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05065A - 一种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05065A
CN105305065A CN201510629210.1A CN201510629210A CN105305065A CN 105305065 A CN105305065 A CN 105305065A CN 201510629210 A CN201510629210 A CN 201510629210A CN 105305065 A CN105305065 A CN 1053050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metal
metal center
described metal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2921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2921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0506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3050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050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外壳及天线;外壳包括金属中框及金属背盖,金属中框为封闭无断点的框形,金属背盖电连接于所述金属中框;所述天线包括主地及调整天线谐振频率的金属走线;所述主地与所述金属走线均位于所述金属中框中,所述主地与所述金属中框电连接,且所述主地与所述金属中框的内侧面之间有走线空间,所述金属走线设置在所述走线空间内,且所述金属走线与所述主地及所述金属中框电连接。由于金属中框及金属背盖均和主地电导通,金属中框作为天线的主要辐射体,采用金属走线对天线谐振频率进行调整,以覆盖相应的频段,利用该辐射方式,可以使得金属中框封闭无断点,且采用金属背盖,可大大增强移动终端的结构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移动终端外观的要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金属外观的移动终端出现在市场上,但绝大数移动终端的金属中框都有塑胶隔断点,影响结构强度,只有极少数移动终端的金属中框是闭环无断点的。现有已经公布的使用在无断点中框移动终端上的往往都是环形或缝隙天线,虽然满足了外观金属中框无断点的需求,但仅利用了缝隙天线的简单实现,即在金属中框周圈开缝隙,这种实现主要受制于其比较复杂的馈电结构设计以及不够灵活的天线谐振频率调整(改变缝隙尺寸),而且这种缝隙天线的辐射性能相对较弱,另外中框周圈开缝隙的设计对整机结构强度也会产生比较明显的弱化影响。
现有技术中的天线设计都存在着无法有效地支持未来移动终端的天线高性能需求以及设计简易实现的要求,如何在闭环无断点金属中框的移动终端中灵活实现天线设计和调谐,满足未来移动终端对于外观和天线性能的需求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可以实现金属中框封闭无断点,提高结构强度,且可满足天线性能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外壳及天线;
所述外壳包括金属中框及金属背盖,所述金属中框为封闭无断点的框形,所述金属背盖电连接于所述金属中框;
所述天线包括主地及调整天线谐振频率的金属走线;所述主地与所述金属走线均位于所述金属中框中,所述主地与所述金属中框电连接,且所述主地与所述金属中框的内侧面之间有走线空间,所述金属走线设置在所述走线空间内,且所述金属走线与所述主地及所述金属中框电连接。
其中,所述金属背盖与所述金属中框为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金属背盖与所述金属中框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金属背盖与所述金属中框之间通过金属弹片与金属触点的配合电连接。
其中,所述金属中框包括连接成框形两个侧框、一顶框及一底框;所述顶框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个所述侧框的顶端,所述底框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个所述侧框的底端;
所述走线空间形成在所述底框与所述主地的底边之间。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主板,所述主板连接于所述主地,所述馈电点设置在所述主板上;所述金属走线包括调谐臂与馈电臂,所述调谐臂与所述金属中框连接,所述馈电臂同时电连接于所述金属中框及所述主板。
其中,所述调谐臂连接至所述底框;所述馈电臂连接至所述底框;所述馈电臂连接至所述主板的底边处。
其中,所述金属背盖的两侧边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框连接,所述金属背盖的底边与所述底框之间设置有第一非金属背盖。
其中,所述金属背盖的顶边与所述顶框之间设置有第二非金属背盖。
其中,所述金属背盖、所述第一非金属背盖及所述第二非金属背盖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
本发明提供的天线及具有该天线的移动终端,由于金属中框及金属背盖均和主地电导通,利用参考地的一部分即金属中框作为天线的主要辐射体,采用金属走线对天线谐振频率进行调整,以覆盖相应的频段,利用该辐射方式,可以使得金属中框封闭无断点,且采用金属背盖,可大大增强移动终端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移动终端的天线及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天线一种工作模式下对应的回波损耗参数图;
图5是图1中天线对应低频1的表面电流分布图;
图6是图1中天线对应高频1的表面电流分布图;
图7是图1中天线对应高频2的表面电流分布图;
图8是图1中天线对应高频3的表面电流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中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PDA等可进行无线通讯的终端设备。移动终端包括外壳1及天线2,利用天线2可以实现无线通讯功能。
