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26397B - 具有高隔离度的天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高隔离度的天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26397B
CN105226397B CN201410389934.9A CN201410389934A CN105226397B CN 105226397 B CN105226397 B CN 105226397B CN 201410389934 A CN201410389934 A CN 201410389934A CN 105226397 B CN105226397 B CN 1052263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reflecting
slide rail
polarised direction
reflect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8993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26397A (zh
Inventor
周耿弘
谢屹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yflex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Zyflex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yflex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Zyflex Technologi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226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263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263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2639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高隔离度的天线装置。该天线装置具有一发射天线,一接收天线,一反射件及一天线罩。该发射天线用以朝该发射天线的前方发射具有一极化方向的辐射波,该接收天线用以接收辐射波,该反射件设置于该发射天线及该接收天线的前方,用以反射该发射天线发出的辐射波。该反射件包含一框架及至少一反射栅杆,该框架包含两横杆及两纵杆,每一反射栅杆连接于该两横杆,且实质上平行于该两纵杆。该天线罩提供一容置空间,以容置该发射天线、该接收天线及该反射件。

Description

具有高隔离度的天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反射发射天线发出的辐射波的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天线装置中具有发射天线(transmitter antenna)与接收天线(receiver antenna)。发射天线用以发射辐射波(依应用不同可为HF、VHF或UHF等不同频率的辐射波)至天线装置的外部,接收天线则用以接收来自天线装置外部的辐射波。典型兼具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的天线装置,可例如为雷达装置,其需先以发射天线发射辐射波后,再以接收天线接收外部物体反射的辐射波以供后续分析。为保护发射天线、接收天线与相关设备,实务上必须以天线罩(radome)容置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以避免其暴露于阳光或湿气而毁损。然而,如图1的现有技术的天线装置100示意图所示,发射天线ANT1发射的辐射波Ra接触到天线罩110内壁所产生的反射波Ra’,是天线装置不欲接收的辐射波,却会由接收天线ANT2接收,而有碍于接收天线ANT2正确接收来自天线装置100外部的辐射波Rb。因此,本领域实需一解决方案以消除天线罩110内壁所产生的反射波Ra’于接收天线ANT2处产生的效应。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一实施例公开一种天线装置,包含一发射天线,一接收天线,一第一反射件,一第二反射件及一天线罩。该发射天线用以朝该发射天线的前方发射具有一极化方向的辐射波,该接收天线用以接收辐射波。该第一反射件设置于该发射天线及该接收天线的前方,用以反射该发射天线发出的辐射波。该第一反射件包含一第一框架,包含两第一横杆,实质上平行于该极化方向,及两第一纵杆,实质上垂直于该极化方向;及至少一第一反射栅杆,每一第一反射栅杆连接于该两第一横杆,且实质上垂直于该极化方向。该第二反射件设置于该发射天线及该接收天线的前方,用以反射该发射天线发出的辐射波。