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48130A - 一种金线莲的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线莲的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48130A CN105248130A CN201510773357.8A CN201510773357A CN105248130A CN 105248130 A CN105248130 A CN 105248130A CN 201510773357 A CN201510773357 A CN 201510773357A CN 105248130 A CN105248130 A CN 10524813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bud
- roxburgh anoectochilus
- anoectochilus terminal
- cultivation
- cultivation meth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3/0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consolidating soil around pla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21/00—Methods of fertilising,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21/005—Following a specific plan, e.g. patter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线莲的栽培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充分利用自然优势、与自然环境结合、原料来源丰富且经济、采用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相结合的金线莲的栽培方法,包括环境选择、栽培流程、生产种植管理工序,所述种植环境选择光照强度在4000~2500Lux,环境相对湿度保持在65%以上,日均温在15~25℃;所述生产种植管理工序包括种植场所准备工作、种植区域准备、移栽管理,所述移栽管理栽培基质的选择、种植区的准备、水控、温控、施肥及病虫害的防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线莲的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线莲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金线莲为兰科植物花叶开唇兰Anoectochilusroxburghii(Wall)Lindl,别名金线兰、金丝草,素有“药王”、“金草”、“神药”、“乌人参”等美称,《福建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2年版》记载,金线莲有清热凉血,祛风利湿,解毒。主治肺热咳嗽,咯血,尿血,小儿急惊风,黄疸,水肿,淋证,消渴,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现代用于肝炎,肾炎,膀胱炎,糖尿病,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病。金线莲为闽台特色中草药,民间素有“药王”之称。
有关金线莲人工栽培技术已有一批科研成果。CN103340068A公布了一种金线莲林下栽培基质及栽培方法,它选择自然遮荫度60-90%、光照强度2000~5000lux的森林环境下作为金线莲的栽培场所;在栽培基质上划浅穴,将金线莲苗的根部插入浅穴中后盖住根部,浇定根水;调节空气湿度75~90%,温度15~30℃;栽培基质主要由8~23份木屑粉碎物、8~25份分化的黄壤土及65~80份森林下腐殖土混合而成;栽种后当栽培基质表面变白时喷雾浇水,每次喷雾浇水至栽培基质被浇透为止。实施该技术,没有涉及栽培场所中最具利用价值的土壤、自然调节温度、湿度等自然资源;栽培基质采用木屑和黄土为原料,长期使用易招白蚁侵害,对金线莲生长产生影响,对林区造成伤害;大面积栽培,多种材料配合较难准确把握,基质不能反复使用,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经营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以上内容,本发明提供一种充分利用自然优势、与自然环境结合、原料来源丰富且经济、采用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相结合的金线莲的栽培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金线莲的栽培方法,包括环境选择、栽培流程、生产种植管理工序,所述种植环境选择光照强度在4000~2500Lux,环境相对湿度保持在65%以上,日均温在15~25℃。所述生产种植管理工序包括种植场所准备工作、种植区域准备、移栽管理,所述移栽管理栽培基质的选择、种植区的准备、水控、温控、施肥及病虫害的防治。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栽培基质在5~11月的炎热天气为泥炭土68~72wt%、28~32wt%。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栽培基质在低温天气为泥炭土60wt%、腐殖质土35wt%、细砂5%。