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0133A - 图像显示装置及图像显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显示装置及图像显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80133A
CN105280133A CN201510434099.0A CN201510434099A CN105280133A CN 105280133 A CN105280133 A CN 105280133A CN 201510434099 A CN201510434099 A CN 201510434099A CN 105280133 A CN105280133 A CN 1052801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composition
image signal
received image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340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80133B (zh
Inventor
中西贵之
矢田竜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Display Central Inc
Japan Display Inc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Display Central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Display Central Inc filed Critical Japan Display Central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280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01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801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01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003Display of colou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colour is display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39Pixel structures
    • G09G2300/0452Details of colour pixel setup, e.g. pixel composed of a red, a blue and two green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39Pixel structures
    • G09G2300/0465Improved aperture ratio, e.g. by size reduction of the pixel circuit, e.g. for improving the pixel density or the maximum displayable luminance or brightnes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42Compensation of deficiencies in the appearance of colou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13The adjustment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the information to be displayed
    • G09G2320/062Adjustment of illumination source paramet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6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colour parameters, e.g. colour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10Special adaptations of display systems for operation with variable images
    • G09G2320/103Detection of image changes, e.g. determination of an index representative of the image chang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6Colour space transform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16Calculation or use of calculated indices related to luminance levels in display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图像显示装置及图像显示方法,图像显示装置包括:图像显示部,将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呈矩阵状设置,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相邻;处理部,根据第一成分及色域外成分的合算成分确定第一像素具有的副像素的输出,根据第三成分确定第二像素具有的副像素的输出;以及判断部,根据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的比较结果,判断与第二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是否为与图像的边缘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处理部当与第二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为与图像的边缘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情况下,在与用第二像素进行光的输出的副像素不相邻的第一像素的副像素的输出中不反映色域外成分。

Description

图像显示装置及图像显示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享有2014年7月2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4-149244号的优先权权益,本申请引用其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图像显示装置及图像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公知有如下的图像显示装置(参考日本特开2010-20241号公报):由多个像素构成,每个像素具有构成对各个像素的输入图像信号的颜色成分(红、蓝、绿)的副像素、和该成分以外的成分(白)的副像素。
日本特开2010-20241号公报中所公开的技术中,当需要再现白色时,比如输入图像信号为(R、G、B=255、255、255)时,只有白色的副像素点亮。同样,当需要与副像素的颜色直接对应的颜色再现时,也只有该颜色的副像素点亮。但是,在需要像与红色、蓝色、绿色的补色对应的青色、品红色、黄色等这样的不与副像素的颜色相对应的颜色再现时,多个副像素点亮。这时,假设如果有与该补色对应的副像素,那么仅让该副像素点亮即可。这样,副像素的颜色越多,就能够使颜色再现中的像素的点亮数越少。
但是,一个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数量越多,与对应于一个像素的输入图像信号相对应的颜色再现所使用的像素面积就越大。因此,如果副像素的面积没有根据一个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增减而改变,则一个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数量越多,则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输出中视觉上的清晰度就越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以上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兼顾副像素的色数和清晰度两者的图像显示装置和图像显示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包括:图像显示部,将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呈矩阵状设置,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相邻,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由第一色域中包含的三种颜色以上的副像素构成,所述第二像素由不同于第一色域的第二色域中包含的三种颜色以上的副像素构成;处理部,根据第一成分及色域外成分的合算成分确定所述第一像素具有的副像素的输出,根据第三成分确定所述第二像素具有的副像素的输出,其中,所述第一成分为与所述第一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所述色域外成分为无法用与相邻的所述第二像素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中该第二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再现颜色的成分,所述第三成分为从第二成分中去除所述色域外成分而得到,所述第二成分作为与所述第二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以及判断部,根据所述第一成分和所述第二成分的比较结果,判断与所述第二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是否为与图像的边缘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所述处理部当与所述第二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为与图像的边缘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情况下,在与用所述第二像素进行光的输出的副像素不相邻的所述第一像素的副像素的输出中不反映所述色域外成分。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方法确定图像显示部的各像素具有的副像素的输出,所述图像显示部将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呈矩阵状设置,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相邻,所述第一像素由第一色域中包含的三种颜色以上的副像素构成,所述第二像素由不同于第一色域的第二色域中包含的三种颜色以上的副像素构成,该图像显示方法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成分和所述第二成分的比较结果,判断与所述第二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是否为与图像的边缘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成分为与所述第一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所述第二成分为与所述第二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以及在根据第一成分及色域外成分的合算成分确定第一像素具有的副像素的输出,根据第三成分确定所述第二像素具有的副像素的输出时,与所述第二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为与图像的边缘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情况下,在与用所述第二像素进行光的输出的副像素不相邻的所述第一像素的副像素的输出中不反映所述色域外成分,其中,所述第一成分为与所述第一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所述色域外成分为无法用与相邻的所述第二像素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中该第二像素具有的副像素再现颜色的成分,所述第三成分为从第二成分中去除所述色域外成分而得到,所述第二成分作为与所述第二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部的像素包括的副像素的点亮驱动电路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像素的副像素的排列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像素的副像素的排列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部的截面构造的示意图。
图6是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的位置关系以及第一像素及第二像素各自所具有的副像素的配置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7是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的位置关系以及第一像素及第二像素各自所具有的副像素的配置的另外一例的示意图。
图8是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的位置关系以及第一像素及第二像素各自所具有的副像素的配置的另外一例的示意图。
图9是像素的组及成组的像素的配置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10是与一边相邻的像素为第一像素的显示区域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11是与四边相邻的像素为第一像素的显示区域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12是像素的组及成组的像素的配置的另外一例的示意图。
图13是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14是将红色(R)、绿色(G)、蓝色(B)的成分转换成白色(W)的成分的处理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15是将红色(R)、绿色(G)的成分转换成黄色(Y)的成分的处理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16是与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像素的输出相对应的成分以及色域外成分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17是与在图13所示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中加入色域外成分的第一像素的输出相对应的成分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18是与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像素的输出相对应的成分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19是与从图18所示成分中减掉亮度调节成分后的第一像素的输出相对应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0是与在图16所示成分中加入亮度调节成分的第二像素的输出相对应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1是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的另外一例的示意图。
图22是将图21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转换成黄色(Y)及品红色(M)的成分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3是将图21的输入图像信号的红色(R)、绿色(G)、蓝色(B)的成分转换成白色(W)的成分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4是将图21的输入图像信号的红色(R)、绿色(G)、蓝色(B)的成分转换成白色(W)的成分的另外一例的示意图。
图25是作为第一像素及第二像素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的红色(R)、绿色(G)、蓝色(B)的值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6是将图25所示的成分中能够转换成白色(W)的成分优先转换成白色(W)时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7是将能够转换为图26所示成分中第二像素所具有的白色(W)以外的副像素的颜色的成分进行转换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8是将能够转换为图25所示成分中第二像素所具有的白色(W)以外的副像素的颜色的成分优先转换为该颜色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9是将能够转换为图28所示成分中的白色(W)的成分进行转换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30是对于图29所示成分通过亮度调节成分进行亮度调节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31是作为第一像素及第二像素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的红色(R)、绿色(G)、蓝色(B)的值的另外一例的示意图。
图32是将能够转换为图31所示的成分中白色(W)的成分优先转换为白色(W)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33是将通过图32所示的转换生成的第二像素的色域外成分移动到第一像素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34是对图33所示成分通过亮度调节成分进行亮度调节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35是将能够转换为图31中所示成分中的第二像素所具有的白色(W)以外的副像素的颜色的成分优先转换为该颜色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36是将能够转变为图35所示成分中的白色(W)的成分进行转换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37是图34所示转换结果和图36所示转换结果的合成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38是将转换为图37中的合成结果所示的成分中的白色的成分中的一部分划分为白色以外的成分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39是对图38所示成分通过亮度调节成分进行亮度调节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40是看上去存在蓝色成分的斜线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41是看上去存在蓝色成分的斜线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42是看上去存在蓝色成分的斜线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43是作为与第一像素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中的品红色(M)将可以再现的成分的50%作为调节成分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44是作为与第一像素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中的品红色(M)将可以再现的成分的100%作为调节成分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45是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可以分别独立地进行与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相对应的输出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46是想要将与第二像素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用第二像素再现时产生色域外成分时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47是在副像素的输出中反映色域外成分时的一例的示意图,其中,该副像素为包含第二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中的色域外成分的颜色。
