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53724A - 身份认证装置以及具有身份认证装置的电梯装置 - Google Patents

身份认证装置以及具有身份认证装置的电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53724A
CN105253724A CN201410336068.7A CN201410336068A CN105253724A CN 105253724 A CN105253724 A CN 105253724A CN 201410336068 A CN201410336068 A CN 201410336068A CN 105253724 A CN105253724 A CN 1052537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user
authentication system
identification authentication
covering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3606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茅根正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3606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53724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537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537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身份认证装置及具有身份认证装置的电梯装置,身份认证装置包括:一个以上的传感器(102);覆盖传感器,使用户难以看到传感器,却不妨碍操作该传感器的遮蔽盖(104);表示传感器位置的标志(106);存储操作传感器的规定操作过程,并可以存储用户操作传感器的实际操作过程的存储部(108);判断用户操作传感器的实际操作过程与规定操作过程是否一致的判断部(110);根据判断部的判断结果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的控制部(110)。所述规定操作过程由用户所操作的传感器的顺序等六种变量中的至少两种变量组合而成。据此,该身份认证装置可以达到看护人员操作简单,痴呆患者及幼儿等操作困难,有效地防止痴呆患者及幼儿等随意通过认证的效果。

Description

身份认证装置以及具有身份认证装置的电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身份认证装置以及具有该身份认证装置的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养老福利院、幼儿园等处为了防止痴呆患者或幼儿等随意乱窜或外出造成事故,经常采取一些限制其活动范围的措施。例如,在出入口处设置身份认证装置,只允许看护人员等出入,而限制痴呆患者或幼儿等出入。再如,在电梯的入口处设置身份认证装置,防止痴呆患者或幼儿等乘电梯乱窜。
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4-313573公开了一种通过输入数字密码来识别乘客、控制电梯召唤按钮的发明。输入数字密码的身份认证装置是一种普遍利用的装置,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是其操作方法容易被痴呆患者或幼儿等记住和模仿,从而突破限制随意乱窜或外出。
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11-322203公开了一种通过指纹来识别乘客、控制电梯召唤系统的发明。但是指纹识别装置具有成本高等缺点。另外,还有众所周知的、利用钥匙或智能卡等来识别身份的方法。但是,使用这种方法需要随时携带钥匙或智能卡等物品,当忘记了携带这些物品,则将造成很大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身份认证装置,该身份认证装置不需要钥匙、智能卡等工具,具有看护人员等操作简单,痴呆患者及幼儿等难以模仿操作等特点,从而达到使用方便、又能有效地防止痴呆患者及幼儿等随意通过认证的效果。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身份认证装置包括:传感器;覆盖所述传感器,使用户难以看到该传感器,却不妨碍操作该传感器的遮蔽盖;表示所述传感器位置的标志;存储操作所述传感器的规定操作过程,并可以存储用户操作所述传感器的实际操作过程的存储部;判断用户操作所述传感器的实际操作过程与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规定操作过程是否一致的判断部;以及根据所述判断部的判断结果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的控制部。所述传感器的数量为一个以上。所述规定操作过程由用户所操作的所述传感器的顺序、同时操作的所述传感器的个数、同时操作的所述传感器的组合、操作的次数、操作的时间、以及操作的间隔时间这六种变量中的至少两种变量组合而成。
