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96719A - 用于转向的齿条的通电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转向的齿条的通电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96719A
CN105296719A CN201510628722.6A CN201510628722A CN105296719A CN 105296719 A CN105296719 A CN 105296719A CN 201510628722 A CN201510628722 A CN 201510628722A CN 105296719 A CN105296719 A CN 1052967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th bar
heating device
powered electrode
electric heating
tur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2872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宫崎力
铃木英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NGDIAN HIGH-CYCLE EQUIPMENT Co Ltd SHANGHAI
Original Assignee
GONGDIAN HIGH-CYCLE EQUIPMENT Co Ltd SHANG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NGDIAN HIGH-CYCLE EQUIPMENT Co Ltd SHANGHAI filed Critical GONGDIAN HIGH-CYCLE EQUIPMENT Co Ltd SHANGHAI
Priority to CN20151062872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96719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96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967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转向的齿条的通电加热装置。配备了可以与齿条的齿面的加热范围两端部分进行接触的一对接触电极构成的第1通电电极,和可以与齿条的背面的加热范围两端部分进行接触的一对接触电极构成的第2通电电极,和具备可以分别向第1通电电极和第2通电电极供应一定频率的电流的电源手段,和在齿条的加热范围的外圈侧所有范围内按照一定间隔配备的冷却手段,和对这些进行控制的控制手段;控制手段是在第1通电电极以及第2通电电极与齿条的外周面相接触的状态下通过电源手段供应电流,对齿条的圆周方向所有区域进行通电加热的同时,使用冷却手段对该加热部分进行冷却,形成与齿条的圆周方向所有区域连接的硬化层。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可有效地进行通电作业,获得在成本方面有利的齿条。

Description

用于转向的齿条的通电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用于转向的齿条(以下简称齿条)的背面和齿面等通过通电加热进行淬火以及退火时使用的齿条的通电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原来,这种通电加热装置,例如特许文献1(特许平10-25156号公报)所示。这个通电加热装置,具备用于齿面的淬火装置和用于背面的淬火装置,分别具备沿着齿条的齿面和背面的长边方向在其加热范围内对向设置的一对接触电极,各淬火装置的一对接触电极与齿条的接触面的形状设置为不同的形状。而且,可以向齿面退火装置的接触电极上所制成的齿条的齿面供应一定的高频电流(通电加热),对齿条的齿面进行淬火,之后,齿面被淬火的齿条支撑于背面淬火装置的接触电极上,通过供应一定的高频电流(通电加热),对齿条的背面进行淬火。
但是,类似这样的通电加热装置,如图9所示那样,齿条W的齿面Wa和背面Wb的淬火硬化层K的状态是被断面圆形的齿条W的圆周方向的两侧面Wc分隔开,不能得到与齿条W的外周面的圆周方向所有区域相连接的淬火硬化层K,很难适用于要求前所未有的耐久性和轻量化等的齿条W。另外,为了将齿面Wa和背面Wb进行淬火,需要用于齿面和用于背面的专用淬火装置,使通电加热装置自身的构成复杂化,同时在各装置进行安装齿条W的安装作业等的准备工作更加复杂等,作业效率低下,很难获得成本较低的齿条W。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转向的齿条的通电加热装置,主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可以很容易在与齿条的外周面的圆周方向所有区域相连接的状态下获得一定形态的硬化层的同时,装置的构成简单,可以有效地进行通电作业,可以获得在成本方面有利的齿条。