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66993A - 床面垂直升降机构以及带床面垂直升降的床 - Google Patents

床面垂直升降机构以及带床面垂直升降的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66993A
CN105266993A CN201410226145.3A CN201410226145A CN105266993A CN 105266993 A CN105266993 A CN 105266993A CN 201410226145 A CN201410226145 A CN 201410226145A CN 105266993 A CN105266993 A CN 1052669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bed surface
end points
hinged
pin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2614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玉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KOLONG PRODUCT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KOLONG PRODUCTS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KOLONG PRODUCTS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KOLONG PRODUCTS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2614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6699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669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669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床面垂直升降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其第一端点与该床面的第一滑块铰接、第二端点与位于地面上的第一铰接点铰接;第二连杆,其第一端点与该床面的第一铰接点铰接、第二端点与该第一连杆的第一中间节点铰接;第一驱动件,其耦接至该第一连杆;第三连杆,其第一端点与该床面的第二滑块铰接、第二端点与位于地面上的第二铰接点铰接;第四连杆,其第一端点与该床面的第二铰接点铰接、第二端点与该第三连杆的第一中间节点铰接;以及第二驱动件,其耦接至该第三连杆。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带有床面垂直升降的床。

Description

床面垂直升降机构以及带床面垂直升降的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护理器械,尤其涉及床面垂直升降机构以及带床面垂直升降的床。
背景技术
由于病人行动不便,护理床往往需要具有床面升降功能。目前护理床床面升降机构大多为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如图1所示。从图可以看出,在升降推杆的作用下,床面可以在竖直方向上进行上下运动。这种机构简单,易于实现,但缺点在于,在升降过程中,床面在水平方向上会有位移波动,患者将会有摇摆感。另外护理床的放置地方也将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水平方向上,其左右两侧需要预留安全空间,在安全空间内不能有其它物件摆放,因为在升降过程中床面的左右位移波动会与其它物件发生碰撞。
由于升降推杆的安装空间问题,采用此类机构的护理床床面在最低高度时,难以实现床面的倾斜功能。而且因为机械效率问题,床面最低位置的高度不能做到很小。而在特殊护理中,为了降低患者滚落后造成的伤害度往往要求护理床具有低初始位,而为了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及避免护理人员腰部韧带拉伤则要求大行程。
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改善的床面升降机构技术。
发明内容
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床面垂直升降机构,包括:设于床的床面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连杆,该第一连杆的第一端点与该床面的第一滑块铰接,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点与位于地面上的第一铰接点铰接;第二连杆,该第二连杆的第一端点与该床面的第一铰接点铰接,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点与该第一连杆的第一中间节点铰接;第一驱动件,该第一驱动件耦接至该第一连杆以驱动该第一连杆;第三连杆,该第三连杆的第一端点与该床面的第二滑块铰接,该第三连杆的第二端点与位于地面上的第二铰接点铰接;第四连杆,该第四连杆的第一端点与该床面的第二铰接点铰接,该第四连杆的第二端点与该第三连杆的第一中间节点铰接;以及第二驱动件,该第二驱动件耦接至该第三连杆以驱动该第三连杆,其中,该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该第二连杆的长度、该第三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以及该第四连杆的长度相等,以及该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二端点的长度与该第三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二端点的长度相等,其中位于地面上的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中的至少一者是可在地面上移动以改变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间的距离的滑块。
在一实例中,该可在地面上移动以改变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间的距离的滑块是滚轮。