图48是在所有像素为第一像素的显示区域中,通过多个像素用1像素的宽度的线对原色文字进行描画时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49是对与图48的描画内容相同的输入图像信号,单纯移动色域外成分时发生的边缘偏离(エッジずれ)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50是对与图48的描画内容相同的输入图像信号,在副像素的输出中反映色域成分时的描画内容的一例的示意图,其中副像素为包含第二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中的色域外成分的颜色。
图51是色域外成分移动到存在于第二像素右侧的其他组的第一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52是色域外成分移动到存在于第二像素下侧的其他组的第一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53是与边缘对应的第二像素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色域外成分以及输出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54是色域外成分移动时,在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之间会发生彩度的高低关系的反转的第一像素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55是色域外成分移动时,在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之间会发生亮度的高低关系的反转的第一像素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56是色域外成分移动时,会在第一像素发生色相旋转的第一像素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57是用于检测与边缘对应的像素的表所示出的色相与色相容许量之间的关系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58是表示关于图像边缘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59是变形例中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分别具有的副像素的配置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60是变形例中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分别具有的副像素的配置的另外一例的示意图。
图61是变形例中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第一像素及第二像素分别具有的副像素的配置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62是变形例中与一边相邻的像素为第一像素的显示区域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63是变形例中与四边相邻的像素为第一像素的显示区域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64是与第二像素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的另外一例的示意图。
图65是将红色(R)、绿色(G)、蓝色(B)的成分转换为青色(C)、品红色(M)、黄色(Y)的成分的处理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66是将红色(R)、绿色(G)的成分转换为黄色(Y)的成分的处理的另外一例的示意图。
图67是将绿色(G)、品红色(M)的成分转换为青色(C)、黄色(Y)的成分的处理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68是与变形例的第二像素的输出相对应的成分及色域外成分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69是与第一像素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70是与在图69所示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中加入色域外成分的第一像素的输出相对应的成分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71是与从图70所示成分中减去亮度调节成分的第一像素的输出相对应的成分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72是与在图68所示成分中加入亮度调节成分的第二像素的输出相对应的成分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73是与第一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颜色相对应的颜色空间和第二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颜色相对应的颜色空间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74是与第一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颜色相对应的颜色空间和第二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颜色相对应的颜色空间的另外一例的示意图。
图75是与第一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颜色相对应的颜色空间和第二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颜色相对应的颜色空间的另外一例的示意图。
图76是与第一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颜色相对应的颜色空间和第二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颜色相对应的颜色空间的另外一例的示意图。
图77是本发明适用的智能手机的外观的一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的同时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说明仅为一个示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保持本发明主旨的适当变更,若为容易想到的变更自然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另外,附图用于更加明确地解释本发明,与实际形态相比,各个部分的宽度、厚度、形状等有时显示的仅为其概略,只是一个例子,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解释。另外,关于本说明书的各个附图,关于已经示出的附图,与前述相同的要素标以同一符号,适当省略详细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100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图2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部30的像素31所包含的副像素32的点亮驱动电路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像素31A的副像素32的排列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像素31B的副像素32的排列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部30的截面构造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图像显示装置100具有图像处理电路20、作为图像显示面板的图像显示部30、以及控制图像显示部30的驱动的图像显示面板驱动电路40(以下,称为驱动电路40)。图像处理电路20只要能够通过硬件和软件中的任一个实现功能就可以,没有特别限定。
图像处理电路20连接于用于驱动图像显示部30的图像显示面板驱动电路40。图像处理电路20具有信号处理部21和边缘判断部22。信号处理部21根据输入图像信号确定图像显示部30的各个像素31所具有的副像素32(见后文)的输出。具体地,信号处理部21例如将RGB颜色空间的输入图像信号转换为用4色再现的RGBW的再现值或CMYW的再现值。信号处理部21将生成的输出信号输出至图像显示面板驱动电路40。这里,输出信号是表示像素31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输出(发光状态)的信号。边缘判断部22判断输入图像信号是否为与图像边缘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边缘判断部22的判断将在后文详细介绍。
驱动电路40为图像显示部30的控制装置,其具有信号输出电路41、扫描电路42以及电源电路43。图像显示部30的驱动电路40通过信号输出电路41依次向图像显示部30的各个像素31输出输出信号。信号输出电路41通过信号线DTL与图像显示部30电连接。图像显示部30的驱动电路40通过扫描电路42选择图像显示部30中的副像素32,控制用于控制副像素32的动作的开关元件(例如薄膜晶体管(TFT,ThinFilmTransistor))的接通(ON)和断开(OFF)。扫描电路42通过扫描线SCL与图像显示部30电连接。电源电路43通过电源线PCL向各个像素31的下文中的自发光体供电。
如图1所示,图像显示部30具有显示区域A,该显示区域A中像素31排列为P0×Q0个(行方向上P0个,列方向上Q0个)、二维的矩阵状(行列状)。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部30具有多角形(例如矩形)状的平面显示区域,其中多角形具有直线形的边,但这只是显示区域A的具体形状的一个示例,并不限于此,可以适当变更。
像素31包括第一像素31A和第二像素31B,其中该第一像素31A由包含在第一色域中的三种以上颜色的副像素构成,该第二像素由与第一色域不同的第二色域中包含的三种以上颜色的副像素构成。没有必要分别区分第一像素31A和第二像素31B时,作为像素31。像素31包含多个副像素32,如图2所示的副像素32的点亮驱动电路排列为二维的矩阵状(行列状)。点亮驱动电路包括控制用晶体管Tr1、驱动用晶体管Tr2、以及保持电荷用电容器C1。控制用晶体管Tr1的栅极与扫描线SCL连接,源极与信号线DTL连接,漏极与驱动用晶体管Tr2的栅极连接。保持电荷用电容器C1的一端连接于驱动用晶体管Tr2的栅极,另一端连接驱动用晶体管Tr2的源极。驱动用晶体管Tr2的源极与电源线PCL连接,驱动用晶体管Tr2的漏极与作为自发光体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例如连接于基准电位(例如接地)。另外,图2中示出了控制用晶体管Tr1是n沟道晶体管,驱动用晶体管Tr2是p沟道型晶体管的例子,但各个晶体管的极性并不限定于此。可以根据需要分别确定控制用晶体管Tr1及驱动用晶体管Tr2各自的极性。
第一像素31A例如具有第一副像素32R、第二副像素32G、第三副像素32B、以及第四副像素32W1。第一副像素32R显示第一原色(例如红色(R)成分)。第二副像素32G显示第二原色(例如绿色(G)成分)。第三副像素32B显示第三原色(例如蓝色(B)成分)。第四副像素32W1显示与第一原色、第二原色以及第三原色不同的作为追加颜色成分的第四色(本实施方式中为白色(W)成分)。这样,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颜色中的三种颜色对应于红色、绿色、蓝色。如图3所示,第一像素31A例如被配置为第一副像素32R、第二副像素32G、第三副像素32B以及第四副像素32W1呈2行2列(2×2)排列。第二像素31B例如例如具有第五副像素32M、第六副像素32Y、第七副像素32C、以及第八副像素32W2。第五副像素32M显示第一补色(例如品红色(M)成分)。第六副像素32显示第二补色(例如黄色(Y)成分)。第七副像素32C显示第三补色(例如青色(C)成分)。第八副像素32W2显示不同于第一补色、第二补色、以及第三补色的作为追加颜色成分的第四色(本实施方式中为白色(W)成分)。如图4所示,第二像素31B例如配置为第五副像素32M、第六副像素32Y、第七副像素32C以及第八副像素32W2呈2行2列(2×2)排列。这样,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数量和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数量相同。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像素31A和第二像素31B中一个(例如第二像素31B)的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颜色为另一个的像素(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颜色的补色。这些关系为第一像素31A和第二像素31B之间的关系的一个例子,并不限于此,可进行适当变更。例如,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数量和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数量可以不同。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颜色也可以为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颜色的补色。在没必要分别区分第一副像素32R、第二副像素32G、第三副像素32B、以及第四副像素32W1、第五副像素32M、第六副像素32Y、第七副像素32C、第八副像素32W2的时候,记为副像素32。
如图5所示,图像显示部30具有基板51、绝缘层52、53、反射层54、下部电极55、自发光层56、上部电极57、绝缘层58、绝缘层59、作为颜色转换层的滤色器61、作为遮光层的黑矩阵62、以及基板50。基板51为硅等的半导体基板、玻璃基板、树脂基板等,基板51形成或保持上述点亮驱动电路等。绝缘层52为保护上述点亮驱动电路等的保护膜,其可以用硅氧化物、硅氮化物等。下部电极55分别设置于第一副像素32R、第二副像素32G、第三副像素32B、第四副像素32W1、第五副像素32M、第六副像素32Y、第七副像素32C、第八副像素32W2,下部电极55是成为上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的导电体。下部电极55是由氧化铟锡(IndiumTinOxide:ITO)等的透光性导电材料(透光性导电氧化物)形成的透光性电极。绝缘层53被称为存储体(バンク),是划分为第一副像素32R、第二副像素32G、第三副像素32B、第四副像素32W1、第五副像素32M、第六副像素32Y、第七副像素32C、第八副像素32W2的绝缘层。反射层54由反射来自自发光层56的光的有金属光泽的材料例如银、铝、金等形成。自发光层56包含有机材料,包括未图示的孔注入层、孔输送层、发光层、电子输送层、电子注入层。
产生孔的层优选使用例如含有芳香胺化合物和对其化合物显示出电子接受性的物质的层。这里芳香胺化合物是指具有芳胺骨架的物质。芳香胺化合物中特别优选骨架中含有三苯胺,具有400以上分子量的化合物。另外骨架中具有三苯胺的芳香胺化合物中特别优选萘基这种骨架中含有稠合芳环的化合物。通过使用骨架中含有三苯胺和稠合芳环的芳香胺化合物,能够提高发光元件的耐热性。芳香胺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可以为4,4'-双[N-(1-萘基)-N-苯基氨基]联苯(简称:α-NPD)、4,4'-双[N-(3-甲基苯基)-N-苯基氨基]联苯(简称:TPD)、4,4',4”-三(N,N-二苯基氨基)三苯基胺(简称:TDATA)、4,4',4”-三[N-(3-甲基苯基)-N-苯基氨基]三苯基胺(简称:MTDATA)、4,4'-双[N-{4-(N,N-二-间甲苯基氨基)苯基}-N-苯基氨基]联苯(简称:DNTPD)、1,3,5-三〔N,N-二(间-甲苯基)氨基]苯(简称:m-MTDAB)、4,4',4”-三(N-咔唑基)三苯胺(简称:TCTA)、2,3-双(4-二苯基氨基苯基)喹喔啉(简称:TPAQn)、2,2',3,3'-四(4-二苯基氨基苯基)-6,6'双喹喔啉(简称:D-TriPhAQn)、2,3-双{4-[N-(1-萘基)-N-苯基氨基]苯基}-二苯并[f,h]喹喔啉(简称:NPADiBzQn)等。另外,对芳香胺化合物显示出电子接受性的物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氧化钼、氧化钒、7,7,8,8,四氰基(简称:TCNQ)、2,3,5,6-四氟-7,7,8,8-四氰基(简称:F4-TCNQ)等。
关于电子输送性物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除三(8-羟基喹啉)铝(简称:Alq3)、三(4-甲基-8-羟基喹啉)铝(简称:Almq3)、双(10-羟基苯并[h]-喹啉)铍(简称:BeBq2)、双(2-甲基-8-羟基喹啉)-4-苯基苯酚拉托-铝(简称:BAlq)、双[2-(2-羟基苯基)苯并恶唑锌(简称:Zn(BOX)2)、双[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锌(简称:Zn(BTZ)2)等金属错体之外,还可以为2-(4-联苯基)-5-(4-叔丁基苯基)-1,3,4-恶二唑(简称:PBD)、1,3-双[5-(对叔丁基苯基)-1,3,4-恶二唑-2-基]苯(简称:OXD-7)、3-(4-叔丁基苯基)-4-苯基-5-(4-联苯基)-1,2,4-三唑(简称:TAZ)、3-(4-叔丁基苯基)-4-(4-乙基苯基)-5-(4-联苯基)-1,2,4-三唑(简称:p-EtTAZ)、红菲咯啉(简称:BPhen)、浴铜灵(简称:BCP)等。另外,对电子输送性物质显示供电子性的物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锂、铯等的碱金属、镁、钙等的碱土类金属、铒、镱等稀土类金属等。另外,氧化锂(Li2O)、氧化钙(CaO)、氧化钠(Na2O)、氧化钾(K2O)、氧化镁(MgO)等从碱金属氧化物及碱土类金属氧化物中选出的物质作为对电子输送性物质显示供电子性的物质。
例如,想得到红色系的光时,可以使用4-氰基甲基-2-异丙基-6-[2-(1,1,7,7四甲基菊洛瑞金-9-基)乙烯基]-4H-吡喃(简称:DCJTI)、4-二氰基亚甲基-2-甲基-6-[2-(1,1,7,7四甲基菊洛瑞金-9-基)乙烯基]-4H-吡喃(简称:DCJT),4-二氰-2-叔丁基-6-[2-(1,1,7,7四甲基菊洛瑞金-9-基)乙烯基]-4H-吡喃(简称:DCJTB)、二茚并芘、2,5-二氰基-1,4-双[2-(10-甲氧基-1,1,7,7-四甲基JEU洛瑞金-9-基)乙烯基]苯等,能发出在600nm到680nm有发光光谱的峰值的光的物质。另外,想得到绿色系的光时,可以使用N,N'-二甲基喹吖啶酮(简称:DMQd),香豆素6、香豆素545T、三(8-羟基喹啉)铝(简称:Alq3)等,能发出在500nm到550nm有发光光谱峰值的光的物质。当想得到蓝色系的光时,可以将9,10-双(2-萘基)-叔丁基蒽(简称:t-BuDNA)、9,9'-联蒽、9,10-二苯基蒽(简称:DPA)、9,10-双(2-萘基)蒽(简称:DNA)、双(2-甲基-8-羟基喹啉)-4-拉托苯基苯酚-镓(缩写:BGaq)、双(2-甲基-8-羟基喹啉)-4-苯基苯酚拉托-铝(简称:BAlq)等,能够发出在420nm到500nm有发光光谱的峰值的光的物质。如上所述,除发出荧光的物质外,还可以使用双[2-(3,5-双(三氟甲基)苯基)吡啶-N,C2']铱(III)吡啶甲酸酯(简称:Ir(CF3ppy)2(pic)),双[2-(4,6--氟苯基)吡啶-N,C2']铱(III)乙酰丙酮(简称:FIr(acac))、双[2-(4,6-二氟苯基)吡啶-N,C2']铱(III)吡啶(简称:FIr(pic)),三(2-苯基吡啶-N,C2')铱(简称:Ir(ppy)3)等能够发出磷光的物质作为发光物质使用。
上部电极57是由氧化铟锡(IndiumTinOxide:ITO)等的透光性导电材料(透光性导电氧化物)形成的透光性电极。本实施方式中,透光性导电材料可以为ITO,但并不局限于此。作为透光性导电材料,可以用氧化铟锌(IndiumZincOxide:IZO)等具有其他成分的导电材料。上部电极57成为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绝缘层58为封闭上述上部电极57的密封层,其可以使用氧化硅、氮化硅等。绝缘层59为抑制存储体产生的高低不平的平坦层,其可以使用氧化硅、氮化硅等。基板50为保护整个图像显示部30的透光性基板,例如可以使用玻璃基板。另外,图5中,示出了下部电极55为阳极、上部电极57为阴极的例子,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下部电极55为阴极,上部电极57为阳极,这时,可以适当改变电连接至下部电极55的驱动用晶体管Tr2的极性,另外载流子(carrier)注入层(孔注入层及电子注入层)、载流子输送层(孔输送层及电子输送层)、发光层的堆叠顺序也可以适当改变。
图像显示部30为彩色显示面板,在自发光层56的发光成分中,副像素32和图像观察者之间配置有滤色器61,该滤色器61透过与副像素32的颜色相对应颜色的光。图像显示部30可以发出与红色(R)、绿色(G)、蓝色(B)、青色(C)、品红色(M)、黄色(Y)以及白色(W)相对应颜色的光。另外,在与白色(W)对应的第四副像素32W1及第八副像素32W2、与图像观察者之间也可以不配置滤色器61。另外,图像显示部30中,自发光层56的发光成分也可以不通过滤色器61等颜色转换层,而发出第一副像素32R、第二副像素32G、第三副像素32B、第四副像素32W1、第五副像素32M、第六副像素32Y、第七副像素32C、第八副像素32W2各自颜色的光。例如图像显示部30在第四副像素32W1中还可以用透明树脂层代替用于调整颜色的滤色器61。这样,图像显示部30通过设置透明树脂层,能够抑制在第四副像素32W1中产生大的平面差异(段差)。
