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03131B - 一种光模块中密码数据的写入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模块中密码数据的写入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03131B
CN105303131B CN201510791073.1A CN201510791073A CN105303131B CN 105303131 B CN105303131 B CN 105303131B CN 201510791073 A CN201510791073 A CN 201510791073A CN 105303131 B CN105303131 B CN 1053031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address
optical module
written
termi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9107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03131A (zh
Inventor
李刚
王文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9107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031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03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031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031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031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82Protecting input, output or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 G06F21/85Protecting input, output or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e.g. bus-connected or in-lin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总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模块中密码数据的写入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对终端设备发送的密码进行判断时,可能让终端设备错误地拥有写入权限,而造成系统出错的技术问题,包括:光模块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地址和第一数据,根据设定的写入密码信息确定需要写入用户密码区的第二地址和第二数据,若第一地址与第二地址相同,且第一数据与第二数据相同,则将第一数据写入到用户密码区,因此如果I2C时序混乱而对用户密码区写入密码,由于I2C乱时序写入密码的顺序是固定的,只要本发明设定的顺序与I2C总线写入密码顺序不一致,就可以使终端设备无法获得写入数据的权限,从而提高系统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光模块中密码数据的写入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总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模块中密码数据的写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多数工程中,为了节省数字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引脚资源以及方便线路板走线,因而常见的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总线)总线通讯架构中,一个终端设备通常是使用一条串行时钟线SCL对多个光模块进行时钟控制,以及对每个光模块分别使用一条串行数据线SDL进行数据传输;或者终端设备通过一转多芯片实现多路I2C通讯。不管是以何种方式进行通讯,终端设备与多个光模块进行通信时,大都是共享串行时钟线SCL。
当终端设备需要对光模块的用户可写区进行写入数据时,终端设备首先将密码写入光模块的协议密码区,然后光模块用自身密码与终端设备写入的密码进行比较,若相同,则确定终端设备有对光模块写入数据的权限。
由I2C总线架构和I2C总线的通讯模式知,当I2C总线的驱动程序由于资源争夺而出现进程干扰或者没有充分考虑I2C光模块的具体电气指标差异,有可能造成I2C通讯的混乱,从而出现I2C总线写入光模块协议密码区的乱数据等于光模块自身密码的情况,因而造成终端设备错误地进入用户可写区,对数据进行错误的修改。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光模块对终端设备写入协议密码区的密码进行判断时,可能会造成让终端设备错误地拥有对光模块写入数据的权限,从而造成系统出错。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光模块中密码数据的写入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光模块对终端设备写入协议密码区的密码进行判断时,可能会造成让终端设备错误地拥有对光模块写入数据的权限,从而造成系统出错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中密码数据的写入方法,包括:
光模块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地址和第一数据;
所述光模块根据预先设定的写入密码信息,确定当前需要写入用户密码区的第二地址和第二数据;
若接收的第一地址与确定的第二地址相同,且接收的第一数据与确定的第二数据相同,则所述光模块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写入到用户密码区中所述第一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上。
可选地,所述预先设定的写入顺序信息为非循环连续顺序。
可选地,所述根据下列方式判断是否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写入到用户密码区中所述第一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上,包括:
所述光模块判断接收的第一地址与第二地址是否相同;
如果地址相同,则所述光模块判断接收的第一数据与确定的第二数据是否相同;
如果数据相同,则所述光模块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写入到用户密码区中所述第一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上;
