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56255B - 一种高钼含量无磁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钼含量无磁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56255B
CN105256255B CN201510745198.0A CN201510745198A CN105256255B CN 105256255 B CN105256255 B CN 105256255B CN 201510745198 A CN201510745198 A CN 201510745198A CN 105256255 B CN105256255 B CN 1052562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nk
forging
steel ingot
steel
magnet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4519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56255A (zh
Inventor
王新鹏
王灵水
范芳雄
杨俊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SSC Shuangrui Luoyang Speci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Sunrui Speci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Sunrui Speci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yang Sunrui Speci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4519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562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56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562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562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562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ging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Stee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特殊钢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高钼含量无磁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提出的一种具有高钼含量无磁不锈钢由钢锭锻造而成;钢锭的元素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C≤0.06%、Si≤0.5%、S≤0.01%、P≤0.02%、19%≤Cr≤20%、19%≤Mn≤20%、1.5%≤ Mo≤2.5%、0.03%≤V≤0.08%、0.03%≤Nb≤0.05%、3%≤Ni≤5%、0.6%≤N≤0.65%、O≤0.004%,其余为不可避免的杂质和Fe。本发明提高了材料的强度、韧性和疲劳强度;保证钢液在凝固过程中经过单相奥氏体区,避免在凝固和锻造过程中形成铁素体相,提高了材料的无磁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高钼含量无磁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特殊钢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高钼含量无磁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钻井过程中由于地质环境的变化,井斜角度和方位不断变化,为了防止在钻探过程中出现偏离目的层,要随时对井斜角度和方位进行测量,保证钻探沿预定方位准确到达目的层,这就带动了无磁不锈钢在石油开采领域的应用,用无磁不锈钢制成厚壁无磁钻铤,在钻井作业中,使磁性罗盘处于其中,从而避免受附近的铁磁性钻柱影响,保证罗盘准确地指示当地原来的地磁场方向,避免钻采方向偏离预定的方向。
随着石油开采的发展,油气开采向大斜度定向井、大位移水平井、从式井以及含H2S、CO2、CL-等油气田发展。无磁钻铤所接触的环境介质越来越苛刻,要求无磁钻铤用钢具有良好的强度、韧性、磁性、耐腐蚀性能、疲劳强度和使用寿命。