下面,参照图6~图12,说明像素31及副像素32的具体配置示例。图像显示部30中像素31被配置为矩阵状。具体地,如图6所示,在图像显示部30中,第一像素31A和第二像素31B相邻。更加具体地,在图像显示部30中,第二像素31B被配置为交错状。因此,与第二像素31B相邻的第一像素31A也配置为交错状。另外,这里所说的“交错状”是指多个像素31之间的分隔(轮廓)在显示区域内绘制网格的矩阵状的配置中,行方向和列方向(或者是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设置为互不相同,与所谓方格(格纹图案)状相对应。
这样,图像显示装置100具有图像显示部30,该图像显示部30将第一像素31A和第二像素31B呈矩阵状设置且第一像素31A和第二像素31B相邻,其中第一像素31A由包含于第一色域的三种以上颜色的副像素32构成,第二像素31B由包含于不同于第一色域的第二色域中的三种以上颜色的副像素32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相邻”是指在图像显示部30的行方向(左右方向)及列方向(上下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相邻,不包括对于行方向及列方向倾斜的倾斜方向的像素31的配置。
图6是第一像素31A和第二像素31B之间的位置关系及第一像素31A及第二像素31B各自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配置的一例的示意图。第一像素31A中的副像素32的配置和第二像素31B中的副像素32的配置也可以以规定的对应关系进行配置。具体地,第一像素31A中的副像素32的配置和第二像素31B中的副像素32的配置,在将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色相和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色相进行对比时,各个像素31中的色相的配置可以配置为较为近似的配置。更加具体地,如图6所示,第一像素31A及第二像素31B中的副像素32的配置为2行2列(2×2),第一像素31A的副像素32按照左上、右上、右下、左下的顺序为第一副像素32R、第二副像素32G、第三副像素32B、第四副像素32W1时,第二像素31B的副像素32按照左上、右上、右下、左下的顺序可以为第五副像素32M、第六副像素32Y、第七副像素32C、第八副像素32W2。这时,将第一像素31A及第二像素31B视为色相环时的色相的旋转方向相同。
在以下的说明中,原则上,如图6所示,对第二像素31B的配置为交错状且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配置和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配置之间的关系与颜色成分对应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图7、图8是第一像素31A和第二像素31B(或第二像素31B2)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第一像素31A及第二像素31B(或第二像素31B2)各自所具有副像素32的配置的另一示例的示意图。例如,如图7、图8所示,还可以为沿一个方向(例如列方向)设置的第一像素31A的列和第二像素31B的列相邻地配置在另一方向(例如行方向)上。另外,关于副像素32的配置,如图8所示还可以确定第一像素31A及第二像素31B2的副像素32的配置,使得由第一像素31A中的副像素32的配置形成的第一像素31A的亮度分布和由第二像素31B2中的副像素32的配置形成的第二像素31B2的亮度分布更加接近。这时,第一像素31A中的副像素32的配置和第二像素31B2中的副像素32的配置为各像素31中的副像素32之间的亮度的高低关系相同。另外,这时的亮度分布例如可以是以所有副像素32事先确定的最大发光亮(例如100%)发光时的亮度分布。如图8所示的第二像素31B2也可以为交错状。另外,第一像素31A及第二像素31B的各自的副像素32的配置并不限于此,可以适当变更。
如图3、图4、图6~图8所示,第一像素31A中的白色的副像素的配置和第二像素31B中的白色的副像素的配置为同一配置。具体地,例如第四副像素32W1及第八副像素32W2均配置在像素31的左下。白色的副像素的配置并不限于左下,可配置在像素31的任意位置。
根据第一像素31A和第二像素31B的配置,对第一像素31A及第二像素31B单个地输出输出信号。具体地,在与第一像素31A对应的位置,输出表示发出红色(R)、绿色(G)、蓝色(B)、白色(W)的光的第一副像素32R、第二副像素32G、第三副像素32B及第四副像素32W1的发光状态的输出信号,在与第二像素31B对应的位置,输出表示发出品红色(M)、黄色(Y)、青色(C)、白色(W)的光的第五副像素32M、第六副像素32Y、第七副像素32C以及第八副像素32W2的发光状态的输出信号。
下面,说明第一像素31A和第二像素31B的组。本实施方式中,信号处理部21将一个第一像素31A和一个第二像素31B作为一组像素35处理,除例外处理均以组为单位处理输入图像信号。即,信号处理部21进行处理,以使通过一组像素35中包含的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输出和这一组像素35中包含的第二像素31B所具有副像素32的输出的组合实现的颜色再现,而将该组像素35中包含的两个像素31所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进行显示输出。
图9是像素的组及成组的像素的配置的一例的示意图。具体地,信号处理部21例如如图9所示用虚线表示,将一个第一像素31A和相对于该第一像素31A存在于右侧的一个第二像素31B作为一组像素35处理。当以第二像素31B为基准时,第二像素31B则与在左侧相邻的第一像素31A成为一组。这时,如图9所示,各组的像素成为相互不同的位置关系(小口层叠状(小口積み状))。
这里,与显示区域A的至少一边相邻的像素也可以是第一像素31A。图10是与一边相邻的像素为第一像素31A的显示区域A的一例的示意图。具体地,例如如图10的边邻接区域A1所示,构成与显示区域A的外边对应的一边相邻的像素列的像素也可以全部是第一像素31A。这时,构成该像素列的第一像素31A中在右侧与第二像素31B相邻的第一像素31A与该第二像素31B成为一组。另一方面,构成该像素列的第一像素31A中在右侧与另一个第一像素31A相邻的第一像素31A,由于没有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上相邻的第二像素31B,所以该第一像素31A无法成组。该第一像素31A分别单独进行基于各个输入图像信号的输出(例如发光)。
另外,也可以将显示区域A的边中两个以上的边相邻的像素作为第一像素31A。图11是与四边相邻的像素为第一像素31A的显示区域A的一例的示意图。具体地,例如图11的边邻接区域A2中所示,将与矩形的显示区域A的所有边相邻的像素作为第一像素31A。这时,在具有加速传感器等检测部和根据该检测部控制画面的旋转状态的旋转控制部的图像显示装置100或电子设备中,与边邻接区域A2相邻的第二像素31B一定能够与第一像素31A相邻。更加具体地,在沿左右方向或上下方向的任一方向设定一组像素35的条件下,由于与四边对应的边邻接区域A2的所有像素均为第一像素31A,从而包含与边邻接区域A2相邻的第二像素31B的所有第二像素31B无论其为何种旋转状态,在该条件下都能形成组。这时,检测部能够通过计量相对于例如地球等所具有的更大重力的重力加速度来检测出图像显示装置100的倾斜。旋转控制部根据检测部的检测结果确定显示区域A的上下左右,并由信号处理部21或驱动电路40进行与确定的上下左右相对应的输出。图11中,与四边相邻的像素为第一像素31A,而其中也可以仅与两边或三边相邻的像素为第一像素31A。另外,像素显示装置100为四角形以外的多角形时,也可以是与该边的一部分或全部相邻的像素为第一像素31A。
以下说明中,原则上,以一个第一像素31A和相对于该第一像素31A存在于右侧的一个第二像素31B为一组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哪个方向上相邻的第一像素31A和第二像素31B为一组是任意的。图12是像素的组及成组的像素的另外一例的示意图。例如,如图12所示,该示例为,成组的第一像素31A和第二像素31B的左右关系可以对应每行交替。图12中,一个第一像素31A和相对于该第一像素31A存在于左侧的一个第二像素31B的组作为一组像素35A,在两行像素行中的一行(上面的像素行)中配置一组像素35,另外一行(下面的像素行)中配置一组像素35A。一组像素35和一组像素35A的行的上下关系为一个示例,并不局限于此,可以替换。图12中虽然省略显示,但当有三行以上的像素行时,配置为在每行中一组像素35和一组像素35A交替。另外,关于上下方向,在第一像素31A和第二像素31B相邻的配置中,可以将上下方向上相邻的一个第一像素31A和一个第二像素31B作为一组像素。在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的任一个方向中,沿与更需要清晰度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设定组,能够方便将与设定有组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的清晰度维持在更高水平。
接下来,参照图13~图58,说明图像处理电路20的处理。信号处理部21将与相邻的第一像素31A和第二像素31B中一个像素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中的一部分成分用于确定另一个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输出。具体地,信号处理部21根据第一成分及色域外成分的合算成分确定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输出,根据第三成分确定所述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输出,其中,第一成分为与第一像素31A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色域外成分为与相邻的所述第二像素31B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中无法用该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32再现颜色的成分,第三成分为从作为与第二像素31B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的第二成分中减去色域外成分而得到。另外,“副像素32的输出”不仅指是否有来自该副像素32的光的输出,还包含有光的输出时的光的强弱。即,“确定副像素32的输出”是指确定来自各个副像素32的光的强度。另外,“将成分反映在副像素32的输出中”是指,将与该成分相对应的光的强度的增减反映在该副像素32的光的输出中光的强弱中。
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与RGB颜色空间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以下,说明输入图像信号的红色(R)成分、绿色(G)成分、蓝色(B)成分的各灰阶为8比特(256灰阶)时,即在(R、G、B)=(0、0、0)~(255、255、255)的范围内构成的情况。这样,本实施方式中,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与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副像素32中的三种颜色对应。相关的输入图像信号为在本发明中的输入图像信号成分的一个示例,并不限于此,可适当变更。另外,以下说明中显示的输入图像信号的具体数值仅为一个示例,并不局限于此,可以取任意数值。
图13是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的一例的示意图。在参照图13~图20所进行的说明中,对与包含在一组像素35的第一像素31A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及与该一组像素35中包含的第二像素31B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均为如图13所示表示红色(R)、绿色(G)、蓝色(B)的成分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情况进行说明。即,这时,作为与第一像素31A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的第一成分、和作为与第二像素31B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的第二成分为图13所示的红色(R)、绿色(G)、蓝色(B)的色值的组合,是构成通过该组合表示的颜色的成分(R、G、B)。
首先,说明关于确定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输出的处理。图14是将红色(R)、绿色(G)、蓝色(B)成分转换成白色(W)成分的处理的一例的示意图。图15是将红色(R)、绿色(G)成分转换成黄色(Y)成分的处理的一例的示意图。图16是与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像素31B的输出对应的成分及色域外成分的一例的示意图。信号处理部21进行将与第二像素31B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成分中可以用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颜色再现的成分转换成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颜色的处理。具体地,如图14所示,信号处理部21作为与第二像素31B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成分的红色(R)、绿色(G)、蓝色(B)成分中将与彩度最小的成分(图14中为蓝色(B))的成分量相对应的成分量从红色(R)、绿色(G)、蓝色(B)的成分中取出并变换成白色(W)。白色(W)是第八副像素32W2的颜色。这样,信号处理部21进行将与第二像素31B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中可以用白色再现的成分转换成白色的处理。信号处理部21对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其他副像素32的颜色也进行同样处理。具体地,例如如图15所示,信号处理部21将第二像素31B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成分中,与未转换成白色(W)的红色(R)、绿色(G)的成分中的较小的成分(图15的情况下为红色(R))的成分量相对应的成分量从红色(R)、绿色(G)的成分中取出,转换为与该成分的组合相对应的颜色(图15的情况下为黄色(Y))。黄色(Y)是第六副像素32Y的颜色。其结果,与第二像素31B的输出相对应的成分成为如图16所示的青色(C)、品红色(M)、黄色(Y)及白色(W)的成分。
如图15所示的示例中,表示了将红色(R)、绿色(G)的成分转换成黄色(Y)的示例,这只是转换处理的一个示例,并不局限于此。信号处理部21可以从与第二像素31B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成分转换成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其他副像素32的颜色。具体地,信号处理部21可以将红色(R)、蓝色(B)的成分转换成品红色(M)。品红色(M)是第五副像素32M的颜色。并且,信号处理部21可以将绿色(G)、蓝色(B)的成分转换为青色(C)。青色(C)为第七副像素32C的颜色。
对于与第二像素31B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进行图14及图15所示的转换处理时,如图16所示,与第二像素31B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中未被用于转换成白色(W)及黄色(Y)的绿色成分会残留。这里,在作为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颜色的青色(C)、品红色(M)、黄色(Y)及白色(W)中,不能再现该残留的绿色(G)的成分。该残留的成分作为色域外成分用于确定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输出。在图16及下文的图17中,将色域外成分标记为符号O1。即,此时,从作为与第二像素31B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成分的第二成分中除去色域外成分而得到的第三成分是指,从图13所示的成分(第二成分)中除去色域外成分(图16的色域外成分为O1)后的红色(R)、绿色(G)、蓝色(B)的色值的组合,且是构成由该组合所表示的颜色的成分(R、G、B)。由该第三成分确定的副像素的输出成为与图16所示的青色(C)、品红色(M)、黄色(Y)以及白色(W)的成分相对应的输出。
接着,说明关于确定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输出的处理。图17是与在图13所示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中加入色域外成分的第一像素31A的输出相对应的成分的一例的示意图。图18是与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像素31A的输出相对应的成分的一例的示意图。信号处理部21进行将与第一像素31A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成分中可以用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颜色再现的成分转换成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颜色的处理。具体地,信号处理部21例如与第二像素31B相同,如图14所示,与作为与第一像素31A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成分的红色(R)、绿色(G)、蓝色(B)成分中将彩度最小的成分(图14的情况下为蓝色(B))的成分量相对应的称分量从红色(R)、绿色(G)、蓝色(B)成分中取出并转换成白色(W)。白色(W)为第四副像素32W1的颜色。这样,信号处理部21进行将与第一像素31A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成分中可以用白色再现的成分转换成白色的处理。另外,信号处理部21向与第一像素31A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合成色域外成分。具体地,例如如图17所示,信号处理部21将在图16中作为色域外成分的绿色(G)的成分加入与第一像素31A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其结果,与第一像素31A的输出相对应的成分成为如图18所示的红色(R)、绿色(G)、蓝色(B)及白色(W)的成分。即,这时,第一成分和色域外成分的合算成分是指如图17及图18所示的红色(R)、绿色(G)、蓝色(B)的色值的组合,且是构成由该组合表示的颜色的成分(R、G、B)。
这样,信号处理部21处理与一组像素35相对应的两个像素的输入图像信号,以使能够用第一像素31A再现色域外成分,该色域外成分为用与两个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中该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32无法再现颜色的成分。由此,即使是用一组像素35中的一方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32不能再现颜色的成分,也能以一组像素35为单位进行与输入图像信号相对应的颜色再现。
另外,如图16及图18的例子所示,通过确定第一像素31A及第二像素31B的输出,以使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中有能够转换成白色的成分时使白色副像素点亮,由此可以用白色的副像素的点亮来确保各个像素31的亮度。即,在确保亮度方面,由于可以更好地抑制其他颜色的副像素32的输出,因此可以更好地实现省电性。
信号处理部21例如可以将如图18所示的红色(R)、绿色(G)、蓝色(B)及白色(W)成分作为表示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输出的输出信号,将图16所示的青色(C)、品红色(M)、黄色(Y)以及白色(W)成分作为表示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输出的输出信号,输出至第一像素31A及第二像素31B。这里,由于与第二像素31B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中的色域外成分移动到第一图像31A,通过与第二图像31B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与输出的亮度中的色域外成分相对应的亮度从第二像素31B移动到第一像素31A。于是,信号处理部21可以从合算成分中减去与通过合算成分中色域外成分而上升的第一像素31A的亮度相对应量的亮度,确定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输出,根据第三成分及亮度调节成分确定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输出。这样通过使用亮度调节成分进行第一像素31A和第二像素31B之间的亮度调整,能够用第一像素31A输出与对应于第一像素31A的输入图像信号相对应的亮度的同时,还能用第二像素31B输出与对应于第二像素31B的输入图像信号相对应的亮度。即,无需改变包含于一组像素35中的各个像素31的亮度就可以用一组像素35进行与输入图像信号对应的颜色再现。
