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76313A - 一种卡箍接头及其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卡箍接头及其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76313A
CN105276313A CN201510744595.6A CN201510744595A CN105276313A CN 105276313 A CN105276313 A CN 105276313A CN 201510744595 A CN201510744595 A CN 201510744595A CN 105276313 A CN105276313 A CN 1052763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ing
annular groove
hole
fixed plate
sleev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4459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崇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CHENGFENGDA INDUSTRIAL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CHENGFENGDA INDUSTRIAL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CHENGFENGDA INDUSTRIAL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CHENGFENGDA INDUSTRIAL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4459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7631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763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63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7/00Adjustable joints,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 F16L27/08Adjustable joints,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llowing adjustment or movement only about the axis of one pipe
    • F16L27/0804Adjustable joints,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llowing adjustment or movement only about the axis of one pipe the fluid passing axially from one joint element to another
    • F16L27/0808Adjustable joints,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llowing adjustment or movement only about the axis of one pipe the fluid passing axially from one joint element to another the joint elements extending coaxially for some distance from their point of sepa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卡箍接头及其连接装置,该卡箍接头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第一套管包括第一本体、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第二套管包括第二本体、第三连接环和第四连接环,第二连接环的内端面开设有第二环槽,第二套管内部开设有台阶孔,第二连接环伸入台阶孔中,第二连接环的外端面与台阶孔的台阶面之间设有耐磨环,第一本体的外侧套设有端面固定板,端面固定板与第三连接环固定连接,端面固定板连接有弹簧柱塞螺钉,弹簧柱塞螺钉的端部卡入第二环槽中;其方便现场管路连接时管路角度调试组装,大大减少设备在组装过程中的人工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卡箍接头及其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件接头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箍接头及其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矿山、工地、工厂、企业等广泛使用管道输送水、气、泥浆等流体,现有的管路连接多采用焊接、螺纹连接或法兰连接,但这几种连接方法在连接时,经常需要调整一方或两方管道的放置方向,如旋转角度,才可以实现对接,对于已经安装固定好的管道来说,将难以实现旋转角度的调整,造成连接难以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卡箍接头及其连接装置,方便现场管路连接时管路角度调试组装,大大减少设备在组装过程中的人工浪费。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卡箍接头,包括相互套接的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包括第一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两端且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外径的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二套管包括第二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两端且外径大于所述第二本体的外径的第三连接环和第四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的内端面开设有第二环槽,所述第二套管内部开设有台阶孔,所述第二连接环伸入所述台阶孔的大直径孔中并与所述大直径孔可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接环的外端面与所述台阶孔的台阶面之间设置有与所述大直径孔配合的耐磨环,所述第一本体的外侧套设有端面固定板,所述端面固定板与所述第三连接环固定连接,所述端面固定板连接有弹簧柱塞螺钉,所述弹簧柱塞螺钉的端部卡入所述第二环槽中。
其中,所述耐磨环包括环形的第三本体,所述第三本体的一端面设置有凸环,所述第二连接环的外端面开设有第四环槽,所述凸环卡入所述第四环槽中,所述第三本体的另一端面与所述台阶面配合。
其中,所述第一套管内部开设有直通型的通孔,所述第三本体的内部开设有耐磨环孔,