该第二反射件包含一第二框架,包含两第二横杆,实质上平行于该极化方向,及两第二纵杆,实质上垂直于该极化方向;及至少一第二反射栅杆,每一第二反射栅杆连接于该两第二横杆,且实质上垂直于该极化方向。该天线罩提供一容置空间,以容置该发射天线、该接收天线、该第一反射件及该第二反射件。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公开一种天线装置,包含一发射天线,一接收天线,一反射件及一天线罩。该发射天线用以朝该发射天线的前方发射具有一极化方向的辐射波,该接收天线用以接收辐射波。该反射件设置于该发射天线及该接收天线的前方,用以反射该发射天线发出的辐射波。该反射件包含一框架,包含两横杆,实质上平行于该极化方向,及两纵杆,实质上垂直于该极化方向;及至少一反射栅杆,每一反射栅杆连接于该两横杆,且实质上垂直于该极化方向。该天线罩提供一容置空间,以容置该发射天线、该接收天线及该反射件。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公开一种天线装置,包含一发射天线,一接收天线,一第一组反射栅杆及一天线罩。该发射天线用以朝该发射天线的前方发射具有一极化方向的辐射波,该接收天线用以接收辐射波。该第一组反射栅杆包含多个反射栅杆,设置于该发射天线及该接收天线的前方,用以反射该发射天线发出的辐射波,每一反射栅杆实质上垂直于该极化方向。该天线罩提供一容置空间,以容置该发射天线、该接收天线及该第一组反射栅杆。
通过使用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天线装置,天线罩内壁反射的辐射波造成的干扰会被大幅减少,以助于接收天线正确接收天线装置外部的辐射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天线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反射件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天线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图2的天线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图6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8为图6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反射栅杆组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反射栅杆组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反射栅杆组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反射栅杆组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反射栅杆组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彼此错位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滑轨与至少一辅助滑轨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200、500、600 天线装置
110、220 天线罩
290 固定单元
ANT1、ANTTx 发射天线
ANT2、ANTRx 接收天线
Ra、Ra’、Rb、R0、R01、R1、 辐射波
R11、R2、R3
230、530、930 背板
210 反射件
250、720、1650 连接件
240、1610 滑轨
1620 辅助滑轨
D1、D2 方向
2101 框架
2102、7102 反射栅杆
21011 横杆
21012 纵杆
S1 天线刻槽
5401、6401 第一滑轨
5402、6402 第二滑轨
5101、6101 第一反射件
5102、6102 第二反射件
5201 第一连接件
5202 第二连接件
710、8101、8102、8103 反射栅杆组
81011、81021、81031 连杆
819 间隙
k 错位距离
RBRx、RBTx 天线隔板
160a、160b、160c 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天线装置200的示意图。天线装置200包含发射天线ANTTx,接收天线ANTRx,反射件210及天线罩220。发射天线ANTTx用以朝发射天线ANTTx的前方发射具有极化方向为方向D1的辐射波R0。接收天线ANTRx用以接收辐射波。反射件210设置于发射天线ANTTx及接收天线ANTRx的前方,用以反射发射天线ANTTx发出的辐射波R0的小部分以产生反射后的辐射波R01;发射天线ANTTx发出的辐射波R0其大部分可透射穿过反射件210以产生透射的辐射波R1。天线罩220用以提供容置空间,以容置发射天线ANTTx、接收天线ANTRx及反射件210。同时,天线罩220也会反射辐射波R1的小部分以产生反射的辐射波R11,且大部分的辐射波R1可透射穿过天线罩220以产生透射的辐射波R2。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反射件210的示意图。