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32322B - 流体控制针灸针 - Google Patents

流体控制针灸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32322B
CN105232322B CN201510410433.9A CN201510410433A CN105232322B CN 105232322 B CN105232322 B CN 105232322B CN 201510410433 A CN201510410433 A CN 201510410433A CN 105232322 B CN105232322 B CN 1052323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pipe
flow
effuser
flow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1043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32322A (zh
Inventor
何斌
周炜
安逸
李开平
吴继业
张慧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41043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323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32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323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323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323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医针灸用针,特别是一种流体控制针灸针。流体控制针灸针,包括流管,所述的流管外侧设有散热层,散热层的外侧表面设有镀层;镀层的顶端为针头部;流管分为流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流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相连通。本发明所述的流体控制针灸针可实现升温和降温两种功能,并且可实现全针发热量和发热位置等精细温度调节控制,流体控制针灸针可根据治疗需求,采用流体弹性共振颤振机理,结合二项流动的特殊性态,设计出基于最小能量控制的针体运动控制方案。本发明所述的流体控制针灸针可以通过给定流体的温度和流速来实现温度控制、振动控制和温度振动耦合一体化控制,由于全针工作过程中没有电磁场干扰,所以安全系数更高。

Description

流体控制针灸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针灸用针,特别是一种流体控制针灸针。
背景技术
针灸属于我国中医学传统项目,现在多用针,而少用灸,主要是因为灸的程序复杂。通过加热针体实现灸的针主要包含两类:火针和温针。火针通过事先烤热针体来实现灸的目的;而温针则通过外部设备不断控制针体温度来实现灸的目的,本发明属于温针这一类。目前温针实现温度控制的办法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针柄附近附加各种热源,通过热源发出热量,使针体产生温度梯度,也就是温度差,从而在针导热体上形成一个热量传递的过程;而另一类则是通过在针体内部放置电热丝,通过对电热丝通电加热针体,从而达到灸的目的,常称为电热针。这两种温度控制方法各有优缺点,第一种方法中针体形式相对简单,且由于针内部没有电热丝存在,加热时针体内部没有电磁场,但由于热量在肌肉组织内的散失速度快,使得热量难以传递到较深的肌肉部位;第二种方法可实现全针发热,针体热量分布均匀,但是针体的结构形式相对复杂,通电后针的附近区域存在电磁场,也有漏电的风险,可能对肌肉组织造成危害。
本发明的流体控制针灸针的热传递过程和与电热针方法相似,但是由于采用流体加热,无电磁场,可实现针体温度的连续、均匀升高,且易于保持恒定温度工作,特别的还具有快速降温功能,使得肌肉组织与针体分离,有利于起针时减少对人体的损伤,降低患者的不适感。同时,流体控制针灸针还可通过设计针体内部的流管形状和周期改变流体的气、液态性能实现针的微幅振动,并扩大温度控制范围、提高温度控制灵敏度。特别是根据针灸效果需要,通过在流体出口、入口设置弹性流面控制部件,使得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可在部分时间和空间区域呈现流动、弹性复杂耦合共振颤振,从而通过最小能量实现针体的振动控制。综上所述,将发明的针体称为流体控制针灸针,简称流控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针灸用的流体控制针灸针。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流体控制针灸针,包括流管,所述的流管外侧设有散热层,散热层的外侧表面设有镀层;镀层的顶端为针头部;流管分为流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流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相连通。