所述通孔、所述台阶孔的大直径孔、所述台阶孔的小直径孔及所述耐磨环孔同轴设置,且所述通孔、所述小直径孔及所述耐磨环孔的内径一致且均与待连接的管道的内径相适应,所述小直径孔的内径小于所述大直径孔的内径。
其中,所述第三本体的外周开设有环形的第七环槽,所述第七环槽中设置有密封圈。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环的外周开设有环形的第三环槽,所述第三环槽中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第三环槽的数量为至少2个。
其中,所述端面固定板包括至少两个可拼合形成一完整圆环的弧形的固定板,每个所述固定板均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环的外端面开设有多个第三连接孔,连接螺钉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三连接孔,以实现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三连接环的连接。
其中,所述固定板还开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所述弹簧柱塞螺钉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后卡入所述第二环槽中。
其中,所述固定板的数量为2个,每个所述固定板上的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和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均呈半圆形排布,且所述第一连接孔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中心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孔靠近所述固定板的中心设置。
一种采用所述卡箍接头的连接装置,包括待连接的两个管道,两个所述管道的端面均设置有连接环,所述卡箍接头设置于两个所述管道之间,一个所述管道的所述连接环与所述第一套管的所述第一连接环对接,另一个所述管道的所述连接环与所述第四连接环对接。
其中,所述连接环的外端面设置有环槽,所述第一连接环的外端面设置有第一环槽,所述第四连接环的外端面设置有第六环槽,
所述第一环槽、所述第六环槽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环槽之间形成封闭的圆环槽,所述圆环槽中放置有密封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卡箍接头,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套管或者第二套管所处的角度方向以适应待连接的管道的对接角度,这样在两个已经与其他部件固定后的管道在连接时,不会因为管道所处的角度方向无法对接而造成连接的麻烦,从而方便现场管路连接时管路角度调试组装,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拧动第一套管或者第二套管,使得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相对转动即可,这时,由于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是套接形式连接在一起,因而转动不存在任何的阻碍,并且,为了防止第一套管的第二连接环与第二套管的台阶面之间经常摩擦造成磨损,在两者之间设置耐磨环,该耐磨环的两端面可以分别与第二连接环的外端面以及台阶面进行摩擦,也就能够有效避免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之间直接接触磨损,进而可以保证两者在轴向的配合尺寸,从而保证对接抵紧的紧实程度,保证使用可靠性,更进一步地,第一本体的外侧套设有端面固定板,端面固定板与第三连接环固定连接,端面固定板连接有弹簧柱塞螺钉,弹簧柱塞螺钉的端部卡入第二环槽中,弹簧柱塞螺钉在第二环槽中滑动,在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相对转动时,端面固定板与第二套管固定连接,而弹簧柱塞螺钉在第二环槽中滑动以使第一套管保持抵紧第二套管,这就实现了双重保证,使用更可靠,大大减少设备在组装过程中的人工浪费。
本发明的连接装置,包括待连接的两个管道,两个管道的端面均设置有连接环,卡箍接头设置于两个管道之间,一个管道的连接环与第一套管的第一连接环对接,另一个管道的连接环与第四连接环对接,利用该卡箍接头,使得现场管道连接更加方便,组装容易,减轻组装强度,大大减少设备在组装过程中的人工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卡箍接头的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卡箍结构的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卡箍接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卡箍接头在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卡箍接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卡箍接头的第一套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第一套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卡箍接头的固定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卡箍接头的第二套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的第二套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卡箍接头的耐磨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卡箍接头在与管道对接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卡箍接头在与卡箍连接时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第一套管;2-固定板;3-连接螺钉;4-弹簧柱塞螺钉;5-第二套管;6-耐磨环;7-密封圈;8-管道;9-卡箍;11-第一本体;12-第一连接环;13-第二连接环;14-通孔;121-第一环槽;131-第二环槽;132-第三环槽;133-第四环槽;21-第一连接孔;22-第二连接孔;51-第三连接环;52-第二本体;53-第四连接环;54-大直径孔;55-小直径孔;56-第三连接孔;57-第六环槽;58-台阶面;61-第三本体;62-凸环;63-耐磨环孔;611-第七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13所示,一种卡箍接头,包括相互套接的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5,第一套管1包括第一本体11、设置于第一本体11的两端且外径大于第一本体11的外径的第一连接环12和第二连接环13,第二套管5包括第二本体52、设置于第二本体52的两端且外径大于第二本体52的外径的第三连接环51和第四连接环53,第二连接环13的内端面开设有第二环槽131,第二套管5内部开设有台阶孔,第二连接环13伸入台阶孔的大直径孔54中并与大直径孔54可转动配合,第二连接环13的外端面与台阶孔的台阶面58之间设置有与大直径孔54配合的耐磨环6,第一本体11的外侧套设有端面固定板,端面固定板与第三连接环51固定连接,端面固定板连接有弹簧柱塞螺钉4,弹簧柱塞螺钉4的端部卡入第二环槽131中。
