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2845A -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82845A
CN105282845A CN201410351675.0A CN201410351675A CN105282845A CN 105282845 A CN105282845 A CN 105282845A CN 201410351675 A CN201410351675 A CN 201410351675A CN 105282845 A CN105282845 A CN 1052828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arameter
value
factor
lo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5167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义东
盛峰
何兵
尹朝东
张忠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35167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82845A/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86328 priority patent/WO201511730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52828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28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终端在第一时刻T1上报的第一实时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实时信息和当前定位策略,生成第一定位模型,其中,所述当前定位策略与终端的业务类型对应;根据所述第一定位模型,控制终端以第一周期P1为周期、按照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定位精度需求的第一定位方式进行定位。本发明实施例支持根据终端业务类型自动调节定位周期。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定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终端自身定位时可采用卫星定位和基站网络定位,终端在进行卫星定位时精度较高但需要消耗更多的电量,而终端与移动通信网络是长期在线通讯。为了减少终端的复杂度、重量、体积,终端的电池要求尽量的小,终端应用的业务逻辑控制放在平台进行控制。终端通过通信网络上报终端位置等终端信息到平台,平台根据终端上报的信息进行业务处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以支持根据终端业务类型自动调节定位周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用于控制系统,包括:
获取终端在第一时刻T1上报的第一实时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实时信息和当前定位策略,生成第一定位模型,其中,所述当前定位策略与终端的业务类型对应;
根据所述第一定位模型,控制终端以第一周期P1为周期、按照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定位精度需求的第一定位方式进行定位。
优选地,其中,P1不等于第二周期P2;所述P2用于所述控制系统根据第二定位模型,控制终端以所述P2为周期、按照所述第一定位方式进行定位;所述第二定位模型由所述控制系统根据获取的终端在第二时刻T2上报的第二实时信息和所述当前定位策略生成。
优选地,所述T1晚于所述T2。
优选地,所述第一实时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参数的取值,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数与至少一个第一因子一一对应,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实时信息和当前定位策略,生成第一定位模型包括:
对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数中的每个第一参数,根据该第一参数的取值和该第一参数的取值与该第一因子的取值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一因子的取值;
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因子的取值代入所述当前定位策略对应的定位算法,得到所述第一定位模型;
所述第二实时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参数的取值,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数与至少一个第二因子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定位模型具体由所述控制系统根据如下方式得到:
对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参数中的每个第二参数,根据该第二参数的取值和该第二参数的取值与该第二因子的取值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二因子的取值;
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因子的取值代入所述定位算法,得到所述第二定位模型;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因子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因子具有至少一个相同的因子。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数包括当前时刻、终端当前位置、终端当前运动速度和/或终端当前电池电量;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参数包括当前时刻、终端当前位置、终端当前运动速度和/或终端当前电池电量。
优选地,终端当前位置由终端按照第二定位方式进行定位而得到,所述第二定位方式的定位精度低于所述第一定位方式。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模型为以所述P1为终端定位周期的模型,所述第二定位模型为以所述P2为终端定位周期的模型。
优选地,所述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因子的取值代入所述当前定位策略对应的定位算法,得到所述第一定位模型包括:
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因子的取值相乘,得到所述P1;
所述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因子的取值代入所述定位算法,得到所述第二定位模型包括:
