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21050A - 自动下降百叶帘双输出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自动下降百叶帘双输出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21050A
CN105221050A CN201410251176.4A CN201410251176A CN105221050A CN 105221050 A CN105221050 A CN 105221050A CN 201410251176 A CN201410251176 A CN 201410251176A CN 105221050 A CN105221050 A CN 1052210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output shaft
leaf
driven wheel
turn 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511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永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25117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2105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21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210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li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下降百叶帘双输出控制器,该自动下降百叶帘双输出控制器包括控制头座,控制器外盖、翻叶输出轴、离合机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分别与翻叶输出轴和离合机构连接,所述离合机构与卷线器连接,所述离合机构包括离合机构接头、离合槽轮、滚珠和固定盖,所述滚珠位于离合槽轮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链轮、行星架、四个装设于行星架内部并与所述链轮装配在一起的行星轮、齿轮输出轴及翻叶驱动齿轮,所述翻叶输出轴与所述离合机构相互独立并通过不同的输出轴控制,通过所述离合槽轮与所述接头的啮合来控制百叶帘卷线器的运动,卷线筒跟翻叶轮两部分的驱动结构互不影响,从而实现百叶帘翻叶与自动下降互不影响。

Description

自动下降百叶帘双输出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居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下降百叶帘双输出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家居遮阳产品百叶帘的广泛应用,目前自动下降百叶帘双输出控制器普遍采用单输出控制,同时双控制卷线筒收线,翻叶功能,因此就产生一个问题:就是百叶帘在下降时,收线与翻叶是同步的,而同时又产生摩擦,这就使百叶帘下降的时候因为摩擦力的存在,不能顺畅的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下降百叶帘双输出控制器,该自动下降百叶帘卷线器控制控制器能在控制百叶帘下降时,卷线筒跟翻叶轮两部分的驱动结构互不影响,从而实现百叶帘翻叶与自动下降互不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自动下降百叶帘双输出控制器包括控制头座,控制器外盖、翻叶输出轴、离合机构、传动机构,所述翻叶输出轴和离合机构都安装在所述控制头座上,所述传动机构分别与翻叶输出轴和离合机构连接,所述离合机构与卷线器连接,所述离合机构包括离合机构接头、离合槽轮、滚珠和固定盖,所述滚珠位于离合槽轮中,所述固定盖将所述离合槽轮和翻叶输出轴固定在所述控制头座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链轮、行星架、四个装设于行星架内部并与所述链轮装配在一起的行星轮、齿轮输出轴及翻叶驱动齿轮,所述离合槽轮外圆表面上设置有一个可供所述钢珠运动的螺旋凹槽,所述离合槽轮靠近所述翻叶驱动齿轮的一端开设有一四方孔,所述翻叶驱动齿轮输出轴与所述离合槽轮配合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四方孔尺寸对应的四方轴,所述翻叶驱动齿轮上开设有一上下贯穿的四方孔,所述齿轮输出轴的四方轴与所述翻叶驱动齿轮的四方孔配合,同时与所述离合槽轮的四方孔配合,所述翻叶输出轴与所述离合机构相互独立并通过不同的输出轴控制,所述翻叶驱动齿轮与所述翻叶输出轴与所述翻叶驱动齿轮相互配合,形成一路输出,所述离合槽轮通过所述滚珠与所述离合输出轴啮合在一起,形成另一路输出。
优选地,各个所述行星轮与齿轮输出轴靠近齿轮的一端配合在一起,所述翻叶驱动齿轮沿齿轮输出轴外周边分布。
优选地,所述翻叶输出轴背离所述翻叶轮的一端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齿轮配合的齿。
优选地,所述固定盖呈半圆筒状,其一端面上装设有一中间开设有上下两个通孔的挡板,所述接头背离齿轮的一端穿过下通孔与所述百叶帘卷线器装配在一起,所述翻叶输出轴远离所述齿轮的一端穿过上通孔与所述翻叶轮装配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离合槽轮上设置有若干主动啮合齿,所述离合机构接头上设置有若干从动啮合齿,所述主动啮合齿与从动啮合齿分别设置于离合槽轮与离合机构接头相对的两个端面上,所述主动啮合齿与所述从动啮合齿相互啮合在一起。
