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2773A - WiFi设备的配置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WiFi设备的配置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82773A
CN105282773A CN201510583594.8A CN201510583594A CN105282773A CN 105282773 A CN105282773 A CN 105282773A CN 201510583594 A CN201510583594 A CN 201510583594A CN 105282773 A CN105282773 A CN 1052827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packet
wifi equipment
router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835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82773B (zh
Inventor
何彪胜
孙丘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ize Tote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ongsys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ongsys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ongsys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8359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827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827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27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827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27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WiFi设备的配置方法和系统。上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连接的网络频率,并判断所述网络频率是否为第一网络频率;若是,则采用组播方式发送数据包,数据包包括配网信息,以使得WiFi设备接收数据包并根据配网信息连接网络,或通过路由器接收并转发数据包,以使得WiFi设备接收由路由器转发的数据包并根据配网信息连接网络;若否,则采用广播方式发送数据包,通过路由器接收数据包并以第一网络频率发送数据包,以使得WiFi设备接收由路由器发送的数据包并根据数据包中的配网信息连接网络。上述WiFi设备的配置方法和系统,能够解决终端连接在5G网络AP下时WiFi设备无法入网的问题。

Description

WiFi设备的配置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WiFi设备的配置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设备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而WiFi设备需要获取AP(AccessPoint,接入点)的相关配网信息进行相应配置后才能接入此AP。WiFi设备可通过移动终端的APP(Application)接入AP。目前,许多路由器是能够同时支持2.4G与5G网络的双频路由器,当移动终端接入AP时会随机接入2.4G网络AP或5G网络AP中的任意一个。而大多数WiFi设备只支持2.4G网络,无法接收5G信号,当移动终端接入5G网络的AP时,移动终端APP发送的AP的配网信息因是5G信号而无法被WiFi设备所接收,会造成WiFi设备无法入网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移动终端连接5G网络AP下时WiFi设备无法入网的问题,提供一种WiFi设备的配置方法。
此外,还有必要针对移动终端连接5G网络AP下时WiFi设备无法入网的问题,提供一种WiFi设备的配置系统。
一种WiFi设备的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连接的网络频率,并判断所述网络频率是否为第一网络频率;
若是,则采用组播方式发送数据包,所述数据包包括配网信息,以使得WiFi设备接收所述数据包并根据所述配网信息连接网络,
或通过路由器接收并转发所述数据包,以使得所述WiFi设备接收由所述路由器转发的数据包并根据所述配网信息连接网络;
若否,则采用广播方式发送数据包,通过所述路由器接收所述数据包并以所述第一网络频率发送所述数据包,以使得所述WiFi设备接收由所述路由器发送的数据包并根据所述数据包中的配网信息连接网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采用组播方式发送数据包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隔预设时间后判断所述WiFi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网络;
若所述WiFi设备未成功连接网络,则采用广播方式发送所述数据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是否有用于检测连接的网络频率的接口;
若是,则通过调用所述接口检测连接的网络频率;
一种WiFi设备的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监听第一网络频率下终端与路由器发送的数据包,并同时监听组播信号及广播信号,所述数据包包括配网信息;
