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24883A - 一种生物特征信息泄露预警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特征信息泄露预警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24883A
CN105224883A CN201510638397.1A CN201510638397A CN105224883A CN 105224883 A CN105224883 A CN 105224883A CN 201510638397 A CN201510638397 A CN 201510638397A CN 105224883 A CN105224883 A CN 1052248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user
information
forewarning
biologica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3839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洋
李永震
胡巧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3839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2488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248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248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06F21/6245Protecting personal data, e.g. for financial or medical purpo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49Restricted operating environ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eth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特征信息泄露预警方法、装置及服务器。该方法包括:接收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终端标识的生物特征信息;获取与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的用户信息;其中,用户信息包括用户终端标识、预警终端标识;判断终端标识与用户终端标识是否匹配;若不匹配,则根据预警终端标识向用户的预警终端发送预警信息。本发明在生物特征识别的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控,当用户发现有安全隐患存在时,可以及时获取预警信息,有效增强生物特征识别的安全性,为用户提供了更高的用户隐私、数据安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特征信息泄露预警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特征信息泄露预警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生物特征信息被广泛应用于安防、国防、电子商务等多种领域。然而随着生物特征信息技术在移动终端的广泛应用,生物特征信息泄露风险也越来越高。生物特征信息在识别过程不需要和人体接触,甚至能够在人们没有觉察的情况下把生物特征信息保存下来。而这就导致生物特征信息极易被恶意用户采集,并有可能会进行分析伪造。比较常见的伪造方式有:照片、录像等。因此,生物特征信息尽管看起来是安全的,但是这种形式的生物识别技术可能被一些非常简单的技术绕过,对用户的数据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如何避免因生物特征信息泄露被非法人员利用,对用户的数据造成危害变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特征信息泄露预警方法、装置及服务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生物特征信息泄露导致的数据安全的问题。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生物特征信息泄露预警方法,应用于服务器中,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终端标识的生物特征信息;
获取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的用户信息;其中,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终端标识预警终端标识;
判断所述终端标识与所述用户终端标识是否匹配;
若不匹配,则根据所述预警终端标识向用户的预警终端发送预警信息。
优选地,所述方法进一步还包括:
若所述终端标识与所述用户终端标识匹配,则判断所述终端发送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用户信息中的终端常用位置信息是否匹配;
若不匹配,则根据所述预警终端标识向用户的预警终端发送预警信息。
优选地,所述方法进一步还包括:若所述位置信息与所述终端常用位置信息匹配,则判断所述生物特征信息的发送时间是否与用户信息中的终端使用时间是否匹配;
若不匹配,则根据所述预警终端标识向用户的预警终端发送预警信息。
优选地,所述方法进一步还包括:获取所述终端的使用者信息,并将所述使用者信息发送至所述预警终端。
优选地,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包括虹膜、指纹、语音、面部、掌纹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生物特征信息泄露预警装置,应用于服务器中,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终端标识的生物特征信息;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的用户信息;其中,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终端标识、预警终端标识;
第一匹配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终端标识与所述用户终端标识是否匹配:若不匹配,则根据所述预警终端标识向用户的预警终端发送预警信息。
优选地,所述装置进一步还包括第二匹配模块:
用于第一匹配模块判断所述终端标识与所述用户终端标识匹配时,则判断所述终端发送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用户信息中的终端常用位置信息是否匹配;
若不匹配,则根据所述预警终端标识向用户的预警终端发送预警信息。
优选地,所述装置进一步还包括第三匹配模块:
用于当所述第二匹配模块判断所述位置信息与所述终端常用位置信息匹配时,则判断所述生物特征信息的发送时间是否与用户信息中的终端使用时间是否匹配;
若不匹配,则根据所述预警终端标识向用户的预警终端发送预警信息。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
用于获取终端的使用者信息,并将所述使用者信息发送至所述预警终端。
