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75211A - 泵车 - Google Patents

泵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75211A
CN105275211A CN201510781406.2A CN201510781406A CN105275211A CN 105275211 A CN105275211 A CN 105275211A CN 201510781406 A CN201510781406 A CN 201510781406A CN 105275211 A CN105275211 A CN 1052752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pipe
turntable
pump truck
hopper
s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814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忠灵
李江波
许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Sany Road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Sany Road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Sany Road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Sany Road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8140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75211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75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52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泵车,包括:底盘;走台,设置在底盘上;料斗,设置在底盘上,并位于走台的一端;固定转塔,设置在底盘上,并位于走台的另一端;转台,设置在固定转塔上;输送管,输送管的一端连接至料斗,输送管的另一端沿走台延伸,并从固定转塔的下部、自下至上穿过固定转塔和转台,并固定在转台上。该技术方案提供的泵车,输送管连接在料斗上,并从走台延伸到固定转塔的下方,进而可从固定转塔的下方穿过固定转塔、转台并固定在转台上,该种布管方式,输送管连接至料斗的一端安装在固定转塔的下方,使其可有效利用固定转塔下方的富余空间,从而不需要在固定转塔与转台之间预留一定的高度空间,从而降低了整个泵车的高度。

Description

泵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泵车。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目前泵车上的输送管14都是悬空在走台11上并从固定转塔12的上方穿过转台13,因而为了安装混凝土的输送管14,转台13与固定转塔12之间必须预留一定的用于安装输送管14的高度空间,该种预留的高度空间会增加整个泵车1的高度,增加泵车1的重量和成本及降低泵车1的灵活性,影响布料效率,因而不符合混凝土泵车轻量化、低成本的发展趋势。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新的泵车的输送管的布置方式,以降低泵车的高度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泵车,包括:底盘;走台,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料斗,设置在所述底盘上,并位于所述走台的一端;固定转塔,设置在所述走台的另一端;转台,设置在所述固定转塔上;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料斗,所述输送管的另一端沿所述走台延伸,并从所述固定转塔的下部、自下至上穿过所述固定转塔和所述转台,并固定在所述转台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泵车,包括底盘、走台、设置在走台两端的料斗和固定转塔、位于固定转塔上的转台,及布置在料斗、走台、固定转塔、转台之间的输送管。具体地,从料斗连接出来的输送管沿走台伸入到固定转塔的下方,并从固定转塔的下部从下至上穿过固定转塔、转台后固定在转台上。该技术方案,输送管从料斗伸出后,直接沿着走台布置,并沿走台延伸到固定转塔的下方,然后从下至上穿过固定转塔和转台,从而该输送管可有效利用固定转塔下方的富余空间、以完成输送管的布置,而不需要在固定转塔与转台之间预留一定的高度空间,从而转台可尽量的紧贴在固定转塔上设置,进而可降低整个泵车的高度,以提高泵车的整体性能。
同时,由于将输送管设置在了固定转塔的下方,因此,输送管的安装高度相对较低,因而可直接将输送管安装在泵车的底盘的走台上,从而不需要在走台上设置安装柱等加高支撑件,从而可简化输送管的安装,降低输送管的安装难度,提高输送管的安装效率,也可以减小泵车重量,降低泵车重心,提高稳定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泵车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具体地,所述输送管包括:转台输送管、料斗输送管及连接管;所述料斗输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料斗,所述料斗输送管的另一端沿所述走台延伸,并在所述固定转塔的下部与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倾斜向上延伸,并与所述转台输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转台输送管的另一端自下至上穿过所述转台并固定在所述转台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泵车,输送管与料斗连接的一端为料斗输送管,用于将料斗内的混凝土输送到转台输送管内,而输送管与转台连接的一端为转台输送管,其中,料斗输送管与转台输送管通过连接管连接,优选地,连接管倾斜向上设置,从而可减少物料从料斗输送管输送到转台输送管内时的压力损失。