当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频率为所述第一网络频率,则接收由所述终端采用组播方式发送的数据包,或接收由所述路由器转发的数据包;
当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频率不为所述第一网络频率,则接收由所述路由器以所述第一网络频率发送的数据包;
根据所述数据包中的配网信息进行配置,并连接网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频率为所述第一网络频率,预设时间后还未成功连接网络,则接收由所述终端采用广播方式发送的数据包,或接收由所述路由器转发的数据包。
一种WiFi设备的配置系统,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连接的网络频率,并判断所述网络频率是否为第一网络频率;
组播模块,用于当所述网络频率为第一网络频率时,采用组播方式发送数据包,所述数据包包括配网信息,以使得WiFi设备接收所述数据包并根据所述配网信息连接网络,或通过路由器接收并转发所述数据包,以使得所述WiFi设备接收由所述路由器转发的数据包并根据所述配网信息连接网络;
广播模块,用于当所述网络频率不为第一网络频率时,采用广播方式发送数据包,通过所述路由器接收所述数据包并以所述第一网络频率发送所述数据包,以使得所述WiFi设备接收由所述路由器发送的数据包并根据所述数据包中的配网信息连接网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隔预设时间后判断所述WiFi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网络;
所述广播模块还用于当判断出所述WiFi设备未成功连接网络,则采用广播方式发送所述数据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接口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有用于检测连接的网络频率的接口;
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当判断出有用于检测连接的网络频率的接口时,通过调用所述接口检测连接的网络频率;
所述组播模块还用于当判断出没有用于检测连接的网络频率的接口,且当无法检测连接的网络频率时,采用组播方式发送数据包。
一种WiFi设备的配置系统,包括:
监听模块,用于监听第一网络频率下终端与路由器发送的数据包,并同时监听组播信号及广播信号,所述数据包包括配网信息;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当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频率为所述第一网络频率,则接收由所述终端采用组播方式发送的数据包,或接收由所述路由器转发的数据包;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当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频率不为所述第一网络频率,则接收由所述路由器以所述第一网络频率发送的数据包;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包中的配网信息进行配置,并连接网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频率为所述第一网络频率,预设时间后还未成功连接网络,则接收由所述终端采用广播方式发送的数据包,或接收由所述路由器转发的数据包。
上述WiFi设备的配置方法和系统,当终端连接的网络频率不为第一网络频率时,采用广播方式,并通过路由器将数据包以第一网络频率发送,使得WiFi设备能够成功接收数据包,解决终端连接在WiFi设备不支持的网络频率AP下时WiFi设备无法入网的问题,且当终端连接的网络频率为第一网络频率时采用组播方式发送,能有效提高发送数据包的成功率及缩短WiFi设备的配网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WiFi设备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终端检测连接的网络频率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WiFi设备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WiFi设备的配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WiFi设备的配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WiFi设备的配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a)为当终端连接的网络频率为第一网络频率时WiFi设备的配置方法及系统的应用场景图;
图7(b)为当终端连接的网络频率不为第一网络频率WiFi设备的配置方法及系统的应用场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WiFi设备的配置方法,从终端进行描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检测连接的网络频率。
具体的,终端检测连接的网络频率,常用的网络频率包括2.4G网络、5G网络等,可通过调用相关接口进行检测。终端可为手机、平板电脑、手提电脑等设备。若路由器是能够同时支持2.4G与5G网络的双频路由器,当移动终端接入AP时会随机接入2.4G网络AP或5G网络AP中的任意一个。
步骤S120,判断网络频率是否为第一网络频率,若是,则执行步骤S130,若否,则执行步骤S150。
具体的,第一网络频率为WiFi设备所支持的网络频率,例如,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频率可为2.4G网络,终端判断是否连接在2.4G网络AP下,还是连接在非2.4G网络(例如5G网络)AP下。
步骤S130,采用组播方式发送数据包。
