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78026B - 一种超材料体感全息元件及其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材料体感全息元件及其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78026B
CN105278026B CN201510867802.7A CN201510867802A CN105278026B CN 105278026 B CN105278026 B CN 105278026B CN 201510867802 A CN201510867802 A CN 201510867802A CN 105278026 B CN105278026 B CN 1052780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on nano
nano brick
holographic element
sensing
direc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678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78026A (zh
Inventor
郑国兴
李子乐
何平安
李松
田昕
周辉
张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WH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WHU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WHU
Priority to CN20151086780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780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78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80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780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80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2Holograms used as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1/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or for obtaining an image from them;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G03H1/04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holograms
    • G03H1/08Synthesising holograms, i.e. holograms synthesized from objects or objects from hologra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iffracting Gratings Or Hologram Optic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材料体感全息元件及其设计方法,该体感全息元件包括衬底,衬底的工作面上刻蚀有周期性排列的硅纳米砖阵列单元,硅纳米砖阵列单元中硅纳米砖的尺寸相同,硅纳米砖的朝向角φ(x,y)=θ(x,y)/2,θ(x,y)为该硅纳米砖所对应像素点(x,y)的位相;x和y方向上的相邻硅纳米砖的中心间隔相同。本发明可对入射光实现连续的位相调制,工艺简单,具有性能优越、稳定性高、可靠性好、易于制造等突出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超材料体感全息元件及其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纳光学及光学全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材料体感全息元件及其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体感技术是近几年流行的一项主动式人体动作识别技术,其利用光学相机,配合图像处理算法,能快速识别出人体运动的各项特征,是可应用于体感游戏、人机互动、视频监控、智能感知等领域的重要科学技术。体感技术中的图像不是单纯的场景图像,而是利用了全息技术,将一束准直激光照射全息元件,然后在人体上形成随机光点阵列,图像处理算法对图像中人体动作的识别,其实是对随机光点的辨认,由此可见全息元件在体感技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目前,体感全息元件的实现方法是在透明的介质基底材料上刻蚀不同深度的浮雕结构,利用深度不同来控制入射光的位相,以实现全息投影。当前,只具有一个深度值的二元台阶结构最常被使用,其制造工艺、复制技术也相对简单;但因为只有0和π的二种简单的位相调节功能,其图像信噪比(SNR)很难得到提升,因此给后续的窄带滤波、图像处理等造成极大的压力。