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种植区的准备包括以下步骤:采用经30~35℃的温开水稀释成350倍浓度的高锰酸钾对种植区环境进行消毒,采用阿维菌素乳剂和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果树枝干叶片喷雾消毒,林下土壤翻耕采用生石灰撒施翻耕消毒。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水控采用人工水管浇灌,基质的相对湿度保持在50%以上。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温控采用活动式开闭黑纱网,环境温度控制在15~30℃。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温控,在夏季高温季节,在林下离地3m高处安装喷雾降温系统或落地扇喷雾降温。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施肥分六阶段进行,第一阶段:1~7天喷施农用化肥型复合氨基酸;第二阶段:8~15天喷施甘氨酸、亮氨酸各3g;第三阶段16~30天喷农用花飞行复合氨基酸;第四阶段:31~61天施生物肥,畦面浇灌10天一次,施肥后立即清水浇灌,不让废水水珠残留在叶片上以免伤叶,每天补水一次保持突然湿润;第五阶段:62~93天,喷施叶面肥,每隔7天喷雾一次,畦面用生物氨基酸液体肥浇灌一次;第六阶段:94~120天喷施含硫酸亚铁的农用化肥型复合氨基酸,所述农用化肥型复合氨基酸每克含0.1g的硫酸亚铁。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生物肥为含钾的腐殖酸,所述含钾量为3g/100ml。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为:采用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结合,所述生物防治方法为:利用生物种群之间的危害关系进行防治及利用微生物进行防治;所述物理防治方法为利用诱虫灯、黑光灯、黄色板、隔离纱网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结合防治虫源进入种植区。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金线莲栽培方法,包括环境选择、栽培流程、生产种植管理工序,所述种植环境选择光照强度在4000~2500Lux,环境相对湿度保持在65%以上,日均温在15~25℃,种植环境在阔叶林的自然中,即可实现上述要求,悬在阔叶林中,林下的气候阴凉湿润;所述栽培基质在5~11月的炎热天气为泥炭土68~72wt%、28~32wt%,在低温天气为泥炭土60wt%、腐殖质土35wt%、细砂5%,基质原料来源丰富且经济,并且不会引发白蚁侵害;所述种植区的准备包括以下步骤:采用经30~35℃的温开水稀释成350倍浓度的高锰酸钾对种植区环境进行消毒,采用阿维菌素乳剂和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果树枝干叶片喷雾消毒,林下土壤翻耕采用生石灰撒施翻耕消毒,对种植区进行消毒,可防止种植过程中病虫的产生;所述水控采用人工水管浇灌,实现金线莲的适当的土壤湿度;营养土的相对湿度保持在50%以上,同时对种植苗进行检查,根据天气、叶面、根部等情况酌情喷水,防止茎腐病;进一步的,所述施肥分六阶段进行,第一阶段:1~7天喷施农用化肥型复合氨基酸;第二阶段:8~15天喷施甘氨酸、亮氨酸各3g;第三阶段16~30天喷农用花飞行复合氨基酸;第四阶段:31~61天施生物肥,畦面浇灌10天一次,施肥后立即清水浇灌,不让废水水珠残留在叶片上以免伤叶,每天补水一次保持突然湿润;第五阶段:62~93天,喷施叶面肥,每隔7天喷雾一次,畦面用生物氨基酸液体肥浇灌一次;第六阶段:94~120天喷施含硫酸亚铁的农用化肥型复合氨基酸,所述农用化肥型复合氨基酸每克含0.1g的硫酸亚铁。施肥分阶段进行,根据金线莲不同的生产阶段的需求施加不同的肥料,可保证金线莲生长过程中各个时期的营养需求,加快其生长,且积累较多的营养。进一步的,所述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为:采用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结合,所述生物防治方法为:利用生物种群之间的危害关系进行防治及利用微生物进行防治;所述物理防治方法为利用诱虫灯、黑光灯、黄色板、隔离纱网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结合防治虫源进入种植区。利用生物与物理防治相结合,而不是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可避免化学农药的残留,提高金线莲的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所采用的试剂和产品也均为可商业获得的。所用试剂的来源、商品名以及有必要列出其组成成分者,均在首次出现时标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为:
一种金线莲的准备方法,包括种植的环境选择、栽培流程、生产种植管理工序,所述种植的环境要求为:
a、光照强度:选择树林为阔叶林,郁闭度较好的地块(透光度在4000-2500Lux),林下散射光较好的地块;林下气候环境让人感觉阴凉湿润,相对湿度经常保持在65%以上。
b、土壤:选择无污染(无重金属残留、无板结地块),林下原土种植前要松土改良,松土厚度20公分,并经过生石灰消毒,再经过地下害虫前期清除工作;种植的基质选择市面上常用作育苗用的草炭土、泥炭土、蛭石、椰子粕,基质在种植前经过灭菌消毒(用高锰酸钾均匀浇湿,盖膜三天),种植基质湿度在60%以上。
c、气候:春季种植在清明前十天开始至端午节期间种植较适宜;秋季种植在处暑后开始至霜降前较适宜。
d、水质:选择无污染的二类水或天然井水。
所述栽培流程为:
选择平整的场地、松土、环境消毒、准备种植材料(种植苗、炭土、灌溉设施、防护措施等)、种植区域准备(整地整畦、排水沟、拱棚搭建、铺土土壤消毒)、洗苗种植、后期管理(水分管理、营养管理、病残苗及黄叶清理、除杂草落叶、盖膜掀膜、病虫害预防、安全防范)、采收、储藏运输管理。
所述生产种植管理包括以下工序:
(1)种植场所准备工作:对树林比较矮影响操作的树枝进行修剪,除杂草,林木及环境消毒(预防环境中虫害和病菌);然后对种植的地块进行松土、平整,松土至少20cm深并用生石灰全园消毒改良;对光照强度较高的地块进行遮阴措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遮光率80%的遮阳网)。
种植区域准备:
1)整地整畦:根据林下台阶进行整畦,将畦面整成1m宽、0.2m、4m长的畦槽(槽深、畦缘5-10cm宽),排水沟宽40-50cm,主排水沟宽60cm深30cm;
2)拱棚搭建:采用2.2m长、2cm宽、正常竹片厚的竹片作为拱架,拱架的间距为80cm,竹片入土15-20cm深,拱顶再用合适的竹片连接防止拱架倒伏;覆盖膜采用2m宽*70%的遮阳网或2m宽的薄膜;
3)铺土及土壤消毒:铺培植土(新制不不超过3天的草炭土)5-10cm厚,并经过高锰酸钾消毒;控制土壤含水率为50%~55%(即手抓一把土握紧,再松开即可松散)。
所述金线莲移栽管理为:
移栽是金线莲产业化生产的关键过程,种植前挑除感染病菌或生长状况不理想的植株,以提高金线莲规模化种植的产量及质量的一个筛选过程,金线莲移栽过程要注意以下技术要点:
栽培技术:
金线莲由组培到林下规模化种植及其不同季节的栽培一直是项技术难题,本实施例是通过以下技术要点突破:分等级移栽:4-6cm苗、6-8cm苗、8-10cm苗、10cm以上苗,栽培技术主要内容:
Ⅰ栽培基质:泥炭土70%,腐殖质土30%;
Ⅱ种植区准备:种植区环境消毒,使用高锰酸钾(用30℃左右的温开水稀释成350倍浓度,2h内使用)消毒,种植区用阿维菌素乳剂(用水稀释成1200倍浓度)和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用水稀释成700倍)进行果树枝干叶片喷雾消毒,林下土壤翻耕用生石灰撒施翻耕消毒;
Ⅲ水控:使用人工水管浇灌,实现金线莲的适当的土壤湿度;营养土的相对湿度保持在50%以上,同时对种植苗进行检查,根据天气、叶面、根部等情况酌情喷水,不宜过湿,防止茎腐病;
Ⅳ温控:活动式开闭黑纱网以保证阴凉,环境的温度范围保持在15℃~30℃,保持湿度范围60%~80%;
Ⅴ施肥:使用有机生物肥,针对不同生长期施用不同的叶肥和肥料的类别和分量;金线莲不同时期的施肥的控制关系到金线莲的生长快慢及生产质量,金线莲的施肥的技术要点主要有:
第一阶段:1-7天喷施农用化肥型复合安基酸(河南兴源化工产品有限公司,含量大于70%,)用水稀释至700倍;
第二阶段:8-15天喷施甘氨酸、丙氨酸、亮氨酸各3g用水稀释至700倍;
第三阶段:16-30天喷农用化肥型复合安基酸(同第一阶段),用水稀释至500倍;
第四阶段:31-61天用生物肥(100ml腐殖酸含3g钾)用水稀释至200倍,畦面浇灌10天一次,施肥后立即清水浇灌,不让肥水水珠残留叶片以免伤叶,每天补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即可,以促进根部吸收。
第五阶段:62-93天,喷施高乐叶面肥(美国国家化学肥料公司)1:600每隔7天喷雾一次,畦面用生物氨基酸液体肥浇灌一次。;
第六阶段:94-120天喷施叶面肥(1g农用化肥型复合安基酸含0.1g硫酸亚铁)用水稀释至500倍。
Ⅵ金线莲主要病虫害防治办法:采用生物防治措施与物理防治措施结合进行,生物防治措施:利用瓢虫来防治蚜虫、赤眼蜂来防治害虫;物理防治措施:利用诱虫剂,黑光灯,黄色板与隔离纱网防止虫源进入种植区。
其中,本发明中,种植的环境要求:选择在日平均温度15-25℃的季节种植:日最高温度在20-28℃种植较适宜。春季种植在清明前十天开始至端午节期间种植较适宜;秋季种植在处暑后开始至霜降前较适宜。在铺土及土壤消毒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富吉宝”优满翠(含0.3%苦参碱)喷雾搅拌均匀进行消毒24小时后再种植。温控:在夏季高温季节,在林下离地3m高处安装喷雾降温系统或落地风扇喷雾降温。
金线莲不同时期的施肥的控制关系到金线莲的生长快慢及生产质量,经本发明方法的栽培方法所种植6-8月的金线莲,其单株高度可达15±3cm,单株叶瓣数为5瓣或以上,单株净重为2±0.4g,总黄酮醇苷(以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计)含量为0.16±0.3%。
而且金线莲属于中草药,所以在金线莲的种植生产管理中坚持设备完善和有效的将病虫害的源头隔离在种植区域外,生产中主要采用环境消毒预防、病苗整理拔除等操作措施;遇到大面积发病情况下,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积极鼓励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措施,坚决反对进行大面积化学农药防治。生物防治主要利用生物种群之间的危害关系进行防治如利用瓢虫来防治蚜虫、赤眼蜂来防治害虫等;还有利用微生物进行防治如奥绿一号,苏云金杆菌等;植物源农药,如茶碱液、苦楝浓缩液等。物理防治措施:利用诱虫剂,黑光灯,黄色板等;利用隔离纱网防止虫源进入种植区,采用以上措施均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经试验发现,光照强度持续在4000Lux以上会照成金线莲植株不同程度矮化,4500Lux以上为10%,5000Lux以上为23%。光照低于2500Lux会照成金线莲植株生长缓慢。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Claims (10)