本发明的身份认证装置由于具有遮蔽盖,使痴呆患者及幼儿等难以看到和认识到传感器的存在,但是看护人员等却可以通过所设的标志判断出传感器的位置。这首先可以防止痴呆患者及幼儿等随意接近传感器,对其进行操作。另外,为进行身份认证所规定的操作传感器的规定操作过程由操作传感器的顺序、同时操作传感器的个数、同时操作传感器的组合、操作的次数、操作的时间、以及操作的间隔时间这六种变量中的至少两种变量组合而成。由此而成的规定操作过程虽然对于一般成人来讲并不难,但是对于痴呆患者及幼儿等来讲却具有相当的难度。所以,即使操作传感器的过程被痴呆患者及幼儿等看到,也很难被模仿,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痴呆患者及幼儿等随意通过认证。此外,本发明的身份认证装置不需要钥匙、智能卡等工具,减轻了看护人员等的负担,提高了身份认证的自由度。
作为本发明身份认证装置的另一种方案,包括:传感器;覆盖所述传感器,使用户难以看到该传感器,却不妨碍操作该传感器的遮蔽盖;表示所述传感器位置的标志;存储操作所述传感器的规定操作内容,并可以存储用户操作所述传感器的实际操作内容的存储部;判断用户操作所述传感器的实际操作内容与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规定操作内容是否一致的判断部;以及根据所述判断部的判断结果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的控制部。所述传感器是触摸屏。
该方案作为传感器使用了触摸屏,从而可以用文字、记号或图形等作为身份认证所需要的规定操作内容,进一步提高了操作传感器进行身份认证的自由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梯装置,具有上述身份认证装置。所述传感器设置于层站门附近,或者设置于轿厢内,或者分别设置于层站门附近以及轿厢内。所述控制部输出的控制信号是对层站召唤按钮的控制信号,或者是对轿厢内选层按钮的控制信号。
具有上述身份认证装置的电梯装置,只有当乘客通过了认证才能操作该电梯装置,所以可以有效地防止痴呆患者及幼儿等随意乘电梯乱窜。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身份认证装置的第1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例举一种本发明身份认证装置中表示传感器位置的标志。
图3例举另一种本发明身份认证装置中表示传感器位置的标志。
图4例举另一种本发明身份认证装置中表示传感器位置的标志。
图5是说明本发明身份认证装置的一种操作例的示意图。
图6是说明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身份认证以及控制过程的流程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身份认证装置的第2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说明图7所示的实施例的身份认证以及控制过程的流程图。
图9是说明本发明电梯装置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是说明图9所示的实施例的控制过程的流程图。
图11是说明本发明电梯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层站显示器附近部分的放大图。
图13是说明本发明电梯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
102-传感器、104-遮蔽盖、106-标志、108-存储器、110-中央处理器、112-大门、114-大门控制装置、116-门锁、922-层站门、924-电梯控制装置、926-召唤按钮、928-层站显示器、1104-前盖、1128-层站显示器、1300-轿厢、1304-轿内前盖、1322-轿厢门、1326-选层按钮、1328-轿内层站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第1实施例>
图1是说明本发明身份认证装置的第1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是将本发明身份认证装置用于控制门锁的例子。例如,在养老福利院等设施为了防止痴呆患者等随意外出,在设施的出口处设有本发明的身份认证装置来控制门锁。通常,大门处于上锁的状态,只有当用户(如看护人员等)在通过了身份认证装置的认证之后,才可以打开大门外出。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身份认证装置包括:传感器102、遮蔽盖104、标志106、存储器108以及中央处理器110。
传感器102的数量为一个以上,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具有4个传感器102。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器102为光电传感器。例如,使用扩散反射型光电传感器时,当有物体(如用户的手指等)接近该传感器,就会将传感器中的发光器发出的光反射回去,传感器中的收光器接受到该反射光就会输出一个电信号。在本说明书中,将用户通过某些动作使传感器反应并发出相应信号的过程称为“操作传感器”。
遮蔽盖104用于覆盖传感器102,使用户难以看到传感器102,却不妨碍操作传感器102。在本说明书中,所谓“不妨碍操作传感器”不是要求遮蔽盖对传感器完全没有影响,是指即使遮蔽盖对传感器有一定影响,也能保证用户操作传感器达到身份认证的目的。只要不妨碍操作传感器,遮蔽盖104也可以是使用户完全看不到传感器102的遮蔽盖。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4个传感器102被嵌入大门112右侧的墙壁中,其表面覆盖有遮蔽盖104。设置遮蔽盖104的目的是为了使那些需要限制其活动范围的人,例如痴呆患者或幼儿等难以看到和认识到传感器的存在,从而防止这些人随意接近传感器,并对其进行操作。