如果地址不相同或者数据不相同,则所述光模块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丢弃。
可选地,所述光模块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写入到用户密码区中所述第一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上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光模块判断写入到用户密码区中的次数等于所述用户密码区中地址个数,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光模块有写入数据的权限。
可选地,在光模块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地址和第一数据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光模块通过与其他光模块共享的串行时钟线SCL,接收到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开始时钟信号START信号,并且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地址与确定的第二地址相同,且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与确定的第二数据相同,则所述光模块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写入到用户密码区中所述第一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上。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模块中密码数据的写入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地址和第一数据;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定的写入密码信息,确定当前需要写入用户密码区的第二地址和第二数据;
写入单元,用于若接收的第一地址与确定的第二地址相同,且接收的第一数据与确定的第二数据相同,则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写入到用户密码区中所述第一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上。
可选地,所述预先设定的写入顺序信息为非循环连续顺序。
可选地,所述写入单元,具体用于:
判断接收的第一地址与第二地址是否相同;
如果地址相同,则判断接收的第一数据与确定的第二数据是否相同;
如果数据相同,则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写入到用户密码区中所述第一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上;
如果地址不相同或者数据不相同,则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丢弃。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若判断写入到用户密码区中的次数等于所述用户密码区中地址个数,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光模块有写入数据的权限。
可选地,所述写入单元,还用于:
通过与其他光模块共享的串行时钟线SCL,接收到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开始时钟信号START信号,并且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地址与确定的第二地址相同,且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与确定的第二数据相同,则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写入到用户密码区中所述第一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光模块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地址和第一数据,根据预先设定的写入密码信息,确定当前需要写入用户密码区的第二地址和第二数据,若接收的第一地址与确定的第二地址相同,且接收的第一数据与确定的第二数据相同,则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写入到用户密码区中第一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上,由于对用户密码区写入密码信息做了预先设定,因此如果是I2C时序混乱而对用户密码区进行密码写入时,由于I2C乱时序时写入密码的顺序是固定的,只要本发明预先设定的顺序与I2C总线写入密码的顺序不一致,就可以使得因I2C时序混乱而造成对用户密码区进行写入时,由于写入密码信息错误而导致不能对用户密码区进行写密码,因而导致终端设备无法获得对光模块进行写入数据的权限,从而通过增加密码检验的复杂度,提高了系统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中密码数据的写入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存储区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中密码数据的写入方法详细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中密码数据的写入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光模块中密码数据的写入方法,包括:
步骤101、光模块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地址和第一数据;
步骤102、光模块根据预先设定的写入密码信息,确定当前需要写入用户密码区的第二地址和第二数据;
步骤103、若接收的第一地址与确定的第二地址相同,且接收的第一数据与确定的第二数据相同,则光模块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写入到用户密码区中第一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上。
在I2C总线结构中,终端设备是发起操作的设备,例如微控制器,光模块根据终端设备发起的操作进行相应的数据接收,例如光模块可以是SFP(Small Form-factorPluggables,小型可插拔)、SFP+(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s Plus,小型可插拔升级版)、XFP(10Gigabit Small Form Factor Pluggable,10G小型可插拔)系列光模块产品等。正常工作时光模块插入终端设备中,终端设备通过总线对光模块进行控制。