反射件210包含框架2101。框架2101包含两横杆21011,实质上平行于辐射波R0的极化方向(方向D1),及两纵杆21012,实质上垂直于方向D1。反射件210也包含至少一反射栅杆2102,每一反射栅杆2102连接于两横杆21011,且实质上垂直于方向D1。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装置200的局部示意图。天线装置200包含背板230,发射天线ANTTx及接收天线ANTRx固定于背板230上,背板230上具有滑轨240,滑轨240的轨道方向实质上平行于发射天线ANTTx发射的电磁波R0的极化方向,亦即实质上平行于方向D1。天线装置200还包含连接件250,其第一端固定于反射件210,第二端以可沿滑轨240滑动的方式设置于滑轨240上。因此,反射件210可通过连接件250与滑轨240沿方向D1滑动。上述的连接件250可还包含可调整长度的伸缩单元(例如以实轴与空心套轴所组成的伸缩单元;或由具有多个排状穿孔的第一子连接件与具有多个排状螺丝孔的第二子连接件组成的可允许长度调整后再以螺丝锁固的长度可调整的伸缩单元),用以伸缩调整连接件250的长度以调整反射件210与发射天线ANTTx/接收天线ANTRx之间的距离,由此可调整图2所示的辐射波R01的相位以改善天线之间的隔离度而使接收天线ANTRx的接收效果更佳。
图2至图4所示的天线装置200中,使用者可将反射件210于滑轨240上沿方向D1移动调整,以使发射天线ANTTx发出的辐射波R0经反射件210反射产生的辐射波R01,相较于辐射波R1经天线罩220反射产生的辐射波R11,在接收天线ANTRx处朝向振幅相同且相位相反的理想状态调整,而尽量使辐射波R01与辐射波R11得以互相抵销。如图2所示,接收天线ANTRx接收来自天线装置200外部的辐射波R3时,将较不受辐射波R11干扰。
如图4所示,发射天线ANTTx与接收天线ANTRx具有若干天线刻槽(slot)S1,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多个天线刻槽S1垂直于方向D1且加上各自的倾斜角度,刻制于发射天线ANTTx与接收天线ANTRx,以使发射天线ANTTx发射的辐射波R1具有方向D1的极化方向,并使接收天线ANTRx可用以接收极化方向平行于方向D1的辐射波。图2至图3公开的反射件210,因其反射栅杆2102垂直于图2所示的辐射波R0的极化方向(方向D1),故图2所示的辐射波R0可大部分穿透反射件210,因此反射件210的面积可允许为涵盖发射天线ANTTx的开口范围而不至于影响发射天线ANTTx的发射效率与辐射场形。上述的横杆21011与纵杆21012可为(但不限于)矩形,以使横杆21011与纵杆21012形成的间隙为(但不限于)长条形的矩形间隙,例如为长边平行于方向D2且短边平行于方向D1的长条形的矩形间隙,其中方向D2垂直于方向D1的方向。上述发射天线ANTTx与接收天线ANTRx的多个天线刻槽S1中,每一天线刻槽S1的倾斜角度各自对应于天线刻槽S1的位置所发射或接收的辐射波的振幅强度。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其发射的辐射波R0的极化方向对应于垂直于发射天线ANTTx的天线刻槽S1的方向而为方向D1。此外,根据图4的实施例,因接收天线ANTRx的天线刻槽S1也实质上垂直于方向D1,故接收天线ANTRx所接收的辐射波(如图2所示的辐射波R3)的极化方向也设定为方向D1。
图5为天线装置200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其中天线罩220以透明示意,可见发射天线ANTTx、接收天线ANTRx及反射件210被容置于天线罩220内部的布局,固定单元290用以安装固定天线罩220。
图6至图8图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500的局部示意图。天线装置500相较于天线装置200,具有两个反射件,因此天线装置500具有第一反射件5101与第二反射件5102,其中第一反射件5101与第二反射件5102包含的框架、纵杆及横杆因类似于图3所示的反射件210,故不再赘述。天线装置500中,用以固定发射天线ANTTx与接收天线ANTRx的背板530上可于发射天线ANTTx与接收天线ANTRx之间设置第一滑轨5401与第二滑轨5402。第一连接件5201的第一端固定于第一反射件5101,第二端以可沿第一滑轨5401滑动的方式设置于第一滑轨5401上。第二连接件5202的第一端固定于第二反射件5102,第二端以可沿第二滑轨5402滑动的方式设置于第二滑轨5402上。由此,第一反射件5101与第二反射件5102可各自沿方向D1滑动调整。于此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5201的长度可例如大于第二连接件5202的长度(如图6所示),以使第一反射件5101相较于第二反射件5102距离背板530更远。因此,第一反射件5101与第二反射件5102于滑动调整时,其位置可完全重叠、部分重叠或完全不重叠(如图7至图8所示)。参照图2与图6至图8,通过第一反射件5101与第二反射件5102的重叠程度,可调整辐射波R01的反射量,而助于使用者调整得到最适的辐射波R01以减低辐射波R11造成的干扰。