依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上述的生物特征信息泄露预警装置。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提供的生物特征信息泄露预警方法、装置及服务器,通过在进行生物特征识别的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控,当用户发现有安全隐患存在时,可以及时地获取预警信息,并同时可以根据预警信息获取非法操作的使用信息。因此,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强生物特征识别的安全性,保护用户的安全,为用户提供更高的用户隐私、数据安全体验,同时也避免了非法分子的不法意图。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生物特征信息泄露预警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生物特征信息泄露预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提供一种生物特征信息泄露预警方法,应用于服务器中,参见图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接收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终端标识的生物特征信息;
步骤S102,根据生物特征信息,获取与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的用户信息;其中,用户信息包括用户终端标识、预警终端标识;
步骤S103,判断终端标识与用户终端标识是否匹配;
步骤S104,若不匹配,则根据预警终端标识向用户的预警终端发送预警信息。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生物特征信息泄露预警方法,在获取终端发送的生物特征信息后,根据该生物特征信息获取预先配置的用户信息,当判断终端发送的终端标识是否与配置的用户信息中的用户终端标识不一致时,则认为生物特征信息已经泄露,需要向相应的预警终端发送预警信息。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旦有非法人员通过非法终端利用伪造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鉴权时,本发明可以识别出非法终端信息,并及时地向用户发送预警信息,避免生物特征信息泄露给用户造成的损失。
实施例2
与本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除了通过终端标识识别信息泄露之外,还加入了终端位置信息进行识别。具体地,本实施例所提供一种生物特征信息泄露预警方法,应用于服务器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接收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终端标识、终端位置的生物特征信息
步骤S202,根据生物特征信息,获取与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的用户信息;其中,用户信息包括用户终端标识、终端常用位置信息以及预警终端标识;
步骤S203,判断终端标识与用户终端标识是否匹配;
步骤S204,若不匹配,则根据预警终端标识向用户的预警终端发送预警信息;若匹配,则判断终端位置信息是否与该终端常用位置信息是否匹配:若不匹配则根据预警终端标识向用户的预警终端发送预警信息。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生物特征信息泄露预警方法,在生物特征信息识别时,服务器将接收到的携带有终端位置的生物特征信息一并进行存储。当判断终端为合法终端之后,根据终端位置信息进一步判断是否在用户终端的常用位置信息内,若不在,则有可能为信息泄露,需要向预警终端发送预警信息。其中,预警信息包括终端位置信息;预警终端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手机、智能手环、智能穿戴设备、邮箱、好友手机号等可以收到信息的终端工具。
因此,基于本实施所提供的方法,通过在生物特征识别时,判断终端是否在常用位置,可以确定是否有非法用户在异地进行非法操作。当确定信息泄露时,向合法用户发送包含终端当前位置的预警信息。用户根据生物特征信息泄露的具体位置信息,可以及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信息数据进一步泄露。通过本方法,有效避免因生物特征信息泄露以及终端被窃或者丢失,造成的用户数据安全问题。
本发明中的终端可以为移动终端或者固定终端。当终端为移动终端时,涉及到的生物特征识别过程包括手机生物特征解锁、生物特征认证移动支付等。然而由于移动终端具有位置不确定性,因此,本实施例中终端实时获取并上报终端位置信息。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终端需配置有移动定位模块。当终端需要发送生物特征信息时,实时通过移动定位模块获取当前的位置信息。待获取位置信息后,将其与生物特征信息一并发送出去。当终端为固定终端时,需将其配置的位置信息与生物特征信息一并发送至服务器中。服务器接收终端发送的位置信息,当判断位置信息不在常用的位置信息中时,则认为生物特征信息泄露。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生物特征信息泄露预警方法为实施例2进一步扩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当判断终端位置信息与该终端常用位置信息匹配后,获取终端上传生物特征信息的时间信息;
判断该时间信息是否与用户信息中的用户终端使用时间信息是否匹配:若不匹配,在根据预警终端标识向用户的预警终端发送预警信息。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生物特征信息泄露预警方法,当终端的标识及位置信息都确定为合法之后,进一步判断生物特征信息的上传时间信息。当上传时间与用户终端的常用时间一致时,则认为生物特征信息没有泄露,否则认为信息泄露,并及时向预警终端发送预警信息。本实施例中,预警信息包括终端的位置信息以及生物特征信息的上传时间。
基于本实施例,当有非法人员通过伪造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非法操作时,本发明可以及时地向用户发送预警信息,提示用户非法操作的时间和位置信息。当确认生物特征信息泄露后,用户根据上传时间和位置信息可以快速确定非法人员的具体情况,并及时采取挽救措施,避免数据信息进一步泄露和扩散。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生物特征信息泄露预警方法,应用于服务器中,除包括实施例1或2或3的具体步骤之外,还包括如下步骤:
当判断终端发送的信息与保存的用户信息不匹配时,获取终端的使用者信息,并将使用者信息发送至预警终端。
本实施例中为后续获取非法操作者的信息提供了重要依据。当判断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泄露后,服务器会及时地获取终端使用者的信息。具体地,服务器获取终端使用者信息的方式包括:
根据终端的位置信息在物联网中查找终端周围的摄像头,并通过摄像头获取终端的使用者图像信息;和/或通过调用终端自身配置的摄像头获取使用者的图像信息。该图像信息同预警信息一并发送后,用户可以及时得知非法者的信息,为后续追查具体泄露情况提供了重要依据。
上述对本发明所提供的生物特征信息泄露预警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本发明中的生物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虹膜、指纹、语音、面部、掌纹中的一种或者多种。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发明为用户在进行生物特征识别时的一个实时监控过程。任何生物特征识别认证的过程中,都可以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进行监控。一旦有安全隐患存在时,本发明及时地向用户发出预警信息,保证了用户的数据安全,更好地满足用户体验。
实施例5