光模块中有一个存储区,根据作用的不同,存储区又划分为多个区域,其中包含存储终端设备向光模块写入密码的用户密码区,以及用户可写区。当终端设备向光模块的用户密码区写入的密码与光模块自身的密码相同,且终端设备写入密码的顺序也与预先设定的密码顺序相同,则确定终端设备就拥有对光模块的用户可写区进行写入数据的权限。
例如,以SFF-8472(Small Form Factor-8472,小外形规格-8472)协议中的光模块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存储区示意图。其中定义了光模块的存储区有256个字节,A2[123-126]作为用户密码区,用于存储来自终端设备的密码。当终端设备需要对光模块的用户可写区进行数据写入时,首先需要发送密码给光模块,由光模块判断发送的密码是否正确,若正确,则光模块确定终端设备有对光模块的用户可写区,即A2[128-247]进行写入数据的权限。
其中,第一地址是终端设备请求向光模块用户密码区写入数值的地址,如图2中的126,125,124或者123,第一数据是终端设备请求向光模块用户密码区第一地址写入的数值;第二地址是光模块允许终端设备当前可以向用户密码区写入数值的地址,如图2中的126,125,124或者123,第二数据是光模块允许终端设备向第二地址写入的数值。
下面以图2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中密码数据的写入方法中的步骤101~103做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以图2所示的光模块存储区的结构作为例子进行说明,但不限于该存储结构,只要是需要密码判断的存储结构,本方法都适用。
例如,光模块的正确密码是6,7,8,9,并且预先设定终端设备向光模块用户密码区A2[123-126]写入密码信息包含写入地址信息和写入数据信息,其中写入地址信息包含写入地址的顺序,应该依次是126,125,124,123,写入数据信息分别对应于每个写入地址的数值,分别是9,8,7,6,即光模块预先设定的写入密码信息为:
第一次写入:第二地址为126,第二数据为9;
第二次写入:第二地址为125,第二数据为8;
第三次写入:第二地址为124,第二数据为7;
第四次写入:第二地址为123,第二数据为6。
则如果终端设备请求向光模块用户密码区写入密码的顺序为下列顺序,则确定终端设备此次写入密码正确,具有向光模块用户可写区写入数据的权限:
第一次写入:第一地址为126,第一数据为9;
第二次写入:第一地址为125,第一数据为8;
第三次写入:第一地址为124,第一数据为7;
第四次写入:第一地址为123,第一数据为6。
只要终端设备请求向光模块用户密码区写入密码信息与上述信息有任何一个步骤不一致,则认为终端设备此次密码写入错误,将不会拥有向光模块用户可写区写入数据的权限。
由于现有技术中,I2C总线结构中的终端设备向光模块的用户密码区写入数据是按地址从低到高进行写入的,以图2为例,终端设备向用户密码区写入密码时只有一种,即按照地址123,124,125,126的顺序先后写入的,并且现有技术在密码判断时,只是对写入的密码的数值是否正确进行判断,没有对密码写入的顺序进行比较,因此在此种情况下,当I2C总线出现时序混乱时,有可能对用户密码区写入了乱数据,并且乱数据正好等于用户密码区的正确密码,导致终端设备错误了拥有了对用户密码区写入数据的权限。
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对终端设备写入的密码进行校验时,加入了写入密码信息的校验,不但要求终端设备写入密码的数值要正确,并且还要求写入的地址要跟预先设定的地址一致,因而增加了密码复杂度,因此,由于现有技术密码写入的地址顺序是固定的,即地址从低到高连续写入,即图2中的按照123,124,125,126的顺序写入,因而使得使用本发明方法,在I2C总线出现混乱,向用户密码区写入密码时,即使密码数值正确,但是写入数据的地址的先后顺序不正确,依然判定密码写入错误,而不会拥有对光模块进行数据写入的权限。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地址写入顺序是循环连续的,以图2为例,即向光模块存储区写入数据的顺序是0~255,并且是循环写入的,即写完地址255的数据之后,返回到地址0接着写入,因此向用户密码区写入密码的顺序可能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顺序:123,124,125,126;
第二种顺序:124,125,126,123;
第三种顺序:125,126,123,124;
第四种顺序:126,123,124,125。
上述地址连续且循环的顺序称之为循环连续顺序。
因此,可选地,步骤102中预先设定的写入顺序信息为非循环连续顺序。即,现有技术中地址写入的顺序是循环连续的,因此本发明方法预先设定的顺序就不能与循环连续顺序相同,因而优选的,为非循环连续。
在上述步骤103中,具体地,在对接收到的第一地址和第一数据进行验证时,有很多方法,例如可以先验证数据,再验证地址,也可以是先验证地址,再验证数据,对此本发明不做限定。
可选地,所述根据下列方式判断是否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写入到用户密码区中所述第一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上,包括:
所述光模块判断接收的第一地址与第二地址是否相同;
如果地址相同,则所述光模块判断接收的第一数据与确定的第二数据是否相同;
如果数据相同,则所述光模块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写入到用户密码区中所述第一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上;
如果地址不相同或者数据不相同,则所述光模块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丢弃。
上述方法,首先对接收到的第一地址进行验证,是否与第二地址相同,然后再验证第一数据是否与第二数据相同,若都相同,则确定该地址上的密码验证正确,由于实际应用中,终端设备是发送地址再发送数据,因此该方法通过先验证地址再验证数据,可提高系统效率和性能。
在终端设备对光模块用户密码区进行密码写入判断之后,若正确,则将该密码写入用户密码区相应位置,若不正确,则不写入,因此在光模块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写入到用户密码区中所述第一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上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光模块判断写入到用户密码区中的次数等于所述用户密码区中地址个数,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光模块有写入数据的权限。
上述方法,由于每次对终端设备发送的密码进行判断时,只有在该密码正确时才会将该密码写入用户密码区,因此最后只要通过比较终端设备向用户密码区写入密码的次数与用户密码区中的地址的个数是否相同,就可以确定终端设备对光模块是否有写入数据的权限,如果相同,则表明终端设备每次发送的密码都是正确,即发送的地址和数值都是正确的,此时确定终端设备对光模块有写入数据的权限,该方法简单可靠易实施。