在一实例中,该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该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二端点的长度相等。
在一实例中,该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伸缩杆,该第一伸缩杆的第一端点与该床面铰接,该第一伸缩杆的第二端点与该第一连杆的第二中间节点铰接,以及该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伸缩杆,该第二伸缩杆的第一端点与该床面铰接,该第二伸缩杆的第二端点与该第三连杆的第二中间节点铰接。
在一实例中,该第一伸缩杆的第一端点在该床面的该第一铰接点与该床面铰接,以及该第二伸缩杆的第一端点在该床面的该第二铰接点与该床面铰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带床面垂直升降的床,包括:床面,该床面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该床面的第一滑块与第一连杆的第一端点铰接,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点与位于地面上的第一铰接点铰接,该第一连杆的第一中间节点与第二连杆的第二端点铰接,该第二连杆的第一端点与该床面的第一铰接点铰接,该第一连杆耦接至第一驱动件,该床面的第二滑块与第三连杆的第一端点铰接,该第三连杆的第二端点与位于地面上的第二铰接点铰接,该第三连杆的第一中间节点与第四连杆的第二端点铰接,该第四连杆的第一端点与该床面的第二铰接点铰接,该第三连杆耦接至第二驱动件,其中,该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该第二连杆的长度、该第三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以及该第四连杆的长度相等,以及该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二端点的长度与该第三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二端点的长度相等,其中位于地面上的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中的至少一者是可在地面上移动以改变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间的距离的滑块。
在一实例中,该可在地面上移动以改变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间的距离的滑块是滚轮。
在一实例中,该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该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二端点的长度相等。
在一实例中,该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伸缩杆,该第一伸缩杆的第一端点与该床面铰接,该第一伸缩杆的第二端点与该第一连杆的第二中间节点铰接,以及该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伸缩杆,该第二伸缩杆的第一端点与该床面铰接,该第二伸缩杆的第二端点与该第三连杆的第二中间节点铰接。
在一实例中,该第一伸缩杆的第一端点在该床面的该第一铰接点与该床面铰接,以及该第二伸缩杆的第一端点在该床面的该第二铰接点与该床面铰接。
通过本发明的方案,在调节床面高度时,床面在水平方向上没有位移波动。一方面,可以消除床面调节过程中人体的摇晃感。另一方面对摆放床体的空间要求较低,即,床的两头无需预留较大安全空间,因为,床面在调节过程中不会与旁边摆放的物件发生碰撞。而且,通过本发明的方案,可以实现超低位的床面,床面在最低高度时,也能实现床面的倾斜功能。
附图说明
在结合以下附图阅读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之后,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各组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并且具有类似的相关特性或特征的组件可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附图标记。
图1是示出了现有技术的护理床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垂直升降调节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体位倾斜调节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体位倾斜调节的另一示意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垂直升降调节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体位倾斜调节的示意图;以及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体位倾斜调节的另一示意图。
符号说明:
201:第一连杆
202:第二连杆
203:第三连杆
204:第四连杆
205:第一驱动件,伸缩杆
206:第二驱动件,伸缩杆
207、208、209、210:滑块
211:床面
212:地面
601:第一连杆
602:第二连杆
603:第三连杆
604:第四连杆
605:第一驱动件,伸缩杆
606:第二驱动件,伸缩杆
607、608、610:滑块
609:固定铰接点
611:床面
612: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注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描述的诸方面仅是示例性的,而不应被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任何限制。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200的示意图。该床面垂直升降机构200可用于诸如护理床、病床之类的床具。在图2中,该床具有床面211。床面211可通过床面垂直升降机构200的调节来垂直地升降,消除了在升降调节过程中床面的水平位移,从而使得人体不会有摇晃感,并且也使得摆放床的空间的限制大大降低。另外,如下文详细描述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200的连杆直接铰接至地面,从而可实现床面的超低位。