遮蔽盖104可以在面向用户的部分具有与光电传感器102面向用户的部分的主要颜色相同色系的颜色或者相近似的颜色,且可以透过操作所述光电传感器所需的光。如果光电传感器102面向用户的部分由几种不同颜色的部分组成,所谓“主要颜色”是指面积最大的部分的颜色。“相同色系的颜色”即同色系的颜色,“相近似的颜色”即近似色。例如,遮蔽盖104可以使用具有一定颜色的透光的玻璃或合成树脂材料(如聚丙烯酸类塑料)等制造。但是,具有颜色的遮蔽盖104必须能够透过操作所述光电传感器所需的光,达到不妨碍操作传感器的效果。这个效果可以通过选择具有不同光谱特性曲线的光电传感器,选择光电传感器102的主要颜色,以及选择遮蔽盖104的颜色来达到。
由于遮蔽盖104的颜色与传感器102的主要颜色为同色系的颜色或近似色,人们很难透过遮蔽盖104识别出遮蔽盖104背后的传感器102。但是,遮蔽盖104可以透过操作所述光电传感器所需的光,从而可以保证用户操作传感器102。
另外,遮蔽盖104也可以在面向用户的部分具有反光薄膜,且可以透过操作光电传感器102所需要的光。这种遮蔽盖104,例如,可以通过在透明的玻璃或合成树脂材料(如聚丙烯酸类塑料)上蒸镀半透明的反光薄膜而制得。这种遮蔽盖104如同反光太阳镜的镜片,如果镜片的两侧明暗不同,从暗的一侧可以透过镜片看到明的一侧,但是从明的一侧却很难透过镜片看到暗的一侧。这是因为明处的一部分光线被反光薄膜反射,从明的一侧观看镜片如同面对一面镜子,很难看到镜片后面的东西。本实施例中,传感器102被嵌入墙壁中,处于暗处,所以人们很难透过遮蔽盖104看到传感器102。半透明的反光薄膜可以透过操作光电传感器102所需要的光,从而可以保证用户操作传感器102。
标志106表示传感器102的位置。遮蔽盖104使人们难以看到传感器102,但是对于看护人员等不需要限制其活动范围的人可以通过标志106得知传感器102的位置。图2至图4例举了三种本发明身份认证装置中表示传感器位置的标志。在这些例子中标志106设在遮蔽盖104上,但这不是对标志106位置的限定。只要标志106处于传感器102的附近,便于人们得知传感器102的位置,标志106可以设在任何地方。
图2所示的例子是在4个传感器102的上方分别标有4个点,作为标志106。可以事先告知看护人员等不需要限制其活动范围的人员“传感器102位于标志106的下方”,以便使这些人可以操作传感器102,顺利进行身份认证。这4个点标志可以是很小的点,或者是用不显眼的颜色标出的点。这样可以使人们只有接近标志106时,才能看到这些标志106,从而避免痴呆患者或幼儿等轻易发现标志106和传感器102的位置。
图3所示的例子是用文字作为标志106,例如,使用“HITACHI”作为标志106。看上去这个字符串不过是日立公司的标识或商标,但实际上分别在字母“H”“T”“C”和“I”的下方各设有一个传感器102,并事先通知看护人员等不需要限制其活动范围的人员,使这些人员可以操作传感器102,顺利进行身份认证。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符号或图形作为标志106,例如,在图形的特定位置的下方设置传感器102等。
图4所示的例子是用遮蔽盖104的左侧边缘作为标志106,即没有设置专用标志,而是利用遮蔽盖104的左侧边缘作为参照物。例如,从该左侧边缘(标志106)向右间隔a的位置设有第1个传感器102,然后以等间距b顺序设置第2至第4个传感器102。而传感器102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则设在遮蔽盖104上边缘与下边缘之间的中间位置。当然,间距a和间距b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将传感器102位置的判断方法记载在身份认证装置的使用说明书中,也可以事先通知看护人员等不需要限制其活动范围的人员,使这些人员可以操作传感器102,顺利进行身份认证。
存储器108是存储操作传感器102的规定操作过程,并可以存储用户操作传感器102的实际操作过程的存储部。所述规定操作过程由用户所操作的传感器102的顺序、同时操作的传感器102的个数、同时操作的传感器102的组合、操作的次数、操作的时间、以及操作的间隔时间这六种变量中的至少两种变量组合而成。身份认证装置的管理人员可以设定和修改该规定操作过程,为了提高该身份认证装置可靠性也可以定期更改该规定操作过程。
中央处理器110控制整个身份认证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器110即是判断用户操作传感器102的实际操作过程与存储器108中存储的规定操作过程是否一致的判断部,也是根据该判断结果向大门控制装置114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的控制部。
大门控制装置114是用于控制大门112的门锁116的装置。例如,大门112的门锁116通常处于上锁状态,当有用户操作传感器102,其实际操作过程将作为传感器102的信号传给中央处理器110,中央处理器110将用户的实际操作过程与存储器108中存储的规定操作过程进行比较,判断两者是否一致,如果两者一致,中央处理器110将向大门控制装置114输出开锁信号,接到开锁信号的大门控制装置114将打开门锁116让用户通过。
图5是说明本发明身份认证装置的一种操作例的示意图。假设图5所示的操作过程与规定操作过程一致,该规定操作过程包括3次操作,其中第1次操作同时操作第1传感器和第2传感器两个传感器,第2次操作只操作第2传感器,第3次操作只操作第3传感器。可见这个规定操作过程由“操作次数”、“操作的传感器的顺序”、“同时操作的传感器的个数”以及“同时操作的传感器的组合”等四个变量组合而成。还可以再加上“操作的时间”和“操作的间隔时间”,例如,将第1次操作的操作时间设为2秒,第1次操作与第2次操作之间的间隔时间设为1秒,第2次操作的操作时间设为1秒,第2次操作与第3次操作之间的间隔时间设为2秒,第3次操作的操作时间设为1秒等。这样可以使操作传感器102的过程变得更为复杂,使痴呆患者及幼儿等难以模仿。