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因子的取值相乘,得到所述P2。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在第一时刻T1上报的第一实时信息;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实时信息和当前定位策略,生成第一定位模型,其中,所述当前定位策略与终端的业务类型对应;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定位模型,控制终端以第一周期P1为周期、按照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定位精度需求的第一定位方式进行定位。
优选地,其中,P1不等于第二周期P2;所述P2用于所述控制系统根据第二定位模型,控制终端以所述P2为周期、按照所述第一定位方式进行定位;所述第二定位模型由所述控制系统根据获取的终端在第二时刻T2上报的第二实时信息和所述当前定位策略生成。
优选地,所述T1晚于所述T2。
优选地,所述第一实时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参数的取值,所述生成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对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数中的每个第一参数,根据该第一参数的取值和该第一参数的取值与该第一因子的取值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一因子的取值;
代入单元,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因子的取值代入所述当前定位策略对应的定位算法,得到所述第一定位模型;
所述第二实时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参数的取值,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数与至少一个第二因子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定位模型具体由所述控制系统根据如下方式得到:
对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参数中的每个第二参数,根据该第二参数的取值和该第二参数的取值与该第二因子的取值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二因子的取值;
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因子的取值代入所述定位算法,得到所述第二定位模型;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因子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因子具有至少一个相同的因子。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数包括当前时刻、终端当前位置、终端当前运动速度和/或终端当前电池电量;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参数包括当前时刻、终端当前位置、终端当前运动速度和/或终端当前电池电量。
优选地,终端当前位置由终端按照第二定位方式进行定位而得到,所述第二定位方式的定位精度低于所述第一定位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以上所述的控制装置的控制系统。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根据终端上报的不同实时信息,控制终端以不同周期、按照满足终端业务类型的定位精度需求的定位方式进行定位,从而支持根据终端业务类型自动调节定位周期。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硬件示意图;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较佳实施方式的软件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较佳实施方式的方法流程图;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较佳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图;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终端在第一时刻T1上报的第一实时信息;
步骤102,根据所述第一实时信息和当前定位策略,生成第一定位模型,其中,所述当前定位策略与终端的业务类型对应;
步骤103,根据所述第一定位模型,控制终端以第一周期P1为周期、按照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定位精度需求的第一定位方式进行定位。
所述方法用于控制系统。
可见,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根据终端上报的不同实时信息,控制终端以不同周期、按照满足终端业务类型的定位精度需求的定位方式进行定位,从而支持根据终端业务类型自动调节定位周期。
其中,可以有:
P1不等于第二周期P2;所述P2用于所述控制系统根据第二定位模型,控制终端以所述P2为周期、按照所述第一定位方式进行定位;所述第二定位模型由所述控制系统根据获取的终端在第二时刻T2上报的第二实时信息和所述当前定位策略生成。
所述T1可以晚于所述T2。
P1具体可以大于所述P2,有鉴于此,可以在定位精度满足终端业务类型需求的情况下,根据终端上报的实时信息将终端的定位周期调大,以达到节电的目的。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方式例如:卫星定位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实时信息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参数的取值,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数与至少一个第一因子一一对应,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实时信息和当前定位策略,生成第一定位模型可以包括:
对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数中的每个第一参数,根据该第一参数的取值和该第一参数的取值与该第一因子的取值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一因子的取值;
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因子的取值代入所述当前定位策略对应的定位算法,得到所述第一定位模型;