图6至图8的示例为第一反射件5101与第二反射件5102可分别滑动调整的实施例,然而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也可将长度较长的第一连接件5201与长度较短的第二连接件5202都以可沿滑轨滑动的方式设置于同一滑轨上,以使第一连接件5201与第二连接件5202分别连接的第一反射件5101与第二反射件5102可分别滑动调整以致完全重叠、部分重叠或完全不重叠。又如图9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装置600的局部示意图所示,可在背板630上,将第一滑轨6401安装于接收天线ANTRx上方(例如将第一滑轨6401安装于背板630上,或将第一滑轨6401安装于接收天线ANTRx的天线隔板RBRx,其中接收天线ANTRx的天线隔板RBRx如图6的天线隔板RBRx所示),并将第一反射件6101的框架上侧的横杆嵌入第一滑轨6401以使第一反射件6101可滑动调整;及将第二滑轨6402安装于发射天线ANTTx下方(例如将第二滑轨6402安装于背版630上,或将第二滑轨6402安装于发射天线ANTTx的天线隔板RBTx,其中发射天线ANTTx的天线隔板RBTx如图6的天线隔板RBTx所示),并将第二反射件6102的框架下侧的横杆嵌入第二滑轨6402以使第二反射件6102可滑动调整,以滑动调整第一反射件6101与第二反射件6102使其完全重叠、部分重叠或完全不重叠。图9的实施例以第一反射件与第二反射件各安装于一滑轨为例,使用者也可于每一反射件上下各安装一滑轨并将反射件上下侧的横杆都嵌入滑轨以供滑动调整,将滑轨前后错开,以使多个反射件得以重叠。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如图6至图9所示的第一反射件与第二反射件之间的前后距离可经研发人员通过软件模拟与实验量测求得最适的距离。
上述用以反射图2所示的辐射波R0的反射件210、第一反射件5101、第二反射件5102、第一反射件6101及第二反射件6102,由框架与垂直于辐射波R0的极化方向(方向D1)的至少一反射栅杆所组成。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上述的反射件也可仅由一组垂直于辐射波R0的极化方向(方向D1)的多个反射栅杆所组成。图10至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用以反射如图2所示的辐射波R0以产生辐射波R01的反射栅杆组710的示意图。每一反射栅杆组710包含多个反射栅杆7102,因其方向垂直于辐射波R0的极化方向(方向D1),故发射天线ANTTx发出的辐射波R0其大部分可穿越反射栅杆组710,仅少部分反射产生辐射波R01,而不致过度影响辐射波R0的发射效率。类似于图4、图6至图8与图9的实施例所述,如图11所示,反射栅杆组710也可通过连接件720及滑轨等零件,连接于天线装置的背板或天线隔板,以沿方向D1滑动调整。
图12至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反射栅杆组8101、反射栅杆组8102及反射栅杆组8103的示意图。反射栅杆组8101、8102及8103同图10的反射栅杆组710,也包含多个反射栅杆7102,然而,为增强结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至少一连杆连接多个反射栅杆。举例而言,图12的反射栅杆组8101中,即以三连杆81011连接于三反射栅杆7102的两两之间。图13的反射栅杆组8102中,则以连杆81021连接四反射栅杆7102。而图14的反射栅杆组8103中,则以三连杆81031连接四反射栅杆7102。如图12至图14实施例公开的反射栅杆组8101、反射栅杆组8102及反射栅杆组8103中,其位于反射栅杆与连杆之间,用以供辐射波R1穿透的间隙(如图14的间隙819),其垂直于辐射波R0的极化方向的长度应大于平行于辐射波R0的极化方向的长度,例如间隙819于平行于方向D2的长度应大于平行于方向D1的长度,方可使具有极化方向为方向D1的辐射波R0可大部分穿透如图12至图14所示的反射栅杆组。以图13的反射栅杆组8102为例,也可将一滑轨安装于连杆81021,该滑轨以可沿该极化方向滑动的方式设置于该连接件的第一端,并将连接件的第二端固定于天线装置的背板上,或将连接件的第二端以可沿该极化方向滑动的方式设置于天线装置的另一滑轨(其可设置于天线装置的背板或天线隔板)上,以此达到可滑动调整反射栅杆组8102的功效。
此外,如同图6至图9实施例所示,天线装置中也可包含二组以上的反射栅杆组,通过滑动调整以使多组反射栅杆组于发射天线ANTTx与接收天线ANTRx的前方彼此完全重叠、部分重叠或完全不重叠,以调整其反射的辐射波R01的振幅、相位及位置,以求得可将辐射波R11造成的干扰影响降至最低时所对应的反射栅杆组的位置。二组以上的反射栅杆组滑动调整时,其各自对应的连接件可设置于同一滑轨或设置于多个滑轨上,以调整多组反射栅杆组的彼此重叠的程度。