在以上的例子中,传感器102的个数为4个。即使在只有一个传感器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将“操作的次数”、“操作的时间”以及“操作的间隔时间”这三种变量进行适当的组合,设定较为复杂的规定操作过程,使痴呆患者及幼儿等难以模仿。例如,设定一个包括3次操作的规定操作过程,第1次操作时间为1秒,间隔时间为2秒,第2次操作时间为2秒,间隔时间为1秒,第3次操作时间为1秒等。
图6是说明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身份认证以及控制过程的流程图。以下,结合图1和图6对本实施例的身份认证过程以及通过身份认证进行控制的过程加以说明。
在步骤S602,用户开始操作传感器102。更准确地说,当用户开始操作传感器102,即由传感器102有信号传向中央处理器110,便进入步骤S602,开始身份认证过程。同时,进入步骤S604,中央处理器110的时钟功能开始计时。
在步骤S606,中央处理器110处理传感器102的信号,基于传感器102的信号得出实际操作传感器102的操作信息,例如,操作了哪些传感器,操作时间为多少等。中央处理器110将这些操作信息记录到(存入)存储器108。
在步骤S608,中央处理器110判断是否超过了操作有效时限。本实施例的身份认证装置对操作传感器的整个操作过程设有一个有效时限,如果在操作有效时限内没能完成规定操作过程,则身份认证流程将进入步骤S618,中央处理器110将发出一个错误信号,然后结束整个流程。错误信号可以采用各种公知的方法通知用户,例如,可以通过在传感器102附近设置扬声器发出蜂鸣音来通知用户,也可以通过在传感器102附近设置信号灯使其闪烁来通知用户。如果还没有超过操作有效时限,身份认证流程将进入步骤S610。
在步骤S610,中央处理器110判断是否完成了规定操作过程的操作次数。如果还没有完成规定操作过程的操作次数,身份认证流程将进入步骤S620,用户可以进行下一个操作,并返回到步骤S606,进入操作循环,直至完成规定操作过程的操作次数。例如,当身份认证装置的规定操作过程由图5所示的3次操作构成时,因为只完成了1次操作,所以身份认证流程将进入步骤S620,用户可以进行第2次操作,并返回到步骤S606,进入操作循环,直至完成规定操作过程的3次操作。当完成了规定操作过程的操作次数,身份认证流程将从S610进入步骤S612。
在步骤S612,中央处理器110从存储器108取出用户操作传感器102的实际操作过程的信息以及规定操作过程的信息,对两者进行比较,判断是否一致。如果两者不一致,身份认证流程将进入步骤S618,中央处理器110将发出一个错误信号,然后结束整个流程。如果两者一致,也就是通过了身份认证,流程将进入步骤S614。
在步骤S614,中央处理器110根据上述判断结果向大门控制装置114输出开锁信号。在步骤S616,接到开锁信号的大门控制装置114将打开门锁116让用户通过,然后结束整个流程。
<第1实施例的变形例>
作为第1实施例的一个变形例,传感器102是温度传感器,遮蔽盖104面向用户的部分可以透过操作温度传感器102所需的热量。而关于身份认证装置的其他部分,与第1实施例中所叙述的内容相同,故不再赘述。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身份认证装置由于具有遮蔽盖104,使痴呆患者及幼儿等难以看到和认识到传感器102的存在,但是看护人员等却可以通过所设的标志106判断出传感器102的位置。这首先可以防止痴呆患者及幼儿等随意接近传感器102,对其进行操作。
另外,为进行身份认证所规定的操作传感器102的规定操作过程由操作传感器的顺序、同时操作传感器的个数、同时操作传感器的组合、操作的次数、操作的时间、以及操作的间隔时间这六种变量中的至少两种变量组合而成。由此而成的规定操作过程虽然对于一般成人来讲并不难,但是对于痴呆患者及幼儿等来讲却具有相当的难度。所以,即使操作传感器的过程被痴呆患者及幼儿等看到,也很难被模仿,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痴呆患者及幼儿等随意通过认证。
此外,本发明的身份认证装置不需要钥匙、智能卡等工具,减轻了看护人员等的负担,提高了身份认证的自由度。
<第2实施例>
图7是说明本发明身份认证装置的第2实施例的示意图。图7只表示了传感器102附近的结构,其他部分与图1相同。本实施例是第1实施例的一个变形。本实施例的身份认证装置也包括:传感器102、遮蔽盖104、标志106、存储器108以及中央处理器110。与第1实施例的主要不同点在于传感器102为触摸屏。因此,在此将图1中的传感器102和标志106换成图7所示的结构,对本实施例加以说明。所述触摸屏可以是电阻式触摸屏、电容感应式触摸屏、红外线式触摸屏或表面声波式触摸屏等。
如图7所示,可以将触摸屏作为传感器102嵌入到大门112右侧的墙壁中,并在其表面覆盖遮蔽盖104。遮蔽盖104是由可以使用户难以看到该触摸屏,却不妨碍操作该触摸屏的薄膜或薄板等构成。4个标志106设在遮蔽盖104上的、与该触摸屏的4个角相对应的位置。用户可以从这4个标志判定出触摸屏的范围。
存储器108是存储操作该触摸屏的规定操作内容,并可以存储用户操作该触摸屏的实际操作内容的存储部。所述规定操作内容是用户操作所述触摸屏可以描绘的文字、记号或图形。
中央处理器110即是判断用户操作触摸屏的实际操作内容与存储器108中存储的规定操作内容是否一致的判断部,也是根据该判断结果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的控制部。