如图2所示,床面垂直升降机构200可包括第一连杆201和第二连杆202。第一连杆201的第一端点可与床面211的第一滑块207铰接,以及第一连杆201的第二端点可与位于地面212上的第一铰接点A1铰接。在如图2所示的实例中,该铰接点A1是可在地面212上移动的滑块209。第二连杆202的第一端点可与床面211的第一铰接点B1铰接,以及第二连杆202的第二端点可与第一连杆201的第一中间节点C1铰接。
床面垂直升降机构200还可包括第一驱动件205,后者耦接至第一连杆201以驱动第一连杆201。
较优地,第一驱动件205可包括伸缩杆205。伸缩杆205的第一端点可与床面211铰接,例如与床面211的第一铰接点B1铰接,以及伸缩杆205的第二端点可与第一连杆201的第二中间节点C2铰接。图2中所示的伸缩杆205与床面211和第一连杆201的铰接点的位置仅是示例性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伸缩杆205与床面211的铰接点可以不是床面211的铰接点B1,而是在铰接点B1旁的其他位置。再例如,图2中所示的中间节点C2被示为在第一连杆201的一突出部上,实质上,图中用于表示第一连杆201的线段只是第一连杆实体的抽象简化,中间节点C2仍然位于第一连杆201上,并且取决于具体应用可以有不同位置。
由此,当伸缩杆205伸长时,在第一连杆201和第二连杆202的配合下使床面211的左端上升。当伸缩杆205收缩时,在第一连杆201和第二连杆202的配合下使床面211的左端下降。
床面垂直升降机构200还可包括第三连杆203和第四连杆204。第三连杆203的第一端点可与床面211的第二滑块208铰接,以及第三连杆203的第二端点可与位于地面212上的第二铰接点A2铰接。在如图2所示的实例中,该铰接点A2是可在地面212上移动的滑块210。第四连杆204的第一端点可与床面211的第二铰接点B2铰接,以及第四连杆204的第二端点可与第三连杆203的第一中间节点D1铰接。
床面垂直升降机构200还可包括第二驱动件206,后者耦接至第三连杆203以驱动第三连杆203。
较优地,第二驱动件206可包括伸缩杆206。伸缩杆206的第一端点可与床面211铰接,例如与床面211的第二铰接点B1铰接,以及伸缩杆206的第二端点可与第三连杆203的第二中间节点D2铰接。图2中所示的伸缩杆206与床面211和第三连杆203的铰接点的位置仅是示例性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伸缩杆206与床面211的铰接点可以不是床面211的铰接点B2,而是在铰接点B2旁的其他位置。再例如,图2中所示的中间节点D2被示为在第三连杆203的一突出部上,实质上,图中用于表示第三连杆203的线段只是第三连杆实体的抽象简化,中间节点D2仍然位于第三连杆203上,并且取决于具体应用可以有不同位置。
由此,当伸缩杆206伸长时,在第三连杆203和第四连杆204的配合下使床面211的右端上升。当伸缩杆206收缩时,在第三连杆203和第四连杆204的配合下使床面211的右端下降。
为使床面211能够垂直地升降,可使各部件的尺寸保持一定关系。具体地,第一连杆201的从第一中间节点C1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第二连杆202的长度、第三连杆203的从第一中间节点D1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以及第四连杆204的长度皆相等。较优地,第一连杆201的从第一中间节点C1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第一连杆201的从第一中间节点C1至第二端点的长度相等,即为总长度的一半。相应地,此时第三连杆203的从第一中间节点D1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第三连杆203的从第一中间节点D1至第二端点的长度也相等。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垂直升降调节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需要垂直地抬升床面时,可同时伸长两侧的伸缩杆。此时,床面的两端以相同的幅度抬升,水平方向上保持没有位移。在需要垂直地下降床面时,可同时收缩两侧的伸缩杆。此时,床面的两端以相同的幅度下降,水平方向上也没有位移。
本发明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除了可以垂直升降外,还可以实现两个方向上的体位倾斜。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体位倾斜调节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当左侧的伸缩杆收缩或不动作,右侧的伸缩杆伸出时,床面呈左低右高倾斜。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体位倾斜调节的另一示意图。如图5所示,当左侧的伸缩杆伸出,右侧的伸缩杆收缩或不动时,床面呈左高右低倾斜。
由于第一和第三连杆直接铰接至地面,且与地面的两个铰接点A1、A2是可在地面上移动的滑块,两个铰接点A1、A2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从而能够实现超低位的床面。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600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床面垂直升降机构600可包括第一连杆601和第二连杆602。第一连杆601的第一端点可与床面611的第一滑块607铰接,以及第一连杆601的第二端点可与位于地面612上的第一铰接点A1铰接。在如图6所示的实例中,该铰接点A1是在地面612上不可移动的固定铰接点。第二连杆602的第一端点可与床面611的第一铰接点B1铰接,以及第二连杆602的第二端点可与第一连杆601的第一中间节点C1铰接。
床面垂直升降机构600还可包括第一驱动件605,后者耦接至第一连杆601以驱动第一连杆601。
较优地,第一驱动件605可包括伸缩杆605。伸缩杆605的第一端点可与床面611铰接,例如与床面611的第一铰接点B1铰接,以及伸缩杆605的第二端点可与第一连杆601的第二中间节点C2铰接。图6中所示的伸缩杆605与床面611和第一连杆601的铰接点的位置仅是示例性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伸缩杆605与床面611的铰接点可以不是床面611的铰接点B1,而是在铰接点B1旁的其他位置。再例如,图6中所示的中间节点C2被示为在第一连杆601的一突出部上,实质上,图中用于表示第一连杆601的线段只是第一连杆实体的抽象简化,中间节点C2仍然位于第一连杆601上,并且取决于具体应用可以有不同位置。