所述第二实时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参数的取值,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数与至少一个第二因子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定位模型具体可以由所述控制系统根据如下方式得到:
对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参数中的每个第二参数,根据该第二参数的取值和该第二参数的取值与该第二因子的取值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二因子的取值;
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因子的取值代入所述定位算法,得到所述第二定位模型;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因子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因子具有至少一个相同的因子。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数可以包括当前时刻、终端当前位置、终端当前运动速度和/或终端当前电池电量;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参数可以包括当前时刻、终端当前位置、终端当前运动速度和/或终端当前电池电量。
所述第一因子和所述第二因子均可以以时间单位,如秒或分钟等,为单位。
此外,终端当前位置可以由终端按照第二定位方式进行定位而得到,所述第二定位方式的定位精度低于所述第一定位方式。
其中,所述第二定位方式可以为基于通信基站的定位方式。
当前时刻属于的时间段不同,对应的因子则可以不同。
终端当前位置属于的地域不同,对应的因子则可以不同。
终端当前运动速度属于的速度范围不同,对应的因子则可以不同。
终端当前电池电量属于的电量范围不同,对应的因子则可以不同。
此外,所述第一定位模型可以为以所述P1为终端定位周期的模型,所述第二定位模型可以为以所述P2为终端定位周期的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因子的取值代入所述当前定位策略对应的定位算法,得到所述第一定位模型可以包括:
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因子的取值相乘,得到所述P1;
所述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因子的取值代入所述定位算法,得到所述第二定位模型包括:
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因子的取值相乘,得到所述P2。
为将本发明实施例阐述得更加清楚明白,下面提供本发明实施例的较佳实施方式。
本较佳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终端定位控制方法或装置,尤其涉及随身携带的定位终端的领域,终端定位支持卫星定位和通信网络基站定位,通过控制终端的定位方式节省终端电池电量的使用。
终端为了节约电量,一般情况下都是用网络基站进行粗定位,平台为了业务的需要希望终端都采用精确的卫星定位,这样就造成了业务平台和终端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业务平台在下发指令给终端时需要根据终端的相关信息做精密的算法智能控制终端的定位方式,做到既能满足业务的定位精度需要,又能尽量延长终端的电池使用时间。
核心是:接收终端上报的终端侧信息,包括位置、时间、速度等,平台根据终端的位置、时间、速度等信息调整下发精确定位指令的方法。通过此种方法控制指令下发,可有效延长终端的电量使用时间,满足业务定位需要,解决了业务高精度定位要求与终端电量使用时长的冲突问题。
具体方案如下:
本较佳实施方式所述智能控制方法的装置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终端、控制系统及控制终端。终端和控制终端连接到控制系统,控制终端通过控制系统操作控制终端,控制系统收到控制终端的指令并结合终端上报的信息智能处理控制的指令并下发到终端。终端和控制终端接入无线通信网络,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与控制系统进行通信。
本较佳实施方式所述的智能控制终端定位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
本步骤要求控制系统首先设置多种定位策略,设置定位策略包含但不限于下列几种策略:
1、按时间段设置受控终端定位策略;
2、按地域设置受控终端定位策略;
3、按速度设置受控终端定位策略;
4、按受控终端电池电量设置受控终端定位策略;
5、设置受控终端复合定位策略。
第二步
本步骤要求受控终端、控制终端都需要到控制系统进行注册,完成注册后受控终端和控制终端可接入控制系统。
接入控制系统的受控终端上报终端信息到控制系统,包括位置信息。
接入控制系统的控制终端鉴权通过后可查看其管理的控制终端信息。
第三步
本步骤还可以分为:
1、受控终端上报终端信息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控制终端设置的受控终端业务场景调用相应的定位策略;
2、控制系统根据终端上报的信息并结合此时终端的定位策略调用控制算法,控制系统智能生成满足终端业务场景的模型;
3、控制系统根据模型下发指令控制受控终端进行卫星定位。
采用本较佳实施方式所述方法和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节省了终端定位时电池电量,提高了受控终端服务时长,达到了提升用户对基于受控终端的位置业务的体验效果。
本较佳实施方式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能持续使用受控终端进行卫星定位的缺点,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受控终端不能长时间为用户提供高精度位置服务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2是本较佳实施方式的硬件示意图。
在图2中,本较佳实施方式的硬件由受控终端硬件201、控制终端硬件202和控制系统服务器203组成。
受控终端硬件201是指可采用无线通信网络接入控制系统服务器203和支持卫星定位的硬件,无线通信网络可以但不限于现行的电信运营商网络,卫星定位包含但不仅限于GPS\北斗\伽利略定位系统。受控终端硬件201通过通信网络的数据链路与控制系统服务器203进行数据通信。
控制终端硬件202是指通过无线通信网络接入控制系统的硬件,可以是但不仅限于是移动手机。控制终端硬件202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与控制系统服务器203进行通信,并通过控制系统服务器203对受控终端进行管理,包括受控终端硬件201位置定位。
控制系统服务器是部署系统软件的服务器集合,控制系统服务器部署在可以上网的机房内,保证与无线通信网络互联互通。控制系统服务器203与无线通信网络的互联互通可使用但不仅限于使用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网络互通。
图3是本较佳实施方式的软件示意图。
在图3中,本较佳实施方式的软件由受控终端软件301、控制终端软件302和控制系统303组成,其中控制系统303又包含接入控制子系统310、数据管理子系统320、控制算法子系统330和地理信息子系统340。