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转向的齿条的通电加热装置,配备了可以与齿条的齿面的加热范围两端部分进行接触的一对接触电极构成的第1通电电极,和可以与所述齿条的背面的加热范围两端部分进行接触的一对接触电极构成的第2通电电极,和具备可以分别向所述第1通电电极和第2通电电极供应一定频率的电流的电源手段,和在所述齿条的加热范围的外圈侧所有范围内按照一定间隔配备的冷却手段,和对这些进行控制的控制手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段是在所述第1通电电极以及第2通电电极与所述齿条的外周面相接触的状态下通过所述电源手段供应电流,对齿条的圆周方向所有区域进行通电加热的同时,使用所述冷却手段对该加热部分进行冷却,形成与所述齿条的圆周方向所有区域连接的硬化层。
所述的用于转向的齿条的通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层是在一定的淬火通电条件下进行淬火的淬火层在一定的退火通电条件下进行了退火产生的。
所述的用于转向的齿条的通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层的深度是设定为齿面部位大于背面部位大于两侧的面部。
所述的用于转向的齿条的通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手段通过电流调整手段向向所述第1通电电极和第2通电电极供应不同的电流。
所述的用于转向的齿条的通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手段在所述齿条的圆周方向所有区域内具备可以对向配置的多个冷却套。
所述的用于转向的齿条的通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形成于断面圆形或者断面异形。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如下:
1、根据本发明中第1通电电极和第2通电电极的各接触电极与齿条的齿面和背面相接触的状态下,通过电源手段供应电流将齿条的圆周方向所有区域进行通电加热的同时,通过冷却手段对该加热部分进行冷却,形成与齿条的圆周方向所有区域相连接的硬化层,因此对第1通电电极和第2通电电极的同时通电和加热部分的同时冷却,可以在与齿条的圆周方向所有区域相连接的状态下容易获得一定形态的硬化层的同时,不需要背面和齿面的专用加热装置,装置的构成简单,通过同时通电等加热作业可以有效地进行等,可以容易获得成本有利的齿条。
2、本发明中由于硬化层是在一定的淬火通电条件下进行淬火的淬火层在一定的退火通电条件下退火形成的,因此背面和齿面以及其的连接部位两侧面可以连续进行一定的淬火和退火,可以有效地形成希望得到的硬化层。
3、本发明中由于硬化层的深度是设定为齿面部位大于背面部位大于两侧的面部,因此要求达到耐久性的齿面部位的深度可以做到很深等,可以很容易获得与齿条要求特性相符的具备所期望的硬化层的齿条。
4、本发明中由于电源手段通过电流调整手段向第1通电电极和第2通电电极供应不同的电流,因此齿面和背面等的硬化层的深度等可以按照希望的那样进行调整,可以很容易获得在外周面的圆周方向所有区域上拥有有效的硬化层的齿条。
5、本发明中由于冷却手段是拥有在齿条的圆周方向所有区域上可以对向配置的多个冷却套,因此可以向通电加热的外周面的所有区域有效地喷射冷却媒体进行冷却,稳定淬火品质,可以获得高精度的齿条。
6、本发明中由于齿条形成于断面圆形或者断面异形,因此可以在原来使用的断面圆形的齿条的外周免所有区域形成所希望的硬化层,另外,由于适用于断面异形的齿条,因此齿条逐渐轻量化,可以在其外周面所有区域简单形成所希望的硬化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用于转向的齿条的通电加热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流调整手段的构成示意图。
图3、4是本发明的冷却手段的构成示意图。
图5是采用本发明装置的通电加热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的齿条的硬化层的断面示意图。
图7、8是本发明中齿条的硬化层变形实施例的断面示意图。
图9是原来的齿条的硬化层的断面示意图。
图中:1-通电加热装置、2-第1通电电极、2a、2b-接触电极、3-第2通电电极、3a、3b-接触电极、4-晶体管反相器、5-冷却手段、5a、5a1~5a4冷却套、5b-冷却水供应部位、7-调整器、7a-铜板、7b-螺丝孔、7c-连接导体、9-硬化层、W-齿条、Wa-齿面、Wb-背面、Wc-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纸详细说明进行本发明的形态。
图1~图8表示涉及本发明的齿条的通电加热装置的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适用本发明的通电加热装置1的用于转向的齿条W(齿条W)整体形成了断面圆形的柱状,由具备相对于轴线成一定角度的斜齿的齿面Wa,和这个齿面Wa和反向一侧的小半圆弧面构成的背面Wb,和齿面Wa和背面Wb的连接部位(接续部位)构成的侧面Wc形成的。