参照图19及图20,对有关亮度调节成分的处理进行说明。图19是与从图18所示的成分中减掉亮度调节成分后的第一像素31A的输出相对应的成分的一例的示意图。图20是与在图16所示的输出成分中加入亮度调节成分后的第二像素31B的输出相对应的成分的一例的示意图。信号处理部21首先通过色域外成分算出加入第一像素31A的亮度。然后,信号处理部21将与算出的亮度相对应的成分从第一像素31A的成分中减掉。具体地,例如如图19所示,信号处理部21通过减掉能够用第二像素31B再现的成分(图19为白色(W)),从而减掉与通过色域外成分加在第一像素31A上的亮度相对应的成分。图19所示的例子中,被减掉的白色(W)成分为亮度调节成分。图19及图20中,亮度调节成分标记为符号P1。信号处理部21将用第一像素31A减少的亮度调节成分加在第二像素31B的成分上。具体地,例如如图20所示,信号处理部21使第二像素31B的成分中的白色(W)成分增加相当于图19中从第一像素31A的成分中减掉的白色(W)的成分量。通过将图19及图20所示的处理后的成分分别作为第一像素31A的输出信号及第二像素31B的输出信号,可以使第一像素31A及第二像素31B的亮度成为与各自的输入图像信号相对应的亮度。
另外,亮度调节成分优选为能够用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32再现的的颜色成分。优选作为亮度调节成分当不能将可以用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32再现的成分从与第一像素31A的输出相对应的成分中提取出来的情况下,将更接近与可以用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颜色再现的颜色成分作为亮度调节成分。例如,与第一像素31A的输出相对应的成分中绿色(G)及白色(W)成分的组合由于可以作为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青色(C)及黄色(Y)的成分的组合进行移动,因此能够采用作为亮度调节成分的绿色(G)及白色(W)的成分的组合。另外,信号处理部21将与第一像素31A的输出相对应的成分中的白色(W)成分分为该第一像素31A的绿色(G)成分和第二像素31B的品红色(M)成分,也可以将该品红色(M)成分作为亮度调节成分。另外,还可以作为亮度调节成分从第一像素31A中减掉白色(W)成分时,用第二像素31B将该亮度调节成分分为青色(C)、品红色(M)、黄色(Y)而反映出来。此时,由于显示输出的图像的清晰度增加所以视觉效果更好。另外,优选第一像素31A的输出和第二像素31B的输出颜色相近时,白色(W)的输出相同。
另外,图13~图20所示的例子中,信号处理部21进行将输入图像信号中可以转换成白色的成分比其他颜色的副像素32优先地反映在白色的副像素的输出中的处理,这仅是转换处理的一个示例,并不限于此。例如,信号处理部21将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中可以转换成白色以外的颜色的成分优先于白色的副像素反映在副像素32的输出中。另外,还可以在将第二像素31B的色域外成分移动到第一像素31A的处理后,进行关于转换为白色或白色以外的处理。图21是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的另外一例的示意图。图22是将图21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转换为黄色(Y)及品红色(M)的成分的一例的示意图。具体地,例如与第二像素31B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为图21所示的成分时,通过红色(R)、绿色(G)成分的组合使黄色(Y)的副像素(第六副像素32Y)点亮的同时,通过红色(R)、蓝色(B)的成分的组合使品红色(M)的副像素(第五副像素32M)点亮。即,信号处理部21可以通过图21所示的成分中的红色(R)、绿色(G)、蓝色(B)成分的组合使白色(W)的副像素(第八副像素32W2)发光,也可以优先使白色(W)以外的副像素32发光。信号处理部21优先使白色(W)以外的副像素32发光时,如图22所示,生成使黄色(Y)及品红色(M)的副像素发光的输出信号。这样,通过优先于白色的副像素在白色(W)以外的副像素中反映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能够提高显示输出中的清晰度。
将输入图像信号成分中可以转换成白色以外颜色的成分优先于白色的副像素反映在副像素32的输出中的处理,不限于第二像素31B,也适用于第一像素31A。另外,信号处理部21可以根据第一像素31A及第二像素31B各自所具有的白色副像素中输出较小的一方的副像素的输出确定另一方的副像素的输出。图23是将图21的输入图像信号的红色(R)、绿色(G)、蓝色(B)的成分转换为白色(W)的成分的一例的示意图。图24是将图21的输入图像信号的红色(R)、绿色(G)、蓝色(B)成分转换为白色(W)成分的另外一例的示意图。例如,下面讨论关于与包含于一组像素35中的第一像素31A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及与包含于该一组像素35中的第二像素31B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均为表示图21所示的红色(R)、绿色(G)、蓝色(B)的成分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情况。这时,假设优先向白色的转换(W)时,如图23所示,表示第一像素31A的输出的成分仅为红色(R)及白色(W)的成分。这里,如图22所示,表示第二像素31B的输出的成分为不伴随白色(W)的副像素(第八副像素32W2)的发光的成分时,通过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白色(W)的副像素(第四副像素32W1)的输出和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白色(W)的副像素(第八副像素32W2)的输出的差将显示输出中的粒状感明显存在化。于是,将与第一像素31A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中的可转换成白色(W)的成分的一部分不是转换成白色,而是通过将其分配给红色(R)、绿色(G)、蓝色(B),如图24所示,可以使红色(R)、绿色(G)、蓝色(B)以及白色(W)的所有副像素(第一副像素32R、第二副像素32G、第三副像素32B、第四副像素32W1)成为发光状态。这样,信息处理部21可以根据如图22所示的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白色的副像素的输出,如图24所示,调节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白色副像素的输出。由此,可以进一步降低显示输出中的粒状感。在参照图21~图24的例子中,根据白色(W)的副像素的输出较小的第二像素31B的第八副像素32W2的输出确定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第四副像素32W1的输出,但比如这些副像素的输出的大小关系相反时等,也可以根据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第四像素32W1的输出确定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第八副像素32W2的输出。
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白色的副像素的输出和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白色的副像素的输出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例如准备事先确定好该关系的表(表数据)等,在进行输入图像信号的处理时可以通过使信号处理部21进行基于该数据的处理来自动调节白色的副像素的输出。另外,图像处理部21还可以根据第一像素31A及第二像素31B各自的像素的输出而产生的亮度的总量中的一方的像素所具有的白色的副像素的输出的亮度的量,来调节另一方的像素所具有的白色的副像素的输出。
另外,信号处理部21可以根据输入图像信号的色相、彩度以及色域外成分的亮度比,来改变基于输入图像信号确定各图像的副像素32的输出的确定方法。色域外成分的亮度比是指,相对于使色域外成分移动之前的第二像素的亮度的色域外成分的亮度比。图25是作为第一像素31A及第二像素31B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的红色(R)、绿色(G)、蓝色(B)的值的一例的示意图。图26是将图25所示成分中能够转换为白色(W)的成分优先转换为白色(W)时的一例的示意图。图27是将能够转换为图26所示成分中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白色(W)以外的副像素32的颜色的成分进行转换的一例的示意图。图28是将能够转换为图25所示成分中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白色(W)以外的副像素的颜色的成分优先转换为该颜色的一例的示意图。图29是将能够转换为图28所示成分中的白色(W)的成分进行转换的一例的示意图。图30是对于图29所示的成分通过亮度调节成分进行亮度调节的一例的示意图。例如如图25所示,下面讨论与包含于一组像素35中的第一像素31A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以及与包含于该一组像素35中的第二像素31B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均为(R、G、B)=(220、220、110)时的情况。此时,将能够转换为白色(W)的成分优先转换为白色(W)时,如图26所示,第一像素31A及第二像素31B的白色(W)的成分成为与(R、G、B)=(110、110、110)对应的成分(110)。这时,(R、G、B)=(110、110、110)作为未转换为白色(W)的成分而留下。之后,第二像素31B的成分中,将可用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颜色再现的成分转换为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颜色后,如图27所示,(R、G、B)=(110、110、110)的成分被转换为黄色(Y)的成分(110)。在本例中,不会产生色域外成分。另一方面,在针对如图25所示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白色(W)以外能转换的成分优先转换为白色(W)以外的副像素32的颜色时,例如如图28所示,(R、G、B)=(220、220、0)的成分被转换为黄色(Y)的成分(220)。这时,第二像素31B的成分中,(R、G、B)=(0、0、110)的成分为色域外成分(图28所示色域外成分O2),反映在第一像素31A中的副像素32的输出中。在该示例的情况下,在与第一像素31A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R、G、B)=(220、220、110)的成分中,加上色域外成分的(R、G、B)=(0、0、110)的成分。之后,如图29所示,与第一像素31A对应的输入图像成分中可转换为白色(W)的成分转换成白色(W)。即,(R、G、B)=(220、220、220)的成分被转换为白色(220)。之后通过进行与色域外成分相对应的亮度调节,如图30所示,从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白色副像素(第四副像素32W1)的成分中减去对应于亮度调节成分的白色(W)的成分(例如α),同时加上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白色的副像素(第八副像素32W2)。
图27所示的副像素32的输出与图30所示的副像素32的输出相比,点亮的副像素32更多,因此在减少粒状感方面更加出色。图30所示的副像素32的输出与图27所示的副像素32的输出相比,点亮的副像素32更少,所以在省电性能方面更出色。
信号处理部21在以与相邻的第一像素31A和第二像素31B这两个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为根据的该第一像素31A的副像素32的输出及与该第一像素31A相邻的第二像素31B的副像素32的输出的组合为多个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与第一像素31A的亮度分布和第二像素31B的亮度分布较为接近的第一像素31A的副像素32的输出及第二像素31B的副像素32的输出。例如,将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点亮数和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点亮数用(A:B)进行比较,设当将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优先转换为白色成分时,(A:B)=(a:b)成立,当将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优先转换为白色以外的成分时,(A:B)=(c:d)成立。这里可以采用a与b的差的绝对值和c与d的差的绝对值中较小一方的结果。即,各个像素的副像素32的是否点亮的差更小的输出结果在像素中的亮度分布就更加接近,不容易发生亮度的不均,因此也可以采用这样的输出结果。另外,信号处理部21还可以根据各个像素中点亮的副像素32的配置以及点亮的副像素32的输出的强弱,采用第一像素31A的亮度分布和第二像素31B的亮度分布较为接近的第一像素31A的副像素32的输出以及第二像素31B的副像素32的输出。
图31是作为第一像素31A及第二像素31B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的红色(R)、绿色(G)、蓝色(B)的值的另外一例的示意图。图32是将能够转换为图31所示的成分中白色(W)的成分优先转换为白色(W)的一例的示意图。图33是将通过图32所示的转换将生成的第二像素31B的色域外成分移动到第一像素31A的一例的示意图。图34是对图33所示成分通过亮度调节成分进行亮度调节的一例的示意图。图35是将能够转换为图31中所示成分中的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白色(W)以外的副像素32的颜色的成分优先转换为该颜色的一例的示意图。图36是将能够转变为图35所示成分中的白色(W)的成分进行转换的一例的示意图。下面讨论如图31所示与一组像素35中包含的第一像素31A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及与该一组像素35中包含的第二像素31B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均为(R、G、B)=(220、110、110)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在将能转换为白色(W)的成分优先转换为白色(W)时,如图32所示,第一像素31A及第二像素31B的白色(W)的成分成为与(R、G、B)=(110、110、110)相对应的成分(110)。此时,(R、G、B)=(110、0、0)作为未转换为白色(W)的成分而残留。这里(R、G、B)=(110、0、0)由于无法用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颜色再现,因此成为色域外成分(图33所示色域外成分O3),反映在第一像素31A中的副像素32的输出中。即如图33所示,在第二像素31B中,就不存在反映在白色以外的副像素32的输出中的成分了。另外,第一像素31A中的红色(R)的成分成为加入有色域外成分的成分(220)。通过进行与色域外成分相对应的亮度调节,如图34所示,从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白色的副像素(第四副像素32W1)的成分中减掉与亮度调节成分相对应的白色(W)的成分(例如β),同时加上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白色的副像素(第八副像素32W2)的成分。另一方面,对于如图31所示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将能够转换成白色(W)以外的成分优先转换成白色(W)以外的副像素32的颜色时,例如如图35所示,(R、G、B)=(110、110、0)的成分被转换为黄色(Y)的成分(110)。另外,(R、G、B)=(110、0、110)的成分被转换为品红色(M)的成分(110)。在这个示例中,不产生色域外成分。另外,这个例子中,如图36所示,第二像素31B的成分中,不产生反映在第二像素31B的白色副像素(第八副像素32W2)的输出中的成分。在可转换为白色的成分残留时,该成分被反映在第八副像素32W2的输出中。而第一像素31A的成分中与(R、G、B)=(110、110、110)相对应的成分转换成白色的成分(110),残留的与(R、G、B)=(110、0、0)相对应的成分作为红色(R)的成分(110)被剩下。
信号处理部21还可以根据将图像输入信号的成分优先转换为白色时的结果、以及将图像输入信号的成分优先转换成白色以外的颜色时的结果这两者,确定包含于一组像素35中的各个像素31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输出。图37是图34所示的转换结果和图36所示的转换结果的合成的一例的示意图。例如,如图34的示例中,一组像素35所具有的八个副像素32中点亮的副像素32有三个(第一副像素32R、第四副像素32W1、第八副像素32W2)。另外,在图36的示例中,一组像素35所具有的八个副像素32中点亮的副像素32有四个(第一副像素32R、第四副像素32W1、第五副像素3M、第六副像素32Y)。这里将图34所示的输出和图36所示的输出用各自规定的比例(例如1:1)合成的话,如图37所示,点亮的副像素32变为五个(第一副像素32R、第四副像素32W1、第五副像素32M、第六副像素32Y、第八副像素32W2)。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粒状感。将图像输入信号的成分优先转换为白色时的结果和将图像输入信号的成分优先转换为白色以外的颜色时的结果的合成比例是任意的。该合成比例可以根据输入图像信号所显示的色相和各自的结果所显示的色相中的至少任一个来改变。这时,准备表示各色相的合成比例的数据(表数据等),当进行输入图像信号的处理时,由信号处理部21进行基于该数据的处理,从而能够自动确定合成比例。另外,伴随结果合成而产生的端数的处理是任意的。
另外,信号处理部21还可以将转换为白色的成分的一部分划分到白色以外的成分。图38是将转换为图37中的合成结果所示的成分中的白色的成分中的一部分划分为白色以外的成分的一例的示意图。图39是对图38所示的成分通过亮度调节成分进行亮度调节的一例的示意图。具体地,信号处理部21将例如图37所示的副像素32的输出中反映在第四副像素32W1的输出中的成分的一部分(γ)进行再分配,使其分布到第二副像素32G及第五副像素32M中。这时,如图38所示,分配到第二副像素32G及第五副像素32M的成分(δ、ε)分别被反映到第二副像素32G及第五副像素32M的输出中。另外,这时,分配到第五像素32M的成分(ε)这部分的亮度从第一像素31A移动到第二像素31B。因此,如图39所示,信号处理部21减掉与第八副像素32W2的输出相对应的成分(ζ)相当于分布到第五副像素32M的成分(ε)相对应的亮度部分,同时将成分(ζ)反映到第四副像素32W1的输出中。在进行这样的再分配时,相对于再分配前的颜色的成分,被再分配的成分的比例是任意的,但优选不使各个像素间的色相、彩度及亮度的关系发生变化的程度。
参照图13~图39进行的说明中,采用的转换方法是将使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转换成白色或白色以外的颜色的处理作为一个步骤,从而执行多个步骤的方法,这只是转换处理流程的一个示例,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通过色彩管理的机制将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R、G、B)转换成与各个像素31的副像素32的颜色相对应的任意颜色。具体举例来说,可以通过使用3×3行列的数据,将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R、G、B)转换为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三种颜色的成分(C、M、Y)。用色彩管理的机制进行转换时,可以设定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中想要转换的成分的比例。
输入图像信号具有与指定的颜色对应的成分时,在显示区域A会看到有一条指定方向(例如斜向)的线。图40、图41及图42是能够看到有一条蓝色成分的斜线的一例的示意图。具体地,当如图6所示的像素31及副像素32的配置时,在一组像素35以上的范围输入与品红色(M)对应的输入像素信号时,如图40、图41及图42所示,在第一像素31A中,通过第一副像素32R和第三副像素32B的组合进行品红色(M)的颜色再现,同时在第二像素31B中,通过第五副像素32M进行品红色(M)的颜色再现。这时,其他副像素32(第二副像素32G、第四副像素32W1、第六副像素32Y、第七副像素32C、第八副像素32W2)不用于颜色再现。这里,通过具有来自第三副像素32B的光的蓝色成分和具有来自第五副像素32M的光的蓝色成分,第三副像素32B和第五副像素32M相连接的斜向上能看到存在一条蓝色成分的斜线。图40是与所有像素31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R、G、B)=(192、0、128)时的图。图40中,将构成斜线的副像素做了标记。
另外,上述例子中,当为图6所示像素31及副像素32的配置时,示出了输入与品红色(M)对应的输入像素信号时的斜向的线,但出现线并不限于此种情况。在为图6所示像素31及副像素32的配置以外的配置时,与品红色(M)对应的输入像素信号中没有出现线,而在与其他颜色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中出现。具体地,例如与第一像素31A的副像素32中的一个颜色相对应的副像素32(例如第一副像素32R)、和以该颜色作为成分的第二像素31B的副像素32(例如成分中包含红色(R)的原色的品红色(M)或者与黄色(Y)对应的第五副像素32M或第六副像素32Y)沿倾斜方向连接时,输入与品红色(M)或黄色(Y)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时,可以看到红色成分的斜线。其他像素31及副像素32的配置及输入图像信号时,会以某种颜色出现这样的线。