专利“CN 104264071A”公开了一种高性能无磁钻铤用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该专利所描述的无磁钢的特征在于,各元素的重量百分比为:21.5≤Cr≤22.5, 0.5≤Mo≤1.5, C≤0.04, 0.65≤N≤0.75, 0.4≤Nb≤0.5, 1.95≤Ni≤2.05, 16.0≤Mn≤17.0, Si≤0.2, P≤0.02, S≤0.01,余量为Fe。该专利的优点是:①保持了较高的N元素含量,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强度;②点蚀指数PRE≥33,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该专利的缺点是:①较高的N含量无法通过常规工艺进行冶炼,冶炼工艺控制难度大;②Cr、Mn、Mo等铁素体元素偏高,奥氏体形成元素Ni含量偏低,无法与铁素体形成元素平衡,组织稳定性差;③N含量偏高,Ni含量偏低,在冶炼凝固过程中,容易形成氮气孔,使钢的使用性能下降;④其制造工艺仅有热加工工艺,无法获得较好的组织结构,产品的抗疲劳性能差,产品使用寿命短。
专利“CN 101311290A”公开了一种无磁钢及其制造方法,其制造方法为:采用电炉-LFV精炼或者电炉-AOD精炼-LFV精炼冶炼钢锭,然后钢锭经80%变形量的预锻,然后在低于800℃条件下,进行20%变形量的锻造。钢锭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12, Si≤1.5, 14.5≤Mn≤16.5, S≤0.01, P≤0.03,15.1≤Cr≤16, Ni≤0.9, Mo≤0.7, Nb≤0.35,0.25≤N≤0.5,余量为Fe。该专利的优点是:①N含量低,通过常规的生产工艺容易实现,工艺操作性强;②生产流程短,成本低。该专利的缺点是:①碳含量高,点蚀指数PRE≤27,耐腐蚀性能差,不能在腐蚀介质环境中使用;②N含量偏低,屈服强度低,材料硬度低,不能在恶劣环境中使用,产品使用寿命短。
专利“CN 101660109A”公开了一种无磁钢及其制造方法,其制造方法为:采用电炉-AOD精炼-ESR精炼冶炼钢锭,然后钢锭经两次不同温度的锻造成型。钢锭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3, Si≤1, 18≤Mn≤22, S≤0.03, P≤0.045,13≤Cr≤18.5, 0.4≤Ni≤3, 0.4≤ Mo≤0.8, Nb≤0.1,0.25≤N≤0.6,余量为Fe。该专利的优点是:①采用电炉-AOD精炼-ESR精炼三联工艺,钢锭的纯净度提高,有利于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材料的利用率提高;②通过冷变形强化提高了材料的强度,可以弥补N含量不足对材料强度的影响。该专利的缺点是:①Mo含量偏低,材料局部耐腐蚀性能差;②点蚀指数PRE最小值为19,无法保证材料的耐腐蚀性能;③材料的强度低,硬度低,不能在恶劣环境中使用;④没有对材料的抗疲劳性能进行评价,产品使用寿命短。
专利“CN 102925821A”公开了一种无磁钢及其制造方法,其制造方法为:钢锭通过高温、中温两次锻造成型。钢锭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5, Si≤1, 15≤Mn≤19,S≤0.01, P≤0.03,17≤Cr≤19, 0.4≤Ni≤0.8, 0.4≤ Mo≤0.8, 0.0005≤B≤0.0025,0.4≤N≤0.6,余量为Fe。该专利的优点是:①通过高温、中温变形强化提高了材料的强度,可以弥补N含量不足对材料强度的影响。该专利的缺点是:①点蚀指数PRE较低,无法保证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②材料的强度低,硬度低,不能在恶劣环境中使用;③没有对材料的抗疲劳性能进行评价,产品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高钼含量无磁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为完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高钼含量无磁不锈钢,所述无磁不锈钢由钢锭锻造而成;所述钢锭的元素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C≤0.06%、Si≤0.5%、 S≤0.01% 、P≤0.02%、19%≤Cr≤20%、19%≤Mn≤20%、1.5%≤ Mo≤2.5%、0.03%≤V≤0.08%、0.03%≤Nb≤0.05%、3%≤Ni≤5%、0.6%≤N≤0.65%、O≤0.004%,其余为不可避免的杂质和Fe。
所述钢锭的元素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C≤0.035%、Si≤0.35%、 S≤0.006% 、P≤0.018%、19%≤Cr≤20%、19%≤Mn≤20%、1.7%≤ Mo≤2.5%、0.03%≤V≤0.08%、0.03%≤Nb≤0.05%、3%≤Ni≤5%、0.6%≤N≤0.65%、O≤0.004%,其余为不可避免的杂质和Fe。
锻造上述高钼含量无磁不锈钢的制造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均匀化处理:将钢锭放入电阻炉中加热至1200℃-1250℃进行均匀化退火,使钢锭不同部位的Cr、Ni、Mo、N等元素分布均匀,均匀化处理后空冷至室温;均匀化退火的时间选取的原则为:直径为260mm的钢锭均匀化处理时间为20-24小时,钢锭直径每增加100mm,均匀化处理时间增加12-15小时;
2)钢锭热锻开坯成型:将均匀化处理后的钢锭放入加热炉中进行锻造加热,锻造温度范围为:950℃-1220℃;保温4-5小时后快速出加热炉,并在2000吨以上油压机上进行热锻开坯;热锻开坯经过墩粗和拔长,锻造至所需尺寸的坯料,其中,墩粗比R1≥1.8,拔长比R2≥2.2,总锻造比R≥4;然后坯料快速水冷至室温,减少析出相数量;墩粗比R1为墩粗前坯料的高度与墩粗后坯料的高度比值,拔长比R2为拔长前坯料的截面积与拔长后坯料的截面积比值,总锻造R= R1+ R2-1;