而且,通电加热装置1配备了可与所述齿面Wa接触的第1通电电极2,和作为电源手段向可与所述背面Wb接触的第2通电电极3,和第1通电电极2和第2通电电极3供应一定的电流(交流)的晶体管反相器4,和作为冷却手段5可喷射冷却水的多个冷却套5a以及向这个冷却套5a供应冷却水的冷却水供应部位5b,和控制装置6等。
所述第1通电电极2配备了可从下方与齿条W的齿面Wa的加热范围两端部分接触的一对第1接触电极2a、2b,第2通电电极3配备了可从上方与齿条W的背面Wb的加热范围两端部分接触的一对接触电极3a、3b。这个接触电极2a、2b以及接触电极3a、3b,分别形成与一定厚度的例如L字形状的铜板上,其接触面上与齿条W的外周面形状相对应地恰当地形成例如小半圆弧形的没有图示的凹部等。
而且,第1通电电极2以及第2通电电极3的各自一对接触电极2a、2b、3a、3b与晶体管反相器4的输出端子进行电并联,晶体管反相器4分别向第1通电电极2的一对接触电极2a、2b和第2通电电极3的一对接触电极3a、3b供应一定频率的电流。这时,与背面Wb相接触的第2通电电极3的一方的接触电极3a和晶体管反相器4的一方的输出端子之间,作为电流调整手段连接了调整器7。
这个调整器7,如图2所示那样,配备了正面图示コ字形的铜板7(包含铜柱),其铜板7的一方的端部通过铜板、电缆等导体与所述晶体管反相器4的一方的输出端子相连接,其他方的端部通过铜板、电缆等导体与第2通电电极3的一方的接触电极3a相连接。而且,调整器7的铜板7的一对垂直部分分别在多个螺丝孔7b对向的状态下形成,对向的一对螺丝孔7b上由铜板等构成的连接导体7c的两端部分由例如螺母7d等进行固定。
其构成是相对于其调整器7的连接导体7c的各螺丝孔7b的固定位置如图2的两点虚线a、b所示那样变化,可以调整(变化)第2通电电极3的回路。通过这样,供应给第2通电电极3的电流值相对于通过导体供应给直接与晶体管反相器4的输出端子相连接的第1通电电极2的电流值,例如可设定为比规定值低。而且,所述第1通电电极2以及第2通电电极3与没有图示的通电电极移动部位相连接,如后述的控制装置6的控制信号来控制通电电极移动部位的动作,可以相对于齿条W的齿面Wa和背面Wb进行连接和剥离。
构成所述冷却手段5的冷却套5a如图3所示,由断面圆形的齿条W的外周面上按照一定间隔各自配置的4个冷却套5a1~5a4形成。也就是说,配备了齿条W的齿面Wa侧以及背面Wb侧上对向设置的冷却套5a1、5a2,和所述侧面Wc侧上对向配置的冷却套5a3、5a4,这些都与齿条W的外周面侧的十字位置相对地进行配置。
另外,各冷却套5a配备了没有图示的内部冷却水流路线和齿条W的对向面侧的侧壁上设置的多个喷射孔(没有图示),从所述冷却水供应部位5b通过软管等供应给冷却水流路线内的冷却水(或者冷却气体等冷却媒体)从喷射孔按照一定的压力朝着齿条W的外周面进行喷射。这时,各冷却套5a的喷射孔的朝向是向齿条W的断面圆形的外周面的圆周方向所有区域(称为外周面所有区域)进行均等地喷射冷却水。另外,由于各冷却套5a通过没有图示的套移动部位的动作,相对于齿条的外周面设定于喷射位置,淬火退火之后的齿条W可以拆卸,因此从喷射位置到退下的位置是可以移动的。
该冷却手段5的构成不限于如图3所示的稍微平板状的4个冷却套5a1~5a4,如图4所示,也可由正面视图为半圆弧形的2个冷却套5a1、5a2构成。这种情况下,2个冷却套5a1、5a2的喷射孔配置在齿条W的外周面上具备大约均等的间隔。而且,该冷却套5a也与所述套的移动部位相连接,通过控制装置6的控制信号来控制套的移动部位的动作,可与齿条W的齿面Wa和背面Wb、两侧面Wc进行连接或者剥离。
另外,冷却手段5的所述冷却水供应部位5b配备了作为冷却水供应源的罐和抽取该罐内的冷却水的泵等,泵抽上来的冷却水按照一定的压力供应给各冷却套5a。而且,构成冷却手段5的冷却套5a的构成不限定于2个例子,如图3所示各冷却套5a1~5a4如图4所示那样成圆弧状,冷却套5a1、5a2的数量也可以是3个或者5个等。
所述晶体管反相器4配备了使用半导体开关元件的例如用于淬火和用于退火的2个逆变回路,可以从其输出端子向所述第1通电电极2的接触电极2a、2b和第2通电电极3的接触电极3a、3b输出符合用于淬火和用于退火的2种一定频率下一定输出的电流。
所述控制装置6配备了拥有CPU、ROM、RAM、定时器等的电子计算器或者定序器,其输出侧连接了所述晶体管反相器4、调整器7、冷却水供应部位5b、以及任意一个都没有图示的所述通电电极移动部位、所述套的移动部位、支持所述齿条W的两端部位的支持部位等,其输入侧连接了测量齿条的加热温度的放射温度计等个中感应器。
其次,根据图5的流程图,针对使用了所述通电加热装置1的齿条W的加热方法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首先,调整所述晶体管反相器4的输出端子上连接的调整器7的连接导体7b的位置,将第2通电电极3的回路阻抗与晶体管反相器4的输出端子直接相连接的第1通电电极2的回路阻抗设定为不同的值。这时调整器7的连接导体7b的位置设定要根据齿条W上形成的后述的硬化层9的各部分的深度,提前进行设定。