具体地,所述转台输送管包括第一直管和多个第一弯管,所述料斗输送管包括多个第二直管和多个第二弯管。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泵车,料斗输送管的第二弯管连接在第二直管的两端,一方面用于连接料斗输送管与料斗,另一方面,用于连接料斗输送管与连接管。其中,该第二直管位于泵车的一侧,并与连接管垂直连接,而转台输送管的第一直管外置于所述转台,且第一直管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弯管,该第一弯管一方面用于连接泵车的臂架输送管道,另一方面,该第一弯管用于连接转台输送管与连接管,从而可使料斗内的混凝土沿着料斗输送管、转台输送管、臂架输送管输送到各个地方,从而实现了泵车布料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泵车还包括:回转机构,位于所述转台与所述固定转塔之间;支撑机构,安装在所述固定转塔的下方,包括多个可展开或可收回的支腿;其中,所述输送管在所述固定转塔的下方,与多个所述支腿的展开轨迹相错开。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泵车,回转机构安装在固定转塔上,用于驱动转台旋转,而支撑机构安装在固定转塔的下方,用于在泵车的工作过程中,支撑整个泵车,具体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多个支腿,多个支腿支撑在地面上,从而可支撑起整个泵车,而输送管位于固定转塔的下方的多个支腿之间,并与支腿的展开轨迹相互错开,即输送管在固定转塔的下方位于支腿展开轨迹之外的区域,从而即可保征输送管与多个支腿之间不相互干涉,又可确保输送管不会影响到支腿的正常展开与收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泵车还包括多个管卡,所述输送管包括多个分段管道,多个所述管卡用于将多个所述分段管道连接成所述输送管。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泵车,在输送管道上设置有多个管卡,从而可将输送管分段设置,从而可便于输送管的制造、安装及布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台包括:转台底板,所述转台底板的中部设置有通孔;转台立板,安装在所述转台底板上;其中,所述转台输送管外置于所述转台,并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料斗输送管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泵车,转台包括转台底板和设置在转台底板上的转台立板,而转台输送管外置于所述转台,因而使得转台输送管处具有较大的安装空间,进而便于转台输送管的拆装及维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泵车,所述输送管的另一端在所述走台的下方沿所述走台延伸;或所述输送管的另一端在所述走台的上方沿所述走台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泵车,输送管从料斗内伸出后,即可以从走台的上方延伸到固定转塔的下方,也可从走台的下方延伸到固定转塔的下方。具体地,输送管设置在固定转塔的上方,即可直接将输送管放置在走台上,从而不需要额外的固定输送管的工序,但需要占用走台上的空间,而将输送管设置在固定转塔的下方,需要专门的固定结构将输送管固定,但可有效利用走台下方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从而在实际过程中,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将输送管固定在走台的上方或是走台的下方,进而可提高输送管布置的灵活性。
其中,为便于在底盘上安装其它部件,优选地,在将输送管安装在走台的上方时,将输送管安装在走台的一侧,从而可合理地利用走台上有效的空间,以使其上的各个部件合理布置,进而可使得整个泵车的整个体积最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转台包括:转台底板,所述转台底板的中部设置有通孔;转台立板,安装在所述转台底板上;其中,所述转台输送管内置于所述转台,并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料斗输送管连接。
在实现泵车布料的目的下,所述转台输送管也可内置于所述转台中,即转台输送管位于两个转台立板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台底板上设置有输送管支架,所述输送管支架用于使所述转台输送管与所述料斗输送管回转对中。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泵车,输送管支架设置在转台底板的通孔附近,主要用于支撑转台输送管,防止其在转台旋转后,不能与料斗输送管相互中,从而可确保料斗输送管与转台输送管之间的连接的可靠性,进而可降低整个泵车的故障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泵车还包括:臂架,与所述转台连接,且所述臂架上设置有臂架输送管,所述臂架输送管的第一端与输送管连接。
具体地,泵车可通过臂架的旋转与平移而将料斗内的混凝土分布到各个区域,从而可简单地实现泵车布料的功能。
优选地,所述臂架输送管的第二端设置有输送软管。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泵车,为加大臂架的布料范围,可在臂架输送管的端部设置输送软管,从而,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泵车内的混凝土可通过输送软管分布到各个施工区域,从而可加大泵车的布料范围。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提供的泵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现有技术提供的泵车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泵车,11走台,12固定转塔,13转台,14输送管。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泵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泵车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3和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2泵车,21走台,22固定转塔,23转台,231转台底板,232转台立板,24输送管,241转台输送管、242料斗输送管,25底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3和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泵车2。