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45476B - 适用于无循环前缀ofdm/ofdma系统的高效符号循环移位均衡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适用于无循环前缀ofdm/ofdma系统的高效符号循环移位均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45476B
CN105245476B CN201510534620.8A CN201510534620A CN105245476B CN 105245476 B CN105245476 B CN 105245476B CN 201510534620 A CN201510534620 A CN 201510534620A CN 105245476 B CN105245476 B CN 1052454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d point
roads
vector
ofdm
acqui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3462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45476A (zh
Inventor
陈晓华
吕博宇
刘喜庆
孟维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1053462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454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45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454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454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454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178Arrangements involving sequence estimation techniques
    • H04L25/03248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in conjunction with other apparatus
    • H04L25/03254Operation with other circuitry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267Operation with other circuitry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with decision feedback equali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1Equali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28Inverse Fourier transform modulators, e.g. 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 H04L27/263Inverse Fourier transform modulators, e.g. 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modification of IFFT/IDFT modulator for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8Details of algorithms
    • H04L27/2673Details of algorithms characterised by synchronisation parameters
    • H04L27/2676Blind, i.e. without using known symbols
    • H04L27/2678Blind, i.e. without using known symbols using cyclostationarities, e.g. cyclic prefix or postfix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Abstract

适用于无循环前缀OFDM/OFDMA系统的高效符号循环移位均衡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不插入CP的OFDM/OFDMA系统的符号循环移位均衡方法计算量大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OFDM/OFDMA系统的发送端在发送数据块bi时,缺省了加入CP的环节,发送M个码元;而OFDM/OFDMA系统的接收端在接收数据块bi时,获得M个采样点,利用接收的采样点的前L‑1项与数据块bi‑1进行改进后的判决反馈均衡操作获得的向量的后L‑1项做差,做差后获得与采样点剩余M‑L+1项进行改进后的CP恢复操作,最后进行滤波输出。本发明采用的反馈均衡操作和CP恢复操作减小了计算量,节约了成本。