3)坯料固溶处理:将步骤2)中热锻开坯成型的坯料在1000℃-1100℃下保温,进行固溶处理,使坯料温度均匀化,并使步骤2)中的析出相充分溶解;固溶处理时间根据坯料的最大厚度进行选择,固溶处理的时间7-8min/10mm;
4)冷变形强化:对固溶处理后的坯料在400℃-500℃的温度下进行冷变形强化,冷变形强化的变形量为10%~18%,其中,变形量为坯料变形前后截面积的差值与坯料原始截面积的比值;
5)将冷变形强化后的坯料冷却至室温。
均匀化处理温度范围为1200℃-1250℃。
锻造温度范围为1150-1220℃。
固溶处理温度范围为:1000℃-1100℃。
冷变形强化温度范围为400-500℃。
冷变形强化的变形量为10%~18%。
所述的钢锭通过中频感应炉初炼、氩氧脱碳(AOD)炉精炼 、电渣重熔(ESR)精炼三联工艺冶炼而成。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高钼含量无磁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优于成分设计,提高Mn、Cr元素的含量,将钢中的N含量重量百分比提高至0.6%以上;Mo和N可以形成表面阵列以抑制钝化膜的溶解,提高Mo元素的含量,使钢的点蚀当量大于33,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耐点蚀性能,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通过添加V、Nb微量元素,细化晶粒,提高了材料的强度、韧性;将氧含量重量百分比降低至0.004%以下,使钢具有良好的热加工性能和韧性; 通过匹配Cr、Mo、Ni、Mn、N等元素的含量,保证钢液在凝固过程中经过单相奥氏体区,避免在凝固和锻造过程中形成铁素体相,提高了材料的无磁性能。
(2)通过均匀化处理、热锻开坯、固溶处理、冷变形强化等工艺生产出高强度、高韧性、高疲劳强度、高耐腐蚀性的单相奥氏体无磁钻铤用钢,产品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大于1000MPa,冲击韧性大于200J,相对磁导率小于1.003,耐腐蚀性能满足ASTM A262标准和API美国石油学会要求,材料施加552MPa应力,循环弯曲疲劳强度达到5.6×105次,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进口产品水平,该技术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3)采用常规的中频感应炉初炼、氩氧脱碳(AOD)炉精炼 、电渣重熔(ESR)精炼三联工艺冶炼出高钼、高氮、低氧含量的单相奥氏体无磁不锈钢钢锭,降低了材料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编号为A的无磁钢锻造试样的微观形貌。
图2为实施例中编号为B的无磁钢锻造试样的微观形貌。
图3为实施例中编号为C的无磁钢锻造试样的微观形貌。
图4为实施例中编号为D的无磁钢锻造试样的微观形貌。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加以说明:
实施例1
第一、采用中频感应炉初炼、氩氧脱碳(AOD)炉精炼直径为310mm、长度为3100mm的电极,将电极表面的氧化皮清理干净,然后,进行电渣重熔(ESR)冶炼直径为450mm、长度为1300mm、重量为1700kg的钢锭,电渣重熔工艺为:
1)选用的渣料组元和重量百分比为:
CaF2 62%,Al2O3 15%,CaO 15%,SiO2 3%,MgO 5%,渣料为70kg,渣料烘烤温度为800℃,烘烤时间为8小时;
2)将烘烤好的渣系按照CaF2、MgO、SiO2、CaO、Al2O3的顺序加入到结晶器中,引弧造渣,化渣时间40分钟;
3)将自耗电极移至液态渣池内,开始电渣重熔,并根据电极熔化速度为350kg/h;
4)脱模时间为50分钟,脱模后空冷至室温;
5)清除钢锭表面肉眼可见的裂纹、夹渣等缺陷。
第二,将钢锭装入箱式电阻炉中,升温至1200℃,保温54小时,进行均匀化退火,使钢锭不同部位的Cr、Ni、Mo、N等元素分布均匀,均匀化处理后空冷至室温;
第三,将均匀化处理过的钢锭装入天热气加热炉中,升温至1150℃,保温4.5小时后快速出炉,采用2500吨油压机将钢锭墩粗至700mm高;
第四,将墩粗后的钢锭采用2500吨油压机将墩粗后的钢锭拔长成外圆为280mm的圆棒,终锻温度大于950℃;
第五,将上步锻造圆棒装入天热气加热炉中,升温至1150℃,快速出炉,采用1800吨径锻机快将圆棒外圆速锻造至Φ155mm,终锻温度大于950℃;
第六,将锻造完毕的圆棒装入箱式电阻炉中,升温至1000℃,保温3小时后,溶解棒料微观组织中的析出相,快速出炉水淬至室温,阻止析出相二次形成;
第七,将固溶处理后的棒料装入箱式电阻炉中,升温至400℃,保温2.5小时,出炉后采用1800吨径锻机将棒料外圆锻造至Φ142mm,变形强化量为15%;棒料灰料冷至室温;
第八,车棒料外圆见光,按照JB/T 4730-2005标准进行超声波探伤和渗透探伤,棒料心部、表面无裂纹,符合Ⅰ级标准要求;
第九,在棒材两端面取样进行力学、腐蚀、磁导率等性能检测,性能合格后加工成所需规格的无磁钻铤。
本发明实施例无磁钢锭的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其中,A为本发明制造材料,1~5为对比材料(1~4为国内材料,5为进口材料)。
注:1为专利CN 104264071A中材料,2为专利CN 101311290A中材料,3为专利CN101660109A中材料,4为专利CN 102925821A中材料,5为美国Jorgensen公司进口材料。