具体的,当终端连接在2.4G网络AP下时,采用组播方式发送数据包。数据包包括配网信息,配网信息一般包括连接目标AP的SSID(ServiceSet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和密码等信息,WiFi设备根据配网信息进行配置后可连接目标AP。终端一般可采用组播方式或是广播方式发送数据包,采用组播方式,每次数据包的传输载体大小可为31bit(比特),而采用广播方式每次数据包的传输载体大小可为9bit。当终端连接在2.4G网络AP下时,无论采用组播方式或是广播方式发送数据包,WiFi设备均能接收到,选择采用组播方式可以缩短数据包的发送时间,从而保证数据包的发送成功率并缩短WiFi设备的配网时间。例如,目标AP的SSID为“TPlink”,密码为“12345678”,则SSID和密码的信息长度为14Byte(字节),即112bit,当需要发送包含该配网信息的数据包时,采用组播方式只需4次进行传递,采用广播方式则需13次进行传递。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步骤采用组播方式发送数据包之后,还包括步骤:隔预设时间后判断WiFi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网络;若WiFi设备未成功连接网络,则采用广播方式发送数据包。
具体的,该预设时间可根据需求自行进行设定,例如可设为5s(秒)、10s、30s等。当WiFi设备超过预设时间还未成功连接网络,则说明配网失败,当前网络可能存在禁止组播方式发送数据包的问题,终端转为采用广播方式发送数据包,保证WiFi设备成功监听并接收数据包,连接网络。
步骤S140,以使得WiFi设备接收数据包并根据配网信息连接网络,或通过路由器接收并转发数据包,以使得WiFi设备接收由路由器转发的数据包并根据配网信息连接网络。
具体的,当终端连接在2.4G网络AP下时,采用组播方式发送数据包,WiFi设备可直接接收由终端发送的数据包,或是接收由路由器转发的数据包。路由器接收由终端发送的数据包后,通过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存放在相应的内存中,并将存放的数据包同时以2.4G网络和5G网络发送,WiFi设备可接收路由器以2.4G网络转发的数据包。如图7(a)所示,图7(a)为当终端连接的网络频率为第一网络频率时WiFi设备的配置方法和系统的应用场景图,包括终端710、路由器720和WiFi设备730,当终端710连接在2.4G网络AP下时,WiFi设备730可直接接收由终端710发送的数据包,也可接收由路由器720转发的数据包。
步骤S150,采用广播方式发送数据包。
具体的,当终端接入的不是2.4G网络AP,而是5G网络AP时,终端发送的数据包为5G信号,无法被只支持2.4G网络的WiFi设备监听并接收。若是终端采用组播方式发送数据包,某些路由器可能存在无法将该数据包以2.4G网络发送的问题,而终端采用广播方式发送数据包,能更好地保证路由器将接收的数据包以2.4G网络发送,保证WiFi设备接收数据包并成功连接网络。
步骤S160,通过路由器接收数据包并以第一网络频率发送数据包,以使得WiFi设备接收由路由器发送的数据包并根据数据包中的配网信息连接网络。
具体的,路由器接收由终端发送的数据包后,通过CPU存放在相应的内存中,并将存放的数据包同时用2.4G网络和5G网络发送,这样就实现了将5G信号的数据包转化为2.4G信号,可成功被WiFi设备监听并接收,保证WiFi设备成功连接网络。如图7(b)所示,图7(b)为当终端连接的网络频率不为第一网络频率时WiFi设备的配置方法和系统的应用场景图,包括终端710、路由器720和WiFi设备730。当终端710连接在5G网络AP下时,只支持2.4G网络的WiFi设备730无法监听并接收由终端710发送的数据包,路由器720接收由终端710采用广播方式发送的数据包并以2.4G网络发送,WiFi设备730可成功监听并接收由路由器720发送的数据包。
上述WiFi设备的配置方法,当终端连接的网络频率不为2.4G网络时,即终端接入5G网络AP时,采用广播方式,并通过路由器将数据包以2.4G网络发送,使得WiFi设备能够成功接收数据包,且当终端连接的网络频率为2.4G网络时采用组播方式发送,能有效提高发送数据包的成功率及缩短WiFi设备的配网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述WiFi设备的配置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0,判断是否有用于检测连接的网络频率的接口,若是,则执行步骤S220,若否,则执行步骤S230。
具体的,终端可通过调用接口来检测连接的网络频率,并判断该网络频率为2.4G网络或是5G网络等。
步骤S220,通过调用接口检测连接的网络频率。
步骤S230,当无法检测连接的网络频率时,采用组播方式发送数据包。
具体的,因终端的操作系统不同,某些操作系统,例如IOS操作系统,无可用于检测连接的网络频率的接口。当终端连接的网络频率无法进行检测时,则可默认终端连接的网络频率为第一网络频率,采用组播方式发送数据包,当预设时间后若WiFi设备还未成功连接网络,再转为广播方式发送数据包。可有效保证WiFi设备成功连接网络,并提高发送数据包的成功率。
如图3所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WiFi设备的配置方法,从WiFi设备进行描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0,监听第一网络频率下终端与路由器发送的数据包,并同时监听组播信号及广播信号。
具体的,第一网络频率为WiFi设备支持的网络频率,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频率可为2.4G网络,WiFi设备通过扫描2.4G网络的信道来监听终端及路由器发送的数据包,并同时监听组播信号及广播信号,可即时接收包括配网信息的数据包。数据包除了包括配网信息,还包括源MAC(MediaAccess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地址、路由器MAC地址、目标MAC地址及校验信息等。WiFi设备监听数据包时,可通过数据包中的源MAC地址判断该数据包是由终端或是由路由器发送的,并通过源MAC地址及路由器MAC地址对终端及路由器进行锁定,WiFi设备可同时接收由终端和路由器发送的数据包。通过校验信息可验证数据包是否正确,保证信息的正确性。