Description

适用于无循环前缀OFDM/OFDMA系统的高效符号循环移位均衡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无循环前缀OFDM/OFDMA系统的高效符号循环移位均衡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OFDM/OFDMA技术是通过将不同码元调制到不同的相互重叠的子带上,从而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在多径传播的条件下,不同路径的OFDM/OFDMA符号到达时间不一致,所以就会产生不同的线性移位,当不同线性移位的OFDM/OFDMA符号合并在一起进行FFT时,就会出现码间串扰(Inter-Symbol Inference,ISI)和子载波间干扰(Inter-CarrierInference,ICI)。因此,为了克服多径信道下的ISI/ICI,在OFDM/OFDMA系统中引入了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
CP是通过将OFDM/OFDMA符号中的尾部一定长度的信号复制到首部,从而将信道中对符号造成的线性移位在接收端转化为循环移位,但是CP并不携带信息,它是一种冗余,会对系统资源造成浪费。
考虑到此问题,公开号为CN 104683284A的《不需要循环前缀的OFDM/OFDMA符号循环移位均衡方法》提出一种新型的OFDM/OFDMA系统架构,该架构取名为SCSE-OFDM/OFDMA,由于该方案没有在OFDM/OFDMA符号之间插入CP,从而节省了系统资源。但是SCSE-OFDM/OFDMA需要的计算量比较大,继而增加了系统的实现复杂度。如果以信号检测所需要的复数乘法数量为考量标准,那么要检测一个OFDM/OFDM的数据块,与传统的CP-OFDM/OFDMA相比,SCSE-OFDM/OFDMA所需要的额外的复数乘法数量为
上式中,M和L分别为OFDM/OFDMA采样点个数数据块的采样点个数和无线信道的多径长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不插入CP的OFDM/OFDMA系统的符号循环移位均衡方法计算量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无循环前缀OFDM/OFDMA系统的高效符号循环移位均衡方法。
本发明的适用于无循环前缀OFDM/OFDMA系统的高效符号循环移位均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OFDM/OFDMA系统的发送端对用户待发送的第i个比特流的发送方法包括:
步骤A1:待发送的比特流经过PAM映射后得到串行数据块bi
步骤A2:将串行数据块bi进行串并转换,获得数据块bi转换后的M个码元bi,m,其中,m=0,1,…M-1;
步骤A3:将获得的M个码元依次进行IFFT变换、并串转换、数模转换和射频调制,并将射频调制后的信号经天线发出;
OFDM/OFDMA系统的接收端对用户待接收的第i个比特流的接收方法包括:
步骤B1: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下变频、采样,获得M个采样点;
步骤B2:将获得的M个采样点进行串并转换,获得M路并行的采样点;
步骤B3:M路并行的采样点中的前L-1路采样点分别与接收数据块bi-1时的判决反馈均衡操作输出的L-1项做差,将做差后获得的L-1路采样点与M路并行的采样点中的后M-L+1路采样点进行CP恢复操作;
步骤B4:将进行CP恢复操作获得的M路采样点依次进行FFT变换和并串转换,获得一路串行数据,将获得的一路串行数据进行滤波判决输出;
步骤B5:对滤波判决输出的数据进行判决反馈均衡操作:
对滤波判决输出的数据依次进行串并转换和IFFT变换,获得M个离散值,将获得的M个离散值中的后L-1个离散值与信道的单位冲激响应进行线性卷积运算,线性卷积运算后获得L-1项向量,所述L-1项向量为判决反馈均衡操作输出的L-1项,L为信道的长度。
一种适用于无循环前缀OFDM/OFDMA系统的高效符号循环移位均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OFDM/OFDMA系统的发送端对用户待发送的I个比特流中的第i个比特流的发送方法包括:
步骤A1:待发送的比特流经过PAM映射后得到串行数据块bi
步骤A2:将串行数据块bi进行串并转换,获得数据块bi转换后的M个码元bi,m,其中,m=0,1,…M-1;
步骤A3:将获得的M个码元依次进行IFFT变换、并串转换、数模转换和射频调制,并将射频调制后的信号经天线发出;
OFDM/OFDMA系统的接收端对用户待接收的I个比特流中的第i个比特流的接收方法包括:
步骤B1: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下变频、采样,获得M个采样点;
步骤B2:将获得的M个采样点进行串并转换,获得M路并行的采样点;
步骤B3:M路并行的采样点中的前L-1路采样点分别与接收数据块bi-1时的判决反馈均衡操作输出的L-1项做差,将做差后获得的L-1路采样点与M路并行的采样点中的后M-L+1路采样点进行CP恢复操作;
步骤B4:将进行CP恢复操作获得的M路采样点依次进行FFT变换和并串转换,获得一路串行数据,将获得的一路串行数据进行滤波判决输出;
步骤B5:对滤波判决输出的数据进行判决反馈均衡操作:
对滤波判决输出的数据依次进行串并转换和IFFT变换,获得M个离散值,取获得的M个离散值中的后L-1个离散值,在所述后L-1个离散值的序列末尾补L-1个零,然后进行2L-2个点的FFT操作获得k为频域采样点数;
在信道的单位冲激响应序列末尾补L-2个零,然后进行2L-2个点的FFT操作,获得
将获得的按位相乘,并将相乘后的结果进行2L-2个点的IFFT得到2L-2项向量,其中后L-1项向量为判决反馈均衡操作输出的L-1项,L为信道的长度。
步骤B3中,将做差后获得的L-1路采样点与M路并行的采样点中的后M-L+1路采样点进行CP恢复操作的方法包括:
步骤B31:当处理做差后获得的L-1路采样点时,利用做差后获得的L-1路采样点中第0路采样点ri(0)和信道的冲激响应相乘,获得第0路的向量:并将输入到存储器存储;l=0,…L-1;
其中,表示第i个数据块传输时,经过路径l的第0路采样点,ρl表示第l条路径的信道增益,ρ0表示第0条路径的信道增益,j为虚数单位,即j2=-1;φl表示第l条路径的相位误差,φ0表示第0条路径的相位误差;
步骤B32:根据做差后获得的L-1路采样点中第n(1≤n≤L-2)路采样点ri(n)和已获得的向量,利用公式一,依次获得剩余L-2路采样点对应的向量并将所述向量输入到存储器存储;
公式一;
其中,表示第i个数据块传输时,经过路径l的第n个采样点;
步骤B33:存储器内存储的向量相加获得
步骤B34:对取共轭操作,获得
步骤B35:根据获得的和采样点ri(n),相加后获得:
公式二;
步骤B36:当L-1≤n≤M-1时,即处理M路并行的采样点中的后M-L+1路采样点时,利用第n路采样点,结合公式一,获得L-1≤n≤M-1时对应的向量将向量进行缓存;
其中,表示第i个数据块传输时,经过路径l的第n个采样点;
步骤B37:根据步骤35和步骤36,获得向量所述向量为CP恢复操作获得的M路采样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中公开专利中的判决反馈均衡操作和CP恢复操作的结构进行改进,减少了计算量,而且随着采样点数的增加,本发明的效果更为明显,从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实现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OFDMA系统的发射端原理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中SCSE-OFDM的发送端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中SCSE-OFDM的接收端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中的判决反馈均衡操作的的原理示意图。
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二中的判决反馈均衡操作的的原理示意图。
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中的CP恢复操作的原理示意图。
图7为判决反馈均衡操作的计算量随采样点个数变化的对比图。
图8为判决反馈均衡操作的计算量随多径长度变化的对比图。
图9为CP恢复的计算量随采样点个数变化的对比图。
图10为CP恢复的计算量随多径长度变化的对比图。
图11为整体计算量随采样点个数变化的对比图。
图12为整体计算量随多径长度变化的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2、图3、图4和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适用于无循环前缀OFDM/OFDMA系统的高效符号循环移位均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OFDM/OFDMA系统的发送端对用户待发送的第i个比特流的发送方法包括:
步骤A1:待发送的比特流经过PAM映射后得到串行数据块bi;经过映射后得到的码元是一维的实数:
步骤A2:将串行数据块bi进行串并转换,获得数据块bi转换后的M个码元bi,m,其中,m=0,1,…M-1;所述码元的周期为Tb;数据块bi的周期长度则为TB=MTb
步骤A3:将获得的M个码元依次进行IFFT变换、并串转换、数模转换和射频调制,并将射频调制后的信号经天线发出;
经过M点IFFT的变换后的结果:
在进行数模转换后,得到基带信号si(t),将此信号经I/Q调制,调制到适合信道传输的高频率:
经过调制后,将射频信号经天线发射出去。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发射端和传统的OFDM/OFDMA系统发射端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减掉了加入CP的环节,在基带数字调制的环节采用了PAM(Pulse AmplitudeModulation)映射。PAM映射是最简单的映射方式,它是一维映射,在光通信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施方式的信道模型:这里假设本实施方式受到多径影响,而对于任意一个符号,在其传输的时间内信道状态不发生改变,即假设为静态的多径信道模型,那么信道的单位冲激响应为,
信道参数主要是信道增益ρl、随机相位φl和多径时延其中ρl和φl分别服从瑞利分布和[0;2π]上的均匀分布。假设一共有L条可分辨径,那么最大多径时延为假设采样间隔等于码元周期Tb,其离散形式为L的向量:
OFDM/OFDMA系统的接收端对用户待接收的第i个比特流的接收方法包括:
步骤B1:经过无线信道,信号在接收端经过下变频、采样,获得M个采样点采样周期为Tb
步骤B2:将获得的M个采样点进行串并转换,获得M路并行的采样点;
步骤B3:M路并行的采样点中的前L-1路采样点分别与接收数据块bi-1时的判决反馈均衡操作输出的L-1项做差,将做差后获得的L-1路采样点与M路并行的采样点中的后M-L+1路采样点进行CP恢复操作;
由于在无线信道中受到多径时延的影响,不同路径到达的符号可能在采样的过程中无法对齐,这样就会造成码间串扰的问题。假设信道估计无误,各个路径的时延可以预先得知。假设最大时延为L-1个码元长度。步骤B3根据各个路径的时延,将到达的数据块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代表受到上一个OFDM/OFDMA符号干扰的采样点,其长度为L-1个码元周期。剩余的第二部分共有M-L+1个采样点,这些采样点没有受到上一个OFDM/OFDMA符号的干扰。以第i个OFDM/OFDMA符号为例,在对其进行采样时,前L-1个采样点可能会受到第i-1个OFDM/OFDMA符号的干扰,所以将第i个OFDM/OFDMA符号表示为两部分,
为了将第i-1个OFDM/OFDMA符号对第i个OFDM/OFDMA符号的影响除掉,本实施方式利用判决反馈机制来实现;
步骤B4:将进行CP恢复操作获得的M路采样点依次进行FFT变换和并串转换,获得一路串行数据,将获得的一路串行数据进行滤波判决输出
经过CP恢复的操作后,将CP恢复后的采样点和缓存器输出的采样点组成新的数据向量进行FFT操作,然后进行单抽头的滤波,消除相位翻转的影响。最后,判决输出。
步骤B5:对滤波判决输出的数据进行判决反馈均衡操作:
对滤波判决输出的数据依次进行串并转换和IFFT变换,获得M个离散值这个过程需要的复数乘法数量为将获得的M个离散值中的后L-1个离散值与信道的单位冲激响应进行线性卷积运算:“*”代表线性卷积,这个环节所需要的复数乘法数量为L(L-1);
线性卷积运算后获得L-1项向量,所述L-1项向量为判决反馈均衡操作输出的L-1项L为信道的长度。
做差得到
若使用最为经典的基2FFT/IFFT算法,就要保证2L-2为2的整数次幂,在实际情况中如果不满足这一条件则通过补零凑成2的整数次幂,继而进行FFT/IFFT操作。但是在性能分析中,本实施方式假设M和2L-2均为2的整数次幂。
步骤B3中,将虽然上述过程消除了码间串扰的影响,但是判决反馈均衡仍然没有解决子载波间干扰,为解决这一问题引入了CP恢复算法。本实施方式的发送端经过PAM映射,映射结果为实数序列。可以证明,实数序列经离散傅立叶变换/反变换后具有共轭对称,所以采用步骤B3进行CP恢复操作;
做差后获得的L-1路采样点与M路并行的采样点中的后M-L+1路采样点进行CP恢复操作的方法包括:
步骤B31:当处理做差后获得的L-1路采样点时,利用做差后获得的L-1路采样点中第0路采样点ri(0)和信道的冲激响应相乘,获得第0路的向量:并将输入到存储器存储;l=0,…L-1;
其中,表示第i个数据块传输时,经过路径l的第0路采样点,ρl表示第l条路径的信道增益,ρ0表示第0条路径的信道增益,j为虚数单位,即j2=-1;φl表示第l条路径的相位误差,φ0表示第0条路径的相位误差;
步骤B32:根据做差后获得的L-1路采样点中第n(1≤n≤L-2)路采样点ri(n)和已获得的向量,利用公式一,依次获得剩余L-2路采样点对应的向量并将所述向量输入到存储器存储;获得公式一的具体过程:
根据第0路的向量、第1路采样点ri(1)和信道的冲激响应,获得第1路的向量:
根据第0路的向量、第1路的向量、第2路采样点ri(2)和信道的冲激响应,获得第2路的向量:
根据第0路的向量、第1路的向量、第2路的向量、第3路采样点ri(3)和信道的冲激响应,获得第2路的向量:
以此类推获得,第n(1≤n≤L-2)路的向量的通项:
公式一;
其中,表示第i个数据块传输时,经过路径l的第n个采样点;
步骤B33:存储器内存储的向量相加获得
步骤B34:对取共轭操作,获得
步骤B35:根据获得的和采样点ri(n),相加后获得:
公式二;
步骤B36:当L-1≤n≤M-1时,即理M路并行的采样点中的后M-L+1路采样点时,利用第n路采样点,结合公式一,获得L-1≤n≤M-1时对应的向量将向量进行缓存;
其中,表示第i个数据块传输时,经过路径l的第n个采样点;
步骤B37:根据步骤35和步骤36,获得向量所述向量为CP恢复操作获得的M路采样点。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图2、图3、图5和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适用于无循环前缀OFDM/OFDMA系统的高效符号循环移位均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OFDM/OFDMA系统的发送端对用户待发送的第i个比特流的发送方法包括:
步骤A1:待发送的比特流经过PAM映射后得到串行数据块bi;经过映射后得到的码元是一维的实数:
步骤A2:将串行数据块bi进行串并转换,获得数据块bi转换后的M个码元bi,m,其中,m=0,1,…M-1;所述码元的周期为Tb;数据块bi的周期长度则为TB=MTb
步骤A3:将获得的M个码元依次进行IFFT变换、并串转换、数模转换和射频调制,并将射频调制后的信号经天线发出;
经过M点IFFT的变换后的结果:
在进行数模转换后,得到基带信号si(t),将此信号经I/Q调制,调制到适合信道传输的高频率:
经过调制后,将射频信号经天线发射出去。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发射端和传统的OFDM/OFDMA系统发射端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减掉了加入CP的环节,在基带数字调制的环节采用了PAM(Pulse AmplitudeModulation)映射。PAM映射是最简单的映射方式,它是一维映射,在光通信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施方式的信道模型:这里假设本实施方式受到多径影响,而对于任意一个符号,在其传输的时间内信道状态不发生改变,即假设为静态的多径信道模型,那么信道的单位冲激响应为,
信道参数主要是信道增益ρl、随机相位φl和多径时延其中ρl和φl分别服从瑞利分布和[0;2π]上的均匀分布。假设一共有L条可分辨径,那么最大多径时延为假设采样间隔等于码元周期Tb,其离散形式为L的向量:
OFDM/OFDMA系统的接收端对用户待接收的第i个比特流的接收方法包括:
步骤B1:经过无线信道,信号在接收端经过下变频、采样,获得M个采样点采样周期为Tb
步骤B2:将获得的M个采样点进行串并转换,获得M路并行的采样点;
步骤B3:M路并行的采样点中的前L-1路采样点分别与接收数据块bi-1时的判决反馈均衡操作输出的L-1项做差,将做差后获得的L-1路采样点与M路并行的采样点中的后M-L+1路采样点进行CP恢复操作;
由于在无线信道中受到多径时延的影响,不同路径到达的符号可能在采样的过程中无法对齐,这样就会造成码间串扰的问题。假设信道估计无误,各个路径的时延可以预先得知。假设最大时延为L-1个码元长度。步骤B3根据各个路径的时延,将到达的数据块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代表受到上一个OFDM/OFDMA符号干扰的采样点,其长度为L-1个码元周期。剩余的第二部分共有M-L+1个采样点,这些采样点没有受到上一个OFDM/OFDMA符号的干扰。以第i个OFDM/OFDMA符号为例,在对其进行采样时,前L-1个采样点可能会受到第i-1个OFDM/OFDMA符号的干扰,所以将第i个OFDM/OFDMA符号表示为两部分,
为了将第i-1个OFDM/OFDMA符号对第i个OFDM/OFDMA符号的影响除掉,本实施方式利用判决反馈机制来实现;
步骤B4:将进行CP恢复操作获得的M路采样点依次进行FFT变换和并串转换,获得一路串行数据,将获得的一路串行数据进行滤波判决输出
经过CP恢复的操作后,将CP恢复后的采样点和缓存器输出的采样点组成新的数据向量进行FFT操作,然后进行单抽头的滤波,消除相位翻转的影响。最后,判决输出。
步骤B5:对滤波判决输出的数据进行判决反馈均衡操作:
对滤波判决输出的数据依次进行串并转换和IFFT变换,获得M个离散值取获得的M个离散值中的后L-1个离散值,在所述后L-1个离散值的序列末尾补L-1个零,然后进行2L-2个点的FFT操作获得
在信道的单位冲激响应序列末尾补L-2个零,然后进行2L-2个点的FFT操作,获得这个过程需要的复数乘法数量为(2L-2)log2(2L-2);
将获得的按位相乘,并将相乘后的结果进行2L-2个点的IFFT得到2L-2项向量其中后L-1项向量为判决反馈均衡操作输出的L-1项,L为信道的长度。
若使用最为经典的基2FFT/IFFT算法,就要保证2L-2为2的整数次幂,在实际情况中如果不满足这一条件则通过补零凑成2的整数次幂,继而进行FFT/IFFT操作。但是在性能分析中,本实施方式假设M和2L-2均为2的整数次幂。
虽然上述过程消除了码间串扰的影响,但是判决反馈均衡仍然没有解决子载波间干扰,为解决这一问题引入了CP恢复算法。本实施方式的发送端经过PAM映射,映射结果为实数序列。可以证明,实数序列经离散傅立叶变换/反变换后具有共轭对称,所以采用步骤B3进行CP恢复操作;
步骤B3中,将做差后获得的L-1路采样点与M路并行的采样点中的后M-L+1路采样点进行CP恢复操作的方法包括:
步骤B31:当处理做差后获得的L-1路采样点时,利用做差后获得的L-1路采样点中第0路采样点ri(0)和信道的冲激响应相乘,获得第0路的向量:并将输入到存储器存储;l=0,…L-1;
其中,表示第i个数据块传输时,经过路径l的第0路采样点,ρl表示第l条路径的信道增益,ρ0表示第0条路径的信道增益,j为虚数单位,即j2=-1;φl表示第l条路径的相位误差,φ0表示第0条路径的相位误差;
步骤B32:根据做差后获得的L-1路采样点中第n(1≤n≤L-2)路采样点ri(n)和已获得的向量,利用公式一,依次获得剩余L-2路采样点对应的向量并将所述向量输入到存储器存储;获得公式一的具体过程:
根据第0路的向量、第1路采样点ri(1)和信道的冲激响应,获得第1路的向量:
根据第0路的向量、第1路的向量、第2路采样点ri(2)和信道的冲激响应,获得第2路的向量:
根据第0路的向量、第1路的向量、第2路的向量、第3路采样点ri(3)和信道的冲激响应,获得第2路的向量:
以此类推获得,第n(1≤n≤L-2)路的向量的通项:
公式一;
其中,表示第i个数据块传输时,经过路径l的第n个采样点;
步骤B33:存储器内存储的向量相加获得
步骤B34:对取共轭操作,获得
步骤B35:根据获得的和采样点ri(n),相加后获得:
公式二;
步骤B36:当L-1≤n≤M-1时,即理M路并行的采样点中的后M-L+1路采样点时,利用第n路采样点,结合公式一,获得L-1≤n≤M-1时对应的向量将向量进行缓存;
其中,表示第i个数据块传输时,经过路径l的第n个采样点;
步骤B37:根据步骤35和步骤36,获得向量所述向量为CP恢复操作获得的M路采样点;该过程需要的复数乘法数量为
具体实施方式一与具体实施方式二分别与背景技术中公开的专利申请的计算量对比分析:
(1)参考公开专利的判决反馈均衡部分包含两部分,分别是M点的IFFT运算及两个序列(长度分别为L和M)的卷积。首先考虑不同采样点情况下计算乘法的次数:
对于本发明,首先考虑具体实施方式一中判决反馈部分的计算量,包括M点IFFT运算,两个序列(长度分别为L-1和L)的卷积,具体计算乘法的次数可以表示为,
而对于具体实施方式二中判决反馈的部分的计算量,包括M点的IFFT运算,三次2L-2点的FFT运算,一次两个长为2L-2的序列按位相乘,总计算乘法次数可以表示为,
首先固定信道的多径长度L为定值50,而采样点个数M是变化的,可以得到图7中所示的结果。
由图7可以清楚的看到,计算乘法的次数和采样点个数之间成线性关系,随着采样点的增加计算乘法的次数也有所增加。具体实施方式一、二的计算乘法次数比公开的专利申请的次数少,而且采样点数越多两者差距越大。
接下来考虑在采样点数不变,计算乘法的次数随信道多径长度的变化情况。如图8所示,假设采样点数为2048个,而多径长度L在1~199区间内变化。
由图8可见随着路径长度的增加,具体实施方式一、二的结果较公开的专利要少许多。而对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可以见到,当路径长度较少时两个方案差距不大。但是当路径长度L较大的时候,具体实施方式二的计算量要明显小于方案1的计算量。
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发明在判决反馈均衡部分减少了大量的计算量。
(2)在公开的专利中,CP恢复算法依次求得所有路径(L条)中的所有采样点(M点)后才实现CP恢复。依然考虑乘法次数,根据CP恢复算法的工作过程可得,
而在本发明中,利用傅里叶变换的对称性,只需计算所有路径(L条)中的0~L-2采样点,一共L-1个点即可,所以计算乘法的次数为,
本发明CP恢复算法中计算乘法的次数只与信道中多径的个数有关,与采样点数无关。一般情况下都有L<M,所以显然本发明相比公开的专利的减少了很多计算量。
根据图9可以清晰的看出这一结论。
和上一部分对比方法类似,下面固定采样点个数为2048个。而信道的多径长度在1~199区间变化。计算复数乘法的次数随路径长度L的变化曲线如图10所示。
根据上述两部分的对比,可见本发明在计算量方面进行了很大的改进,节约了资源的利用。
(3)整体计算量分析
最后考虑整个系统的复数乘法计算次数,除了判决反馈均衡部分及CP恢复算法部分还包括M点的FFT运算。那么对于公开的专利,考虑复数乘法次数
而本发明中,如果判决反馈均衡用的是方案1,那么复数乘法次数为,
若判决反馈均衡中用的是方案2,那么复数乘法次数为,
首先固定信道多径长度L为50,改变采样点的个数进而对比复数乘法次数如图11所示;
由图11可见随着采样点M个数的增加,整体的计算量改进效果越明显。而当固定多径长度L为50的情况下,具体实施方式一和具体实施方式二差别不大。
接下来固定采样点个数M为2048,令信道长度在1~199区间变化,可以得到图12;
由图11和图12可以看出,相比较公开的专利,本发明在计算量方面做出了很好的优化工作。
图1展示了将本发明应用到OFDMA的流程图,OFDMA和OFDM原理很相似,只不过OFDMA在MAC层进行了优化从而使OFDM技术可以更好的适用到多用户的情况。虽然在本发明中的判决反馈均衡方法是基于OFDM技术来介绍的,这同样也代表了本发明也适用于OFDMA系统,并且本申请也涵盖了这一部分。

Claims (2)

1.一种适用于无循环前缀OFDM/OFDMA系统的高效符号循环移位均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OFDM/OFDMA系统的发送端对用户待发送的第i个比特流的发送方法包括:
步骤A1:待发送的比特流经过脉幅调制映射后得到串行数据块bi
步骤A2:将串行数据块bi进行串并转换,获得数据块bi转换后的M个码元bi,m,其中,m=0,1,…M-1;步骤A3:将获得的M个码元依次进行IFFT变换、并串转换、数模转换和射频调制,并将射频调制后的信号经天线发出;
OFDM/OFDMA系统的接收端对用户待接收的第i个比特流的接收方法包括:
步骤B1: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下变频、采样,获得M个采样点;
步骤B2:将获得的M个采样点进行串并转换,获得M路并行的采样点;
步骤B3:M路并行的采样点中的前L-1路采样点分别与接收数据块bi-1时的判决反馈均衡操作输出的L-1项做差,将做差后获得的L-1路采样点与M路并行的采样点中的后M-L+1路采样点进行循环前缀恢复操作;
步骤B4:将进行循环前缀恢复操作获得的M路采样点依次进行FFT变换和并串转换,获得一路串行数据,将获得的一路串行数据进行滤波判决输出;
步骤B5:对滤波判决输出的数据进行判决反馈均衡操作:
对滤波判决输出的数据依次进行串并转换和IFFT变换,获得M个离散值,将获得的M个离散值中的后L-1个离散值与信道的单位冲激响应进行线性卷积运算,线性卷积运算后获得L-1项向量,所述L-1项向量为判决反馈均衡操作输出的L-1项,L为信道的长度;
其特征在于,步骤B3中,将做差后获得的L-1路采样点与M路并行的采样点中的后M-L+1路采样点进行循环前缀恢复操作的方法包括:
步骤B31:当处理做差后获得的L-1路采样点时,利用做差后获得的L-1路采样点中第0路采样点ri(0)和信道的冲激响应相乘,获得第0路的向量:并将输入到存储器存储;l=0,…L-1;
其中,表示第i个数据块传输时,经过路径l的第0路采样点,ρl表示第l条路径的信道增益,ρ0表示第0条路径的信道增益,j为虚数单位,即j2=-1;φl表示第l条路径的相位误差,φ0表示第0条路径的相位误差;
