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45582B - 数据中心的监控方法和监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中心的监控方法和监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45582B
CN105245582B CN201510600646.8A CN201510600646A CN105245582B CN 105245582 B CN105245582 B CN 105245582B CN 201510600646 A CN201510600646 A CN 201510600646A CN 105245582 B CN105245582 B CN 1052455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onitoring
checked
device type
device attrib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0064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45582A (zh
Inventor
颜小云
李孝众
张炳华
王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0064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455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455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455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455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455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95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the faulty arrangement being the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5Conversion or adaptation of application format or content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中心的监控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为数据中心中的每种设备类型建立对应的数据模型;接收所述数据中心上传的监控数据,所述监控数据是所述数据中心中设备的信号数据;确定所述监控数据的来源设备的设备类型,并根据所述设备类型选择数据模型;使用所选择的数据模型将所述监控数据转换为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数据;上传所述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数据至监控平台。该实施方式统一了监控平台所获取数据的格式,提高了利用监控平台获取监控数据的效率。

Description

数据中心的监控方法和监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数据中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据中心的监控方法和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数据中心监控系统是现代数据中心必不可少的监控管理信息化工具,能够有效提高数据中心的运维效率并降低运维成本。如今,很多业务的发展需要建设多个数据中心来支持。当一个企业有多个数据中心时,往往需要把多个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监控数据纳入企业的统一监控中心,以便进行统一管理和业务分析。
现有的技术通常是直接获取各个监控厂家上送的数据并直接对该数据进行管理。然而,还需要进一步规范数据中心的数据格式,以提高数据管理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数据中心的监控方法和装置,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的监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为数据中心中的每种设备类型建立对应的数据模型,所述数据模型描述了设备属性编码和设备属性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且在所述数据模型中具有与设备属性唯一对应的设备属性名称;接收所述数据中心上传的监控数据,所述监控数据是所述数据中心中设备的信号数据;确定所述监控数据的来源设备的设备类型,并根据所述设备类型选择数据模型;使用所选择的数据模型将所述监控数据转换为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数据;上传所述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数据至监控平台。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的监控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数据模型建立单元,配置用于为数据中心中的每种设备类型建立对应的数据模型,所述数据模型描述了设备属性编码和设备属性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且在所述数据模型中具有与设备属性唯一对应的设备属性名称;数据接收单元,配置用于接收所述数据中心上传的监控数据,所述监控数据是所述数据中心中设备的信号数据;数据模型选择单元,配置用于确定所述监控数据的来源设备的设备类型,并根据所述设备类型选择数据模型;数据格式转换单元,配置用于使用所选择的数据模型将所述监控数据转换为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数据;上传单元,配置用于上传所述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数据至监控平台。
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中心的监控方法和装置,通过数据模型对从数据中心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增强了监控平台所获取数据的规范性,从而提高了通过监控平台获取监控数据的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申请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架构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数据中心的监控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数据中心的监控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数据中心的监控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数据中心的监控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申请的数据中心的监控方法或装置的实施例的示例性系统架构100。
如图1所示,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数据中心101、102、103,网络104、106,服务器105,打印机设备107、终端设备108、109。网络104用以在数据中心101、102、103和服务器1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06用以在打印机设备107、终端设备108、109和服务器1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04、106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数据中心101、102、103通过网络104与服务器105交互,可以上传数据中心中各个设备的信号数据。数据中心101、102、103上可以安装有各种基础设施监控系统,以获取数据中心中各设备的信号数据。
