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3133A - 灯移动式准直器 - Google Patents

灯移动式准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83133A
CN105283133A CN201480032895.5A CN201480032895A CN105283133A CN 105283133 A CN105283133 A CN 105283133A CN 201480032895 A CN201480032895 A CN 201480032895A CN 105283133 A CN105283133 A CN 1052831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ay
lamp portion
driving shaft
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3289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德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5283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31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8Auxiliary means for directing the radiation beam to a particular spot, e.g. using light bea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6Diaphrag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4Positioning of patients; Tiltable beds or the like
    • A61B6/0492Positioning of patients; Tiltable beds or the like using markers or indicia for aiding patient position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429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source units and detector units
    • A61B6/445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source units and detector units the source unit and the detector unit being able to move relative to each othe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灯移动式准直器,随着同时移动用于照射光的灯部及对上述光进行聚光的聚光透镜,借助上述灯部和上述聚光透镜,不仅能够在人体的特定部位清楚地显示交叉点,还能够使显示上述交叉点后的灯部和聚光透镜回到原位置,从而既能够使从上述X射线设备照射的X射线免受干扰,还能够向作为X射线拍摄位置的人体的特定部位(患处)准确地照射X射线。为此,本发明的准直器包括:本体外壳,设有用于使X射线射入及射出的射入口、射出口,及形成有交叉点的透射窗;灯部,设置于本体外壳内,并发出用于在X射线拍摄位置显示交叉点的光线;聚光透镜,与灯部的前侧相结合,并用于对光进行聚光;印刷电路板,与灯部的后侧相结合;散热板,与印刷电路板相结合,用于向外部散热;驱动单元,用于使与灯部相结合的散热板在本体外壳的内部沿着左右方向进行往复移动;遮蔽部,设有多个遮蔽板,上述遮蔽部以能够进行往复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本体外壳内,用于调节X射线及光的照射方向和放射范围。

Description

灯移动式准直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置于X射线(X-Ray)设备,并用于调节所照射的X射线的照射范围以及用于限制X射线的扩散的准直器,更具体地,涉及可在X射线拍摄之前,将用于发出光线的灯部和对上述光线进行聚光的聚光透镜移动到放射线光轴的正中央,并在拍摄之后,重新将上述灯部和上述聚光透镜移动到上述放射线光轴的侧向,从而不同于使用反射镜来照射光线的现有方式,既不会对图像造成细微的影响,也不需要担心X射线的照射野和光照射野的范围不一致,进而可在作为X射线拍摄位置的人体的特定部位(患处)准确地照射X射线的灯移动式准直器。