受控终端软件301负责终端数据的收集和上报,并可根据控制系统303下发的指令调整受控终端的各种参数。
控制终端软件302可支持但不限于手机安装,控制终端软件302负责接收控制系统下发的受控终端各种状态数据并显示相应的状态在UI上供用户使用,同时控制终端软件UI接收用户的操作指令并上报指令到控制系统303。
控制系统303的接入控制子系统310负责受控终端、控制终端的接入鉴权和消息分发;
控制系统303的数据管理子系统320负责受控终端和控制终端的数据维护管理,为接入控制子系统310和控制算法子系统330提供数据源支持,并接收控制算法子系统330对数据的更新;
控制系统303的控制算法子系统330为核心控制模块,完成业务控制逻辑处理,具体算法控制参见图4描述;
控制系统303的地理信息系统330是为控制终端提供受控终端的地图信息显示,可作为可选子系统部署。
图4是控制算法的一个实施例,本较佳实施方式方法不仅限于该实施例,系统可根据整合多种算法控制终端的定位指令的下发。整合算法可以按地域、按速度、按时段的某一种或多种算法整合,整合时可以使或运算,也可以是与运算。
步骤401,受控终端根据控制系统下发的指令周期性上报终端状态数据到控制系统;
步骤402,控制系统根据上报的数据获取受控终端属性,进入步骤403;
步骤403,根据控制终端的业务设置检查受控终端此次上报的数据是否需要加入地域算法以调整受控终端定位控制策略,需要加入则对接收的消息进行标识,否则不做标识;且/或,根据控制终端的业务设置检查受控终端此次上报的数据是否加入时段算法以调整受控终端定位控制策略,需要则对消息进行时间标识,否则不做标识;且/或,根据控制终端的业务设置检查受控终端此次上报的数据是否加入速度算法以调整受控终端定位控制策略,需要则对消息进行速度标识,否则不做标识;
步骤404,控制算法子系统从数据中获取受控终端数据上报时的位置,根据地域标识加入该地域的控制比重因子;且/或,控制算法子系统从数据中获取受控终端数据上报的时间,根据时间标识加入该时间段的控制比重因子;且/或,控制算法子系统检查受控终端上报的数据是否包含速度信息,包含速度信息则加入该速度对应的控制比重因子,数据中不包含速度信息时则取系统缺省时间控制比重因子加入算法;
步骤405,控制算法子系统根据输入的各种控制比重因子计算出此时终端在此区域的定位策略,并发送定位策略指令给接入控制子系统,由接入控制子系统下发新的定位策略指令给受控终端。
各种定位控制比重因子由系统进行预定义,不同的定位控制比重因子对应不同业务类型,控制终端只需在该业务类型上进行设置即可,各种业务类型的定位比重因子不超过1。
举例:
参见图5。受控终端一直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与控制系统保持通信,控制系统可根据受控终端当前接入的网络获取移动通信基站小区,进而把该移动通信基站小区作为该受控终端的大致地理位置。
控制系统根据受控终端的空间位置、时间判断是否启用卫星定位。判断启用卫星定位就下发卫星定位指令到受控终端,受控终端根据指令采用卫星定位并上报定位结果,在定位结果中包含了终端的运动速度。
控制系统根据受控终端上报的运动速度,结合受控终端的空间位置和时间,调整受控终端采用卫星定位的策略。
控制系统可以下发一次策略,受控终端将根据该策略启动卫星定位并上报定位结果;控制系统也可以逐条下发定位请求,受控终端收到定位请求后启用一次卫星定位。
平时受控终端不启用卫星定位,控制系统根据用户设置的条件下发指令让受控终端启用卫星定位,这样既能满足受控终端应用定位需要,又能尽量延长终端的电池使用时间。
控制系统在实施时可参考如下计算公式计算出终端定位控制策略。
图5中出发地为安全区域,目的地为危险区域,路线A为携带受控终端的步行线路,路线B为携带受控终端的乘车路线。路线B由于道路比较危险,路线B设置为危险区域。
案例中控制系统按设置的计算参数控制卫星定位指令下发,在卫星定位间隔之间控制系统直接使用受控终端接入的移动通信小区作为受控终端位置。
控制系统安全区域设置为4小时1次卫星定位,危险区域设置为10分钟1次卫星定位,普通区域设置为1小时1次,按速度5公里/小时设置为5分钟1次卫星定位,系统按时间段进行定位计算统一为1小时1次。
按照上面控制系统设置的受控终端卫星定位控制策略,受控终端在控制系统设置的安全区域(出发地)内时,控制系统下发受控终端启用卫星定位的间隔时间为:
T=4小时,只受地理位置影响,时间和运动速度无影响,控制系统每个4个小时下发1次卫星定位请求。
受控终端在控制系统设置的危险区域(目的地)内时,控制系统下发受控终端启用卫星定位的间隔时间为:
T=10分钟,在目的地内只受地理位置影响,时间和运动速度无影响,控制系统每10分钟下发1次分为定位请求。
受控终端在控制系统设置的路线A上以5公里/小时步行时,控制系统下发受控终端启用卫星定位的间隔时间为:
T=1(普通区域的间隔时间为1小时)*1(时间因素的间隔时间为1小时)*5(系统参考速度)/5(终端实际速度)*1/12(参考速度下间隔时间为5分钟,1/12小时)=1/12小时=5分钟,即控制系统每5分钟下发1次卫星定位请求。
受控终端在控制系统设置的路线B上以50公里/小时乘车前进时,控制系统下发受控终端启用卫星定位的间隔时间为:
T=1/6(危险区域10分钟1次卫星定位)*1(时间因素1小时1次卫星定位)*5(参考速度)/50(实际以50公里/小时移动)*1/12(参考速度下间隔时间为5分钟,1/12小时)=1/720小时=5秒,即在路线B上行进时,控制系统需要下发控制策略按5秒钟1次卫星定位到受控终端。
通过上面的计算分析,受控终端在不同的区域和路线上可按不同的定位时间间隔进行定位,卫星定位的电量损耗较大,可有效节约电池电量。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参照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终端在第一时刻T1上报的第一实时信息;
生成模块6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实时信息和当前定位策略,生成第一定位模型,其中,所述当前定位策略与终端的业务类型对应;
控制模块6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定位模型,控制终端以第一周期P1为周期、按照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定位精度需求的第一定位方式进行定位。
所述装置用于控制系统。
可见,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根据终端上报的不同实时信息,控制终端以不同周期、按照满足终端业务类型的定位精度需求的定位方式进行定位,从而支持根据终端业务类型自动调节定位周期。
其中,可以有:
所述P1不等于第二周期P2;所述P2用于所述控制系统根据第二定位模型,控制终端以所述P2为周期、按照所述第一定位方式进行定位;所述第二定位模型由所述控制系统根据获取的终端在第二时刻T2上报的第二实时信息和所述当前定位策略生成。
所述T1可以晚于所述T2。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实时信息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参数的取值,所述生成模块602可以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对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数中的每个第一参数,根据该第一参数的取值和该第一参数的取值与该第一因子的取值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一因子的取值;