可选地,在光模块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地址和第一数据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光模块通过与其他光模块共享的串行时钟线SCL,接收到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开始时钟信号START信号,并且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地址与确定的第二地址相同,且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与确定的第二数据相同,则所述光模块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写入到用户密码区中所述第一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上。
上述方法,光模块与其他光模块是共享串行时钟线SCL,因而可以节约系统资源,方便线路板走线,节约了数字I/O引脚资源,当光模块接收到来自终端设备的开始时钟信号START信号并且终端设备要写入数据的地址与光模块的地址相同,光模块才会将终端设备发送的密码写入光模块的相应地址。因而该方法可以提高系统效率,节约系统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光模块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地址和第一数据,根据预先设定的写入密码信息,确定当前需要写入用户密码区的第二地址和第二数据,若接收的第一地址与确定的第二地址相同,且接收的第一数据与确定的第二数据相同,则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写入到用户密码区中第一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上,由于对用户密码区写入密码信息做了预先设定,因此如果是I2C时序混乱而对用户密码区进行密码写入时,由于I2C乱时序时写入密码的顺序是固定的,只要本发明预先设定的顺序与I2C总线写入密码的顺序不一致,就可以使得因I2C时序混乱而造成对用户密码区进行写入时,由于写入密码信息错误而导致不能对用户密码区进行写密码,因而导致终端设备无法获得对光模块进行写入数据的权限,从而通过增加密码检验的复杂度,提高了系统安全性。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光模块中密码数据的写入方法做详细描述,参考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中密码数据的写入方法流程图,其中,以SFF-8472协议规定的光模块存储区结构为例进行说明,A2[123-126]为用户密码区,对应的正确密码为:6,7,8,9,预先设定的密码写入地址的顺序为126,125,124,123。
步骤301、Flag初始化为0,并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地址L和第一数据M。
Flag表示向用户密码区写入密码的次数,初始化为0。
步骤302、判断L=126,M=9及Flag=0是否成立,若成立,则转到步骤303,否则转到步骤304。
判断终端设备要写入用户密码区的第一地址是否等于第二地址126,并且要写入的第一数据是否等于第二数据9,以及Flag是否为0,若是,则转到步骤303,否则转到步骤304。
步骤303、向A2[126]写入数据9,将Flag设置为1,并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地址L和第一数据M。
由于步骤302判断为是,因此将Flag设置为1,表明终端设备第一个写入用户密码区的地址和数据都是正确的。
步骤304、Flag设置为0并确定终端设备没有写入数据的权限。
由于步骤302判断为否,因此将Flag设置为0,表明当前终端设备写入用户密码区的地址和数据至少至少有一个是错误的,因此确定终端设备没有写入数据的权限。
步骤305、判断L=125,M=8及Flag=1是否成立,若成立,则转到步骤306,否则转到步骤307。
判断终端设备要写入用户密码区的第一地址是否等于第二地址125,并且要写入的第一数据是否等于第二数据8,以及Flag是否为1,若是,则转到步骤306,否则转到步骤307。
步骤306、向A2[125]写入数据8,将Flag设置为2,并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地址L和第一数据M。
由于步骤305判断为是,因此将Flag设置为2,表明终端设备第二个写入用户密码区的地址和数据都是正确的。
步骤307、Flag设置为0并确定终端设备没有写入数据的权限。
由于步骤305判断为否,因此将Flag设置为0,表明当前终端设备写入用户密码区的地址和数据至少至少有一个是错误的,因此确定终端设备没有写入数据的权限。
步骤308、判断L=124,M=7及Flag=2是否成立,若成立,则转到步骤309,否则转到步骤310。
判断终端设备要写入用户密码区的第一地址是否等于第二地址124,并且要写入的第一数据是否等于第二数据7,以及Flag是否为2,若是,则转到步骤309,否则转到步骤310。
步骤309、向A2[124]写入数据7,将Flag设置为3,并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地址L和第一数据M。
由于步骤308判断为是,因此将Flag设置为3,表明终端设备第三个写入用户密码区的地址和数据都是正确的。
步骤310、Flag设置为0并确定终端设备没有写入数据的权限。
由于步骤308判断为否,因此将Flag设置为0,表明当前终端设备写入用户密码区的地址和数据至少至少有一个是错误的,因此确定终端设备没有写入数据的权限。
步骤311、判断L=123,M=6及Flag=3是否成立,若成立,则转到步骤312,否则转到步骤313。
判断终端设备要写入用户密码区的第一地址是否等于第二地址123,并且要写入的第一数据是否等于第二数据6,以及Flag是否为3,若是,则转到步骤312,否则转到步骤313。
步骤312、向A2[123]写入6,并将Flag设置为4。
由于步骤311判断为是,因此将Flag设置为4,表明终端设备第四个写入用户密码区的地址和数据都是正确的。
步骤313、Flag设置为0并确定终端设备没有写入数据的权限。
由于步骤311判断为否,因此将Flag设置为0,表明当前终端设备写入用户密码区的地址和数据至少至少有一个是错误的,因此确定终端设备没有写入数据的权限。
步骤314、判断Flag是否为4,若是,则转到步骤315,否则转到步骤316。
若判断Flag为4,表明终端设备向用户密码区四次要写入的地址和密码均是正确的,则转到步骤315,否则转到步骤316。
步骤315、确定终端设备有写入数据的权限。
步骤316、Flag设置为0并确定终端设备没有写入数据的权限。
由于步骤314判断为否,因此将Flag设置为0,表明当前终端设备写入用户密码区的地址和数据至少至少有一个是错误的,因此确定终端设备没有写入数据的权限。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模块中密码数据的写入装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中密码数据的写入装置如图4所示。