背景技术
通常,准直器(collimator)设置于从X射线(X-Ray)设备照射到X射线的一侧的中央部位,当对人体的特定部位进行X射线拍摄时,即,当对人体的患处进行X射线拍摄时,上述准直器用于调节从上述X射线设备照射的X射线的照射范围,以及用于限制上述X射线的扩散,并在上述人体上显示X射线拍摄位置。
上述X射线设备向人体的特定部位(患处)照射透射性卓越的X射线,来拍摄上述人体的内部,以使患处的状态被拍摄到胶片及数字传感器(DR传感器)上,但上述的X射线为放射线的一种,在长时间暴露于放射线的情况下,会损伤人体组织,或者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将准直器设置于从上述X射线设备照射到X射线的一侧,从上述X射线设备照射的X射线射入到准直器内并通过准直器,对上述X射线进行调节,使得其放射方向及放射扩散受到多个铅遮蔽板的限制,上述多个铅遮蔽板以能够进行往复移动的方式设置于准直器的内部,随着向人体照射X射线,使X射线在上述人体上的照射范围最小化。
与此同时,使从设置于上述准直器的内部的灯发出的光线反射到以恒定角度倾斜的反射镜,并随着向上述准直器的射出口侧传递上述光线,通过上述射出口,上述光沿着与所照射的上述X射线相同的方向照射到准直器的外部,使得所照射的上述光线在人体的特定部位(患处)显示形成在射出口侧的交叉点,而且X射线照射到以交叉点表示的人体的患处并拍摄人体的内部。
但是,这种现有的准直器具有如下的结构,即,为了在人体的X射线拍摄位置显示交叉点,而在准直器的内部附着反射镜,并对灯的光线进行反射,所采用的方式既可以使灯位于不遮蔽X射线的位置,又可以向所希望的方向调节光源,根据这种方式,当拍摄X射线时,由于最终图像通过反射镜的反射窗来照射放射线,因而一直伴随着受到细微影响的问题,而且在决定光照射野的过程中反射镜的角度起到非常敏感的要素,因此,不仅在统一光照射野和X射线照射野方面存在较多的技术难题,而且当长时间使用时,存在容易引起照射野不一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在准直器的内部设置用于发出光线的灯部和用于对上述灯部发出的光线进行聚光的聚光透镜,并将包括上述灯部和上述聚光透镜的灯部模块移动到显示交叉点之前/之后的位置或者显示交叉点的位置,从而以低电力也可以使从灯部发出的光线向聚光透镜聚光,并向人体传递上述光,由此,可在上述人体上清楚地显示或者准确地定位交叉点,使清楚地显示的上述交叉点准确地位于作为X射线拍摄位置的人体的特定部位(患处)之后,随着使上述灯部模块回到原位置,从X射线设备照射的X射线不仅不受灯部模块的干扰,还解决了上述灯部的光照射野和X射线照射野不一致的问题,从而使放射线的覆盖最小化,且能够向作为人体的特定部位的X射线拍摄位置准确地照射X射线。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灯移动式准直器,设置于X射线设备,用于调节所照射的X射线的照射范围以及用于限制X射线的扩散,并显示X射线拍摄位置,上述灯移动式准直器的特征在于,上述准直器包括:本体外壳,设有射入口、射出口及透射窗,上述射入口、射出口用于使上述X射线射入及射出,上述透射窗与上述射出口相结合,并形成有用于在人体显示X射线拍摄位置的交叉点;灯部,设置于上述本体外壳的内部,并发出用于在X射线拍摄位置显示交叉点的光线;聚光透镜,与上述灯部的前侧相结合,并用于对上述灯部发出的光线进行聚光;印刷电路板,与上述灯部的后侧相结合;散热板,与结合有上述灯部和上述聚光透镜的印刷电路板相结合,用于向外部释放由上述灯部产生的热量;驱动单元,用于使与灯部相结合的散热板在上述本体外壳的内部沿着左右方向进行往复移动;遮蔽部,设有多个遮蔽板,上述遮蔽部以能够进行往复移动的方式设置于上述本体外壳的内部,用于调节所照射的上述X射线及光线的照射方向和放射范围。
并且,本发明的驱动单元包括:驱动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本体外壳的射入口的一侧相结合;从动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上述射入口的另一侧相结合,上述射入口位于与上述驱动轴相对应的位置;驱动滑轮,分别与上述驱动轴的上部、下部相结合;从动滑轮,分别与上述从动轴的上部、下部相结合,上述从动轴位于与各个上述驱动滑轮相对应的位置;连接带,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分别设置于上述驱动轴和上述从动轴之间的上部侧、下部侧,并且不仅使各个上述驱动滑轮和各个上述从动滑轮相连接,还使上述散热板与上述连接带相结合,以将驱动轴的旋转力传递到从动轴,从而使与灯部相结合散热板向左右方向进行往复移动;蜗轮,与上述驱动轴的外周面相结合;驱动马达,与作为上述驱动轴的侧方的本体外壳的内部面相结合,并产生用于使上述驱动轴旋转的驱动力;蜗杆,与上述驱动轴的蜗轮相啮合,使得上述蜗杆与上述驱动马达进行轴结合,从而将驱动马达的驱动力传递到驱动轴。