上述的滑轨,可为(但不限于)轨道形式的滑动式滑轨,或各自具有多段式排状锁孔的两构件所构成的多段式滑轨,以利使用者滑动调整反射件或反射栅杆组且确定其位置后,通过(但不限于)螺丝锁固、焊接黏合、或卡榫接合等方式,将反射件或反射栅杆组固定于使用者所欲的位置。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射天线ANTTx与接收天线ANTRx彼此左右错位的示意图。图15的实施例中,发射天线ANTTx与接收天线ANTRx可另以两滑轨分别安装于背板930上,以使发射天线ANTTx与接收天线ANTRx可沿方向D1滑动以达到彼此错位的功效。此操作可助于使用者进一步微调发射天线ANTTx与接收天线ANTRx其发射及/或接收辐射波的相位,以求得最佳的发射/接收表现。然而,理论上当两天线的错位距离k大于半波长(即0.5λ),其效应即不再增加,例如当错位距离k为(0.5λ+5mm)时,其相位调整的效应即理论上近似于错位距离k为5mm造成的效应,因此图15中两天线的错位距离k可不需太长。此外,使用者也可另安装平行于方向D2的滑轨于发射天线ANTTx与接收天线ANTRx背后,以于方向D2调整发射天线ANTTx与接收天线ANTRx彼此的距离,使两天线可上下错位。使用者也可安装可伸缩套件(如多段式可前后伸缩的套件)于发射天线ANTTx及/或接收天线ANTRx与背板930之间,以进一步前后伸缩微调发射天线ANTTx及/或接收天线ANTRx与背板930之间的距离,以使两天线前后错位而得到最佳的辐射波接收效果。
上述的用以连接反射件与背板、或连接反射栅杆组与背板的连接件(如图2的连接件250、图6的第一连接件5201与第二连接件5202及图11的连接件720)还可包含一伸缩单元(例如以实轴与空心套轴所组成的可伸缩单元;或由具有多个排状穿孔的第一子连接件与具有多个排状螺丝孔的第二子连接件组成的可允许长度调整后再以螺丝锁固的长度可调整的伸缩单元)以使该连接件为长度可沿前后轴向伸缩的连接件,以助于使用者调整反射件与背板之间的距离、或调整反射栅杆组与背板之间的距离以调整图2所示的辐射波R01的相位,而求得可将辐射波R11的干扰降至最低的反射件(或反射栅杆组)的位置。本发明实施例中,经实验得知,当图11至图14所示的反射栅杆7102其两两之间的间距,属于辐射波波长的0.065倍至0.5倍之间的范围时,其对辐射波的场形的影响并不显著,故反射栅杆7102的间距可允许(但不限于)0.065波长至0.5波长(0.065λ~0.5λ)之间,然而大于或小于此范围的反射栅杆7102的间距,在不严重影响辐射波的效率与场形的前提下,均属本发明的范围且可供使用。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滑轨1610与至少一辅助滑轨1620的示意图。图16所示的滑轨1610为方向D1(其平行于极化方向),且至少一辅助滑轨1620为方向D2(其垂直于极化方向),其中滑轨1610与辅助滑轨1620可以例如冲压加工等方式镂刻制作且互为交错。如图16所示,连接件1650的第一端以可沿滑轨1610及多个辅助滑轨1620滑动调整的方式,设置于滑轨1610与辅助滑轨1620上,且连接件1650的第二端设置于上述的反射件(如反射件210)或反射栅杆组(如反射栅杆组8102),以使本发明中的反射件或反射栅杆组可沿平行于极化方向移动,再沿垂直于极化方向调整至最佳位置。如图16所示,连接件1650先由位置160a移至位置160b,再经微调而移至位置160c。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如图16所示的滑轨1610与多个辅助滑轨1620也可设置于如图14所示的连杆81031上,再将滑轨1610与至少一辅助滑轨1620以滑轨1610可沿方向D1且辅助滑轨1620可沿方向D2滑动调整的方式设置于连接件1650的第一端上,而连接件1650的第二端则可例如设置于天线装置的背板,进而使反射栅杆组8103可沿平行于极化方向移动,再沿垂直于极化方向调整至最佳位置。当天线装置具有多个反射件或反射栅杆组时,其可各自于多个辅助滑轨上滑动调整。
综上所述,经采用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反射件或反射栅杆组,如图2所示发射天线ANTTx发出的辐射波R0,其穿过反射件210后的辐射波R1于天线罩200内壁反射产生的辐射波R11,可由反射件或反射栅杆组反射的相位相反且振幅相同的辐射波R01予以减低或消除。因此,有助于接收天线ANTRx更正确地接收来自天线装置200外部的辐射波R3而不受辐射波R11干扰。由于本发明的反射件或反射栅杆组用以供辐射波R0穿透的间隙,其方向D2的长度大于平行于方向D1的长度(其中方向D2垂直于方向D1),故具有极化方向为方向D1的辐射波R0可大部分穿透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反射件或反射栅杆组,而不致过度影响其发射效率,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反射件或反射栅杆组其面积可被允许涵盖发射天线ANTTx与接收天线ANTRx的开口范围。此外,本发明公开的反射件或反射栅杆组其位置可调整,因此使用者不仅可方便地经调整而求得最佳的反射件或反射栅杆组的位置,也不需为相异应用开模重制不同版本的天线装置,而耗费成本。因此,本发明对于改善本领域现有技术的缺失,实有助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都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17)

1.一种天线装置,包含:
发射天线(Tx antenna),用以朝该发射天线的前方发射具有一极化方向的辐射波;
