411U (zh) 一种指纹考勤门禁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