代入单元,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因子的取值代入所述当前定位策略对应的定位算法,得到所述第一定位模型;
所述第二实时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参数的取值,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数与至少一个第二因子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定位模型具体可以由所述控制系统根据如下方式得到:
对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参数中的每个第二参数,根据该第二参数的取值和该第二参数的取值与该第二因子的取值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二因子的取值;
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因子的取值代入所述定位算法,得到所述第二定位模型;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因子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因子具有至少一个相同的因子。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数可以包括当前时刻、终端当前位置、终端当前运动速度和/或终端当前电池电量;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参数可以包括当前时刻、终端当前位置、终端当前运动速度和/或终端当前电池电量。
进一步地,终端当前位置可以由终端按照第二定位方式进行定位而得到,所述第二定位方式的定位精度低于所述第一定位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以上所述的控制装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控制方法,用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终端在第一时刻T1上报的第一实时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实时信息和当前定位策略,生成第一定位模型,其中,所述当前定位策略与终端的业务类型对应;
根据所述第一定位模型,控制终端以第一周期P1为周期、按照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定位精度需求的第一定位方式进行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P1不等于第二周期P2;所述P2用于所述控制系统根据第二定位模型,控制终端以所述P2为周期、按照所述第一定位方式进行定位;所述第二定位模型由所述控制系统根据获取的终端在第二时刻T2上报的第二实时信息和所述当前定位策略生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1晚于所述T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实时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参数的取值,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数与至少一个第一因子一一对应,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实时信息和当前定位策略,生成第一定位模型包括:
对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数中的每个第一参数,根据该第一参数的取值和该第一参数的取值与该第一因子的取值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一因子的取值;
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因子的取值代入所述当前定位策略对应的定位算法,得到所述第一定位模型;
所述第二实时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参数的取值,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数与至少一个第二因子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定位模型具体由所述控制系统根据如下方式得到:
对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参数中的每个第二参数,根据该第二参数的取值和该第二参数的取值与该第二因子的取值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二因子的取值;
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因子的取值代入所述定位算法,得到所述第二定位模型;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因子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因子具有至少一个相同的因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数包括当前时刻、终端当前位置、终端当前运动速度和/或终端当前电池电量;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参数包括当前时刻、终端当前位置、终端当前运动速度和/或终端当前电池电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当前位置由终端按照第二定位方式进行定位而得到,所述第二定位方式的定位精度低于所述第一定位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模型为以所述P1为终端定位周期的模型,所述第二定位模型为以所述P2为终端定位周期的模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因子的取值代入所述当前定位策略对应的定位算法,得到所述第一定位模型包括:
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因子的取值相乘,得到所述P1;
所述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因子的取值代入所述定位算法,得到所述第二定位模型包括:
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因子的取值相乘,得到所述P2。