步骤S320,当终端连接的网络频率为第一网络频率,则接收由终端采用组播方式发送的数据包,或接收由路由器转发的数据包。
具体的,当终端连接在2.4G网络AP下时,采用组播方式发送的数据包可被WiFi设备成功监听并接收。WiFi设备可直接接收由终端发送的数据包,或是接收由路由器转发的数据包。路由器接收由终端采用组播方式发送的数据包后,同时用2.4G网络和5G网络发送,WiFi设备可接收路由器用2.4G网络转发的数据包。终端选择采用组播方式可以缩短数据包的发送时间,从而保证数据包的发送成功率并缩短WiFi设备的配网时间。
步骤S330,当终端连接的网络频率不为第一网络频率,则接收由路由器以第一网络频率发送的数据包。
具体的,当终端接入的不是2.4G网络AP,而是连接在WiFi设备不支持的网络频率,例如5G网络AP下时,终端发送的数据包为5G信号,无法被只支持2.4G网络的WiFi设备监听并接收。若是终端采用组播方式发送数据包,某些路由器可能存在无法将该数据包以2.4G网络发送的问题,而终端采用广播方式发送数据包,能保证路由器将接收的数据包以2.4G网络发送,WiFi设备可监听并接收由路由器以2.4G网络发送的数据包。
步骤S340,根据数据包中的配网信息进行配置,并连接网络。
具体的,数据包包括配网信息,配网信息一般包括连接目标AP的SSID和密码等信息,WiFi设备根据配网信息进行配置后可连接目标AP。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上述WiFi设备的配置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当终端连接的网络频率为第一网络频率,预设时间后还未成功连接网络,则接收由终端采用广播方式发送的数据包,或接收由路由器转发的数据包。
具体的,当WiFi设备超过预设时间还未成功连接网络,则说明配网失败,当前网络可能存在禁止组播方式发送数据包的问题,终端转为采用广播方式发送数据包,能保证WiFi设备监听并接收数据包,成功连接网络。WiFi设备直接接收由终端以广播方式发送的数据包,或是接收由路由器转发的数据包。
上述WiFi设备的配置方法,当终端连接的网络频率不为2.4G网络时,即终端接入5G网络AP时,采用广播方式发送数据包,并通过路由器将数据包以2.4G网络发送,使得WiFi设备能够成功接收数据包,且当移动终端连接的网络频率为2.4G网络时采用组播方式发送数据包,能有效提高发送数据包的成功率及缩短WiFi设备的配网时间。
如图4所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WiFi设备的配置系统,包括检测模块410、组播模块420、广播模块430和判断模块440。
检测模块410,用于检测连接的网络频率,并判断网络频率是否为第一网络频率。
具体的,终端检测连接的网络频率,常用的网络频率包括2.4G网络、5G网络等,可通过调用相关接口进行检测。终端可为手机、平板电脑、手提电脑等设备。若路由器是能够同时支持2.4G与5G网络的双频路由器,当移动终端接入AP时会随机接入2.4G网络AP或5G网络AP中的任意一个。第一网络频率为WiFi设备所支持的网络频率,例如,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频率可为2.4G网络,终端判断是否连接在2.4G网络AP下,还是连接在非2.4G网络(例如5G网络)AP下。
组播模块420,用于当网络频率为第一网络频率时,采用组播方式发送数据包,数据包包括配网信息,以使得WiFi设备接收数据包并根据配网信息连接网络,或通过路由器接收并转发数据包,以使得WiFi设备接收由路由器转发的数据包并根据配网信息连接网络。
具体的,当终端连接在2.4G网络AP下时,采用组播方式发送数据包。数据包包括配网信息,配网信息一般包括连接目标AP的SSID和密码等信息,WiFi设备根据配网信息进行配置后可连接目标AP。终端一般可采用组播方式或是广播方式发送数据包,采用组播方式,每次数据包的传输载体大小可为31bit,而采用广播方式每次数据包的传输载体大小可为9bit。当终端连接在2.4G网络AP下时,无论采用组播方式或是广播方式发送数据包,WiFi设备均能接收到,选择采用组播方式可以缩短数据包的发送时间,从而保证数据包的发送成功率并缩短WiFi设备的配网时间。例如,目标AP的SSID为“TPlink”,密码为“12345678”,则SSID和密码的信息长度为14Byte,即112bit,当需要发送包含该配网信息的数据包时,采用组播方式只需4次进行传递,采用广播方式则需13次进行传递。
当终端连接在2.4G网络AP下时,采用组播方式发送数据包,WiFi设备可直接接收由终端发送的数据包,或是接收由路由器转发的数据包。路由器接收由终端发送的数据包后,通过CPU存放在相应的内存中,并将存放的数据包同时以2.4G网络和5G网络发送,WiFi设备可接收路由器以2.4G网络转发的数据包。如图7(a)所示,图7(a)为当终端连接的网络频率为第一网络频率时WiFi设备的配置方法和系统的应用场景图,包括终端710、路由器720和WiFi设备730,当终端710连接在2.4G网络AP下时,WiFi设备730可直接接收由终端710发送的数据包,也可接收由路由器720转发的数据包。
广播模块430,用于当网络频率不为第一网络频率时,采用广播方式发送数据包,通过路由器接收数据包并以第一网络频率发送数据包,以使得WiFi设备接收由路由器发送的数据包并根据数据包中的配网信息连接网络。
具体的,当终端接入的不是2.4G网络AP,而是5G网络AP时,终端发送的数据包为5G信号,无法被只支持2.4G网络的WiFi设备监听并接收。若是终端采用组播方式发送数据包,某些路由器可能存在无法将该数据包以2.4G网络发送的问题,而终端采用广播方式发送数据包,能更好地保证路由器将接收的数据包以2.4G网络发送,保证WiFi设备接收数据包并成功连接网络。
路由器接收由终端发送的数据包后,通过CPU存放在相应的内存中,并将存放的数据包同时用2.4G网络和5G网络发送,这样就实现了将5G信号的数据包转化为2.4G信号,可成功被WiFi设备监听并接收。如图7(b)所示,图7(b)为当终端连接的网络频率不为第一网络频率时WiFi设备的配置方法和系统的应用场景图,包括终端710、路由器720和WiFi设备730。当终端710连接在5G网络AP下时,只支持2.4G网络的WiFi设备730无法监听并接收由终端710发送的数据包,路由器720接收由终端710采用广播方式发送的数据包并以2.4G网络发送,WiFi设备730可成功监听并接收由路由器720发送的数据包。