请参见图1至图3,外壳1包括金属中框11及金属背盖12。金属中框11为封闭无断点的框形,金属背盖12电连接于金属中框11。天线2包括主地21及调整天线2谐振频率的金属走线22。主地21为参考地,作为移动终端中其他部件电位的参考,构成电路信号回路的公共端。主地21与金属走线22均位于金属中框11中,主地21与所述金属中框11电连接,通过主地21与金属中框11之间的电连接,且金属背盖12与金属中框11电连接,可使得金属中框11及金属背盖12也可以形成移动终端的主地21的一部分。所述主地21与所述金属中框11的内侧面之间有走线空间。所述金属走线22设置在所述走线空间内,且金属走线22与馈电点及金属中框11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金属中框11作为主要天线辐射体,通过改变金属走线22尺寸和形状来调整谐振频率。由于金属中框11及金属背盖12和主地21电导通,故可以使得金属中框11及金属背盖12为移动终端整体参考地的一部分,利用部分参考地即金属中框11和金属背盖12作为天线系统的主要辐射体,采用金属走线22对天线2谐振频率进行调整,以覆盖相应的频段。利用该辐射方式,可以使得金属中框11封闭无断点保证其结构强度,同时还能保证移动终端的外形美观。利用金属中框11及金属背盖12作为外壳1,可以提高外壳1的结构强度,同时利于满足移动终端对金属材质外观的需求。
金属背盖12与金属中框11可以为一体成型,以便于加工制备,同时保证二者之间的电连接性能。此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金属背盖12与金属中框11之间也可以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金属中框11可以固定在移动终端的主体上,金属背盖12可拆卸地连接于金属中框11,以方便更换电池;金属背盖12与金属中框11之间可以通过金属弹片与金属触点的配合电连接,以保证二者之间的电气连接性能;金属弹片可以固定在金属中框11上,金属触点可以固定在金属背盖12上,或者金属弹片固定在在金属背盖12上,金属触点固定在金属中框11上。
所述金属中框11包括连接成框形两个侧框111、一顶框112及一底框113;所述顶框112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个所述侧框111的顶端,所述底框113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个所述侧框111的底端。整个金属中框11为方框状,以与移动终端的外形相匹配。侧框111与顶框112的连接处、侧框111与底框113之间的连接处均可以设置倒圆角,以使得移动终端的四个边角为圆弧形,从而使得移动终端外形美观。
走线空间形成在所述底框113与所述主地21的底边之间。金属走线22设置在走线空间,可以使得金属走线22位于移动终端的底部处,在手握时,可以降低手对天线2信号的影响,同时可以降低打电话时使用者头部对天线2信号的影响,即降低手损及头损。
本实施例中,金属背盖12大致呈方形。金属背盖12的两侧边分别与两个侧狂连接,金属背盖12的底边与底框113之间设置有第一非金属背盖12,可以使得第一非金属背盖12位于对应走线空间的位置处,从而利于金属走线22调整谐振频率。
进一步,所述金属背盖12的顶边与所述顶框112之间设置有第二非金属背盖12。利用第二非金属背盖12可以便于在移动终端的背面设置摄像头、闪光灯等部件。
作为优选,金属背盖12、第一非金属背盖12及第二非金属背盖12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使得三者可以共同形成移动终端的背盖,以便于加工制备成型。
作为优选,主地21为金属板,以便于主地21与金属中框11之间的连接。该金属板可以作为所述移动终端的内部结构金属板。此处,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主地21也可以为移动终端内的PCB板或其他结构件。
主地21与金属中框11之间物理结构直接连接。更具体地,主地21的两侧边与金属中框11的内表面贴合连接,可以使得主地21与金属中框11物理结构相连,使得二者连接牢固可靠;同时可以使得主地21与金属中框11之间电导通,从而利于利用金属中框11辐射。由于主地21为移动终端的内部结构金属板,金属中框11为移动终端外壳1的一部分,二者之间的结构连接可以提高移动终端整体的结构强度。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主地21也可以仅一个侧边与金属中框11相连,或者,主地21与金属中框11之间也可以通过导线、FPC等电连接件使得二者电导通。
主地21可以为方形或者大致呈方形,以使的主地21的形状与金属中框11的形状相匹配,便于主地21与金属中框11之间的连接。本实施例中,主地21的两侧边分别与两侧框1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主地21的顶边与所述顶框112之间设置有间隙,利用主地21的顶边与顶框112之间的空间可以便于设置听筒等零部件。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主地21的顶边也可以与顶框112之间连接,二者之间亦可以为无缝贴合连接。
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还包括主板(图中未示出),主板连接于主地21,馈电点设置在主板上。所述金属走线22包括调谐臂221与馈电臂222。调谐臂221与金属中框11连接,以使二者结构相连且电导通。所述馈电臂222同时电连接至金属中框11及主板上的馈电点,使得馈电臂222与所述金属中框11结构相连且电导通。馈电臂222与主板电连接,馈电臂222与主板之间的连接处可以形成馈电点,主板可以向馈电臂222传递信号。利用调谐臂221与馈电臂222之间不同形状及尺寸的配合,可以调整天线2的谐振频率。
所述调谐臂221连接至所述底框113,以使得调谐臂221与金属中框11相连,调谐臂221位于移动终端的底部处,降低使用者手对天线2信号的影响。此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调谐臂221也可以连接至侧框111的底端处。
所述馈电臂222连接至所述底框113,以使得馈电臂222与金属中框11相连,馈电臂222位于移动终端的底部处,降低使用者手对天线2信号的影响。此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馈电臂222也可以连接至侧框111的底端处。
所述馈电臂222连接至所述主板的底边处,可以使得馈电臂222整体位于走线空间内,方便馈电臂222与主地21之间的连接。此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馈电臂222也可以连接至主地21的其他位置,例如,馈电臂222可以连接至靠近主地21底边的位置处。
本实施例中,调谐臂221与馈电臂222沿左右方向排布设置,以便于调谐臂22131与馈电臂222的结构设计,减小占空空间。进一步,调谐臂221与馈电臂222均为平板状,且二者位于同一平面上,以便于二者与移动终端内其他部件的配合。此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调谐臂221与馈电臂222也可以沿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排布设置。