9.一种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在第一时刻T1上报的第一实时信息;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实时信息和当前定位策略,生成第一定位模型,其中,所述当前定位策略与终端的业务类型对应;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定位模型,控制终端以第一周期P1为周期、按照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定位精度需求的第一定位方式进行定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P1不等于第二周期P2;所述P2用于所述控制系统根据第二定位模型,控制终端以所述P2为周期、按照所述第一定位方式进行定位;所述第二定位模型由所述控制系统根据获取的终端在第二时刻T2上报的第二实时信息和所述当前定位策略生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1晚于所述T2。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实时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参数的取值,所述生成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对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数中的每个第一参数,根据该第一参数的取值和该第一参数的取值与该第一因子的取值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一因子的取值;
代入单元,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因子的取值代入所述当前定位策略对应的定位算法,得到所述第一定位模型;
所述第二实时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参数的取值,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数与至少一个第二因子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定位模型具体由所述控制系统根据如下方式得到:
对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参数中的每个第二参数,根据该第二参数的取值和该第二参数的取值与该第二因子的取值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二因子的取值;
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因子的取值代入所述定位算法,得到所述第二定位模型;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因子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因子具有至少一个相同的因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数包括当前时刻、终端当前位置、终端当前运动速度和/或终端当前电池电量;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参数包括当前时刻、终端当前位置、终端当前运动速度和/或终端当前电池电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终端当前位置由终端按照第二定位方式进行定位而得到,所述第二定位方式的定位精度低于所述第一定位方式。
15.一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至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控制装置。
CN201410351675.0A 2014-07-22 2014-07-22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052828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1675.0A CN105282845A (zh) 2014-07-22 2014-07-22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PCT/CN2014/086328 WO2015117308A1 (zh) 2014-07-22 2014-09-11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1675.0A CN105282845A (zh) 2014-07-22 2014-07-22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2845A true CN105282845A (zh) 2016-01-27

Family

ID=53777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51675.0A Pending CN105282845A (zh) 2014-07-22 2014-07-22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82845A (zh)
WO (1) WO201511730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69578A1 (zh) * 2018-03-07 2019-09-12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系统的扩容方法及基站
CN110361758A (zh) * 2018-04-10 2019-10-22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芯片选择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0146A (zh) * 2008-09-12 2009-02-04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设备的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2036165A (zh) * 2010-12-16 2011-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多种定位方式的定位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2088657A (zh) * 2010-11-19 2011-06-08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gps模块的省电方法
CN102088658A (zh) * 2010-12-09 2011-06-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辅助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中的节电方法及系统
CN102638875A (zh) * 2012-03-30 2012-08-15 深圳市易通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省电的移动终端无线定位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749636A (zh) * 2011-04-22 2012-10-24 喜讯无限(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和移动定位技术的多移动设备位置匹配实现系统和方法