步骤B32:根据做差后获得的L-1路采样点中第n路采样点ri(n)和已获得的向量,1≤n≤L-2,利用公式一,依次获得剩余L-2路采样点对应的向量并将所述向量输入到存储器存储;
其中,表示第i个数据块传输时,经过路径l的第n路采样点;
步骤B33:存储器内存储的向量相加获得
步骤B34:对取共轭操作,获得
步骤B35:根据获得的和采样点ri(n),相加后获得:
步骤B36:当L-1≤n≤M-1时,即处理M路并行的采样点中的后M-L+1路采样点时,利用第n路采样点,结合公式一,获得L-1≤n≤M-1时对应的向量将向量进行缓存;
步骤B37:根据步骤35和步骤36,获得向量所述向量为循环前缀恢复操作获得的M路采样点。
2.一种适用于无循环前缀OFDM/OFDMA系统的高效符号循环移位均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OFDM/OFDMA系统的发送端对用户待发送的I个比特流中的第i个比特流的发送方法包括:
步骤A1:待发送的比特流经过脉幅调制映射后得到串行数据块bi
步骤A2:将串行数据块bi进行串并转换,获得数据块bi转换后的M个码元bi,m,其中,m=0,1,…M-1;
步骤A3:将获得的M个码元依次进行IFFT变换、并串转换、数模转换和射频调制,并将射频调制后的信号经天线发出;
OFDM/OFDMA系统的接收端对用户待接收的I个比特流中的第i个比特流的接收方法包括:
步骤B1: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下变频、采样,获得M个采样点;
步骤B2:将获得的M个采样点进行串并转换,获得M路并行的采样点;
步骤B3:M路并行的采样点中的前L-1路采样点分别与接收数据块bi-1时的判决反馈均衡操作输出的L-1项做差,将做差后获得的L-1路采样点与M路并行的采样点中的后M-L+1路采样点进行循环前缀恢复操作;
步骤B4:将进行循环前缀恢复操作获得的M路采样点依次进行FFT变换和并串转换,获得一路串行数据,将获得的一路串行数据进行滤波判决输出;
步骤B5:对滤波判决输出的数据进行判决反馈均衡操作:
对滤波判决输出的数据依次进行串并转换和IFFT变换,获得M个离散值,取获得的M个离散值中的后L-1个离散值,在所述后L-1个离散值的序列末尾补L-1个零,然后进行2L-2个点的FFT操作获得k为频域采样点数;
在信道的单位冲激响应序列末尾补L-2个零,然后进行2L-2个点的FFT操作,获得
将获得的按位相乘,并将相乘后的结果进行2L-2个点的IFFT得到2L-2项向量,其中后L-1项向量为判决反馈均衡操作输出的L-1项,L为信道的长度;
其特征在于,步骤B3中,将做差后获得的L-1路采样点与M路并行的采样点中的后M-L+1路采样点进行循环前缀恢复操作的方法包括:
步骤B31:当处理做差后获得的L-1路采样点时,利用做差后获得的L-1路采样点中第0路采样点ri(0)和信道的冲激响应相乘,获得第0路的向量:并将输入到存储器存储;l=0,…L-1;
其中,表示第i个数据块传输时,经过路径l的第0路采样点,ρl表示第l条路径的信道增益,ρ0表示第0条路径的信道增益,j为虚数单位,即j2=-1;φl表示第l条路径的相位误差,φ0表示第0条路径的相位误差;
步骤B32:根据做差后获得的L-1路采样点中第n路采样点ri(n)和已获得的向量,1≤n≤L-2,利用公式一,依次获得剩余L-2路采样点对应的向量并将所述向量输入到存储器存储;
其中,表示第i个数据块传输时,经过路径l的第n路采样点;
步骤B33:存储器内存储的向量相加获得
步骤B34:对取共轭操作,获得
步骤B35:根据获得的和采样点ri(n),相加后获得:
步骤B36:当L-1≤n≤M-1时,即处理M路并行的采样点中的后M-L+1路采样点时,利用第n路采样点,结合公式一,获得L-1≤n≤M-1时对应的向量将向量进行缓存;
步骤B37:根据步骤35和步骤36,获得向量所述向量为循环前缀恢复操作获得的M路采样点。
CN201510534620.8A 2015-08-27 2015-08-27 适用于无循环前缀ofdm/ofdma系统的高效符号循环移位均衡方法 Active CN1052454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34620.8A CN105245476B (zh) 2015-08-27 2015-08-27 适用于无循环前缀ofdm/ofdma系统的高效符号循环移位均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34620.8A CN105245476B (zh) 2015-08-27 2015-08-27 适用于无循环前缀ofdm/ofdma系统的高效符号循环移位均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45476A CN105245476A (zh) 2016-01-13
CN105245476B true CN105245476B (zh) 2018-03-30

Family