图7所示的其他部分在本实施例中的功能与第1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图8是说明本实施例的身份认证以及控制过程的流程图。以下,结合图1、图7以及图8对本实施例的身份认证过程以及通过身份认证进行控制的过程加以说明。
在步骤S802,用户开始操作传感器102,即操作触摸屏。更准确地说,当用户开始操作触摸屏,即由触摸屏有信号传向中央处理器110,便进入步骤S802,开始身份认证过程。同时,进入步骤S804,中央处理器110的时钟功能开始计时。
在步骤S806,中央处理器110处理触摸屏的信号,基于触摸屏的信号得出实际操作触摸屏的操作信息,例如,中央处理器110基于触摸屏的信号判断用户操作该触摸屏描绘了什么文字、记号或图形,并将这些操作信息记录到(存入)存储器108。例如,如图7所示,用户操作该触摸屏描绘了五角星的图形,这时中央处理器110将把这个五角星图形的信息记录到存储器108。
在步骤S808,中央处理器110判断是否超过了操作有效时限。本实施例的身份认证装置对操作触摸屏的整个操作过程设有一个有效时限,如果在操作有效时限内没能完成规定操作内容,则身份认证流程将进入步骤S816,中央处理器110将发出一个错误信号,然后结束整个流程。错误信号可以采用各种公知的方法通知用户,例如,可以通过在触摸屏附近设置扬声器发出蜂鸣音来通知用户,也可以通过在触摸屏附近设置信号灯使其闪烁来通知用户。如果还没有超过操作有效时限,身份认证流程将进入步骤S810。
在步骤S810,中央处理器110从存储器108取出用户操作触摸屏的实际操作内容的信息以及规定操作内容的信息,对两者进行比较,判断是否一致。如果两者不一致,身份认证流程将进入步骤S816,中央处理器110将发出一个错误信号,然后结束整个流程。如果两者一致,例如,规定操作内容也是五角星图形,用户操作该触摸屏描绘的五角星在内容上与其一致,就可以通过该身份认证,流程将进入步骤S812。
在步骤S812,中央处理器110根据上述判断结果向大门控制装置114输出开锁信号。在步骤S814,接到开锁信号的大门控制装置114将打开门锁116让用户通过,然后结束整个流程。
本实施例的身份认证装置作为传感器使用了触摸屏,从而可以用文字、记号或图形等作为身份认证所需要的规定操作内容,进一步提高了操作传感器进行身份认证的自由度。
以上,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就本发明的身份认证装置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电梯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具有上述身份认证装置。
<第3实施例>
图9是说明本实施例的电梯装置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电梯装置具有第1实施例、第2实施例或其变形例中所述的身份认证装置,即包括:传感器102、遮蔽盖104、标志106、存储器108以及中央处理器110。这些组成部分的特性、功能、效果等与前述的第1实施例、第2实施例及其变形例中所说明的基本相同。故在此只对本实施例与前述内容不同的部分加以说明,而省略对相同内容的说明。
图9只简略地表示了电梯装置的层站门922附近的构成状况。层站门922附近的右侧设有召唤按钮926,供乘客召唤电梯时使用。召唤按钮926的附近设有身份认证装置的传感器102。层站门922的上方设有层站显示器928,显示轿厢所在的楼层。本实施例的中央处理器110及存储器108使用了电梯控制装置924中的中央处理器和存储器,其在身份认证装置中的功能和效果与前述实施例中的说明相同,故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的电梯装置利用身份认证装置控制电梯的召唤按钮926。
图10是说明图9所示的实施例的控制过程的流程图。通常将召唤按钮926设在无效状态,即使乘客按动召唤按钮926电梯也不会有所反应,只有当乘客通过了身份认证装置的认证,召唤按钮926才会变成有效状态。以下,结合图10对本实施例的身份认证过程以及通过身份认证进行控制的过程加以说明。
从步骤S602到步骤S612的认证过程与图6所示的步骤完全相同,故不再赘述。在步骤S612,当中央处理器110判断用户操作传感器102的实际操作过程与规定操作过程一致,流程将进入步骤S1014。
在步骤S1014,中央处理器110根据上述判断结果输出召唤按钮有效信号,电梯控制装置924使召唤按钮926有效。在步骤S1016,乘客按动召唤按钮926召唤电梯,至此整个控制流程结束。
<第3实施例的变形例>
第3实施例的传感器102可以是第2实施例中叙述的触摸屏。这时,图10所示的流程中的步骤S602到S612可以用图8所示的流程的步骤S802到S810来取代。利用触摸屏进行身份认证的过程与第2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另外,本发明的电梯装置也可以将传感器102设置于轿厢内,利用身份认证装置控制轿厢内的选层按钮。例如,通常将选层按钮设在无效状态,即使乘客按动选层按钮电梯也不会有所反应,只有当乘客通过了身份认证装置的认证,中央处理器110才会输出选层按钮有效信号,使选层按钮变成有效状态。在这种变形例中的传感器102也可以是触摸屏。
此外,本发明的电梯装置也可以分别在层站门附近以及轿厢内设置传感器102,利用身份认证装置分别控制电梯的召唤按钮和选层按钮,进行双重认证。对两次认证过程所规定的规定操作过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这种变形例中的传感器102也可以是触摸屏。
具有上述身份认证装置的电梯装置除了具有第1实施例以及第2实施例的发明效果之外,由于只有当乘客通过了认证才能操作该电梯装置,所以可以有效地防止痴呆患者及幼儿等随意乘电梯乱窜。另外,由于不需要设置钥匙孔、智能卡读卡器等,而且传感器102也被遮蔽盖104所遮掩,所以可以把电梯层站门附近的外观设计得简单、大方、干净、利索。