多台阶结构的全息元件(4、8、16台阶最常见)虽然可以缓解这一难题,但是以工艺复杂性(需要多步套刻工艺、或者复杂的电子束直写工艺)为代价;且对于这种复杂的多台阶结构,一方面制造误差会降低性能,另一方面也给器件的复制造成不小的麻烦。随着近年来体感技术要求的不断提升,体感的视场角要求越来越大、工作距离范围越来越广,使得这一问题更加突出,亟待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信噪比、高均匀性、高效率且工艺简单的超材料体感全息元件及其设计方法,采用该超材料体感全息元件可实现连续的位相调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超材料体感全息元件,包括衬底,衬底的工作面上刻蚀有周期性排列的硅纳米砖阵列单元,硅纳米砖阵列单元中硅纳米砖的尺寸相同,硅纳米砖的朝向角φ(x,y)=θ(x,y)/2,θ(x,y)为该硅纳米砖所对应像素点(x,y)的位相;x和y方向上的相邻硅纳米砖的中心间隔相同;其中,朝向角即半波片快轴与x方向的夹角;x和y方向即工作面坐标系xoy的x轴和y轴方向。
作为优选,衬底为熔融石英玻璃衬底。
作为优选,硅纳米砖为非晶硅纳米砖。
上述硅纳米砖的长、宽、高均为亚波长尺度。
本发明体感全息元件的工作波长为远红外波段波长,即工作波长为1460nm~1625nm。
为消除硅纳米砖对入射光的偏振相关性,本发明体感全息元件所涉及的随机光点全息图案必须满足旋转对称,即构建随机光点全息图案的平面坐标系x'oy',随机光点(x',y')和(-x',-y')的光强值相等。
硅纳米砖的刻蚀可采用标准光刻工艺实现,具体工艺包括:
(1)衬底镀硅薄膜层;(2)硅薄膜层涂镀光刻胶;(3)采用电子束直写或光刻机曝光光刻胶;(4)显影;(5)离子刻蚀,获得硅纳米砖。
上述超材料体感全息元件的设计方法,包括:
S1确定工作波长、张角设计值和像素大小,生成旋转对称的随机光点全息图案;
S2根据工作波长,考虑应用需求,确定衬底和硅纳米砖材料;
S3硅纳米砖阵列单元的结构参数优化:
采用电磁仿真法,在工作波长下,以左旋圆偏光或右旋圆偏光垂直入射工作面,以交叉偏振转化效率最高、同向偏振转化效率最低为优化目标,扫描硅纳米砖的长度、宽度、高度和中心间隔,获得优化的长度、宽度、高度和中心间隔;
S4结合步骤S3优化的结构参数和奈奎斯特采样定律计算最大张角θmax,若最大张角θmax不小于张角设计值,执行S5;否则,调整张角设计值使其小于最大张角θmax
S5体感全息元件的结构参数优化:
依据dx=Mλ0/[2tan(θx/2)]和dy=Nλ0/[2tan(θy/2)]计算体感全息元件在x和y方向的周期dx、dy,根据周期dx、dy和中心间隔得硅纳米砖阵列单元x和y方向的硅纳米砖数;θx和θy分别为x和y方向的张角设计值;M×N为总像素数;λ0为工作波长;
S6硅纳米砖阵列单元的位相分布优化:
根据应用需求选择优化指标,采用位相分布优化法获得各硅纳米砖所对应像素点的位相,像素点位相的一半即对应硅纳米砖的朝向角;
S7确定硅纳米砖阵列单元数量,使得体感全息元件能包络入射光斑;
上述x和y方向即工作面坐标系xoy的x轴和y轴方向。
步骤S6中,所述的优化指标为衍射效率、信噪比、均匀性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超材料体感全息元件涉及如下三个技术原理:
(1)位相调节原理。
硅纳米砖工作时可等效为半波片,其朝向角φ即半波片快轴与工作面坐标系xoy的x方向的夹角。以琼斯矩阵计算,入射的左旋圆偏光和右旋圆偏光的琼斯矢量分别为其中i表示虚部。已知半波片的琼斯矩阵为那么经硅纳米砖出射后的光矢量可表示为:
从式(1)可以看出,出射光经硅纳米砖后,出射光旋向相反,但同时经历了2φ的位相延迟。因此通过调整硅纳米砖朝向角φ大小,即可调节和控制出射光的位相。
(2)高转化效率。
高转化效率指如何让入射的圆偏光尽可能的转化为具有位相延迟的反向圆偏光。本发明可实现高转化效率的奥秘在于,硅纳米砖与衬底的材料不同,因此局域在硅纳米砖中的局域电磁波模式将在硅纳米砖上下表面形成驻波腔效应,当优化使得满足驻波增强条件时,透射率将达到极大值,从而实现较高的转化效率。
(3)偏振不敏感。
实现位相调制的光束必须是圆偏光,因此硅纳米砖对入射光的偏振态敏感。根据前文阐述可知,旋向相反的圆偏光所经历的位相延迟正好反向,导致其所生成的随机光点全息图案具有旋转对称性。因此,如果将随机光点全息图案设计成旋转对称,即使随机光点(x',y')和(-x',-y')的光强值相等,那么无论入射光是左旋圆偏光还是右旋圆偏光,所得随机光点结果都是一样的。依据光学原理,任意偏振态的光束均可分解为两个旋向相反的圆偏光的线性组合,因此通过随机光点全息图案的旋转对称设计,可使得本来对偏振敏感的硅纳米砖变得对入射光的偏振态不再敏感。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对体感全息器件设计原理具有重大突破。
本发明全息元件的每一个像素点中,只需要在工作面上改变硅纳米砖朝向角即可实现0~360°范围的位相调制,可等效于连续位相调制器件;且工艺简单,采用传统二元台阶结构的浮雕体感全息器件的工艺即可。
(2)对加工误差不敏感。
传统体感全息器件的横向和纵向的加工误差对器件性能影响较大,特别是零级光斑对误差十分敏感。而本发明体感全息元件由于位相值仅取决于硅纳米砖的朝向角,因此位相值非常准确,所以对加工误差的容忍度远超过传统体感全息器件。
(3)加工难度低,加工精度高。
由于本发明硅纳米砖与衬底的材料不同,因此在刻蚀工艺中无需担心刻蚀过度问题,即无需担心刻蚀气体会与衬底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加工难度、并提高了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体感全息元件的硅纳米砖阵列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经优化仿真获得的转化效率图;