本发明的卡箍接头,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套管或者第二套管所处的角度方向以适应待连接的管道的对接角度,这样在两个已经与其他部件固定后的管道在连接时,不会因为管道所处的角度方向无法对接而造成连接的麻烦,从而方便现场管路连接时管路角度调试组装,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拧动第一套管或者第二套管,使得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相对转动即可,这时,由于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是套接形式连接在一起,因而转动不存在任何的阻碍,并且,为了防止第一套管的第二连接环与第二套管的台阶面之间经常摩擦造成磨损,在两者之间设置耐磨环,该耐磨环的两端面可以分别与第二连接环的外端面以及台阶面进行摩擦,也就能够有效避免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之间直接接触磨损,进而可以保证两者在轴向的配合尺寸,从而保证对接抵紧的紧实程度,保证使用可靠性,更进一步地,第一本体的外侧套设有端面固定板,端面固定板与第三连接环固定连接,端面固定板连接有弹簧柱塞螺钉,弹簧柱塞螺钉的端部卡入第二环槽中,弹簧柱塞螺钉在第二环槽中滑动,在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相对转动时,端面固定板与第二套管固定连接,而弹簧柱塞螺钉在第二环槽中滑动以使第一套管保持抵紧第二套管,这就实现了双重保证,使用更可靠,大大减少设备在组装过程中的人工浪费。
在本实施例中,特别地,利用了弹簧柱塞螺钉的弹性特性,使得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可以通过其实现弹性配合。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耐磨环的材料可以因为使用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当用于食品饮料的管道连接时,耐磨环采用食品安全级别的材料制作而成。
在本实施例中,耐磨环6包括环形的第三本体61,第三本体61的一端面设置有凸环62,第二连接环13的外端面开设有第四环槽133,凸环62卡入第四环槽133中,第三本体61的另一端面与台阶面58配合。通过凸环62余第四环槽133的配合,实现耐磨环6与第一套管1的连接,安装时可以通过第一套管将耐磨环顶入台阶孔中,保证各个部分之间的同轴度。
进一步地,第一套管1内部开设有直通型的通孔14,第三本体61的内部开设有耐磨环孔63,通孔14、台阶孔的大直径孔54、台阶孔的小直径孔55及耐磨环孔63同轴设置,且通孔14、小直径孔55及耐磨环孔63的内径一致且均与待连接的管道8的内径相适应,小直径孔55的内径小于大直径孔54的内径。因此,在安装后,由于通孔14、小直径孔55及耐磨环孔63与管道的内孔尺寸相适应,从而使得输送的流体在内部流动时避免受到端面的冲击碰撞,因而使得流动更加平稳。
更进一地步,第三本体61的外周开设有环形的第七环槽611,第七环槽611中设置有密封圈7。利用密封圈7可以使得耐磨环6的外周与大直径孔之间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从而保证输送的流体流至耐磨环与大直径孔之间,最终保证转动时耐磨环的积极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环13的外周开设有环形的第三环槽132,第三环槽132中设置有密封圈7,第三环槽132的数量为至少2个。当然,此处并不限定第三环槽132的具体数量,一个、三个或者三个以上也都是可以的,这取决于第二连接环13的宽度以及第三环槽的宽度,当然还取决于密封圈的各种性能,目的都是为了使得密封圈能够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从而保证第一套管的第二连接环与大直径孔之间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保证输送的流体不会流至第二连接环与大直径孔之间,不仅避免流体的浪费,还能保证卡箍接头的内部连接的清洁度,从而保证卡箍接头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端面固定板包括至少两个可拼合形成一完整圆环的弧形的固定板2,每个固定板2均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21,第三连接环51的外端面开设有多个第三连接孔56,连接螺钉3穿过第一连接孔21与第三连接孔53,以实现固定板2与第三连接环51的连接。优选的,固定板2还开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22,弹簧柱塞螺钉4穿过第二连接孔22后卡入第二环槽131中。进一步优选的,固定板2的数量为2个,每个固定板2上的多个第一连接孔21和多个第二连接孔22均呈半圆形排布,且第一连接孔21远离固定板2的中心设置,第二连接孔22靠近固定板2的中心设置。利用两个固定板拼合形成一个圆环型的端面固定板,因而首先可以保证装配的可行性,其次,可以使得固定板与第二套管的连接精度要求降低,从而使得加工成本降低;另外,第一连接孔位于第二连接孔的外围,在保证连接的同时,又能保证弹性的抵紧。
本发明的采用卡箍接头的连接装置,包括待连接的两个管道8,两个管道8的端面均设置有连接环,卡箍接头设置于两个管道8之间,一个管道8的连接环与第一套管1的第一连接环12对接,另一个管道8的连接环与第四连接环53对接。其中,连接环的外端面设置有环槽,第一连接环12的外端面设置有第一环槽121,第四连接环53的外端面设置有第六环槽57,第一环槽121、第六环槽57分别与对应的环槽之间形成封闭的圆环槽,圆环槽中放置有密封圈7。利用该卡箍接头,使得现场管道连接更加方便,组装容易,减轻组装强度,大大减少设备在组装过程中的人工浪费。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连接环与第一套管1的第一连接环12对接后还是连接环与第四连接环53对接后,都可以采用卡箍9实现卡紧连接,然而,卡箍9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如包括上下对称的两个弧形卡箍片枢接而成,弧形卡箍片的另外一端通过连接销活动连接,在使用时,可以将连接销的一端打开,将连接环与第四连接环收入两个弧形卡箍片的内侧之后,再将活动的端部通过连接销连接紧固即可。