<第4实施例>
图11是说明本实施例的电梯装置的示意图。本实施例是第3实施例的1种变形例。图11中与图9所示的标记相同的组成部分具有第3实施例所述相同的功能和效果。故在此只对本实施例与第3实施例不同的部分加以说明,而省略对相同内容的说明。
本实施例的电梯装置与第3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具有:设置于层站门922侧面的层站显示器1128;以及覆盖层站显示器1128,却不妨碍用户观看层站显示器1128所显示内容的前盖1104。此外,本实施例的电梯装置的特征在于,设置于层站门922附近的传感器102位于层站显示器1128的附近,遮蔽盖104与前盖1104为一体。
图12是图11所示的层站显示器1128附近部分的放大图。左侧为正视图,右侧为右视图。层站显示器1128中所显示的箭头表示轿厢运行的方向,层站显示器1128中所显示的数字表示轿厢所在楼层。传感器102设在层站显示器1128的下方,层站显示器1128的前盖1104同时也覆盖了传感器102,起到遮蔽盖104的作用。这也可以说是,在层站显示器1128的前盖1104的后面增设了传感器102。为了使前盖1104同时满足遮蔽盖104的要求,即达到使用户难以看到传感器102,却不妨碍操作传感器102的效果,前盖1104可以具有第1实施例或第2实施例中所述的遮蔽盖104的特征,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电梯装置也是利用身份认证装置控制电梯的召唤按钮926。其控制过程与第3实施例的电梯装置完全相同,可以利用图10的流程图加以说明,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的传感器102也可以是第2实施例中叙述的触摸屏。
本实施例的电梯装置不仅具有第3实施例的发明效果,由于前盖和遮蔽盖为一体,即可以用层站显示器的前盖同时掩盖传感器,可以使电梯层站门附近的外观变得更加简单、大方、干净、利索。便于层站门附近外观的设计,也便于实现层站门附近的按钮、显示器等布局的标准化。
<第5实施例>
图13是说明本实施例的电梯装置的示意图。本实施例是第4实施例的1种变形例。图13中与图11所示的标记相同的组成部分具有第4实施例所述相同的功能和效果。故在此只对本实施例与第4实施例不同的部分加以说明,而省略对相同内容的说明。
本实施例的电梯装置与第3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传感器102设在轿厢1300内,而且该电梯装置具有:设置于轿厢1300的轿厢门1322侧面的轿内层站显示器1328;以及覆盖轿内层站显示器1328,却不妨碍用户观看轿内层站显示器1328所显示内容的轿内前盖1304。此外,本实施例的电梯装置的特征在于,传感器102位于轿内层站显示器1328的附近,遮蔽盖104与轿内前盖1304为一体。本电梯装置的轿内层站显示器1328也可以设于轿厢侧壁。
轿内层站显示器1328与层站显示器1128一样,其显示的箭头表示轿厢运行的方向,其显示的数字表示轿厢所在楼层。传感器102设在轿内层站显示器1328的下方,轿内前盖1304同时覆盖轿内层站显示器1328和传感器102,起到遮蔽盖104的作用。这也可以说是,在覆盖轿内层站显示器1328的轿内前盖1304的后面增设了传感器102。为了使轿内前盖1304同时满足遮蔽盖104的要求,即达到使用户难以看到传感器102,却不妨碍操作传感器102的效果,轿内前盖1304可以具有第1实施例或第2实施例中所述的遮蔽盖104的特征,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电梯装置利用身份认证装置控制电梯的选层按钮1326。通常将选层按钮1326设在无效状态,即使乘客按动选层按钮1326电梯也不会有所反应,只有当乘客通过了身份认证装置的认证,中央处理器110才会输出选层按钮有效信号,使选层按钮1326变成有效状态。这个控制过程可以将图10所示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1014从“输出召唤按钮有效信号”改为“输出选层按钮有效信号”,将步骤S1016从“召唤电梯”改为“选择前往楼层”来加以说明。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的传感器102也可以是第2实施例中叙述的触摸屏。
本实施例的电梯装置除了具有第1实施例以及第2实施例的发明效果之外,由于只有当乘客通过了认证才能操作该电梯装置,所以可以有效地防止痴呆患者及幼儿等随意乘电梯乱窜。另外,由于不需要设置钥匙孔,智能卡读卡器等,而且传感器102也被轿内前盖1304所遮掩,所以可以把轿厢内的外观设计得简单、大方、干净、利索。便于轿厢内外观的设计,也便于实现轿厢内的按钮、显示器等布局的标准化。
<第4与第5实施例的变形例>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可以同时具有第4实施例和第5实施例的特征,即分别在层站门922附近以及轿厢1300内设置传感器102,并且利用前盖1104同时覆盖层站显示器1128和设于层站门922附近的传感器102,利用轿内前盖1304同时覆盖轿内层站显示器1328和设于轿厢1300内的传感器102,利用身份认证装置分别控制电梯的召唤按钮926和选层按钮1326,进行双重认证。对两次认证过程所规定的规定操作过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这种变形例中的传感器102也可以是触摸屏。这种双重认证可以将防止痴呆患者及幼儿等随意乘电梯乱窜的效果进一步加强。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其还包括各种各样的变形例。例如,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理解,对本发明做了详细的说明,但并不是将本发明限定于具有所有上述组成部分的实施例中。另外,可以将某实施例的部分技术特征置换为其他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还可以将某实施例的部分组成追加到其他的实施例中。另外,对每个实施例的组成的局部,可以用其他技术特征进行追加、置换,或进行删除。