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磁不锈钢钢具有较高的Mo元素含量和抗点蚀当量值,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N含量重量百分比小于0.65%,控制合理,具有良好的工艺适应性,容易实现批量生产。
本发明实施例无磁钢锻造圆棒的力学性能和磁导率值如表2所示,其中,A为本发明制造材料,1~5为对比材料,1~4为国内材料,5为进口材料。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磁钢锻造圆棒的屈服强度大于1000MPa,抗拉强度大于1000MPa,断后延伸率为28%,断面收缩率为72%,室温下V型缺口试样冲击韧性为210J,布氏硬度为372,相对磁导率μr为1.001。本发明无磁钢性能满足API SPEC 7 《旋转式钻杆设备的规范》无磁钻铤的使用要求;材料施加552MPa应力,循环弯曲疲劳强度达到5.5×105次,达到进口材料水平。
注:1为专利CN 104264071A中材料,2为专利CN 101311290A中材料,3为专利CN101660109A中材料,4为专利CN 102925821A中材料,5为美国Jorgensen公司进口材料。
根据ASTM A262《检测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度的标准方法 A法》, 将编号为A的锻造试样置于草酸与高纯水质量比为 10:90的电解液中,在电流密度为 1A/cm2的条件下电解侵蚀 90s,用500倍金相显微镜观察电解后的试样表面形貌为台阶状结构,如图1所示。根据ASTM A262《检测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度的标准方法 E法》,编号为A的锻造试样在铜-硫酸-硫酸铜溶液中煮沸 24小时后,采用直径为试样厚度的压头对试样弯曲180,空白试样直接弯曲180,试样弯曲部位外表面均未产生裂纹,未发生晶间腐蚀现象。可见,本发明无磁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实施例2
第一、采用中频感应炉初炼、氩氧脱碳(AOD)炉精炼直径为310mm、长度为3100mm的电极,将电极表面的氧化皮清理干净,然后,进行电渣重熔(ESR)冶炼直径为450mm、长度为1300mm、重量为1700kg的钢锭,电渣重熔工艺为:
1)选用的渣料组元和重量百分比为:
CaF2 65%,Al2O3 15%,CaO 10%,SiO2 4%,MgO 6%,渣料为70kg,渣料烘烤温度为800℃,烘烤时间为9小时;
2)将烘烤好的渣系按照CaF2、MgO、SiO2、CaO、Al2O3的顺序加入到结晶器中,引弧造渣,化渣时间45分钟;
3)将自耗电极移至液态渣池内,开始电渣重熔,并根据电极熔化速度为360kg/h;
4)脱模时间为50分钟,脱模后空冷至室温;
5) 清除钢锭表面肉眼可见的裂纹、夹渣等缺陷。
第二,将钢锭装入箱式电阻炉中,升温至1230℃,保温53小时,进行均匀化退火,使钢锭不同部位的Cr、Ni、Mo、N等元素分布均匀,均匀化处理后空冷至室温;
第三,将均匀化处理过的钢锭装入天热气加热炉中,升温至1180℃,保温4.5小时后快速出炉,采用2500吨油压机将钢锭墩粗至670mm高;
第四,将墩粗后的钢锭采用2500吨油压机将墩粗后的钢锭拔长成外圆为300mm的圆棒,终锻温度大于950℃;
第五,将上步锻造圆棒装入天热气加热炉中,升温至1180℃,快速出炉,采用1800吨径锻机快将圆棒外圆速锻造至Φ185mm,终锻温度大于950℃;
第六,将锻造完毕的圆棒装入箱式电阻炉中,升温至1060℃,保温3小时后,溶解棒料微观组织中的析出相,快速出炉水淬至室温,阻止析出相二次形成;
第七,将固溶处理后的棒料装入箱式电阻炉中,升温至420℃,保温3小时,出炉后采用1800吨径锻机将棒料外圆锻造至Φ175mm,变形强化量为12.8%;棒料灰料冷至室温;
第八,车棒料外圆见光,按照JB/T 4730-2005标准进行超声波探伤和渗透探伤,棒料心部、表面无裂纹,符合Ⅰ级标准要求;
第九,在棒材两端面取样进行力学、腐蚀、磁导率等性能检测,性能合格后加工成所需规格的无磁钻铤。
本发明实施例无磁钢锭的化学成分如表3所示,其中,B为本发明制造材料,1~5为对比材料(1~4为国内材料,5为进口材料)。
注:1为专利CN 104264071A中材料,2为专利CN 101311290A中材料,3为专利CN101660109A中材料,4为专利CN 102925821A中材料,5为美国Jorgensen公司进口材料。
从表3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磁不锈钢钢具有较高的Mo元素含量和抗点蚀当量值,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N含量重量百分比小于0.65%,控制合理,具有良好的工艺适应性,容易实现批量生产。
本发明实施例无磁钢锻造圆棒的力学性能和磁导率值如表4所示,其中,B为本发明制造材料,1~5为对比材料,1~4为国内材料,5为进口材料。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磁钢锻造圆棒的屈服强度大于1000MPa,抗拉强度大于1000MPa,断后延伸率为30%,断面收缩率为73%,室温下V型缺口试样冲击韧性为260J,布氏硬度为355,相对磁导率μr为1.002。本发明无磁钢性能满足API SPEC 7 《旋转式钻杆设备的规范》无磁钻铤的使用要求;材料施加552MPa应力,循环弯曲疲劳强度达到5.4×105次,达到进口材料水平。