本发明所述的流体控制针灸针,所述的流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均为直线形且相互连接呈U形的流管,其U形的流管底端延伸至针头部。
本发明所述的流体控制针灸针,所述的流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均为波纹形,流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相互连通。
本发明所述的流体控制针灸针,所述的流体流入管呈波纹形,流体流出管呈直线形;流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相互连通。
本发明所述的流体控制针灸针,所述的流体流入管呈波纹形,流体流出管呈直线形流体流入管缠绕于流体流出管外侧,流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相互连通。
本发明所述的流体控制针灸针,所述的流体流入管为两个,两个流体流入管分别为热流体流入管与冷流体流入管;热流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之间设置冷流体流入管;两个流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相连通。
本发明所述的流体控制针灸针,所述的热流体流入管、冷流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均成波纹形;波纹形的热流体流入管与波纹形的流体流出管之间设置波纹形的冷流体流入管;两个流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相连通。
本发明所述的流体控制针灸针,所述的两个流体流入管均呈波纹形,流体流出管呈直线形;波纹形的波纹形的热流体流入管与直线形的流体流出管之间设置波纹形的冷流体流入管;两个流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相连通。
本发明所述的流体控制针灸针,流体可周期性出现气态和液态,使得流动呈现气液二项流动,根据气体和液体的传热性能的差异,流体的周期性变化使得温度调节更加灵活;同时可通过在针的不同位置设计流管的不同流面面积,从而改变流体的流速,在流速不同,热传导性能相同的条件下,可实现发热区域和发热量的精细控制。
本发明所述的流体控制针灸针,所述流管的出入口和流管内部区域可设置有流面控制弹性部件,其弹性变形和流体流动相互耦合,可通过设计流管出入口的弹性部件弹性常数、不同流速下的流面面积和流体流动速度、材料等流动特征,从而使得流体流动和弹性部件的弹性变形运动出现耦合共振颤振现象,实现利用最小能量实现针体运动控制的目的。
本发明所述的流体控制针灸针,流体管道内填充的流体为气体或液体或气体液体同时填充;液体气体形成气液二项微流场,实现流体温度和振动耦合一体化
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流体控制针灸针,通过纯物理过程实现温度和针体振动控制,和现有温度、振动控制方案比较,其工作过程中全针无磁场,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优点:
1 在温度控制方面,本发明所述的流体控制针灸针可实现升温和降温两种功能,并且可实现全针发热量和发热位置等精细温度调节控制,通过流管中流过的气体和液体的比例调整可实现加热温度等高精度、高灵敏度控制,由于工作过程中全针温度均匀、可控,使得治疗更加有针对性、效果显著。
2 在振动控制方面,本发明所述的流体控制针灸针可根据治疗需求,采用流体弹性共振颤振机理,结合二项流动的特殊性态,设计出 基于最小能量控制的针体运动控制方案。采用该针灸针的振动方案,可对确定穴位实现周期性振动刺激,部分替代了原本的传统捻转与提插等刺激手法,从而实现调整营卫气血等功能。
3 在温度、振动耦合一体化控制方面,本发明所述的流体控制针灸针可以通过给定流体的温度和流速来实现温度控制、振动控制和温度振动耦合一体化控制,即在工作过程中通过设计流体的温度、流速和相态,实现需要的温度、振动以及温度振动耦合参数。从而实现调整营卫气血、温通经脉、调和气血,以期达到增加疗效、提高治疗的效果。而且由于全针工作过程中没有电磁场干扰,所以安全系数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流管直线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流管波纹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进管波纹及出管直线型流管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流管的进管及出管相互缠绕示意图;
图6a进、出口均为直线型的两进一出型流管示意图;
图6b进、出口均为波纹型的两进一出型流管示意图;
图6c进口波纹型,出口直线型的两进一出型流管示意图;
图7是流管部分管段设置凹凸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出入口设置有流面控制弹性部件的流管结构示意图;
图9是气体和液体交互流过流管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热量传递结构示意图及工作示意图。