这样的线在构成线的副像素32(图6、图40、图41及图42中为第三副像素32B和第五副像素32M)中共通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品红色(M)时为蓝色(B)的成分)的彩度较高时,就更容易看到。另外,与构成线的副像素32相邻的副像素32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的彩度较低时,线就比较容易看到。这样,是在具有该同一颜色成分的副像素32的输出和与具有该同一颜色成分的副像素32相邻的副像素32的输出之间具有规定以上的差的时候,能够看到一直线状连续点亮的具有同一颜色成分的像素的线。能够看到线的规定以上的差,可以是根据具有同一颜色成分的副像素32的颜色以及与该副像素32相邻的副像素32的颜色而不同的差,因此可以根据第一像素31A及第二像素31B分别具有的副像素32的配置来设定。这样在由包含于第一色域的四个颜色的副像素32构成的第一像素31A、和包含于不同于第一色域的第二色域的四个颜色的副像素32构成的第二像素31B呈交错状配置,且具有副像素32呈矩阵状配置的图像显示图像30的图像显示装置100中,信号处理部21根据作为与第一图像31A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的第一成分,确定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输出,根据作为与第二像素31B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的第二成分确定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输出时,包含同一颜色成分(例如包含于品红色(M)中的蓝色成分)的副像素32(例如第三副像素32B及第五副像素32M)一直线状地连续点亮,且具有该同一颜色成分的副像素32的输出与具有该同一颜色成分的副像素32相邻的副像素32的输出之间存在规定以上的差的状态时,显示区域A中能看到有一条指定方向(例如斜向)的线。
信号处理部21可以进行用于进一步降低上述线的辨识度的处理。作为该处理,信号处理部21例如根据除去作为第一成分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成分的包含同一颜色成分的调节成分后的成分,确定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输出,根据第二成分及调节成分确定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输出。具体地,就图40所示例子中的该处理进行说明。该示例中,信号处理部21在与第一像素31A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R、G、B)=(192、0、128)中将作为品红色(M)再现的成分即规定比例的成分作为调节成分。这里,规定比例为50%时,即与第一成分中的同一颜色成分的一半成分相对应时,调节成分为(R、G、B)=(64、0、64)。并且,规定比例为100%时,调节成分为(R、G、B)=(128、0、128)。信号处理部21根据从与第一像素31A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中去除调节成分后的成分,确定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输出,根据与第二像素31B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及调节成分确定第二图像31B所具有的幅图像32的输出。
如果不存在根据调节成分对输出进行控制时,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第三副像素32B以及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第五副像素32M的成分分别为“128”及“128”。对此,例如规定比例为50%,调节成分为(R、G、B)=(64、0、64)时,第三副像素32B及第五副像素32M的成分分别为“64”及“192”。另外,规定比例为100%时,调节成分为(R、G、B)=(128、0、128)时,第三副像素32B及第五副像素32M的成分分别为“0”及“255”。这样,通过设定调节成分使第三副像素32B的输出降低,能够进一步降低斜线方向上同等的蓝色成分连续的状态。即,能够抑制品红色(M)的颜色再现时产生蓝色成分的线。关于调节成分的处理,同样适用于在其他像素31及副像素32的排列中进行与其他颜色相对应的输出时产生的同样的线。
图43是作为与第一像素31A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中的品红色(M)将可以再现的成分的50%作为调节成分的一例的示意图。图44是作为与第一像素31A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中的品红色(M)将可以再现的成分的100%作为调节成分的一例的示意图。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和调节成分的关系(例如规定比例)是任意的。例如如图44所示的例子所示,形成没有连续的副像素的一方(第三副像素32B)的输出的状态,虽然增加了粒状感,但有效抑制了线的产生。另外如图43所示的例子所示,通过在降低连续的副像素的一方(第三副像素32B)的输出的状态下进行输出,从而可以在抑制线的产生和抑制粒状感的产生这两方面取得平衡。这样,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和调节成分之间的关系(例如规定比例)可以根据对线的产生的抑制以及粒状感的平衡适当确定。准备表示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和调节成分信号的关系(例如规定比例)的数据(表数据等),用于在进行输入图像处理时,使信号处理部21进行基于该数据的处理,从而适用自动抑制线的产生的处理。
另外,抑制线的产生的处理方法并不局限于以上所述。例如,不仅是以一组像素35为单位的处理,还可以通过以各像素31所具有的白色(W)的副像素为中心,对存在于该白色(W)副像素的周围的8像素(行方向、列方向及斜向),使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中的调节成分分散,从而得到同样的效果。另外,调节成分不仅限于第一成分中同一颜色成分的一半的成分。例如可以设置表示基于上述线的颜色成分的色相、彩度的调节成分的程度(例如0~100%之间规定的比例)的数据(调节成分的表等),根据该数据确定调节成分。
接着,说明与第二像素31B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为与图像的边缘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情况。图像显示部30进行基于与多个像素31分别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输出,从而在显示区域A显示并输出图像。这里,在进行将与像素的输入图像信号相对应的成分(例如上述色域外成分等)移动到其他像素的处理时,会由于被移动的成分而产生边缘的偏离,其中,像素与各个像素31的输入图像信号间产生的颜色的边界(边缘)相对应。另外,边缘是指通过使相邻的像素间的色相、彩度、亮度中的至少一个产生很大不同,从而能够识别这些相邻的像素间存在明显的颜色界限,例如可以说背景是黑色时,由白色、其他颜色产生文字、线、图形(或相反)的界限。关于更加详细的边缘的判断(确定)将在下文中介绍。
图45是第一像素31A和第二像素31B可以分别独立地进行与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相对应的输出的一例的示意图。图46是想要将与第二像素31B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用第二像素31B再现时产生色域外成分的情况的一例的示意图。第一像素31A及第二像素31B能够分别独立地进行基于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的输出时,即使某像素31为与边缘对应的像素也不会发生边缘的偏离。例如,如图45所示,与第一图像31A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为(R、G、B)=(0、0、0),与第二像素31B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为(R、G、B)=(255、255、255)时,由于任何像素都能独立地进行与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相对应的输出,因此不会发生边缘偏离。而与第二像素31B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为与图像中的边缘对应的像素的信号时,想要用第二像素31B再现与第二像素31B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时,产生色域外成分,色域外成分被移动到第一像素31A时,如图46及下文的图49所示,容易发生偏离,使得边缘的位置从第二像素31B偏移到第一像素31A后被输出。例如,如图46所示,与第一图像31A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为(R、G、B)=(0、0、0),与第二像素31B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为(R、G、B)=(255、0、0)时,通过用第二像素31B将作为色域外成分的红色(R)的成分(255)移动到第一像素31A,对于基于输入图像信号的黑色的输出(第一像素31A)和红色的输出(第二像素31B)的位置,进行黑色输出的像素和进行红色输出的像素的位置互换,产生了偏移。该边缘偏离在相对于与被移动的成分(例如色域外成分等)产生的像素(例如图46中的第二像素31B)不相邻的副像素32(例如图46中的第一副像素32R)移动该成分时发生的更加明显。
信号处理部21对于与边缘对应的像素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还可以进行有关移动该成分的一部分或全部的例外处理。例如,信号处理部21在与第二像素31B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为与图像的边缘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时,可以不将色域外成分反映在与用第二像素31B进行光的输出的副像素32不相邻的第一像素31A的副像素32的输出中。具体地,信号处理部21不将色域外成分反映在副像素32的输出中,该副像素32的输出为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32中包含色域外成分的颜色。
图47是在副像素32的输出中反映色域外成分的一例的示意图,其中副像素32为包含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32中的色域外成分的颜色。例如,与第二像素31B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为与边缘相对应的像素的输入图像信号,且与第二像素31B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为(R、G、B)=(0、0、220)时,信号处理部21将该输入图像信号所表示的蓝色成分反映在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32中的有蓝色成分的副像素32(第五副像素32M及第七副像素32C)这两者中。具体地,信号处理部21维持在与第二像素31B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所表示的颜色的色相、彩度、亮度中的色相及亮度,只允许彩度下降,确定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输出。更加具体地,例如如图47所示,信号处理部21将包含蓝色成分的第五副像素32M及第七副像素32C分别以维持输入图像信号的色相及彩度的点亮状态(例如(C、M、Y)=(55、55、0))进行输出,由此输出该蓝色成分(220)。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红色(R)、绿色(G)、蓝色(B)的补色的青色(C)、品红色(M)、黄色(Y)具有红色(R)、绿色(G)、蓝色(B)的亮度的2倍的亮度,所以能够进行这样的输出。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像素31B的输出中使用与色域外成分相同色相的补色。进行这样的输出时虽然不能进行输入图像信号的完全的颜色再现,但不会发生边缘偏离,能够实现更加接近输入图像信号的颜色再现。
图48是在所有像素为第一像素31A的显示区域A中,通过多个像素用1像素的宽度的线对原色文字进行描画时的一例的示意图。图49是对与图48的描画内容相同的输入图像信号,单纯移动色域外成分时发生的边缘偏离的一例的示意图。图50是对与图48的描画内容相同的输入图像信号,在副像素32的输出中反映色域成分时的描画内容的一例的示意图,其中副像素32为包含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32中的色域外成分的颜色。图49及图50是第一像素31A和第二像素31B相邻的显示区域A中的输出示例。例如,如图48所示的对于通过多个像素用1像素的宽度的线对原色(例如绿色)的文字进行描画的输入图像信号,单纯移动色域外成分时,如图49所示,会发生因边缘偏离而使文字不能正常显示。而在图47的例子中,通过在作为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32中包含色域外成分的颜色的副像素32的输出中反映色域外成分,从而如图50所示能够抑制因边缘偏移而导致的文字非正常显示。
在图47所示的例子中,在包含蓝色成分的青色(C)和品红色(M)相对于的蓝色(B)的色相偏移大致相同的前提下,使蓝色成分分布在第五副像素32M和第七副像素32C这两个像素中,这只是一个示例,并不局限于此。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32中与更接近色域外成分的颜色相对应的副像素32缩小为一个时,也可以在该一个副像素32的输出中反映该色域外成分。与第二像素31B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为与边缘相对应的像素的输入图像信号且与第二像素31B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中包含色域外成分时,在哪个像素中反映该色域外成分,根据色域外成分和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颜色之间的关系来决定。
另外,信号处理部21在与第二像素31B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为与图像的边缘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时,还可以通过其他处理方法在与副像素32不相邻的第一像素31A的副像素32的输出中不反映色域外成分,其中副像素32用第二像素31B进行光的输出。具体地,在第一像素31A和第二像素31B成交错状配置的图像显示部30中,信号处理部21在与包含于一组像素35的第二像素31B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为与图像的边缘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时,可以将与该第二像素31B相对应的色域外成分用于确定副像素32的输出,其中该副像素32相邻于用与该第二像素31B相邻的其他组中包含的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副像素32中的该第二像素31B进行光的输出的副像素32。以下,参照图51及图52对这一情况的例子进行说明。图51是色域外成分移动到存在于第二像素31B右侧的其他组的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一例的示意图。图52是色域外成分移动到存在于第二像素31B下侧的其他组的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副像素的一例的示意图。图51及图52所示的例子中,设所有与第一像素31A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为(R、G、B)=(0、0、0)。另外,图51所示的例子中,设与第二像素31B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为(R、G、B)=(255、100、100)。另外,如图52所示的例子中,与第二像素31B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为(R、G、B)=(100、255、100)。
图51及图52所示的例子中,像素31的配置为图6所示第一像素31A及第二像素31B的配置,一个第一像素31A和相对于该第一像素31A存在于右侧的一个第二像素31B被处理作为一组像素35,与第二像素31B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为与边缘对应的像素的输入图像信号,且以与第二像素31B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中包含色域外成分为前提。这里,副像素32为第五副像素32M(100)及第六副像素32Y(100),该副像素32进行控制以使通过该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32中除去色域外成分后的成分来发光,色域外成分为红色成分时,如图51所示,信号处理部21在与该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第六副像素32Y的右侧相邻的其他组的第一像素31A(例如存在于图51的右侧的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第二副像素32R中反映红色成分的色域外成分(55)。并且,副像素32为第六副像素32Y(100)及第七副像素32C(100),该副像素32进行控制以使通过该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32中除去色域外成分后的成分来发光,色域外成分为绿色成分时,如图52所示,信号处理部21在与该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第七副像素32C的下侧相邻的其他组的第一像素31A(例如存在于图52的下侧的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第二副像素32G中反映绿色成分的色域外成分(55)。这样,通过在相邻于用第二像素31B进行光的输出的副像素32的其他组的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输出中反映色域外成分,可以将边缘偏离控制到最小限度,同时能够进行更高精度的颜色再现。同样,例如副像素32中包含第六副像素32Y,该像素32进行控制以通过该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32中除去色域外成分的成分来发光,且色域外成分为蓝色时,信号处理部21也可以在存在于第二像素31B的上侧的其他组的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第三副像素32B中反映蓝色成分的色域外成分。
另外,信号处理部21在与包含于一组像素35中的第二像素31B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为与图像的边缘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时,可以在不发生反映第二像素31B和该第二像素31B的色域外成分的第一像素31A之间的彩度及亮度、以及由于该色域外成分未反映在该第一像素31A中时对色相确定影响最大的颜色与该色域外成分反映在该第一像素31A中时对色相确定影响最大的颜色的不同而发生的色相的旋转的范围内,确定该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输出。以下,参照图53~图56对这种情况的例子进行说明。图53是与边缘对应的第二像素31B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色域外成分以及输出的一例的示意图。以该示例为前提,根据与第二像素31B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如图53所示,确定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输出(C、M、Y)以及色域外成分。作为图53所示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的红色(R)、绿色(G)、蓝色(B)成分中,色域外成分所产生的成分为绿色成分(绿色(G))。图53~图56中对色域外成分标记符号O4。
图54是色域外成分移动时在第一像素31A和第二像素31B之间会发生彩度的高低关系的反转的第一像素31A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的一例的示意图。下面讨论图53所示的与反映色域外成分的第一像素31A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为图54所示成分的情况。这时,第一像素31A和第二像素31B中彩度最高的成分为绿色成分。与移动色域外成分前的绿色成分相比,与第二像素31B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比与第一像素31A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大。即,移动色域外成分前,第二像素31B比第一像素31A的彩度高。而比较色域外成分完全移动后的绿色成分,与第二像素31B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比与第一像素31A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小。即,假设色域外成分完全移动后,第二像素31B比第一像素31A的彩度低。这样,包含于色域外成分的所有的成分移动后,在第一像素31A和第二像素31B之间彩度的高低关系发生反转时,信号处理部21在不发生彩度高低关系的反转的范围内,确定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输出。具体地,可以在色域外成分减少后的第二像素31B中的绿色成分未满的范围内提高第一像素31A中的绿色成分,也可以将色域外成分全部废弃。