调谐臂221包括第一调谐支臂221a、第二调谐支臂221b、第三调谐支臂221c及第四调谐支臂221d。第一调谐支臂221a的一端与金属中框11的底框113相连,第二调谐支臂221b与第三调谐支臂221c的一端均与第一调谐支臂221a的另一端相连,第一调谐支臂221a、第二调谐支臂221b与第三调谐支臂221c连接呈T型,第一调谐支臂221a垂直于底框113设置。第二调谐支臂221b的另一端与第四调谐支臂221d的一端相连,第二调谐支臂221b与第四调谐支臂221d连接呈U型,且第四调谐支臂221d位于第二调谐支臂221b与底框113之间。
馈电臂222包括第一馈电支臂222a及第二馈电支臂222b,第一馈电支臂222a弯折成U型,第一馈电支臂222a的一端折弯并与金属中框11的底框113相连,第一馈电支臂222a的另一端折弯并通过主板与主地21电连接,且第一馈电臂222的另一端与第二馈电支臂222b的一端相连。
以上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调谐臂221与馈电臂222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为了覆盖某一频段,调谐臂221与馈电臂222可以做出多种形状及尺寸改变,调谐臂221与馈电臂222的数目也不局限于一个,调谐臂221还可以为2个或更多个,馈电臂222也可以为2个或更多个。
本实施例提供的天线2可以同时工作在低频和高频,通过调整金属走线22的尺寸和形状可以覆盖若干频段,如低频1、低频2、低频3、高频1、高频2和高频3等等,这些频段可以满足未来移动终端各种网络制式的性能需求。
图4阐述了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天线2的金属走线22形成的一种工作模式对应的S参数(回波损耗),其参数走线的低谷处从左至右分别对应低频1、高频1、高频2和高频3,由此可见该工作模式时可以同时支持低频1、高频1、高频2和高频3。
图5至图7分别阐述了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天线2的金属走线22形成的一种工作模式对应低频1、高频1、高频2和高频3的表面电流分布图。从表面电流分布来看,低频和高频的表面电流都主要分布在金属中框11的底部和金属走线22上,金属中框11两侧的电流分布较少,手持移动终端(主要是手握金属中框11两侧)时对天线2性能影响较少,因此使用本发明的天线2的移动终端的手损(手握终端时人手对信号的损耗)和头损(贴耳打电话时人头对信号的损耗)都相对较小,而且左右手和左右头的损耗都比较均衡,可以很好地满足未来移动终端对天线2性能不断提高的需求。
本实施例中,金属中框11作为主要天线2辐射体,金属走线22通过改变尺寸和形状来调整谐振频率。内置结构支撑金属板是移动终端的主地21,金属中框11和内置结构支撑金属板是结构相连且电导通的,所以金属中框11也是移动终端整体主地21的一部分,该天线2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地辐射理论,即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辐射理论,利用部分主地即金属中框11作为天线2系统的主要辐射体,采用金属走线22对天线2谐振频率进行调整的工作原理,从而实现无断点金属中框11。
本实施例提供的天线2,满足外观金属中框11无断点及金属背盖的移动终端对于高性能天线2的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易于实现的无断点金属中框11及金属背盖的天线系统,能够降低天线系统对于移动终端金属中框11无断点及金属背盖的结构要求,大大地增强移动终端的结构强度;能够通过简单的馈电结构设计显著地提高天线2的辐射性能,非常灵活的调整谐振频率;能够降低手损和头损,且左手和右手的损耗相对均衡。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外壳及天线;
所述外壳包括金属中框及金属背盖,所述金属中框为封闭无断点的框形,所述金属背盖电连接于所述金属中框;
所述天线包括主地及调整天线谐振频率的金属走线;所述主地与所述金属走线均位于所述金属中框中,所述主地与所述金属中框电连接,且所述主地与所述金属中框的内侧面之间有走线空间,所述金属走线设置在所述走线空间内,且所述金属走线与馈电点及所述金属中框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背盖与所述金属中框为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背盖与所述金属中框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背盖与所述金属中框之间通过金属弹片与金属触点的配合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中框包括连接成框形两个侧框、一顶框及一底框;所述顶框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个所述侧框的顶端,所述底框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个所述侧框的底端;
所述走线空间形成在所述底框与所述主地的底边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主板,所述主板连接于所述主地,所述馈电点设置在所述主板上;所述金属走线包括调谐臂与馈电臂,所述调谐臂与所述金属中框连接,所述馈电臂同时电连接于所述金属中框及所述主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谐臂连接至所述底框;所述馈电臂连接至所述底框;所述馈电臂连接至所述主板的底边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背盖的两侧边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框连接,所述金属背盖的底边与所述底框之间设置有第一非金属背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背盖的顶边与所述顶框之间设置有第二非金属背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背盖、所述第一非金属背盖及所述第二非金属背盖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
CN201510629210.1A 2015-09-28 2015-09-28 一种移动终端 Pending CN1053050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29210.1A CN105305065A (zh) 2015-09-28 2015-09-28 一种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29210.1A CN105305065A (zh) 2015-09-28 2015-09-28 一种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05065A true CN105305065A (zh) 2016-02-03

Family