发明的效果
根据由如上所述的结构组成的本发明,在准直器的内部分别设置用于发出光线的灯部、用于对灯部发出光的光线进行聚光的聚光透镜、印刷电路板及散热板,并且在上述准直器的内部还设有驱动单元,上述驱动单元由设有驱动滑轮的驱动轴、设有从动滑轮的从动轴、连接带、驱动马达、蜗杆及蜗轮构成,使得包括上述灯部、上述聚光透镜、上述印刷电路板及上述散热板的灯部模块移动到显示交叉点的之前/之后的位置或者显示交叉点的位置,从而达到如下的效果,即,利用上述驱动单元,使灯部模块移动到准直器内的中央部后,利用聚光透镜对灯部发出的光线进行聚光,并向人体传递上述光线,借助所聚集的上述光线,不仅可以将交叉点清楚地显示于人体,还可以使X射线装置进行移动,将清楚地显示的上述交叉点准确地定位于人体的特定部位(患处),即,使其位于X射线拍摄位置。
并且,本发明还具有如下效果:在使清楚地显示的上述交叉点准确地位于X射线拍摄位置的状态下,驱动单元将灯部模块移动到准直器内的侧方,即,使灯部模块回到原位置,借助回到原位置的上述灯部模块,不仅可以使从X射线设备照射的X射线免受干扰,并且由于上述准直器的射入口未设有反射镜,因此,可以不受任何现有的准直器中因反射镜而产生的影响,从而可以向作为人体的特定部位(患处)的X射线拍摄位置准确地照射X射线。
而且,本发明还具有如下效果:对于从灯部模块的灯部照射的光线而言,不需要使用反射镜,而是可以利用在上述驱动单元中移动的连接带,将直接光源以直线的方式照射到人体的特定部位(患处),从而解决上述灯部的光照射野和X射线照射野不一致的问题。
即,本发明还具有如下效果:不仅可以使从上述X射线装置照射的X射线不受上述灯部模块之间的干扰,而且还可以借助从上述灯部模块的灯部发出的光线,在人体上清楚地显示交叉点并使交叉点准确地定位,之后借助驱动单元,使在上述准确的位置显示交叉点后的灯部模块移动到原位置,从而向上述X射线拍摄位置准确地照射X射线,并在避免未对X射线照射产生影响的前提下准确地设定X射线的照射野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准直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准直器的各个结构以分离状态示出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示出本发明的准直器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4为图示在本发明的准直器中显示交叉点之前/之后的灯部的位置的主视图。
图5为图示在本发明的准直器中用于显示交叉点的灯部的位置的主视图。
图6为在侧面示出本发明的准直器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7为示出在本发明的准直器中分别向上下左右方向移动各个遮蔽板,并调节X射线的照射方向及放射范围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为示出安装有本发明准直器的X射线设备的使用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所附的图1至图8,对本发明的灯移动式准直器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中,在照射到X射线(X-Ray)设备200的X射线(X-ray)的一侧上以结合的方式设有准直器(collimator)100,当借助上述X射线设备200对人体的特定部位进行X射线拍摄时,即,对患处进行X射线拍摄时,上述准直器100调节从上述X射线设备照射的X射线的放射方向和照射范围,来限制X射线的扩散,不仅如此,上述准直器100调节从上述X射线设备200照射的X射线以及后述的灯部120发出的光线(光)的照射方向,使得在作为上述人体的特定部位(患处)的X射线拍摄位置上准确且清楚地显示交叉点114。
如图1及图2所示,上述准直器100设有用于形成上述准直器100的外观的本体外壳110,在上述本体外壳110的两侧面分别形成有多个散热孔115,上述多个散热孔115用于使在后述的灯部120中产生的热量释放到外部,即,通过外壳110的内部和外壳110的外部之间的空气交换,使上述的热量释放到准直器100的外部。
在作为上述X射线设备200侧的本体外壳110的一面上形成有射入口111,上述射入口111用于使从上述X射线设备200照射的X射线射入,在作为上述射入口111的相对侧的上述本体外壳110的另一面上形成有射出口112,上述射出口112不仅用于照射经准直器100的X射线,还用于向准直器100的外部照射从后述的灯部120发出的光线。
上述射出口112与形成有交叉点114的透明的透射窗113相结合,上述交叉点114借助由上述灯部120照射的光线来显示作为人体的特定部位(患处)的X射线拍摄位置。