参见图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生物特征信息泄露预警装置,应用于服务器中,具体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终端标识的生物特征信息;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生物特征信息,获取与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的用户信息;其中,用户信息包括用户终端标识、预警终端标识;
第一匹配模块,用于判断终端标识与用户终端标识是否匹配:若不匹配,则根据预警终端标识向用户的预警终端发送预警信息。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第二匹配模块:
用于第一匹配模块判断终端标识与用户终端标识匹配时,则判断终端发送的位置信息与用户信息中的终端常用位置信息是否匹配;
若不匹配,则根据预警终端标识向用户的预警终端发送预警信息。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第三匹配模块:
用于当第二匹配模块判断位置信息与终端常用位置信息匹配时,则判断生物特征信息的发送时间是否与用户信息中的终端使用时间是否匹配;
若不匹配,则根据预警终端标识向用户的预警终端发送预警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
用于获取终端的使用者信息,并将所述使用者信息发送至所述预警终端。
进一步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查找终端周围的摄像头,并通过摄像头获取使用者信息;和/或,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调用终端的摄像头获取使用者信息。
实施例6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实施例5中的生物特征信息泄露预警装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生物特征信息泄露预警方法,通过在进行生物特征识别的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控,当用户发现有安全隐患存在时,可以及时地获取预警信息,同时可以根据预警信息获取非法操作者的使用信息。因此,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强生物特征识别的安全性,保护用户的数据安全,为用户提供更高的用户隐私、数据安全体验,同时也避免了非法分子的不法意图。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知道,本申请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生物特征信息泄露预警方法,应用于服务器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终端标识的生物特征信息;
获取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的用户信息;其中,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终端标识、预警终端标识;
判断所述终端标识与所述用户终端标识是否匹配;
若不匹配,则根据所述预警终端标识向用户的预警终端发送预警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还包括:
若所述终端标识与所述用户终端标识匹配,则判断所述终端发送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用户信息中的终端常用位置信息是否匹配;
若不匹配,则根据所述预警终端标识向用户的预警终端发送预警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还包括:
若所述位置信息与所述终端常用位置信息匹配,则判断所述生物特征信息的发送时间是否与所述用户信息中的终端使用时间是否匹配;
若不匹配,则根据所述预警终端标识向用户的预警终端发送预警信息。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的使用者信息,并将所述使用者信息发送至所述预警终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包括虹膜、指纹、语音、面部、掌纹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6.一种生物特征信息泄露预警装置,应用于服务器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终端标识的生物特征信息;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的用户信息;其中,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终端标识、预警终端标识;
第一匹配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终端标识与所述用户终端标识是否匹配:若不匹配,则根据所述预警终端标识向用户的预警终端发送预警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进一步还包括第二匹配模块:
用于第一匹配模块判断所述终端标识与所述用户终端标识匹配时,则判断所述终端发送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用户信息中的终端常用位置信息是否匹配;
若不匹配,则根据所述预警终端标识向用户的预警终端发送预警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进一步还包括第三匹配模块:
用于当所述第二匹配模块判断所述位置信息与所述终端常用位置信息匹配时,则判断所述生物特征信息的发送时间是否与所述用户信息中的终端使用时间是否匹配;
若不匹配,则根据所述预警终端标识向用户的预警终端发送预警信息。
9.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
用于获取所述终端的使用者信息,并将所述使用者信息发送至所述预警终端。
10.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生物特征信息泄露预警装置。
CN201510638397.1A 2015-09-30 2015-09-30 一种生物特征信息泄露预警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Pending CN1052248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38397.1A CN105224883A (zh) 2015-09-30 2015-09-30 一种生物特征信息泄露预警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38397.1A CN105224883A (zh) 2015-09-30 2015-09-30 一种生物特征信息泄露预警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24883A true CN105224883A (zh) 2016-01-06

Family

ID=54993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38397.1A Pending CN105224883A (zh) 2015-09-30 2015-09-30 一种生物特征信息泄露预警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2488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5714A (zh) * 2016-05-24 2016-08-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丢失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07704745A (zh) * 2017-09-05 2018-02-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63640A1 (en) * 2004-12-23 2008-10-23 Redphone Security, Inc. Translation Engine for Computer Authorizations Between Active Directory and Mainframe System