图中1是流管,2是散热层,3是表面镀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流体控制针灸针,包括流管,所述的流管外侧设有散热层,散热层的外侧表面设有镀层;镀层的顶端为针头部;流管分为流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流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相连通。从图中可以看出流管外侧设有散热层,散热层的外侧表面设有镀层;镀层的顶端为针头部;流管分为流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流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相连通;
流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均为直线形且相互连接呈U形的流管,其U形的流管底端延伸至针头部。流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均为直线形且相互连接呈U形的流管,其U形的流管底端延伸至针头部;
流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均为波纹形且相互连接呈U形的流管,其U形的流管底端延伸至针头部。
流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均为波纹形,流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相互连通。
流体流入管呈波纹形,流体流出管呈直线形;流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相互连通。进管波纹及出管直线型流管示意图,流体流入管为波纹型,流出管为直线型,相互连接呈U形的流管,其U形的流管底端延伸至针头部。
流体流入管呈波纹形,流体流出管呈直线形流体流入管缠绕于流体流出管外侧,流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相互连通。流管的进管及出管相互缠绕示意图,流体流入管为波纹型,流出管为直线型,流入管缠绕着流出管,流管底端延伸至针头部。
流体流入管为两个,两个流体流入管分别为热流体流入管与冷流体流入管;热流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之间设置冷流体流入管;两个流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相连通。
热流体流入管、冷流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均成波纹形;波纹形的热流体流入管与波纹形的流体流出管之间设置波纹形的冷流体流入管;两个流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相连通。
两个流体流入管均呈波纹形,流体流出管呈直线形;波纹形的波纹形的热流体流入管与直线形的流体流出管之间设置波纹形的冷流体流入管;两个流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相连通。
图6a为两个流入管和一个流出管均为直线型且相互连接呈W形的流管,其W形的流管底端延伸至针头部。图6b为两个流入管和一个流出管均为波纹型且相互连接呈W形的流管,其W形的流管底端延伸至针头部。图6c为两个流入管为波纹型,流出管为直线型,相互连接呈W形的流管,其W形的流管底端延伸至针头部。
流管部分管段设置凹凸结构的示意图,图中的阴影部分为凸出来的部分,用来改变流体的运动,形成压力变化。
出入口设置有流面控制弹性部件的流管结构示意图,阴影部分就是流面控制弹性部件,其弹性变形和流体流动相互耦合;
流管里面的黑色部分就是液体,空白部分就是气体,周期性地出现气体和液体;
流体控制器通过导管与针灸针连接,通过导管中流体的流动产生热传递,改变针灸针的温度。流体的热量传递顺序是先到流管外壁,再到针灸针,然后到针灸针外壁,最后进入人体组织。
直线型流管的优点是形状简单,加工方便;缺点是流体通过时的接触面积较小,升降温的响应速度较慢,且不可进行振动。
螺旋型流管的优点在于流体通过时的接触面积比较大,升降温效果比较突出,同时配合相应的流管内壁结构,可使得针体在各个方向上微幅振动;缺点在于设计较为复杂,加工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旋与直线结合型流管综合了直线型和螺旋型的优势,其特点在于进气端是螺旋形接触面积较大,相较于直线型更易于进行热传导,而出气端是直线型,便于温度降低后的流体快速导出,比螺旋型降低了设计和加工的难度。
螺旋与直线结合型的流管结构除图4中所示,还可以是图5所示的情况。进气端依然是螺旋型,接触面积较大,相比于图4的结构,其优点在于流管直线段沿针的轴线分布,使针的受热均匀,同时振动方向也较容易控制。
为实现升降温分别控制,还可设计针体由冷流进管、热流进管和出口管三部分组成;其中(a)为直线型,(b)为螺旋型,(c)为螺旋与直线结合型。此设计的优点在于温度控制速度更快,效果更明显。
同时流管的内壁(某些部位)可以选用如图7所示的结构,这样的凹凸结构导致流体经过时就会有压力的变化,从而产生振动。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某装置,该装置包括针灸针和流体供应器,针灸针和流体供应器通过导管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用流体加热,无电磁场,可实现快速升降温功能,并可通过设计针体的流管形状实现针体的微幅振动。本发明可方便地应用于工程实践,解决中医针灸面临的问题。