Claims (9)

1.一种具有传感器的身份认证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覆盖所述传感器,使用户难以看到该传感器,却不妨碍操作该传感器的遮蔽盖;表示所述传感器位置的标志;存储操作所述传感器的规定操作过程,并可以存储用户操作所述传感器的实际操作过程的存储部;判断用户操作所述传感器的实际操作过程与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规定操作过程是否一致的判断部;以及根据所述判断部的判断结果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的控制部,
所述传感器的数量为一个以上,
所述规定操作过程由用户所操作的所述传感器的顺序、同时操作的所述传感器的个数、同时操作的所述传感器的组合、操作的次数、操作的时间、以及操作的间隔时间这六种变量中的至少两种变量组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份认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是光电传感器,
所述遮蔽盖面向用户的部分具有与所述光电传感器面向用户的部分的主要颜色相同色系的颜色或者相近似的颜色,且可以透过操作所述光电传感器所需的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份认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是光电传感器,
所述遮蔽盖面向用户的部分具有反光薄膜,且可以透过操作所述光电传感器所需的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份认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是温度传感器,
所述遮蔽盖面向用户的部分可以透过操作所述温度传感器所需的热量。
5.一种具有传感器的身份认证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覆盖所述传感器,使用户难以看到该传感器,却不妨碍操作该传感器的遮蔽盖;表示所述传感器位置的标志;存储操作所述传感器的规定操作内容,并可以存储用户操作所述传感器的实际操作内容的存储部;判断用户操作所述传感器的实际操作内容与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规定操作内容是否一致的判断部;以及根据所述判断部的判断结果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的控制部,
所述传感器是触摸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身份认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操作内容是用户操作所述触摸屏可以描绘的文字、记号或图形。
7.一种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身份认证装置,
所述传感器设置于层站门附近,或者设置于轿厢内,或者分别设置于层站门附近以及轿厢内,
所述控制部输出的控制信号是对层站召唤按钮的控制信号,或者是对轿厢内选层按钮的控制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设置于所述层站门侧面的层站显示器;以及覆盖所述层站显示器,却不妨碍用户观看所述层站显示器所显示内容的前盖,
设置于层站门附近的所述传感器位于所述层站显示器的附近,所述遮蔽盖与所述前盖为一体。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设置于所述轿厢的轿厢门侧面或者设置于轿厢侧壁的轿内层站显示器;以及覆盖所述轿内层站显示器,却不妨碍用户观看所述轿内层站显示器所显示内容的轿内前盖,
设置于轿厢内的所述传感器位于所述轿内层站显示器的附近,所述遮蔽盖与所述轿内前盖为一体。
CN201410336068.7A 2014-07-15 2014-07-15 身份认证装置以及具有身份认证装置的电梯装置 Pending CN1052537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36068.7A CN105253724A (zh) 2014-07-15 2014-07-15 身份认证装置以及具有身份认证装置的电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36068.7A CN105253724A (zh) 2014-07-15 2014-07-15 身份认证装置以及具有身份认证装置的电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53724A true CN105253724A (zh) 2016-01-20

Family