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泵车2,包括:底盘25;走台21,设置在底盘25上;料斗,设置在底盘25上,并位于走台21的一端;固定转塔22,设置在走台21的另一端;转台23,设置在固定转塔22上;输送管24,输送管24的一端连接至料斗,输送管24的另一端沿走台21延伸,并从固定转塔22的下部、自下至上穿过固定转塔22和转台23,并固定在转台23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泵车2,包括底盘25、走台21、设置在走台21两端的料斗和固定转塔22、位于固定转塔22上的转台23,及布置在料斗、走台21、固定转塔22、转台23之间的输送管24。具体地,从料斗连接出来的输送管24沿走台21伸入到固定转塔22的下方,并从固定转塔22的下方从下至上穿过固定转塔22、转台23后固定在转台23上。该技术方案,输送管24从料斗伸出后,直接放置在走台21上,并从走台21延伸到固定转塔22的下部,然后从下至上穿过固定转塔22和转台23,从而该输送管24可有效利用固定转塔22下方的富余空间、以完成输送管24的布置,而不需要在固定转塔22与转台23之间预留一定的高度空间,从而转台23可尽量的紧贴在固定转塔22上设置,进而可降低整个泵车2的高度,以提高泵车2的整体性能。
同时,由于将输送管24设置在了固定转塔22的下方,因此,输送管24的安装高度相对较低,因而可直接将输送管24安装在泵车2的底盘25的走台21上,从而不需要在走台21上设置安装柱等加高支撑件,从而可简化输送管24的安装,降低输送管24的安装难度,提高输送管24的安装效率,也可以减小泵车重量,降低泵车重心,提高稳定性。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输送管24包括:转台输送管241、料斗输送管242及连接管;料斗输送管242的一端连接料斗,料斗输送管242的另一端沿走台21延伸,并在固定转塔22的下部与连接管的一端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倾斜向上延伸,并与转台输送管241的一端连接;转台输送管241的另一端自下至上穿过转台23并固定在转台23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泵车2,输送管24与料斗连接的一端为料斗输送管242,用于将料斗内的混凝土输送到转台输送管241内,而输送管24与转台23连接的一端为转台输送管241,其中,料斗输送管242与转台输送管241通过连接管连接,优选地,连接管倾斜向上设置,从而可减少物料从料斗输送管242输送到转台输送管241内时的压力损失。
具体地,转台输送管241包括第一直管和多个第一弯管,料斗输送管242包括多个第二直管和多个第二弯管。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泵车2,料斗输送管242的第二弯管连接在第二直管的两端,一方面用于连接料斗输送管242与料斗,另一方面,用于连接料斗输送管242与连接管。其中,该第二直管位于泵车2的一侧,并与连接管垂直连接,而转台输送管241的第一直管外置于转台23,且第一直管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弯管,该第一弯管一方面用于连接泵车2的臂架输送管,另一方面,该第一弯管用于连接转台输送管241与连接管,从而可使料斗内的混凝土沿着料斗输送管242、转台输送管241、臂架输送管输送到各个地方,从而实现了泵车2布料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泵车2还包括:回转机构,位于转台23与固定转塔22之间;支撑机构,安装在固定转塔22的下方,包括多个可展开或可收回的支腿;其中,输送管24在固定转塔22的下方,并与多个支腿的展开轨迹相错开。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泵车2,回转机构安装在固定转塔22上,用于驱动转台23旋转,而支撑机构安装在固定转塔22的下方,用于在泵车2的工作过程中,支撑整个泵车2,具体地,支撑机构包括多个支腿,多个支腿支撑在地面上,从而可支撑起整个泵车2,而输送管24位于固定转塔22的下方的多个支腿之间,并与与支腿的展开轨迹相互错开,即输送管24在固定转塔22的下方位于支腿展开轨迹之外的区域,从而即可保征输送管24与多个支腿之间不相互干涉,又可确保输送管24不会影响到支腿的正常展开与收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泵车2还包括多个管卡,输送管包括多个分段管道,多个管卡用于将多个分段管道连接成输送管24。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泵车2,在输送管24道上设置有多个管卡,从而可将输送管24分段设置固定,从而可便于将输送管24的安装及布置并固定在预设位置,进而可防止其来回窜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泵车2,输送管24的另一端在走台21的下方沿走台21延伸;或输送管24的另一端在走台21的上方沿走台21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泵车,输送管24从料斗内伸出后,即可以从走台21的上方延伸到固定转塔22的下方,也可从走台21的下方延伸到固定转塔22的下方。具体地,输送管24设置在固定转塔22的上方,即可直接将输送管24放置在走台21上,从而不需要额外的固定输送管24的工序,但需要占用走台21上的空间,而将输送管24设置在固定转塔22的下方,需要专门的固定结构将输送管24固定,但可有效利用走台21下方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从而在实际过程中,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将输送管24固定在走台21的上方或是走台21的下方,进而可提高输送管24布置的灵活性。