1.一种金线莲的栽培方法,包括环境选择、栽培流程、生产种植管理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环境应选择光照强度在4000~2500Lux,环境相对湿度保持在65%以上,日平均温度在15~25℃;所述生产种植管理工序包括种植场所准备工作、种植区域准备、移栽管理,所述移栽管理栽培基质的选择、种植区的准备、水控、温控、施肥及病虫害的防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线莲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基质在5~11月的炎热天气为泥炭土68~72wt%、28~32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线莲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基质在低温天气为泥炭土60wt%、腐殖质土35wt%、细砂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金线莲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区的准备包括以下步骤:采用经30~35℃的温开水稀释成350倍浓度的高锰酸钾对种植区环境进行消毒,采用阿维菌素乳剂和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果树枝干叶片喷雾消毒,林下土壤翻耕采用生石灰撒施翻耕消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线莲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控采用人工水管浇灌,基质的相对湿度保持在50%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线莲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采用活动式开闭黑纱网,环境温度控制在15~3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线莲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在夏季高温季节,在林下离地3米高处安装喷雾降温系统或落地扇喷雾降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线莲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分六阶段进行,第一阶段:1~7天喷施农用化肥型复合氨基酸;第二阶段:8~15天喷施甘氨酸、亮氨酸各3g;第三阶段16~30天喷农用花飞行复合氨基酸;第四阶段:31~61天施生物肥,畦面浇灌10天一次,施肥后立即清水浇灌,不让废水水珠残留在叶片上以免伤叶,每天补水一次保持突然湿润;第五阶段:62~93天,喷施叶面肥,每隔7天喷雾一次,畦面用生物氨基酸液体肥浇灌一次;第六阶段:94~120天喷施含硫酸亚铁的农用化肥型复合氨基酸,所述农用化肥型复合氨基酸每克含0.1g的硫酸亚铁。
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金线莲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肥为含钾的腐殖酸,所述含钾量为3g/100ml。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金线莲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为:采用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结合,所述生物防治方法为:利用生物种群之间的危害关系进行防治及利用微生物进行防治;所述物理防治方法为利用诱虫灯、黑光灯、黄色板、隔离纱网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结合防治虫源进入种植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73357.8A CN105248130A (zh) | 2015-11-13 | 2015-11-13 | 一种金线莲的栽培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73357.8A CN105248130A (zh) | 2015-11-13 | 2015-11-13 | 一种金线莲的栽培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48130A true CN105248130A (zh) | 2016-01-20 |
Family
ID=55088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773357.8A Pending CN105248130A (zh) | 2015-11-13 | 2015-11-13 | 一种金线莲的栽培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248130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30884A (zh) * | 2016-03-29 | 2016-08-10 | 福建农林大学 | 一种仿生态水面栽培金线莲的方法 |
CN109769678A (zh) * | 2019-03-28 | 2019-05-21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蔗麻研究中心) | 一种金线莲盆栽种植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23412A (zh) * | 2012-09-17 | 2012-12-19 | 地缘(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金线莲无公害种植方法 |