由此,当伸缩杆605伸长时,在第一连杆601和第二连杆602的配合下使床面611的左端上升。当伸缩杆605收缩时,在第一连杆601和第二连杆602的配合下使床面611的左端下降。
床面垂直升降机构600还可包括第三连杆603和第四连杆604。第三连杆603的第一端点可与床面611的第二滑块608铰接,以及第三连杆603的第二端点可与位于地面612上的第二铰接点A2铰接。在如图6所示的实例中,该铰接点A2是可在地面612上移动的滑块610。第四连杆604的第一端点可与床面611的第二铰接点B2铰接,以及第四连杆604的第二端点可与第三连杆603的第一中间节点D1铰接。
床面垂直升降机构600还可包括第二驱动件606,后者耦接至第三连杆603以驱动第三连杆603。
较优地,第二驱动件606可包括伸缩杆606。伸缩杆606的第一端点可与床面611铰接,例如与床面611的第二铰接点B1铰接,以及伸缩杆606的第二端点可与第三连杆603的第二中间节点D2铰接。图6中所示的伸缩杆606与床面611和第三连杆603的铰接点的位置仅是示例性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伸缩杆606与床面611的铰接点可以不是床面611的铰接点B2,而是在铰接点B2旁的其他位置。再例如,图6中所示的中间节点D2被示为在第三连杆603的一突出部上,实质上,图中用于表示第三连杆603的线段只是第三连杆实体的抽象简化,中间节点D2仍然位于第三连杆603上,并且取决于具体应用可以有不同位置。
由此,当伸缩杆606伸长时,在第三连杆603和第四连杆604的配合下使床面611的右端上升。当伸缩杆606收缩时,在第三连杆603和第四连杆604的配合下使床面611的右端下降。
为使床面611能够垂直地升降,可使各部件的尺寸保持一定关系。具体地,第一连杆601的从第一中间节点C1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第二连杆602的长度、第三连杆603的从第一中间节点D1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以及第四连杆604的长度皆相等。较优地,第一连杆601的从第一中间节点C1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第一连杆601的从第一中间节点C1至第二端点的长度相等,即为总长度的一半。相应地,此时第三连杆603的从第一中间节点D1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第三连杆603的从第一中间节点D1至第二端点的长度也相等。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垂直升降调节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需要垂直地抬升床面时,可同时伸长两侧的伸缩杆。此时,床面的两端以相同的幅度抬升,水平方向上保持没有位移。在需要垂直地下降床面时,可同时收缩两侧的伸缩杆。此时,床面的两端以相同的幅度下降,水平方向上也没有位移。
本发明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除了可以垂直升降外,还可以实现两个方向上的体位倾斜。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体位倾斜调节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当左侧的伸缩杆收缩或不动作,右侧的伸缩杆伸出时,床面呈左低右高倾斜。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的体位倾斜调节的另一示意图。如图9所示,当左侧的伸缩杆伸出,右侧的伸缩杆收缩或不动时,床面呈左高右低倾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三连杆直接铰接至地面,且与第三连杆与地面的铰接点A2是可在地面上移动的滑块,两个铰接点A1、A2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改变,从而能够实现超低位的床面。
显然,地面的两个铰接点A1、A2中的至少一者是可在地面上移动以改变两个铰接点间的距离的滑块即可。在实践中,该滑块可以是滚轮等滑动件。
通过本发明的方案,在调节床面高度时,床面在水平方向上没有位移波动。一方面,可以消除床面调节过程中人体的摇晃感。另一方面对摆放床体的空间要求较低,即,床的两头无需预留较大安全空间,因为,床面在调节过程中不会与旁边摆放的物件发生碰撞。而且,通过本发明的方案,可以实现超低位的床面,床面在最低高度时,也能实现床面的倾斜功能。
提供对本公开的先前描述是为使得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皆能够制作或使用本公开。对本公开的各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且本文中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到其他变体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由此,本公开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应被授予与本文中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相一致的最广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床面垂直升降机构,包括:
设于床的床面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
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点与所述床面的第一滑块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点与位于地面上的第一铰接点铰接;
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点与所述床面的第一铰接点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点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中间节点铰接;
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耦接至所述第一连杆以驱动所述第一连杆;
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点与所述床面的第二滑块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二端点与位于地面上的第二铰接点铰接;