注:1为专利CN 104264071A中材料,2为专利CN 101311290A中材料,3为专利CN101660109A中材料,4为专利CN 102925821A中材料,5为美国Jorgensen公司进口材料。
根据ASTM A262《检测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度的标准方法 A法》, 将编号为B的锻造试样置于草酸与高纯水质量比为 10:90的电解液中,在电流密度为 1A/cm2的条件下电解侵蚀 90s,用500倍金相显微镜观察电解后的试样表面形貌为台阶状结构,如图2所示。根据ASTM A262《检测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度的标准方法 E法》,编号为B的锻造试样在铜-硫酸-硫酸铜溶液中煮沸 24小时后,采用直径为试样厚度的压头对试样弯曲180,空白试样直接弯曲180,试样弯曲部位外表面均未产生裂纹,未发生晶间腐蚀现象;可见,本发明无磁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实施例3
第一、采用中频感应炉初炼、氩氧脱碳(AOD)炉精炼直径为310mm、长度为3100mm的电极,将电极表面的氧化皮清理干净,然后,进行电渣重熔(ESR)冶炼直径为450mm、长度为1300mm、重量为1700kg的钢锭,电渣重熔工艺为:
1)选用的渣料组元和重量百分比为:
CaF268%,Al2O3 14%,CaO 12%,SiO2 2%,MgO 5%,渣料为70kg,渣料烘烤温度为800℃,烘烤时间为10小时;
2)将烘烤好的渣系按照CaF2、MgO、SiO2、CaO、Al2O3的顺序加入到结晶器中,引弧造渣,化渣时间50分钟;
3)将自耗电极移至液态渣池内,开始电渣重熔,并根据电极熔化速度为370kg/h;
4)脱模时间为50分钟,脱模后空冷至室温;
5)清除钢锭表面肉眼可见的裂纹、夹渣等缺陷。
第二,将钢锭装入箱式电阻炉中,升温至1240℃,保温52小时,进行均匀化退火,使钢锭不同部位的Cr、Ni、Mo、N等元素分布均匀,均匀化处理后空冷至室温;
第三,将均匀化处理过的钢锭装入天热气加热炉中,升温至1200℃,保温4.5小时后快速出炉,采用2500吨油压机将钢锭墩粗至640mm高;
第四,将墩粗后的钢锭采用2500吨油压机将墩粗后的钢锭拔长成外圆为400mm的圆棒,终锻温度大于950℃;
第五,将上步锻造圆棒装入天热气加热炉中,升温至1200℃,快速出炉,采用1800吨径锻机快将圆棒外圆速锻造至Φ220mm,终锻温度大于950℃;
第六,将锻造完毕的圆棒装入箱式电阻炉中,升温至1080℃,保温3小时后,溶解棒料微观组织中的析出相,快速出炉水淬至室温,阻止析出相二次形成;
第七,将固溶处理后的棒料装入箱式电阻炉中,升温至450℃,保温3小时,出炉后采用1800吨径锻机将棒料外圆锻造至Φ205mm,变形强化量为13%;棒料灰料冷至室温;
第八,车棒料外圆见光,按照JB/T 4730-2005标准进行超声波探伤和渗透探伤,棒料心部、表面无裂纹,符合Ⅰ级标准要求;
第九,在棒材两端面取样进行力学、腐蚀、磁导率等性能检测,性能合格后加工成所需规格的无磁钻铤。
本发明实施例无磁钢锭的化学成分如表5所示,其中,C为本发明制造材料,1~5为对比材料(1~4为国内材料,5为进口材料)。
注:1为专利CN 104264071A中材料,2为专利CN 101311290A中材料,3为专利CN101660109A中材料,4为专利CN 102925821A中材料,5为美国Jorgensen公司进口材料。
从表5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磁不锈钢钢具有较高的Mo元素含量和抗点蚀当量值,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N含量重量百分比小于0.65%,控制合理,具有良好的工艺适应性,容易实现批量生产。
本发明实施例无磁钢锻造圆棒的力学性能和磁导率值如表6所示,其中,C为本发明制造材料,1~5为对比材料,1~4为国内材料,5为进口材料。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磁钢锻造圆棒的屈服强度大于1000MPa,抗拉强度大于1000MPa,断后延伸率为28%,断面收缩率为71%,室温下V型缺口试样冲击韧性为225J,布氏硬度为360,相对磁导率μr为1.001间。本发明无磁钢性能满足API SPEC 7 《旋转式钻杆设备的规范》无磁钻铤的使用要求;材料施加552MPa应力,循环弯曲疲劳强度达到5.2×105次,达到进口材料水平。
注:1为专利CN 104264071A中材料,2为专利CN 101311290A中材料,3为专利CN101660109A中材料,4为专利CN 102925821A中材料,5为美国Jorgensen公司进口材料。
根据ASTM A262《检测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度的标准方法 A法》, 将编号为C的锻造试样置于草酸与高纯水质量比为 10:90的电解液中,在电流密度为 1A/cm2的条件下电解侵蚀 90s,用500倍金相显微镜观察电解后的试样表面形貌为台阶状结构,如图3所示。根据ASTM A262《检测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度的标准方法 E法》,编号为C的锻造试样在铜-硫酸-硫酸铜溶液中煮沸 24小时后,采用直径为试样厚度的压头对试样弯曲180,空白试样直接弯曲180,试样弯曲部位外表面均未产生裂纹,未发生晶间腐蚀现象。可见,本发明无磁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实施例4