图55是色域外成分移动时在第一像素31A和第二像素31B之间会发生亮度的高低关系的反转的第一像素31A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的一例的示意图。下面讨论与反映图53所示的色域外成分的第一像素31A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为图55所示的成分的情况。比较色域外成分移动前的第一像素31A和第二像素31B各自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所产生的亮度,第二像素31B的亮度比第一像素31A的亮度高。而比较色域外成分完全移动后的第一像素31A及第二像素31B各自亮度,第二像素31B的亮度比第一像素31A的亮度低。这样,包含于色域外成分的全部成分移动后,信号处理部21在不发生亮度的高低关系的反转的范围内确定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输出。具体地,可以在能够使通过减少色域外成分来降低第一像素31A的亮度后的第二像素31B的亮度未满的范围内反映色域外成分,也可以将色域外成分全部废弃。
图56是色域外成分移动时,会在第一像素31A发生色相旋转的第一像素31A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的一例的示意图。下面讨论与反映图53所示的色域外成分的第一像素31A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为图56所示的成分时的情况。这时,由与色域外成分移动前的第一像素31A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成分而产生的颜色中,彩度最高的是红色。另一方面,在色域外成分全部移动后的成分的颜色中彩度最高是色域外成分的颜色(绿色)。即,色域外成分全部移动后,不反映色域外成分时对色相最强确定的颜色和在该第一像素31A中反映该色域外成分时对色相最强确定的颜色变化从而发生色相旋转。信号处理部21在不发生这样的色相旋转的范围内确定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输出。具体地,可以在反映色域外成分的前后对色相最强确定的颜色不变的范围内反映色域外成分,也可以将色域外成分全部废弃。
参照图53~图56进行的说明的例子仅为一个示例。第一像素31A及第二像素31B的输入图像信号成分及色域外成分并不限于图53~图56中所示例子,参照以上附图说明的机制也适用于其他输入图像信号、色域外成分的情况。
另外,图像处理部21在与第二像素31B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为与图像的边缘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时,也可以不使色域外成分反映到第一像素31A及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输出中。即,信号处理部21在判断与第二像素31B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为与图像的边缘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时刻,可以废弃该第二像素31B中的色域外成分,而不将其反映在任何一个像素的输出中。由此,通过更简单的处理就能够抑制边缘偏移。
此外,信号处理部21在与第二像素31B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不是与图像的边缘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时,参照图13~图44中说明的处理,确定第一像素31A及第二像素31B分别具有的副像素32的输出。即,信号处理部21在与第二像素31B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不是与图像的边缘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时,根据第一成分及色域外成分的合算成分确定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输出,其中第一成分为与第一像素31A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该色域外成分为不能用与相邻的第二像素31B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中该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幅像素32进行颜色再现的成分,根据第三成分确定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输出,其中第三成分为从作为与第二像素31B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的第二成分中除去色域外成分后得到的。更加具体地,信号处理部21例如进行关于一组像素35的处理。关于一组像素35的处理是指将一个第一像素31A和一个第二像素31B作为一组像素35,与该第二像素31B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不是与该图像的边缘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时,根据该一组像素35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中第一成分及与包含于该一组像素35中的第二像素31B相对应的色域外成分的合算成分确定该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输出,根据与从与该一组像素35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中的第二成分中除去该色域外成分后的该一组像素35对应的第三成分确定包含于该一组像素35中的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32的输出的处理。信号处理部21还可以进行其他的相关处理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处理。其他相关处理是指,如上述说明所述,关于亮度调节成分的处理、将图像输入信号的成分优先转换成白色的处理或将图像输入信号的成分优先转换为白色以外的颜色的处理、或者这些处理的合成、以及将转换成白色后的成分的一部分划分为白色以外成分的处理、减少输入图像信号具有与指定颜色相对应的成分时可能产生的显示区域A中的指定方向的线的辨识度的处理等。
接下来,说明边缘判断部22的判断处理内容、即说明关于与边缘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检测方法。该说明中,关于行方向,以相隔一个第二像素31B而存在的两个第一像素31A为前提,说明判断与第二像素31B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是否与边缘对应的方法。图57是用于检测与边缘对应的像素的表示出的色相与色相容许量之间的关系的一例的示意图。边缘判断部22可以根据例如如下算式(1)计算出与第二像素31B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所表示的色相。算式(1)中的H表示色相。R、G、B分别对应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R、G、B)。MIN表示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R、G、B)中最小的值。MAX表示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R、G、B)中最大的值。其次,边缘判断部22参照图57所示的表示色相和色相容许量之间关系的表,获得与计算出的第二像素31B的色相相对应的色相容许量的值(HT)。另外,边缘判断部22根据以下算式(1)算出与在该第二像素31B的行方向上相邻一方的第一像素31A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的成分所表示的色相。边缘判断部22算出ΔH1,ΔH1作为从计算出的第二像素31B的色相中减去了一方的第一像素31A的色相后得到的值的绝对值。之后,边缘判断部22用HT去除ΔH1算出第一判断值。另外,边缘判断部22根据以下算式(1)算出与在该第二像素31B的行方向上相邻的另一方的第一像素31A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的成分所表示的色相。边缘判断部22算出ΔH2,ΔH2作为从计算出的第二像素31B的色相中减去了另一方的第一像素31A的色相后得到的值的绝对值。之后,边缘判断部22用HT去除ΔH2算出第二判断值。边缘判断部22在第一判断值和第二判断值中采用较大的值作为判断值。边缘判断部22在图57所示的表示色相和色相容许量之间关系的表中,指定与第二像素31B的色相相对应的色相容许量。边缘判断部22根据判断值和色相容许量的比较结果,判断输入图像信号是否与边缘对应。例如,当判断值超过色相容许量时,边缘判断部22判断与第二像素31B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与边缘对应。而当判断值为色相容许量以下时,边缘判断部22判断与第二像素31B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不与边缘对应。图57中描绘的图表表示基于人的感性的普通的容许量比例。因此,求得的判断值是已经考虑到人的容许量的值。本实施方式中的边缘判断方法不仅限于直接使用人的容许特性的表,还可以加上水平调节来进行判断。具体地,首先使用图57所示的加入了容许量的数据计算出判断值,用判断值和基于色相容许量及参考值的值之间的关系进行边缘的判断。参考值为对色相容许量的系数。将容许值的表直接反映到结果中时,参考值为1.0(等倍),当判断需要比容许值表格严格时,将参考值设置得更低,当判断需要比容许值宽松时,将参考值设置得更高。
H = u n d e f i n d e d , i f M I N = M A X 60 × G - R M A X - M I N + 60 , i f M I N = B 60 × B - G M A X - M I N + 180 , i f M I N = R 60 × R - B M A X - M I N + 300 , i f M I N = G ... ( 1 )
另外,还可以根据亮度检测出边缘。边缘判断部22从与第二像素31B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中计算出由该成分产生的亮度。具体地,边缘判断部22从作为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的红色(R)、绿色(G)、蓝色(B)各自的成分的亮度比中计算出亮度。亮度比表示基于成分量的亮度。另外,边缘判断部22对于分别与在行方向上相隔一个第二像素31B而存在的两个第一像素31A各自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计算出各自的亮度。边缘判断部22计算出与第二像素31B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所产生的亮度和分别与该两个第一像素31A各自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所产生的亮度之差或之比。边缘判断部22将较大的亮度差(或亮度比)与事先设定的亮度的差(或比)的参考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与第二像素31B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是否与边缘对应。例如,算出的值比参考值大时,判断与第二像素31B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与边缘对应。而算出的值小于等于参考值时,边缘判断部22判断与第二像素31B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与边缘不对应。
另外,还可以根据彩度检测边缘。边缘判断部22例如当与第二像素31B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的彩度、和在行方向上分别与夹着该第二像素31B而存在的两个第一像素31A各自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的彩度之差小于事先设定的参考值时,判断与第二像素31B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不与边缘对应。
上述说明的边缘检测方法中,是判断在行方向上与第二像素31B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是否与边缘对应,在列方向上与该第二像素31B相邻的第一像素31A也可以用同样方法进行判断。另外,与上述处理无关,当第一像素31A及第二像素31B中的任一个为单色(没有色相的白色~(灰色标度)~黑色),且另一个像素为彩色(有色相)时,边缘判断部22判断该第一像素31A及第二像素31B与边缘对应。另外,当第一像素31A及第二像素31B为单色时,边缘判断部22判断该第一像素31A及第二像素31B与边缘不对应(由于两个像素均具有W副像素因此不需要判断)。边缘判断部22根据包括上述说明的边缘检测方法的这些方法之一或多个的组合而得到的判断结果,判断与第二像素31B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是否为与图像的边缘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另外,这些方法还可以用于检测与第一图像31A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是否为边缘。
另外,关于与边缘对应的像素,色域外成分的一部分或全部被废弃时,与废弃的色域外成分相对应的亮度会从第二像素31B中消失。另外,与边缘相对应的像素的色域外成分中与反映在其他组的第一像素31A中的色域外成分相对应的亮度被从第二像素31B中减掉,同时在该其他组的第一像素31A中与该色域外成分相对应的亮度会增加。出于降低因这些理由而产生的第二像素31B和与该第二像素31B相邻的第一像素31A之间的亮度差的目的,还可以进行为将亮度从第一像素31A移动到第二像素31B的成分调整。具体地,信号处理部21例如使用上述说明的亮度调节成分确定第一像素31A及第二像素31B各自的副像素32的输出,从而降低该亮度差。
图57及算式(1)是以基于HSV颜色空间的色相为根据的,本发明中判断色相的颜色空间并不限于HSV空间。例如,也可以从XYZ表色系的xy色度图及LUV(ユースターブイスター)(u*v*)色彩空间的白色(W)的角度来使用。
接下来参照图58说明关于图像的边缘的处理的流程示例。图58是关于图像边缘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边缘判断部22根据色相、亮度及彩度中的至少任一个判断与各个像素31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是否与边缘相对应(步骤S1)。当判断一组像素35均不与边缘对应时(步骤2;否),信号处理部21对于该一组像素35进行关于一组像素35的处理(步骤S3)。而当判断与包含于一组像素35中的任一像素对应的输入图像信息与边缘对应时(步骤S2;是),边缘判断部22判断与边缘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是否与第二像素31B对应(步骤S4)。不与第二像素31B对应时,即输入图像信号与第一像素31A对应时(步骤S4;否),信号处理部21将该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直接反映到第一像素31A中(步骤S5)。输入图像信号与第二像素31B对应时(步骤S4;是),信号处理部21对与边缘对应的像素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进行移动该成分的一部分或全部的例外处理(步骤S6)。例外处理是指,具体地,可以如参照图47、图51及图52或图53~图56说明的处理的任一种。步骤S3、步骤S5或者步骤S6的处理之后,信号处理部21可以处理其他相关处理中的至少一个以上(步骤S7)。
另外,如图3、图4等所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像素31为正方形,副像素32在各个像素31中呈二维矩阵状(行列状)配置,但这只是像素31及副像素32的一种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像素31可以有将该像素分隔为呈条纹状的多个副像素32。另外,一个像素31所具有的副像素的数量不限于四个。另外,像素31也可以没有白色的副像素。以下参照图59~图76说明本发明的变形例。图59是变形例中第一像素31a和第二像素31b分别所具有的副像素的配置的一例的示意图。图60是第一像素31a和第二像素31b2分别具有的副像素的配置的另外一例的示意图。具体地,如图59、图60等所示,图像显示部30还可以包含具有条纹状的红色(R)、绿色(G)、蓝色(B)的副像素的第一像素31a、和具有条纹状的青色(C)、品红色(M)、黄色(Y)的副像素的第二像素31b。条纹状的副像素的排列可以是任意的。图59所示的例子中,各个像素的副像素被设置为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副像素的排列中的色相的旋转顺序和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的排列中的色相的旋转顺序一致。图60所示的例子中,各个像素的副像素被设置为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副像素的排列中的亮度顺序与第二像素31b2所具有的副像素的排列中的亮度顺序一致。图59、图60等所示的例子中示出的像素具有被设置为在纵向上描画条纹的副像素,但也可以是横向的条纹。这样当不是2行2列的副像素时,不会产生斜向的线。换言之,可以通过副像素的形状抑制斜向的线的发生。另外,即使是2行2列,将各个像素的副像素向像素的中心靠拢也能减少斜向的线。
图61是变形例中第一像素31a和第二像素31b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第一像素31a及第二像素31b分别具有的副像素的配置的一例的示意图。图62是变形例中与一边相邻的像素为第一像素31a的显示区域A的一例的示意图。图63是变形例中与四边相邻的像素为第一像素31a的显示区域A的一例的示意图。如图61所示,副像素为条纹状时、一个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为三个时,也和具有2行2列的副像素的像素同样地,第二像素31b可以呈交错状配置。另外,如图62的边邻接区域A3及图63的边临界区域A4所示,也可以是与显示区域A的至少一边相邻的像素为第一像素31a。图61~图63所示的像素配置以及以下说明的信号处理部21的处理对于第二像素31b2也适用,对于副像素32的配置为其他配置的第一像素、第二像素也适用。
参照图64~图72说明一个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为三个时信号处理部21的基于输入图像信号的处理。图64是与第二像素31b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的另外一例的示意图。参照图64~图72进行的说明中,就与第二像素31b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均为图64所示的表示红色(R)、绿色(G)、蓝色(B)的成分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说明有关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的输出的确定。图65是将红色(R)、绿色(G)、蓝色(B)的成分转换为青色(C)、品红色(M)、黄色(Y)的成分的处理的一例的示意图。图66是将红色(R)、绿色(G)的成分转换为黄色(Y)的成分的处理的另外一例的示意图。图67是将绿色(G)、品红色(M)的成分转换为青色(C)、黄色(Y)的成分的处理的一例的示意图。图68是与变形例的第二像素31b的输出相对应的成分及色域外成分的一例的示意图。信号处理部21进行在与第二像素31b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中,将可以用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的颜色再现的成分转换成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的颜色的处理。具体地,如图65所示,信号处理部21将与作为对应于第二像素31b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的红色(R)、绿色(G)、蓝色(B)的成分中彩度最小的成分(图65中为蓝色(B))的成分量相对应的成分量从红色(R)、绿色(G)、蓝色(B)成分中撤出,转换成青色(C)、品红色(M)、黄色(Y)各自的成分。另外,信号处理部21将在与第二像素31b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中,与在参照图65的说明中未转换的红色(R)、绿色(G)的成分中较小的成分(图66中为红色(R))的成分量相对应的成分量从红色(R)、绿色(G)的成分中撤出,转换成与该成分你的组合相对应颜的颜色(图66为黄色(Y))。另外,信号处理部21将在与第二像素31b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中,未转换的成分(图67中为绿色(G))的一部分或全部、和为第二像素31b所具有副像素的颜色中被转换成不使用该成分的补色(图67为品红色(M))的成分按照2:1的比例转换成其他副像素的颜色(图67为青色(C)及黄色(Y))。图67所示的示例中,将绿色(G)成分、和该成分一半量的品红色(M)的成分转换成了青色(C)及黄色(Y),在其他颜色的组合也可以同样进行。即,可以根据以下算式(2)~(4)所示的关系进行颜色转换。参照图65~图67的说明进行处理后,与第二像素31b的输出相对应的成分为图68所示的青色(C)、品红色(M)以及黄色(Y)的成分,同时绿色(G)成分为色域外成分。在图68及下文的图70中,将色域外成分标记为符号O5。