另外,齿条W的其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位形成圆柱形状(断面圆形),在开始通电作业时先通过控制装置6的控制信号让齿条W的两端部位配备的左右所述支持部位进行动作,齿条就被安装(K01)在支持部位上。在这个安装状态下通过控制装置6的控制信号让通电电极移动部位进行动作,将第1通电电极2的接触电极2a、2b和第2通电电极3的接触电极3a、3b,分别与齿条W的齿面Wa和背面Wb的加热范围两端部分进行接触(K02)。
另外,各接触电极2a、2b、3a、3b在接触的同时或者前后,通过控制装置6的控制信号使所述套的移动部位动作,将各冷却套5a安装在喷射位置上(K03)。各通电电极2、3以及各冷却套5a的安装状态下,通过控制装置6的控制信号使晶体管反相器4进行动作,向第1通电电极2和第2通电电极3按照一定的频率供应一定输出的电流,开始第1通电(淬火通电)(K04)。
该第1通电是向第1通电电极2和第2通电电极3供应用于淬火的电流,在齿条W的外周面通电用于淬火的电流,这时,第1通电的频率和电流值(输出)或者各通电电极2、3的接触面设定为一定的形态,可使齿条W的齿面Wa和背面Wb在进行通电加热的同时,也对这些的连接部位的两侧面Wc进行通电加热,齿条W的外周面所有区域都进行通电加热。
而且,该第1通电时,晶体管反相器4的用于淬火的逆变回路会同时向第1通电电极2和第2通电电极3供应提前设定好的一定的输出电流,但第2通电电极3上连接了调整器7,其回路阻抗与第1通电电极2的回路阻抗不同,第1通电电极2和第2通电电极3的齿条W的通电加热条件进行不同的设定。该通电加热条件不同,因此会形成如后述硬化层9形成例如相互不同的规定深度H1~H3。
该第1通电在提前设定设定好的规定时间进行,或者当所述放射温度计检测到齿条W的加热部分的温度达到一定值,通过控制装置6的控制信号停止从晶体管反相器4的用于淬火的逆变回路向第1通电电极2和第2通电电极3供应电流,停止第1通电(淬火通电)(K05)。而且,该第1通电停止的几乎同时,通过控制装置6的控制信号使冷却水供应部位5b进行动作,向各冷却套5a内供应冷却水,从各冷却套5a的喷射孔,朝着第1通电加热到一定温度的齿条的外周面喷射冷却水(K06)。
该冷却水喷射一定的时间,使齿条W的加热部分迅速冷却。这样,各冷却套5a按照一定的间隔配置在齿条W的齿面Wa和背面Wb以及两侧面Wc的外周面所有区域,因此冷却水会近乎均等地喷射到齿条W的外周面所有区域,加热部分的所有区域被淬火,形成一定硬度(例如62~65HRC)的淬火层。
而且,通过第1通电加热和冷却水喷射,齿条W的外周面被淬火之后,在保持该淬火的状态下,通过控制装置6的控制信号,从晶体管反相器4向第1通电电极2和第2通电电极3供应一定的电流,开始第2通电(退火电流)(K07)。该第2通电是从晶体管反相器4的用于退火的逆变回路,向第1通电电极2和第2通电电极3供应用于退火的电流,在齿条W的淬火层通电用于退火的电流,齿条W的外周面所有区域的淬火层就被退火为一定的硬度(例如65HRC)。该退火时也与淬火时相同,通过调整器7使供应给第1通电电极2和第2通电电极3的电流值不同。
第2通电达到一定的时间之后,通过控制装置6的控制信号,停止从晶体管反相器4向各通电电极2、3供应电流,停止第2通电(退火通电)(K08),强制冷却(K09)该齿条W,在齿条W的外周面所有区域形成硬化层9。这之后,通过控制装置6的控制信号,使冷却套的移动部位进行动作,使各冷却套5a避让到退后位置的同时,使支持部位进行动作,解除齿条W的支持状态,拆卸下齿条W(K10)。通过这样,齿条W的一系列淬火退火作业(热处理作业)结束。而且,由于退火温度是200~250℃左右,工序K09的齿条W的强制冷却,可以例如与淬火时相同,由所述冷却套5a喷射冷却水进行冷却。
也就是说,所述齿条W的热处理(淬火退火处理)是在齿条的两端部位进行支持的状态下,通过第1通电进行加热和通过冷却套5a进行迅速冷却,由此齿条W的外周面所有区域被淬火,形成淬火层,该淬火之后齿条W和第1通电电极2以及第2通电电极3等保持原来的状态,连续通过第2通电进行加热,对淬火层进行退火,从而在齿条W的外周面所有区域获得一定硬度的硬化层9。
而且,该硬化层9如图6所示构成。也就是说,从齿条W的齿面Wa的外周面(斜齿的底面)到中心方向的深度(宽度)是H1,背面Wb的深度是H2,两侧面Wc的深度是H3,各自分别不同,其关系是H1大于H2大于H3。也就是说,外周面当中,荷重最大的齿面Wa的硬化层9的深度H1最深,齿条W的耐久性得到充分提升。
像这样,通过所述通电加热装置1,在第1通电电极2和第2通电电极3与齿条W的外周面相接触的状态下,晶体管反相器4的一定的整理回路供应电流,将齿条W的外周面所有区域进行通电加热的同时,通过冷却套5a对该加热部分进行迅速冷却,形成与齿条W的外周面所有区域相连接的硬化层9,因此向第1通电电极和第2通电电极3的同时通电和加热部分的同时冷却,使齿条W的圆周方向所有区域相连接的状态下容易形成一定形态的硬化层9。
另外,不需要原来那样的齿面Wa和背面Wb专用的加热装置,通电加热装置1的构成简单,齿面Wa和背面Wb的同时通电使加热作业可以有效进行的同时,在一定的淬火通电条件下被淬火,淬火层在一定的退火通电条件下被退火从而形成硬化层,因此齿面Wa和背面Wb以及其连接部位的两侧面Wc可连续进行一定的淬火和退火,可以缩短齿条W的准备时间等,高效地在外周部位所有区域形成期望的硬化层9,并获得成本低廉的齿条W。