接收天线(Rx antenna),用以接收辐射波;
第一反射件,设置于该发射天线及该接收天线的前方,用以反射该发射天线发出的辐射波,该第一反射件包含:
第一框架,包含两第一横杆,实质上平行于该极化方向,及两第一纵杆,实质上垂直于该极化方向;及
至少一第一反射栅杆,每一第一反射栅杆连接于该两第一横杆,且实质上垂直于该极化方向;
第二反射件,设置于该发射天线及该接收天线的前方,用以反射该发射天线发出的辐射波,该第二反射件包含:
第二框架,包含两第二横杆,实质上平行于该极化方向,及两第二纵杆,实质上垂直于该极化方向;及
至少一第二反射栅杆,每一第二反射栅杆连接于该两第二横杆,且实质上垂直于该极化方向;及
天线罩,其提供一容置空间,以容置该发射天线、该接收天线、该第一反射件及该第二反射件;
其中该第一反射件与该第二反射件可沿实质上平行于该极化方向的方向移动,以使该第一反射件与该第二反射件完全重叠、部分重叠或完全不重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该第一反射件的该第一框架与该至少一第一反射栅杆所形成的至少一第一间隙,其垂直于该极化方向的长度大于平行于该极化方向的长度;及该第二反射件的该第二框架与该至少一第二反射栅杆所形成的至少一第二间隙,其垂直于该极化方向的长度大于平行于该极化方向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还包含至少一辅助滑轨,以使该第一反射件及/或该第二反射件通过该至少一辅助滑轨沿垂直于该极化方向的方向移动调整。
4.一种天线装置,包含:
发射天线(Tx antenna),用以朝该发射天线的前方发射具有一极化方向的辐射波;
接收天线(Rx antenna),用以接收辐射波;
反射件,设置于该发射天线及该接收天线的前方,用以反射该发射天线发出的辐射波,该反射件包含:
框架,包含两横杆,实质上平行于该极化方向,及两纵杆,实质上垂直于该极化方向;及
至少一反射栅杆,每一反射栅杆连接于该两横杆,且实质上垂直于该极化方向;及
天线罩,其提供一容置空间,以容置该发射天线、该接收天线及该反射件;
其中该反射件可沿实质上平行于该极化方向的方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装置,还包含滑轨,实质上平行于该极化方向,该天线装置还包含连接件,其第一端固定于该反射件,第二端以可沿该滑轨滑动的方式设置于该滑轨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该框架与该至少一反射栅杆所形成的至少一间隙中的每一间隙,其垂直于该极化方向的长度大于平行于该极化方向的长度。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装置,还包含至少一辅助滑轨,以使该反射件通过该至少一辅助滑轨沿垂直于该极化方向的方向移动调整。
8.一种天线装置,包含:
发射天线(Tx antenna),用以朝该发射天线的前方发射具有一极化方向的辐射波;
接收天线(Rx antenna),用以接收辐射波;
第一组反射栅杆,包含多个反射栅杆,设置于该发射天线及该接收天线的前方,用以反射该发射天线发出的辐射波,每一反射栅杆实质上垂直于该极化方向;及
天线罩,其提供一容置空间,以容置该发射天线、该接收天线及该第一组反射栅杆;
其中该第一组反射栅杆可沿实质上平行于该极化方向的方向移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装置,还包含滑轨,实质上平行于该极化方向,该天线装置还包含连接件,其第一端固定于该第一组反射栅杆,第二端以可沿该滑轨滑动的方式设置于该滑轨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装置,还包含至少一辅助滑轨,以使该第一组反射栅杆通过该至少一辅助滑轨沿垂直于该极化方向的方向移动调整。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装置,还包含第二组反射栅杆,设置于该发射天线及该接收天线的前方,用以反射该发射天线发出的辐射波,该第二组反射栅杆包含反射栅杆,实质上垂直于该极化方向,其中该容置空间还容置该第二组反射栅杆。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该第二组反射栅杆可沿实质上平行于该极化方向的方向移动,以使该第一组反射栅杆与该第二组反射栅杆完全重叠、部分重叠或完全不重叠。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装置,还包含连杆,连接于该第一组反射栅杆的至少二反射栅杆。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天线装置,还包含滑轨、背板及连接件,该发射天线及该接收天线设置于该背板上,该滑轨实质上平行于该极化方向,该滑轨固定于该连杆上,该滑轨以可沿该极化方向滑动的方式设置于该连接件的一第一端,该连接件的一第二端固定于该背板。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天线装置,还包含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及连接件,该第一滑轨与该第二滑轨实质上平行于该极化方向,该第一滑轨固定于该连杆上,该第一滑轨以可沿该极化方向滑动的方式设置于该连接件的一第一端,该连接件的一第二端以可沿该极化方向滑动的方式设置于该第二滑轨。