第一、采用中频感应炉初炼、氩氧脱碳(AOD)炉精炼直径为310mm、长度为3100mm的电极,将电极表面的氧化皮清理干净,然后,进行电渣重熔(ESR)冶炼直径为450mm、长度为1300mm、重量为1700kg的钢锭,电渣重熔工艺为:
1)选用的渣料组元和重量百分比为:
CaF2 57%,Al2O3 20%,CaO15%,SiO2 3%,MgO 5%,渣料为70kg,渣料烘烤温度为800℃,烘烤时间为10小时;
2)将烘烤好的渣系按照CaF2、MgO、SiO2、CaO、Al2O3的顺序加入到结晶器中,引弧造渣,化渣时间50分钟;
3)将自耗电极移至液态渣池内,开始电渣重熔,并根据电极熔化速度为390kg/h;
4)脱模时间为50分钟,脱模后空冷至室温;
5) 清除钢锭表面肉眼可见的裂纹、夹渣等缺陷。
第二,将钢锭装入箱式电阻炉中,升温至1250℃,保温50小时,进行均匀化退火,使钢锭不同部位的Cr、Ni、Mo、N等元素分布均匀,均匀化处理后空冷至室温;
第三,将均匀化处理过的钢锭装入天热气加热炉中,升温至1220℃,保温5小时后快速出炉,采用2500吨油压机将钢锭墩粗至580mm高;
第四,将墩粗后的钢锭采用2500吨油压机将墩粗后的钢锭拔长成外圆为560mm的圆棒,终锻温度大于950℃;
第五,将上步锻造圆棒装入天热气加热炉中,升温至1220℃,快速出炉,采用1800吨径锻机快将圆棒外圆速锻造至Φ310mm,终锻温度大于950℃;
第六,将锻造完毕的圆棒装入箱式电阻炉中,升温至1100℃,保温3小时后,溶解棒料微观组织中的析出相,快速出炉水淬至室温,阻止析出相二次形成;
第七,将固溶处理后的棒料装入箱式电阻炉中,升温至500℃,保温3小时,出炉后采用1800吨径锻机将棒料外圆锻造至Φ285mm,变形强化量为15%;棒料灰料冷至室温;
第八,车棒料外圆见光,按照JB/T 4730-2005标准进行超声波探伤和渗透探伤,棒料心部、表面无裂纹,符合Ⅰ级标准要求;
第九,在棒材两端面取样进行力学、腐蚀、磁导率等性能检测,性能合格后加工成所需规格的无磁钻铤。
本发明实施例无磁钢锭的化学成分如表7所示,其中, D为本发明制造材料,1~5为对比材料(1~4为国内材料,5为进口材料)。
注:1为专利CN 104264071A中材料,2为专利CN 101311290A中材料,3为专利CN101660109A中材料,4为专利CN 102925821A中材料,5为美国Jorgensen公司进口材料。
从表7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磁不锈钢钢具有较高的Mo元素含量和抗点蚀当量值,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N含量重量百分比小于0.65%,控制合理,具有良好的工艺适应性,容易实现批量生产。
本发明实施例无磁钢锻造圆棒的力学性能和磁导率值如表8所示,其中, D为本发明制造材料,1~5为对比材料,1~4为国内材料,5为进口材料。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磁钢锻造圆棒的屈服强度大于1000MPa,抗拉强度大于1000MPa,断后延伸率为27.5%,断面收缩率为70%,室温下V型缺口试样冲击韧性为220J,布氏硬度为370,相对磁导率μr为1.001。本发明无磁钢性能满足API SPEC 7 《旋转式钻杆设备的规范》无磁钻铤的使用要求;材料施加552MPa应力,循环弯曲疲劳强度达到5.3×105次,达到进口材料水平。
注:1为专利CN 104264071A中材料,2为专利CN 101311290A中材料,3为专利CN101660109A中材料,4为专利CN 102925821A中材料,5为美国Jorgensen公司进口材料。
根据ASTM A262《检测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度的标准方法 A法》, 将编号为D的锻造试样置于草酸与高纯水质量比为 10:90的电解液中,在电流密度为 1A/cm2的条件下电解侵蚀 90s,用500倍金相显微镜观察电解后的试样表面形貌为台阶状结构,如图4所示。根据ASTM A262《检测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度的标准方法 E法》,编号为D的锻造试样在铜-硫酸-硫酸铜溶液中煮沸 24小时后,采用直径为试样厚度的压头对试样弯曲180,空白试样直接弯曲180,试样弯曲部位外表面均未产生裂纹,未发生晶间腐蚀现象。可见,本发明无磁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Claims (2)

1.一种具有高钼含量无磁不锈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磁不锈钢由钢锭锻造而成;所述钢锭的元素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C≤0.035%、Si≤0.35%、 S≤0.006% 、P≤0.018%、19%≤Cr≤20%、19%≤Mn≤20%、1.7%≤ Mo≤2.5%、0.03%≤V≤0.08%、0.03%≤Nb≤0.05%、3%≤Ni≤5%、0.6%≤N≤0.65%、O≤0.004%,其余为不可避免的杂质和Fe;锻造所述高钼含量无磁不锈钢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均匀化处理:将钢锭放入电阻炉中加热至1200℃-1250℃进行均匀化退火,使钢锭不同部位的Cr、Ni、Mo、N元素分布均匀,均匀化处理后空冷至室温;均匀化退火的时间选取的原则为:直径为260mm的钢锭均匀化处理时间为20-24小时,钢锭直径每增加100mm,均匀化处理时间增加12-15小时;