判断模块440,用于隔预设时间后判断WiFi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网络。
具体的,该预设时间可根据需求自行进行设定,例如可设为5s、10s、30s等。当WiFi设备超过预设时间还未成功连接网络,则说明配网失败,当前网络可能存在禁止组播方式发送数据包的问题,终端转为采用广播方式发送数据包,保证WiFi设备成功监听并接收数据包以连接网络。
广播模块430还用于当判断出WiFi设备未成功连接网络,则采用广播方式发送数据包。
上述WiFi设备的配置系统,当终端连接的网络频率不为2.4G网络时,即终端接入5G网络AP时,采用广播方式,并通过路由器将数据包以2.4G网络发送,使得WiFi设备能够成功接收数据包,且当移动终端连接的网络频率为2.4G网络时采用组播方式发送,能有效提高发送数据包的成功率及缩短WiFi设备的配网时间。
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WiFi设备的配置系统,除了包括检测模块410、组播模块420、广播模块430和判断模块440,还包括接口模块450。
接口模块450,用于判断是否有用于检测连接的网络频率的接口。
具体的,终端可通过调用接口来检测连接的网络频率,并判断该网络频率为2.4G网络或是5G网络等。
检测模块410还用于当判断出有用于检测连接的网络频率的接口时,通过调用接口检测连接的网络频率。
组播模块420还用于当判断出没有用于检测连接的网络频率的接口,且当无法检测连接的网络频率时,采用组播方式发送数据包。
具体的,因终端的操作系统不同,某些操作系统,例如IOS操作系统,无可用于检测连接的网络频率的接口。当终端连接的网络频率无法进行检测时,则可默认终端连接的网络频率为第一网络频率,采用组播方式发送数据包,当预设时间后若WiFi设备还未成功连接网络,再转为广播方式发送数据包。可有效保证WiFi设备成功连接网络,并提高发送数据包的成功率。
上述WiFi设备的配置系统,当终端连接的网络频率不为2.4G网络时,即终端接入5G网络AP时,采用广播方式发送数据包,并通过路由器将数据包以2.4G网络发送,使得WiFi设备能够成功接收数据包,且当移动终端连接的网络频率为2.4G网络时采用组播方式发送数据包,能有效提高发送数据包的成功率及缩短WiFi设备的配网时间。
如图6所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WiFi设备的配置系统,包括监听模块610、第一接收模块620、第二接收模块630和配置模块640。
监听模块610,用于监听第一网络频率下终端与路由器发送的数据包,并同时监听组播信号及广播信号。
具体的,第一网络频率为WiFi设备支持的网络频率,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频率可为2.4G网络,WiFi设备通过扫描2.4G网络的信道来监听终端及路由器发送的数据包,并同时监听组播信号及广播信号,可即时接收包括配网信息的数据包。数据包除了包括配网信息,还包括源MAC地址、路由器MAC地址、目标MAC地址及校验信息等。WiFi设备监听数据包时,可通过数据包中的源MAC地址判断该数据包是由终端或是由路由器发送的,并通过源MAC地址及路由器MAC地址对终端及路由器进行锁定,WiFi设备可同时接收由终端和路由器发送的数据包。通过校验信息可验证数据包是否正确,保证信息的正确性。
第一接收模块620,用于当终端连接的网络频率为第一网络频率,则接收由终端采用组播方式发送的数据包,或接收由路由器转发的数据包。
具体的,当终端连接在2.4G网络AP下时,采用组播方式发送的数据包可被WiFi设备成功监听并接收。WiFi设备可直接接收由终端发送的数据包,或是接收由路由器转发的数据包。路由器接收由终端采用组播方式发送的数据包后,同时用2.4G网络和5G网络发送,WiFi设备可接收路由器用2.4G网络转发的数据包。终端选择采用组播方式可以缩短数据包的发送时间,从而保证数据包的发送成功率并缩短WiFi设备的配网时间。
第二接收模块630,用于当终端连接的网络频率不为第一网络频率,则接收由路由器以第一网络频率发送的数据包。
具体的,当终端接入的不是2.4G网络AP,而是连接在WiFi设备不支持的网络频率,例如5G网络AP下时,终端发送的数据包为5G信号,无法被只支持2.4G网络的WiFi设备监听并接收。若是终端采用组播方式发送数据包,某些路由器可能存在无法将该数据包以2.4G网络发送的问题,而终端采用广播方式发送数据包,能保证路由器将接收的数据包以2.4G网络发送,WiFi设备可监听并接收由路由器以2.4G网络发送的数据包。
配置模块640,用于根据数据包中的配网信息进行配置,并连接网络。
具体的,数据包包括配网信息,配网信息一般包括连接目标AP的SSID和密码等信息,WiFi设备根据配网信息进行配置后可连接目标AP。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一接收模块620还用于当终端连接的网络频率为第一网络频率,预设时间后还未成功连接网络,则接收由所述终端采用广播方式发送的数据包,或接收由路由器转发的数据包。
具体的,当WiFi设备超过预设时间还未成功连接网络,则说明配网失败,当前网络可能存在禁止组播方式发送数据包的问题,终端转为采用广播方式发送数据包,能保证WiFi设备监听并接收数据包,成功连接网络。WiFi设备直接接收由终端以广播方式发送的数据包,或是接收由路由器转发的数据包。
上述WiFi设备的配置系统,当终端连接的网络频率不为2.4G网络时,即终端接入5G网络AP时,采用广播方式发送数据包,并通过路由器将数据包以2.4G网络发送,使得WiFi设备能够成功接收数据包,且当移动终端连接的网络频率为2.4G网络时采用组播方式发送数据包,能有效提高发送数据包的成功率及缩短WiFi设备的配网时间。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WiFi设备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连接的网络频率,并判断所述网络频率是否为第一网络频率;
若是,则采用组播方式发送数据包,所述数据包包括配网信息,以使得WiFi设备接收所述数据包并根据所述配网信息连接网络,
或通过路由器接收并转发所述数据包,以使得所述WiFi设备接收由所述路由器转发的数据包并根据所述配网信息连接网络;