16.如权利要求5、9、14或15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该连接件还包含伸缩单元,以使该连接件沿一前后轴向伸缩以调整长度。
17.如权利要求1、4或8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该发射天线与该接收天线左右错位,上下错位及/或前后错位。
CN201410389934.9A 2014-07-03 2014-08-08 具有高隔离度的天线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263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3037A TWI549361B (zh) 2014-07-03 2014-07-03 具有高隔離度的天線裝置
TW103123037 2014-07-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26397A CN105226397A (zh) 2016-01-06
CN105226397B true CN105226397B (zh) 2018-01-23

Family

ID=54995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8993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26397B (zh) 2014-07-03 2014-08-08 具有高隔离度的天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26397B (zh)
TW (1) TWI5493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3710B (zh) * 2017-01-17 2018-08-21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極化追蹤之射頻傳能裝置、具定位與極化追蹤之射頻傳能裝置、射頻獵能裝置及其射頻傳能方法
CN107437660B (zh) * 2017-08-15 2023-07-14 湖南华诺星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步进频连续波穿墙雷达的天线装置
FR3075397B1 (fr) * 2017-12-15 2020-09-18 Alessandro Manneschi Detecteur double technologie comprenant un capteur inductif et un rada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72050Y (zh) * 2004-12-02 2006-04-12 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 一种x波段天线
CN103392263A (zh) * 2012-12-26 2013-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系统
EP2728670A1 (en) * 2012-10-31 2014-05-07 Alessandro Vittorio Botta Antenna for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06333A (en) * 1995-02-17 1997-02-25 Hazeltine Corporation Low wind resistance antennas using cylindrical radiating and reflector units
US6621469B2 (en) * 1999-04-26 2003-09-16 Andrew Corporation Transmit/receive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JP5661423B2 (ja) * 2010-10-28 2015-01-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レーダ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72050Y (zh) * 2004-12-02 2006-04-12 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 一种x波段天线