Claims (2)

1.流体控制针灸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流管,所述的流管外侧设有散热层,散热层的外侧表面设有镀层;镀层的顶端为针头部;所述流管的流道上设置有弹性部件,流体通过时与弹性部件接触,使弹性部件和流体产生耦合颤振,从而实现控制针灸针的振动的目的;流管分为流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流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相连通;所述的流体流入管为两个,两个流体流入管分别为气体流入管与液体流入管;其中所述的两个流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均为直线形且相互连接构成呈U形的流管, U形的流管底端延伸至针头部;气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之间设置液体流入管;两个流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相连通;或者所述的液体流入管、气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均成波纹形;波纹形的液体流入管与波纹形的流体流出管之间设置波纹形的气体流入管;两个流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相连通;或者所述的两个流体流入管均呈波纹形,流体流出管呈直线形;波纹形的气体流入管与直线形的流体流出管之间设置波纹形的液体流入管;两个流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相连通;或者所述的两个流体流入管呈波纹形,流体流出管呈直线形,两个流体流入管缠绕于流体流出管外侧,两个流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控制针灸针,其特征在于:两个流体流入管与流体流出管连接处的流道内液体气体形成气液二项微流场,实现针灸针的温度和振动耦合一体控制效果。
CN201510410433.9A 2015-07-13 2015-07-13 流体控制针灸针 Active CN1052323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10433.9A CN105232322B (zh) 2015-07-13 2015-07-13 流体控制针灸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10433.9A CN105232322B (zh) 2015-07-13 2015-07-13 流体控制针灸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32322A CN105232322A (zh) 2016-01-13
CN105232322B true CN105232322B (zh) 2018-04-17

Family

ID=55030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10433.9A Active CN105232322B (zh) 2015-07-13 2015-07-13 流体控制针灸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323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26502A (zh) * 2017-01-23 2017-05-31 首都医科大学 一种针灸用一次性电制冷针灸针
CN108743368B (zh) * 2018-07-02 2024-04-23 内蒙古医科大学 一种治疗失眠症的蒙医用可加热银针
CN111135076A (zh) * 2020-01-11 2020-05-12 任胜洪 一种可调式中医用针灸针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90469B2 (ja) * 1992-09-03 2003-03-24 林 成忠 針治療器
US5792171A (en) * 1997-04-17 1998-08-11 Burdenko; Igor Acupunture method and device
KR101094935B1 (ko) * 2009-05-12 2012-01-05 주식회사 트로이에이치앤피 온침 보조구
CN103536350A (zh) * 2010-10-26 2014-01-29 美敦力阿迪安卢森堡有限责任公司 神经调节冷冻治疗设备和相关系统和方法
CN102813599B (zh) * 2012-09-10 2014-03-12 陈朋 一种针灸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32322A (zh) 2016-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32322B (zh) 流体控制针灸针
CN204268683U (zh) 一种智能坐便器的即热式加热器
CN207118958U (zh) 可快速交替冷热敷治疗的理疗设备
CN105799957A (zh) 一种液态金属宇航服
CN203928392U (zh) 家用直热式热泵热水器
CN203898868U (zh) 一种恒温输液器
CN201363710Y (zh) 电器绝缘油节能连体高温高压蒸汽锅炉
CN208349277U (zh) 蒸汽式家用电器、蒸汽发生器及其蒸汽管
CN208770127U (zh) 便捷式温控理疗装置
CN103622802A (zh) 冷热按摩仪
CN202619968U (zh) 一种基于半导体的冷热敷袋
CN202235883U (zh) 一种物理治疗失眠的冷冻装置
CN205054690U (zh) 防压疮床垫
CN209695523U (zh) 一种医用加热器
CN207186893U (zh) 一种手术室输液护理器
CN209900328U (zh) 一种手术室输血护理加温装置
CN204995639U (zh) 医用体温调节变温袋
CN203609632U (zh) 冷热按摩仪
CN109646311A (zh) 一种可调温肠内营养液加热器
CN207898733U (zh) 一种带有加热装置的输液器
CN202699790U (zh) 一种内科护理用温控输液器
CN207520408U (zh) 一种输液时防逆流的装置
CN109452702A (zh) 一种智能温控保暖运动服
CN108036503A (zh) 具有冷热水隔离功能的热水器
CN204062970U (zh) 蒸汽发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