2)钢锭热锻开坯成型:将均匀化处理后的钢锭放入加热炉中进行加热,锻造温度范围为:950℃-1220℃;保温4-5小时后快速出加热炉,并在2000吨以上油压机上进行热锻开坯,为了保证产品的性能均匀性,提高使用性能,热锻开坯经过墩粗和拔长,锻造至所需尺寸的坯料,其中,墩粗比R1≥1.8,拔长比R2≥2.2,总锻造比R≥4;然后坯料快速水冷至室温,减少析出相数量;墩粗比R1为墩粗前坯料的高度与墩粗后坯料的高度比值,拔长比R2为拔长前坯料的截面积与拔长后坯料的截面积比值,总锻造R= R1+ R2-1;
3)坯料固溶处理:将步骤2)中锻造成型的坯料在1000℃-1100℃下保温,进行固溶处理,使坯料温度均匀化,并使步骤2)中的析出相充分溶解;固溶处理时间根据坯料的最大厚度进行选择,固溶处理的时间7-8min/10mm;
4)冷变形强化:对固溶处理后的坯料在400℃-500℃的温度下进行冷变形强化,冷变形强化的变形量为10%~18%,其中,变形量为坯料变形前后截面积的差值与坯料原始截面积的比值;
5)将冷变形强化后的坯料冷却至室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钼含量无磁不锈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热锻开坯温度范围为1150℃-1220℃。
CN201510745198.0A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高钼含量无磁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52562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45198.0A CN105256255B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高钼含量无磁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45198.0A CN105256255B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高钼含量无磁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56255A CN105256255A (zh) 2016-01-20
CN105256255B true CN105256255B (zh) 2017-03-29

Family

ID=55096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45198.0A Active CN105256255B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高钼含量无磁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562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56526A (zh) * 2016-11-15 2017-05-31 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高强高耐蚀无磁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07130175A (zh) * 2017-06-23 2017-09-05 上海材料研究所 一种高强度耐腐蚀无磁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19781B (zh) * 2017-07-13 2021-03-19 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蚀搅拌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8315563B (zh) * 2017-12-19 2020-02-14 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超级双相不锈钢的电渣重熔渣系
CN114395737A (zh) * 2022-01-17 2022-04-26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海洋环境用超高强耐蚀无磁钻具用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14959224A (zh) * 2022-06-16 2022-08-30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细化无磁钻铤用钢晶粒的制造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0109A (zh) * 2009-09-26 2010-03-03 河南神龙石油钻具有限公司 新型无磁钻铤用钢及制备方法
CN102199738A (zh) * 2010-03-23 2011-09-28 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 一种低碳节镍型高强高韧耐蚀无磁奥氏体不锈钢
CN103741066A (zh) * 2013-12-25 2014-04-23 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 一种精密电子用无磁硬态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0109A (zh) * 2009-09-26 2010-03-03 河南神龙石油钻具有限公司 新型无磁钻铤用钢及制备方法