图3是实施例中位相分布优化流程图;
图4是实施例优化的单周期位相分布图;
图5是实施例仿真得到的局部随机光点分布图。
图中,1-硅纳米砖,2-衬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
体感全息元件需要将入射光束分成设定图案的离散随机光点阵列,因此需要采用周期结构设计的衍射光学元件,以便生成分开的衍射级次。本发明体感全息元件采用周期排布的结构形式。本实施例中使体感全息元件工作于投射模式。
图1为本实施例中体感全息元件的硅纳米砖阵列单元结构示意图,其中,1表示硅纳米砖,2表示衬底;L为硅纳米砖1的长度,W为硅纳米砖1的宽度,H为硅纳米砖1的高度,C为x和y方向上相邻硅纳米砖中心的间隔,记为中心间隔;φ为硅纳米砖1的朝向角。
本实施例中,选取远红外波段波长λ0=1547.5nm为工作波长;要求器件的衍射图案张角为90°×90°;随机光点全息图案由专业工具生成,要满足旋转对称,即随机光点全息图案中随机光点(x',y')和(-x',-y')的光强值相等;像素总数设计为M×N=1000×1000。
本实施例的设计过程如下:
第一步,确定体感全息元件基本结构。
确定的体感全息元件基本结构见图1。依据工作波长,考虑转化效率和透过率等因素,选择熔融石英玻璃衬底和无定形硅纳米砖。
第二步,依据工作波长,优化硅纳米砖阵列单元的结构参数。
所述的结构参数包括各硅纳米砖的长、宽、高以及中心间隔。本步骤可采用电磁仿真软件平台,如CST Studio、Comsol等仿真完成。仿真时,以左旋圆偏光或右旋圆偏光垂直入射工作面,以入射圆偏光的转化效率为优化对象,扫描硅纳米砖的长度、宽度、高度和中心间隔以期获得优化结构参数。优化目标为交叉偏振转化效率最高、同向偏振转化效率最低,交叉偏振指出射光旋向与入射光旋向相反,同向偏振指出射光旋向与入射光旋向相同。
经优化,得到优化结构参数为:L=420nm,W=220nm,H=830nm,C=666.7nm。图2是优化仿真获得的转化效率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工作波长λ0附近同时实现了交叉偏振转化效率最高和同向偏振转化效率最低。以同向偏振转化率低于5%为临界条件,本设计的工作波长将不限于设计值1547.5nm,在1516nm~1605nm范围内均能高效工作,这足以弥补由于激光器个体差异等因素造成的波长漂移影响。
第三步,依据奈奎斯特采样定律,本实施例体感全息元件能输出的最大张角θmax=2tan-10/2C),将上述硅纳米砖阵列单元的优化结构参数代入θmax=2tan-10/2C),得θmax=98.5°,大于张角设计值90°,满足要求。
第四步,设计体感全息元件的结构参数。
依据光栅公式dx=Mλ0/[2tan(θx/2)]和dy=Nλ0/[2tan(θy/2)]计算体感全息元件的周期,θx和θy分别为x方向和y方向的张角设计值,θx=θy=90°。由此得x方向和y方向的周期dx=774.71μm、dy=774.71μm。依据m=dx/C和n=dy/C得单硅纳米砖阵列单元x方向和y方向的硅纳米砖数m=1162、n=1162。
第五步,体感全息元件单硅纳米砖阵列单元的位相分布优化。
可采用经典优化法完成,如G-S法、模拟退火法、杨-顾法等。以衍射效率、信噪比、均匀性等为主要优化指标。下面将以G-S法为例说明位相分布优化流程,见图3,步骤依次如下:
(1)预设初始位相和入射光场分布,做正向衍射变换,得输出平面光场分布;
(2)输出平面引入限制条件,所述的限制条件即以期望的光场振幅分布取代原光场振幅分布,同时保持位相不变;做逆向衍射变换,得到输入平面光场分布;
(3)输入平面引入限制条件,所述的限制条件即以给定的光场振幅分布取代原光场振幅分布,同时保持位相不变;做正向衍射变换,得到输出平面光场分布;
(4)重复步骤(3)和(4),直至所得输出平面光场分布收敛或循环次数达到预设值。
图4为优化获得的连续位相分布图的局部排布,依据仿真程序估算,其衍射效率可达到66.7%,信噪比为139dB,均匀性为0.000117%。此性能远远超越传统基于刻蚀深度调制的体感全息元件。
第六步,以第五步优化的硅纳米砖阵列单元位相分布,构造硅纳米砖阵列单元中各硅纳米砖的朝向角。
硅纳米砖阵列单元数量取决于入射光斑大小,要求能包络入射光斑以避免能量损失。图5是仿真得到的局部随机光点分布图。
通过上述设计方法优化硅纳米砖的朝向角,可实现将入射激光整形为所需的远场观测随机光点,从而为体感识别提供必要的主动式照明图案。

Claims (2)

1.一种超材料体感全息元件,包括衬底,其特征在于:
衬底的工作面上刻蚀有周期性排列的硅纳米砖阵列单元,硅纳米砖阵列单元中硅纳米砖的尺寸相同,硅纳米砖的朝向角φ(x,y)=θ(x,y)/2,θ(x,y)为该硅纳米砖所对应像素点(x,y)的位相;x和y方向上的相邻硅纳米砖的中心间隔相同;其中,朝向角即半波片快轴与x方向的夹角;x和y方向即工作面坐标系xoy的x轴和y轴方向;
所述的衬底为熔融石英玻璃衬底;
所述的硅纳米砖为非晶硅纳米砖;
所述的硅纳米砖的长、宽、高均为亚波长尺度;
超材料体感全息元件采用如下方法设计:
S1确定工作波长、张角设计值和像素大小,生成旋转对称的随机光点全息图案;
S2根据工作波长,考虑应用需求,确定衬底和硅纳米砖材料;
S3硅纳米砖阵列单元的结构参数优化:
采用电磁仿真法,在工作波长下,以左旋圆偏光或右旋圆偏光垂直入射工作面,以交叉偏振转化效率最高、同向偏振转化效率最低为优化目标,扫描硅纳米砖的长度、宽度、高度和中心间隔,获得优化的长度、宽度、高度和中心间隔;
S4结合步骤S3优化的结构参数和奈奎斯特采样定律计算最大张角θmax,若最大张角θmax不小于张角设计值,执行S5;否则,调整张角设计值使其小于最大张角θmax