若否,则采用广播方式发送数据包,通过所述路由器接收所述数据包并以所述第一网络频率发送所述数据包,以使得所述WiFi设备接收由所述路由器发送的数据包并根据所述数据包中的配网信息连接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iFi设备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采用组播方式发送数据包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隔预设时间后判断所述WiFi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网络;
若所述WiFi设备未成功连接网络,则采用广播方式发送所述数据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WiFi设备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是否有用于检测连接的网络频率的接口;
若是,则通过调用所述接口检测连接的网络频率;
若否,则当无法检测连接的网络频率时,采用组播方式发送所述数据包。
4.一种WiFi设备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监听第一网络频率下终端与路由器发送的数据包,并同时监听组播信号及广播信号,所述数据包包括配网信息;
当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频率为所述第一网络频率,则接收由所述终端采用组播方式发送的数据包,或接收由所述路由器转发的数据包;
当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频率不为所述第一网络频率,则接收由所述路由器以所述第一网络频率发送的数据包;
根据所述数据包中的配网信息进行配置,并连接网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WiFi设备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频率为所述第一网络频率,预设时间后还未成功连接网络,则接收由所述终端采用广播方式发送的数据包,或接收由所述路由器转发的数据包。
6.一种WiFi设备的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连接的网络频率,并判断所述网络频率是否为第一网络频率;
组播模块,用于当所述网络频率为第一网络频率时,采用组播方式发送数据包,所述数据包包括配网信息,以使得WiFi设备接收所述数据包并根据所述配网信息连接网络,或通过路由器接收并转发所述数据包,以使得所述WiFi设备接收由所述路由器转发的数据包并根据所述配网信息连接网络;
广播模块,用于当所述网络频率不为第一网络频率时,采用广播方式发送数据包,通过所述路由器接收所述数据包并以所述第一网络频率发送所述数据包,以使得所述WiFi设备接收由所述路由器发送的数据包并根据所述数据包中的配网信息连接网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WiFi设备的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隔预设时间后判断所述WiFi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网络;
所述广播模块还用于当判断出所述WiFi设备未成功连接网络,则采用广播方式发送所述数据包。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WiFi设备的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接口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有用于检测连接的网络频率的接口;
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当判断出有用于检测连接的网络频率的接口时,通过调用所述接口检测连接的网络频率;
所述组播模块还用于当判断出没有用于检测连接的网络频率的接口,且当无法检测连接的网络频率时,采用组播方式发送数据包。
9.一种WiFi设备的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听模块,用于监听第一网络频率下终端与路由器发送的数据包,并同时监听组播信号及广播信号,所述数据包包括配网信息;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当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频率为所述第一网络频率,则接收由所述终端采用组播方式发送的数据包,或接收由所述路由器转发的数据包;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当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频率不为所述第一网络频率,则接收由所述路由器以所述第一网络频率发送的数据包;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包中的配网信息进行配置,并连接网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WiFi设备的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频率为所述第一网络频率,预设时间后还未成功连接网络,则接收由所述终端采用广播方式发送的数据包,或接收由所述路由器转发的数据包。
CN201510583594.8A 2015-09-14 2015-09-14 WiFi设备的配置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52827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83594.8A CN105282773B (zh) 2015-09-14 2015-09-14 WiFi设备的配置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83594.8A CN105282773B (zh) 2015-09-14 2015-09-14 WiFi设备的配置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2773A true CN105282773A (zh) 2016-01-27