另外,由于硬化层9的深度H1、H2、H3设定为齿面Wa(H1)大于背面Wb(H2)大于两侧面Wc(H3),特别是齿面Wa的硬化层9的深度H1可以做得很深,将H3作为所需最小限度,可防止形成不需要的硬化层9,根据圆周方向的位置可以调整硬化层9的深度,容易制造出具备所希望的不脆弱、有充分的耐久性的硬化层9的齿条W。
进一步的,由于第2通电电极3与调整器7相连接,晶体管反相器4可以向第1通电电极2和第2通电电极3供应不同的电流,齿面Wa和背面Wb等的硬化层9的深度H1、H2可以调整为希望的深度,可以容易获得在外周面所有区域上拥有所希望的硬化层9的齿条W。另外同时,晶体管反相器4上设置频率和输出不同的2种逆变回路可以应对淬火和退火,因此在构成简单和节能方面也可以获得优异的电源手段。
另外,由于冷却手段5配备了在齿条W的外周面所有区域可对向配置的4个冷却套5a1~5a4和半圆弧形的2个冷却套5a1、5a2,因此通电加热的齿条W的外周面所有区域可以进行平均而且有效的喷射冷却水,稳定淬火层的淬火品质,其结果是可容易获得拥有高精度的硬化层9的齿条W。
但是,在所述实施形态中,针对齿条在其长度方向所有区域(齿面Wa部分除外),是断面圆形的情形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构成,例如图7、8所示那样的断面异形形状的齿条W也适用。也就是说,如图7所示的齿条W不是在断面圆弧形状,而且是断面直线(平坦面)形成背面Wb和两侧面Wc,是作为异形的。另外,如图8所示齿条W是在断面直线(平坦面)只形成背面Wb的异形。
该事例的齿条W是通过例如拉延工序形成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位形成断面圆形是毋庸置疑的。在该事例的情形下,硬化层9与所述实施形态相同,形成于齿条W的外周面所有区域,除了可获得与所述实施形态相同的作用效果,在齿条W的断面积是断面圆形时变得比较小,齿条W自身的重量变轻,例如可获得为车辆的轻量化做贡献的效果。
而且,在所述实施形态中,晶体管反相器4的构成是配备了用于淬火和用于退火的2种逆变回路,例如构成是配备了频率和输出等可调整的1个逆变回路的话,其输出等可通过控制装置6的控制信号进行切换或者调整也可以。另外,本发明的电源手段是其交流电源的频率设定为从低频率到高频率的同时,其回路构成也不限于使用逆变回路,可以使用可输出交流电流的合适的电源回路。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实施形态中的各通电电极2、3的形态和与齿条W的接触位置、调整器7的形态、硬化层9的深度等是一个事例,例如齿条W的齿面Wa侧和背面Wb侧的接触电极2a、2b、3a、3b的形态可以不同,背面Wb和两侧面Wc的硬化层9的深度接近相同等,根据齿条W的形态可以适当进行变更。
本发明可用于使用通电加热包括齿面和背面在内的外周面所有区域需要硬化层的所有用于转向的齿条。
综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本发明的技术范畴。

Claims (12)

1.一种用于转向的齿条的通电加热装置,配备了可以与齿条的齿面的加热范围两端部分进行接触的一对接触电极构成的第1通电电极,和可以与所述齿条的背面的加热范围两端部分进行接触的一对接触电极构成的第2通电电极,和具备可以分别向所述第1通电电极和第2通电电极供应一定频率的电流的电源手段,和在所述齿条的加热范围的外圈侧所有范围内按照一定间隔配备的冷却手段,和对这些进行控制的控制手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段是在所述第1通电电极以及第2通电电极与所述齿条的外周面相接触的状态下通过所述电源手段供应电流,对齿条的圆周方向所有区域进行通电加热的同时,使用所述冷却手段对该加热部分进行冷却,形成与所述齿条的圆周方向所有区域连接的硬化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转向的齿条的通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层是在一定的淬火通电条件下进行淬火的淬火层在一定的退火通电条件下进行了退火产生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转向的齿条的通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层的深度是设定为齿面部位大于背面部位大于两侧的面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转向的齿条的通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手段通过电流调整手段向向所述第1通电电极和第2通电电极供应不同的电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转向的齿条的通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手段通过电流调整手段向向所述第1通电电极和第2通电电极供应不同的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用于转向的齿条的通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手段在所述齿条的圆周方向所有区域内具备可以对向配置的多个冷却套。