上述的交叉点114能够以十字(+)形状形成于上述透射窗113的正中央,或者能够以“「”形状形成于上述透射窗113的外侧的各个边角,当然,考虑到使用目的或效果等,上述交叉点114不仅能够呈上述的形状,还能够呈其他多种形状。
在上述本体外壳110的内部设置有灯部120,上述灯部120用于发出通过上述射出口112向外部照射的光线,使得在人体的特定部位(患处)上,即,在X射线拍摄位置上清楚地显示交叉点113,或者使交叉点114位于准确的位置,在上述灯部120的前侧结合有聚光透镜130,上述聚光透镜130用于对上述灯部120的光线进行聚光,以提高从上述灯部120发出的光线的光照度,从而使交叉点114更清楚地显示在X射线拍摄位置上。
上述灯部120可使用具有近似于日光(太阳光)的波长和高亮度的发光二极管(LED)灯及卤素灯,或者可使用发出激光光线的激光束灯等的多种灯。
在上述灯部120的后方结合有印刷电路(PCB)板140,上述印刷电路板140用于控制上述灯部120的工作,即,控制上述灯部120及后述的驱动单元的驱动马达166的工作,使得借助从外部施加的电源来使灯部120打开(ON)/关闭(OFF)。
为了对灯部120产生的热量进行有效的散热,上述印刷电路板140使用金属印刷电路板。
结合有上述灯部120和聚光透镜130的印刷电路板140的后部面与散热板150相结合,上述散热板150与多个散热孔1115共同向外部释放上述灯部120产生的热量。
在作为与上述灯部120相结合的散热板150的前侧的本体外壳110的内部设有位置检测传感器180,上述位置检测传感器180用于检测灯部120或包括灯部120的散热板150的位置,上述灯部120借助后述的驱动单元160而向射入口111的中央部或射入口111的侧方移动,即,上述位置检测传感器180检测上述灯部120或包括灯部120的散热板150是否位于上述本体外壳110的射入口111的中央部,并向印刷电路板140发送所检测的信号,来停止驱动单元160的工作。
在上述准直器100的本体外壳110内部设有驱动单元160,上述驱动单元160用于使灯部模块向上述本体外壳110内的左右方向进行往复移动,上述灯部模块包括上述灯部120、聚光透镜130及印刷电路板140相结合的散热板150。
如图2至图6所示,在上述的驱动单元160设有驱动轴161,上述驱动轴16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上述本体外壳110的内部相结合,上述本体外壳110的内部为上述本体外壳110的射入口111的一侧,上述驱动轴161的上部、下部分别与驱动滑轮162相结合,上述驱动滑轮162与后述的连接带165相连接,以借助上述连接带165使上述驱动轴161与从动轴163相连接。
在上述的驱动单元160设有从动轴163,上述从动轴163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上述本体外壳110的内部相结合,上述本体外壳110的内部为上述本体外壳110的射入口111的另一侧,上述本体外壳110的射入口111的另一侧为与上述驱动轴161相对应的位置,上述从动轴163的上部、下部分别与从动滑轮164相结合,上述从动滑轮164与后述的连接带165相连接,以借助上述连接带165使上述从动轴163与从动滑轮164相连接。
上述驱动轴161的上端、下端及上述从动轴163的上端、下端分别与轴承169相结合,使得上述驱动轴161和从动轴163分别能够在上述本体外壳110内进行旋转。
为了向从动轴163传递上述驱动轴161的旋转力,在上述驱动轴161和上述从动轴163之间分别设有连接带165,上述连接带165用于使各个上述驱动滑轮162和各个上述从动滑轮164分别相互连接,设置于上述上部、下部侧的各个连接带165分别与上述散热板150的两端部相结合,即,分别与上述散热板150的上端、下端相结合,即,上述上部侧的连接带165与散热板150的上端相结合,且上述下部侧的连接带165与散热板150的下端相结合。
因此,随着各个连接带165借助旋转的上述驱动轴161而同时旋转,上述散热板150,即,包括灯部120、聚光透镜130、印刷电路板140、散热板150的灯部模块沿着上述本体外壳110内的左右方向进行往复移动,并在X射线拍摄位置显示交叉点114,不仅如此,在向借助上述交叉点114显示的X射线拍摄位置照射X射线之前,使上述灯部模块回到原位置,即,使上述灯部模块向作为脱离射入口111的位置的本体外壳110的侧方移动。
在上述驱动轴161的外周面结合有蜗轮168,上述蜗轮168为用于使驱动轴161旋转的结构之一,在作为上述驱动轴161的侧方的本体外壳110的内部面结合有驱动马达166,上述驱动马达166用于产生使上述驱动轴161旋转的驱动力,上述驱动轴161的侧方为上述蜗轮168的侧方,而且上述驱动马达166与蜗杆167进行轴结合,上述蜗杆167与上述驱动轴161的蜗轮168相啮合,从而向驱动轴161传递上述驱动马达166的驱动力。