CN105282773B CN105282773B (zh) 2019-02-12

Family

ID=55150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83594.8A Active CN105282773B (zh) 2015-09-14 2015-09-14 WiFi设备的配置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82773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98831A (zh) * 2016-03-29 2016-08-24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备接入WiFi的方法、装置及智能设备
CN106454895A (zh) * 2016-10-10 2017-02-22 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设备网络配置状态的反馈方法及系统
CN107612716A (zh) * 2017-08-28 2018-01-19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子设备的配网方法和系统
WO2019071807A1 (zh) * 2017-10-11 2019-04-18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路由器的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方法及双频无线路由器
CN110166936A (zh) * 2019-05-24 2019-08-23 浙江立镖机器人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2804731A (zh) * 2019-11-13 2021-05-14 福州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配网的方法及智能硬件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98985A2 (en) * 2002-09-12 2004-03-17 Broadcom Corporation Optimiz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from established usage patterns of access points
CN104469789A (zh) * 2014-12-05 2015-03-25 深圳市新联锋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家电的连接配置方法以及系统
CN104684106A (zh) * 2015-02-02 2015-06-03 上海小蚁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98985A2 (en) * 2002-09-12 2004-03-17 Broadcom Corporation Optimiz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from established usage patterns of access points
CN104469789A (zh) * 2014-12-05 2015-03-25 深圳市新联锋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家电的连接配置方法以及系统
CN104684106A (zh) * 2015-02-02 2015-06-03 上海小蚁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98831A (zh) * 2016-03-29 2016-08-24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备接入WiFi的方法、装置及智能设备
CN105898831B (zh) * 2016-03-29 2020-03-06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备接入WiFi的方法、装置及智能设备
CN106454895A (zh) * 2016-10-10 2017-02-22 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设备网络配置状态的反馈方法及系统
CN107612716A (zh) * 2017-08-28 2018-01-19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子设备的配网方法和系统
CN107612716B (zh) * 2017-08-28 2021-05-07 台州市吉吉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子设备的配网方法和系统
WO2019071807A1 (zh) * 2017-10-11 2019-04-18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路由器的物联网设备的配置方法及双频无线路由器
CN110166936A (zh) * 2019-05-24 2019-08-23 浙江立镖机器人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2804731A (zh) * 2019-11-13 2021-05-14 福州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配网的方法及智能硬件