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卡箍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套接的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5),所述第一套管(1)包括第一本体(11)、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11)的两端且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本体(11)的外径的第一连接环(12)和第二连接环(13),所述第二套管(5)包括第二本体(52)、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52)的两端且外径大于所述第二本体(52)的外径的第三连接环(51)和第四连接环(53),所述第二连接环(13)的内端面开设有第二环槽(131),所述第二套管(5)内部开设有台阶孔,所述第二连接环(13)伸入所述台阶孔的大直径孔(54)中并与所述大直径孔(54)可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接环(13)的外端面与所述台阶孔的台阶面(58)之间设置有与所述大直径孔(54)配合的耐磨环(6),所述第一本体(11)的外侧套设有端面固定板,所述端面固定板与所述第三连接环(51)固定连接,所述端面固定板连接有弹簧柱塞螺钉(4),所述弹簧柱塞螺钉(4)的端部卡入所述第二环槽(13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箍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环(6)包括环形的第三本体(61),所述第三本体(61)的一端面设置有凸环(62),所述第二连接环(13)的外端面开设有第四环槽(133),所述凸环(62)卡入所述第四环槽(133)中,所述第三本体(61)的另一端面与所述台阶面(58)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箍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1)内部开设有直通型的通孔(14),所述第三本体(61)的内部开设有耐磨环孔(63),
所述通孔(14)、所述台阶孔的大直径孔(54)、所述台阶孔的小直径孔(55)及所述耐磨环孔(63)同轴设置,且所述通孔(14)、所述小直径孔(55)及所述耐磨环孔(63)的内径一致且均与待连接的管道(8)的内径相适应,所述小直径孔(55)的内径小于所述大直径孔(54)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箍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本体(61)的外周开设有环形的第七环槽(611),所述第七环槽(611)中设置有密封圈(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箍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环(13)的外周开设有环形的第三环槽(132),所述第三环槽(132)中设置有密封圈(7),所述第三环槽(132)的数量为至少2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箍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固定板包括至少两个可拼合形成一完整圆环的弧形的固定板(2),每个所述固定板(2)均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21),所述第三连接环(51)的外端面开设有多个第三连接孔(56),连接螺钉(3)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21)与所述第三连接孔(53),以实现所述固定板(2)与所述第三连接环(51)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箍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还开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22),所述弹簧柱塞螺钉(4)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22)后卡入所述第二环槽(131)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箍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的数量为2个,每个所述固定板(2)上的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21)和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22)均呈半圆形排布,且所述第一连接孔(21)远离所述固定板(2)的中心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孔(22)靠近所述固定板(2)的中心设置。
9.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卡箍接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待连接的两个管道(8),两个所述管道(8)的端面均设置有连接环,所述卡箍接头设置于两个所述管道(8)之间,一个所述管道(8)的所述连接环与所述第一套管(1)的所述第一连接环(12)对接,另一个所述管道(8)的所述连接环与所述第四连接环(53)对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的外端面设置有环槽,所述第一连接环(12)的外端面设置有第一环槽(121),所述第四连接环(53)的外端面设置有第六环槽(57),
所述第一环槽(121)、所述第六环槽(57)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环槽之间形成封闭的圆环槽,所述圆环槽中放置有密封圈(7)。
CN201510744595.6A 2015-11-05 2015-11-05 一种卡箍接头及其连接装置 Pending CN1052763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44595.6A CN105276313A (zh) 2015-11-05 2015-11-05 一种卡箍接头及其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44595.6A CN105276313A (zh) 2015-11-05 2015-11-05 一种卡箍接头及其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76313A true CN105276313A (zh) 2016-01-27

Family

ID=55145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44595.6A Pending CN105276313A (zh) 2015-11-05 2015-11-05 一种卡箍接头及其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76313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17640A (zh) * 2019-10-31 2020-03-27 温州市金榜轻工机械有限公司 节能型热泵浓缩机组系统
CN111203727A (zh) * 2019-12-20 2020-05-29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座零件组件及半环形板件加工工装