服务器105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例如对数据中心101、102、103上传的数据进行处理,向终端设备提供数据管理界面提供对数据的统一监控和管理功能。服务器可以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还可将处理结果(例如设备状态报表)输出到用户端或打印机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中心的监控方法一般由服务器105执行。对应的,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中心的监控装置一般也设置在服务器105中。
应该理解,图1中的数据中心、网络、服务器、终端设备和打印机设备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
继续参考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数据中心的监控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200。所述的数据中心的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为数据中心中的每种设备类型建立对应的数据模型。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中心的监控方法运行于其上的电子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服务器)中可以预先为数据中心中每种设备建立对应的数据模型。数据中心是全球协作的特定设备网络,用来在互联网基础设施上传递、加速、展示、计算、存储数据信息。上述数据中心可以是一个数据中心,也可以是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多个数据中心。当数据中心是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多个数据中心时,不同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监控系统可以是由相同的厂家承建,也可以是由不同的厂家承建。设备类型是数据中心各个设备所属的设备类型,设备类型包括但不限于配电设备、空调设备、空气传感器设备、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不间断电源)设备、蓄电池设备。本实施例中的数据模型定义了描述数据对象的统一和标准的格式,该数据模型可用于将原有数据转换成与其描述的格式相一致的数据。为每种设备类型建立对应的数据模型,即设备类型相同的所有设备共享同一个数据模型,不同设备类型对应的数据模型可以是不同的。例如,所有的空调类型设备对应于一种数据模型,所有的UPS设备对应另一种的数据模型。设备类型与数据模型的对应关系可以通过键值对(Key-Value)来反映。例如,键值对中,键可用于存储设备类型的标识符,值可用于存储该设备类型对应的数据模型编号。其中,数据模型编号用于区分不同设备类型对应的数据模型。例如,可在数据模型中设置一个ID(identifier,标识符)作为数据模型编号,从而实现对不同设备类型所对应数据模型的区分。例如,数据模型中可将空调设备的数据模型编号为01,发电机设备的数据模型编号为02。这样,就可通过编号01来选择空调设备对应的数据模型,而使用编号02去选择空调设备对应的数据模型。
步骤202,接收上述数据中心上传的监控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方式或者无线连接方式接收监控数据。对应的,该监控数据也可以是由数据中心通过有线连接方式或者无线连接方式上传的。该监控数据可以是数据中心中设备的信号数据。该监控数据可以是由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监控系统对数据中心中的设备进行监测所获得的数据。该监控数据可以包括设备的设备类型、设备在数据中心中的内部编号、该数据对应的设备属性以及该设备属性的属性值等方面的信息。其中,内部编号用于区分设备在某一数据中心内部的编号。该内部编号可以连续编号,也可以是不连续的内部编号。对数据中心监控时,需要将一项数据定位到具体的设备。通过设备类型和内部编号可实现具体设备的定位。设备属性是设备的描述性质或特征。以UPS设备为例,其属性可以包括旁路状态、输出电压、输入电压、带载率等。设备属性的属性值是定义属性的特定的特征或参数。本实施例中,属性值可以是某一设备属性对应的具体值。例如,UPS设备中输出电压的具体值(例如,220V)即为属性值。
步骤203,确定上述监控数据的来源设备的设备类型,并根据上述设备类型选择数据模型。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在获取到监控数据后,可根据监控数据确定来源设备的设备类型。在确定设备类型后,即可根据该设备类型选择对应的数据模型。例如,可根据上文所述的键值对来获取设备类型对应的数据模型编号,并根据数据模型编号获取相应的数据模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上述根据设备类型选择数据模型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实现。
步骤204,使用所选择的数据模型将所述监控数据转换为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选择了数据模型后,将上述数据通过该数据模型进行映射。由于每种设备类型对应唯一的数据模型,而数据模型又事先规范了统一的数据格式,因此通过映射之后,数据将具有统一数据格式。数据转换过程可能涉及到数据的抽取、变换等过程。
步骤205,上传该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数据至监控平台。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设备在通过数据模型将接收的数据转换成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数据后,将该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数据继续上传至监控平台。监控平台是基于网络的全数字化的信息传输和管理系统。监控平台中可以通过数据库类应用对数据进行管理。监控平台还可以用于展示和输出数据。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上述数据模型的数据项包含设备类型编号、数据中心编号、设备编号、设备属性编码,在上述数据模型中具有与设备属性唯一对应的设备属性编码。
其中,设备类型编号用于表示数据模型所对应的设备类型,该编号可以与上述数据模型编号相同,也可以与上述数据模型编号不同。
数据中心编号可以用于确定监控数据的来源设备所处的数据中心。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对多个数据中心的数据进行监控时,经过数据模型进行格式转换的数据,可通过其数据中心编号来区分数据来源设备所处的具体数据中心。
设备编号可以用于确定具体的设备。该设备编号可以与设备在数据中心的内部编号相同,也可以另行编号。
设备属性编码可以是用于表示设备属性的标识符。对于一个设备类型而言,该类型设备的每项设备属性在其对应的数据模型中都具有唯一的设备属性编码。即,相同的设备属性对应的设备属性编码必然是相同的,不同的设备属性对应的设备属性编码必然不相同。当监控数据来源于多个数据中心时,不同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监控系统可能由不同的厂家承建,而不同厂家承建的监控系统在数据格式和软件功能上的不同很容易造成不同数据中心上传的数据对于同一项设备属性采用不同的设备属性编码,这使得通过监控平台获取数据时难以通过一个属性编码就能获取到不同数据中心某一设备属性的全部数据。本实施例的这种实现方式将同一设备类型的每种设备属性对应到唯一的设备属性编码,即可使得来源不同数据中心的同类型设备的同一设备属性具有唯一的设备属性编码。例如,对于UPS设备而言,旁路状态、输出电压、输入电压、带载率均为其设备属性。对于任何数据中心的UPS设备而言,其每种设备属性都在数据模型中具有唯一对应的设备属性编码。例如,旁路状态对应全局唯一的编码12345,输出电压对应全局唯一的编码12346,输入电压对应全局唯一的编码12347,带载率对应唯一的编码12348。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监控数据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实时状态数据、告警数据。对于数据中心中设备的数据而言,可能包括两方面的数据,即实时状态数据和告警数据。实时状态数据用于表征设备实时状态,比如服务器当前的功率、空调当前的温度等等。告警数据则用于表征设备处于异常状态的数据,比如监控系统报告温度过高或者电压过高等等。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接收各个数据中心上传的监控数据包括通过北向接口接收上述监控数据,将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数据上传至监控平台包括通过统一北向接口进行上传。北向接口(Northbound Interface)是为厂家或运营商进行接入和管理网络的接口,即向上提供的接口。在该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可通过各个基础设施监控系统提供的北向接口接收各数据中心上传的数据。相应的,该电子设备也可将数据模型转换后的数据通过统一北向接口进行上传。