其中,为便于在底盘25上安装其它部件,优选地,在将输送管24安装在走台21的上方时,将输送管24安装在走台21的一侧,从而可合理地利用走台21上有效的空间,以使其上的各个部件合理布置,进而可使得整个泵车2的整个体积最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转台23包括:转台底板231,转台底板231的中部设置有通孔;转台立板232,安装在转台底板231上;其中,转台输送管241外置于转台23,并穿过通孔与料斗输送管242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泵车2,转台23包括转台底板231和设置在转台底板231上的转台立板232,而转台输送管241外置于转台23,因而使得转台输送管241处具有较大的安装空间,进而便于转台输送管241的拆装及维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转台23包括:转台底板231,转台底板231的中部设置有通孔;转台立板232,安装在转台底板231上;其中,转台输送管241内置于转台23,并穿过通孔与料斗输送管242连接。
在实现泵车2布料的目的下,转台输送管241也可内置于转台23中,即转台输送管241位于两个转台立板232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转台底板231上设置有输送管支架,输送管支架用于使转台输送管241与料斗输送管242回转对中。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泵车2,输送管支架设置在转台底板231的通孔附近,主要用于支撑转台输送管241,防止其在转台23旋转后,不能与料斗输送管242相互对中,从而可确保料斗输送管242与转台输送管24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进而可降低整个泵车2的故障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泵车2还包括:臂架,与转台23连接,且臂架上设置有臂架输送管,臂架输送管的第一端与输送管24连接。
具体地,泵车2可通过臂架的旋转与平移而将料斗内的混凝土分布到各个区域的,从而可简单地实现泵车2布料的功能。
优选地,臂架输送管的第二端设置有输送软管。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泵车2,为加大臂架的布料范围,可在臂架输送管的端部设置输送软管,从而,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泵车2内的混凝土可通过输送软管分布到各个施工区域,从而可加大泵车2的布料范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一个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泵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
走台,设置在所述底盘上;
料斗,设置在所述底盘上,并位于所述走台的一端;
固定转塔,设置在所述底盘上,并位于所述走台的另一端;
转台,设置在所述固定转塔上;
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料斗,所述输送管的另一端沿所述走台延伸,并从所述固定转塔的下部、自下至上穿过所述固定转塔和所述转台,并固定在所述转台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包括转台输送管、料斗输送管及连接管;
所述料斗输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料斗,所述料斗输送管的另一端沿所述走台延伸,并在所述固定转塔的下部与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接;
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倾斜向上延伸,并与所述转台输送管的一端连接;
所述转台输送管的另一端自下至上穿过所述转台并固定在所述转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回转机构,位于所述转台与所述固定转塔之间;
支撑机构,安装在所述固定转塔的下方,包括多个可展开或可收回的支腿;
其中,所述输送管在所述固定转塔的下方,与多个所述支腿的展开轨迹相错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管卡,所述输送管包括多个分段管道,多个所述管卡用于将多个所述分段管道连接成所述输送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管的另一端在所述走台的下方沿所述走台延伸;或
所述输送管的另一端在所述走台的上方沿所述走台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包括:
转台底板,所述转台底板的中部设置有通孔;
转台立板,安装在所述转台底板上;
其中,所述转台输送管外置于所述转台,并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料斗输送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包括:
转台底板,所述转台底板的中部设置有通孔;
转台立板,安装在所述转台底板上;
其中,所述转台输送管内置于所述转台,并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料斗输送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底板上设置有输送管支架,所述输送管支架用于使所述转台输送管与所述料斗输送管回转对中。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泵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臂架,与所述转台连接,且所述臂架上设置有臂架输送管,所述臂架输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输送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架输送管的第二端设置有输送软管。
CN201510781406.2A 2015-11-13 2015-11-13 泵车 Pending CN1052752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81406.2A CN105275211A (zh) 2015-11-13 2015-11-13 泵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81406.2A CN105275211A (zh) 2015-11-13 2015-11-13 泵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75211A true CN105275211A (zh) 2016-01-27