另一方面,在上述驱动单元160中利用驱动马达166来使驱动轴161旋转的另一结构如下,即,不具有上述蜗轮168及蜗杆167,并使上述驱动轴161的上端、下端中的任一端部与驱动马达166进行轴结合,从而向驱动轴161直接传递上述驱动马达166的驱动力,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只要能够使上述驱动轴161旋转,可采用任何结构。
在上述本体外壳110的内部设有遮蔽部170,上述遮蔽部170用于调节从上述X射线设备200照射的X射线及从上述灯部120发出并以向聚光透镜130聚光的状态照射的光线(光)的照射方向和放射范围。
如图2和图7所示,上述的遮蔽部170由以能够向上述本体外壳110的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分别进行往复移动的上遮蔽板171、下遮蔽板172及左遮蔽板173、右遮蔽板174形成,上述上遮蔽板171、下遮蔽板172、左遮蔽板173、右遮蔽板174由作为能够遮蔽X射线的材质的铅形成,即,由能够遮蔽放射线的材质形成。
在如此构成的本发明中,从X射线设备200照射的X射线(X-ray)通过准直器100的射入口111被射入到上述准直器100的本体外壳110内,并且如图8所示,所射入的上述X射线通过本体外壳110的射出口112被放射到准直器100的外部,并照射到位于上述准直器100的相对侧的人体,即,照射到人体的特定部位(患处),而且借助所照射的上述X射线来对上述人体的特定部位(患处)进行X射线拍摄。
即,在照射上述X射线设备200的X射线的前方,将安装有胶片或航位推算传感器的暗盒211插入于暗盒支架210,并使患者的人体紧贴于暗盒211后,借助上述准直器100的灯部120和由聚光透镜130聚光的光线(光),在人体的特定部位(患处)显示交叉点114,然后在作为显示有上述交叉点114的人体的特定部位(患处)的X射线拍摄位置准确地照射X射线,以使人体的内部状态被拍摄到安装于上述暗盒211的胶片(或航位推算(DR)传感器)。
其中,重要的是,在由上述X射线设备200照射X射线之前,需要准确的找到X射线拍摄位置,因此,需要利用交叉点114来找到人体的特定部位(患处),即,X射线拍摄位置,上述交叉点114形成于与上述本体外壳110的射出口112侧相结合的透射窗113。
首先,如图4所示,使位于上述本体外壳110的内部的一侧的灯部120移动,即,使包括灯部120、聚光透镜130、印刷电路板140及散热板150的灯部模块位于上述本体外壳110的射入口111的正中央的位置。
为此,需要使上述灯部模块向射入口111侧进行往复移动,即,若启动结合于上述本体外壳110内的驱动单元160的驱动马达166,则上述驱动马达166的轴进行旋转,与旋转的上述驱动马达166的轴相结合的蜗杆167也会旋转。
由于旋转的上述蜗杆167与结合于驱动轴161的蜗轮168相啮合,因此,随着上述蜗杆167进行旋转,蜗轮168也进行旋转,由此,上述的驱动轴161也会旋转。
此时,根据上述驱动马达166的轴旋转方向,蜗杆167进行正向旋转、逆向旋转,并且随着由正向、逆向旋转的上述蜗杆167来决定驱动轴161的旋转方向,根据上述驱动轴161的旋转方向,灯部模块向左右方向移动。
上述驱动轴161和从动轴163借助连接带165相连接,即,由于在与上述驱动轴161的上部、下部相结合的各个驱动滑轮162和与上述从动轴163的上部、下部相结合的各个从动滑轮164上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接结合有连接带165,因此,随着上述驱动轴161的旋转力借助连接带165传递到从动轴163,上述从动轴163沿着与驱动轴161相同的方向同时进行旋转。
由于在设置于上述驱动轴161和从动轴163之间的上部、下部的连接带165上分别结合有散热板150的上端、下端,因此,借助旋转的上述连接带165,散热板150进行移动,即,包括灯部120、聚光透镜130、印刷电路板140及散热板150的灯部模块从图4的位置移动到图5的位置。
在上述本体外壳110的内部设有用于检测灯部120或散热板150的位置的位置检测传感器180,因此,上述位置检测传感器180检测向上述射入口111侧移动的灯部120及散热板150或者灯部模块的移动位置,当灯部120及散热板150或灯部模块位于上述射入口111的中央部时,上述位置检测传感器180向印刷电路板140发送检测信号,并停止驱动单元160的驱动马达166的工作。
从而,包括上述灯部120、聚光透镜130、印刷电路板140及散热板150的灯部模块位于上述射入口111的中央部,并在位于上述射入口111的正中央的状态下,聚光透镜130对灯部120发出的光线进行聚光,并通过射出口112照射到准直器100的外部。
借助向上述准直器100的本体外壳110的外部照射的光线,在人体上清楚地显示印在与射出口112相结合的透射窗113的交叉点114。