CN112609794A (zh) * 2020-12-11 2021-04-06 宁波华康陆鼎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污水管路防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4992409A (zh) * 2022-04-19 2022-09-02 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
CN115111451A (zh) * 2022-06-06 2022-09-27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卡扣式注浆管连接装置
CN115483654A (zh) * 2022-09-13 2022-12-16 江苏福港光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安装的红外理疗专用管管线保护装置及安装方法
CN115111451B (zh) * 2022-06-06 2024-06-11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卡扣式注浆管连接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73620A (en) * 1929-10-17 1932-08-23 American Cast Iron Pipe Co Pipe joint
JPH08326972A (ja) * 1995-06-05 1996-12-10 Kubota Corp 自在継手
CN2766133Y (zh) * 2004-11-19 2006-03-22 沈向东 自调密封的可旋式套管补偿器
CN102913701A (zh) * 2012-10-19 2013-02-06 江苏腾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关节旋转接头
CN203809936U (zh) * 2014-04-22 2014-09-03 江苏新方圆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免维护高压旋转补偿器
CN205191038U (zh) * 2015-11-05 2016-04-27 昆山诚丰达工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卡箍接头及其连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73620A (en) * 1929-10-17 1932-08-23 American Cast Iron Pipe Co Pipe joint
JPH08326972A (ja) * 1995-06-05 1996-12-10 Kubota Corp 自在継手
CN2766133Y (zh) * 2004-11-19 2006-03-22 沈向东 自调密封的可旋式套管补偿器
CN102913701A (zh) * 2012-10-19 2013-02-06 江苏腾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关节旋转接头
CN203809936U (zh) * 2014-04-22 2014-09-03 江苏新方圆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免维护高压旋转补偿器
CN205191038U (zh) * 2015-11-05 2016-04-27 昆山诚丰达工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卡箍接头及其连接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17640A (zh) * 2019-10-31 2020-03-27 温州市金榜轻工机械有限公司 节能型热泵浓缩机组系统
CN111203727A (zh) * 2019-12-20 2020-05-29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座零件组件及半环形板件加工工装
CN112609794A (zh) * 2020-12-11 2021-04-06 宁波华康陆鼎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污水管路防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609794B (zh) * 2020-12-11 2022-03-18 宁波华康陆鼎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污水管路防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4992409A (zh) * 2022-04-19 2022-09-02 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
CN114992409B (zh) * 2022-04-19 2023-07-14 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
CN115111451A (zh) * 2022-06-06 2022-09-27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卡扣式注浆管连接装置
CN115111451B (zh) * 2022-06-06 2024-06-11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卡扣式注浆管连接装置
CN115483654A (zh) * 2022-09-13 2022-12-16 江苏福港光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安装的红外理疗专用管管线保护装置及安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76313A (zh) 一种卡箍接头及其连接装置
CN205191038U (zh) 一种卡箍接头及其连接装置
CN110274100B (zh) 一种发动机管路快速连接器
CN103615615B (zh) 一种旋转接头
CN205383368U (zh) 导管连接快卸卡箍
CN205189080U (zh) 一种方向可调的存水弯头
CN210179141U (zh) 一种燃气管道对接固定装置
CN202302426U (zh) 多功能连接短管
CN202302431U (zh) 一种带法兰的管道连接结构
CN201866440U (zh) 万向管接头
CN210069197U (zh) 一种卡套式液压管接头
CN204328327U (zh) 一种管路系统及管路阀体支撑架
CN202691410U (zh) 短直角接头
CN203823292U (zh) 管道活动弯头
CN205173790U (zh) 万向活接头
CN204785140U (zh) 一种适于隐蔽工程安装的柔性管
CN202442030U (zh) 新型波纹管接头
CN204226887U (zh) 用于家用燃气系统的不锈钢波纹软管
CN103206583B (zh) 一种管道以及管道连接结构
CN208845937U (zh) 一种耐腐蚀的组合三通接头
CN205991260U (zh) 一种剖分式法兰
CN110043730A (zh) 一种卡套式液压管接头
CN202017842U (zh) 双卡套三通接头
CN207268351U (zh) 管道密封器
CN204785254U (zh) Pe管件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