Family

ID=55144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81406.2A Pending CN105275211A (zh) 2015-11-13 2015-11-13 泵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75211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6596A (zh) * 1998-06-20 2001-08-01 韦特津格建筑机械销售及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水泥泵
EP1849931A2 (en) * 2006-04-24 2007-10-31 COMPAGNIA ITALIANA FORME ACCIAIO S.p.A. Improved system for the surveillance and monitoring of the operation of self-propelled, articulated-boom machines, such as concrete pumps
CN201287664Y (zh) * 2008-10-22 2009-08-12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泵车
CN202969954U (zh) * 2012-12-14 2013-06-05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泵车转台及包含该泵车转台的泵车
CN202969955U (zh) * 2012-12-17 2013-06-05 上海鸿得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桥46米折叠臂架混凝土泵车
CN104790670A (zh) * 2015-04-08 2015-07-22 深圳市富斯遥控模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远程遥控控制的自动水泥浇灌系统
CN205088964U (zh) * 2015-11-13 2016-03-16 湖南三一路面机械有限公司 泵车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6596A (zh) * 1998-06-20 2001-08-01 韦特津格建筑机械销售及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水泥泵
EP1849931A2 (en) * 2006-04-24 2007-10-31 COMPAGNIA ITALIANA FORME ACCIAIO S.p.A. Improved system for the surveillance and monitoring of the operation of self-propelled, articulated-boom machines, such as concrete pumps
CN201287664Y (zh) * 2008-10-22 2009-08-12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泵车
CN202969954U (zh) * 2012-12-14 2013-06-05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泵车转台及包含该泵车转台的泵车
CN202969955U (zh) * 2012-12-17 2013-06-05 上海鸿得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桥46米折叠臂架混凝土泵车
CN104790670A (zh) * 2015-04-08 2015-07-22 深圳市富斯遥控模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远程遥控控制的自动水泥浇灌系统
CN205088964U (zh) * 2015-11-13 2016-03-16 湖南三一路面机械有限公司 泵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88964U (zh) 泵车
CN106426541A (zh) 预制梁钢筋绑扎胎膜以及预制梁钢筋施工工艺
CN207538078U (zh) 一种综合管廊早拆滑移模板装置
CN105275211A (zh) 泵车
CN203654767U (zh) 转台、转塔、输送管、泵送机构和臂架式布料装置
CN103758356B (zh) 用于钢结构临时支撑和卸载的胎架顶部工装
CN106677790B (zh) 三环型断面隧道盾构机的双折臂型管片拼装机
CN204040494U (zh) 便卸式三角管桁架拼装胎架
CN110080791A (zh) 一种小直径隧道掘进机
CN206157555U (zh) 一种组合拼接式减震桥梁结构
CN205294078U (zh) 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落地式面板支撑结构
CN207435891U (zh) 一种用于桥梁混凝土护栏泄水管安装的设备
CN105257324B (zh) 旋转闭锁式操纵阀组支架
CN205954434U (zh) 隧道或管道用步道板
CN210485150U (zh) 一种用于软件开发的多显示器复合支架
CN205778490U (zh) 泵车楼梯和泵车
CN204298950U (zh) 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
CN104989933A (zh) 壁挂式显示屏的安装组件及壁挂式显示装置
CN102545093A (zh) 移动式快速拆卸跨越架
CN204852858U (zh) 壁挂式显示屏的安装组件及壁挂式显示装置
CN204571466U (zh) 一种新型平顶篷
CN203322510U (zh) 一种双向石油平台管道固定装置
CN204258089U (zh) 一种基于方形和弓形拼接板的易于定位的配电柜组件
CN208010297U (zh) 一种快移式自绷绳修井机
CN205558314U (zh) 设置于半圆柱钢管柱头的提升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