CN112804731B (zh) * 2019-11-13 2024-04-19 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配网的方法及智能硬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2773B (zh) 2019-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82773A (zh) WiFi设备的配置方法和系统
US9635567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network signaling
KR102339471B1 (ko) 리포트 송신 방법, 리포트 수신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US8867484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handover failure recovery
JP4477882B2 (ja) 無線ローカル・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中の隠れノードの検出
EP2717627B1 (en)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handover in a wireless access system that supports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the method
US20190021134A1 (en) User plane optimization for 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
US8619709B2 (en) Access point scan metho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scan program, and station
US8412181B2 (en) Mobile station
WO2017049737A1 (zh) D2d中继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556517B (zh) 异常链路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4780525B (zh) 调整终端到终端通信传输功率的方法、设备、组头和系统
US8787901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flexible user tracing in mobile networks
CN112054883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9801220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device to device D2D data transmission
US20170257822A1 (en) Delivery of cellular network insights to subscriber devices to subscriber devices through ssid via cellular 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US9930581B2 (en) Addressing communication failure in multiple connection systems
US992455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2D discovery process
WO2016082647A1 (zh) 一种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US20160080970A1 (en) Virtual 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 Based Insight Delivery To Mobile Devices
US20100285825A1 (en) Communication
US20170019165A1 (en) Loop detection/resolution and load balancing on dual band dual concurrent repeater
US20100304752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ntroller
CN109104762B (zh) 一种调整wlan网络帧发送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US20170048896A1 (en) Method for selecting a device to act as a relay device between a first and a second node based on received signal quality measurem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801, building 1, financial service technology innovation base, No.8 Kefa Road, Science Park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54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Baize totem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306-310, building 4, software park, high tech Zon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LONGSYS ELECTRONICS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