接收单元401,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地址和第一数据;
第一确定单元402,用于根据预先设定的写入密码信息,确定当前需要写入用户密码区的第二地址和第二数据;
写入单元403,用于若接收的第一地址与确定的第二地址相同,且接收的第一数据与确定的第二数据相同,则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写入到用户密码区中所述第一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上。
可选地,所述预先设定的写入顺序信息为非循环连续顺序。
可选地,所述写入单元403,具体用于:
判断接收的第一地址与第二地址是否相同;
如果地址相同,则判断接收的第一数据与确定的第二数据是否相同;
如果数据相同,则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写入到用户密码区中所述第一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上;
如果地址不相同或者数据不相同,则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丢弃。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确定单元404,具体用于:
若判断写入到用户密码区中的次数等于所述用户密码区中地址个数,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光模块有写入数据的权限。
可选地,所述写入单元403,还用于:
通过与其他光模块共享的串行时钟线SCL,接收到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开始时钟信号START信号,并且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地址与确定的第二地址相同,且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与确定的第二数据相同,则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写入到用户密码区中所述第一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上。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光模块中密码数据的写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模块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地址和第一数据;
所述光模块根据预先设定的写入密码信息,确定当前需要写入用户密码区的第二地址和第二数据;
若接收的第一地址与确定的第二地址相同,且接收的第一数据与确定的第二数据相同,则所述光模块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写入到用户密码区中所述第一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上;
若所述光模块判断写入到用户密码区中的次数等于所述用户密码区中地址个数,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光模块有写入数据的权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设定的写入顺序信息为非循环连续顺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下列方式判断是否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写入到用户密码区中所述第一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上,包括:
所述光模块判断接收的第一地址与第二地址是否相同;
如果地址相同,则所述光模块判断接收的第一数据与确定的第二数据是否相同;
如果数据相同,则所述光模块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写入到用户密码区中所述第一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上;
如果地址不相同或者数据不相同,则所述光模块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丢弃。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光模块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地址和第一数据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光模块通过与其他光模块共享的串行时钟线SCL,接收到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开始时钟信号START信号,并且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地址与确定的第二地址相同,且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与确定的第二数据相同,则所述光模块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写入到用户密码区中所述第一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上。
5.一种光模块中密码数据的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地址和第一数据;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定的写入密码信息,确定当前需要写入用户密码区的第二地址和第二数据;
写入单元,用于若接收的第一地址与确定的第二地址相同,且接收的第一数据与确定的第二数据相同,则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写入到用户密码区中所述第一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上;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若判断写入到用户密码区中的次数等于所述用户密码区中地址个数,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光模块有写入数据的权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设定的写入顺序信息为非循环连续顺序。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写入单元,具体用于:
判断接收的第一地址与第二地址是否相同;
如果地址相同,则判断接收的第一数据与确定的第二数据是否相同;