CN103340068A (zh) * | 2013-06-06 | 2013-10-09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 金线莲林下栽培基质及栽培方法 |
CN104186175A (zh) * | 2014-09-03 | 2014-12-10 | 浙江农林大学 | 一种金线莲林下种植方法 |
CN104686311A (zh) * | 2015-03-23 | 2015-06-10 | 广东虎形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金线莲幼苗移栽栽培基质 |
CN105028157A (zh) * | 2015-08-13 | 2015-11-11 | 江苏碧云天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金线莲的培养土 |
-
2015
- 2015-11-13 CN CN201510773357.8A patent/CN10524813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23412A (zh) * | 2012-09-17 | 2012-12-19 | 地缘(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金线莲无公害种植方法 |
CN103340068A (zh) * | 2013-06-06 | 2013-10-09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 金线莲林下栽培基质及栽培方法 |
CN104186175A (zh) * | 2014-09-03 | 2014-12-10 | 浙江农林大学 | 一种金线莲林下种植方法 |
CN104686311A (zh) * | 2015-03-23 | 2015-06-10 | 广东虎形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金线莲幼苗移栽栽培基质 |
CN105028157A (zh) * | 2015-08-13 | 2015-11-11 | 江苏碧云天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金线莲的培养土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徐榕青: "《福建道地药材现代研究》", 31 October 2014 * |
陈汉宗: "南靖县金线莲林下种植技术", 《福建农业》 *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30884A (zh) * | 2016-03-29 | 2016-08-10 | 福建农林大学 | 一种仿生态水面栽培金线莲的方法 |
CN105830884B (zh) * | 2016-03-29 | 2018-07-27 | 福建农林大学 | 一种仿生态水面栽培金线莲的方法 |
CN109769678A (zh) * | 2019-03-28 | 2019-05-21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蔗麻研究中心) | 一种金线莲盆栽种植方法 |
CN109769678B (zh) * | 2019-03-28 | 2024-02-13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蔗麻研究中心) | 一种金线莲盆栽种植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83450B (zh) | 一种金花茶芽苗砧嫁接的繁殖方法 | |
CN103875498B (zh) | 一种垂丝海棠的栽培方法 | |
CN103918536A (zh) | 铁皮石斛的种植方法 | |
CN103609321A (zh) | 一种仿野生种植石斛的方法 | |
CN103238489A (zh) | 一种盆栽建兰炭疽病的综合防控方法 | |
CN109220465A (zh) | 一种花椒树的栽培及修剪方法 | |
CN105993870A (zh) | 一种有机番茄的无土种植方法 | |
CN102823471A (zh) | 一种黄果柑种植管理方法 | |
CN105746323A (zh) | 一种有机西葫芦的无土栽培方法 | |
CN107853051A (zh) | 一种高山茶树的种植方法 | |
CN104620828A (zh) | 一种野生南酸枣变人工栽培成园林绿化树种的方法 | |
CN109924074A (zh) | 一种提高南方葡萄产期调控成花质量的方法 | |
CN102960226A (zh) | 一种铁皮石斛组培苗驯化方法 | |
CN104813838A (zh) | 一种延长樱花花期的栽培方法 | |
CN105918089A (zh) | 一种有机草莓的无土种植方法 | |
CN100515174C (zh) | 一种阳台盆栽枇杷的种植方法 | |
CN105981540A (zh) | Kf156中南128杂交人参的速成栽培方法 | |
CN104756690B (zh) | 免农药免化肥纯生态重楼高产种植方法 | |
CN106489494A (zh) | 一种三叶木通仿野生栽培中后续管理的方法 | |
CN110140575A (zh) | 一种石榴矮化丛栽或石榴简易设施栽培方法 | |
CN102792831B (zh) | 红豆杉高效快繁技术 | |
CN103960030A (zh) | 一种仿野生种植金线莲的方法 | |
CN109757274A (zh) | 罗汉果组培苗高产高效移栽方法 | |
CN111727753B (zh) | 一种金花茶快速育苗与栽培的方法 | |
CN111357574A (zh) | 箭叶淫羊藿的高产种植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