ID=55202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29210.1A Pending CN105305065A (zh) 2015-09-28 2015-09-28 一种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0506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2492A (zh) * 2016-04-20 2016-07-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金属外壳、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WO2017020425A1 (zh) * 2015-07-31 2017-02-0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及移动终端
WO2017152622A1 (zh) * 2016-03-11 2017-09-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背盖及其移动终端
CN107591613A (zh) * 2017-08-11 2018-01-16 惠州硕贝德无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全封闭手机金属边框的手机天线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6736A (zh) * 2013-09-18 2014-02-26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全金属边框的新型lte天线
CN204011719U (zh) * 2014-08-19 2014-12-10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装置
CN104681929A (zh) * 2013-11-30 2015-06-03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6736A (zh) * 2013-09-18 2014-02-26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全金属边框的新型lte天线
CN104681929A (zh) * 2013-11-30 2015-06-03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CN204011719U (zh) * 2014-08-19 2014-12-10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20425A1 (zh) * 2015-07-31 2017-02-0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及移动终端
WO2017152622A1 (zh) * 2016-03-11 2017-09-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背盖及其移动终端
CN105762492A (zh) * 2016-04-20 2016-07-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金属外壳、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5762492B (zh) * 2016-04-20 2019-02-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金属外壳、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7591613A (zh) * 2017-08-11 2018-01-16 惠州硕贝德无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全封闭手机金属边框的手机天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44382B2 (en) Antenna assembly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employing same
TWI653783B (zh) 天線結構及具有該天線結構的無線通訊裝置
TW201705610A (zh) 行動通訊裝置
TW201742315A (zh) 具有金屬邊框半環圈天線元件的通訊裝置
CN105305065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14122712B (zh) 一种天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05161821A (zh) 组合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206401516U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金属后壳
US2023027534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O2021023180A1 (zh) 天线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17036050A1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576369A (zh) 一种天线及具有该天线的移动终端
CN104064855A (zh) 一种无缝金属环手机lte-4g天线
TW201714349A (zh) 通訊裝置
JP6701351B2 (ja)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端末
US20230006333A1 (en) Antenna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20094042A1 (en) A Dipole Antenna Placed on a Wireless Headphone Casing
CN105161845A (zh) 一种地电位金属壳体辐射天线
CN204966696U (zh) 一种地电位金属壳体辐射天线
CN213936529U (zh) 电子设备
JP2023546900A (ja) 電子デバイス
JP5965065B2 (ja) アンテナ及び端末装置
CN210351234U (zh) 一种应用于智能终端的无线设备
US9627746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antenna system thereof
TWI530019B (zh) 電子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