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一端点与所述床面的第二铰接点铰接,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二端点与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中间节点铰接;以及
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耦接至所述第三连杆以驱动所述第三连杆,
其中,所述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所述第三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以及所述第四连杆的长度相等,以及所述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二端点的长度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二端点的长度相等,
其中位于地面上的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中的至少一者是可在地面上移动以改变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间的距离的滑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在地面上移动以改变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间的距离的滑块是滚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二端点的长度相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第一端点与所述床面铰接,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第二端点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中间节点铰接,以及
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第一端点与所述床面铰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第二端点与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二中间节点铰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床面垂直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第一端点在所述床面的所述第一铰接点与所述床面铰接,以及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第一端点在所述床面的所述第二铰接点与所述床面铰接。
6.一种带床面垂直升降的床,包括:
床面,所述床面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床面的第一滑块与第一连杆的第一端点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点与位于地面上的第一铰接点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中间节点与第二连杆的第二端点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点与所述床面的第一铰接点铰接,所述第一连杆耦接至第一驱动件,所述床面的第二滑块与第三连杆的第一端点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二端点与位于地面上的第二铰接点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中间节点与第四连杆的第二端点铰接,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一端点与所述床面的第二铰接点铰接,所述第三连杆耦接至第二驱动件,
其中,所述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所述第三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以及所述第四连杆的长度相等,以及所述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二端点的长度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二端点的长度相等,
其中位于地面上的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中的至少一者是可在地面上移动以改变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间的距离的滑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在地面上移动以改变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间的距离的滑块是滚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一端点的长度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从第一中间节点至第二端点的长度相等。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第一端点与所述床面铰接,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第二端点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中间节点铰接,以及
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第一端点与所述床面铰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第二端点与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二中间节点铰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第一端点在所述床面的所述第一铰接点与所述床面铰接,以及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第一端点在所述床面的所述第二铰接点与所述床面铰接。