S5体感全息元件的结构参数优化:
依据dx=Mλ0/[2tan(θx/2)]和dy=Nλ0/[2tan(θy/2)]计算体感全息元件在x和y方向的周期dx、dy,根据周期dx、dy和中心间隔得硅纳米砖阵列单元x和y方向的硅纳米砖数;θx和θy分别为x和y方向的张角设计值;M×N为总像素数;λ0为工作波长;
S6硅纳米砖阵列单元的位相分布优化:
根据应用需求选择优化指标,采用位相分布优化法获得各硅纳米砖所对应像素点的位相,像素点位相的一半即对应硅纳米砖的朝向角;
S7确定硅纳米砖阵列单元数量,使得体感全息元件能包络入射光斑;
上述x和y方向即工作面坐标系xoy的x轴和y轴方向。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材料体感全息元件,其特征在于:
步骤S6中,所述的优化指标为衍射效率、信噪比、均匀性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1510867802.7A 2015-11-30 2015-11-30 一种超材料体感全息元件及其设计方法 Active CN1052780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67802.7A CN105278026B (zh) 2015-11-30 2015-11-30 一种超材料体感全息元件及其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67802.7A CN105278026B (zh) 2015-11-30 2015-11-30 一种超材料体感全息元件及其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78026A CN105278026A (zh) 2016-01-27
CN105278026B true CN105278026B (zh) 2018-03-27

Family

ID=55147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67802.7A Active CN105278026B (zh) 2015-11-30 2015-11-30 一种超材料体感全息元件及其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780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516128A (ja) * 2016-04-05 2019-06-13 プレジデント・アンド・フェロウズ・オブ・ハーバード・カレッジ サブ波長解像度イメージング用のメタレンズ
EP3631533A4 (en) 2017-05-24 2021-03-24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WIDE-BAND ACHROMATIC FLAT OPTICAL COMPONENTS BY DIELECTRIC METASURFACES MODIFIED BY DISPERSION
CN107065491B (zh) * 2017-06-20 2019-05-10 武汉大学 应用于全息防伪的纳米砖阵列全息片及其设计方法
EP3676973A4 (en) 2017-08-31 2021-05-05 Metalenz, Inc. INTEGRATION OF LENS WITH PERMEABLE METAL SURFACE
CN107884865B (zh) * 2017-11-23 2019-05-10 武汉大学 基于硅纳米砖超材料的圆偏振起偏器及制备方法
CN108490509B (zh) * 2018-04-08 2019-10-11 武汉大学 低深宽比的电介质几何相位超表面材料及其结构优化方法
CN108594619A (zh) * 2018-04-19 2018-09-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息显示系统、其显示方法及其制作方法
CN108663740B (zh) * 2018-06-06 2020-05-26 武汉大学 基于电介质纳米砖超材料的线偏振光起偏器及制备方法
CN109239851B (zh) * 2018-08-17 2020-07-28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线偏振的光纤耦合器及其制造与使用方法
CN109031530B (zh) * 2018-08-17 2020-05-05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圆偏振的光纤耦合器及其制造与使用方法
CN108845412B (zh) * 2018-08-27 2020-07-17 上海理工大学 紧凑型相衬显微镜中相位板设计方法
CN109270815B (zh) * 2018-09-06 2021-03-16 武汉大学 基于几何相位超表面全息的光学信息隐藏方法
CN109283685B (zh) * 2018-09-27 2020-10-09 中山大学 一种超构透镜纳米单元的设计方法及超构透镜
CN109407199B (zh) * 2018-11-08 2021-04-20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全息元件的构造方法、加解密方法、全息元件及装置
CN110011060B (zh) * 2019-04-12 2021-01-1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电磁伪装超材料及其应用