采用上述结构之后,在运用自动下降百叶帘双输出控制器控制百叶帘下降时,通过所述齿轮与所述翻叶轮输出轴的啮合控制所述翻叶轮的运动,通过所述离合槽轮与所述接头的啮合来控制控制百叶帘卷线器的运动,实现卷线筒跟翻叶轮两部分传动结构互不影响,从而实现百叶帘翻叶与自动下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自动下降百叶帘双输出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自动下降百叶帘双输出控制器的立体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自动下降百叶帘双输出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自动下降百叶帘双输出控制器包括控制头座16,控制器外盖15、翻叶输出轴13、离合机构12、传动机构11,所述翻叶输出轴13和离合机构12都安装在控制头座16上,所述传动机构11分别与翻叶输出轴13和离合机构12连接,所述的离合机构12与卷线器连接,所述离合机构12包括离合机构接头124、离合槽轮122、滚珠125和固定盖123,滚珠125位于离合槽轮12中,固定盖123将所述离合槽轮122和翻叶输出轴13固定在控制头座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链轮112、行星架113、四个装设于行星架内部并与所述链轮112装配在一起的行星轮117、齿轮输出轴114、翻叶驱动齿轮118,所述齿轮输出轴114与所述翻叶驱动齿轮118装配在一起,所述翻叶输出轴13与所述离合机构12相互独立并通过不同的输出轴控制,所述离合槽轮122外圆表面上设置有一个可供所述钢珠运动的螺旋凹槽。
翻叶驱动齿轮117采用1:3以上的翻叶驱动齿轮减速机构,在本实例中优先的是1:3的翻叶驱动齿轮减速机构。
离合机构12还包括若干个滚珠125,固定盖123,固定盖123呈半圆筒状,其一端面上装设有一中间开设有上下两个通孔的挡板,离合机构接头124背离齿轮121的一端穿过下通孔与所述百叶帘卷线器装配在一起,翻叶输出轴13远离所述翻叶驱动齿轮118的一端穿过上通孔与翻叶轮装配在一起。离合槽轮122靠近翻叶驱动齿轮118的一端面开设有一四方孔,齿轮输出轴114背离翻叶驱动齿轮118的一端呈与所述四方孔相配的四方形。
翻叶输出轴13背离所述翻叶轮的一端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翻叶驱动齿轮121配合的齿。
离合槽轮122外圆表面上设置有一个可供所述滚珠运动的螺旋形槽,固定盖123沿的内侧设置有一所述螺旋形槽对应的弧形槽,滚珠125与所述螺旋形槽背离的一半装设于弧形槽中。
离合槽轮122上设置有若干主动啮合齿,离合机构接头124上设置有若干从动啮合齿,主动啮合齿与从动啮合齿分别设置于离合槽轮122与离合机构接头124相对的两个端面上,主动啮合齿与从动啮合齿相互啮合在一起。
请再结合图2,图2为本发明自动下降百叶帘双输出控制器的立体组装图;固定在齿轮输出轴114上的齿轮118与翻叶输出轴114的齿啮合,完成齿轮输出轴114输出扭矩第一路输出,该输出通过行星减速机构将输出的力矩作用在卷线器的翻叶轮上,用于控制叶片的角度调整;当齿轮输出轴114带动离合槽轮122向一个方形转动时,在钢珠的作用下,使离合槽轮122的主动啮合齿与接头的从动啮合齿始终啮合,从而实现齿轮输出轴输出力矩的第二路输出,通过离合机构接头124与卷线器的连接,带动卷线器转动,实现叶片的上升,当齿轮输出轴114向相反方向运动时,在滚珠125的作用下,离合槽轮122向与离合机构接头124相反的方向移动,离合槽轮的主动啮合齿与接头的从动啮合齿分离,使离合机构接头124没有力矩的输入,叶片在自重的作用下,自动下降。
在运用自动下降百叶帘双输出控制器10控制百叶帘下降时,通过翻叶驱动齿轮118与翻叶轮输出轴13的啮合控制翻叶轮的运动,通过离合槽轮122与离合机构接头124的啮合来控制控制百叶帘卷线器的运动,实现卷线器跟翻叶轮两部分传动结构互不影响,从而实现百叶帘翻叶与自动下降。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不能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自动下降百叶帘双输出控制器(10),包括控制头座(113),控制器外盖(1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翻叶输出轴(13)、离合机构(12)、传动机构(11),所述翻叶输出轴(13)和离合机构(12)都安装在所述控制头座(113)上,所述传动机构(11)分别与翻叶输出轴(13)和离合机构(12)连接,所述离合机构(12)与卷线器连接在一起,所述离合机构(12)包括离合机构接头(124)、离合槽轮(122)、滚珠(125)和固定盖(123),所述滚珠(125)位于离合槽轮(122)中,所述固定盖(123)将所述离合槽轮(122)和翻叶输出轴(13)固定在所述控制头座(113)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链轮(112)、行星架(113)、四个装设于行星架(113)内部并与所述链轮(112)装配在一起的行星轮(117)、齿轮输出轴(114)及翻叶驱动齿轮(118),所述离合槽轮(122)外圆表面上设置有一个可供所述钢珠(125)运动的螺旋凹槽,所述离合槽轮(122)靠近所述翻叶驱动齿轮(118)的一端开设有一四方孔,所述翻叶驱动齿轮输出轴(114)与所述离合槽轮(122)配合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四方孔尺寸对应的四方轴,所述翻叶驱动齿轮(118)上开设有一上下贯穿的四方孔,所述齿轮输出轴(114)的四方轴与所述翻叶驱动齿轮(118)的四方孔配合,同时与所述离合槽轮(122)的四方孔配合,所述翻叶输出轴(13)与所述离合机构(12)相互独立并通过不同的输出轴控制,所述翻叶驱动齿轮(118)与所述翻叶输出轴(13)与所述翻叶驱动齿轮(118)相互配合,形成一路输出,所述离合槽轮(122)通过所述滚珠(125)与所述离合输出轴(124)啮合在一起,形成另一路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下降百叶帘双输出控制器(10),