CN201410226145.3A 2014-05-26 2014-05-26 床面垂直升降机构以及带床面垂直升降的床 Pending CN1052669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26145.3A CN105266993A (zh) 2014-05-26 2014-05-26 床面垂直升降机构以及带床面垂直升降的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26145.3A CN105266993A (zh) 2014-05-26 2014-05-26 床面垂直升降机构以及带床面垂直升降的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66993A true CN105266993A (zh) 2016-01-27

Family

ID=55137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26145.3A Pending CN105266993A (zh) 2014-05-26 2014-05-26 床面垂直升降机构以及带床面垂直升降的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6699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60439A (zh) * 2017-07-05 2017-10-20 安徽生力轻工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护理床的床身升降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87472Y (zh) * 1997-02-05 1998-08-12 韩瑞泉 自动病床
CN201481696U (zh) * 2009-09-09 2010-05-26 北京康拓医疗仪器有限公司 床板便于旋转升降的医疗床
CN201719472U (zh) * 2010-06-29 2011-01-26 合肥百兰思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升降床用电动姿态调节装置
CN201921036U (zh) * 2010-12-31 2011-08-10 太仓市康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护理床升降机构
CN102512196A (zh) * 2011-11-28 2012-06-27 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一种扫描床
CN202982452U (zh) * 2012-12-12 2013-06-12 广州市巨特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病床双升降机构
CN203852505U (zh) * 2014-05-26 2014-10-01 美固龙金属制品(中国)有限公司 床面垂直升降机构以及带床面垂直升降的床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87472Y (zh) * 1997-02-05 1998-08-12 韩瑞泉 自动病床
CN201481696U (zh) * 2009-09-09 2010-05-26 北京康拓医疗仪器有限公司 床板便于旋转升降的医疗床
CN201719472U (zh) * 2010-06-29 2011-01-26 合肥百兰思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升降床用电动姿态调节装置
CN201921036U (zh) * 2010-12-31 2011-08-10 太仓市康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护理床升降机构
CN102512196A (zh) * 2011-11-28 2012-06-27 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一种扫描床
CN202982452U (zh) * 2012-12-12 2013-06-12 广州市巨特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病床双升降机构
CN203852505U (zh) * 2014-05-26 2014-10-01 美固龙金属制品(中国)有限公司 床面垂直升降机构以及带床面垂直升降的床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60439A (zh) * 2017-07-05 2017-10-20 安徽生力轻工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护理床的床身升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94648U (zh) 代步车的抬腿装置
CN105392458A (zh) 带倾斜功能的轮椅
CN108272586B (zh) 用于控制工作台运动的促动系统
CN203852505U (zh) 床面垂直升降机构以及带床面垂直升降的床
CN105520812B (zh) 一种床具
CN209018191U (zh) 一种电动床
CN107822307A (zh) 一种可变形桌子
CN204600956U (zh) 多方向翻转型护理床
CN104912131A (zh) 多自由度可控挖掘机构
KR100842943B1 (ko) 전동침대의 등판과 둔부판 각도조절장치
CN105266993A (zh) 床面垂直升降机构以及带床面垂直升降的床
CN104887424A (zh) 具有坐便装置的多姿势翻转理疗床
CN105310844A (zh) 床面垂直升降机构以及带床面垂直升降的床
CN104912129A (zh) 可控多连杆式挖掘机构
KR101216395B1 (ko) 접이식 침대
KR102142578B1 (ko) 착용식 장치의 결합 구조
KR102401755B1 (ko) 신체약자용 휠체어
KR20150002133A (ko) 착용로봇의 무릎관절
CN212997131U (zh) 一种医用护理床的护栏调节机构
CN208823212U (zh) 一种多功能折叠轮椅
CN109009795A (zh) 可折叠式坐站辅助装置
CN204501355U (zh) 智能电动轮椅床双翼铰链装置
CN205400569U (zh) 一种改进的建筑用梯
CN202820371U (zh) 一种多功能座椅
CN208081729U (zh) 四肢联动训练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