CN110426783B (zh) * 2019-05-06 2021-04-20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微纳半波片的多功能超表面
CN110133782B (zh) * 2019-05-31 2021-07-06 苏州麦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见光波段光学神经网络元件
CN110456433A (zh) * 2019-07-18 2019-11-15 武汉大学 激光随机散射材料及其设计方法
CN110488589B (zh) * 2019-07-29 2020-10-13 武汉大学 一种同时实现振幅型全息与相位型全息的超表面
CN110456426B (zh) * 2019-07-31 2021-01-15 天津大学 亚波长介质柱阵列结构的超材料双功能太赫兹波片
CN110568540B (zh) * 2019-08-13 2020-12-18 武汉大学 一种具有双图显示功能的微纳波片阵列及其构建方法
CN110568557B (zh) * 2019-08-13 2020-09-22 武汉大学 基于偏振控制的信息复用方法
CN110794662B (zh) * 2019-11-22 2020-10-13 武汉大学 消除零级光的振幅型超表面计算全息片的设计方法
CN113296381B (zh) * 2021-05-07 2022-04-01 武汉大学 可实现非对称传输的单层纳米结构超表面及其设计方法
CN113238470B (zh) * 2021-05-14 2022-02-15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超颖表面全息的码分复用方法
US11927769B2 (en) 2022-03-31 2024-03-12 Metalenz, Inc. Polarization sorting metasurface microlens arra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8396B (zh) * 2015-09-02 2017-12-26 武汉大学 一种反射式铝纳米棒阵列及利用其实现彩色全息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78026A (zh) 2016-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78026B (zh) 一种超材料体感全息元件及其设计方法
CN107065491B (zh) 应用于全息防伪的纳米砖阵列全息片及其设计方法
CN113167943A (zh) 各向异性地形成的衍射光栅设备
TWI747004B (zh) 用於波導件之結構
CN109814195A (zh) 基于偏振的多功能超表面结构、超表面元件及加密方法
CN108490509A (zh) 低深宽比的电介质几何相位超表面材料及其结构优化方法
CN111897036A (zh) 消色差微透镜阵列超表面
CN105549130B (zh) 一种基于偏振态控制的双档变焦透镜
AU2014338511A1 (en) Three dimensional depth mapping using dynamic structured light
TWI748275B (zh) 呈角度的光柵的形成
CN107884865A (zh) 基于硅纳米砖超材料的圆偏振起偏器及制备方法
CN109212741A (zh) 一种连续变焦透镜及光学系统
CN101799569A (zh) 一种制作凸面双闪耀光栅的方法
CN103675969A (zh) 高效率斜双层光栅
CN107690599A (zh) 光学显示装置
CN108680978B (zh) 基于两个单脊光栅的5×5点阵衍射光栅
CN106842606B (zh) 一种光衍射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三维显示装置
KR20210021397A (ko) 광학적 격자 컴포넌트 및 증강 현실/가상 현실 디바이스를 형성하는 방법들
CN108828717B (zh) 基于超表面闪耀光栅的光路单向导通元件结构及其应用
CN107741666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9814257A (zh) 一种中心零级光强可控的激光分束器件及其设计方法
CN108761783B (zh) 一种结构可控的紧排列完美涡旋阵列掩膜板的设计方法
KR102606558B1 (ko) 광학적 격자 컴포넌트를 생성하는 방법
CN111399086A (zh) 一种基于超表面材料的叉形光栅复用方法
CN103576220B (zh) Te偏振的石英1×2分束斜光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17

Address after: 430000 Beacon Fire Science Park No. 6, High-tech Fourth Road,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ina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430072 Wuhan University, Luojia mountain, Wuchang District, Wuhan, Hubei

Patentee before: Wuh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