2R+C=YM…(2)
2G+M=CY…(3)
2B+Y=CM…(4)
其次,说明有关确定第一像素31a所具有的副像素的输出的处理。图69是与第一像素31a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的一例的示意图。图70是与在图69所示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中加入色域外成分的第一像素31a的输出相对应的成分的一例的示意图。参照图69~图72的说明中,就与第一像素31a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均为表示图69所示的红色(R)、绿色(G)、蓝色(B)的成分的输入图像信号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信号处理部21在与第一像素31a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中合成色域外成分。具体地,如图70所示,信号处理部21将图68中作为色域外成分的绿色(G)的成分加入与第一像素31a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中。
另外,信号处理部21在当一个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为三个时,可以使用亮度调节成分进行亮度调节。图71是与从图70所示成分中减去亮度调节成分的第一像素31a的输出相对应的成分的一例的示意图。图72是与在图68所示输出成分中加入亮度调节成分的第二像素31b的输出相对应的成分的一例的示意图。具体地,信号处理部21首先根据色域外成分计算加入到第一像素31a中的亮度。其次,信号处理部21将与算出的亮度相对应的成分从第一像素31a中减去。例如如图71所示,具体地,信号处理部21将可以用第二像素31b再现的成分(图71中为相互相等的成分量红色(R)、绿色(G)、蓝色(B)的成分)作为亮度调节成分减去,由此将与通过色域外成分加入到第一像素31a中的亮度相对应的成分减去。信号处理部21用第一像素31a将降低的亮度调节成分加入到第二像素31b的成分中。具体地,例如如图72所示,信号处理部21使第二像素31b的成分中的青色(C)、品红色(M)、黄色(Y)的各个成分增加相当于图71中从第一像素31a的成分中减少的红色(R)、绿色(G)、蓝色(B)的成分量。图71中,对亮度调节成分标记以符号P2,图72中因该亮度调节成分而引起的成分的变化量用(P2)表示。
参照图71及图72的例子是将红色(R)、绿色(G)、蓝色(B)的成分转换成青色(C)、品红色(M)、黄色(Y)的各个成分,进行亮度调节,这仅是亮度调节的一个示例,并不局限于此。例如,红色(R)、绿色(G)、蓝色(B)的成分中将与2个颜色对应的成分作为亮度调节成分从第一像素中减去,将通过该2个颜色再现的颜色反映在第二像素31b所具有的副像素中。
图73是与第一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颜色相对应的颜色空间和第二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颜色相对应的颜色空间的一例的示意图。图74、图75、图76是与第一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颜色相对应颜色空间、和第二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颜色相对应的颜色空间的另一个示例的示意图。在以上说明的示例中,如图73所示,第二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颜色中的3个颜色(青色(C)、品红色(M)、黄色(Y))为第一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颜色种的三种颜色(红色(R)、绿色(G)、蓝色(B))的补色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第二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颜色并不限于此。第二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颜色例如如图74所示,彩度的上限可以是达到第一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颜色的红色(R)、绿色(G)、蓝色(B)所形成的颜色空间的范围外的补色。图74所示的例子中,对于第一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颜色形成的颜色空间的范围,青色(C)、品红色(M)、黄色(Y)的所有的补色的彩度的上限达到了范围外,但具有达到范围外的彩度的上限的颜色也可以只是一部分的补色。另外,第二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颜色的一部分或全部,其彩度的上限可以是存在于第一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颜色形成的颜色空间的范围的内侧的颜色。另外,如图75所示,第二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颜色,还可以包含翡翠绿(Em)等不限于补色的颜色。如图74、图75所示,副像素的颜色的组合用于第二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颜色中,可以再现仅用红色(R)、绿色(G)、蓝色(B)的组合无法再现的更高色域的颜色,其中副像素构成有遍及第一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颜色形成的颜色空间的范围的外侧的颜色空间。另外,如图76所示,由红色(R)、绿色(G)、蓝色(B)形成的颜色空间中,确定第二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颜色,以构成与使用频率较高的颜色相对应的颜色空间。另外,图73~图76中,对第一像素的颜色空间标记为符号Z1,对第二像素的颜色空间的符号标记为Z2。图73~图76所示的例子中,白色(W)存在于表示颜色空间的三角形的内侧的中心部(与(R、G、B)=(255、255、255)相对应的位置)。另外,第二像素的副像素的颜色中一部分颜色(例如白色(W))也可以是与第一像素的副像素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第二像素的副像素的颜色的只要至少一个颜色与第一像素的副像素的颜色不同就可以。
示例中的RGB等色域在XYZ表色系的xy色度范围上,以三角形的范围显示,定义有定义色域的规定的颜色空间并不限定于以三角形的范围规定,可以用基于副像素的色数的多角形等任意形状的范围规定。
其次,参照图77,说明在上述实施方式等说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适用例。上述实施方式等中说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可以适用于智能手机等其他所有领域的电子设备。换言之,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可以适用于将外部输入的视频信号或内部生成的视频信号作为图像或视频显示的所有领域的电子设备中。
图77中是本发明适用的智能手机700的外观一例的示意图。智能手机700具有设置于壳体710的一面的显示部720。显示部720由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构成。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等,第一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颜色和第二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颜色二者合并后的色数为副像素的色数。即,与所有像素的副像素共通的情况相比,可以将副像素的色数增加相当于与第二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颜色相对应的数量。由此,可以将第一像素的副像素的色数和第二像素的副像素的色数用于颜色再现,能够实现更加多彩且高效的颜色再现。另外,通过将相邻的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中的一方的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中的一部分的成分用于确定另一方的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输出,当由于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的颜色空间不同而产生用一方的像素不能再现的颜色的成分时,可以用另一方的像素再现该成分。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与单纯增加一个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颜色相比,能够抑制伴随一个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数量的增加而产生的清晰度的降低,同时能够使副像素的色数进一步增加,还能够进行与对应于各像素的输入图像信号相对应的输出。即,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同时兼顾副像素的色数和清晰度两者。
另外,根据作为与第一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的第一成分及作为不能用与相邻的第二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中该第二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再现颜色的成分的色域外成分的合算成分,确定第一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输出,根据第三成分确定第二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输出,从而通过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的组合,可以进行与包含第二像素中的色域外成分的2个像素的输入图像信号相对应的颜色再现,其中该第三成分通过从第二成分中除去色域外成分而得到,第二成分是与第二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
另外,将合算成分中与因色域外成分而上升的第一像素的亮度相对应的亮度调节成分从合算成分中减掉,确定第一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输出,根据第三成分及亮度调节成分确定第二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输出,从而能够将与第一像素及第二像素的各自的输入图像信号相对应的亮度通过各自的像素以更高的精度反映。
另外,由于第一像素及第二像素具有白色的副像素,从而不管输入有输入图像信号的像素为第一像素还是第二像素,都可以用各个像素来应对白色及亮度的输出。由此,可以通过像素31的粒度来确保关于从图像显示部30输出的显示输出(图像)中的各个像素的明暗的清晰度。即,能够确保清晰度。而且,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中有可转换成白色的成分时,通过使白色的副像素点亮,就可以通过白色的副像素的点亮来确保各个像素的亮度。即,从确保亮度方面来看,由于能够进一步抑制其他颜色的副像素的输出,因此实现了更高的节能性。
并且,通过将输入图像信号中可转换成白色的成分比其他颜色的副像素优先地反映在白色的副像素的输出中,从而能够使点亮的副像素更少,进一步提高省电性能。
通过根据第一像素及第二像素的各自所具有的白色的副像素中输出较小的一方的副像素的输出来确定另一方的副像素的输出,从而能够取得第一像素所具有的白色像素和第二像素所具有的白色像素之间的输出的平衡。因此,能够得到外观更好的显示输出。
并且,通过将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中可转换为白色以外的颜色的成分比白色的副像素优先地反应在副像素的输出中,从而与优先白色相比,能够使点亮的副像素更多,进一步降低粒状感。
并且,由于第一像素中的白色的副像素的配置和第二像素中白色的副像素的配置为统一配置,从而使通过白色的副像素得到的图像的清晰度能够通过更加规则的白色的副像素的配置而得到。因此,能够得到视觉感受更好的显示输出。
另外,基于与相邻的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该第一像素的副像素的输出及与该第一像素相邻的第二像素的副像素的输出的组合为多个时,通过采用第一像素的亮度分布与第二像素的亮度分布更接近的第一像素的副像素的输出及第二像素的副像素的输出,能够取得各个像素的亮度分布的平衡。因此,可以得到视觉感受更好的显示输出。
并且,由于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与第一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中的三种颜色相对应,通过第一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能够更可靠地进行与图像信号相对应的颜色再现。因此,用第二像素生成色域外成分时,能够更好地用第一像素进行颜色再现。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更好地进行与输入图像信号相对应的颜色再现。
此外,第一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数量和第二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数量相同,第一像素中副像素的配置和第二像素中副像素的配置,在将第一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色相与第二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色相进行对比时,由于各个像素中的色相的配置为较为接近的配置,因此能够使由副像素的各个颜色构成的显示区域中的颜色的起伏更加平缓。
并且,第一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数量和第二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数量相同,第一像素中副像素的配置和第二像素中副像素的配置,由于各个像素中的副像素之间的亮度的高低关系相同,因此能够使由副像素的各个颜色构成的显示区域中的亮度的起伏更加平缓。
另外,由包含于第一色域的三种以上颜色的副像素构成的第一像素、和包含于与第一色域不同的第二色域中的三种以上颜色的副像素构成的第二像素呈矩阵状设置的显示区域中,具有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相邻的图像显示部,由此可以将第一像素的副像素的色数和第二像素的副像素的色数用于颜色再现,能够进行更加多彩且高效的颜色再现。另外,第一像素及第二像素分别基于输入图像信号进行输出,因此能够在确保副像素的色数的同时,兼顾与副像素相对应的清晰度。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同时兼顾副像素的色数和清晰度。
并且,第一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颜色中的三种颜色对应于红色、绿色、蓝色,因此对于与RGB颜色空间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通过第一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能够更好地进行基于输入图像信号的颜色再现。因此,用第二像素生成色域成分时,能够更可靠地用第一像素进行颜色再现。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更好地进行基于输入图像信号的的颜色再现。
另外,显示区域具有直线形的边,由于至少与一边相邻的像素为第一像素,从而能够更可靠地确保与该边相邻的第二像素联动进行颜色再现的第一像素。
并且,由于第二像素配置为交错状,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加与第二像素相邻的第一像素的数量。因此,能够进一步可靠地确保与第二像素协动地进行颜色再现的第一像素。
另外,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中的一方的像素具有的副像素的颜色为另一方的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颜色的补色,由此能够通过一方像素所具有的一个副像素进行在另一方的像素使用两个副像素的补色的颜色再现。因此能够更好地实现省电性。
另外,根据作为与第一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的第一成分确定第一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输出,根据作为与第二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的第二成分确定第二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输出时,包含同一颜色成分的副像素呈一直线状地连续点亮,并且具有来自该同一颜色成分的副像素的输出和来自与具有该同一颜色成分的副像素相邻的副像素的输出之间成为具有规定以上的差的状态时,根据第一成分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成分、也就是除去包含同一颜色成分的调节成分后的成分,确定第一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输出,根据第二成分及调节成分,确定第二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输出,由此能够降低同一颜色成分的连续性。因此,能够抑制包含同一颜色成分的副像素呈一直线状连续点亮而产生的线的明显存在化。
另外,由于调节成分与第一成分中同一颜色成分的一半的成分相对应,能够在抑制线的产生的同时抑制粒状感,使二者取得平衡。因此能够得到视觉感受更好的显示输出。
并且,与第二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为与边缘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时,由于不与“用第二像素进行光的输出的副像素”相邻的“第一像素的副像素”的输出中不反映色域外成分,因此能够抑制边缘偏离。
并且,与第二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为与图像边缘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时,通过在副像素的输出中反映色域外成分,从而能够实现与输入图像信号更为接近的颜色再现,而不会发生边缘偏离,其中副像素为第二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中包含色域外成分的颜色。
另外,与包含于一组像素中的第二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为与图像的边缘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时,将与该第二像素相对应的色域外成分用于确定与该第二像素相邻的其他组中包含的第一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中与用该第二像素进行光的输出的副像素相邻的副像素的输出,可以将边缘偏离控制在最小限,同时能够实现更高精度的颜色再现。
另外,与包含于一组像素中的第二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为与图像的边缘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时,在不发生第二像素和反映该第二像素的色域外成分的第一像素之间的彩度及亮度的反转、以及不发生由于在该色域外成分未反映在该第一像素中时对色相确定最强的颜色和该色域外成分反映在第一像素中时对色相确定最强的颜色不同而引起的色相的旋转的范围内,通过确定该第一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输出,能够确保更高的颜色再现性。
根据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的色相、亮度以及彩度中的至少任一个的差,判断与第二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是否为与图像的边缘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从而可以当发生边缘偏离时进行用于检测在视觉上容易使图像偏离更为明显的图像的边缘的判断。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对涉及的图像的边缘进行抑制边缘偏离的处理。
另外,不将色域外成分反映在第一像素及第二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输出中,能够通过更加简便的处理来抑制边缘偏离。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作为公开例,以有机EL显示装置作为示例,作为其他适用例,可以例举有其他自发光型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或具有电泳元件等的电子纸显示装置等,所谓平板型的图像显示装置。另外,显然从中小型到大型,没有特别限定,均可适用。
以上实施方式中,一个图像处理电路具有作为处理部发挥作用的信号处理部21、和作为判断部工作的边缘判断部22,但并不局限于此。处理部和判断部也可以是单独的结构。