ID=55093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36068.7A Pending CN105253724A (zh) 2014-07-15 2014-07-15 身份认证装置以及具有身份认证装置的电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5372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15400A (zh) * 2020-03-26 2022-11-0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预测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38783Y (zh) * 2000-09-11 2001-07-11 吴颖昊 三键输入保密密码锁
CN201914790U (zh) * 2010-12-31 2011-08-03 黄婷瑜 一种智能电梯控制系统
CN102171624A (zh) * 2009-08-24 2011-08-31 Lgn-Sys株式会社 信息泄露防止设备和信息输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38783Y (zh) * 2000-09-11 2001-07-11 吴颖昊 三键输入保密密码锁
CN102171624A (zh) * 2009-08-24 2011-08-31 Lgn-Sys株式会社 信息泄露防止设备和信息输入装置
CN201914790U (zh) * 2010-12-31 2011-08-03 黄婷瑜 一种智能电梯控制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15400A (zh) * 2020-03-26 2022-11-0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预测系统
CN115315400B (zh) * 2020-03-26 2023-11-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预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13836B (zh) 用于进入系统的滑动及轻击验证
ES2615107T3 (es) Entrada de instrucciones de bloqueo por medio de gestos
CN103930931A (zh) 用于后视镜显示的系统和方法
AU2013307611B2 (en) Inputting lock commands
US20130113603A1 (en) Access control system for a gate or a door
CN105253724A (zh) 身份认证装置以及具有身份认证装置的电梯装置
KR20180074434A (ko) 홍채인식을 이용한 감성도어락 제어방법
KR20140141847A (ko) 도어락, 이를 포함하는 출입문 및 출입문 개폐 방법
US11783655B1 (en)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for security sensor bypass
Ohal et al. Smart gate
US11132854B2 (en) Inconspicuous access control device
US20160098136A1 (en) Keyless entry system
DK3220617T3 (en) DOOR COMMUNICATION SYSTEM, OUTDOOR APPLIANCE FOR A DOO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PROCEDURE FOR OPERATING A DOOR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877978B1 (ko) 터치스크린을 구비한 도어락 및 이러한 도어락이 설치된 유리문
JP6150739B2 (ja) 認証システム、認証受付装置及び認証方法
TWM528352U (zh) 具動態鍵盤的電子鎖及其系統
US10338535B2 (en) Method for unlocking a function using a timepiece
KR20170099111A (ko) 3d번호 입력방식을 적용한 비밀번호 입력방법 및 장치
CN216792927U (zh) 指纹识别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10955969B2 (en) Access control system and light guide assembly thereof
ES2826564T3 (es) Control para iluminación de edificios y otras instalaciones técnicas domésticas
CN117238062A (zh) 一种门内快速解锁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WO2010130857A1 (es) Sistema de control de accesos y presencia por lectura biometrica de partes de la mano con control por bluetooth
KR20140089773A (ko) 회전 인증부를 구비한 디지털 도어락 및 디지털 도어락 출입인증방법
KR101565089B1 (ko) Led를 이용한 비밀번호 입력시스템 및 이를 구비한 이동통신단말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