CN103235320A (zh) * 2012-11-16 2013-08-07 南京星途通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提高gps定位器待机和使用时间的方法及gps定位器
CN103245961A (zh) * 2013-02-20 2013-08-14 苏州海客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定位省电方法
CN103491497A (zh) * 2013-02-27 2014-01-01 苏州海客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电量监测的移动终端定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0146A (zh) * 2008-09-12 2009-02-04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设备的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2088657A (zh) * 2010-11-19 2011-06-08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gps模块的省电方法
CN102088658A (zh) * 2010-12-09 2011-06-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辅助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中的节电方法及系统
CN102036165A (zh) * 2010-12-16 2011-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多种定位方式的定位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2749636A (zh) * 2011-04-22 2012-10-24 喜讯无限(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和移动定位技术的多移动设备位置匹配实现系统和方法
CN102638875A (zh) * 2012-03-30 2012-08-15 深圳市易通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省电的移动终端无线定位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235320A (zh) * 2012-11-16 2013-08-07 南京星途通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提高gps定位器待机和使用时间的方法及gps定位器
CN103245961A (zh) * 2013-02-20 2013-08-14 苏州海客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定位省电方法
CN103491497A (zh) * 2013-02-27 2014-01-01 苏州海客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电量监测的移动终端定位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69578A1 (zh) * 2018-03-07 2019-09-12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系统的扩容方法及基站
CN110361758A (zh) * 2018-04-10 2019-10-22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芯片选择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17308A1 (zh) 2015-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51617B (zh) 一种虚拟sim卡系统及移动终端使用虚拟sim卡的方法
Dicorato et al. An integrated DC microgrid solution for electric vehicle fleet management
CN109584390B (zh) 一种基于微服务的高速公路计费系统
CN103986227A (zh) 一种基于gis平台的电力配网监控运营方法及系统
CN102065134A (zh) 一种远程集中抄表系统
CN110718947B (zh) 充电桩群控配电分时系统
US2013026182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ower supply
CN104376005A (zh) 软件心跳机制信令接入探针用户详单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3297545B (zh) 一种基于云服务的北斗车载监控终端
CN105809422A (zh) 一种智能充换电远程管理方法、系统及一种服务器
CN101977116A (zh) 流量计费的方法及客户端
CN104932441A (zh) 新能源车集成监控的数据采集和查询方法
CN101820677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和移动定位中心
CN103312682A (zh) 网关安全接入的方法及系统
CN102236344B (zh) 基于云计算的机动车能源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3439927A (zh) 一种电线杆远程监控方法
CN102427253B (zh) 电动汽车充放电监控中心与充电站当地监控之间的通讯方法
CN104578299A (zh) 充电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282845A (zh)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4895168U (zh) 基于分布式的多协议可降级电动汽车充电桩
CN102254101B (zh) 一种电网系统的智能云分析系统及其数据分析方法
CN104219622A (zh) 基于lac的人数测定方法和人群态势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3167019A (zh) 一种车载自组网中的混合式信任系统及方法
CN105208548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936210A (zh) 一种油机发电监控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和数据采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