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行星轮(117)与齿轮输出轴(114)靠近翻叶驱动齿轮(118)的一端配合在一起,所述翻叶驱动齿轮(118)沿齿轮输出轴(114)外周边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下降百叶帘双输出控制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翻叶输出轴(114)背离所述翻叶轮的一端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翻叶驱动齿轮(118)配合的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下降百叶帘双输出控制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盖(123)呈半圆筒状,其一端面上装设有一中间开设有上下两个通孔的挡板,所述离合机构接头(124)背离翻叶驱动齿轮(118)的一端穿过下通孔与所述百叶帘卷线器(10)装配在一起,所述翻叶输出轴(114)远离所述翻叶驱动齿轮(118)的一端穿过上通孔与所述翻叶轮装配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下降百叶帘双输出控制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盖(123)沿的内侧设置有一与所述螺旋形槽对应的弧形槽,所述滚珠(125)与所述螺旋形槽背离的一半装设于弧形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下降百叶帘双输出控制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槽轮(122)上设置有若干主动啮合齿,所述离合机构接头(124)上设置有若干从动啮合齿,所述主动啮合齿与从动啮合齿分别设置于离合槽轮(122)与离合机构接头(124)相对的两个端面上,所述主动啮合齿与所述从动啮合齿相互啮合在一起。
CN201410251176.4A 2014-06-06 2014-06-06 自动下降百叶帘双输出控制器 Pending CN1052210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51176.4A CN105221050A (zh) 2014-06-06 2014-06-06 自动下降百叶帘双输出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51176.4A CN105221050A (zh) 2014-06-06 2014-06-06 自动下降百叶帘双输出控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21050A true CN105221050A (zh) 2016-01-06

Family

ID=54990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51176.4A Pending CN105221050A (zh) 2014-06-06 2014-06-06 自动下降百叶帘双输出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2105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3639A (zh) * 2019-07-25 2019-09-24 无锡利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空内置遮阳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3639A (zh) * 2019-07-25 2019-09-24 无锡利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空内置遮阳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2011666A3 (en) Dual roll blind
CN104100680B (zh) 摆线针轮减速机构
WO2012007829A3 (en) Axle assembly with torque distribution drive mechanism
WO2010112871A3 (en) A fixed spool fishing reel
CN105221050A (zh) 自动下降百叶帘双输出控制器
CN204040857U (zh) 自动下降百叶帘双输出控制器
KR101627425B1 (ko) 변속기
CN102588546A (zh) 差速式高效无极变速器
RU2639831C2 (ru) Редуктор с уменьшенным люфтом
CN204916042U (zh) 无级变速装置
WO2015087750A1 (ja) 減速機
CN206485951U (zh) 一种变速理盖装置
JP2020200637A (ja) ブラインド用駆動装置
CN205244189U (zh) 一种超越式齿轮结构
CN104930136A (zh) 一种齿轮调控变速箱
CN204489824U (zh) 自适应柔性摩擦限速装置
CN204218608U (zh) 单拉绳双向窗帘驱动装置
CN204493515U (zh) 防脱档的自适应柔性摩擦限速装置
CN204489827U (zh) 自适应柔性摩擦限速物料输送装置
CN103758962A (zh) 凸轮间歇变速机构
US8870700B2 (e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N204493514U (zh) 防脱档的摩擦限速装置
CN204489823U (zh) 自适应摩擦限速装置
CN204489801U (zh) 直立式自适应柔性摩擦限速物料输送装置
CN104398128B (zh) 单拉绳双向窗帘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06