继续参见图3,图3是根据本实施例的数据中心的监控方法的应用场景的一个示意图。在图3的应用场景中,A厂家监控系统、B厂家监控系统和C厂家监控系统分别安装在数据中心A、数据中心B、数据中心C处,这三个厂家监控系统在获取数据中心的设备的信号数据后将该数据上传,本实施例的方法在接收到该数据后通过数据模型将该数据转换成具有统一格式的数据,再将转换后的数据上传到企业统一监控管理平台。通过以上方式,监控平台可以直接获得具有统一格式的规范化数据,提高了通过监控平台管理监控数据的效率。进一步地,由于定义了不同类型设备的数据模型,且对同一种类别的设备来讲,其所有设备属性在不同的数据中心都保持统一,因此不需要维护多个设备点位表,只需要维护一套数据模型,就能通过不同的位置信息来区分这些设备。此外,由于同类型设备的数据模型统一,因此企业可以方便的对这些设备进行管理,比如对数据模型里面的某一条信号进行更改以后,会批量下发到所有的设备实例里面。
进一步参考图4,其示出了数据中心的监控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400。该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为数据中心中的每种设备类型建立对应的数据模型。
本实施例中数据模型的数据项包含设备类型编号、数据中心编号、设备编号和设备属性编码,在数据模型中各项设备属性都具有唯一对应的设备属性编码。设备类型编号用于表示数据模型所对应的设备类型。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数据模型还描述了所述设备属性编码和设备属性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在上述数据模型中具有与设备属性唯一对应的设备属性名称。
步骤402,接收上述数据中心上传的监控数据;
本实施例步骤402与图2对应实施例的步骤202基本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403,确定上述监控数据的来源设备的设备类型,并根据上述设备类型选择数据模型;
本实施例步骤403与图3对应实施例的步骤203基本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404,使用所选择的数据模型将上述监控数据转换为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数据。
本实施例步骤404与图4对应实施例的步骤204基本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405,上传上述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数据至监控平台。
本实施例步骤405与图4对应实施例的步骤205基本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406,接收对上述监控平台的数据查询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接收对监控平台的数据查询请求。上述请求可包含待查询的设备类型和设备属性,该关键字用于表明待查询的设备类型和设备属性。例如,待查询的设备类型可以是UPS设备,待查询的属性可以是旁路状态。
步骤407,确定上述待查询设备类型对应的待查询设备类型编号,根据上述设备属性编码和设备属性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上述待查询设备属性名称获取待查询设备属性编码。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根据待查询设备类型获取与该待查询设备类型对应的待查询设备类型编号。并且,由于保存了设备属性编码与设备属性名称的对应关系,可根据设备属性名称获取设备属性编码。
步骤408,根据上述待查询设备类型编号和上述待查询设备属性编码对上述监控平台中的数据进行数据检索,并输出检索到的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数据模型中的数据项包括设备类型编号和设备属性编码,经过该数据模型转换后的数据必然具有设备类型编号和设备属性编码。电子设备可以根据上一步骤获取的设备类型编号和设备属性编码,进行数据检索。
当检索到设备类型编号和设备属性编码与上述获取的设备类型编号和设备属性编码相同时,可以将该数据输出。其中,数据的输出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可以使用表格形式直接展示数据,也可以将数据以示意图的形式展现;可以将数据直接输出到显示屏上,也可以输出到文件中;可以通过打印设备打印出来,也可以将该数据传送到其他模块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进一步参考图5,作为对上述各图所示方法的实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的监控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该装置实施例与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相对应,该装置具体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主要应用于服务器中。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中心的监控装置500包括:数据模型建立单元501、数据接收单元502、数据模型选择单元503、数据格式转换单元504、上传单元505。其中,数据模型建立单元501,配置用于为数据中心中的每种设备类型建立对应的数据模型;数据接收单元502,配置用于接收数据中心上传的监控数据,其中,监控数据是数据中心中设备的信号数据;数据模型选择单元503,配置用于确定监控数据的来源设备的设备类型并根据该设备类型选择数据模型;数据格式转换单元504,配置用于使用所选择的数据模型将该监控数据转换为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数据;上传单元505,配置用于上传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数据至监控平台。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中心的监控装置500的数据模型建立单元501可以预先为数据中心中的每种设备建立对应的数据模型。数据模型定义了描述数据对象的统一和标准的格式,该数据模型可用于将原有数据转换成与其描述的格式相一致的数据。为每种设备类型建立对应的数据模型,即设备类型相同的所有设备共享同一个数据模型,不同设备类型对应的数据模型可以是不同的。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数据接收单元502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方式或者无线连接方式接收监控数据。该监控数据可以是数据中心中设备的信号数据。该监控数据可以是由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监控系统对数据中心中的设备进行监测所获得的数据。该监控数据可以包括设备的设备类型、设备在数据中心中的内部编号、该数据对应的设备属性以及该设备属性的属性值等方面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模型选择单元503可以在获取到监控数据后,根据监控数据确定数据来源设备的设备类型。在确定设备类型后,即可从数据模型建立单元501建立的多个数据模型中选择对应的数据模型。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数据格式转换单元504可以利用所选择的数据模型对上述监控数据进行格式转换。由于每种设备类型对应唯一的数据模型,而数据模型又事先规范了数据格式,因此通过映射之后,即可将接收到的数据转换成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数据。数据转换过程可能涉及到数据的抽取、变换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上传单元505将该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数据继续上传至监控平台。监控平台是基于网络的全数字化的信息传输和管理系统。监控平台可用于展示和输出数据。监控平台中可以通过数据库应用对上传的数据进行管理。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数据中心的监控装置500还包括一些其他公知结构,例如处理器、存储器等,为了不必要地模糊本公开的实施例,这些公知的结构在图5中未示出。