EP2728670A1 (en) * 2012-10-31 2014-05-07 Alessandro Vittorio Botta Antenna for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CN103392263A (zh) * 2012-12-26 2013-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波导窄边缝隙天线的研究和设计";韦春海等;《雷达科学与技术》;20131031;第11卷(第5期);图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49361B (zh) 2016-09-11
CN105226397A (zh) 2016-01-06
TW201603390A (zh) 2016-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34278U (zh) 减少多个基站天线间干扰的装置
Faenzi et al. Re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broadside beam modulated metasurface antennas
CN105226397B (zh) 具有高隔离度的天线装置
US8552920B2 (en) Patch antenna synchronously generating linearly polarized wave and circularly polarized wave and generating method thereof
ES2591327T3 (es) Elementos de control de haz de antena, sistemas, arquitecturas y métodos para radar, comunicaciones y otras aplicaciones
TW200743131A (en) Heterodyne receiver array using resonant structures
RU2015145808A (ru) Освет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ветильник, содержащий антенну
Deng et al. A hemispherical 3-D null steering antenna for circular polarization
Wegener Broadband near-field filters for simultaneous transmit and receive in a small two-dimensional array
ITRM20120003A1 (it) Antenna ad apertura a bassa figura di rumore
EP3977563A1 (en) Meta-structure based reflectarrays for enhanced wireless applications
Bayer et al. A dual-band multimode monopulse tracking antenna for land-mobil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in Ka-band
CN105514613A (zh) 一种超宽频双极化天线振子
JP2010118778A (ja) 平面アンテナ及びレーダ装置
WO2020025739A3 (en) Dual-polarized broadband horn antenna for microwave transceiver
CN109075432B (zh) 一种天线及无人机
CN207381525U (zh) 一种降低阵元互耦的抗干扰阵列天线
JP2023520275A (ja) 省スペース型の航空機精密アプローチ及び着陸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アンテナ及びグライド・パス・アレイ
CN206558677U (zh) 一种移动通信抛物面天线馈源照射器振子
KR100852426B1 (ko) 무선통신 중계기
RU2310886C1 (ru) Космический многорежимный поляриметрический радиолокатор с синтезированной апертурой со сканирующей зеркальной антенной
Krauss et al. Low-profile Ka-band satellite terminal antenna based on a dual-band partially reflective surface
Cella et al. Mm-wave short range outdoor links with phased arrays
Zhong et al. Extension of ITU IMT-A channel models for elevation domains and line-of-sight scenarios
AU2013357017B2 (en) Improvements in antenna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23

Termination date: 202008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