如果数据相同,则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写入到用户密码区中所述第一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上;
如果地址不相同或者数据不相同,则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丢弃。
8.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写入单元,还用于:
通过与其他光模块共享的串行时钟线SCL,接收到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开始时钟信号START信号,并且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地址与确定的第二地址相同,且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与确定的第二数据相同,则将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写入到用户密码区中所述第一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上。
CN201510791073.1A 2015-11-17 2015-11-17 一种光模块中密码数据的写入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3031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91073.1A CN105303131B (zh) 2015-11-17 2015-11-17 一种光模块中密码数据的写入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91073.1A CN105303131B (zh) 2015-11-17 2015-11-17 一种光模块中密码数据的写入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03131A CN105303131A (zh) 2016-02-03
CN105303131B true CN105303131B (zh) 2018-10-26

Family

ID=55200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91073.1A Active CN105303131B (zh) 2015-11-17 2015-11-17 一种光模块中密码数据的写入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031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31396B (zh) * 2016-03-25 2021-05-2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操作方法、装置、中转设备及客户端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7988A (zh) * 2013-07-26 2013-12-04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加密及解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7988A (zh) * 2013-07-26 2013-12-04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加密及解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03131A (zh) 2016-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92292B (zh) 一种区块链节点间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1489693B2 (en) Home network access
US11539701B2 (en) Network access point
CN107025203B (zh) 第一板卡、第二板卡及一种设备
CN110570196A (zh) 交易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033259A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证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0517147A (zh) 交易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796633A (zh) 设备认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从设备
CN110244693A (zh) 车辆设备的测试系统、方法、车辆及机器可读介质
CN110225124A (zh) 车辆数据共享处理方法、装置、车辆及介质
CN110190958A (zh) 一种车辆的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167662A (zh) 一种种子生成方法及其设备
US9171050B2 (en) Data synchroniz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data
CN109801427A (zh) 一种随机数获得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879729B (zh) 直播间道具配置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269542A (zh) 区块链系统的共识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05303131B (zh) 一种光模块中密码数据的写入方法及装置
CN102542976A (zh) 一种触发源极驱动器的方法及显示器
CN110336592A (zh) 适用蓝牙读卡器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756527A (zh) 数据共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920962A (zh) 固件下载验签方法、固件发布方法、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CN115016823B (zh) 目标软件升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WO2023024246A1 (zh) 一种乱序数据的产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911646A (zh) 通讯协议及通讯系统
CN105512032A (zh) 一种中间库虚拟控制测试方法及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