下面参考图6,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的计算机系统6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计算机系统6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6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6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603中,还存储有系统6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601、ROM 602以及RAM 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6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6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6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6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609。通信部分6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6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605。可拆卸介质6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6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608。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有形地包含在机器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6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611被安装。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数据模型建立单元501、数据接收单元502、数据模型选择单元503、数据格式转换单元504、上传单元505。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上传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上传数据至监控平台的单元”。
作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该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中所包含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单独存在,未装配入终端中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上述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为数据中心中的每种设备类型建立对应的数据模型;接收数据中心上传的监控数据,所述监控数据是数据中心中设备的信号数据;确定所述监控数据的来源设备的设备类型,并根据所述设备类型选择数据模型;使用所述数据模型将所述监控数据转换为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数据;上传所述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数据至监控平台。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中心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为数据中心中的每种设备类型建立对应的数据模型,所述数据模型描述了设备属性编码和设备属性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且在所述数据模型中具有与设备属性唯一对应的设备属性名称;
接收所述数据中心上传的监控数据,所述监控数据是所述数据中心中设备的信号数据;
确定所述监控数据的来源设备的设备类型,并根据所述设备类型选择数据模型;
使用所选择的数据模型将所述监控数据转换为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数据;
上传所述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数据至监控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模型的数据项包含设备类型编号、数据中心编号、设备编号、设备属性编码,在所述数据模型中具有与设备属性唯一对应的设备属性编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方法还包括:
接收对所述监控平台的数据查询请求,所述数据查询请求包括待查询设备类型和待查询设备属性名称;
确定所述待查询设备类型对应的待查询设备类型编号,根据所述设备属性编码和设备属性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待查询设备属性名称获取待查询设备属性编码;
根据所述待查询设备类型编号和所述待查询设备属性编码对所述监控平台中的数据进行数据检索,并输出检索到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数据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实时状态数据、告警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各个数据中心上传的监控数据包括通过北向接口接收所述监控数据,所述上传所述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数据包括通过统一北向接口上传所述具有统一格式的数据至监控平台。
6.一种数据中心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装置包括:
数据模型建立单元,配置用于为数据中心中的每种设备类型建立对应的数据模型,所述数据模型描述了设备属性编码和设备属性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且在所述数据模型中具有与设备属性唯一对应的设备属性名称;
数据接收单元,配置用于接收所述数据中心上传的监控数据,所述监控数据是所述数据中心中设备的信号数据;
数据模型选择单元,配置用于确定所述监控数据的来源设备的设备类型,并根据所述设备类型选择数据模型;
数据格式转换单元,配置用于使用所选择的数据模型将所述监控数据转换为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数据;
上传单元,配置用于上传所述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数据至监控平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模型的数据项包含设备类型编号、数据中心编号、设备编号、设备属性编码,在所述数据模型中具有与设备属性唯一对应的设备属性编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装置还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配置用于接收对所述监控平台的数据查询请求,所述数据查询请求包括待查询设备类型和待查询设备属性名称;
检索条件建立单元,配置用于确定所述待查询设备类型对应的待查询设备类型编号,根据所述设备属性编码和设备属性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待查询设备属性名称获取待查询设备属性编码;
数据检索单元,配置用于根据所述待查询设备类型编号和所述待查询设备属性编码对所述监控平台中的数据进行数据检索,并输出检索到的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6-8之一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数据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实时状态数据、告警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6-8之一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收单元配置用于通过北向接口接收所述监控数据,所述上传单元配置用于通过统一北向接口上传所述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数据至监控平台。