即,透射窗113的透明部分使所照射的光直接通过,而使形成于上述透射窗113的交叉点114以影子形态传递到人体,使得在上述人体上清楚地显示交叉点114。
移动清楚地显示的上述交叉点114,并找出作为人体的特定部位的X射线拍摄位置,并准确地定位上述交叉点114。
之后,在从上述X射线设备200照射X射线之前,使包括上述灯部120、聚光透镜130、印刷电路板140及散热板150的灯部模块回到原位置,即,使灯部模块向上述本体外壳110内的侧方移动。
即,若以向与如上所述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产生驱动力的方式启动上述驱动单元160的驱动马达166,则借助上述驱动马达166,蜗杆167旋转的同时蜗轮168也会旋转,使得借助旋转的上述蜗轮168,驱动轴161沿着与如上所述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而且,各个上述连接带165及上述从动轴163也沿着相反方向旋转的同时与上述连接带165相结合的灯部模块,即,包括灯部120、聚光透镜130、印刷电路板140及散热板150的灯部模块从图5的位置向作为图4的位置的本体外壳110内的侧方移动,从而防止由上述X射线设备200所照射的X射线的干扰。
如图4所示,若包括上述灯部120、聚光透镜130、印刷电路板140及散热板150的灯部模块移动到上述本体外壳110内的侧方,则沿着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分别移动设置于上述本体外壳110内的遮蔽部170的上遮蔽板171、下遮蔽板172、左遮蔽板173、右遮蔽板174,并形成能够使上述X射线通过的大小的空间。
然后,利用因照射的光线(光)而产生的交叉点114向准确地找出的X射线拍摄位置照射上述X射线设备200的X射线,上述光线是以借助上述灯部120和聚光透镜130而以聚光的状态被照射的光线。
即,所照射的上述X射线通过上述准直器100的射入口111和射出口112,并准确地照射人体的特定部位(患处),上述特定部位为借助上述灯部120和聚光透镜130而被当作交叉点114的X射线拍摄位置,并且借助所照射的上述X射线来对上述人体的内部进行拍摄,即,使人体的内部状态被拍摄到安装于上述X射线设备200的暗盒211的胶片(或数字传感器)。
如上所述,参照例示的附图,对本发明的上述灯移动式准直器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实施例和附图,并且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可由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进行多种变形,因此,不得独立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前景而理解本发明。

Claims (4)

1.一种灯移动式准直器,设置于X射线设备,用于调节所照射的X射线的方向以及用于限制X射线的扩散,并显示X射线拍摄位置,上述灯移动式准直器的特征在于,
上述灯移动式准直器包括:
本体外壳,设有射入口、射出口及透射窗,上述射入口、射出口用于使上述X射线射入及射出,上述透射窗与上述射出口相结合,并形成有用于在人体显示X射线拍摄位置的交叉点;
灯部,设置于上述本体外壳的内部,并发出用于在X射线拍摄位置显示交叉点的光线;
聚光透镜,与上述灯部的前侧相结合,并用于对上述灯部发出的光线进行聚光;
印刷电路板,与上述灯部的后侧相结合;
散热板,与结合有上述灯部和上述聚光透镜的印刷电路板相结合,用于向外部释放由上述灯部产生的热量;
驱动单元,用于使与灯部相结合的散热板在上述本体外壳的内部沿着左右方向进行往复移动;
遮蔽部,设有多个遮蔽板,上述遮蔽部以能够进行往复移动的方式设置于上述本体外壳的内部,用于调节所照射的上述X射线及光线的照射方向和放射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移动式准直器,其特征在于,在作为与灯部相结合的散热板的前侧的本体外壳的内部设有位置检测传感器,上述位置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上述灯部或上述散热板的位置,以确认上述灯部或上述散热板是否位于上述本体外壳的射入口的中央部,上述的位置检测传感器检测借助驱动单元而检测向本体外壳的射入口的中央部移动的灯部或散热板的位置,若上述灯部或散热板位于上述本体外壳的射入口的中央部,则上述位置检测传感器向印刷电路板发送信号,以终止上述驱动单元的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移动式准直器,其特征在于,驱动单元包括:
驱动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本体外壳的射入口的一侧相结合;