CN103106736A (zh) * 2012-12-28 2013-05-15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CN103188230A (zh) * 2011-12-29 2013-07-0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数据保护方法
CN104767713A (zh) * 2014-01-02 2015-07-0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账号绑定的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63640A1 (en) * 2004-12-23 2008-10-23 Redphone Security, Inc. Translation Engine for Computer Authorizations Between Active Directory and Mainframe System
CN103188230A (zh) * 2011-12-29 2013-07-0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数据保护方法
CN103106736A (zh) * 2012-12-28 2013-05-15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CN104767713A (zh) * 2014-01-02 2015-07-0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账号绑定的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落红卫: "移动智能终端生物识别应用与安全研究", 《保密科学技术》 *
赵学余: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验室建设研究》", 31 January 2009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5714A (zh) * 2016-05-24 2016-08-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丢失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07704745A (zh) * 2017-09-05 2018-02-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704745B (zh) * 2017-09-05 2019-12-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42933B1 (ko) 위치기반 서비스를 이용한 cctv 카메라 장치와 안전관제 센터 서버, 그를 포함한 지능형 보안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US976727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bined physical and cyber data security
CN103714648B (zh) 一种监控预警方法和设备
CA2799170C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 area using nfc tags
CN110070155B (zh)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服刑人员综合行为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7197456B (zh) 一种基于客户端的识别伪ap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US9179259B2 (en) Recognizing unknown actors based on wireless behavior
CN104537746A (zh) 智能电子门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7403165B (zh) 智能人脸识别系统的数据管理架构及使用方法
US10419728B2 (en) Monitoring system hav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function and method thereof
US20210326563A1 (en) Electronic fingerprint device for identifying perpetrators and witnesses of a crime and method thereof
Matte Wi-Fi tracking: Fingerprinting attacks and counter-measures
US11240136B2 (en) Determining attributes using captured network probe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Hussein et al. Digital surveillance systems for tracing COVID-19: Privacy and security challenges with recommendations
US9854087B1 (en) Contra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identification in controlled-environment facilities
KR20190009375A (ko) 단말 분실 알림 방법 및 장치
da Silva et al. Identifying privacy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crowdsourcing applications in smart cities
CN105224883A (zh) 一种生物特征信息泄露预警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US8478340B1 (en) Device for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SIM card removal and reinsertion
CN106131849A (zh) 一种用于无线网中非法ap的检测与阻断方法
CN103428338A (zh) 一种通讯设备、终端高隐蔽性报警、通报的方法
CN106454730A (zh) 移动终端的防盗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3295281A (zh) 一种光控锁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202503545U (zh) 账号安全应用系统
CN105933339B (zh) 一种应用登录方法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0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