ID=55042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34620.8A Active CN105245476B (zh) 2015-08-27 2015-08-27 适用于无循环前缀ofdm/ofdma系统的高效符号循环移位均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454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65441A (zh) * 2020-09-22 2021-01-01 湖南长城信息金融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正交多载波技术的无线通信方法、终端、系统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28047B1 (en) * 1999-09-11 2005-08-09 The University Of Delaware Precoded OFDM systems robust to spectral null channels and vector OFDM systems with reduced cyclic prefix length
CN100521665C (zh) * 2007-04-20 2009-07-29 清华大学 一种用于固定训练序列填充调制系统的迭代分解方法
JP4623180B2 (ja) * 2008-09-19 2011-02-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受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1394392B (zh) * 2008-11-12 2012-11-07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ofdm系统的信号分集的方法
CN102957638B (zh) * 2011-08-26 2015-05-13 大唐联诚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单载波频域均衡高速业务的信道估计方法和装置
CN104519006B (zh) * 2014-12-25 2017-10-10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正交极化传输的ofdm系统相位噪声消除方法
CN104683284B (zh) * 2015-03-27 2018-03-3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不需要循环前缀的ofdm/ofdma符号循环移位均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45476A (zh) 2016-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5125A (zh) 一种频分复用的方法与系统
CN105874734B (zh)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JP4833971B2 (ja) マルチ分岐受信機用等価器
CN109688082A (zh) 一种基于ofdm载波联合优化的通信雷达一体化系统
CN107995139A (zh) 一种高效、高性能且低复杂度的正交频分复用索引调制传输方法
CN111884761B (zh) 一种用于单载波频域均衡系统发送端的数据发送方法
CN109309542A (zh) 一种基于时域过采样的正交信分复用水声通信方法
CN102098262A (zh) 无线通信中数据发射方法及系统、接收方法及系统
Al Ibraheemi et 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frequency selective channel OFDM modulation technique
CN101599930B (zh) 高速并行均衡器及均衡方法
CN101170317A (zh) 一种多级混合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CN104301282B (zh) 一种超高速移动ofdm系统的ici自适应抑制方法
Bellanger Transmit diversity in multicarrier transmission using OQAM modulation
CN105245476B (zh) 适用于无循环前缀ofdm/ofdma系统的高效符号循环移位均衡方法
CN109088836A (zh) 单载波频域均衡soqpsk-tg信号的数据块构造方法
Herawati et al. Analysis of Gfdm-OQAM performance using zero forcing equalization
CN107979558A (zh) 一种双流ce-ofdm系统基于幅相解调器的迭代检测方法
CN104683284B (zh) 不需要循环前缀的ofdm/ofdma符号循环移位均衡方法
Prasad et al. Interleav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IOFDM) system
CN107959649A (zh) Ofdm系统接收机中的符号定时同步简化方法
CN103414667B (zh) 一种基于二维离散导频的ofdm自适应信道估计方法
CN102801682A (zh) Ofdm系统的信号检测方法
CN106302279A (zh) 基于干扰方差统计的fbmc系统均衡方法
Wang et al. Non-orthogonal waveform transmission technique with convolutional multiplexing signalling
CN1994003A (zh) 一种适用于edge系统的8psk均衡解调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