从动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上述射入口的另一侧相结合,上述射入口位于与上述驱动轴相对应的位置;
驱动滑轮,分别与上述驱动轴的上部、下部相结合;
从动滑轮,分别与上述从动轴的上部、下部相结合,上述从动轴位于与各个上述驱动滑轮相对应的位置;
连接带,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分别设置于上述驱动轴和上述从动轴之间的上部侧、下部侧,并且不仅使各个上述驱动滑轮和各个上述从动滑轮相连接,还使上述散热板与上述连接带相结合,以将驱动轴的旋转力传递到从动轴,从而使与灯部相结合的散热板向左右方向进行往复移动;
蜗轮,与上述驱动轴的外周面相结合;
驱动马达,与作为上述驱动轴的侧方的本体外壳的内部面相结合,并产生用于使上述驱动轴旋转的驱动力;
蜗杆,与上述驱动轴的蜗轮相啮合,使得上述蜗杆与上述驱动马达进行轴结合,从而将驱动马达的驱动力传递到驱动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移动式准直器,其特征在于,为了以不具有蜗轮和蜗杆的方式使驱动轴旋转,上述驱动轴与驱动马达进行轴结合。
CN201480032895.5A 2013-06-11 2014-05-30 灯移动式准直器 Pending CN10528313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066462 2013-06-11
KR1020130066462A KR101352542B1 (ko) 2013-06-11 2013-06-11 램프 이동 형식의 콜리메이터
PCT/KR2014/004832 WO2014200217A1 (ko) 2013-06-11 2014-05-30 램프 이동 형식의 콜리메이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3133A true CN105283133A (zh) 2016-01-27

Family

ID=50145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32895.5A Pending CN105283133A (zh) 2013-06-11 2014-05-30 灯移动式准直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1352542B1 (zh)
CN (1) CN105283133A (zh)
WO (1) WO20142002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89082B1 (ko) * 2015-06-24 2016-12-22 주식회사 에스지헬스케어 키스톤 보정을 이용한 방사선 조사야 조절장치와 그 방법
KR101621228B1 (ko) 2015-09-01 2016-05-16 박덕배 엑스레이 장비용 콜리메이터의 촬영 위치 및 영역 표시장치
KR101978315B1 (ko) 2017-05-25 2019-05-15 경희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엑스선 촬영장치용 시준기
KR20210086567A (ko) 2019-12-31 2021-07-08 주식회사바텍 콜리메이터를 포함하는 엑스선 조사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엑스선 조사 방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72368B1 (en) * 1997-10-01 2001-08-0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dical installation having an apparatus for acquiring the position of at least one object located in a room
CN1561911A (zh) * 2004-04-09 2005-01-12 任冲 激光广角扇面交叉管球x射束中心线指示装置
CN1915169A (zh) * 2005-08-18 2007-02-21 通用电气公司 对用于产生3d体积图像的x-射线系统中的对准误差进行检测和校正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10039A (zh) * 2004-09-03 2007-08-01 西门子公司 X射线设备