另外,关于通过本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方式带来的其他作用效果,从本发明说明书的描述中可明确的、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当然视为由本发明所带来的效果。
符号说明
100图像显示装置
20图像处理电路
21信号处理部
22边缘判断部
30图像显示部
31像素
31A、31a第一像素
31B、31B2、31b、31b2第二像素
32副像素
32R第一副像素
32G第二副像素
32B第三副像素
32W1第四副像素
32M第五副像素
32Y第六副像素
32C第七副像素
32W2第八副像素
35、35A一组像素
A显示区域
A1、A2、A3、A4边邻接区域。

Claims (11)

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显示部,将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呈矩阵状设置,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相邻,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由第一色域中包含的三种颜色以上的副像素构成,所述第二像素由不同于第一色域的第二色域中包含的三种颜色以上的副像素构成;
处理部,根据第一成分及色域外成分的合算成分确定所述第一像素具有的副像素的输出,根据第三成分确定所述第二像素具有的副像素的输出,其中,所述第一成分为与所述第一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所述色域外成分为无法用与相邻的所述第二像素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中该第二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再现颜色的成分,所述第三成分为从第二成分中去除所述色域外成分而得到,所述第二成分作为与所述第二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以及
判断部,根据所述第一成分和所述第二成分的比较结果,判断与所述第二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是否为与图像的边缘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
所述处理部当与所述第二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为与图像的边缘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情况下,在与用所述第二像素进行光的输出的副像素不相邻的所述第一像素的副像素的输出中不反映所述色域外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部在所述第二像素具有的副像素中包含所述色域外成分的颜色的副像素的输出中,反映所述色域外成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部在与所述第二像素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表示的颜色的色相、彩度、亮度中,维持色相及亮度,只允许彩度下降,确定所述第二像素具有的副像素的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被配置为交错状,
所述处理部,
将一个所述第一像素和一个所述第二像素做为一组像素,在与该第二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不是与图像的边缘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情况下,根据与该一组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中的所述第一成分及与包含于该一组像素中的所述第二像素相对应的所述色域外成分的合算成分,确定该第一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输出,根据从与该一组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中所述第二成分中去除了该色域外成分后的与该一组像素相对应的第三成分,确定包含于该一组像素中的所述第二像素具有的副像素的输出,
在与包含于所述一组像素中的所述第二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是与图像的边缘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情况下,将与该第二像素相对应的色域外成分用于确定与该第二像素相邻的其他组中包含的所述第一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中与用该第二像素进行光的输出的副像素相邻的副像素的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部,在与包含于所述一组像素中的所述第二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是与图像的边缘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像素和反映该第二像素的所述色域外成分的所述第一像素之间的彩度及亮度的反转、以及由于当该色域外成分未反映在该第一像素中时对色相最强确定的颜色和当该色域外成分反映在该第一像素中时对色相最强确定的颜色不同而引起的色相的旋转不发生的范围内,确定该第一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部根据所述第一成分与所述第二成分的色相、亮度以及彩度中的至少任一个的差,判断与所述第二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是否为与图像的边缘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部不将所述色域外成分反映到所述第一像素及所述第二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输出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像素具有的副像素的颜色中的三种颜色是所述第一像素具有的副像素中的三种颜色的补色。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像素所具有的副像素的颜色中的三种颜色与红色、绿色、蓝色相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像素及所述第二像素具有白色的副像素,
所述第一像素中的白色的副像素的配置和所述第二像素中的白色的副像素的配置为同一配置。
11.一种图像显示方法,确定图像显示部的各像素具有的副像素的输出,所述图像显示部将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呈矩阵状设置,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相邻,所述第一像素由第一色域中包含的三种颜色以上的副像素构成,所述第二像素由不同于第一色域的第二色域中包含的三种颜色以上的副像素构成,所述图像显示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的比较结果,判断与所述第二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是否为与图像的边缘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成分为与所述第一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所述第二成分为与所述第二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以及
在根据第一成分及色域外成分的合算成分确定第一像素具有的副像素的输出,根据第三成分确定所述第二像素具有的副像素的输出时,与所述第二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为与图像的边缘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情况下,在与用所述第二像素进行光的输出的副像素不相邻的所述第一像素的副像素的输出中不反映所述色域外成分,其中,所述第一成分为与所述第一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所述色域外成分为无法用与相邻的所述第二像素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中该第二像素具有的副像素再现颜色的成分,所述第三成分为从第二成分中去除所述色域外成分而得到,所述第二成分作为与所述第二像素相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成分。
CN201510434099.0A 2014-07-22 2015-07-22 图像显示装置及图像显示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801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49244 2014-07-22
JP2014149244A JP2016024382A (ja) 2014-07-22 2014-07-22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0133A true CN105280133A (zh) 2016-01-27
CN105280133B CN105280133B (zh) 2017-12-08

Family

ID=55149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3409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80133B (zh) 2014-07-22 2015-07-22 图像显示装置及图像显示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46528B2 (zh)
JP (1) JP2016024382A (zh)
CN (1) CN10528013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4893A (zh) * 2019-11-23 2020-07-31 田华 智能化像素阵列控制系统
CN113299247A (zh) * 2021-06-08 2021-08-24 广州文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彩色电子墨水屏显示效果的优化方法及相关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62259B2 (ja) * 2014-07-22 2019-01-3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TWI571856B (zh) * 2016-01-08 2017-02-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方法
KR102523988B1 (ko) * 2016-08-29 2023-04-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곡선 표시 영역을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의 구동 방법과 이를 지원하는 디스플레이 구동 회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TWI615657B (zh) * 2016-12-30 2018-02-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防窺功能的顯示模組
EP3893234A1 (en) * 2017-09-11 2021-10-13 Apple Inc. Electronic display border gain systems and methods
EP3707698A1 (en) 2017-11-06 2020-09-16 IMAX Theatres International Limited Wide color gamut led pixel with screen-door reduction and high led selection yield
CN113870756B (zh) * 2020-06-30 2023-12-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的校正方法、系统和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7908A (zh) * 2005-03-24 2006-09-27 三洋爱普生映像元器件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1489143A (zh) * 2008-01-14 2009-07-22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处理方法、影像数据转换方法及其装置
CN101840687A (zh) * 2002-04-11 2010-09-22 格诺色彩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增强的属性的彩色显示装置和方法
US20120120084A1 (en) * 2010-11-12 2012-05-17 Himax Display, Inc. Color filter arrangement for display panel
CN102830450A (zh) * 2011-06-13 2012-12-19 广东中显科技有限公司 全彩顶部发光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彩色滤色片
US20130235094A1 (en) * 2012-03-07 2013-09-12 Ronald Steven Cok Display pixels with alternating colo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21381B2 (en) * 2001-05-09 2007-05-22 Clairvoyante,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ub-pixel rendering with gamma adjustment
CN100407276C (zh) * 2001-06-11 2008-07-30 格诺色彩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彩色显示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ATE397775T1 (de) * 2003-01-28 2008-06-15 Genoa Color Technologies Ltd Subpixel-anordnung für displays mit mehr als drei primärfarben
JP4145852B2 (ja) * 2004-08-20 2008-09-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電子機器
EP2372609A3 (en) * 2005-05-20 2011-11-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primary color subpixel rendering with metameric filtering
KR101157960B1 (ko) * 2005-12-02 2012-06-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US20070146242A1 (en) * 2005-12-22 2007-06-28 Eastman Kodak Company High resolution display for monochrome images with color highlighting
JP2010020241A (ja) 2008-07-14 2010-01-28 Sony Corp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駆動用集積回路、駆動用集積回路による駆動方法及び信号処理方法
US8570351B2 (en) * 2008-12-26 2013-10-2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8466856B2 (en) * 2011-02-22 2013-06-18 Global Oled Technology Llc OLED display with reduced power consumption
WO2011045716A1 (en) * 2009-10-15 2011-04-2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ynamic gamut control
KR102118576B1 (ko) * 2013-07-15 2020-06-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데이터 처리 장치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JP6389728B2 (ja) * 2013-10-22 2018-09-1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及び色変換方法
JP6462259B2 (ja) * 2014-07-22 2019-01-3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0687A (zh) * 2002-04-11 2010-09-22 格诺色彩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增强的属性的彩色显示装置和方法
CN1837908A (zh) * 2005-03-24 2006-09-27 三洋爱普生映像元器件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1489143A (zh) * 2008-01-14 2009-07-22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处理方法、影像数据转换方法及其装置
US20120120084A1 (en) * 2010-11-12 2012-05-17 Himax Display, Inc. Color filter arrangement for display panel
CN102830450A (zh) * 2011-06-13 2012-12-19 广东中显科技有限公司 全彩顶部发光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彩色滤色片
US20130235094A1 (en) * 2012-03-07 2013-09-12 Ronald Steven Cok Display pixels with alternating color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4893A (zh) * 2019-11-23 2020-07-31 田华 智能化像素阵列控制系统
CN113299247A (zh) * 2021-06-08 2021-08-24 广州文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彩色电子墨水屏显示效果的优化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299247B (zh) * 2021-06-08 2022-01-07 广州文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彩色电子墨水屏显示效果的优化方法及相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0133B (zh) 2017-12-08
JP2016024382A (ja) 2016-02-08
US20160027366A1 (en) 2016-01-28
US9646528B2 (en) 2017-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21449A (zh) 图像显示装置及图像显示方法
CN105280133A (zh) 图像显示装置及图像显示方法
KR101828677B1 (ko) 표시 장치
CN105304014B (zh) 显示装置
US9653041B2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image
US9773448B2 (en) Display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image
US10255837B2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JP2016091953A (ja) 表示装置
JP2017040733A (ja) 表示装置
CN106328032A (zh) 显示装置
CN108063156B (zh) 像素单元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US10102810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18081311A (ja)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CN206388485U (zh) 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8

Termination date: 201907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