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转向的齿条的通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手段在所述齿条的圆周方向所有区域内具备可以对向配置的多个冷却套。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转向的齿条的通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手段在所述齿条的圆周方向所有区域内具备可以对向配置的多个冷却套。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或7或8所述的用于转向的齿条的通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形成于断面圆形或者断面异形。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转向的齿条的通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形成于断面圆形或者断面异形。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转向的齿条的通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形成于断面圆形或者断面异形。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转向的齿条的通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形成于断面圆形或者断面异形。
CN201510628722.6A 2015-09-29 2015-09-29 用于转向的齿条的通电加热装置 Pending CN1052967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28722.6A CN105296719A (zh) 2015-09-29 2015-09-29 用于转向的齿条的通电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28722.6A CN105296719A (zh) 2015-09-29 2015-09-29 用于转向的齿条的通电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96719A true CN105296719A (zh) 2016-02-03

Family

ID=55194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28722.6A Pending CN105296719A (zh) 2015-09-29 2015-09-29 用于转向的齿条的通电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9671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318722A1 (en) * 2019-04-02 2020-10-08 Jtekt Corporation Rack bar and steering apparatus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9124A (ja) * 1982-07-09 1984-01-18 Denki Kogyo Kk ステアリング用ラツクバ−の同時焼入装置
JPH10251756A (ja) * 1997-03-12 1998-09-22 Denki Kogyo Co Ltd ラックバーの高周波直接通電焼入装置
JP2006028589A (ja) * 2004-07-16 2006-02-02 Denki Kogyo Co Ltd 直接通電焼入装置による焼入焼戻方法
JP2006045636A (ja) * 2004-08-06 2006-02-16 Denki Kogyo Co Ltd 高周波直接通電焼入装置による連続焼入焼戻方法
JP2007224319A (ja) * 2006-02-21 2007-09-06 Miyaden Co Ltd ラックバーの高周波焼入装置
CN102234710A (zh) * 2010-04-26 2011-11-09 宫电高周波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通电加热方法及通电加热装置
CN104313290A (zh) * 2014-10-28 2015-01-28 芜湖世特瑞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器齿条高频淬火装置及其淬火方法