CN102811769A (zh) * 2009-12-07 2012-12-05 C-Rad定位公司 具有视觉反馈的对象定位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02461A (ja) * 1996-05-15 1997-11-25 Toyota Central Res & Dev Lab Inc レーザープラズマ軟x線又はx線レーザーの発生装置
JP2002139597A (ja) 2000-10-31 2002-05-17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X線照射装置の照準装置付き絞り装置
KR100940064B1 (ko) 2007-08-24 2010-02-08 정원정밀공업 주식회사 Led 조명을 이용한 진단엑스선 조사중심표시광 발생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72368B1 (en) * 1997-10-01 2001-08-0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dical installation having an apparatus for acquiring the position of at least one object located in a room
CN1561911A (zh) * 2004-04-09 2005-01-12 任冲 激光广角扇面交叉管球x射束中心线指示装置
CN101010039A (zh) * 2004-09-03 2007-08-01 西门子公司 X射线设备
CN1915169A (zh) * 2005-08-18 2007-02-21 通用电气公司 对用于产生3d体积图像的x-射线系统中的对准误差进行检测和校正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11769A (zh) * 2009-12-07 2012-12-05 C-Rad定位公司 具有视觉反馈的对象定位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352542B1 (ko) 2014-01-17
WO2014200217A1 (ko) 2014-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9326B (zh) 發光模組及應用其之光照系統
CN104423130B (zh)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装置
CN105283133A (zh) 灯移动式准直器
CN202715136U (zh) 移动x射线单元
US8066409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JP4959469B2 (ja) 光源装置
CN101155545B (zh) 内窥镜装置
JP5952578B2 (ja) 車両用灯具
JP2004209259A (ja) 均一な光照射野及び輪郭が明瞭なエッジを有するledベースの光源
KR101434753B1 (ko) 조사범위 조절수단을 구비하는 콜리메이터장치
KR101416099B1 (ko) 조사야 자동조절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1813869B (zh) 主动式红外摄像仪
WO2006054377A1 (ja) 検査用光学装置、当該光学装置を備えた検査装置及び検査方法
TW201329607A (zh) 影像擷取器用短距光源裝置及具該裝置的影像擷取器
JP2014096253A (ja) 透視性を有する面状光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方法
US20230190085A1 (en) Light source device
KR102137431B1 (ko) 조명 장치
JP6861387B2 (ja) 照明装置
CN218825106U (zh) 水平方向多级反射的分光镜透射成像便携式指纹照相装置
JP7335019B2 (ja) 撮影機器結合型の携帯用スリットランプ装置
CN103207500B (zh) 影像撷取器用短距光源装置及具该装置的影像撷取器
JP2024016645A (ja) 光線治療器
JP4066729B2 (ja) 放射線治療計画用x線シミュレータ装置
JP6865556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KR20210086567A (ko) 콜리메이터를 포함하는 엑스선 조사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엑스선 조사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