CN201510600646.8A 2015-09-18 2015-09-18 数据中心的监控方法和监控装置 Active CN1052455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00646.8A CN105245582B (zh) 2015-09-18 2015-09-18 数据中心的监控方法和监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00646.8A CN105245582B (zh) 2015-09-18 2015-09-18 数据中心的监控方法和监控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45582A CN105245582A (zh) 2016-01-13
CN105245582B true CN105245582B (zh) 2019-07-12

Family

ID=55043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00646.8A Active CN105245582B (zh) 2015-09-18 2015-09-18 数据中心的监控方法和监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455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8259A (zh) * 2016-01-22 2017-08-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采集方法及装置
CN105786493A (zh) * 2016-02-24 2016-07-20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运维系统采集配置方法
CN106856508A (zh) * 2017-02-08 2017-06-16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中心的云监控方法及云平台
CN107070898A (zh) * 2017-03-21 2017-08-18 深圳市思默特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8667805A (zh) * 2018-04-08 2018-10-16 贵州云通曙光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数据的解析方法及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920635A (zh) * 2018-06-27 2018-11-30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编码分析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0470A (zh) * 2011-10-14 2012-02-22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力系统信息匹配方法及其系统
CN103365966A (zh) * 2013-06-21 2013-10-23 北京邮电大学 物联网节点信息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04504094A (zh) * 2014-12-26 2015-04-08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分公司 一种用于油气田的多种数据源集成管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1848B (zh) * 2014-12-04 2017-02-0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变电设备的数据接入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0470A (zh) * 2011-10-14 2012-02-22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力系统信息匹配方法及其系统
CN103365966A (zh) * 2013-06-21 2013-10-23 北京邮电大学 物联网节点信息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04504094A (zh) * 2014-12-26 2015-04-08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分公司 一种用于油气田的多种数据源集成管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45582A (zh) 2016-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45582B (zh) 数据中心的监控方法和监控装置
CN106980669B (zh) 一种数据的存储、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2298365B (zh) 自动识别管理航天测控地面站设备变化的方法
US2016034215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equipm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and diagnostic information
CN109241141A (zh) 深度学习的训练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160231372A1 (en) Wire Diagram Tagging System
US20100125476A1 (en) System having business aware framework for supporting situation awareness
US1093661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aviation records
US20190095517A1 (en) Web services platform with integration of data into smart entities
CN202094938U (zh) 基于Web的无线温湿度监测网络
US1052092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an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
CN111159177B (zh) 一种基于异构数据的数据融合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3947157A (zh) M2m通信用装置及方法
CN110263565A (zh) 用于调用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08958959A (zh) 检测hive数据表的方法和装置
WO2019108470A1 (en)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methods of secure cloud-based monitoring of industrial plants
JP2021128776A5 (zh)
CN108182208A (zh) 一种数据交换方法及平台
US2015018680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ami assets
CN109412858A (zh) 一种光分配网络的管理方法、智能移动终端及管理系统
CN115438812A (zh) 输电设备全生命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912741A (zh) 一种基于逆向解析的智能标签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3987077B (zh) 一种基于链码机制的数据感知与跨链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6401138B (zh) 操作系统的运行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JP4300149B2 (ja) 現場監視システム、現場監視方法及び現場監視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