CN102199738A (zh) * 2010-03-23 2011-09-28 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 一种低碳节镍型高强高韧耐蚀无磁奥氏体不锈钢
CN103741066A (zh) * 2013-12-25 2014-04-23 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 一种精密电子用无磁硬态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56255A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56255B (zh) 一种高钼含量无磁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07177797B (zh) 油气田用130ksi、135ksi级别耐蚀钻具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04532149B (zh) 一种高强韧、抗硫化氢应力腐蚀钻具用圆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04789866B (zh) 630MPa级调质型低温球罐用高强高韧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0537816C (zh) 抗硫化氢应力腐蚀的石油钢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1935808B (zh) 130ksi钢级低温高韧抗腐蚀的钻杆及其制造方法
CN101787420B (zh) 一种大规格芯棒组织性能控制方法
CN105925883B (zh) 一种高强高韧n80q石油套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1413088B (zh) 耐硫化氢应力腐蚀的石油套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2345077B (zh) 一种具有高强塑积的大膨胀率膨胀管用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89816B (zh) 一种高酸性油气田用镍基耐蚀合金及其油套管的制造方法
CN104195458B (zh) 一种低相对磁导率的不锈钢热轧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86228B (zh) 具有高强高韧和高耐腐蚀性能的低碳马氏体时效不锈钢
CA3024691A1 (en) Seamless steel pip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eamless steel pipe
CN105039863A (zh) 一种油井用马氏体不锈钢无缝管制造方法
CN105452512A (zh) 管线管用无缝钢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4928590B (zh) 一种Mn‑Si‑Cr低碳贝氏体钢、钎杆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6993B (zh) 一种调质态抗hic、ssc宽厚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43705A (zh) 海洋环境R-Lay铺设用抗大应变抗腐蚀无缝管线管的制造方法
CN104109813A (zh) 一种高耐油气田采出水腐蚀的大膨胀率膨胀管用双相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7756A (zh) 一种抗硫化氢应力腐蚀直缝焊接石油套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6756526A (zh) 一种新型高强高耐蚀无磁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CA3049859A1 (en) Steel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teel material
CN107747027A (zh) 高电阻率、高磁导率1Cr12Mo马氏体不锈钢转轴锻件制造方法
CN110408862A (zh) 无缝钢管、制造方法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71000, Binhe Road,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Henan, Luoyang, 32

Patentee after: CSSC Shuangrui (Luoyang) special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471000, Binhe Road,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Henan, Luoyang, 32

Patentee before: LUOYANG SUNRUI SPECIAL EQUI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