CN104775016A (zh) * 2015-02-28 2015-07-15 宫电高周波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齿条的通电加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9124A (ja) * 1982-07-09 1984-01-18 Denki Kogyo Kk ステアリング用ラツクバ−の同時焼入装置
JPH10251756A (ja) * 1997-03-12 1998-09-22 Denki Kogyo Co Ltd ラックバーの高周波直接通電焼入装置
JP2006028589A (ja) * 2004-07-16 2006-02-02 Denki Kogyo Co Ltd 直接通電焼入装置による焼入焼戻方法
JP2006045636A (ja) * 2004-08-06 2006-02-16 Denki Kogyo Co Ltd 高周波直接通電焼入装置による連続焼入焼戻方法
JP2007224319A (ja) * 2006-02-21 2007-09-06 Miyaden Co Ltd ラックバーの高周波焼入装置
CN102234710A (zh) * 2010-04-26 2011-11-09 宫电高周波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通电加热方法及通电加热装置
CN104313290A (zh) * 2014-10-28 2015-01-28 芜湖世特瑞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器齿条高频淬火装置及其淬火方法
CN104775016A (zh) * 2015-02-28 2015-07-15 宫电高周波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齿条的通电加热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318722A1 (en) * 2019-04-02 2020-10-08 Jtekt Corporation Rack bar and steering apparatus
CN111791941A (zh) * 2019-04-02 2020-10-20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齿条杆和转向装置
US11781633B2 (en) * 2019-04-02 2023-10-10 Jtekt Corporation Rack bar and steering apparatu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72234B2 (ja) ラックバーの高周波焼入装置
CN104894352A (zh) 用于制造热压成形的板材产品的热成形生产线和方法
WO2010103507A4 (en) An rf electrode for aesthetic and bodyshaping devices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CN110191526A (zh) 感应加热装置、感应加热设备、感应加热方法以及热处理方法
CN101509062B (zh) 装配式凸轮轴端头槽口部位淬火方法
JP6628398B2 (ja) ステアリング用ラックバーの通電加熱装置
CN105296719A (zh) 用于转向的齿条的通电加热装置
WO2014196647A1 (en) Heating method, heating apparatus, and hot press molding method for plate workpiece
JP6679595B2 (ja) 金属シートの伝導加熱方法、そのための電極及び加熱装置
CN102234710B (zh) 通电加热方法及通电加热装置
JP5473127B2 (ja) 誘導加熱コイル
CN104775016A (zh) 齿条的通电加热装置
JP2014133929A (ja) ラックバーの高周波焼入装置
JP2005146316A (ja) 金属旋回輪転動接触面の焼入れ方法及び装置
JP2006028589A (ja) 直接通電焼入装置による焼入焼戻方法
KR100765856B1 (ko) 진공로의 가열장치
CN207770639U (zh) 热冲压板料加热机构
CN100456896C (zh) 直接通电加热装置
CN219824304U (zh) 一种连续退火装置
JP4551154B2 (ja) 高周波直接通電焼入装置による連続焼入焼戻方法
KR101676392B1 (ko) 통전가열장치의 전극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통전가열장치
JP6537164B2 (ja) ラックバーの通電加熱装置
KR102152176B1 (ko) 인접한 다수의 도전판넬을 갖는 3상 전원용 다중 전기히터
JP2005353328A (ja) 直接通電加熱装置
US3466414A (en) Inductor for heating a moving workpie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